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词五首)概要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词五首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词五首

25 词五首1、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pín)洲。

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本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的内心感情。

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

课文研读:这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

作者温庭筠是诗人,也兼工词,有“花间鼻祖”之称。

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和谐,主导风格艳、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

温词也有写得清新、明快的,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开头一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是写她清晨起来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

在这里,作者含蓄地交代了两层意思:一是特别突出了一个“独”字,说明她是在等候远行爱人的归来;二是“女为悦己者容”,她早起梳妆打扮,是相信爱人今天必定会回来。

寥寥数字便简明地写出了这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

同时又自然地引出了一个悬念:行人到底归来没有?下面写道:“过尽千帆皆不是”,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

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

下面一句“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

她从清晨到黄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

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

最后一句“肠断白洲”,说明她把视线从“千帆”“斜晖”和江水那里收拢回来,集中在“白洲”,那是她当初同爱人分手的地方,当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肠寸断的地方。

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复习:《词五首》

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复习:《词五首》

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复习:《词五首》(一)课文提示词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诗言志,词言情,在《词五首》中我们可以品味到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词人的不同艺术风格,体会到登楼思离人,边关思故乡,暮年思作为,抚今思往昔等情感,领略到“斜晖脉脉”、“长烟落日”的秀美景色,触摸到古人“千骑卷平冈”“沙场秋点兵”的生活脉搏。

学习本文要在了解词作家生平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品味词中的好词佳句,体会词中包含的情感和思想,分析古人面对自然、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还要欣赏词的表现技巧,领会不同词作不同的艺术风格。

(二)精学课文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1、填空:①“望江南”是词牌名,又名“ ”、“ ”、“ ”。

②温庭筠,字,太原祁人,唐代诗人、词人。

诗与齐名,时称“温李”。

他是第一个大量写词的文人,词风艳丽华美,是“ ”的开创者。

③本词虽只有27个字,但容量却很大:时间上,从写到 ;景物上,写了望江楼、、、、 ;人物心情上,写出了女主人公从到以至最后。

2、“独倚望江楼”中的“独”字写出了少妇怎样的形和神?3、发挥联想和想象,思考:白蘋洲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在这里发生过什么故事?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写,突出一个字;下阕写,突出一个字。

全词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6、阅读理解:①“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寒外怎样的景致?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

02
韦庄
唐代词人、诗人,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他 的词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
03
李煜
南唐后主,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的词风豪放、深 沉,多写亡国之痛和人生感慨。
04
李清照
宋代著名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 风清新婉约,多写爱情、离愁和身世之感。
05
辛弃疾
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他的词风豪放、激昂,多写抗 金壮志和恢复中原的抱负。
创作风格与特点
• 意象丰富:本课所选的五首词,都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情感,如温庭筠的“小 山重叠金明灭”、“双双金鹧鸪”,韦庄的“春水碧于天”、“垆边人似月” 等,都通过生动的意象来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
• 语言优美:这五首词的语言都非常优美,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 人、夸张等,使得词作更加生动形象。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4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
相关诗词作品推荐
《青玉案·元夕》
01
辛弃疾的这首词描写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通过独特的艺术构
思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声声慢·寻寻觅觅》
02
李清照的这首词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
追忆和哀愁,情感真挚动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03
苏轼的这首词借月抒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意

文本解读与赏析
《词五首》内容概述
五首词分别描述了不同的景象和情感,包括山水、 离别、相思等主题。
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词人内 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词五首复习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词五首复习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背诵复习五首诗词,赏析《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

2、通过赏析,理解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例题练习,丰富文化积累,掌握诗词赏析的方法。

二、复习内容自主复习1、背诵诗词,注意名句中的易错字。

2、结合诗词内容及课下注释(可从文学常识、诗词主旨等方面)复习巩固。

复习检测1、《渔家傲》的作者_______,_______朝人,题目中《渔家傲》是______,题目是_______。

词的上片____,写________;下片____,写_________。

2、《江城子》作者_______,_____朝著名_______派诗人。

上片以____为主,描写了__________;下片以_____为主,写了_________。

3、《破阵子》作者_______,_____朝人,题目中“赋”是_________的意思,上片写_____________;下片写______________。

归纳中心:归纳《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三首词的中心主旨。

《渔家傲·秋思》本词通过描写塞外战地风光,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建功立业却又功业难成,思念家乡又不想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江城子·密州出猎》本词通过太守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本词通过作者回忆在军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作者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愤慨。

通过三首诗词的中心主旨归纳,分析比较三首诗词在思想感情上的异同。

•相同点都表现了作者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不同点《渔家傲》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爱国之情及思念家乡的情感。

《江城子》委婉地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破阵子》表达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课堂达标检测任务:背默《江城子密州出猎》1、《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九年级语文《词五首》知识讲解人教版新课标

九年级语文《词五首》知识讲解人教版新课标

《词五首》知识讲解词发展到宋代,面对被唐人推到顶峰的诗歌创作,宋人独辟蹊径,把词这种文学样式演绎得更加完美,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让我们在词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做一次艺术的巡礼吧。

学习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内容。

2、把握作者的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

4、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望江南这首词,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笼罩着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还有那临江的楼栏、点点的帆船、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思,耐人玩味。

既清新自然又含蓄凝练,别具一格,堪称精品。

知识汇总1、关于温庭筠和花间词派温庭筠(公元812~870?)本名歧,字飞卿,某某祁县人。

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

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人歌楼妓馆。

不为统治者所喜。

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代作文。

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

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

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花间词派:五代西蜀的一个词派。

以后蜀赵承祚(zuò)所编《花间集》而得名。

词在晚唐,受社会风气的感染,渐渐背离了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特色,走上了剪翠裁红、调脂弄粉的歧途,专在女人的容貌、服饰和姿态上下功夫。

晚唐词人温庭筠的作品代表着这种创作倾向。

在温庭筠死后半个世纪,五代西蜀的赵承祚收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成《花间集》。

此派尊温庭筠为鼻祖,以韦庄成就最高,写闺情,写离别相思,风格绮丽,在当时颇有影响。

2、注音倚yǐ脉脉mò mò蘋pín3、解词斜晖:夕阳的斜光。

脉脉:静默的样子。

白蘋洲:古代诗词中常用以代指分别的地方。

内容分析1、词作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

九年级上册语文词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语文词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语文词知识点九年级上册语文词五首知识点在学习九年级语文古诗词时,要引导和启发自制在想象中进行分析、品味、赏析古诗词。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九年级上册语文词五首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词五首知识点:作者简介温庭筠(yún)(约812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

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

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jiàn)助教。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监(jiàn)助教。

词五首知识点:景物描写1、写了哪里的景色?你觉得这里的景色与作者家乡的景色一样吗?2、景色的不同体现在哪一个字上?(“异”字,以异统领)3、“异”在何处?(再次自由阅读,合作讨论,找出“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雁去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紧闭4、以上的景色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荒凉、萧条、寒冷)过渡:此景会让人产生怎样的感觉?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去体味作者心中的那份情。

词五首知识点:思想感情1、作者和将士们长期生活在如此荒凉的.边塞之地,他们的内心感想会是怎样的呢?(寂寞、孤独、思乡)2、从哪些词句的描写中,体现出他们的这种情感?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思乡忧国,但功业未成无归期悠悠羌曲,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无奈、凄凉、苦闷、悲愤(深入理解燕然未勒后的心情)师:可见,上面的写景,都是为了后面的抒情。

在寥寥的几十字间,作者既写了景,又融入了情。

词五首知识点:回顾所学的古诗词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岑参:《白雪歌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陆游:《十一月四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九年级语文词五首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词五首新人教版

词五首☆课文导读本文内容包括五首词,都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炼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

各首诗词的意境虽然有区别,但都是很有美感的,而且有的还包含着人生的哲理。

《望江南》写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的忧伤之情。

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

《渔家傲》一词慷慨悲凉,表现了范仲淹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

这首词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江城子》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

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

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武陵春》是词人晚年避乱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所作。

其时,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历尽乱离之苦,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评曰:“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

”所论甚切。

《破阵子》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他的朋友陈同甫(陈亮)的。

由现实生活写到梦,从各个角度来想象抗金军队的雄壮军容和自己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

结句是梦醒后的叹息,表达了雄志未酬而年纪已老的境况。

这首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情调激昂,描绘生动,形象鲜明,用词精炼,艺术造诣很高。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脉脉..(mî)白蘋.洲(pín)千嶂.里(zhànɡ)燕.然未勒.(yān lâ)人不寐.(mâi)右擎.苍(qínɡ)锦帽貂裘.(qiú)千骑.(jì)鬓.微霜(bìn)舴艋..舟(zã měnɡ)载.不动(zài)麾.下(huī)五十弦.(xián)的.卢(dí)二、词语释义脉脉:诗中形容阳光微弱。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词五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词五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词五首》1 、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3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4、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5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1、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一、原词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频洲。

二、解词1、选自《全唐五代词》。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温庭筠:(约812—866),本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脉脉(mòmò):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

这里形容阳光微弱3、白 (pín):一种水中浮草。

三、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频洲上。

四、赏析:词中痴情女子对爱人的思念,真挚感人。

望江楼上悄然独立,只为能找寻心上人的归踪。

夕阳西下,万舟驶过,仍没有爱人的身影。

眼见那悠悠流水,缓缓东流。

心中的爱与恨,相思与失望交织一起,莫不令人黯然神伤!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一、原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二、解词1、选自《唐宋名家词选》。

渔家傲:词牌名。

2、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3、边声:边塞所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4、千嶂:崇山峻岭。

5、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勒:刻石记功。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三、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 洲依旧,不见人影,能不
肠断
肠断白蘋洲
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一字一句闲不得”这不是一般人物早晨
起来的梳头,而是特定人物( 思妇 ),特定条件下(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 )
种特定情绪( 喜悦和激动 )的反应。
① 动态 形象刻画 ② 静态
切盼重逢之情。 凭栏远眺望心上人归。
景物描写 ③ ④
千帆过尽,不见心上人的船归。 望穿秋水,夕烟西下,失望。
⑤ 情感抒发
令人感叹悲伤,肝肠寸断
主题:
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 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 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望江南》是温庭筠的名作。写思妇 的离愁别恨。
第一首,写思妇深夜不寐,望月怀人。 第二首,写思妇白日倚楼,愁肠欲断。 两首词以不同场景塑造同一类人物。 一个是深夜不寐,一个是晨起登楼刻 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揭示人物 心理,细腻得朴素自然,明丽清新, 没有刻意求工、雕琢辞句,但却能含 思凄婉,臻于妙境。

老 锦 为 酒 持会 夫 帽 报 酣 节挽

聊 貂 倾 胸 云雕 发 裘 城 胆 中弓
子 少 , 随 尚 ,如
年 千 太 开 何满

狂 骑 守 张 日月 , 卷 , 。 遣,
州 左 平 亲 鬓 冯西

牵 冈 射 微 唐北 黄 。 虎 霜 ?望
猎,
,,


看又

苏擎
孙何

轼苍
郎妨


。!

你能概括上阙的内容吗?
作为有政治抱负的范仲淹, 面对荒凉和艰苦,是一种怎样 的感情呢?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 泪。
上阕写景



借景

抒情
范 下阙抒情



衡阳雁去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长烟落日
州 出
, 卷 , 。 遣, 左 平 亲 鬓 冯西 牵 冈 射 微 唐北

黄 。 虎 霜 ?望

,,


看又

苏擎
孙何

轼苍
郎妨


。!

讲讲下阙中运用的典故。
抒发立志为国效命的情怀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现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的抱负。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 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 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 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 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 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渔家傲
范仲淹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
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他的代表作《岳阳楼记》,写于

他被贬谪的1046年,而就在他

被贬谪的前4年(1040年),
他还在塞外征战。
心情是喜悦和激 动的
一个“独” 字写出了多么孤独 落寞之情.
独倚望江楼。
此句是全词情感上的大转折,与起句
过尽千帆皆不是 的欢快情绪构成比照,鲜明而强烈.。 又和“独倚望江楼”空寂焦急相接, 承上启下
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眼欲穿,船尽江空,
人影不见,希望落空,
幻想破灭,落日流水
本无情,但在思妇眼里,成了 多愁善感的有情者: 斜阳欲落未落,不尽江水似乎 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 去.
武陵春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 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 山东)人。有《漱玉词》。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学 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 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 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 王灼《碧鸡漫志》说她 “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 华赡,逼近前辈。”朱弁 《风月堂诗话》也记载晁 补之常向人称赞她的诗句。 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太学 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 学,也有很品高的文化修 养。
描绘打猎的威武场面。
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为我们描绘一 下这个场面吗?
一狂:太守出猎而须报 知人民跟随去看 二狂:出看而须“倾城” 三狂:猎必射虎 四狂:自比孙郎
江 城
老 锦 为 酒 持会 夫 帽 报 酣 节挽 聊 貂 倾 胸 云雕

发 裘 城 胆 中弓 少 , 随 尚 ,如

年 千 太 开 何满 狂 骑 守 张 日月
温庭筠生而貌丑,有人恶意取笑,给了他一个“温锺 馗”的绰号,然而在庭筠不招人喜欢的外表后面,偏 偏生就一副多才多艺的锦绣心胸!他禀性“敏悟”, 常能“走笔成万言”。
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是“花间派” 词的先导。深受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的词多写 妇女生活 。〔梦江南〕两首写商妇的相思等。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倚(yǐ )(凭靠 )
斜晖(夕阳的斜光

脉脉(mò )(静默的样子 )
悠悠( 闲静的样子 )
肠断(形容极为伤心 )
பைடு நூலகம்
白蘋洲( píng)
(开满白色蘋花的水中小块陆地,
)古诗词中常代指分别的地方。
梳 洗 罢,
表明她精心打扮, 是时刻准备心上 人的归来,所谓 “女为悦己者容”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 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 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
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 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 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 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 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五
望渔江 江家城 南傲子
温 庭 筠
范 仲 淹
苏 轼

武破 陵阵 春子






温庭筠: 唐代诗人、词人。字飞卿。他是唐初宰相温彦 博的后裔。 他父亲时,家庭已经没落,事迹不闻。屡试进士不第 . 他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 不为时俗所重,一生坎坷,终身潦倒。温庭筠诗和李商 隐齐名,时称“温李”。
渲染荒凉 萧瑟气氛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 报国之情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渔家傲—范仲淹
通过对塞外风景的描写, 表现了守疆将士对家乡的思 念之情。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生平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诗、词、 文、书、画均卓然大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 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