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启动系工作原理
汽车启动机工作原理

汽车启动机工作原理
汽车启动机是一种用于启动发动机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电流供应:当驾驶员转动汽车钥匙时,电瓶会向启动机提供大量电流。
这些电流通过电路传输到启动机中。
2. 电动机转动:启动机内部有一个电动机,其由电流驱动。
电动机内部有一根强大的电磁铁,被称为励磁线圈。
当电流通过励磁线圈时,电磁铁会产生强大的磁力。
3. 齿轮传动:启动机还有一套齿轮传动系统。
当电动机转动时,齿轮会通过一系列机械传动装置增加转速,并将转动力量传递给发动机的飞轮。
4. 启动发动机:飞轮是发动机的一部分,当启动机的转动力量被传递给飞轮时,发动机开始自身的工作过程。
发动机逐渐获得足够的能量来自我运转。
总结起来,汽车启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供应、电动机转动、齿轮传动等步骤,将启动机的转动力量传递给发动机的飞轮,从而启动发动机的工作。
一般汽车是怎么启动的原理

一般汽车是怎么启动的原理
一般汽车启动的原理是通过燃油与空气的混合,在发动机内部进行燃烧产生能量驱动车辆运动。
具体步骤如下:
1. 键匙插入点火开关,将车辆的电路系统接通。
2. 扭动点火开关到"启动"位置,启动电机开始转动。
电机通过飞轮齿轮与发动机的曲轴相连。
3. 电机转动的同时,点火系统开始给发动机的火花塞提供电力,使得火花塞发出火花。
4. 发动机的活塞移动到适当位置,汽油喷射装置把燃油喷射进汽缸内。
5. 燃油与进入汽缸的空气混合后,由火花塞的火花点燃,产生爆炸作用。
6. 爆炸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同时旋转曲轴,转动车辆的轮胎。
7. 曲轴的运动使得发动机的往复运动转化为连续平稳的动力输出。
8. 轮胎与地面产生摩擦力,从而推动车辆向前行驶。
以上就是一般汽车启动的基本原理。
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有细微的差别,但基本流程大致相同。
汽车发动机启动原理

汽车发动机启动原理
汽车发动机的启动原理是通过同时引入燃料和空气混合物,并通过电火花点燃混合物,从而产生爆炸燃烧的动力。
具体而言,汽车发动机的启动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 空气进入:当驾驶员转动钥匙启动车辆时,电瓶会为启动电机提供电力。
启动电机通过齿轮将输出扭矩传递给发动机的飞轮。
飞轮开始旋转时,活塞就会开始移动,从而引入空气。
2. 燃料喷射:同时,汽车的燃料系统会向气缸内喷射燃油,燃油会与进入气缸的空气混合在一起。
3. 点火:在进入气缸的混合物达到适当的比例后,发动机控制单元会通过一个或多个火花塞产生高电压电火花,点燃混合物。
该火花塞位于每个气缸的顶部,并通过电瓶供电,产生足够的能量点燃空燃比合适的混合物。
4. 燃烧和冲压:当混合物被点燃时,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会推动活塞,将动力传递到曲轴。
曲轴的旋转运动将通过连杆传递给驱动轮,从而推动汽车前进。
整个启动过程中,发动机需要燃油和电力的供应,并且各个组件的配合工作以确保顺利启动。
启动成功后,发动机会继续通过正常的四冲程循环工作,不再依赖外部的启动装置。
汽车启动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启动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启动系统是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转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的工
作原理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启动性能和稳定性。
汽车启动系统主要由
起动电机、电瓶和启动开关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当驾驶员转动钥匙或按下按钮启动汽车时,电瓶会向起
动电机提供电力。
起动电机是一个强大的电动机,它通过齿轮传动
装置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带动发动机曲轴转动。
在发动机转
动的同时,汽油会被喷入气缸内,点火系统会引燃混合气,最终使
发动机正常启动。
其次,启动开关起着控制起动电机通电的作用。
当驾驶员转动
钥匙或按下按钮时,启动开关会闭合电路,使电能从电瓶流向起动
电机,从而启动发动机。
启动开关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汽车
启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另外,电瓶也是汽车启动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瓶主要
负责存储电能,并在启动时向起动电机提供足够的电力。
因此,电
瓶的电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汽车启动的顺畅程度。
一般来说,电瓶
的寿命约为3-5年,驾驶员需要定期检查电瓶的电量和电解液情况,
确保其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汽车启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起动电机将电能转
换为机械能,带动发动机转动,从而实现汽车的启动。
同时,电瓶
和启动开关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共同保证了汽车启动系
统的正常工作。
因此,保持汽车启动系统的良好状态,定期检查和
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汽车的启动性能和稳定性,为驾驶员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汽车的启动、动力的产生、动力的传输的基本原理

汽车的启动、动力的产生、动力的传输的基本原理汽车的启动、动力的产生、动力的传输是基于内燃机原理的。
具体来说,汽车的内部燃烧引擎通过燃烧汽油或柴油等燃料来产生动力,从而驱动汽车前进。
一、汽车的启动原理汽车启动的基本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使发动机旋转。
具体来说,电瓶将电能供给给汽车的起动机,起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带动引擎转动,使其开始工作。
起动机主要由电动机、起动齿轮、送气机、离合器等部分组成。
在启动时,电动机运行,使起动机的齿轮与曲轴齿轮形成啮合,从而传递引擎轴承的转动力,使发动机开始工作。
一旦发动机工作起来,它就会以自己的力量运转,此时起动机就会停止工作。
二、汽车的动力产生原理汽车的动力产生是基于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实现的。
在内燃机中,汽油和空气混合后,在火花塞的电火花作用下,产生爆炸燃烧,从而驱动活塞来回运动。
活塞的上下运动通过曲柄轴、连杆和曲轴等部件,最终将动力传递给汽车的轮胎,推动车辆前进。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四个基本过程:进气、压缩、点火、排气。
在进气过程中,空气和燃料混合形成可燃气体,被送入气缸中。
随后的压缩过程使混合气体被压缩成小粒子,从而提高了温度和压力。
在点火过程中,点火塞放电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体。
在最后的排气过程中,燃烧产生的废气被排出气缸,并将新的混合气体送入气缸,从而形成连续的工作循环。
三、汽车的动力传输原理汽车通过传动系统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输到车轮,从而推动车辆前进。
汽车的传动系统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驱动轴和车轮和其他部分组成。
具体来说,离合器和变速器可以将发动机的扭矩转换成合适的转速,并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轴。
驱动轴将动力传递到车轮,从而推动车辆前进。
离合器是一个重要的部件,它允许驾驶员在不停止发动机的情况下,将发动机和变速器分离,使车辆的轮胎可以自由旋转。
变速器可以将从发动机传递过来的动力转换成不同的转速,从而使车辆可以在不同的速度下前进。
汽车启动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启动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启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车钥匙插入进入点火开关,将钥匙转动到“启动”位置。
这会导致启动电路接通。
2. 启动电路接通后,电流将通过启动电路中的电阻器、电磁继电器等元件,最终到达发动机启动马达。
3. 发动机启动马达会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转动曲轴使发动机的活塞运动起来。
4. 同时,启动电路中的电磁继电器会连接发动机电池和发动机控制单元(ECU),使ECU系统接通。
5. ECU系统将根据传感器信号和预设参数来控制燃油喷射、点火等操作,实现引擎的正常运转。
6. 一旦发动机正常运转,驱动发动机的曲轴将继续带动发电机旋转,不再依赖启动电路来提供电能。
7. 当钥匙转动到“启动”位置后松开时,启动电路将自动断开,发动机便会继续以自己的动力运转。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汽车启动系统的基本原理,不同车型和厂家可能会有微小的差异。
起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起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起动系统是汽车发动机启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使发动机能够顺利启动。
起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起动电机、电瓶和启动电路等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其工作原理。
首先,起动电机是起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来驱动发动机的曲轴转动,从而启动发动机。
当司机转动钥匙启动汽车时,电瓶会向起动电机提供电能,起动电机内部的电磁线圈受到电流激励后产生磁场,磁场与电机内部的旋转部件相互作用,使得电机内部的转子开始旋转,驱动发动机曲轴转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的启动。
其次,电瓶在起动系统中扮演着储存和释放电能的重要角色。
当司机启动汽车时,电瓶会向起动电机提供所需的电能,使得起动电机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电瓶还能够为汽车的其他电气设备提供电能,如车灯、音响等,因此电瓶的性能和电能储备对于汽车的正常启动和运行至关重要。
最后,启动电路是起动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控制起动电机的工作来实现发动机的启动。
当司机转动钥匙启动汽车时,启动电路会向起动电机发送启动信号,使得起动电机开始工作。
同时,启动电路还会监测电瓶的电量和起动电机的工作状态,确保发动机能够顺利启动并且不会对电瓶造成过大的负荷。
总的来说,起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起动电机、电瓶和启动电路等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实现发动机的启动。
这一过程需要各个部件之间的紧密配合和精准控制,以确保发动机能够安全、可靠地启动。
因此,在日常驾驶中,我们需要定期检查起动系统的各个部件,确保其正常工作,以保障汽车的正常启动和行驶。
汽车起动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起动系统工作原理汽车起动系统是汽车发动机启动的关键部件,它能够提供足够的起动力让发动机正常运转。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汽车起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汽车起动系统的组成部分汽车起动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 起动机(Starter Motor):起动机是汽车起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通过转动发动机曲轴将燃油混合物引爆从而启动发动机。
2. 起动电路(Starting Circuit):起动电路由起动机继电器、电池、起动开关和电线组成。
起动电路能够向起动机提供电能以启动发动机。
3. 引擎控制单元(Engine Control Unit,ECU):引擎控制单元是现代汽车中常见的电子设备,它能够控制起动电路的工作,确保发动机能够正常启动。
二、汽车起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在启动汽车时,驾驶员旋转钥匙或按下按钮启动车辆。
当钥匙或按钮触发起动开关时,起动电路会向起动机发送电信号,激活起动机。
起动机接收到起动信号后,会开始运转。
起动机以高速旋转,通过齿轮与发动机曲轴相连。
它的旋转力会穿过曲轴和活塞来帮助汽车启动。
同时,起动机还会启动汽车的燃油系统和点火系统,使发动机能够正常运作。
当发动机成功启动后,起动机会自动断电,停止工作。
整个启动过程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三、汽车起动系统的注意事项1. 保持起动电路的良好状态:起动电路应经常检查,确保电源线连接紧固无松动,并注意电线没有损坏。
如果发现电线损坏或起动继电器失效,应及时更换。
2. 启动时间间隔:在两次启动之间应保持适当的时间间隔,避免过度使用起动系统,以免造成损坏。
3. 高温环境下的启动:在高温环境下,起动系统可能会受到严重的热量影响。
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应尽量减少启动次数,以免造成起动机过热。
4. 起动系统的维护:定期检查起动电路的连线和电池电压,保持电池充足电量,以确保起动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结:汽车起动系统是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其工作原理,维护和保养起动系统,能够有效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启动系工作原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汽车启动系统学习目标:1.掌握启动机的组成和结构;2.掌握几种单向离合器的构造和工作过程;3.掌握电磁控制装置的构造及工作原理;4.通过对启动机的工作原理、特性、结构组成及控制装置工作过程的了解能够对启动系的一些典型的故障进行检测并排除学习方法从了解启动机的启动性能、工作原理和特性出发,掌握启动机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并详细掌握几种单向离合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电磁控制装置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并通过以上系统的学习,对启动系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再通过对典型车辆启动系的认识做到能够对启动系的一些典型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
学习内容1.启动系统的功用和类型与基本组成;2. 启动机的结构;3. 汽车启动系统电路分析;4. 启动机的正确使用与故障诊断;5. 启动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学习内容启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用启动机的类型一、启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现代汽车发动机以电动机作为启动动力。
启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3—1所示,由蓄电池、点火开关、启动继电器、启动机等组成。
启动系统的功用是通过启动机将蓄电池的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启动发动机运转。
1.启动开关接通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以使电磁开关通电工作。
汽油发动机的启动开关与点火开关组合在一起。
2.启动继电器由启动继电器触点(常开型)控制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的通断,启动开关只是控制启动继电器线圈电路,从而保护了启动开关,有单联型(保护启动开关)和复合型(既保护启动开关又保护启动机)。
二、启动机的类型1.按驱动齿轮啮合方式(1)惯性啮合式启动时,依靠驱动齿轮自身旋转的惯性与飞轮齿环啮合。
惯性啮合方式结构简单,但工作可靠性较差,现很少采用。
(2)电枢移动式靠磁极产生的电磁力使电枢作轴向移动,带动固定在电枢轴上的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啮合。
电枢移动式启动机其结构较为复杂,在欧洲国家生产的柴油车上使用较多。
(3)磁极移动式靠磁极产生的磁力使其中的活动铁心移动,带动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啮合。
磁极移动式启动机其磁极的结构较为复杂,目前采用此种结构形式的启动机已不多见。
(4)齿轮移动式靠电磁开关推动电枢轴孔内的啮合杆而使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啮合。
齿轮移动式其结构也比较复杂,采用此种结构的一般为大功率的启动机。
(5)强制啮合式靠电磁力通过拨叉或直接推动驱动齿轮作轴向移动与飞轮齿环啮合。
强制啮合式启动机工作可靠、结构也不复杂,因而使用最为广泛。
2. 按传动机构结构(1)非减速启动机启动机与驱动齿轮之间直接通过单向离合器传动。
一直以来,汽车上使用的启动机其传动机构均为这种机构。
(2)减速启动机在启动机与驱动齿轮之间增设了一组减速齿轮。
减速启动机具有结构尺寸小、重量轻、启动可靠等优点,在一些轿车上应用日渐增多。
学习内容启动机的组成直流电动机的结构传动机构电磁开关一、启动机的组成启动机一般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和电磁操纵机构三部分组成,如图3—2所示,其各部分功用: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转矩。
传动机构:在发动机启动时,使启动机小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将启动机转矩传给发动机飞轮;在发动机启动后,使启动机自动脱开飞轮齿圈。
电磁操纵机构:控制启动机的运转和传动机构的啮合与分离。
二、直流电动机的结构汽车用启动电动机一般为直流电动机,主要由磁极、电枢、换向器以及机壳等部件组成。
电枢绕组与磁场绕组串联,称此种直流电动机为串励式直流电动机。
1. 磁极。
由固定在机壳上的磁极铁心和缠绕在铁芯上的磁场绕组组成,磁场绕组所产生的磁极应该是相互交错的。
一般采用四个磁极,功率大于的启动机个别采用6个磁极。
2. 电枢与换向器。
电枢由外圆带槽的硅钢片叠成的铁芯、电枢轴和电枢绕组等组成,启动机工作时,通过电枢绕组和磁场绕组的电流达几百安或更大,因此其磁场绕组和电枢绕组一般采用矩形断面的裸铜线绕制。
换向器由许多换向片组成,换向片的内侧制成燕尾形,嵌装在轴套上,其外圆车成圆形。
换向片与换向片之间均用云母绝缘。
3. 电刷与电刷架。
用来联接磁场绕组和电枢绕组的电路,并使电枢轴上产生的电磁力矩保持固定方向。
电刷用含铜石墨制成,装在端盖上的电刷架中,通过电刷弹簧保持与换向片之间具有适当的压力。
电动机内装有四个电刷架,其中两个电刷架与机壳直接相连构成电路搭铁,称为搭铁电刷架。
三、传动机构普通启动机传动机构又称啮合机构或啮合器,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单向离合器。
其作用是:启动时将电枢的电磁转矩传递给发动机飞轮,而在发动机启动后,就立即打滑,以防止发动机飞轮带动启动机电枢高速旋转而造成飞散事故。
启动机常见的单向离合器有:滚柱式、磨擦式、扭簧式、棘轮式等几种式。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材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的结构,如图3—3所示,驱动齿轮1与外壳2连接成一体,外壳内装有十字块3,十字块3与花键套筒10固定连接,在外壳2与十字块形成的四个楔形槽内分别装有一套滚柱4及压帽与弹簧5,外壳2与护盖6相互密封,在花键套筒10外面套有移动衬套9及缓冲弹簧8。
整个单向离合器总成利用花键套筒10套[x1]在电枢轴的花键上,单向离合器总成在传动拨叉作用下,可以在电枢轴上轴向移动,也可以随电枢轴转动。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工作原理如图3—4所示,发动机启动时,电枢轴通过花键套筒带动十字块旋转,这时滚柱8在摩擦力作用下,滚入楔形槽的窄端,将十字块1与外壳4形成一体,于是将转矩传给了驱动齿轮5,带动飞轮齿圈6转动,启动发动机。
发动机启动后,随着曲轴转速升高,飞轮齿圈将带动驱动齿轮高速旋转,当其转速大于十字块转速时,在摩擦力作用下,滚柱滚入楔形槽的宽端而打滑,这样转矩不能从驱动齿轮传给电枢轴,从而防止了电枢超速飞散。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传递转矩受限制。
四、电磁开关电磁开关安装在启动机的上部,用来控制启动机驱动齿轮与飞轮的啮合与分离,以及电动机电路的接通和关断,电磁开关主要由吸引线圈、保持线圈、活动铁芯、接触盘、触点等组成。
对于汽油发动机用启动机、电磁开关内还有点火线圈附加电阻短路触点,通过电磁开关外壳上的接线柱与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相连。
如图3—5所示,接通启动开关后,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在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电磁力的共同作用下,使活动铁芯克服弹簧力右移,活动铁芯带动拨叉移动,将驱动齿轮推向飞轮,当驱动齿轮与飞轮啮合时,接触盘也被活动铁芯推至与触点接触位置,使启动机通入启动电流,产生电磁转矩启动发动机。
接触盘接触后,吸拉线圈被短路,活动铁芯靠保持线圈的电磁力保持其啮合位置。
发动机启动后,断开启动开关,此时流经电磁线圈电流为:蓄电池正极→接线柱12→接触盘11→接线柱14→吸引线圈6→保持线圈5→搭铁→蓄电池负极。
由于吸引线圈产生了与保持线圈相反方向的磁[x2]通,两线圈电磁力相互抵消,活动铁心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回位,使驱动齿轮退出啮合状态;接触盘同时回位,切断启动机电路,启动机便停止工作。
学习内容CA1091型汽车启动机控制电路CA1091型汽车启动机控制电路,如图3—6所示。
一、控制电路特点根据电路分析,CA1091型汽车启动机由复合继电器控制。
而复合继电器又由启动继电器和充电指示灯继电器组成。
启动继电器中的L1线圈通过充电指示灯继电器常闭触点K2搭铁,使之具有驱动保护作用。
充电指示灯继电器触点K2同时也是充电指示灯的搭铁通路,用于监测充电系统是否工作正常,触点K2由发电机的中性点的电压控制。
二、工作原理1. 当点火开关旋至启动挡时,启动继电器线圈通电,电流回路为:蓄电池正极→熔断器→电流表→点火开关启动挡→启动继电器线圈L1→充电指示灯继电器常闭触点K2→搭铁→[x3]蓄电池负极。
于是启动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1闭合,接通了电磁开关电路。
2. 电磁开关电路接通,由蓄电池正极→启动继电器触点K1→吸引线圈→搭铁→蓄电池负极。
3. 发动机启动后,松开点火开关,点火开关自动返回点火挡(一挡),启动继电器触点K1断开,切断了电磁开关的电路,电磁开关复位,启动机停止工作。
4. 若发动机启动后,点火开关没能及时返回点火挡(一挡),这时复合继电器中充电指示灯继电器线圈由于承受了硅整流发电机中性点的电压,使常闭触点K2打开,自动切断了启动继电器线圈的电路,触点K1断开,使电磁开关断电,启动机便自动停止工作。
5. 若在发动机运转时,误将启动机点火开关旋至启动挡位,由于在此控制电路中,充电指示灯继电器的线圈总加有硅整流发电机中性点电压,充电指示灯继电器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启动继电器线圈不形成电流回路,电磁开关不动作,启动机不工作。
学习内容启动机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启动机试验一、启动机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为了延长启动机的使用寿命,并保证能迅速、可靠、安全地工作,启动机的正确使用和维护要求如下:1. 启动机是按短时间大电流工作设计的,其输出功率也是最大功率。
因此,使用启动机,每次工作时间不得超过5s,重复启动必须间隔15s以上。
2. 在低温下启动发动机时,应先预热发动机后再启动。
3. 启动机电路的导线连接要牢固,导线的截面积应满足要求。
4. 使用不具备自动保护功能的启动机时,应在发动机启动后迅速松开启动开关。
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切勿随便接通启动开关。
5. 应尽可能使蓄电池处于充足电的状态,保证启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和容量,减少启动机重复工作的时间。
6. 应定期对启动机进行全面的维护和检修。
二、启动机试验启动机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启动机的技术状况。
试验时必须采用充足良好的蓄电池,蓄电池的容量和电压应和试验启动机的功率和额定电压匹配。
通常只进行空转试验和全制动试验。
1. 空转试验空转试验的目的是检查启动机内部是否有电气故障和机械故障。
空转试验如图3—7所示,启动机不带负荷,接通电源测量启动机的空载转速与电流,并与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启动机有无故障。
若测得的启动机电流超出标准值,而转速低于标准值,则可能是启动机的电枢轴弯曲、轴承与电枢轴不同心、轴承磨损等造成的,也可能是电枢绕组和磁场绕组与机体短路或间短路所致;若电流和转速均低于标准值,则表明导线连接处或启动机内部电路接触不良,电刷弹簧弹力过小等。
此外,空转试验时,换向器上不应有强烈火花,电枢旋转应平稳,不应有机械碰擦声。
试验的时间不能超过1min,以免引起启动机过热。
2. 全制动试验全制动试验的目的是检测启动机全制动时的电流和转矩,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3. 以判断启动机的机械和电气故障。
其转矩不得低于标准转矩的90%。
全制动试验如图3—8所示,将启动机驱动齿轮锁住,接通电源,测出启动机的电流值及弹簧秤读数与制动臂长度,并换算成转矩值。
若试验时转矩很小,而启动机消耗电流超过标准值,则可能有电枢绕组或磁场绕组短路或搭铁故障;若启动机转矩和电流均低于标准值,则线路中可能有接触不良;若驱动齿轮锁死后电枢轴仍能缓慢转动,则说明单向离合器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