北师大《宏观经济学》作业
宏观经济学作业

《宏观经济学》作业
2011级会计班、金融班、国贸班、 专升本班; 2009级辅修专业。
作业
• 请收集近5年某产品或某行业的总需求、总供给的数据作出 曲线变化图,并用IS-LM模型或AD-AS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政 策的影响。 • 时间:15周(12月10日、13日)上课时由学习委员核对名 单、检查格式合格、排好顺序后上交。 • 要求: • 要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避免照搬照抄,雷同卷视作0分; • 按照规定时间交规范的打印稿。 数据来源、参考资料标明详细出处; 左边装订; 3000字左右。
北大16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 (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慎交作业,责任自负。
)哪一项计入GDP?()(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 政府向低保户发放一笔救济金;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材;D. 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2.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外国国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能确定3. 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 消费、总投资、政府转移支付和净出口4. 在两部门收入-支出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8,那么自主支出乘数为()。
(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0-18讲)A. 1.6B. 2.5C. 5D. 45. 固定税制度下的自发支出乘数()变动税制下的自发支出乘数。
(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0-18讲)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能确定6. 当经济出现膨胀缺口时,以下可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水平的措施有()。
(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0-18讲)A. 增加自发消费B. 增加计划投资C. 提高边际消费倾向D. 增加进口7. 下列哪项不是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
(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A. 交易动机B. 预防动机C. 投机动机D. 均衡财富8.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右下方区域中,则表示()。
(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A.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9. 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宏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完整版

正确答案:ACD 题号:1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 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内容: 已知边际储蓄倾向为 0.25,税收为定量税,则下列乘数中绝对值为 3 的() A、投资乘数 B、政府购买乘数 C、税收乘数 D、转移支付乘数 E、平衡预算乘数
正确答案:CD 题号:1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 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内容: 关于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 1
本题分数:2
正确答案:B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内容: 西方经济学以微观宏观并立的形式出现,主要由于() A、凯恩斯《通论》的影响 B、巴廷金《货币、银行与利息》的影响 C、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的影响 D、希克斯的《资本与价值》的影响
本题分数:2
正确答案:C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内容: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是() A、相互独立的
银行创造货币的做法是() A、把超额准备金作为贷款放出 B、出售自己的部分投资证券 C、增加自己的准备金 D、印刷更多的支票
正确答案:A 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任务() A、寻找充分就业、平抑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B、寻找充分就业、平抑物价、均衡利率和均衡投资的宏观经济政策 C、建立充分就业、平抑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理论 D、建立充分就业、平抑物价、均衡利率和均衡投资的宏观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宏观经济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现象无处不在。
从物价的涨跌、就业机会的多寡,到国家的经济政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宏观经济学就像是一个放大镜,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这些复杂的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宏观经济学,简单来说,是研究整个经济总体运行的学科。
它关注的不是个体的经济行为,而是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经济的总体表现和趋势。
比如说,它会研究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如何增长,通货膨胀率为何上升或下降,失业率怎样变化等等。
首先,我们来谈谈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 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和增长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想象一下,一个国家在一年内生产了大量的汽车、粮食、电子产品,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如教育、医疗、金融服务等,这些所有产出的价值加起来就是 GDP。
通过观察GDP 的增长或下降,我们可以了解这个国家的经济是在扩张还是在收缩。
如果 GDP 持续增长,通常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生活水平。
相反,如果 GDP 下降,可能就会出现失业增加、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
接下来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就是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比如说,去年买一个面包只需要 5 元,今年却要 8 元,这就是通货膨胀的一种表现。
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可能没有太大的危害,但如果通货膨胀率过高,就会带来很多问题。
人们的生活成本会增加,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可能会导致经济的不稳定。
失业率也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关键指标。
失业率是指没有工作但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例。
当失业率较高时,意味着很多人无法找到工作,这不仅会影响个人和家庭的收入,也会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
相反,低失业率通常表示经济运行良好,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
宏观经济学还关注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
财政政策包括政府的支出和税收。
宏观经济学作业三及答案(DOC)

宏观经济学作业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判断题1.总供求模型是微观供求模型的简单放大。
2.单个产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长期影响要比短期的大。
宏观供求模型中,价格水平对总供给的影响亦如此。
3.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状态,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亦如此。
4.主要地是由于对劳动市场的不同理解,使得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5.根据凯恩斯的观点,非自愿失业应归因于工人自身。
6.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7.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的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8.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增加,将会使总需求下降。
9.财政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货币政策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1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任何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11.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12.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13.在AD一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
14.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
15.当经济达到长期均衡时,总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二、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一项是潜在产出的长期决定因素( )。
A.政府的收入与支出水平B.货币C.技术D.对过分增长的工资罚以重税2.增加国防开支而无相应的增税措施,将会引起( )。
A.价格上涨和GDP上升B.价格上涨和GDP下降C.价格下降和GDP下降D.价格下降和GDP上升3.宏观经济学的传统观念可能会反对以下哪种说法( )。
A.工资和价格对失衡可以有迅速的反应B.当产出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时,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C.积极地改变总需求的政策只会影响价格,但不会影响产出和就业D.非自愿失业是一种经常有的状态4.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宏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最终版.最终版.docx

题号:1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如与收入水平无关的消费为50亿美元,投资为30亿美元,边际储蓄倾向为0.2,那么均衡收入为〔b〕。
•A、80亿美元•B、400亿美元•C、150亿美元•D、120亿美元题号:2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名义GNP为1100,实际GNP为1000,那么GNP核价指数为:〔d〕•A、9.09•B、90.91•C、1.11•D、110题号:3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边际消费倾向一般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c〕。
•A、不变•B、递增•C、递减•D、有时递增有时递减题号:4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变化将直接影响〔d〕•A、GNP•B、NNP•C、NI•D、PI题号:5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一般情况下被认为不能转嫁的税种是〔d〕。
•A、销售税•B、关税•C、货物税•D、个人所得税题号:6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NP=〔b〕•A、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置十净出口•B、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置十净出口•C、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置十总出口•D、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置十总出口题号:7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是(c)•A、相互独立的•B、两者是建立在共同的理论根底之上的•C、两者在理论上又有联系、又有矛盾•D、随不同的宏观理论体系,两者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题号:8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当税收由定量税改为比例税时,〔 b〕。
•A、投资乘数增加•B、政府购置乘数减小•C、投资乘数不变•D、税收乘数减小题号:9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以下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b〕•A、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B、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C、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D、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题号:10 题型: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此题分数:2收入法的具体统计工程不包括〔d〕。
宏观经济学作业三及答案(DOC)复习课程

宏观经济学作业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判断题1.总供求模型是微观供求模型的简单放大。
2.单个产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长期影响要比短期的大。
宏观供求模型中,价格水平对总供给的影响亦如此。
3.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状态,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亦如此。
4.主要地是由于对劳动市场的不同理解,使得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5.根据凯恩斯的观点,非自愿失业应归因于工人自身。
6.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7.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的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8.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增加,将会使总需求下降。
9.财政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货币政策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1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任何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11.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12.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13.在AD一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
14.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
15.当经济达到长期均衡时,总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二、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一项是潜在产出的长期决定因素( )。
A.政府的收入与支出水平B.货币C.技术D.对过分增长的工资罚以重税2.增加国防开支而无相应的增税措施,将会引起( )。
A.价格上涨和GDP上升B.价格上涨和GDP下降C.价格下降和GDP下降D.价格下降和GDP上升3.宏观经济学的传统观念可能会反对以下哪种说法( )。
A.工资和价格对失衡可以有迅速的反应B.当产出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时,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C.积极地改变总需求的政策只会影响价格,但不会影响产出和就业D.非自愿失业是一种经常有的状态4.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宏观经济学课程第四次作业

第四次作业一、计算题1. 假定某经济存在发下关系:C=800+0.8Y D……消费T=ty=0.25y……税收I=200-50r……投资G=200……政府购买支出M d/p=0.4Y-100r……货币需求Ms=900……名义货币供给试求:(1)总需求函数;(2)价格水平P=1时的收入和利率。
2、经济的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为700美元,在P=2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IS方程为Y=1000-30r,这里C=30+0.8Yd ,I=150-6r,TX=100,和G=100。
LM曲线为Y=500+20r,这里M=200、P=2,货币需求为L=0.2Y-4r。
试问:(1)当政府支出增加15美元、总需求扩大、价格水平上升到2.22时,IS、LM方程如何变化?(2)求解在P=2和2.22水平下的利率、C和I水平;(3)政府支出的增加对产出构成有何影响?3、如果产品市场上消费需求C=90+0.8Yd (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需求I=150-6r,税收T=100,政府支出G=100;货币市场上名义货币供给为160美元,价格水平为1,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劳动力市场上,经济的短期生产函数为Y=14N-0.04N2,劳动力供给函数是NS=70+5(W/P),劳动力需求函数是Nd=175-12.5(W/P)。
试求:(1)当P=1时,均衡产出Y,利率r,就业量N及名义工资W水平;(2)在价格水平保持不变时,增税20美元,货币与产品市场的均衡如何变化?(3)计算由于增税引起的价格水平的变化,以及价格水平的变化对LM曲线的影响?(4)计算利率水平的变化。
(5)比较在不同价格水平下,C、I、G在国民收入中的构成;(6)求解不同价格水平下的名义和实际工资。
二、问答题1、结合相关的宏观经济理论分析我国当前所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论依据,并简要评论其实际效果。
2、“古典”模型中的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有什么差别?为什么有这种差别?3、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三、作图题:1、作图推导古典的总供给曲线;2、作图推导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3、图示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下面哪一项不应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A. 小王买了两公斤苹果
B. 某同学去理发店理发
C. 老赵在市场上买了一辆二手车
D. 灯具厂工人制作了100个台灯
2.按照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下面哪一项应该包括在内:()
A. 工资薪金
B. 进口
C. 私人总投资
D. 政府购买
3.如果某个国家在某一年的有关经济指标为(单位:亿美元):(1)个人消费支出4000;(2)工资薪金3700;(3)私人总投资1100;(4)政府购买支出2050;(5)出口240;(6)政府转移支付500;(7)进口210。
按照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为:( )
A. 7180
B. 7390
C. 7680
D. 7150
4.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是总收入等于:( )
A. 实际总支出
B. 计划总支出
C. 实际投资
D. 计划投资
5.已知某个经济社会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是5500亿美元。
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美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80%的条件下,应增加购买支出:()
A. 500亿美元
B. 50亿美元
C. 100亿美元
D. 10亿美元
6.在因价格粘性而出现的需求约束均衡中,国民收入取决于:()
A.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
B. 总需求
C. 总供给
D. 不确定
7.表示国际收支平衡的曲线是:( )
A. IS曲线
B. LM曲线
C. AD曲线
D. BP曲线
8.假定商业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银行系统没有现金流出,已知法定准备率是10%,如果银行体系吸收了20万美元新存款,则货币供给量将增加: ( )
A. 180万美元
B. 500万美元
C. 200万美元
D.800万美元9.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情况下,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导致:()
A. 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增加
B. 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减少
C. 利率下降和国民收入增加
D. 利率下降和国民收入减少
10.经济开始出现产品滞销、价格下降、失业增加和产量减少等现象时,这是经济周期的以下阶段:()
A. 萧条更多试题及答案+扣二九七九一三九六八四$
B. 繁荣
C. 复苏
D. 衰退
11.用产品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下面哪一项包括在国民收入中:()
A. 税收
B. 政府购买
C. 地租
D. 工
12.国民生产净值不包括:()
A. 间接税
B. 折旧
C. 企业留利
D.社会保险税
13.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曲线与消费曲线平行意味着投资是:( )
A. 净投资
B. 自发投资
C. 引致投资
D. 总投资
14.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情况下,如果投资增加,利息率和国民收入将:( )
A. 均上升
B. 均下降
C. 均不变
D.有升有降
15.某居民预料债券价格将要下跌而把货币保留在手中,这种行为是出于:()A. 预防动机 B. 交易动机 C. 投机动机 D. 投资动机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各种注入量和漏出量的变化对均衡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
2.什么是通货紧缩缺口?如何消除?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试用IS-LM分析模型说明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及其变化。
2.根据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如果一个经济社会处于萧条状态,试分析政府应采取哪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并用总需求-总供给分析模型说明这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