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企业GMP教材GB

合集下载

饮料工厂GMP手册

饮料工厂GMP手册

政府认证安心满意饮料工厂良好作业规范专则1 目的本规范为饮料工厂在制造、包装及储运等过程中,有关人员、建筑、设施、设备之设置以及卫生、制程及质量等管理均符合良好条件之专业指引,并藉适当运用危害分析重点管制(HACCP)系统之原则,以防范在不卫生条件、可能引起污染或质量劣化之环境下作业,并减少作业错误发生及建立健全的品保体系,以确保饮料之安全卫生及稳定产品质量。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从事产制供人类消费,经适当包装之饮料制造工厂。

3 专门用词定义3.1食品:指供人饮食或咀嚼之物品及其原料。

3.2饮料:指以各种新鲜水果、蔬菜或其浓缩汁还原制成之果蔬类饮料、碳酸饮料、矿泉水、包装饮用水及其它酒精含量0.5%以下之饮料产品,以罐、瓶、纸盒或其它容器封装以供饮用者。

3.3原材料:指原料及包装材料3.3.1原料:指成品可食部分之构成材料,包括主原料、配料及食品添加物。

3.3.1.1主原料:指构成成品之主要材料。

3.3.1.2配料:指主原料和食品添加物以外构成成品的次要材料。

3.3.1.3食品添加物:指食品在制造、加工、调配、包装、运送、贮存等过程中,用以着色、调味、防腐、漂白、乳化、增加香味、安定质量、促进发酵、增加稠度(甚至凝固)、增加营养、防止氧化或其它用途而添加或接触于食品之物质。

3.3.2包装材料:包括内包装及外包装材料。

3.3.2.1内包装材料:指与食品直接接触之食品容器如瓶、罐、盒、袋等,及直接包裹或覆盖食品之包装材料,如箔、膜、纸、蜡纸等,其材质应符合卫生法令规定。

3.3.2.2外包装材料:指未与食品直接接触之包装材料,包括标签、纸箱、捆包材料等。

3.4产品:指包括半成品、最终半成品及成品。

政府认证安心满意3.4.1半成品:指任何成品制造过程中所得之产品,此产品经随后之制造过程,可制成成品者。

3.4.2最终半成品:指经过完整的制造过程但未包装标示完成之产品。

3.4.3成品:指经过完整的制造过程并包装标示完成之产品。

gmp培训资料 饮料行业

gmp培训资料 饮料行业

gmp培训资料饮料行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料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的增长势头。

然而,伴随着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因此,饮料企业必须遵循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规范,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探讨饮料行业中的GMP培训资料,以及其在提高行业标准和效益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GMP培训资料在饮料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资料包括了关于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维护等方面的指导。

通过培训,工作人员可以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知识,从而能够正确执行操作,减少潜在的风险和危害。

例如,培训可以教授员工正确的清洁和消毒程序,以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和产品的无菌性。

其次,GMP培训资料在提高饮料行业标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凭借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这不仅有助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有助于塑造饮料行业的良好声誉。

通过培训,员工将学习如何正确操作和使用相关设备,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和存储原材料,从而减少产品质量上的变异性和差异性。

此外,GMP培训资料对提高饮料行业效益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培训过程中,员工将学习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并避免浪费。

例如,他们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安排生产计划以减少生产周期,或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然而,GMP培训资料并非一劳永逸。

饮料行业的发展和变革意味着企业需要持续更新和改进培训内容。

例如,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可能需要更新培训资料,以适应新的法规和标准。

此外,新的技术和设备也常常涌现,因此培训资料需要及时更新,以确保员工能够正确使用和操作这些新的工具和设备。

总之,GMP培训资料对于饮料行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还有助于提高行业标准和效益。

然而,培训资料的更新和改进也是必不可少的,以适应行业的变化和发展。

饮料工厂GMP手册

饮料工厂GMP手册

饮料工厂良好作业标准专那么1目的本标准为饮料工厂在制造、包装及储运等过程中,有关人员、建筑、设施、设备之设置以及卫生、制程及质量等治理均符合良好条件之专业指引,并藉适当运用危害分析重点管制〔HACCP〕系统之原那么,以防范在不卫生条件、可能引起污染或质量劣化之环境下作业,并减少作业错误发生及建立健全的品保体系,以确保饮料之平安卫生及稳定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从事产制供人类消费,经适当包装之饮料制造工厂。

3专门用词定义食品:指供人饮食或咀嚼之物品及其原料。

饮料:指以各种新奇水果、蔬菜或其浓缩汁复原制成之果蔬类饮料、碳酸饮料、矿泉水、包装饮用水及其它酒精含量0.5%以下之饮料产品,以罐、瓶、纸盒或其它容器封装以供饮用者。

原材料:指原料及包装材料原料:指成品可食局部之构成材料,包括主原料、配料及食品添加物。

主原料:指构成成品之要紧材料。

配料:指主原料和食品添加物以外构成成品的次要材料。

食品添加物:指食品在制造、加工、调配、包装、运送、贮存等过程中,用以着色、调味、防腐、漂白、乳化、增加香味、稳定质量、促进发酵、增加稠度〔甚至凝固〕、增加营养、防止氧化或其它用途而添加或接触于食品之物质。

包装材料:包括内包装及外包装材料。

内包装材料:指与食品直截了当接触之食品容器如瓶、罐、盒、袋等,及直截了当包裹或覆盖食品之包装材料,如箔、膜、纸、蜡纸等,其材质应符合卫生法令规定。

外包装材料:指未与食品直截了当接触之包装材料,包括标签、纸箱、捆包材料等。

产品:指包括半成品、最终半成品及成品。

半成品:指任何成品制造过程中所得之产品,此产品经随后之制造过程,可制成成品者。

最终半成品:指通过完整的制造过程但未包装标示完成之产品。

成品:指通过完整的制造过程并包装标示完成之产品。

易腐败即食性成品:指以常温或冷躲流通、保留期间短,且不须再经任何方式之处理或仅经简单加热,即可直截了当供人食用之成品。

厂房:指用于饮料之制造、包装、贮存等或与其作业有关之全部或局部建筑或设施。

饮料企业GMP教材GB

饮料企业GMP教材GB
布局
*
5.厂房及设施
5.1 厂房及车间配置 5.1.1 按照工艺流程需要及卫生质量要求有序地配置。 5.1.2 生产区和贮存场配置、面积应与产品品种数量应。 5.1.3 车间内,设备之间、设备与墙壁有适当的通道或工 作空间,一般宽度不少于60cm。 5.1.4 各生产车间应依其清洁要求程度,分为一般作业区、 准清洁作业区、清 洁作业区 和非食品处理区,各区 之间应进行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污染。
9.3 生产作业 9.3.1 生产作业符合安全卫生的原则; 9.3.2 工艺参数按规程进行控制; 9.3.3 延缓生产时,对已调配好的半成品应及时作有效处理; 9.3.4 半成品的储存,常温下保存不应超过4小时。 9.3.5 配料应有复核,防止投料种类和数量有误。 9.3.6 罐装饮料前的空瓶(罐)盖,均应清洗干净,细菌检验 菌落总数不得超 过50个/瓶,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7.2 建立消费者举报及成品回收处理制度。
8 记录处理
8.1.1 品管人员记录(定期检查结果、卫生管理日
记);
*
10.品质管理
保质期限后一年。
8.2 核对
8.3 保存
*
标识
10.品质管理
产品标签及说明书应符合《食品卫生法》、GB7718和
01
GB13432的规定。
02
*
*
THANKS FOR WATCHING
屋顶和天花板材料;
屋顶与天花板
*
5.厂房及设施
5.5 墙壁与门窗 5.5.1 生产车间墙壁材料,装修高度。 墙壁之间,墙壁与天花板、墙壁与地面之间的连接 (曲率半径在3cm以上)。 5.5.3 所有门窗结构框架。 5..5.4 准清洁区、清洁区内的窗户,其他车间的门窗,安 装纱门、纱窗; 5.5.5 生产车间所有窗台(1m以上,内侧要下斜 45°)。

加多宝GMP

加多宝GMP
3.2工厂总体设计应能满足生产、生活的要求,厂区环境优雅,厂房与设施布局合理,有合理的供电、给排水系统,配有适量的蓄水池,蓄水池采用无毒、防腐易清洁的材质作成,并装有防护措施,生产用水使用前经过水处理系统(根据工艺要求,部分经过反渗透)处理,水质符合生活用水标准要求,至少每周应由厂化验室进行一次微生物检测,每半年由国家认可的实验室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水质分析,确保生活、生产用水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3.6生活区和生产区有严格分开,厂区道路旁设有垃圾筒,每天由清洁人员定时清扫收集垃圾,送到垃圾指定点,废弃物放入专用的、不渗水、有盖的容器中,并及时处理、清除。
3.7厂区内废水排放系统符合国家环境规定要求。
3.8厂区环境卫生每天由监督员检查一次,并作好记录。
修改


修改标记
处数
修改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4.0生产用水卫生要求
4.1本公司生产用源水取自于城市供水和自备井水,经石英砂、活性碳、微孔过滤所制得的生产用水,可满足生产需要。储水设施采用蓄水池及贮水罐,蓄水池及贮水罐设施采用无毒、防腐、清洁材质和相应防护措施,水处理操作工检查环境卫生和蓄水池及贮水罐设施,监测频率:每班一次
4.2本公司生产用源水由国家认可实验室进行水质化验,确认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后方可使用,监测频率:每半年送样检验一次。
4.6厂房内应有适当的通风、抽风、灭火设施,门、窗、排水、通风口处应采取相应的防鼠、防蝇、防虫、防尘措施,并定期灭鼠、灭蚊。
4.7原辅料及成品须由专库存放,专人管理。
5.0非清洁区、半清洁区、清洁区的划分及卫生管理规范
5.1非清洁区、半清洁区、清洁区的划分
5.1.1非清洁区是指成品库及包装机区域。
5.1.2半清洁区是指灌装车间内除净化间以外的区域、提取车间、调配车间、水处理车间和卸罐车间。

饮料行业GMP培训材料-文档资料

饮料行业GMP培训材料-文档资料

重点审核项(24/25)-品质管理部分
审查和评价方法 :1.查看各产品是否有质量、卫生关键控制点计划。 • 2.抽查各产品的质量、卫生关键控制点计划中的关键控制点1~3个,索取相
应的监控记录3~5批,看是否有超出控制限的情况,如果有,是否进行了纠 偏。 • 审查条款: 7.5.2要对生产重要的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定期检修,用于灭 菌设备的温度计、压力计至少半年检修一次,并做检修记录。 • 审查项目 : (第131条)生产用计量器具的定期检定或校准;用于灭菌设 备的温度计、压力表的检定。 • 审查和评价方法 : • 1.查看是否有计量器具清单周期检定计划及其检定记录; • 2.查看重要的计量器具是否有唯一的编号,灭菌设备用温度计、压力表的 检定周期是否至少半年一次; • 3.现场随机记下3~5个计量器具编号,查看是否有相应的检定报告;其编号 与周期检定计划或计量器具清单中是否一致。
• 审查和评价方法 :检查厂内是否有不符合规定的家畜家禽,实验 动物是否按规定管理,不对食品造成污染
• 检查工厂是否有相关管理办法和措施;
有一项不符合即为本 项不符合
重点审核项(7/8)-原料部分
• 审查条款:3.3采购原料必须按有关规定索取有效的检验报告单;属食 品新资源的原料需索取卫生部批准证书(复印件)。
量仪和记录。要以生产工艺要求来检查,一般无特殊要求时温度 控制在18-26℃,湿度控制在45-65%。
重点审核项(13/14)-生产过程部分
• 审查条款:6.1.2各生产车间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应按照生产过 程中各关键工序控制项目及检查要求,对每一批次产品从原料配制、 半成品产量、产品质量和卫生指标等情况进行记录。
风换气及防鼠.防虫等设施。 • 审查和评价方法 :检查原料库是否地面平整,便于通风换气,是否有

食品饮料企业良好操作规范GMP

食品饮料企业良好操作规范GMP

食品饮料企业良好操作规范GMP控制状态: A/0发放编号: MD/GMP-2005 良好的操作规范编制: 审核: 批准: 2005 年 12 月 10 日颁布 2005 年 12 月 11 日实施文件名称良好操作规范版次 A/0 文件编号 MD/GMP-2005 页数 1/91 目的为了使本公司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控制手段建立在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使公司生产环境以及各项设施均达到卫生要求,消除交叉污染,使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控制达到预期的目的,制订本公司的 GMP。

2 范围本公司 GMP 适用于南京沿江开发区新华东路南京茂鼎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瓶装纯净水的生产与销售(水森活和冰露只生产),以及聚酯(PET)无汽饮料瓶的生产。

3 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GB 14881-1994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 12695-2003《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4 原材料采购、运输的卫生规定4.1 采购4.1.1 采购切片执行标准 ; 聚乙烯热收缩薄膜 GB/T 13519-92 ; 旋盖标准GB/T17876-1999,标签执行标准GB7718-2004。

4.1.2 采购原料,具有该品种应有的组织形态特征,应向供方所要检验报告;并按本公司验收标准验收。

4.1.3 采购人员应经过原料标准的培训,掌握简易的鉴别原料质量、卫生的知识和技能,经考核合格上岗。

4.1.4 盛装原料的包装物或容器,其材质应无毒无害,清洁不受污染,符合卫生要求。

4.2 运输4.2.1 运输工具(车厢)应符合卫生要求,应备有防雨、防尘的设施。

4.2.2 原料装卸时应防止污染,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相接触。

4.2.3 运输过程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时装运,运输车辆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4.3 贮存4.3.1 本公司配备与生产能力相良适应的成品库、辅料库,并按照仓库卫生管理规定进行清洁卫生工作。

文件名称好操作规范版次 A/0 文件编号 MD/GMP-2005 页数 2/94.3.2 贮存标签的仓库配有空调,保证原料在贮存期间不发生变形,收缩现象,标签库配置干湿温度计,可以确保标签库的温度达到要求。

项目8.1食品 GMP(GB14881-2013)

项目8.1食品 GMP(GB14881-2013)

一、 GMP 概述 GMP所规定的内

容,是食品加工 企业必须达到的 降低食品生产过程中人 最基本的条件 。 为的错误; 3.GMP? 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缩写,是为保障食品安全、质量 遭到污染或品质劣变; 合格而制定的贯穿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 建立健全的自主性品质 是一种特别注重制造过程中产品品质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保证体系。 因为用在食品的管理,所以我们称作食品 GMP。
重点
一、 GMP概述
1.食品GMP从哪来?
食品GMP诞生于美国1963年
2.食品GMP历史沿革
1963 美国FDA制定药品GMP; 1964 美国强制实施药品GMP,制药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始; 1967 WHO将药品GMP制度录入《国际药典》; 1969 美国公布食品GMP基本法, 1975 日本厚生省开始制定各类食品卫生规范。 截止目前,全世界一共有100多个国家颁布了有关GMP的法规 。
二、术语和定义
污染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污染因素传入的 过程。 虫害 由昆虫、鸟类、啮齿类动物等生物(包括苍蝇、蟑螂、麻雀、 老鼠等)造成的不良影响。 食品加工人员 直接接触包装或未包装的食品、食品设备和器具、食品接触 面的操作人员。 接触表面 设备、工器具、人体等可被接触到的表面。
三、选址

厂区不应选择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如某地对食品安全
和食品宜食用性存在明显的不利影响,且无法通过采取措施
加以改善,应避免在该地址建厂。

厂区不应选择有害废弃物以及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 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能有效清除的地址。

厂区不宜择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难以避开时应设计必要 的防范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厂区环境
4.2 选址 4.2.1 地势要求; 4.2.2 厂区周围要求; 4.2.3 生产厂区建筑物与外缘公路或道路之间应有不 少于15m的防护地带。
4.3 绿化 4.3.1 绿化带; 4.3.2 地面绿化;
4. 厂区环境
4.4 道路 材料、路面平坦,无积水。
4.5 布局 4.5.1 建筑物、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衔接合理,建筑结构 完善,能满足生产工艺和质量卫 生要求。 4.5.2 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
5. 厂房及设施
5.2 厂房建筑要求 5.2.2 设置人员通道及物料运输通道。 5.2.3 通外界的管路、门窗和通风道、所有窗户、通风口 和风机开口,防护网。 5.2.4 生产厂房的高度。
5. 厂房及设施
5.3 地面与排水 5.3.1 地面,坡度(1%-1.5%); 5.3.2 每50m2 ,排水口 设备、水湾头、滤网; 5.3.3 排水沟 设计圆弧形、其流向 高→低; 5.4 屋顶与天花板 5.4.1 屋顶和天花板材料; 5.4.2 食品与食品接触面暴露的上方 水、电、气;
饮料企业GMP教材GB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B12695-2003)
培训教材
宿迁JDB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1、前言 2、适用范围 3、引用标准 4、厂区环境 5、厂房及设施 6、设备 7、机构与人员 8、卫生管理 9、生产过程管理 10、品质管理
1. 说明:
GMP 良好操作规范 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 缩写 本标准全文强制、由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最新饮料企业良好操作规范的编号是: GB12695----2003 于2003年9月24日发布,2004年5月01日实施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 代替 GB12695—1990《饮料厂卫生 规范》。
饮料、固体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和其他饮料的工厂。
3.引用标准:
GB1917 液体二氧化碳标准 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13432 特殊营养食品标签 GB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1995年10月发布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1 年6月发布(2006年发布,设施
5.11 更衣室 5.11.1 更衣室设置 5.11.2 其内设施。
5. 厂房及设施
5.7.3 准清洁区及清洁区应密闭,并设有空气净化、温度调节 和 空气消毒设施。
5.7.4 清洁区应为10万级洁净厂房,其要求为:空气中每 立方米活微生物数不大于500个,每立方米尘粒数(直 径≥5微米)不大于20000个;
5.7.5准清洁区应为30万级洁净厂房,其要求为: 尘粒数不大于 60000个,
5. 厂房及设施
1万级洁净厂房, 其要求为:微生物数不 大于 100个,尘粒数不大于2000个; 100级:微生物 5个,尘粒数 0个
洁净级别
100级 10000级 100000级 300000级
5. 厂房及设施
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级别表
尘粒最大允许数/m3
≥0.5μm
3500
≥5.0μm
0
350000
2.适用范围:
规定了饮料厂厂区环境、厂房及设施、设备、机构 与人员、卫生管理、原料、生产过程、 品质管理、生产 人员、成品贮存与运输等方面的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水果、蔬菜(包括可食的根、 茎、花、叶、果实,食用菌,食用藻类及蕨类)、果肉、 糖类、香精香料、液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食品添加剂为 原料,生产碳酸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及蔬菜 汁饮料、含乳酸饮料、乳酸菌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茶
4. 厂区环境
4. 1 设计 4.1.1 凡新、扩、改建均按照本规范和GB14881的有 关规定。 4.1.2 总平面布置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 和卫生标准,生产工艺规程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报至本地卫生行政 部门备案。 4.1.3 其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参 加、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 厂房及设施
5.9 污物排放及废弃特处理设施 5.9.1 必须设有排污及废弃物处理系统; 5.9.2 所有排污管道(包括下水道)适宜性; 5.9.3 应设有密闭式废弃物贮存设施;
5.10 清洗消毒设施 5.10.1 洗手设施材料。 5.10.2 洗手设施设置,地点、型式、冷、热水、数量; 5.10.3 洗手设施中应包括分配器、指甲刀、刷、干手; 5.10.4 消毒池;
2000
20000
60000
微生物数最大允许数
沉降菌/皿
1
浮游菌/m3
5
3
100
10
500
15
……
5. 厂房及设施
5.8 供水设施 5.8.1 供水设施;水量充足、压力足够; 5.8.2 食品直接接触及用来调配饮料的用水管道; 5.8.3 储水设备(储水槽、储水塔、储水池等)材料,并有 防污染 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
5. 厂房及设施
5.5 墙壁与门窗 5.5.1 生产车间墙壁材料,装修高度。 5.5.2 墙壁之间,墙壁与天花板、墙壁与地面之间的连接 (曲率半径在3cm以上)。 5.5.3 所有门窗结构框架。 5..5.4 准清洁区、清洁区内的窗户,其他车间的门窗,安 装纱门、纱窗; 5.5.5 生产车间所有窗台(1m以上,内侧要下斜 45°)。
5. 厂房及设施
5.6 采光、照明设施 5.6.1 加工场所工作面(300lx),配料及灌装车间不应低于 (800lx)。 5.6.2 照明设施(防护罩,不用水银或含水银的设施)。
5.7 通风设施 5.7.1 必通风设备,流向,机械通风换气量 3次/小时,每次 5-10分钟; 5.7.2 通风口(防护罩),进气口2m以上,并远离污染 源、排 气口。
5. 厂房及设施
5.1 厂房及车间配置 5.1.1 按照工艺流程需要及卫生质量要求有序地配置。 5.1.2 生产区和贮存场配置、面积应与产品品种数量应。 5.1.3 车间内,设备之间、设备与墙壁有适当的通道或工 作空间,一般宽度不少于60cm。 5.1.4 各生产车间应依其清洁要求程度,分为一般作业区、 准清洁作业区、清 洁作业区 和非食品处理区,各区 之间应进行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