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作业(操作)分析.ppt
人机作业分析

Check 说明
人机作业分析
日期 部门 工序名称 产品型号 机型 作业员名 调查员名
序号
作业员
作业 单 作业时间 元
工作时间
空闲时间 周期时间 利用率
时间
2 4 6 8 10
人(s) 机(s) 人(s) 机(s)
人 机
作业时间
机器 作业单元
序号
序号
作业员
作业 单 作业时间 元
时间
作业时间
机器 作业单元
人机操作分析是在机器的工作过程中,调查、了解在操作周期内 机器操作与工人操作的相互关系,以便于充分利用机器与工人的 能量及平衡操作。其目的在于了解工人或机器的闲余能量,设法 利用以提高工效。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闲余能量可以分为以下 两种:(1)机器的闲余能量。在机器加工的过程中,装、卸工件的工 作是为了保证机器加工得以实现的辅助操作,对工件本身的变化 不直接起作用。因此应尽量减少这部分工作所占的时间。此外就 是因机器工作能力的不平衡而发生的空闲,可从平整生产线来解 决。 (2)工人的闲余能量。主要考虑在机器自动加工时而产生的 人工空闲,应注意把两个不同作业交叉进行。
人机作业分析的主要过程:
(1)观察和记录操作者与机器设备在一个作业周 期(周程)内各自的操作步骤和操作内容。
(2)用作业测定法确定这些操作活动的时间,按 照操作者和机器设备操作活动的时间配合关系, 在作业分析图表中清晰地表示出来;
(3)运用工作简化和合并交叉的原则,研究改进 操作的各种可能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是应用于机械作业的一种最常用的分析技术通过对某一项作业的现场观察记录操作者和机器设备在同一时间内的工作情况并加以分析寻求合理的操作方法是人和机器的配合更加协调以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效率的技术
作业分析-人机

5.1 5.2 5.3 5.4 作业分析概述 人—机作业分析 联合作业分析 双手作业分析(略)
第一节
作业分析概述
一、作业分析(操作分析)
作业分析:对某道工序中人、机、物的研究,目的是 工作轻松、布置合理、缩短工时。 与程序分析的区别:
分析对象 分析内容 分析基本单元 分析的目的 分析的范围 分析的时间
方 法: 改良方法 机器号码: B3 日 机器 时间 布轮右边 当柱螺栓通过布 轮右边的进料管 即被抛光 期: .
30
30
30
时间单位1=1/1000min 统 工人 空闲时间 工作时间 周 程 利用率 0 30 布轮左边 0 30 计 机 器 布轮右边 0 30
30 / 30 100%
30
30 / 30 100%
去毛刺并检查尺寸(1#)0.5 0.2 空闲 0.3 卸车床1# 空闲 0.3 周程 工作时间 空闲时间 2.6 0.2 2.8 统 人 车床1# 2.8 2 0.8 计 车床2# 2.8 2 0.8
比,工作周程(均为 2.8mi 0.5 车削 空闲 0.5 如果此时工人的空闲时间不足 0.5 n)并未改变,但第二次改 0.3 (<1.3min ), 进方法完成了两件,即单件 空闲 0.8 怎样改进?可以增加其他工作。 0.5 加工时间仅为 1.4min,总产 # 车削 此例说明: 去毛刺并检查尺寸(2 ) 0.5 量增加了50%。 2
改善无止境!
车削
1.5
利用率 2.6/2.8=95% 2/2.8=71% 2/2.8=71%
图5-6 车削时的人机作业图(第二次改进方法)
主要用途:
1.找出影响人机作业效率的因素。 2.确定操作者(单人)能同时操作的机器台数。 3.寻求操作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人机操作分析

人机操作分析区别于流水线作业的另一种作业方式——部组加工作业,常存在着:几台机器能满足生产的需求?一个人能够同时看管几台机器?怎样来提升机器和人的使用率等问题。
对此,我们常用操作分析来进行处理。
操作分析可分为:①人机操作分析;②联合操作分析;③双手操作分析。
我们重点学习在一个看管一台或多台机器情况下的操作分析,即人机操作分析。
人机操作分析的步骤:●首先要明确作业员及机器作业周期的内容●必须明确这些作业的先后顺序及同时关系●测定各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寻找作业员与机器的作业在何处同时开始或同时完成,并考虑其先后顺序及同时关系,根据现状绘制人机操作分析图●注意作业员,机器的等待时间,并考虑其先后顺序及同时关系,设法改变作业顺序以减少其等待时间●根据改变的作业顺序作出新的人机操作分析图,再详细予以探讨改善的对策,并预估其改善效果过一定的时间,从机器中取出模具,并从模具中取出成品,然后再装入液体材料……一直反复的作业。
目前,因机器的利用率不高,而未能达成预期的生产量,部如何加以改善。
首先明确作业员与机器的作业内容及同时关系。
A]作业员的作业●把液体材料装入模具 50DM●把模具放进机器中 16DM●开动机器 14DM●等待机器加工●停止机器 10DM●从机器中取出模具 12DM●从模具中取出成品 18DMB]机器的作业●机器中装入模具 16DM●开动机器 14DM●加工 90DM●停机 10DM●取出模具 12DM●等待放入模具C]作业员与机器的同时关系(作业员)(机器)把模具放进机器装入模具开动机器开动机器停止机器停机从机器中取出模具取出模具根据以上的资料,首先决定同时开始的作业,在此以“放入模具”作为整个操作周期的起点。
然后以作业的先后顺序及同时关系绘图:人机操作分析用纸现状的周期时间为210DM,机器等待为68DM,因此,一周期中的机器利用率=(周期时间-等待时间)/周期时间=(210-68)/210=67.6%为减少作业员及机器的“等待”,检讨一下是否可以利用“机器加工”的这段时间。
第四章操作分析

四、人机操作分析的案例分析
图4-2 滚齿加工的人机操作图(现行方法)
四、人机操作分析的案例分析
1.人机作业活动分析 由图4-2可以看出,人的空闲时间太多,人的时间利 用率仅为27%。则采用“5W1H”提问技术和 “ECRS”原则进行分析改进: 1)分析得取加工件为人的独立工作与装夹工件前后顺 序不紧密。 问:为什么是先取加工件再装夹工件后滚齿? 答:这是加工操作的习惯和顺序。 问:可不可以在机器滚齿过程中取加工件为装夹工作 做准备? 答:可以,这样还可以减少机器空闲时间。
四、人机操作分析的案例分析
2)分析得去毛刺和检查尺寸为人的独立工作。 问:为什么去毛刺和检查尺寸要在机器停止时进行? 答:过去一直是这样的。 问:有无改进的可能性? 答:有。 问:如何改进? 答:可将操作重排,在滚齿机加工齿轮时,可以对上 一个已加工好的齿轮进行去毛刺和检查尺寸的作业。 改进后的人机操作图如图4-3所示。
4.1 操作分析概述
4.操作分析的类型 操作分析的种类,按照不同的工序作业对象和调查目 的,可分为三类: (1)人机操作分析; (2)联合操作分析; (3)双手操作分析。
4.2 人机操作分析
一、人机操作分析概述
1.人机操作分析的概念 人机操作分析是应用于机器作业的一种分析方法,通 过现场观察记录一个操作周期(加工完一个零件的整 个过程称为一个操作周期或周程)内操作者和机器设 备在同一时间内的工作情况与相互关系,绘制人机操 作图并加以分析,研究人与机器的闲余时间,寻求合 理的操作方法,使人和机器的配合更加协调,充分发 挥人和机器的效率。
人机作业分析

人机作业分析特征:
(1)一般用于分析1人操作1台机器或1人操作多台 机器的情况。
(2)人机作业分析借助于人机作业图进行分析。
人机作业分析的主要用途
(1)发现影响人-机作业效率的原因。人-机作业时,若人 与机器的相互关系不协调,人-机分析图能一目了然, 发现产生无效时间的原因。
(2)判断操作者能够同时操作机器的台数,即确定1名操 作者可能操作几台机器,充分发挥闲余能力的作用。
人机作业分析检查与改善表:
项目
内容
1.是否有替代作业可达 到同样目的 2.作业
省略 减轻 合并
3.移动 省略 减轻 组合
1.明确作业目的; 2.其它替代手段;
1.明确有无不必要的东西; 2.变形顺序; 3.使用不同的设备; 4.改变配置(布置); 5.产品设计变更; 6.作业员培训;
1.去除某些作业; 2.改变保管场地; 3.改变配置; 4.改变设备; 5.改变作业程序; 6.设置皮带;
1.材料自动供料; 2.加工的自动化; 3.加工完成后自动卸料; 4.加工完成及产品不良或材料不良时 的自动处理; 5.改善操作者与机械的时间关系;
Check 说明
人机作业分析检查与改善表:
项目
内容
7.机械作业时间的缩短 8.提高械的运转率
1.改良工程; 2.送良提速及高速运转;
1.增加人均数; 2.新型号设备的使用; 3.机械自动运转时间内的作业准备;
序号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Check 说明
人机作业分析检查与改善表:
项目
内容
4.检查 省略 减轻 组合
5.等待可否省略
1.2人机作业图实例分析

依作业程序由上而下记录。如用
或
表示人或机器进行工
作,用
表示人或机器空闲,图形的长短由工作或空闲的时间而定,
并在旁边注明每一操作单元的内容
• 只绘出一个操作周程
3. 统计部分:统计内容包括操作周程,人、机在一周程内的工作时间和空 闲时间,以及人和机器时间的利用率
1.2人机作业图
作业名称:车削零件
开始动作:装夹零件
LM N1
L W
•N1:一个工人操作机器的最低数 •L:装卸工件时间 •M:机器加工时间 •W:工人由一台机器走到另一台机器所需时间 •L+W:为工人操作机器所需时间 •L+M:为一台机器的作业周期
1.2闲余能量分析
作业名称:车削零件
开始动作:装夹零件
人
装夹工件
0.5
编号:
图号: 日期:
结束动作:
车削
0.5
空闲
0.8
车削
1.5
空闲时间 0.2min 0.8min
利用率 92.86% 71.73%
1.2人机作业图实例分析
针对某具体工序的改进
人 装夹工件
空闲 86.4
卸下工件 10
统 计
人
周程 106.4s
机
106.4s
机 空闲 10
车削 86.4
空闲 10
工作时间 20s
空闲时间 86.4s
利用率 18.80﹪
86.4s
20s
81.20﹪
1.2人机作业图实例分析
为了提高人机的操作时间的利用率,我们设计了一人操作三台机床,作业 图如下:
人
装车床1#10s 卸车床2#10s 装车床2#10s
卸车床3#10s 装车床3#10s 空闲46.4s 卸车床1#10s
人机操作分析

目
一、什么是人机操作分析 二、人机操作分析的特征和用途
录
三、人机操作分析的主要过程 四、人机操作分析的实例
什么是人机操作分析 人机操作分析是应用于机械作业的一种最常用的
分析技术,通过对某一项作业的现场观察,记录操作 者和机器设备在同一时间内的工作情况,并加以分析, 寻求合理的操作方法,是人和机器的配合更加协调, 以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效率的技术。
人机操作分析通过人机操作图进行。人机操作图描述 了在机器的工作过程中,在一个操作周期 ( 加工完一 个零件的整个过程称为一个操作周期或周程 ) 内机器 操作与工人操作的相互关系,可将生产过程中工人操 作的手动时间和机器的机动时间清楚地显示出来。
目的:充分利用机器与操作工人的闲余时间,提高生产力, 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工人的收入。
人机作业分析的主要过程
(1)观察和记录操作者与机器设备在一个作业周期 (周 程)内各自的操作步骤和操作内容。
(2) 用作业测定法确定这些操作活动的时间,按照操 作者和机器设备操作活动的时间配合关系,在作业分 析图表中清晰地表示出来; (3) 运用工作简化和合并交叉的原则,研究改进操作 的各种可能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4) 绘出新的操作分析图表。新的操作方法经过现场 验证以后,即应用于生产,并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
人机作业的案例分析
•
下图为改进后的记录图,由图可见,重新安排工作后,不需增加设备和 工具,仅在2min内就节省了工时0.64min,提高工效32%。
人机作业案例分析
人机作业分析的特征和用途
(3) 判定操作者和机器两方面哪一方对提高工效更为 有利。
《人机作业分析》课件

案例二:办公室工作流程改进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运用人机作业分析方法,改进办公室工作流程,提高工作 效率。
在办公室工作流程改进案例中,人机作业分析被用于研究 办公室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通过观察和记 录办公室员工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发现工作流程中的瓶颈 和低效环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如优化工作 流程、调整工作分工和提高沟通效率等,从而提高整个办 公室的工作效率。
《人机作业分析》ppt课件
目 录
• 人机作业分析概述 • 人机作业分析的步骤 • 人机作业分析的应用 • 人机作业分析的案例分析
01
人机作业分析概述
人机作业分析的定义
总结词
人机作业分析是对人机系统中人的作业活动和机器设备的运行进行观察、分析和优化的一种方法。
详细描述
人机作业分析是对人机系统中的作业活动进行系统化、量化的研究,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作业动作、 操作程序以及机器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 度、优化人机配合,最终实现人机系统的整体效能提升。
人机作业分析的流程和方法
• 总结词:人机作业分析的流程包括观察、记录、分析、优化四个步骤, 常用的方法有流程图、作业台账、动作分析等。
• 详细描述:人机作业分析的流程一般包括观察、记录、分析、优化四个步骤。在观察阶段,需要全面了解作业环境和作 业过程;在记录阶段,需要详细记录人的作业动作和机器设备的运行状态;在分析阶段,需要运用相关工具和方法对记 录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在优化阶段,需要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常用的方法有流程图、作 业台账、动作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全面了解和分析人机作业过程,提出有效的优化方案,提高人机系统 的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