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及其转化

合集下载

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及其转化

02
机械能转化原理
转化定律
转化定律
机械能转化过程中,总能量保持不变,即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转化定律的应用
在机械能转化过程中,转化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它指导我们如何有效地 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浪费。
转化过程
简单机械能的转化
例如,通过杠杆原理,人们可以使用较小的力量来 移动较大的物体。
例如,将太阳能、风能和储能技术相结合,实现多能源的互补和 协同。
创新型转化技术
通过跨界融合和协同创新,研发新型的转化技术,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和转化效率。
转化技术的标准化和模块化
推动转化技术的标准化和模块化,降低成本,提高可复制性和可 扩展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复杂机械能的转化
例如,在汽车引擎中,燃料的化学能被转化为热能 、动能和电能等。
转化过程的局限性
机械能转化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损失,如摩 擦、热能等。
转化效率
定义
转化效率是指某种能量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形式的效率。
影响因素
转化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转化过程中的损失、设备的效 率等。
提高转化效率的方法
高效传输。
考虑能量品位
03
根据不同能量品位的需求,合理安排能量转化顺序,避免低品
位能量向高品位能量的转化,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
优化转化过程
1 2 3
动态调整转化过程
根据系统需求和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和控制能 量转化过程,动态调整转化参数,实现能量的 优化利用。
引入智能控制
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优化策略,对能量转化 过程进行智能控制,减少人为干预和误操作, 提高转化过程的稳定性。

第五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五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2007 11
复习提问:
什么是动能,影响因素有哪些?
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 思考:
重力势能的定义是什么?影响因素是什么?
高空中正在下落的排球动能和 重力势能有什么变化?
第二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
• 1.定义: •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 2.数量关系: • 机械能=动能+势能
A
•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 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这就 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何判断能量的转化? 在物体运动过程中, 先根据 机械能= 动能(m,v)+势能(m,h) 然后再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看物体 在运动过程是否受到阻力的作用,若 物体受到阻力则机械能一般要发生改 变)
判断下列物体机械能变化情况
小经验: 如何判断能量的转化? 在物体能量变化过程中,先判断物体何 种能量减小,何种能量增加,那么就是减 小的能量转化为增大的能量. 判断时,要特别注意一些关键字词,比如 “高”,“低”,“变大”,“变 小”…
练习 分析下列物体能量的转化:
拉弓射箭 荡着的秋千
运动员在蹦床上表演 运动的卫星
机械能守恒
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客车 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匀速爬坡的货车 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下落的雨滴 正在下落的羽毛球
思考:
一架飞机匀速在空中飞行,高度 不变,飞行中不断投掷救灾物资,分 析此过程动能、重力势能、机械 能的变化.
谢谢指导 !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通用7篇)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通用7篇)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通用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2、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理解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习过关于能量的转化,请问电灯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风力发电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水利发动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电动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学生讨论回答。

2.创设情境老师操作溜溜球,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切入主题。

教师先通过提出一个关于能量转化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并由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

老师提问:为什么溜溜球在松手后能够不停的上下运动呢?这需要大家自己探究。

环节二:建立概念1.想想做做:滚摆实验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

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如果实验室滚摆数量不够,可让学生自制。

做实验前,应让学生明确要观察的物理现象,着重点放在能量的转化过程。

做实验时,要让学生观察清楚:滚摆下降时,位置越来越低,速度越来越大;滚摆上升时,位置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小。

再引导学生认识势能向动能转化,动能向势能转化的过程。

由于有阻力,滚摆上升的最大高度将逐渐减小。

对此,教学时不要明确指出,以免影响学生对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理解。

老师展示、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

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

5.如图是某城市地铁的设计方案图,进站和出站的轨道都与站台构成一 个缓坡,为了充分利用能量,火车进站上坡前关闭发动机,利用惯性冲上 缓坡,则上坡时火车的动能逐渐__ __,重力势能逐渐__ __(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能转化为 能“储藏”起来。而下 坡时火车的 能转化为 能,既便于火车启动,又可以节约能 源。
5、结合滚摆的运动特点,阐述一下单摆在运动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单摆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转化成动能; 从最低点B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单摆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 能。
6、为什么滚摆和单摆在运动过程中,上升的高度一次比一次低?
由于空气的阻力,使得机械能有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7、假设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想象一下它们将怎样运动?
功和能的关系
①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②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了变化,一定有力对物体做了功。
例 ① 物体自由下落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功; ② 举起重物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
三、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1.水能和风能是机械能
水能的破坏性释放造成灾害
2.在水(风)力发电站,水(风)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讨论交流
• 1、将滚摆从最高点释放,让滚摆运动,观察滚摆的运动特点,试着阐 述一下。
滚摆从最高点下落过程中,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到最低点 的瞬间,速度达到最大。由于惯性,滚摆再向上运动,上升过 程中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到达最高点瞬间,速度为零,但每次 上升的高度在逐渐减小。
2、根据滚摆的运动特点,说一下,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滚摆的动能和重 力势能如何变化?
弯弓射箭时,弓的弹性势能转化成箭的动能; 自由下落的球,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图中的过山车具有什么能? 过山车为什么能够不断地翻滚?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能的概念,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定义。

2. 让学生掌握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

3. 让学生学会运用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能的概念2.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3. 势能的定义和计算4.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5. 机械能守恒定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机械能守恒定律。

2. 教学难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转化。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机械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能的概念。

2. 讲解机械能的概念,阐述动能和势能的定义。

3. 讲解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并举例演示。

4.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5. 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并用实例说明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机械能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对动能和势能转化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点。

2.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探讨机械能的转化和应用。

3. 作业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机械能、动能和势能转化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机械能的概念,讲解动能和势能的定义。

2. 第二课时:讲解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探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3. 第三课时: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第四课时: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九、课后反思: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思考如何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第十章 机械能和内能一、机械能1.能量:定义: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单位:焦耳(J )。

能量是表示物体对外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所以能量 与功的单位相同。

理解: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者“已经做功”。

2.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影响因素:物体的速度与质量(221mv E k =)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结论: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3.势能:分类: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1)重力势能: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所具有的能量。

影响因素:物体的相对高度和质量(mgh E p =)。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结论: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注意:一个物体重力势能的多少取决于零势能面的选取,物体的位置高度是指物体相对于零势能面的高度。

(2)弹性势能: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影响因素: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与材料(材料的弹性)。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结论:物体的弹性越好、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4.机械能:定义:动能与势能的总和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一个物体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只会发生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我们就说机械能守恒。

例: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从高处加速下落时,只受重力作用,不受空气阻力,则动能越来越大,重力势能减小,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守恒;若下落过程中有空气阻力,则除了重力做功外还有其它力做功,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但还有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摩擦生热),机械能不守恒。

二、内能1.分子动理论:(1)物质组成: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2)分子热运动: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运动和分子间存在间隙。

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在运动中所具有的能量。

机械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以及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机械能。

本文将介绍机械能的定义、转化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一、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两个组成部分,它们的总和构成了物体的机械能。

动能是一种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能量,其表示式为动能=1/2 × 质量× 速度²。

可以看出,动能与物体的速度平方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例如,两辆汽车同样的速度,但是质量不同,质量较大的汽车具有更多的动能。

势能是一种描述物体位置状态的能量,其表示式为势能=质量× 重力加速度× 高度。

可以看出,势能与物体的高度成正比。

例如,一块重锤被抬升到更高的位置,具有更大的势能。

机械能的表示式为机械能=动能+势能。

因为机械能表示了物体在运动中所具有的全部能量,所以机械能是一个守恒量。

在一个系统内,机械能的总量在不发生能量转换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二、机械能的转化机械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热能、电能、声能等。

当物体与环境发生作用时,机械能被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这就是能量转换。

例如,一个滑轮系统可以将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当物体被抬升到高处时,它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

当它下落时,重力将作用于物体,通过滑轮系统提供的动力,机械能被转化成动能,使物体运动。

另一个例子是摩擦力对机械能的消耗。

例如,在一个摩擦力存在的平面上,当物体开始运动时,摩擦力将会减少物体的速度并消耗掉一部分能量。

因此,摩擦力可以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三、机械能在生活中的应用机械能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1.电梯电梯通过施加动力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当电梯向上移动时,它可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使电梯上升。

在电梯停止时,电梯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使电梯静止。

2.赛车赛车的引擎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使赛车可以运动。

中考复习十二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及其转化

中考复习十二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及其转化

中考复习十五机械能及其转化知识要点1.动能本领叫做能。

物体能做多少功,就说它具有多少能。

能的国际单位:焦(J)。

物体因为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相关: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所以,比较两个物体的动能大小时,就要紧紧抓住质量、速度这两个因素来实行比较.例如两个物体质量相同时,则速度较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较大;假如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则质量较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较大。

假如一个物体的质量比另一个物体的质量大,但它的速度却比另一个物体的速度小,要比较它们动能的大小,就要看它们能够做多少功来决定.例如有两个钢球,一个质量较大,而另一个速度较大,则可让它们分别推着同一个木块在同一个水平桌面上运动,.能把木块推动较远的钢球做的功较多,则它所具有的动能就较大。

2.势能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1)重力势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高度相关: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它下落时能做的功就越多,说明它的重力势能越大.所以,比较两物体重力势能大小时,应紧紧抓住质量和物体所处高度这两个因素来分析、比较。

假如两个物体所处的高度相同,则质量越大的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假如两个物体的质量相同,则所处的高度越高的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假如一个物体的质量比另一个物体的质量大,但它的高度却比另一个物体的高度要小时,要比较这两个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这就要看它们能做多少功来决定。

例如让这样情况的两个打桩机重锤从各自所处的高度落下,能把同一个木桩打入地里较深的垂锤,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较大。

(2)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相关。

某个物体的弹性形变增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增大。

例如对某一张被拉弯的弓来说,它被拉得越弯,箭将被射得越远,说明弓的弹性势能越大。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某一状态下,机械能=动能+势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能用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能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
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初步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动手设计实验,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理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机械能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有将机械能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量守恒的理解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

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
什么
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

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继而让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在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和动能都有变化,自然界中动能和势
能变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们共同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
变化。

实验1:滚摆实验。

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

事先应在摆轮的侧
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
的快慢。

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
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

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

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

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实验2:单摆实验。

此实验摆绳宜长些,摆球宜重些。

最好能挂在天花板上,使单摆在黑板前,平行于黑板振动,以便在黑板上记录摆球运动路线中左、右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置。

分析单摆实验时,摆球高度的变化比较直观,而判断摆球速度大小的变化比较困难,可以从摆球在最高点前后运动方向不同,分析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作为这一难点的突破口。

顺便指出像单摆这种往复的运动,在物理学中叫做振动。

综述实验1、2,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实验3: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

演示课本图1—7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实验。

实验可分两步做。

首先手持着木球将弹簧片推弯,而后突然释放木球,木球在弹簧片的作用下在水平槽内运动。

让学生分析在此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第二步实验,让木球从斜槽上端滚下,让学生观察木球碰击弹簧片的过程。

然后,依据课本图1—7,甲→乙图和乙→丙图分析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和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得出:动能和弹性势能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事例很多。

其中有一些比较直观,例如:物体从高处落下、瀑布流水等这些事例也可以让学生列举,说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有些事例比较复杂,例如: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沿一条曲线(抛物线)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相互转化的呢(板画足球轨迹,依图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足球离地面的高度的变化,这是判断足球重力势能变化的依据。

很明显,在上升过程中足球的重力势能增加;
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接着再分析足球的速度。

足球在最高点时不
再上升,说明它向上不能再运动。

所以,足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又逐渐变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足球在上升
阶段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在下降阶段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造地球卫星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围绕人造卫星,同学们还有许多的谜没有
揭开。

例如:人造卫星为什么能绕地球运转而不落下来在人造卫星内失重
是怎么回事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今天我们只讨论
卫星运行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它的位置离地球有时近、有时远。

(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轨道图)现以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例,它离地球最近时(此处叫近地点)离地面439公里,离地球最远时(此处叫远地点)离地面高度是2384公里,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114分钟。

它在近地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此时离地面最近,重力势能最小。

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向重力势能转化。

直到远地点时,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

卫星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

在卫星运行过程中,不断地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
二、机械能的转化
动能——势能
势能——动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