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合集下载

寓言类材料作文应如何审题立意

寓言类材料作文应如何审题立意

寓言类材料作文应如何审题立意所谓寓言类材料作文,是指命题者给出一段寓言故事作为材料,要求学生根据寓言故事的寓意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作文。

纵观这几十年的高考作文,这种命题方式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如:2003年全国卷由?韩非子?中一那么寓言引出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作文,2008年全国Ⅱ卷根据“海龟和老鹰〞的寓言材料的话题作文,2009年全国I卷“小兔子学游泳〞的作文再次以寓言为材料。

而寓言类材料作文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寓意含蓄深刻,需要学生自主挖掘,而且侧面多,角度多,立意也多,这使得学生不明所指、无从理解,学生看到这一类型的作文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

可是,再难写的作文我们也可以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确定它的审题立意,寻找它的写作技巧,从而让我们在高考写作中轻松自如。

学生要写好寓言类材料作文,就必须审好题、立好意,下面我就谈谈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要确定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先理解后审题面对一篇寓言类材料作文,我们首先要理解这那么寓言故事,然后再来认真审题。

也就是说我们要读懂寓言故事里讲的是什么,它的寓意是什么,这应该是最根本最起码的要求。

读懂寓言,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寓言这一文体的特点。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挖苦意味的故事。

构造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用意在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辞海“寓言〞〔fable〕辞条】“寓者,寄也;言者,话也〞。

所以寓言就是“寄托的话〞。

作者把自己要说的话寄托在一个虚构的小故事里。

寓言的表现方式是由此及彼,通过借古喻今、借物喻人、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的手法,提醒事物丰富的内涵和蕴含的深刻道理。

了解了这些,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材料,不难审题了。

例题1: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

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根底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

(教案)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教案)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教学目标:掌握分析寓言类材料的方法,提高分析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材料的思维过程及方法。

教学方法: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总结方法。

教学过程:一、高考题型回放1、2008年全国2卷作文南太平洋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

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

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

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

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等待时机的老鹰又再回来了,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做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海龟的角度看,它们派侦察兵出来了解情况,由于人为的干预,获得的是错误的信息,结果遭受损失;从好心人的角度看,他自认为是做了好事,帮助了小海龟,结果给海龟家族带来巨大的伤害;从老鹰的角度看,它被人赶走没有达到攫取食物的目的,但并没有放弃目标,而是伺机再度出击。

据此,考生可以分别从海龟、老鹰、好心人的角度立意。

如果能从海龟和老鹰,好心人和海龟或老鹰的关系角度考虑,立意就会更为深刻,谈论的范畴就会更为宽广,比如从好心人和海龟的关系谈遵循自然规律;从海龟的生活和好心人的角度谈学校教育,谈家庭教育;从老鹰和海龟的关系角度谈机智和审时度势、综合把握信息的问题,等等。

2、2008年全国2卷作文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寓言故事类作文审题

寓言故事类作文审题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 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精选课件
5
+ 【题意分析】
+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场美丽的误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 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材料中 “ 我没有骗你 ! 叫你一直往前走, 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 是关键句,另外由于题目中要求我们 “ 可以从一个 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 ,所以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可以分开从青蛙或螃蟹两个方面 进行思考。
+ 用全面的观点,从鸟的角度可以在“自由与根”的关系上立意,
+ 从氢气球的角度可以立意为“看似的‘羁绊’却是赖以生存的 根”;用
+ 联系的观点,还可以围绕“生命”与“根”的关系,延展开
精选课件
15
+ 材料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 章。
+ 萤火虫是肉食小甲虫,它的食物是蜗牛。蜗牛一旦有什么危险,就 把头缩进硬壳里,很多天敌拿它无可奈何。小巧、柔弱和笨拙的萤 火虫如何对付它呢?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那东西细得像头发, 很尖利。萤火虫捉蜗牛时,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而蜗牛根 本不把萤火虫放在眼里,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很舒服。 萤火虫的敲打,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蜗牛在毫无警觉中被麻痹, 直到失去知觉。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注射另一种液体,使蜗 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用管状的嘴喝掉。
① 从丰子恺的角度,可确立“创作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等观 点。
② 从农民的角度,可确立“实践出真知”“智慧来源于生活”“把握规律,才能运用规 律”观点。

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C、阅读文字材料,结合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夏天,一只年幼的小猴子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发现了一个鸟窝。小猴像过年那样高兴,伸手就 去抓。那些会飞的小鸟受到惊吓都逃走了,只有 一只最小的鸟没有飞。我们的小猴子乐得欢蹦乱 跳。它捉住小鸟,把它带回家去。可怜的小鸟是 那么柔弱、娇嫩和不壮实。小猴不断地亲吻、抚 摸,把它紧紧地抱在胸前。老猴子望着小猴子, 什么也没有讲。小猴子忘乎所以地喊道:“多么 可爱的小鸟!我是多么爱你!”它不停地亲吻, 紧紧地拥抱。可怜的小鸟死在它的怀里了。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D、阅读文字材料,提炼中心,思考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 什么启示。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满足他们三个 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 联系社会现实,探寻心灵世界 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 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 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 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 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 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 “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 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 斯!”
高考作文题目回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6年全国卷Ⅰ)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 于 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 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 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 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 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

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及列提纲

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及列提纲

以上题目所给材料列的中心论点,其中没有全面理解材 料含义的两项是:( A、D ) A、只有谦虚好学,多学理论知识,才能扩大视野,不做 井底之蛙。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以己之长,傲视他人。 C、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成为有用的知识。 D、要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成就事业 E、实践出真知,理论工作者要虚心听取实践工作者的意 见,使自己获得获得真知灼见。
钻石说:“是的,我和你一样,
也不会发光。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
的光芒。”
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石头
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它
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
对象
结果
钻石的光 芒比星光 更闪亮、 更耀眼 (肯定)
石头愤愤 不平(否 定)
原因 立意
钻石懂得 如何对待 别人的光 芒(关键句)
在黑暗中,石 头和钻石没两 样,而人们却 把钻石视作宝 贝。
如何获得最佳立意
• 1、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及含意范围的作文。(把握材料主旨)
• 2、立足关键句,从阐发关键句的对象 出发,分析原因。(把握关键句)
• 3、捕捉材料中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
的语句。(把握命题者思想情感倾向)
• 4、多角度中具有思辨性的观点。
列提纲,架框架
---------议论文的写作指导
1、标题(点明论点) ①包含中心;②新颖 2、引论部分(作文开头) 正面、鲜明、简洁亮中心论点。 3、本论部分 • 分论点一(论据) • 分论点二(论据) • 分论点三(论据) 注意:①中心论点是一个简明的句子。 ②分论点要扣得住(紧扣中心论点)、 分得开(或递进,或并列,或总分,或综合)、 排得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③要有论据 4、结论部分 ①归纳总结②深化中心 ③有现实意义

寓言故事类作文审题立意

寓言故事类作文审题立意

02
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 意
寻找寓言故事的主题
确定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事件
01
首先需要从故事中提炼出主要角色和事件,了解故事的基本情
节。
识别故事中的关键转折点
02
关键转折点通常是故事情节的转折点,也是主题的体现。
总结故事的核心信息
03
在分析完角色、事件和转折点后,需要总结出故事1
02
03
总结词
寓言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 情节和深刻的道理,对读 者进行道德教育和智慧启 迪。
道德教育
寓言故事通过讲述正面形 象和反面教训,引导读者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 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智慧启迪
寓言故事通过隐喻和哲理, 启迪读者的智慧,帮助读 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 中的各种挑战。
从现实生活出发,挖掘寓言故事的启示
总结词
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现象为出发点,通过挖掘寓言故事中的智慧和启示,寻找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详细描述
在审题过程中,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现象出发,思考如何运用寓言故事 中的智慧和启示来解决问题。通过深入挖掘寓言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可以获得新 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在选择寓言故事时,应考虑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便更好地进行 审题立意。
注重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通过分析寓言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可以深入理解故事的寓意, 为审题立意提供依据。
按照审题立意的步骤进行写作
01
02
03
04
梳理故事情节
对寓言故事进行梳理,明确故 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以及
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寓言故事的特性
总结词
隐喻性
寓言故事具有隐喻性、哲理性和教育性。

寓言故事类作文审题立意

寓言故事类作文审题立意

寓言故事类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审题导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年南通二模)黑暗中,一块石头见身边的一颗钻石没有一点光泽,便嘲笑道:“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

现在,你跟我又有什么两样呢?不都暗淡无光吗?”“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

”钻石说,“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

”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

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闪烁出熠熠的光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寓言类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须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弄清材料叙述的对象。

本则材料中叙述了两个对象,即钻石与石头,在立意上,可分别从这两个对象入手,也可以从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

但是从思维习惯这一角度来说,从钻石这一对象入手比较好理解,也比较好写。

第二,审题立意的方法。

1.抓关键句法。

在整个材料中“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和“身边的钻石立刻闪烁出熠熠的光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两句话是关键句子。

钻石和石头本身都是没有光泽而且不能发光,但是钻石在星光下却能发光,其本质在于借助外物。

2.以果溯因法。

在整个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结果,那就是钻石最后发光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追问来找到发光的原因。

原本都是没有光泽的石头和钻石,石头始终没有发光而钻石最终发光了,原因是在于钻石借助了星光。

由此可以从钻石这一对象提炼出“善假于物”、“分享光芒,成就自我”、“假人之长,补己之短”等立意角度。

也可以从石头角度提炼立意,抓住“嘲笑”“又有什么两样呢”这样的关键词句,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他人”等立意角度。

我们都知道,材料作文立意是多角度的,但是在众多立意角度中,往往是有最佳立意,那么怎么才能把握最佳立意呢?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把握材料的整体性原则。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优质课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优质课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 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 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 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 “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 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 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 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 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 见解,何况不是呢?”
②青蛙把教授给驳倒了是因为:
(1)勇于质疑。(2)敢于挑战权威。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优质课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优质课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 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 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 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 “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 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 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 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 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 见解,何况不是呢?”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优质课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优质课
3.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 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 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 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 “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 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 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 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 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 见解,何况不是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教学目标:掌握分析寓言类材料的方法,提高分析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材料的思维过程及方法。

教学方法: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总结方法。

教学过程:
一、高考题型回放
南太平洋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

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

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

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

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等待时机的老鹰又再回来了,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做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海龟的角度看,它们派侦察兵出来了解情况,由于人为的干预,获得的是错误的信息,结果遭受损失;从好心人的角度看,他自认为是做了好事,帮助了小海龟,结果给海龟家族带来巨大的伤害;从老鹰的角度看,它被人赶走没有达到攫取食物的目的,但并没有放弃目标,而是伺机再度出击。

据此,考生可以分别从海龟、老鹰、好心人的角度立意。

如果能从海龟和老鹰,好心人和海龟或老鹰的关系角度考虑,立意就会更为深刻,谈论的范畴就会更为宽广,比如从好心人和海龟的关系谈遵循自然规律;从海龟的生活和好心人的角度谈学校教育,谈家庭教育;从老鹰和海龟的关系角度谈机智和审时度势、综合把握信息的问题,等等。

2、2008年全国2卷作文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

那么人们做事要认清自己,不能盲目效仿别人。

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

为什么小孩觉得乌鸦也很可爱呢?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虽然方法不对。

从此处立意,实际上是忽略了一些事实,如条件、盲目等,但更容易写出新意。

二、寓言概说
①寓言的含义:“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意在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辞海】“寓者,寄也;言者,话也”。

寓言就是“寄托的话”。

作者把自己要说的话寄托在一个虚构的小故事里。

寓言的表现方式是由此及彼,通过借古喻今、借物喻人、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的手法,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和蕴含的深刻道理。

了解了这些,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材料,不难审题了。

②寓言的特点:
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理;
多义性,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
哲理性,寓言在于讽喻、劝戒、启迪人们,寄予深刻道理。

三、审题立意的方法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材料:
查原因(由果溯因,即从分析原因入手)
结果:蜗牛最终碌碌无为,死在了野草丛中。

原因:1、目标确立得太大,远远超出自身的实际情况。

2、放弃了梦想,没有行动。

3、哀叹生命短暂,消极无为。

立意一:树立目标要切合实际。

(由“目标确立得太大,远远超出自身的实际情况”推知)
理想与妄想不同,因为妄想超越了人生的范围;理想与幻想不同,因为幻想是无可遵循的途径;理想与野心不同,因为野心常出于自私和占有。

——梭罗
并非每个人都能作船长,一定得有人当船员;不是大路,羊肠小道也无妨;不是太阳,星星亦能发光;成败无论大小,只在于你是否竭尽所能。

——戴尔·卡耐基选择不切实际的目标,比没有目标更为有害。

原因一是,它给人带来的,只能是无止境的打击,最终使人丧失前进的斗志。

如同攀登一条无穷无尽的楼梯,前途是昏黑的茫然,进退不得,结果是在攀爬途中筋疲力尽,死活不能。

原因二是,它使人错过了那本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使人迷失了本该适合自己的路,如同“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羡慕他人的美貌,模仿他人的优雅,最终连自己的天性本能都抛却,忘得一干二净,所谓的目标自然也就遥不可及,只落得千古笑柄。

事例:
马克·吐温:开始热衷发明,后来经商,都不成功,逐步认清自己能力所在,从事写作成名家。

爱因斯坦:认清自己兴趣和能力在物理领域。

拒绝出任以色列总统。

梵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