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原理练习题6、7、8章(航海)有解答
船舶原理习题

《船舶原理》习题-(1-4章)交运09一、概念题1、型尺度2、垂线间长3、吃水差4、干舷5、船舶浮态6、储备浮力7、漂心8、型容积9、货物的积载因数10、净吨位11、动稳性12、稳心二、填空题1、载驳船是一种用来运送载货驳船的运输船舶,又名()船2、一般从载运油的品种来看,油船分为()船和()船。
3、一般从载运液化气的品种来看,液化气船分为液化()船和液化()船。
4、军船中500t以上为(),500t以下为()。
5、反映水线面的丰满度的船型系数是();反映船体中横剖面丰满度的船型系数是( )。
6、船舶甲板沿船长方向的翘曲称为();沿船宽方向的拱起称为()。
7、反映船体形状的三个相互垂直的典型剖面分别是()、()与()。
8、船体型线图主要由()图、()图、()图及()组成。
9、纵倾时的首吃水值沿()量取,尾吃水值沿()量取。
10、载重量系数ηdw是()与()之比值,此值是衡量()的指标。
11、静水力曲线是表示船舶正浮静止状态时,静水力性能参数,即表示()曲线、()曲线和()曲线参数与吃水关系的曲线。
12、船舶在高度为()的平面上装货时对初稳性高度无影响;船舶悬挂货物对稳性的影响相当于将货物向()移动对稳性的影响。
三、选择题(单选)1、挖泥船属于下列哪类船舶()A、运输船舶;B、港务船;C、工程船舶;D、渔业船。
2、引水船属于下列哪类船舶()A、运输船舶;B、港务船;C、工程船舶;D、渔业船。
3、起重船属于下列哪类船舶()A、运输船舶;B、港务船;C、工程船舶;D、渔业船。
4、6~8万载重吨的散货船属()A、好望角型;B、灵便型;C、苏伊士型;D、巴拿马型。
5、16~32万载重吨的油船属()A、巴拿马型油轮;B、超级油轮VLCC;C、苏伊士型油轮;D、特级油轮ULCC。
6、船舶由海水驶入淡水时,除了体积增加,或吃水增加以外,还会产生()现象。
A、尾倾;B、正浮;C、首倾;D、平浮。
7、少量货物装在通过()的垂直轴上,则船舶平均下沉。
船舶原理题目

船舶原理题目选择题,选择一正确或最合适的答案1.船体型线图所表示的船体形状。
A.包括船壳板 B。
不包括船壳板C。
大概形状 D。
整体外形2.船体水下排水体积的形心称为。
A.浮心B。
重心 C。
稳心D。
漂心3.船体水下部分的体积V与船中横剖面面积为底、船长为高所构成的柱体体积之比,称之为。
A.棱形系数B。
水线面系数 C。
中横剖面系数D。
比例系数4 引起船舶纵倾增加1厘米时,所需要的力矩称为。
A.倾复力矩B。
每厘米纵倾力矩 C。
稳性力矩D。
移动力矩5. 随船速的提高,船所产生的兴波阻力占总阻力的比例。
A.减小B。
不变 C。
增大D。
无大影响6. 螺旋桨的盘面比是指 /盘面积的比值A.伸张面积 B。
投射面积C。
展开面积D。
均可以7. 船内重物往上移动对初稳性的影响。
A.无影响 B。
使稳性变好C。
使稳性变坏D。
不一定8. 船舶进入定常回转时重心移动的轨迹称为。
A。
进距B。
回转直径 C。
进程 D。
正横距9. 船舶的满载排水量等于A.载重量 B。
空船重量加上载重量 C。
空船重量 D。
总载重量10. 初稳性高度GM的变化会。
A.影响稳性B。
影响阻力 C。
影响抗沉性 D。
影响耐波性11. 当作用船上的外力(或外力矩)消除后,船具有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称为。
A.浮性B。
惯性 C。
稳性 D。
抗沉性12.变螺距螺旋桨的螺距比P/D是以螺旋桨的处的螺距取作为该螺旋桨的螺距A.叶稍 B。
叶根C。
1/2R D。
0.75R13. 液货船一般都设置纵向舱壁的原因是考虑。
A. 船舶的强度 B。
建造方便C。
自由液面 D。
使用方便14.不属于球鼻首的优点是A.减少粘性阻力 B。
减少兴波阻力 C。
影响抗沉性 D。
影响耐波性15. 一般商船的龙骨线是。
A.水平直线 B。
曲线C。
折线 D。
任意16. 所谓船舶的干舷是指。
A。
春季最小干舷 B。
夏季最小干舷 C。
冬季最小干舷 D。
任意17. 初稳性高度GM等于。
A。
稳心高度减去重心高度 B。
《船舶设计原理》部分答案

1基本概念:绿色设计思想: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又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船舶绿色设计:利用绿色设计基本思想,设计出资源省,能耗低,无污染,效益高的绿色船型。
能效设计指数试航速度:是指满载时主机在最大持续功率前提下,新船于静,深水中测得的速度。
服务速度:是指船在一定的功率储备下新船满载所能达到的速度。
续航力:一般是指在规定的航速和主机功率情况下,船一次所带的燃油可供连续航行的距离。
自持力:是指船上所带的淡水和食品所能维持的天数。
全新设计法:在没有合适母型船的情况下,往往采用边研究、边试验、边设计的方法母型设计法:在现有船舶中选取与设计船技术性能相近的优秀船舶作为母型船,并在其基础上,根据设计船的特点,运用基本设计原理有所改进和创新的设计方法。
四新: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最小干舷船:对载运积载因数小的重货船,其干舷可为最小干舷,并据此来确定型深D ,这类船称为最小干舷船。
富裕干舷船:对载运积载因数大的轻货船,按最小干舷所确定的D ,其舱容往DWTV E E EEDI ref ⨯-=节能装置设备消耗往不能满足货舱容积的要求,因而D需根据舱容来定,从而实际干舷大于最小干舷,这类船称为富裕干舷船。
结构吃水:如结构按最大装载吃水设计,则此时的吃水称为结构吃水。
出港:到港:载重型船:运输船舶中,载重量占排水量较大的船舶,如散货船、油船等。
这类船对载重量和舱容的要求是确定船舶主尺度是考虑的主要因素。
布置型船:船舶主尺度由所需的布置地位决定,而载重量不作为主要因素考虑的一类船舶。
如客船等。
舱容要素曲线:是指液体舱的容积、容积形心垂向和纵向坐标、自由液面对通过其中心纵轴的惯性矩等随液面不同而变化的曲线。
容量方程:吨位:船舶登记吨位(RT):是指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或船籍国政府制定的吨位丈量规则核定的吨位,包括总吨位和净吨位。
⒈总吨位(GT):是以全船围蔽处所的总容积(除去免除处所)来量计,它表征船的大小。
船舶操纵试题六(含答案)

试题六1.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过渡阶段的:A. 横移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常量B. 横移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C. 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D. 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常量2. 船舶旋回过程中,转心位置:A. 在转舵阶段和过渡阶段不变,在定常旋回阶段不变B. 在转舵阶段和过渡阶段变化,在定常旋回阶段变化C. 在转舵阶段和过渡阶段变化,在定常旋回阶段不变D. 在转舵阶段和过渡阶段不变,在定常旋回阶段变化3. 船舶旋回运动中,漂角越大:A. 速降系数越小,速度下降越小,转心前移B. 速降系数越小,速度下降越大,转心前移C. 速降系数越大,速度下降越大,转心前移D. 速降系数越小,速度下降越大,转心后移4. 航向稳定性好的船舶在:A. 改向时应舵较快,旋回中操正舵能较快地恢复直线运动B. 改向时应舵较快,旋回中操正舵能较慢地恢复直线运动C. 改向时应舵较慢,旋回中操正舵能较快地恢复直线运动D. 改向时应舵较慢,旋回中操正舵能较慢地恢复直线运动5. 船舶航向稳定性与船体水下侧面积形状分布和纵倾情况有关:A. 船尾钝材、尾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B. 船首钝材、尾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C. 船首钝材、首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D. 船尾钝材、首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6. 船舶在大风浪中航行,甲板上浪:A.将会影响船舶稳定性,需适当加速航行B.将不会影响船舶稳定性,需适当加速航行C.将会影响船舶稳定性,需适当减速航行D. 将不会影响船舶稳定性,需适当减速航行7. 船舶由静止状态进车,达到相应稳定航速的时间:A. 与船舶排水量成正比,与达到相应稳定航速时的螺旋浆推力成正比B. 与船舶排水量成反比,与达到相应稳定航速时的螺旋浆推力成正比C. 与船舶排水量成正比,与达到相应稳定航速时的螺旋浆推力成反比D. 与船舶排水量成反比,与达到相应稳定航速时的螺旋浆推力成反比8. 匀速前进中的船舶主机停车后,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为:A. 呈线性变化,逐渐降速为零B. 呈线性变化,逐渐降速为定常值C. 呈非线性变化,开始降速较快,而后下降率变低,逐渐降速为零D. 呈非线性变化,开始降速较慢,而后下降率加快,逐渐降速为零9. 船舶旋回性指数K的物理意义是:A. 操舵后,单位舵角作用下产生的最大定常旋回角速度的大小B. 操舵后,单位舵角作用下产生的最大旋回角速度的大小C. 操舵后,单位舵角作用下产生的最小旋回角速度的大小D. 操舵后,单位舵角作用下产生的0.63倍最终旋回角速度的大小10. 同一艘货船,在航速和舵角不变的条件下,其操纵性指数随吃水增加的变化情况为:A. K′减小,T′增大B. K′增大,T′增大C. K′减小,T′减小D. K′增大,T′减小11. 船舶改向时的新航向距离:A. 与舵角到位所需时间和舵角有关,与船速成正比B. 与舵角到位所需时间和舵角有关,与船速成反比C. 与舵角到位所需时间和舵角无关,与船速成反比D. 与舵角到位所需时间和舵角无关,与船速成正比12. 船舶在旋回中降速:A. 主要是大舵角的舵阻力造成的,可降速1/2B. 主要是斜航中船体阻力激增所致,可降速1/4~1/2C. 主要是推进器效率降低所致,可降速1/5D. 即使使用满舵也只降低10%左右13. 直航低速前进中的船舶,当存在横倾时:A. 在首波峰压力转矩的作用下,船首易向低舷一侧偏转B. 在阻力和推力转矩的作用下,船首易向低舷一侧偏转C. 在阻力和推力转矩的作用下,船首易向高舷一侧偏转D. 在首波峰压力转矩的作用下,船首易向高舷一侧偏转14. 为了留有一定的储备,主机的海上转数通常定为额定转数的:A. 89~92%B. 92~93%C. 94~95%D. 96~97%15. 单车船静止中倒车,螺旋桨产生的横向力的大小排列顺序为:A. 伴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B. 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C. 排出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伴流横向力D. 伴流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力>沉深横向力16. 舵速是指:A. 舵相对于水的相对运动速度在舵翼前后方向上的分量B. 舵相对于水的相对运动速度在舵翼垂直方向上的分量C. 舵相对于水的相对运动速度在船舶首尾方向上的分量D. 舵相对于水的相对运动速度在船舶横向方向上的分量17. 航行中的船舶,提高舵力转船力矩的措施包括:A. 增大舵角、提高舵速和增大舵面积B. 增大舵角和增大舵面积C. 提高舵速和增大舵面积D. 增大舵角和提高舵速18. 舵效与舵角有关,一般舵角为______时,舵效最好。
船舶原理练习题章航海有解答

《船舶原理》练习题3章【第3章】稳性概念(GM,BM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初稳性初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初稳性高GM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横稳心高KM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载荷重心高度KP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自由液面之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轻货操作之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大倾角稳性初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复原力臂GZ 初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静稳性曲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动稳性曲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稳性衡准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临界初稳性与重心高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横摇周期与GM 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横倾角判断初稳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观察现象判断初稳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稳性的调整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垂向移动载荷调整稳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增减载荷调整船舶稳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改善稳性之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初始横倾角的调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稳性概念(GM,BM )·2 按作用于船上外力矩的性质,将船舶稳性划分为 。
A. 静稳性和动稳性 B. 横稳性和纵稳性 C. 大倾角稳性和初稳性D. 破舱稳性和完整稳性·3 按船舶横倾角的大小,将船舶稳性划分为 。
A. 横稳性和纵稳性B. 破舱稳性和完整稳性C. 大倾角稳性和初稳性D. 静稳性和动稳性·4 按船舶的倾斜方向,将船舶稳性划分为 。
A. 横稳性和纵稳性B. 破舱稳性和完整稳性C. 大倾角稳性和初稳性D. 静稳性和动稳性·6 船舶稳性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 。
船舶原理练习题12篇(航海)有解答

《船舶原理》练习题第1、2章(航海)【第1章】船型尺度初步(L,B,D,d) (1)【第2章】船舶吃水d初步 (1)【第2章】TPC初步练习 (2)【第2章】水密度对吃水之影响 (3)【第2章】排水量Δ初步 (4)【第2章】静水力曲线常用量 (6)【第2章】干舷与储备浮力 (7)【第1章】船型尺度初步(L,B,D,d)·1 船舶在登记..、丈量时使用的尺度是。
A.最大尺度 B.型尺度C .登记尺度 D.以上均可·2 判断船舶能否停靠某一码头时所使用的尺度是。
A.型尺度 B.理论尺度C.登记尺度D.最大尺度·3 船舶在设计时使用的尺度为。
A.船型尺度 B.理论尺度C.实际尺度 D.最大尺度·4 船舶实际吃水与型吃水两者相比。
A.相差50mm B.相差龙骨板厚度C.相差无定值 D.两者在数值上一致·5 从船舶型线图上量取的尺度为。
A.最大尺度B.型尺度C.登记尺度 D.实际尺度·6型线图中船舶横剖线图上是直线。
A. 水线面和纵剖面B. 水线面和横剖面C. 横剖面和纵剖面D. 仅横剖面·7过船宽中点的纵向垂直称为。
A. 平面,中站面B. 剖面,中纵剖面C. 平面,基平面D. 剖面,中横剖面·8采用近似计算公式的条件之一是曲线下面积的等分数必须为。
A. 辛氏第一法,偶数B. 梯形法,偶数C. 辛氏第一法,奇数D. 梯形法,奇数·9已知某船L bp=78,宽B=16.4m,水线面面积为921m2,则其水线面积系数为C W为______。
A.0.77 B.0.65 C.0.68 D.0.72·10某船L bp=78m,吃水d m=4.80m,船宽B=12.2m,排水体积为2924m3,则其方形系数C b为_______。
(小吨位船试题) A.0.53 B.0.64 C.0.73 D.0.68·11某船方型系数C b=0.63,长宽比L/B=6,宽吃水比B/d=2.4,平均吃水5.17m,则船舶排水体积______ m3。
《船舶设计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船舶设计原理》习题集第一章绪论1.从船舶的用途角度,船舶一般分哪些类型?从船舶的用途角度,船舶一般分为军用船舶和民用船舶,民用船舶主要有运输船、工程船、工作船以及特殊用途船等类型。
2.对新船的设计,主要满足那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适用、安全、经济和美观4个方面3.船舶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遵守国际、国内各种公约、规范和规则充分考虑船东的要求4.民船设计技术任务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①航区、航线;②用途;③船型;④船级;⑤船舶主要尺度及型线;⑥船体结构;⑦动力装置;⑧航速、续航力;⑨船舶性能;⑩船舶设备;⑪船员配备及其舱室设施5.海船的航区如何划分?内河船的航区如何划分?遮蔽、沿海(Ⅲ类航区)、近海(Ⅱ类航区)和无限航区(Ⅰ类航区)内河船舶航行区域,根据水文和气象条件划分为A,B,C三级,其实某些水域,一句水流湍急情况,又划分为急流航段,即J级航段6.目前,我国将新建船舶的设计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制定产品设计技术任务书、报价设计、初步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完工设计7.何谓船舶的设计航速与服务速度、试航速度、自由航速?设计航速、服务航速:设计航速是指在船舶设计时理论上给定的速度,服务航速是船舶在航行时实际的速度,船舶会根据班期,风向,水流等多种因素来调整船舶速度。
一般按设计航速的85%计算。
试航速度:船舶在满载情况下,静水域中主机额定功率所能达到的速度叫试航速度。
8.解释:航速、续航力、自持力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航速(kn,km/h):民用运输船为要求达到的满载试航速度。
拖船常提出拖带航速、拖力的要求及自由航速的要求。
续航力(n mile,km):在规定的航速或主机功率下(民船通常按主机额定功率的85%~90%的螺旋桨设计点时),船上所携带的燃料储备可供航行的距离。
自持力(d):船上所携带的淡水河食品可供使用的天数。
9.船舶的六大性能:浮性、稳性、抗沉性、快速性、适航性、操纵性第二章海船法规的相关内容10. 船舶稳性衡准公式1/≥=f q l l K 中,q l 和f l 分别指什么,如何确定?q l :最小倾覆力臂,m ,应用计及船舶横摇影响后的动稳性曲线来确定 f l :风压倾侧力臂,m ,按下式计算f l =p A f Z/9810Δ11. 船舶的横摇角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船宽、吃水、初稳性高度、船舶类型和舭龙骨尺寸12. 按照法规要求,对干货船、油船、客船、集装箱船规定各核算哪些载况?干货船:满载出港、满载到港、压载出港、压载到港客船:满载出港、满载到港、满客无货出港、满客无货到港、压载出港、压载到港油船:满载出港、满载到港、部分装载出港、部分装载到港、压载出港、压载到港集装箱船:满载出港、满载到港、压载出港、压载到港13. 客船分舱和破舱稳性常规计算的目的是什么?保证船舶在一舱或数舱破损进水后仍能保持一定的稳态和稳性14. 主船体水密舱室划分时,如何决定其舱长?船舶处于最深分舱吃水时,船舶在一层或数层限定垂向浸水范围的甲板及其以下部分最大投影型长度(不一定对)15. 计算船舱进水后船舶浮态和稳性的基本方法有(增加重量法)和(损失浮力法)16. 解释:舱室渗透率、船舶的可浸长度及其曲线、安全限界线、分舱因数、分舱指数舱室渗透率:舱室渗透率是船舶破损后,在限界线下的被水侵占的舱室容积与各舱室容积之比。
船舶原理(习题)附带答案

L/B = 6.80, B/d = 2.63, D/d = 1.33
1441KW长江拖船:
L/B = 4.36, B/d = 3.33, D/d = 1.20
2016/11/3
2
10000t级远洋客货船: Cb = 0.670,Cw = 0.794,Cm = 0.984 20000t级远洋油船: Cb = 0.776,Cw= 0.852,Cm = 0.992, Cp = 0.782,Cvp = 0.911 1441KW长江拖船: Cb = 0.573,Cw = 0.793,Cm = 0.910
lz = 14 m、ly = 9 m
求: l = ?
解: r P = 9 j 14k m
rg =
W0 r g0 +
W
Pi r Pi
P rP = W rg
2016/11/3
25
rg =
W0 r g0 + Pi r Pi W
=
P 16700
r
P
0.0054 j 0.0084k
r g =l 0.01m
2016/11/3
16
解: D=V
V=
l
5 i=0
A wi
A w0
2
A w5
= 9097-971.6=8125.4 m3
D=V=9097-971.6=8125.4 t
=1
t m3
D=V=1.0259097-971.6 =8328.54t =1.025 t m3
2016/11/3
17
61.79m2
2016/11/3
12
3. 已知:d = 6.80m , n = 17
(水线面积Aw,m2)为:0,980,1123, 1165,1200,1225,1240,1258,1268, 1280,1293,1305,1320,1335,1350, 1360,1380,140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原理》练习题6~8章(航海)【第6章】总纵变形初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剪力弯矩初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许用切力和许用弯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船中弯矩校核纵强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纵向变形的经验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船体布置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按舱容比配货初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局部强度初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7章】船舶快速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8章】船舶耐波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船舶强度分类·1 按照船舶所受外力分布的走向和船体结构变形的方向不同,将船舶强度分为。
A. 纵强度、横强度和局部强度B. 总强度、局部强度和扭转强度C. 总强度、扭转强度和纵强度D. 横强度、扭转强度和纵强度·2 按照船舶所受外力的分布和船体结构变形范围的不同,将船舶强度分为。
A. 纵强度和横强度B. 总强度和局部强度C. 总强度和扭转强度D. 横强度和扭转强度【第6章】总纵变形初步·1 船体发生纵向弯曲变形和破坏是由于。
A. 局部强度不足B. 总纵弯曲强度不足C. 横向强度不足D. 扭转强度不足·2 船舶发生中拱变形时。
A. 中部浮力小于重力,首尾部重力大于浮力B. 中部浮力小于重力,首尾部重力小于浮力C. 中部浮力大于重力,首尾部重力大于浮力D. 中部浮力大于重力,首尾部重力小于浮力·3 当船舶中部装货过重,首尾部装货过轻时,船舶可能产生的变形是。
A. 中垂变形B. 中拱变形C. 扭转变形D. 横向变形·4 引起船舶纵向变形的主要原因是。
A. 船体纵向构件的刚度不足B. 船体纵向构件的强度不足C. 船舶所受重力和浮力不相等D. 船体沿长度方向重力和浮力分布不均衡·5 当船舶首尾货舱装货数量过多而中部货舱时就会出现严重的中拱现象。
A. 过少,船舶中部处于波峰之上B. 过少,船舶中部处于波谷之上C. 均衡装载,船舶中部处于波谷之上D. 均衡装载,船舶中部处于波峰之上·6 由于,船体可能会发生纵向弯曲变形。
A.重力和浮力沿船长方向的分布不相等B.重心和浮心不共垂线C.重心点和稳心点不共垂线D.浮心和漂心不共垂线【第6章】剪力弯矩初步·1 船舶装载后呈中拱状态,若航行中波长近似等于船长,且在船中时,会加大中拱弯矩。
A. 波峰B. 波谷C. 波长的1/3处D. 波谷与波峰之间·2 船舶装载后呈中拱状态,若航行中波长近似等于船长,且在船中时,会减小中拱弯矩。
A. 波峰B. 波谷C. 波长的1/3处D. 波谷与波峰之间·3 船舶装载后呈中垂状态,若航行中波长近似等于船长,且在船中时,会加大中垂弯矩。
A. 波峰B. 波谷C. 波长的1/3处D. 波谷与波峰之间·4 常见的船舶总纵弯矩值沿船长方向的分布多为。
A. 向首尾两端逐渐增加B. 向首尾两端逐渐减小C. 向首尾两端保持不变D. 向首尾两端变化无规律·5 船舶装载后呈中垂状态,若航行中波长近似等于船长,且在船中时,会减小中垂弯矩。
A. 波峰B. 波谷C. 波长的1/3处D. 波谷与波峰之间·6 重力与浮力之差在纵向上的分布曲线称为。
A. 重力曲线B. 载荷曲线C. 剪力曲线D. 弯矩曲线·7 船舶载荷曲线的二次积分曲线即为。
A. 重力曲线B. 载荷曲线C. 剪力曲线D. 弯矩曲线·8 船舶载荷曲线的一次积分曲线即为。
A. 重力曲线B. 载荷曲线C. 剪力曲线D. 弯矩曲线·9 一般货船在通常装载情况下,其剪力的最大值通常位于附近。
A. 船中前后B. 距首尾L bp /2处C. 距首尾L bp /4处D. 距船中L bp /6处·10船舶弯矩最大值一般出现在距首或尾约____船长附近。
A . 1/2B . 1/4 3 D. 2/3·11 一般货船在通常装载情况下,其弯矩的最大值通常位于附近。
A. 船中前后B. 距首尾L bp/3处C. 距首尾L bp/4处D. 距船中L bp/6处·12 船舶静浮于水面上,说明。
A.船舶浮力大于重力B.船舶浮力等于重力C.船舶浮力小于重力D.船舶应力之和为0而剪力最小·13 在船舶弯矩曲线上,一般而言,除船舶首尾外,剪力为零的点对应的弯矩。
A.大 B.小 C.等于零 D.不能确定·14 船舶载荷曲线是曲线。
A.重力沿船长的分布B.浮力沿船长的分布C.重力与浮力差值沿船长的分布D.浮力曲线下面积沿船长的分布·15 在船舶弯矩曲线上,一般而言,弯矩最大点对应的剪力。
A.较大 B.较小C.等于零D.不能确定·16 影响船舶浮力沿船长方向分布的因素是。
A.上层建筑形状 B.船体形状C.船体水线下体积的形状 D.船舶重力分布·17 通常船舶装载后一般会出现处最大剪力点。
A.1 B.2 C.3 D.以上都有可能·18 船体发生纵向弯曲变形的大小与有关。
A.重力沿船长方向分布B.浮力沿船长方向分布C.船舶处于波浪中的相对位置D.以上都对·19 波浪是通过改变沿船长方向分布的分布从而影响船体纵向弯曲变形的。
A.重力B.浮力 C.阻力 D.以上都对·1 船舶发生中拱变形时,船体受弯矩作用,上甲板受,船底受。
A. 负;压;拉B. 正;压;拉C. 负;拉;压D. 正;拉;压·2 船体中拱时,甲板受到,船底受到。
A. 拉应力,拉应力B. 压应力,压应力C. 拉应力,压应力D. 压应力,拉应力·4 尾机船不满足纵向强度的主要危险在于其压载营运状态,船舶通常处于。
A. 中垂B. 中垂或中拱C. 中拱D. 拱垂均不存在·5 船舶中拱的特征是。
A. 船中部上拱,上甲板受压,船底受拉B. 船中部上拱,上甲板受拉,船底受压C. 船中部下垂,上甲板受压,船底受拉D. 船中部下垂,上甲板受拉,船底受压·7 船舶中部平均吃水大于首尾平均吃水时,船舶处于。
A. 中垂变形B. 中拱变形C. 无拱垂变形D. 不确定·8 船舶首尾平均吃水大于船中两舷平均吃水时,。
A.中拱变形B.中垂变形 C.首倾 D.尾倾·9 当船舶首尾平均吃水小于船中平均吃水时,船舶。
A.中拱变形B.中垂变形 C.首倾 D.尾倾·10 某船观测得首、尾吃水为、且船中拱,则可以判断其船中平均吃水。
A.大于B.小于C.等于 D.不能确定·11 某船测得首吃水为、 m,尾吃水为、,船中吃水为、,则该轮,变形值为。
A. 中拱,8cm B. 中拱,6cmC. 中垂,8cmD. 中垂,12cm·12 某船观测得首、尾吃水分别为、且船中垂,则可以判断其等容吃水。
A.大于B.小于C.等于 D.不能确定。
·13 利用首尾平均吃水与中部两面平均吃水相比较的方法可以估算。
A.船舶稳性的大小B.船舶装货量的多少C.船舶中拱或中垂的程度D.船舶排水量的变化量·14 当船舶首尾平均吃水等于船中两舷平均吃水时,船舶。
A.中拱变形B.中垂变形C.平吃水D.无拱垂变形·15 船舶中垂变形时,。
A.首尾平均吃水大于船中两舷平均吃水B.首尾平均吃水小于船中两舷平均吃水C.首尾平均吃水等于船中两舷平均吃水D.以上均错【第6章】许用切力和许用弯矩·1 对具体船舶,其船舶中剖面许用静水弯矩M S为。
A. 一定值B. 与货物沿船长的分布有关C. 随船舶的营运年限而变化D. 与浮力沿船长的分布有关·2 对具体船舶,其船舶各剖面许用弯矩M S。
A. 为相同值B. 不同值C.与货物沿船长的分布有关D. 与浮力沿船长的分布有关·3 船舶各剖面许用弯矩和许用剪力通常。
A. 为相同值B. 首尾较大而中部较小C. 中部较大而首尾较小D. 与重力沿船长的分布有关【第6章】船中弯矩校核纵强度·1 在校核船舶总纵强度时,若实际装载状态时的静水弯矩M S′为正值,且小于船舶许用静水弯矩M S,表明船舶。
A. 处于中拱状态且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B. 处于中拱状态且不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C. 处于中垂状态且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D. 处于中垂状态且不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2 在校核总纵强度时,若实际装载状态时的静水弯矩M S′为正值,且等于船舶许用静水弯矩M S,表明船舶。
A. 处于中拱状态且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B. 处于中拱状态且不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C. 处于中垂状态且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D. 处于中垂状态且不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3 影响船舶中剖面实际静水弯矩M S′的因素有。
A. 船宽和垂线间长B. 垂线间长、计算装载状态的方形系数和排水量C. 船宽、垂线间长和夏季水线下的方形系数D. 船宽、垂线间长、夏季水线下的方形系数和平均吃水·4 大型尾机型船舶在空载时,在校核船舶总纵强度时,若实际装载状态时的静水弯矩M S′为正值,表明船舶。
A. 处于中垂状态B. 处于中拱状态C. 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D. 不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5 船舶投入营运后,船中剖面许用静水弯矩M S将。
A. 逐渐减小B. 逐渐增大C. 保持不变D. 不能确定·6 在校核船舶总纵强度时,若实际装载状态时的静水弯矩M S′为负值,表明船舶。
A. 处于中垂状态B. 处于中拱状态C. 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D. 不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7 在校核船舶总纵强度时,若实际静水弯矩M S′为负值,且|M s’|小于船舶许用静水弯矩M S,表明船舶。
A. 处于中拱状态且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B. 处于中拱状态且不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C. 处于中垂状态且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D. 处于中垂状态且不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8 在校核船舶总纵强度时,若实际装载状态时的静水弯矩M S′为负值,且|M s'|等于船舶许用静水弯矩M S,表明船舶。
A. 处于中拱状态且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B. 处于中拱状态且不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C. 处于中垂状态且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D. 处于中垂状态且不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9在校核船舶总纵强度时,若实际装载状态时的静水弯矩M S′为负值,且|M s'|大于船舶许用静水弯矩M S,表明船舶。
A. 处于中拱状态且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B. 处于中拱状态且不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C. 处于中垂状态且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D. 处于中垂状态且不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10 在校核船舶总纵强度时,若实际装载状态时的静水弯矩M S′为正值,且大于船舶许用静水弯矩M S,表明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