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复习题
《环境保护法》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法》复习练习1一、填空题1.自然环境依据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成和两类。
2.环境问题根据产生原因可分为和。
3.20世纪60年代后产生的三大世界性环境污染问题是指、和。
4.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大会。
会议发表的重要文件中具体体现了“”。
5.当代世界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和。
6.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特点有、和。
7.按环境权的主体分类,环境权利体系主要分为和。
8.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关系问题上曾经出现过“”和“”两种错误的认识。
二.不定项选择题1.环境法中有关防止过量放牧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 )。
A.“物物相关”律B.“协调稳定”律C.“相生相克”律D.“负载有额”律2.确认“环境权”的文件是()。
A.《东京宣言》B.《人类环境宣言》C.《世界人权宣言》D.《人权宣言》3.排污单位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缴费通知单,在几天内向指定银行缴付排污费( )A.20B.30C.60D.904.珍稀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属于( )A.资源开发许可证B.资源利用许可证C.资源进出口许可证D.养殖使用证5.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最早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A.法国B.美国C.英国D.日本6.谁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
A.国务院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追究环境损害引起的民事责任时,只需具备什么要件,即可追究民事责任( )。
A.故意B.过失C.违法行为D.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危害结果8.土地违法犯罪的罪名包括( )。
A.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B.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C.非法变更土地用途罪D.非法占用耕地罪9.某工厂超标排污致使下游的河水变色,幸发现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未产生重大后果。
对该工厂的环境违法行为应追究( )。
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10.某村办皮革厂的职工历来有节俭的传统,常常将厂里的边角料皮革带回家做燃料,废物利用,致使村里经常弥漫着一种怪味。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题(1)-(1)

一、选择题1、人类的环境可分为(A)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B.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C.宇宙环境和地球环境D.聚落环境和自然环境2、土地的沙漠化是(D)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所有国家D.非洲国家3、根据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以下那种不属于此三种(D )A.陆地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4、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 A)A.生态系统B.生物圈C.食物链D.生态平衡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通过(B)进行的。
A.消费者B.食物链和食物网C.生产者D.分解者6、“我国西部沙漠地区想恢复到历史上的草肥水美的环境状态不太可能”体现了环境的(A)性A.不可逆性B.隐显性C.持续反应性D.灾害放大性7、旱灾,地震等( B )A.是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B.是环境问题C.不能片面断定是否为环境问题D.有可能不是环境问题8、BOD 表示( A )A.生化需氧量B.化学需氧量C.总需氧量D.总有机碳9、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元素是( D)A.氧B.碳C.氮D.磷23、因环境恶化,我国境内几乎所有的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平均来水量减少的问题,以下那条河流的连年断流已经给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 )A.长江B.黄河C.黑龙江D.珠江24、哪种不是环境学的范围(D )A.地磁干扰B.土壤干旱C.阳光直射D.口渴25、以下那种情况对于沙尘暴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A )A.我国西北地区草原严重退化和沙漠化B.地面的污染导致了沙尘暴D.酸雨直接形成了沙尘暴C.亚洲大陆每年春天的季风产生沙尘暴26、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人口压力问题,哪个国家问题较为突出(A )A.印度B.南非C.蒙古D.俄罗斯27、目前我国的能源状况主要以( D )为主A.核能B.石油C.天然气D.煤炭28、华北地区大面积的地面沉降是因为:(C)A.挖煤B.地震C.地下水超采D.黄河断流29、早在1957年就有学者( B )对中国政府提出应该实行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剧烈增长。
《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一、填空题1.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______ 和______ 。
(原生环境次生环境)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 、_____ 、______ 、 _____ o (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荒漠化)3.在我国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以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特点把环境分为_____ 和______ o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4.生态系统的生物,可按照其发挥的作用和地位分为_______ 、 ______ 和 _____ o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肿瘤发展的整个过程通常分为、和三个主要阶段。
(引发;促长;进展)6.在暴露测量屮,被检测的剂量有三种,______ 、______ 和 _____ o (外剂量;内剂量;生物有效剂量)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流行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营养条件;生活习惯;多种元素的联合作用)&室内小气候主要是由________ 、 _____ 、_____ 和______ (周圉墙壁等物体表面温度)这四个气象因素组成。
(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9.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方式有_______ 与______ 两类。
(预防性卫生监督经常性卫生监督)二、单选题1.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A.空气、水、土壤(岩石)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2.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B.污染物在环境屮的分布与转归C.环境污染治理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E.环境质量评价5.环境卫生工作屮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B.铅、镉、汞、酚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6.原生环境是指()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B.未受人类活动彫响的天然环境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B.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少所致C.地质地理原因使当地居民摄入微量元索过多或过少所致D.环境破坏对地质条件影响使人体摄入矿物质异常所致E.饮食中某种元素含量异常所致8.人类大量使用氯氟桂(CFCs)造成的全球坏境问题主要是()A.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等生态破坏B.臭氧层破坏C.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系统D.生物多样性锐减E.植被破坏,导致沙漠化9.生态系统健康是()A.人和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综合特性B.生态系统对人健康影响的特性C.人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综合特性D.生态系统的综合特性E.生态系统Z间相互影响的综合特性10.人类便于取用的河水、湖水及浅层地下水等淡水仅占水圈总水量的()A.12.0%左右B. 0.2%左右C. 0.01%左右D. 1.0%左右E. 5.0%左右11.人与环境之I'可的关系是()A.环境决定人类B.人类改造环境C.互为因果D.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E.无待殊关系12.根据人群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的5级效应的分布规律是()A.两头大,屮间小B.两头小大,中间大C.最弱的效应比例大D.最强的效应比例大E.都一样大13.在人群健康效应谱屮,准病态(即亚临床状态)的变化是()A.生理代偿的变化B.体内负荷增加的变化C.正常调节的变化D.出现严重中毒E.生理异常的变化14.人群易感性是()A.遗传决定的B.后天获得的C.由遗传和后天的因素共同决定的D.是不会改变的E.是感染以后产生的15.有害和不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下列特征,哪项是错?()A.历來存在B.比次生环境的问题出现早C.依然存在D.将继续长期存在E.将逐渐消失16.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A.包括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B.主要产生神经毒性C.主要引起过敏反应D.主要是致癌性E.毒性一般低于环境污染物17.下列都是植物所产生的有毒物质,除外()A.透明质酸酶B.糖昔C.每菌毒素D.生物碱E.毒蛋白18.微量元素的摄入与机体有害效应的产生,下面正确的叙述是()A.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B.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C.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髙和摄入不足D.部分微量元素摄入过高E.以上都不是19.环境污染的概念是()A.排入坏境中的废弃物的数量或浓度超过了坏境的自净能力B.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造成了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C.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影响了人体健康D.A+BE.A+B+C20.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复杂性表现为()A.环境污染物可通过多种形成和途径进入人体B.往往是多因素的联合作用C.人群处于低水平长吋间暴露状况D.受污染影响人群的反应个体差异大E.以上都是21.下而是环境污染产生的急性危害,除外()A.地方性氟中毒B.印度博帕尔发生的异氧基甲酯泄漏事件C.前苏联发生过的核电站核泄漏事故D.伦敦烟雾事件E.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22.影响环境化学污染物产生慢性危害的因素是()A.污染物的暴露剂量B.污染物的暴露时间(暴露期和频度)C.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半减期和化学特性D.机体的反应特性E.以上全是23.下列是环境中易引起持续性蓄积危害的污染物,除外()A.DDT、PCBs 等B.氧化物C.汞D.镉E.铅24.IARC根据对人的致癌危险将致癌物分类,正确的描述是()A.1类:对人致癌B.1类:对人很可能致癌C.2A类:对人可能致癌D.2B类:对人很可能致癌E.3类:对人很可能不致癌25.肺癌发生率一般较髙,在()A.城市居民中B.乡村居民中C.燃柴农户的居民屮D.燃煤农户的居民中E.空气屮苯并(a)花浓度较髙地区的居民屮26.下列都是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除外()A.三卤甲烷B.次氯酸C.氯乙酸D.浪乙酸E.卤化酮27.致畸作用的敏感期是()A.着床前期B.着床期C.器官形成期D.器官形成后期E.胎儿期28.影响致畸物经胎盘转运作用的因素是()A.化学物的分子大小B.化学物的脂溶性和与蛋白质结合能力C.胎盘的结构D.胎盘中生物转化酶E.以上都是29.高危人群即()A.出现某一效应的风险较大的人群B.易感人群C.抵抗力低的人群D.多病的人群E.年龄幼小的人群30哪项不是环境流行病学暴露测量的好指标()A.环境介质中某种污染物的浓度B.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含量C.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代谢产物的含量D.骨骼中重金属的含量E.血红蛋白加合物的含量31.下列哪项不是紫外线的作用()A.色素沉着作用B.杀菌作用C.红斑作用D.抗佝偻病作用E.镇静作用32.关于大气中的空气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鲜的清洁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B.污染的空气屮轻离子浓度低C.空气阳离子对机体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D.空气阴离子可引起失眠、烦躁和血压升高E.空气阳离子与阴离子对机体的作用相同33.有利于形成煤烟型烟雾的条件不包插()A.地势低凹B.逆温C.空气潮湿D.气温高E.大气SO2污染严重34.下列哪个是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A.SO2B. H2S C・ CO2 D. O3 E. DO35.彫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气象因素包括()A.气流、气压、光照B.气温、空气离子、气压、雷电C.气温、气流、气压、气湿D.气温、气流、气湿、雷电E.气温、气流、光照、空气离子36.关于大气污染物的有组织排放,不正确的是()A.排除高度是指污染物通过烟囱等排放时烟囱的有效排除高度B.污染源下风侧的污染物最高浓度与烟波的有效排除高度的平方成反比C.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有效高度的10〜20倍D.与污染源的距离是决定大气污染程度的最基本的因素E.近地面的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以烟波着陆点处最大37.大气发生逆温时()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又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y<0D.y>0E.y=038.下列哪项不是大气化学性污染物的自净方式()A.扩散B.微生物分解C.氧化D.植物吸收E.沉降39.下列关于大气二次污染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化学烟雾是二次污染物B.一次污染物经化学或光化学作用生成C.与一次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D.二次污染物的毒性往往更大E.刮风时再次进入大气的铅尘是二次污染物40.下列屮不属于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危害的是()A •慢性中毒B.变态反应C急性中毒D.肺癌E.佝偻病41.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不包括•()A.臭氧层破坏B.酸雨C.温室效应D.大气能见度降低E.机体免疫力降低42.下列哪项不是“煤烟型烟雾事件”的特点()A.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煤炭的燃烧产物B.有气温高,气压低,无风,晴朗等气象条件C.多发生在寒冷季节D.易发生在河谷盆地E.受害者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最早43.关于“光化学烟雾事件匕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B.多发生在早晨C.主耍污染物是S02D.多发于寒冷季节E.多发生在南北纬度60度以上的地区44.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A. 6.5B. 5.6C. 4.5D. 3.0E.以上都不对45.下列哪项不是燃料完全燃烧时的产物?()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多环芳烧D.二氧化氮E.灰分46.有关大气颗粒物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大气颗粒物对呼吸道局部组织有堵塞作用B.大气颗粒物在上呼吸道沉积C.大气颗粒物可作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D.大气颗粒物上的化学成分有联合毒作用E.大气颗粒物可催化犬气中的其他污染物转化为二次污染物47.可吸入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粒径()的颗粒物A.<100pmB.<10|xmC.<2. 5pmD.<0. 1pmE.>lpm48.水永久硬度指:()A.溶解性固体和悬浮性固体B.钙、镁的重碳酸盐C.钙、镁的硫酸盐和氧化物D.水中不能除去的钙、镁盐类E.溶解于水中的钙、镁盐类总和49.最主要来源于动植物体的有机物为:()A.有机氮B.蛋白氮C.氨氮D.亚硝酸盐氮E.硝酸盐氮50.可致水质发黑、发臭的是:()A.耗氧作用〉复氧作用B.耗氧作用v复氧作用C.耗氧作用=复氧作用D.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 / LE.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 / L51.水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迁移的重要介质是:()A.水B.悬浮物C.颗粒物D.生物体E.胶体52.含亚铁盐地下水抽出地面后呈现:()A.棕色或棕黄色B.绿色或黄绿色C.黄褐色D.黑色E.蓝色53•水中氯化物过多吋呈:()A.苦味B.收敛味C.涩味D.沼泽味E.咸味54.下列哪种疾病属介水传染病()A.克汀病B.水俣病C.甲型肝炎D.氟斑牙E.地方性甲状腺肿55.介水传染病一般多见于()A.中毒性疾病B.肠道传染病C.呼吸道传染病D.皮肤病E.免疫性疾病56.关于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B.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C.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D.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发病者可终年不断E.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后,疾病的流行仍难以得到控制57.饮水中硝酸盐增高易引起婴幼儿患的疾病()A.营养不良B.克汀病C.皮肤色素沉着D.高铁血红蛋白血症E.骨软化症58.在水中能与氯形成氯化副产物的有机物称为()A.有机前体物B.三卤甲烷C.卤代乙酸D.藻毒素E.氯化轻基咲喃酮59.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分子团中氯的价数()A.>+1价B.<—1 价C.>一1 价D.>一2 价E.>一3 价60.氯化消毒剂灭菌的主要作用是()A.吞噬作用B.溶菌作用C.破坏细菌的主活环境D.干扰细菌的糖代谢E.抑制细菌对氧的利用61.需氯量等于()A.加氯量+余氯量B.加氯量一余氯量C加氯量x余氯量D.加氯量一余氯量E.加氯量一需氯量62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A.克山病B.氟斑牙C.黑脚病D.水俣病E.克汀病63.下列哪种元素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无关()A.PB.IC.SeD.AsE. F64.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是指()A.区域内的传染病B.自然疫源性疾病C.地质坏境因素引起的疾病D.环境公害病E.种族遗传性疾病65.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不正确的是()A.山区患病率高于平原B.内陆患病率高于沿海C.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D.青春期发病率高E.男性多于女性66.冬季建筑施工加入的防冻剂,会造成建筑物渗11!()A.HCHOB.NH3C.NO2D.S02E.222Rn67.尘嫡是家庭室内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之一,常隐藏在()A.空调机冷却塔的冷却水B.淋浴器、洗衣机C.加湿器、水龙头D.微波炉、计算机E.床铺、家具和地毯68. 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屮含有大量()等污染物°三、概念题1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自然环境。
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剖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环境工程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球形颗粒在静止流体中作重力沉降,经历________和_______两个阶段。
沉降速度是指_______阶段,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
2、在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
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 ____倍。
3、某室内空气中O的浓度是0.08×10-6(体积分数),在1.013×105Pa、25℃下,3该浓度可表示为__ _ __ μg/m3。
4、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_____气体。
在吸收操作中__压力和_____温度可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有利于吸收。
5、长方形的长为2a,宽为 a,其当量直径为__________。
6、当系统中流速、压力和密度等物理量只是___ ___的函数,而不随_ ____变化,该系统称为稳态系统。
7、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辐射三种,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
8反映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和。
9、边界层的形成是流体具有__ ___的结果。
10、在深层过滤中,流体的悬浮颗粒随流体进入滤料层进而被滤料捕获,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行为:__ ___、附着行为、__ ___。
11、常用吸附剂的主要特性有:(1)__ ___;(2)__ ___;(3)稳定性好;(4)适当的物理特性;(5)价廉易得。
12、所谓气膜控制,即吸收总阻力集中在______一侧,而______一侧阻力可忽略;如果说吸收质气体是属于难溶气体,则此吸收过程是________控制。
13、在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
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 ____倍。
14、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辐射三种,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
15、在间壁式换热器中,间壁两边流体都变温时,两流体的流动方向有、逆流、错流、 __ ______四种。
环境生态学复习题_-

环境生态学复习题_-环境生态学复习题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2.环境生态学: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二、问答题1. 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答: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生态破坏问题是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如水土流失;沙漠化;水旱灾害加剧;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环境污染问题是因工农业发展和人类生活排放的有害物质引起的环境污染,如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城市噪声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等。
2. 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是什么?研究内容: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
科学任务: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
3. 从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发展史入手,谈谈你对环境态学的总体认识(包括与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的异同;两者发展的关联点等)。
生物与环境一、名词解释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2.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3.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 这些关键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4.生态幅:在自然界,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每个种都适应于一定的生境,并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
每个种适应生境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
5.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于最小量的那种营养物质。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复习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复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a) 能源消耗最小化b) 资源回收利用c) 排放物减少和治理d) 污染修复和恢复生态系统2.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经济发展b) 社会进步c) 环境保护d) 三者的协调发展3. 下列哪个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a) 经济快速增长b) 能源高效利用c) 社会公平正义d) 消费和生产方式的改变4. 下列哪个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5. 生态足迹是用来衡量什么的指标?a)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依赖程度b)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情况c) 工业污染排放量d) 动植物物种数量二、填空题1.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________,社会的________和环境的________三者的协调发展。
2.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实行________,通过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 持续的经济增长对环境会产生_______影响,如过度开采资源、水污染等,因此需要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4. 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在________内得到再生,不会消耗尽的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5. 生态足迹是衡量人类对________的依赖程度的指标,包括耕地、水源、森林资源等。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包括减少污染、保护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
这些内容的实施可以减少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保护植被、动物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资源,恢复和保护退化的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减轻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2. 请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能力。
具体说来,就是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并使其得到可持续性保持。
环境与人类健康复习题(完整版)

一.请解释以下各个名词:1. 环境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污染,另一类是生态破坏;实质是由于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破坏作用,导致人与其生存环境的不协调。
2. 温室效应:大气中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的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外表而导致温度上升的现象。
3. 光化学烟雾:排入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s〕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响生成的光化学氧化物等二次污染物,这些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在大气中蓄积可呈浅蓝色烟雾状,具有很强的刺激性。
4. 生物入侵:由于自然或人类因素的影响,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5. 大气逆辐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
6. 电磁污染:指电磁辐射强度超过了人类所能承受的程度或仪器的容许限度从而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的现象。
起作用的是电磁波。
7. 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量的强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它是指示水体被复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二、简要答复以下各个问题:1. 简述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1,人口迅猛增加2,生存环境的破碎化3,环境污染4,外来物种入侵2. 什么是室内污染,有什么特点?室内污染指的是家庭居住场所和公共场所的环境污染,特点:1,影响范围广2,接触时间长3,污染物浓度高4,污染物种类多5,污染物排放周期长6,受污染的程度和时间不同3. 简述臭氧层破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臭氧层破坏,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外表的紫外线明显增加,阳光紫外线UV—B的增加对人类健康有严重的危害作用,潜在的危险包括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和传染性疾病;长期暴露于强紫外线的辐射下,会导致细胞内的DNA改变,人体免疫系统的机能减退,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4. 什么是环境激素,有哪些危害?由人类活动而释放到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包括许多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类似的物质,能引起生物内分泌紊乱的物质;危害:1,影响机体的正常内分泌功能2,导致人类生殖功能异常3,“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5.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它的平安性如何?转基因食品是转基因生物的产品或者加工品,可以是活体,也可以是非活体的。
全国环境中级职称专业考试复习题2023

全国环境中级职称专业考试复习题2023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以下哪种污染物是主要的酸雨成因?A. 二氧化硫B. 二氧化氮C. 一氧化碳D. 臭氧2. 核电站是一种清洁能源,它通过下列那一种原理来发电?A. 核聚变B. 核裂变C. 光伏效应D. 风能利用3. 以下哪个组织负责全球环境保护?A.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B. 世界银行C. 亚洲开发银行(ADB)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二部分: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1.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内不同生物种类的 _________。
答案:数量和多样性2. 请简述自然保护区的定义。
答案: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并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划定的地区。
3. 地球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是 _________。
答案:二氧化碳...第三部分:论述题(共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论述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答案: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许多生态系统发生变化,部分物种的栖息地受到破坏,适应能力较弱的物种可能无法适应新环境而灭绝。
同时,气候变化也影响了生物物种的分布和迁徙规律,加剧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冲突等等。
2. 请简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答案:垃圾分类是一种有效的环境保护举措。
正确分类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垃圾资源的再利用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此外,垃圾分类还可以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垃圾分类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向,应该得到广泛重视和推广。
...以上是《全国环境中级职称专业考试复习题2023》的部分内容,希望对备考有所帮助。
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如图所示,AB 为四分之一圆柱形曲面壁,半径m 5.1=r ,壁宽b=3m ,A 点在水下的淹没深度h A =2m 。
要求
(1)画出AB 曲面的压力体图(用文字说明压力体图的范围),并在图中标出竖直分力的方向;
(2)计算闸门AB 曲面的压力体的体积V p ;
(3)计算作用在AB 曲面壁上静水总压力的大小、总压力P 与水平面的夹角θ和总压力P 作用点D 的淹没深度h D 。
2. 在右图中,①绘出图中ABCD 面上的相对静水压强分布图;②写出A 、B 、C 、D 四点处相对压强的大小或表
达式(设两侧液体的密度均为ρ)。
3. 试采用g
d l h f 22
v ⋅=λ公式分析在层流条件下1v ∝f h 。
4. 如图,(1)写出1点与2点,2点与3点,3点与4点,4点与5点压强的关系(大于、等于或小于);(2)判
断图中A 区和B 区哪一区为负压区,哪一区为正压区。
5. 下列有关明渠流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总水头线总是与水面线平行;(b )测压管水头线总是与水面线重合;(c )总水头线总是与底坡线平行;(d )非均匀流必然是非恒定流
6. 静止液体中 。
(a )只存在压应力;(b )可以存在压应力和拉应力;(c )可以存在压应力和切应力;(d )可以存在压应力、切应力和拉应力
7. 对于一定的棱柱形渠道,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渠道的底坡增大时,临界水深h c 将 。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不确定
8. 在有压圆管均匀流的过水断面上,切应力τ符合下图中的 分布。
9. 如右图,密闭盛水容器装有U 形水银测压计,图中1、2、3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这三点
压强的关系为 。
(a )321p p p ==;(b )321p p p >>;(c )312p p p <<;(d )321p p p <<
10. 虹吸管中真空压强为最大点处的 压强应小于被输送液体温度下的汽化
压强。
(a )绝对;(b )相对;(c )真空;(d )相对、绝对和真空
11. 圆柱形外管嘴的正常工作条件是 。
(a )L = (3~4)d ,H 0>9mH 2O ;(b )L >(3~4)d ,H 0<9mH 2O ;(c )L =(3~4)d ,H 0<9mH 2O ;(d )L <(3~4)d ,H 0<9mH 2O (其中L 为管嘴的长度,H 0为管嘴出流的作用水头,d 为管嘴的直径)
12. 如右图在隔墙上设有两个等直径薄壁小孔口1、2,当上下游水位差恒定为H 时,两
孔口的流量关系为 ;如果上游水位不变,下游水位分别保持在∇A 、∇B 和
∇C 时,两孔口的流量关系分别为 、 和 。
(a )Q 1> Q 2;(b )Q 1< Q 2;(c )Q 1=Q 2;(d )不确定
13. 明渠均匀流只可能发生在 。
(a )平坡长直棱柱形渠道中;(b )变底坡长直棱柱形渠道中;(c )逆坡长直棱柱形渠道中;(d )顺坡长直棱柱形渠道中
14. 相对压强的起算点是 。
(a )绝对真空;(b )当地大气压;(c )液面压强;(d )1个标准大气压
15. 临界雷诺数Rec 是 的判别标准。
(a )均匀流与非均匀流;(b )有压流与无压流;(c )恒定流与非恒定流;(d )层流与紊流
16. 恒定流动量方程是 原理在液体恒定流动中的具体表现。
(a )动量矩守恒;(b )动量守恒;(c )质量守恒;(d )能量守恒
17. 非均匀流的过水断面形状 。
(a )一定是平面;(b )一定是曲面;(c )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d )是呈抛物线规律变化的曲面
18.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表面所受到的静水总压力为 。
(a )为0N ;(b )为竖直向下的力;(c )方向不确定的力;(d )
为竖直向上的浮力
19. 如右图供水系统,由1、2、3、4、5段管段构成,若按长管
计算,则下列答案中 正确。
(a )H 0= h w1+h w2+h w5;
(b )H 0 = H z –5+ h w1+h w2+h w5;
(c )H 0 = H z –5+h w1+h w2+h w3+h w4+h w5;
(d )H 0 = H z + h w1+h w2+h w5。
20. 长管是指,在水力计算中可将 和 忽略不计仍能满足工程
要求的管道。
21. 某管道长L=500m ,关闭出口阀门时产生水击,若关阀时间T=2秒,水击波传播速度C=1000m/s ,则产生
水击,实际工程中应尽量避免 水击的发生。
22. 为了便于计算,可将实际液流的水头损失分为 水头损失和 水头损失两种形
式,其中 水头损失的大小与流程长度成正比。
23. 在明渠流中,当水流从缓流向急流过渡时,将发生 水力现象,当水流从急流向缓流过渡时,
则发生 水力现象。
24. 温度一定时对于牛顿液体,液流的粘滞性切应力与 呈正比。
25. 根据着眼点的不同,描述液体运动的方法有 法和 法两种方
法。
在水力学中主要采用 研究。
26.如右图为一管路系统,1、2、3、4管段的比阻均为A ,管长均为L ,若按长管计算,则
=32Q Q ,=21Q Q ,
=41Q Q ,=21W W h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