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2)

合集下载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都需要外力
汽油机比柴油机轻巧,柴油机比汽油机效率高。 但两者都带来了废气和噪声污染。
小结
1.改变内能的方法
A.热传递.
B.做功
2.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
A.热传递
传递的热量的多少来量度
B.做功
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3.做功的实质
内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
热传递实质
内能的转移
4.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内能发生转移
高温物体 高温部分
转移到 低温物体 低温部分
(不同物 体之间)
(同一物 体之间)
内能改变多少可用传递的热量的多少来量度.
乙醚
例题分析: 下列现象中,物体内能增加的原因:
1.图12-21,为什么汽车高速行驶时,轮 胎的温度会升得很快?
2.齿轮式打火机打火 3.擦火柴
4.钻木取火
结论:
点 压缩冲程
点火方式
工作循环

能量转化

点 活塞、曲轴运动
运动
优缺点
汽油机
柴油机
汽油柴油火花塞来自喷油嘴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吸入的是空气
气压、温度相对较低
气压、温度相对较高
点燃式
压燃式
都有四个冲程
(1)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2)做功冲程: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每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两次, 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
债。 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初中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知识点

初中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知识点

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第一节机械能具体内容定义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关键词为能够做功)1。

能对外做功不等于正在做功。

2。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大.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和能的单位为焦耳(J).分类错误!机械能一般分为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

机械能守恒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动能定义一切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影响因素质量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动能越大.速度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具有动能越大。

总之,物体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实验图示器材平木板光滑斜面钢球、木球纸盒、刻度尺过程错误!同一钢球(m1=m2)、不同高度(h1<h2)、由静止下滑撞击纸盒,移动距离(s1<s2);错误!木球钢球(m1〈m2)、同一高度(h1=h2)、由静止下滑撞击纸盒,移动距离(s1〈s2);解读错误!本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即控制质量相同,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控制速度相同,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2本实验运用了转化法。

即动能的大小无法测量,转化成纸盒运动的距离。

○3同一钢球、不同一高度滚下,目的是控制钢球到达斜面底端的水平速度.运用错误!机动车限速:控制动能大小,避免交通事故。

○2严禁超载: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遇到紧急情况时速度不易控制,易发生事故。

势能重力势能定义受到重力的物体被举高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影响因素质量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高度质量相同时,高度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总之,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和高度有关,高度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实验图示器材装有细沙的沙箱质量不同的铁块小方桌过程错误!同一重物(m1=m2)、不同高度(h1〈h2)、自由落下、冲击小饭桌,铁块被举越高,小饭桌桌脚下沉越深。

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2)

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2)

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第2课时 主备人:何颖班级 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1.知道燃料的热值概念,能从能量转化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2.会计算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

3.了解燃料的燃烧效率和热机的效率。

学习重难点重点 燃料的热值概念形成,计算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

难点 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燃料的燃烧效率。

学习过程★阅读课本p 51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活动12.8中,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后,烧杯中水温的变化情况 (一样/不一样);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燃烧后,酒精比碎纸片放出的热量 (多/少)。

2.更多实验表明: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般 (相同/不相同)。

3. 某种燃料 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注意是完全燃烧。

)燃料的热值用 表示,单位是 。

4.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 ,与燃料的质量、体积及是否完全燃烧 (有关/无关)。

一杯酒精和半杯酒精热值 (相同/不相同)。

5.酒精的热值是3.0×107 J/kg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 。

6.质量为m 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

★燃料利用效率在实际利用燃料中,燃料很难完全燃烧,而且放出的内能不能被完全利用,有效利用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比值叫燃料的利用效率,简称热效率。

热效率的计算过程如下:①利用热值公式,计算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这就是总功。

②若加热另一物体,利用比热公式计算吸收的热量;若是热机,则计算出机械能。

这是有用功。

③热效率 = 总功有用功×100% 例1 完全燃烧3Kg 某种液体燃料,放出1.8×108J 的热量,则完全燃烧5Kg 这种燃料,放出的热量是多少?到掉一半这种燃料后,它的热值是多少?【解析】因为燃料完全燃烧,所以Q=mqq= 6×107J /KgQ 2=m 2q=3×108J因为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燃烧多少无关,是一个确定值,所以到掉一半该燃料后热值不会改变,所以还是6×107J /Kg 。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原卷版)2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原卷版)2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知识梳理】一、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做功1.对物体做功甲乙丙丁(1)将铁丝快速弯折多次,用手指触摸一下弯折处,我们会发现弯折处温度较高,这说明我们对铁丝做功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2)将一个铁钉用铁锤反复敲打,一段时间后被敲打的铁钉很烫,这说明我们对铁钉做功,铁钉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3)用如图甲所示的空气压缩引火仪进行实验我们通过活塞对筒内的封闭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时,棉花燃烧了(4)如图乙所示,将刀在磨刀石上来回迅速摩擦,人克服摩擦做功,则刀和磨刀石的温度升高,说明它们的内能增加了。

以上实验说明,我们对物体做功时,消耗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物体对外做功试管内装一些水,放在火上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木塞顶起来,水蒸气瞬间变成白气,说明物体的内能转化为了机械能,温度降低。

归根到底: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物体对外做功(如爆炸、膨胀)内能→机械能外力对物体做功(如弯折、压缩、敲打、摩擦)机械能→内能二、热机(1)一种将内能(燃料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汽油机工作循环①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②压缩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活塞压缩缸内气体,气体温度升高,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压缩气体的内能,当活塞运动到顶端时,混合气体温度达到最高;③做功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当活塞在顶端时,火花塞点火,汽油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对活塞做功,活塞向下运动,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④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排出燃烧后的废气。

注意:冲程是指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1.探究不同燃料的放热能力【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实验设计】如图所示,用天平测出质量为10g的煤油和10g的菜籽油分别放入燃烧皿中,点燃后,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质量、温度相同的水加热,待煤油和菜籽油充分燃烧后分别记录水的温度【实验方法】①转换法将吸收热量的多少转化为温度计示数的变化②控制变量法控制相同的被加热条件、燃料的质量相等【实验分析】质量相等的煤油和菜籽油充分燃烧,水温的变化不同,燃烧煤油使水的温度变化较大【实验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般是不相等的。

《火箭》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PPT课件(自制)2

《火箭》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PPT课件(自制)2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火箭的发射过程:
1、火箭升空,开始程序转弯。 2、火箭继续飞行,抛掉逃逸塔。 3、抛助推器。 4、火箭一级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
5、展开帆板飞船按预定轨道环绕地球飞行。
6、二级发动机关机,随后船箭分离。
7、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 8、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
9、在降至100公里时,返回舱进入姿态调整, 再入稠密大气层,安全着陆。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第十章 机械能和内能 【2 】一、机械能1.能量:界说:物体可以或许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单位:焦耳(J ).能量是表示物体对外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所以能量 与功的单位雷同. 懂得:一个物体“可以或许做功”并不必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者“已经做功”. 2.动能:界说:物体因为活动而具有的能量. 影响身分:物体的速度与质量(221mv E k =) 探讨办法:掌握变量法和转换法.结论: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3.势能:分类: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1)重力势能:界说:物体因为被抬高所具有的能量. 影响身分:物体的相对高度和质量(mgh E p =). 探讨办法:掌握变量法和转换法.结论:物体的质量越大地位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留意:一个物体重力势能的若干取决于零势能面的拔取,物体的地位高度是指物体相对于零势能面的高度. (2)弹性势能:界说:物体因为产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影响身分: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与材料(材料的弹性). 探讨办法:掌握变量法和转换法.结论:物体的弹性越好.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4.机械能:界说:动能与势能的总和称为机械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一个物体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只会产活泼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我们就说机械能守恒.例:质量必定的物体,假如从高处加快下落时,只受重力感化,不受空气阻力,则动能越来越大,重力势能减小,全部进程中,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守恒;若下落进程中有空气阻力,则除了重力做功外还有其它力做功,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但还有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摩擦生热),机械能不守恒.二、内能1.分子动理论:(1)物资构成: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2)分子热活动: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矩活动;(3)互相感化力:分子间消失着互相感化的引力和斥力.2.集中现象:不同的物资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3.集中现象表明分子在活动和分子间消失间隙.4.温度反应了构成物资的大量分子做无规矩活动的激烈程度,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矩活动越激烈;大量分子的无规矩活动叫热活动.5.分子动能:界说:分子因为无规矩活动而具有的能量.影响身分:物体温度和分子质量.结论:物体温度越高.构成物体的分子质量越大,分子动能越大.6.分子势能:界说:因为分子间的互相感化力而具有的能量.影响身分:分子质量与分子间距(物体的状况).7.内能: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之为内能.影响身分:物体的质量(分子个数).温度和状况.结论:同种物资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8.转变内能的方法:(1)做功(摩擦.撞击.紧缩.膨胀等);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削减;做功的本质是不同种类的能量的转化.(2)热传递(热辐射.热传导.对流等);本质是同种能量的转移,老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当温度雷同时(热均衡),热传递停止.9.温度.内能.热量的差别与接洽(1)差别(2)接洽:温度的变化,可以转变一个物体的内能.传递热量的若干可以量度内能转移的若干.物体只接收或放出热量,他的内能产生转变,但温度不必定转变.如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要不断地接收(或放出)热量,内能要增长(或削减),但温度不变.三、物资的比热容1.比热容:界说:某种物资温度升高(或下降)所接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和温度变化量乘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资的比热容(tm Qc Δ=). 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kg J物理意义:表示物资吸热(或放热)才能的物理量.探讨办法:掌握变量法(掌握质量和温度变化量一样)和转换法(以加热时光的若干表示接收热量的若干).当不计热量损掉时,放吸Q Q =留意:比热容是物资的一种特征.它的大小与物资的种类与状况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外形等无关.)/(J 102.43C kg c °•×=水,因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可以用来调骨气温.取暖.作冷却剂等.2.导出公式:3.热均衡方程:(不计热量损掉).(计热量损掉);在一般题型中,若不计热量损掉,则在热传递进程中,接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如有热量损掉,则放出的热量等于接收的热量与损掉的热量之和.四.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1.热值:界说:某种燃料完整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或)单位:焦耳每千克(J/kg )或焦耳每立方米(J/m3) 2.热机:界说: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叫热机. 3.内燃机:分类: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进程:(1)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封闭,活塞由汽缸最上端向下活动;(2)紧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封闭,活塞由汽缸最下端向上活动,汽缸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做功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封闭,活塞由汽缸最上端向下活动,汽缸内温度下降,气压削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数目 递内能若干的量度 收”或“放出”(4)排气冲程:进气门封闭,排气门打开,活塞由汽缸最下端向上活动.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差别:(1)构造:在汽缸顶部汽油机是火花塞,柴油机是喷油嘴;(2)吸气冲程:汽油机吸入的是汽油与空气的混杂物,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3)焚烧方法:汽油机是点燃式,柴油机是压燃式(柴油机将空气吸入汽缸后,在紧缩冲程将空气紧缩成高温(温度超过柴油的可燃点)高压的气体,再将柴油经由过程喷油嘴喷入汽缸,柴油碰到高温气体产生自燃).(4)柴油机比汽油机轻盈.效力高.功率大;柴油机一般运用于须要较大动力的机械中,如拖沓机.坦克.汽船.载重汽车等;汽油机一般运用于小型轿车.摩托车等.数目关系:冲程数=2倍曲轴转数=2倍飞轮转数=4倍工作轮回=4倍做功次数4.火箭:构造:火箭重要由燃料箱.氧化剂箱.输送装配.燃烧室和尾部喷口.道理:火箭运用的是喷气式发念头,喷气式发念头的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这种气体从发念头尾部以极高的速度喷出,同时产生很大的反冲推力,推念头身向前活动.喷气式发念头种类:(1)空气喷气发念头:只携带燃料,运用外界空气助燃;(2)火箭喷气发念头:本身携带燃料和氧化剂,不需外界空气助燃.5.效力:用来做有效功的那部分能量Q有效与燃料完整燃烧所放出的热量Q放之比叫做热机的效力6.燃料缺陷:煤.石油.自然气等燃料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长,会加剧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二氧化硫是产生酸雨的重要原因.。

《热机》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PPT课件赏析

《热机》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PPT课件赏析

二、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三、热 值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三、热值 q Q放 m
四、燃料的有效利用
焦耳/千克
五、锅炉的效率 锅炉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叫做锅炉的效率。
六、环境保护
喷油嘴
进气门
排气门
汽缸
活塞
连杆
汽油机和柴油机有何异同之处? 曲轴
相同点
1.基本构造和主要部件的作用相似。 2 .每个工件循环都经历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 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3 .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余三 个冲程靠飞轮惯性完成。 4 .一个工作冲程中,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两 周,做功一次。
提高锅炉效率的方法
(1)让燃料尽量充分燃烧。如把煤磨成粉,用鼓风机吹进炉膛。 (2)尽量减少热量损失。如加大受热面积,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
环境保护 热机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带来了许多环境 污染问题:
环境保护
煤、石油等燃料往往含有杂质,在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燃烧不充分时,还会产生烟尘和一氧化 碳等。
不同点
1.构造不同:汽油机气缸顶有火花塞,而柴油机气 缸顶部有喷油嘴。 2 .燃料不同:汽油机的燃料是汽油,而柴油机的燃 料是柴油。 3 .吸气不同:汽油机吸进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柴油机只吸进空气。 4 .点火不同:汽油机属点燃式点火,柴油机属压燃 式点火。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优缺点
汽油机转速高,结构简单,质量轻,造价低 廉,运转平稳,使用维修方便。汽油机在汽车上,特别是 小型汽车上大量使用。
柴油机比较笨重,主要用于载重汽车、拖拉机、坦克、 火车、轮船上。

第四节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第2课时)

第四节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第2课时)

铁佛中学活页教案授课教师李中权授课日期课型新授课班级三(2)、(4)、(6)课题第四节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燃料的热值概念。

2、通过探究,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会查热值表。

4、会计算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

5、了解燃料的燃烧效率和热机的效率。

6、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并认识燃料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初步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实践活动与自主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本“读一读”,培养学生阅读、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经历调查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进行探讨的团队精神,并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乐于参与科学实践活动。

2、通过环保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燃料的热值概念的形成。

2、会计算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

教学难点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

集体备课个人修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新课在家我们用到了哪些燃料呢?提问:我们如何区分一瓶酒精和一瓶汽油,有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呢?这些方案中用的了哪些物质的特性?———气味、颜色、密度、透明度等。

燃料燃烧时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引入: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二、预习设计、成果展示三、小组合作、师生探究探究活动12.8 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提出问题: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与假设:要求学生说出猜想及猜想的依据(可能与质量有关;可能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可能与燃料的燃烧程度有关)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采用控制变量法、对比法、转化法等研究方法,以酒精和汽油为例进行探究。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设计实验步骤:1、按照课本第51页插图12—33组装实验。

2、用天平称出10g酒精、10g汽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机械能和内能
一、机械能
1.能量:定义: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单位:焦耳(J )。

能量是表示物体对外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所以能量 与功的单位相同。

理解: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者“已经做功”。

2.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影响因素:物体的速度与质量(22
1mv E k =
)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结论: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3.势能:分类: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1)重力势能: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所具有的能量。

影响因素:物体的相对高度和质量(mgh E p =)。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结论: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注意:一个物体重力势能的多少取决于零势能面的选取,物体的位置高度是指物体相对于零势能
面的高度。

(2)弹性势能: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影响因素: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与材料(材料的弹性)。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结论:物体的弹性越好、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4.机械能:定义:动能与势能的总和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一个物体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只会发生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机
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我们就说机械能守恒。

例: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从高处加速下落时,只受重力作用,不受空气阻力,则动能越来越大,
重力势能减小,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守恒;若下落过程中有空气阻力,则除了重力做功外还有其它力做功,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但还有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摩擦生热),机械能不守恒。

二、内能
1.分子动理论:(1)物质组成: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2)分子热运动: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运动和分子间存在间隙。

4.温度反映了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5.分子动能:定义:分子由于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影响因素:物体温度和分子质量。

结论:物体温度越高、构成物体的分子质量越大,分子动能越大。

6.分子势能:定义: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量。

影响因素:分子质量与分子间距(物体的状态)。

7.内能: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之为内能。

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分子个数)、温度和状态。

结论: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8.改变内能的方式:(1)做功(摩擦、撞击、压缩、膨胀等);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物体对
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做功的本质是不同种类的能量的转化。

(2)热传递(热辐射、热传导、对流等);本质是同种能量的转移,总是从高温物
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当温度相同时(热平衡),热传递结束。

9.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2)联系: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

传递热量的多少可以量度内能转移的多少。

物体只吸收或放出热量,他的内能发生改变,但温度不一定改变。

如晶体在融化(或凝固)时要不断地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要增加(或减少),但温度不变。

三、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定义: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和温度变化量乘积的
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t
m Q c Δ=)。

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kg J
物理意义:表示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质量和温度变化量一样)和转换法(以加热时间的多少表示吸
收热量的多少)。

当不计热量损失时,放吸Q Q =
注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它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与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
密度、形状等无关。

)/(J 102.43C kg c °•×=水,因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可以用来调节气温、
取暖、作冷却剂等。

2.导出公式:Q =cm?t
3.热平衡方程:Q 吸=Q 放(不计热量损失)、Q 放=Q 吸+Q 损(计热量损失);在一般题型中,若不计热
量损失,则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

若有热量损失,则放出的热量等于吸收的热量与损失的热量之和。

四、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
1.热值:定义: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q =
Q 放m (或q =Q 放V )
单位:焦耳每千克(J/kg )或焦耳每立方米(J/m 3) 2.热机:定义: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叫热机。

3.内燃机:分类:汽油机和柴油机。

工作过程:(1)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汽缸最上端向下运动;
(2)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活塞由汽缸最下端向上运动,汽缸内温度
升高,气压增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做功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活塞由汽缸最上端向下运动,汽缸内温度
降低,气压减少,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由汽缸最下端向上运动。

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区别:(1)构造:在汽缸顶部汽油机是火花塞,柴油机是喷油嘴;
(2)吸气冲程:汽油机吸入的是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吸入
的是空气;
(3)点火方式:汽油机是点燃式,柴油机是压燃式(柴油机将空气
吸入汽缸后,在压缩冲程将空气压缩成高温(温度超过柴油的可燃
点)高压的气体,再将柴油通过喷油嘴喷入汽缸,柴油遇到高温气
体发生自燃)。

(4)柴油机比汽油机笨重、效率高、功率大;柴油机一般应用于需要
较大动力的机器中,如拖拉机、坦克、轮船、载重汽车等;汽油机
一般应用于小型轿车、摩托车等。

数量关系:冲程数=2倍曲轴转数=2倍飞轮转数=4倍工作循环=4倍做功次数
4.火箭:结构:火箭主要由燃料箱、氧化剂箱、输送装置、燃烧室和尾部喷口。

原理:火箭使用的是喷气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的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这种气体从发动机尾部以极高的速度喷出,同时产生很大的反冲推力,推动机身向前
运动。

喷气式发动机种类:(1)空气喷气发动机:只携带燃料,利用外界空气助燃;
(2)火箭喷气发动机:本身携带燃料和氧化剂,不需外界空气助燃。

5.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Q有用与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Q放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η=
Q
有用
×100%
Q

6.燃料缺点: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二氧化硫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