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园林城市生态学实习指导书

合集下载

城市生态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2篇2

城市生态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2篇2

城市生态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2)城市生态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2)精选2篇(一)城市生态学专业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和目的我是在某某学校城市生态学专业实习生。

这次实习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城市生态学理论与实践,掌握相关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我所选择的实习单位是某某城市规划研究院,实习岗位是城市生态规划师助理。

这个岗位主要负责参与城市生态环境规划项目的调研、数据分析和方案制定工作。

三、实习内容和体会我在实习期间主要参与了某某城市的生态环境规划项目。

首先,我深入了解了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规划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在实践中,我学习了生态调查和评估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了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熟悉了相关的规划和设计软件。

在调研阶段,我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工作。

我们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估,分析了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建议。

通过调研,我看到了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在数据分析和方案制定阶段,我参与了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并与团队成员一起讨论和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城市生态规划的知识,掌握了一些规划设计软件的使用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城市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掌握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生态调查和评估,了解了规划和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同时,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城市生态规划和环境保护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此外,实习还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他人协作解决问题。

在与客户和相关部门的交流中,我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城市生态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城市生态课实习报告5篇

城市生态课实习报告5篇

城市生态课实习报告城市生态课实习报告精选5篇(一)城市生态课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参与城市生态课的实习活动,了解城市生态的基本概念、特征和重要性,并学习相关的调查和研究方法,为今后从事城市生态保护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本次实习活动从XX年XX月XX日开始,为期X周/月,共计X天。

三、实习内容1. 参观城市公园:我们实习期间,参观了本市的几个城市公园,包括中山公园、人民公园等。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城市公园的植被组成、景观设置和管理措施,也看到了城市公园对于城市生态的重要作用。

2. 城市生态调查:我们在实习期间还进行了城市生态调查。

通过对城市区域的植被、水体和空气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查,了解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3. 城市生态讲座:我们听取了城市生态专家的讲座,深入了解了城市生态的定义、特点和关键问题,以及当前城市生态保护与管理的现状和挑战。

四、实习体会在实习期间,我深切感受到了城市生态对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城市公园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服务。

然而,城市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城市生态保护与管理,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五、实习成果与收获在本次实习活动中,我不仅学到了城市生态的基本知识和调查方法,也锻炼了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我了解到城市生态对于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并明白了自己作为一名城市生态保护与管理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实习,我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努力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六、感谢辞在此,我要感谢导师和相关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关心,使我在实习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同时,我也要感谢实习单位提供的机会和支持,让我有机会亲身参与城市生态课的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城市生态的重要性和相关工作的挑战。

希望自己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为城市的生态保护与管理做出自己的贡献。

城市生态学专业实习报告2篇

城市生态学专业实习报告2篇

城市生态学专业实习报告城市生态学专业实习报告精选2篇(一)【标题】城市生态学专业实习报告【摘要】实习期间,我在一家城市规划及环境科研机构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城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应用。

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项目,并亲身实践了城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习,我对城市生态学专业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引言】城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城市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学科,关注如何在城市发展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参与城市生态规划项目,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索适合城市发展的生态恢复与保护策略。

【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两个城市生态规划项目。

第一个项目是针对一个工业城市的生态恢复规划。

在这个项目中,我负责了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工作。

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和企业,我了解了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并收集了相关的环境数据。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运用了GIS和统计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得出了不同区域的生态状况和问题。

基于这些数据,我参与制定了生态恢复与保护策略,并在小组讨论中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第二个项目是城市生态保护规划,在这个项目中,我主要负责了绿地系统规划和生态通道设计。

通过研究当地的生态景观和城市规划要求,我参与设计了不同区域的绿地系统,包括公园、湖泊和植被带。

我运用生态合理设计原则,为每个绿地系统选择了适合的植物种类,并提出了绿地维护与管理的建议。

同时,我还参与了生态通道的设计工作,设计了连接不同绿地系统的路径,并考虑了野生动物迁徙和生境保护的因素。

【心得体会】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城市生态学不仅仅关注环境保护,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城市生态学需要综合运用生态学、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知识,通过研究和实践,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一些城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比如GIS和统计软件的应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等。

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指导书(造景改-整合-2013

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指导书(造景改-整合-2013

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指导书(造景改-整合-2013第一篇: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指导书(造景改-整合-2013林学院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指导书林学院园林系一、宗旨1.通过参观、踏查、记录、测绘和分析印证和丰富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

把分别学习的课程作一综合性的理解和应用,丰富设计构思。

2.初步掌握作为中国风景园林类型组成的江南私家园林和风景区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从中引伸理解中国园林民族形式和地方风格的因素并探索如何继承、发展民族传统和地方风格,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内容的新型园林。

3.为自然山水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收集文字、图纸和摄影等资料。

4.培养学生独立考查、记载、测绘和生活的独立实践能力。

二、地点、重点内容和作业的安排苏州以学习苏州古典园林的名园为主,了解其造园目的、立意,山水间架划分空间和细部处理手法、结合学习一些新园林和公共建筑在发展苏州园林风格方面的经验。

1.拙政园:作为重点学习。

以中部为主,重点学习立意、借景的内容和以水景为主、综合组织山水、建筑、园路、山石、植物造景的理论和手法。

从中领会苏州园林的神韵和形式美。

为时1天。

作业:(1)模写、识别和理解主要碑文、额题、楹联与园主造园目的和造园手法间的联系。

学习“以艺驭术”的创作手法。

(2)草测自腰门至远香堂及东西两侧的导游路线周围平面。

领会“涉门成趣”的具体手法。

(3)草测嘉实亭与环境的平、立面;海棠春坞;听雨轩;小飞虹与小沧浪景区;柳荫路曲;宜两亭及周围环境;琵琶园等。

(4)西部东墙水廊平、立面草测(5)即兴速写三幅(荷风四面亭;与谁同坐轩;小飞虹)。

2.留园:重点学习建筑庭院的细部处理。

以导入游览线路和东部庭院为主。

为时0.5天。

作业:(1)涵碧堂南山石花台平面与断面的变化(2)草测古木交柯;绿荫;一梯云平立面;华步小筑;揖峰轩;闻木樨香轩植物配臵;石林小院平面。

(3)小品速写3幅(冠云峰、小蓬莱、水池西岸建筑立面)(4)实习报告:留园入口空间处理手法分析(要求:附手绘分析图)3.网师园:学习以中型水面为中心布臵以渔师为主题的具体手法和园中园的做法。

森林生态学实习

森林生态学实习
随遇种 只在更新层中——更新种 在主林层没有,且演<更——演替种
方法步骤
1、选定样地,用测绳围好(20M×30M) 2、在样地中均匀设置30个1m×1m的小样方。 3、在围合的小样方内逐一调查乔木层各树种的更新 苗数量(3米以下的植株),结果记入P116“结果16-1” 中。不管是健康还是衰弱的(记株数打正字)
5、所测指标填入指导书P12“结果2-1”中
树种参考:
樟树 棕榈 广玉兰 雪松 悬铃木(或桂花)
二、群落的更新和演替调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群落乔木种的更新调查与评价 方法; 2、熟悉分层频度法调查群落演替趋势的方 法步骤,并掌握群落演替趋势的分析方法。
原理:
1、群落的更新状况:群落的更新状 况主要指乔木层主要树种的幼苗幼树 更新状况,特别是优势种的更新状况。 只有当一个树种有足够的幼苗和幼树 才能保证该树种能够在群落中一直存 在下去,也是群落稳定性的表现。一 般采用下列方法评价乔木层树种的幼 苗幼树更新等级。
评价乔木层树种的幼苗幼树更新等级 方法(特卡钦柯):
更新苗数(株/公顷)
更新等级
>10000
更新良好
5001~10000
更新中等
2000~5000
50%,评价等级下降一级
2、群落演替研究
分层频度法简便实用,其具体方法一般 将森林群落按下列标准分层:
3、同时逐一调查各乔木种(包括主林层现在没有的) 在主林层、演替层和更新层是否出现,出现则在相应 的栏中打“√”不计株数,记入“P117结果16-2”。
方法步骤
4、根据“结果16-1” 统计各树种更新苗 数量,换算成公顷株树。按照各树种更 新苗和频度进行更新等级评价。只有更 新良好和中等的树种在群落中才能稳定 存在。

2024生态学城市实习报告3篇

2024生态学城市实习报告3篇

2024生态学城市实习报告12024生态学城市实习报告1精选3篇(一)报告编号: 2024-EC-001报告日期: 2024年8月15日报告类型: 生态学城市实习报告报告撰写人: XXX目录:1. 引言2. 实习背景3. 实习目的4. 实习活动5. 实习成果6. 实习反思7. 结论8. 参考文献1. 引言: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学城市的概念逐渐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关注。

生态学城市是指基于生态原则建设的城市,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本次实习是为期两周的生态学城市实习项目,旨在深入了解生态学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并为生态学城市实践提供支持。

2. 实习背景:本次实习地点选在新建的生态学城市X市。

X市是一座新兴城市,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为目标。

该城市着重于提供低碳交通、节能建筑和垃圾分类等服务,并通过植被覆盖和水资源管理等手段改善生态环境。

3. 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生态学城市的建设与管理。

具体目标如下:- 探讨生态学城市理念和原则的实践应用。

- 了解生态学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 研究生态学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措施。

- 分析生态学城市的社区参与和教育宣传活动。

4. 实习活动: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以下活动:- 参观生态学城市的基础设施,如低碳交通系统和节能建筑。

- 参与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包括植树造林和湿地修复。

- 考察生态学城市的水资源管理系统,了解污水处理和雨水收集等措施。

- 参与环境监测活动,包括大气污染和噪音监测。

- 参与社区参与和教育宣传活动,如组织垃圾分类宣传和环保讲座。

5. 实习成果:在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生态学城市的建设和管理。

以下为本次实习的成果:- 撰写了一份关于生态学城市的综合调研报告,介绍了生态学城市的概念、原则和实践经验。

- 参与了植树造林和湿地修复项目,了解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

- 学习了生态学城市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和雨水收集等措施的运作机制。

2024生态学城市实习报告33篇

2024生态学城市实习报告33篇

2024生态学城市实习报告32024生态学城市实习报告3精选3篇(一)报告3:生态建设和能源方面的实习经历尊敬的导师:我是你的学生,实习于2024生态学城市项目,经过三个月的实习,我在生态建设和能源方面获得了重要的经验和知识。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观察和总结。

生态建设方面,生态学城市项目采用了许多创新的方法来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首先是城市绿化工程,通过在城市中增加绿化面积和树木数量,可以有效地减少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

我参与了一项城市绿化工程,我们团队在城市中心建造了一片公园,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草。

这不仅美化了城市,还吸收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并提供了更多的氧气。

另外,这个公园也成为市民们休闲娱乐和锻炼身体的场所。

其次是废弃物处理和再生利用。

生态学城市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包括垃圾分类、垃圾焚烧和物质回收利用。

我参观了一个城市废弃物处理中心,了解了废弃物经过分类和处理后的整个过程。

这有助于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我还了解到生态学城市项目倡导可持续发展,鼓励市民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例如购物袋和饮料杯。

在能源方面,生态学城市项目致力于提供可再生能源和改善能源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我参与了一个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项目,我们团队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电池板,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力供应城市的需要。

这种绿色能源不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降低居民的能源成本。

此外,在城市建筑方面,生态学城市项目采用了一些节能措施,例如使用高效节能的照明和空调系统,以减少能源浪费。

总的来说,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生态建设和能源消耗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生态学城市项目提供了许多解决方案和创新技术,通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供可再生能源,来保护环境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我认为这个项目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也将牢记这些经验和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努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衷心感谢你的关怀和指导,并期待进一步的学习和成长。

生态学实习指导书

生态学实习指导书
而所有这些变化和演替仅靠分类学的调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于传统的和当代数量生态学方法和手段对相应的样地进行调查才能了解和掌握群落的动态和它反映给我们的环境和资源信息



实习指导书
福建农林大学 林学院 2014 年 12 月
安全注意事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服从安排,不单独行动,每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 外业调查时按规定时间作业,规定时间内返回。 注意地形安全 注意天气变化 注意有无危险的动植物 不要进入军事设施和基地 各小组间,小组与带队教师间随时保持联系 携带必要的药品 每次调查结束均要清点人数与器材 一切以保证生命财产安全为准则
实习一 野外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测定
1. 实习地点:浙江雁荡山 2. 内容提要:野外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测定。 3. 目的要求:加深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基本概念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群落物种多样性 的测定方法和计算方法。 4. 时间安排:1 天 5. 实习操作步骤: 植物群落中种群的种类与格局的变化,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因此产生 的群落演替,是反映和鉴别一个区域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和完善的重要指 标。 而所有这些变化和演替仅靠分类学的调查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借助于传统的和当代数量 生态学方法和手段对相应的样地进行调查, 才能了解和掌握群落的动态和它反映给我们的环 境和资源信息。 6. 实习原理和方法
盖度比 CR(Coverage ratio) :某种群的盖度 / 样方中最大盖度种群的盖度= Ci/Cmax, 频度 F(Frequency) :某种群出现的样方数 / 全部调查样方数, 相对频度 RF(Relative frequency):某种群的频度 / 样方内所有种群的频度和= Fi/?Fi, 频度比 FR(Frequency ratio) :某种群的频度 / 样方内频度最大种群的频度 =Fi/Fmax, 高度 H(Hight) :某种植物体的高度总合, 相对高度 RH(Relative hight) :某种群的高度 / 样方内所有种群的高度和= Hi/?Hi, 高度比 HR(Hight ratio) :某种群的高度 / 样方内最高种群的高度和= Hi/Hmax, 种群的优势度由其重要值 IV(Important value)表示:IV = RD + RC + RF, 或由总优势比 SDR(Summeddominance ratio)表示: SDR2=(DR+DC)/2,SDR3=(DR+CR)/3,SDR4=(DR+CR+RH+FR)/4。 优势度用以表示一个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具体定义和计算方法各学派意见不 一,本书以综合数量指标重要值 IV 或综合优势比 SDR 表示,它简单、明确、应用效果好, 在生态学研究中得到广泛采用。 根据种群在群落中的优势度和功能位置,一般将群落内的成员作以下划分: 优势种/建群种 Dominant/constructive species: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 制作用的种群,其密度高、盖度大、生物量高、生活能力强。如昆嵛山次生天然林中的短柄 枹栎。 亚优势种 Subdominant species: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的性质和 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一定作用的种群。 伴生种 Companion species: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 Rare species: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偶见种可能是由于环境的改变偶然 侵入的种群,或群落中衰退的残遗种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城市生态学实习指导书2015园林专业城市生态学实验指导书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生态环境系2015年3月备注:实验一和实验二每人交一份报告,实验三每班交一份总报告,每人交一份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1 城市植物物候观测一、目的:进一步掌握植物物候现象与气象因子的密切关系,为园林植物、造景、农林业生产及植物的引种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设备:以肉眼为主,有条件的配备普通望远镜(观测高大树木的物候期)要求观测植物物种数至少100种。

三、方法与步骤:(一)观测地点的选择在进行物候观测之前,首先应选定观测地点,选择时应依照下列两项原则:①选定的地点可进行多年观测,不轻易变动。

②所选定的观测地点应具有代表性,尽可能是平坦而开阔之地。

本实验以校园内的植物为观测对象,进行一次性的乔灌草植物观测,种类包括校园内的全部植物。

(二)观测地点环境条件的观测记载观察周围环境时,首先要了解观测地点的地带性特点,即其所处的气候、土壤、植被带特点和大、中、小地形特点、自然风障等情况,还有土壤类型和目前植被,人为破坏情况等。

在气候条件中最主要的是水和温度,如雨水、气温等变化,霜雪的终始日期、地表和水体及解冻的终始日期等。

特别注意的是植物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及当时的气候条件。

(三)观测植物的选择观测的植物应选择那些能够最明显地反映当地季节现象及符合观测目的的植物。

主要根据以下三项原则:1.我国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凡是有四季分明的地方,可选择常见的,分布比较广的植物,各地区同时进行观测,以便比较。

2.选择观测的植物种类不宜太多,但要使得从初春到秋末每隔数天都有明显的物候现象出现。

3.我国古代已有记载的,如桃、李、杏等和世界多数国家进行观测的植物如紫丁香、洋槐等也可列为观测对象,以便古今中外互相比较。

(四)观测的项目和特征乔木和灌木(包括落叶果树)物候期特征(1)树液流动开始期冬天快要过去,白天荫蔽处的温度升高到0℃时,在树干的向南方向表皮上用刀划开小缝(或钻个小孔)有树液流出的日子,是树液流动的开始日期。

树液流动指示春季来临,树木开始生长(树液流动观察之后,宜用油灰之类,把树皮缝隙补塞,以免发生病虫害)。

(2) 芽膨大开始期具有鳞片的乔木和灌木的芽开始分开,侧面显露淡色的线形或角形。

可从果树和浆果树的芽鳞片的间隙里看芽的浅色部分。

针叶类如松属顶芽鳞片开裂反卷时,出现淡黄褐色的线缝,即为芽膨大期,侧柏芽膨大不易观测,可用黑墨涂在芽的尖端,当出现裂缝时,即为芽膨大期。

花芽或叶芽宜分别记录其膨大日期。

(3) 芽开放期芽的鳞片裂开,芽的上部露出绿色尖端,果树类鳞片裂开可以看见花蕾顶端。

如芽膨大与芽开放时不易分辨,可记“芽开放期”。

(4)开始展叶期第一批(10%)小叶开始展开。

针叶树为出现幼针叶。

(5) 展叶盛期植株上有一半枝条的小叶完全展开。

(6) 花蕾或花序出现期叶腋或花芽中开始出现花蕾或花序。

(7) 开花始期第一批花的花瓣开始完全开放,为开花始期。

风媒传粉树木的开花始期按照下述各个特征记录:a)风媒传粉树木开花期的特征:松属、桑属、杨属、柳属、白蜡树、胡桃、麻栎属等属于风媒传粉树木,其开花期的特征是,当摇动的时候,雄花序就散出花粉。

b)榆属开花始期的特征:当树枝摇动的时候,花粉好像云雾一样离开花序。

c)柳属开花始期的特征:在柳属的柔荑花序上长出雄蕊(柔荑花序在向太阳的一面现黄色,用手指触摸时手指上粘有花粉)。

(8) 开花盛期在观测的树上有一半枝条上的花都展开花瓣或花序散出花粉。

(9) 开花末期在观测的树上留有极少数的花。

至于风媒传粉的树木,其柔荑花序停止散出花粉,或柔荑花序大部分脱落。

(10) 第二次开花期有时树木在夏天和初秋有第二次开花现象,宜于记录下列各项:a)二次开花日期;b)二次开花是个别树还是多数树;c)二次开花和没有二次开花的树在地势上有什么不同;d) 二次开花的树有没有受损害。

如受损伤、病虫害等,以后还须注意是否第二次结果实,果实多少,果实是否成熟。

(11)一年多次开花期可分别为夏梢开花期或秋梢开花期.(12)果实和种子成熟期a) 球果类:如松属和落叶松属种子的成熟,是球果变黄褐色;侧柏的果实是变黄绿色;桧柏的果实是变黄绿色,表面出现白粉;水杉的果实是出现黄褐色。

b) 蒴果类:果实的成熟是出现黄绿色,少数尖端开裂,露出白絮,如杨属、柳属。

c) 坚果类:如麻栎属种子的成熟是果实的外壳变硬,并出现褐色。

核果、浆果、仁果类:核果、浆果成熟时是果实变软,并呈现该品种的标准颜色;仁果成熟时果实呈该品种的特有颜色和口味。

d) 荚果类:如刺槐和紫藤等种子的成熟是荚果变褐色。

e) 翅果类:如榆属和白蜡属种子的成熟是翅果绿色消失,变为黄色或黄褐色。

f) 柑果类:如常绿果树(甜橙、红橘、枇杷)呈现可采摘果实时的颜色。

(13)果实和种子脱落期松属为种子散布;柏属为果实脱落;杨属和柳属为飞絮;榆属和麻栎属为果实或种子脱落等等,宜观察记录开始脱落期和脱落末期。

(14)新梢生长期新梢(或枝条)的生长,有春梢、夏梢、秋梢三种。

除春梢开始生长期不记,只记载停止生长期外,其余分别记载开始生长期和停止生长期。

当年发出的枝条叫作新梢,按其发生的时期可分为春梢、夏梢、秋梢三种。

目前按照气象学对四季的划分,12月、1月、2月为冬季;3月、4月、5月为春季;6月、7月、8月为夏季;9月、10月、11月为秋季。

可视新梢发生的时期分别记为春梢、夏梢、或秋梢。

(15)叶秋季变色期当观测的树木有10%叶子呈现秋天的颜色,为秋季叶开始变色期,完全变色时为秋季叶全部变色期。

所谓叶变色开始是指正常的季节性变化,树上出现变色的叶子颜色不再消失,并且有新变色的叶子在增多,但不能与夏天因干燥、炎热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叶变色混同。

(16)落叶期当观测的树木秋季开始落叶为开始落叶期;树上的叶子几乎全部脱落,为落叶末期。

落叶开始时的象征是指,当轻轻地摇动树枝,就落下3~5片叶子,或者在没有风的时候,叶子一片一片地落下来,这就是落叶。

但不可和夏季因干燥,炎热而落叶混淆起来。

落叶是枝条生长木质化的特征。

如气温降至0℃或0℃以下时,叶子还未脱落,应该记录。

如树叶在夏季发黄散落下来,宜记录。

2. 草本植物物候期特征(1)萌动期草本植物有地面芽和地下芽越冬两种不同情况,当地面芽变绿色或地下芽出土时,为芽的萌动期。

(2)展叶期10%的叶展开时为开始展叶期,50%的叶子展开时为展叶盛期。

(3)花序或花蕾出现期花序或花蕾开始出现的时候。

(4)开花10%花瓣完全展开时为开花始期,50%展开时为花盛期。

(5)果实或种子成熟果实或种子有10%变色为成熟开始期,50%成熟时为全熟期。

(6)果实脱落期果实开始脱落的时候。

(7)种子散布期种子开始散布时。

(8)第二次开花某些草本植物在春季或夏季开花后秋季偶尔又重新开花,为第二次开花期。

(9)黄枯期草本植物黄枯期以下部基生叶为准。

下部基生叶有10%黄枯为开始黄枯期,达到50%为普遍黄枯期,完全黄枯时为全部黄枯期。

(五)观测记录的方法每日观测,如人力不够可隔日观测一次。

开花末期以后每隔一日或两日观测一次,观测的时间最好在下午,因很多植物在下午开花,但有些植物在上午开花,则须在上午观测。

观测时间应按观测对象和季节的不同而灵活掌握。

观测位置是南面枝条,观测工作既要掌握物候观象的准确日期又要记录完全,应在观测时随看随记,不要凭记忆事后补记。

日期记载形式为月/日/年。

如刺槐展叶期3/25/87,或月/日即3/25。

植物每一发育时期的出现,不是同时开始的,如果观测植物多于一株,则有过半植株达到某一发育时期,就是到了某一发育时期。

雌雄异株的树木,观测开花以记录雄株为宜,结果实应观测雌株,故雌、雄株都要选,记录时加以说明。

观测植株部位的确定。

由于树木顶部的枝条萌动发育在先,故目力可看清树顶时,则须观测其顶部的发育期,树太高则可用望远镜,或观测树冠外围的中下部枝条。

(六)资料整理物候观测资料,需要经过整理和综合分析才能应用,由于观测目的的不同,观测资料整理也有多种形式。

按植物种类分别将各种物候期填入分类统计表中,这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据此并结合同期气象等资料可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所需目的要求。

四、作业:1.观测方法简述2.记载校园60种以上植物的物候期并加以分析评述。

物候观测记录表观测时间:观测地点:观测者(学号+姓名):实验2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伤害一、目的:通过现场观察了解大气污染对生物产生的危害,树木受危害后产生的症状以及不同树种对大气污染的反应。

二、地点:校园周边绿地植物受大气污染伤害症状调查。

三、内容:1.调查植物种类30种以上;2.观测记录植物叶片受大气污染伤害的典型症状;3.比较并描述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抗性。

四、方法:根据调查,首先确定污染源。

并进行树木调查,方法是路线调查,对所见各种植物进行观察记载。

分组进行,边讨论边分析,将调查结果填入表格。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伤害调查表调查者:调查地点:调查时间注:1.叶子保存率和叶子危害率的调查方法:在树冠四个方向取4个代表枝条计算叶子保存率和危害率;2.危害症状:1)叶子症状,可分为条状、斑状、穿孔、脱色等;2)落叶;3)顶梢枯死;4)植株死亡等。

五、报告:1.实习地点及污染源;2.描述各个植物受大气污染的反应症状;3.按树种填写调查表,每一树种填写一个代表株;4.按对大气污染的抗性,由强到弱排列树种顺序;5.简要分析:对不同树种进行抗性分类.描述抗性树种的特征。

实验3 城市植被(绿地)调查一、调查目的意义:了解城市绿地组成结构特征,功能特性,指导城市绿地规划建设。

通过调查,初步掌握城市绿地的调查方法及各统计指标的含义。

二、工具备品:皮尺、钢卷尺、测绳、枝剪、粉笔、铅笔、标签、调查表格、植物检索表等。

三、调查内容与方法1、包括绿地面积、绿地生物量、景观资源、健康状况、群落类型五个方面。

2、每班分三组,调查校园绿地,组员对小组负责,小组对班级负责。

3、每人交一份心得体会,每班交一份报告。

●绿地面积大型绿化工程面积:按设计图统计;小型绿化工程面积:现场实际丈量,零星树木按冠幅面积计算;建筑物上的垂直绿化:攀缘植物以叶子覆盖面积算,绿化槽植物以绿化槽面积算,阳台绿化以植物实际占的面积算;未绿化面积:规划部门定的绿化用地面积减去已绿化面积;采伐面积:全部采伐以原来的调查面积为准,部分采伐则算采伐迹地面积,宽度考虑冠幅.●绿地生物量某一特定观测时刻,一定面积上或一定空间范围内,现有的生物体数量,又称现存量(kg/m2,t/hm2,ak kj/m2).加上时间(a),则称生长量,又称生产力。

这种生物量,包括全部乔\灌\草的枝\干\叶\根\茎\花\果的生物学量总和。

●景观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天景\地景\水景\物景人文景观:古树名木\人造景观(人工雕塑\人工造型\人工配置\人工修剪形成的各种景观),以具观赏价值为准,逐项记录.●健康状况指植物的长势与演替,与生态功能有密切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