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范文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范文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范文英文回答:As an engineer specializing in motor control systems, I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several asynchronous motor variable frequency drive (VFD) systems. In this report, I will outline the key aspects and considerations involved in the design of such a system.First and foremost, the selection of the VFD itself is crucial. There are various manufacturers and models available in the market, each with its own set of features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Factors such as motor power rating, speed control range, and the required level of motor protec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choosing the appropriate VFD.Once the VFD is selected, the next step is to determine the control strategy. This involves deciding on the type of control algorithm to be used, such as scalar control orvector control. Scalar control is simpler and more commonly used for basic applications, while vector control provides more precise control and is suitable for high-performance applications.In addition to the control algorithm, 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 system also involves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control parameters. Thes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PID) gains, determine the response of the motor to changes in the reference speed or load torque. Tuning these parameters is essential to achieve optimal performance, such as fast response and minimal overshoot.Furthermore, the design of the motor protection system is crucial to ensure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This includes implementing measures such as overcurrent protectio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and thermal protection. These protections are necessary to prevent damage to the motor and the VFD in case of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or faults.Finally, the user interface and monitoring system should be designed to allow for eas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his can include features such as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for setting and monitoring parameters, as well as fault diagnostics and logging capabilities.In conclusion, the design of an asynchronous motor VFD system involves careful selection of the VFD,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rol strategy and parameters, implementation of motor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the design of a user-friendly interface. By considering these aspects and incorporating them into the design, a reliable andefficient motor control system can be achieved.中文回答:作为一名专注于电机控制系统的工程师,我有机会设计和实施多个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一、引言异步电动机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变频调速系统可以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精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的原理和过程。

二、系统设计原理异步电动机通过变频器驱动,实现调速功能。

变频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通过PWM技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进而控制电机的转速。

变频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整流器、中间环节直流母线、逆变器和控制电路。

整流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并通过滤波电路削波,保持直流电的稳定性。

中间环节直流母线存储电能,为逆变器提供稳定的电源。

逆变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并通过PWM调制技术调整交流电的频率和幅值,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

控制电路通过传感器采集电机的运行状态,并通过对逆变器的控制信号实现控制目标。

三、系统设计步骤1.确定系统需求:根据应用场景和任务要求,确定对异步电动机的调速要求,包括速度范围、控制精度等。

2.选择电机和变频器:根据系统需求,选择适合的异步电动机和变频器,确保其参数和性能满足需求。

3.设计电路连接:根据电机和变频器的技术规格,设计电机与变频器的连线方式和电路连接,确保信号传输畅通。

4.设计控制系统:根据系统需求,设计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电路和控制算法等,确保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5.实施系统调试:将设计好的电路和控制系统进行组装和调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6.测试系统性能: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包括速度响应、负载变化等测试,验证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否达到。

7.优化系统性能: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8.编写设计报告:整理系统设计过程、实施步骤和测试结果,撰写设计报告。

四、系统设计考虑因素1.变频器和电机的匹配性:选择变频器时需要考虑其输出能力是否足够满足电机的需求,包括最大输出功率、额定电流等。

2.控制系统的精确性:设计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精度、控制器的计算性能等因素,确保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电机的转速。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1)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1)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电路的设计班级:路德1101学号:0401110212姓名:刘凯军指导教师:杨科科目录1绪论1.1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和现状1.2异步电机系统控制策略2 PWM逆变器的电流滞环控制原理2.1电流控制原理与方案比较2.1.1斜坡比较PI电流控制器原理2.1.2预测电流控制器的原理2.1.3电流滞环控制器的基本原理2.2基本电流滞环控制器的分析2.3.1同步开关法2.3.2正弦滞环宽度法2.3.3自适应滞环宽度法2.3.4基于锁相环的方法2.3.5基于矢量变换的方法2.3.6其它方法2.4电流滞环控制方案选择3电流滞环控制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实现3.1主电路设计3.2检测电路设计1绪论1.1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和现状电机控制系统主要分为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两大类。

传统的电气传动系统一般指速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机械、矿山、冶金、化工、纺织、造纸、交通等工业部门。

位置(伺服)系统,也就是运动控制系统是指通过伺服驱动装置将给定指令变成期望的机构运动.直流电机由于控制简单、调速平滑、性能良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直流电机结构上存在的机械换向器和电刷,使其具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固有缺点,如造价偏高,维护困难,寿命短,单机容量和最高电压都受一定限制等等。

交流电机(特别是异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运行可靠的特点,在单机容量、供电电压和速度极限等方面均优于直流电机。

从20世纪30年代起,不少国家就开始进行无换向器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但是由于条件限制,进展不大。

20世纪70年代初,在工业化国家,经济型交流电机调速装置已大量地使用在风机、泵类负载中,成为重要的节能手段。

同时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性能的交流电机控制系统也出现了,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断努力,性能得到很大改普,成本还在下降。

人们期望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它将在几乎所有工业应周领域中取代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经过大约30年的发展,交流电气传动已经上升为电气传动的主流,从数百瓦的家用电气直到数千千瓦级乃至数万千瓦级的调速传动装置,可以说无所不包的都可以用交流调速方式来实现。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范文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范文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范文1. 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电力调节方案,逐渐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
(4)IGBT 栅极与发射极之间是绝缘的�不需要稳态输入电流� 但由于存在栅极输入电容�所以驱动电路需要提供动态驱动电流。 器件的电流、电压额定值越大�其输入电容就越大。当 IGBT 高频 运行时�栅极驱动电流和驱动功率也是不小的�因此�驱动电路 必须能提供足够的驱动电流和功率。
绪论
变频调速技术是一种以改变交流电动机的供电频率来达到交 流电动机调速目的的技术。大家都知道�目前�无论哪种机械调 速�都是通过电机来实现的。从大的范围来分�电机有直流电机 和交流电机。由于直流机调速容易实现�性能好�因此过去生产 机械的调速多用直流电动机。但直流机固有的缺点�由于采用直 流电源�它的滑环和碳刷要经常拆换�故费时费工�成本高�给 人们带来太大的麻烦。因此人们希望�让简单可靠廉价的笼式交 流电机也像直流电动机那样调速。这样就出现了定子调速、变极 调速、滑差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串极调速等交流调速方式。 当然也出现了滑差电机、绕线式电机、同步式交流电机。随着电 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变频调速技 术�它一出现就以其优异的性能逐步取代其它交流电机调速方式� 乃至直流电机调速�而成为电气传动的中枢。
电流电压检测�一般在中间直流端采集信号�作为过压�欠 压�过流保护信号。
控制电路�采用8051单片机和SPWM波生成芯片SA868�控制电 路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各种设定信息和指令�根据这些指令和设定 信息形成驱动逆变器工作的信号。这些信号经过光电隔离后去驱 动开关管的关断。
4
第 2 章 主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7
当 S 3 、 S 6 同时闭合和 S 5 、 S 4 同时闭合�得到 uV �W , S5 , S 2 同 时闭合和 S1 、 S 6 同时闭合�得到 uW �U 。
为了使三相交流电 uU �V 、 uV �W 、 uW �U 在相位上依次相差 2� 3 � 各开关的接通、关断需符合一定的规律�其规律在图2.4b中已标 明。根据该规律可得 uU �V 、 uV �W 、 uW �U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设计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设计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设计异步电动机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电机,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它的运转速度受到电源的频率和极数的影响,因此在一些应用场合需要采取变频调速技术,以满足不同负载下的运转需求。

本文将介绍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现方法。

一、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原理异步电动机通过电源提供的交流电源驱动,其转速 n与电网频率 f 和定子极数 P 相关,公式为:n=60f/P 。

如图1所示,当电网频率为50Hz、极数为4极时,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为1500 rpm。

当需要在同一台异步电动机下实现不同转速时,可以采用变频调速技术。

变频调速的原理是通过变频器改变电网电源的频率和电压,从而改变异步电动机的转速。

变频器通过将电源中的直流信号转换成相应的交流信号进行调节,例如通过将电源中的50Hz的电信号转换为30~50Hz的交流信号,使得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得到调节。

二、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实现方法1.输入电源与三相异步电动机连接。

2.将电源中的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通过功率恒定的逆变器将直流信号转换为变频输出的交流信号。

3.通过多种控制方法调节电压频率,从而实现异步电动机转速的控制。

通常采用矢量控制和定速控制两种控制方式。

3.1 矢量控制矢量控制是一种高精度、高性能的控制方法,可以使异步电动机在不同的负载下达到相同的速度和扭矩。

矢量控制适用于较高的调速要求,可以在满足较高控制精度的同时,实现更好的动态性能。

3.2 定速控制定速控制是一种简单、常用的变频控制方法。

该方法通过设定电机的运行速度来调节输出频率和电压,使得异步电动机具有稳定的转速和扭矩。

三、结论本文通过介绍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可以实现异步电动机在不同负载条件下达到相同的转速和扭矩,提高了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将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交流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

交流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

交流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需要包含系统概述、变频调速原理、变频调速系统结构及组成、系统调试及故障检修、系统应用以及结论等章节。

摘要
异步电机的调速可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变频要求,其变频调速系统能够较好的提高机器的运行效率,降低电机的能耗,并且可以用于其它各种电气场合。

本文主要介绍了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首先对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系统进行介绍,以及变频调速原理,接着介绍了变频调速系统的结构及组成,并介绍变频调速系统的调试及故障检修,最后,对变频调速系统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并进行总结,以便于对变频调速的异步电机系统的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变频调速,异步电机,系统设计
1系统概述
变频调速异步电机系统是利用变频器及相应的PLC控制系统或智能软启动器控制,来实现异步电机调速的系统,即利用变频器改变电机输入电压的频率而调整电机转矩,使电机达到不同转速和扭矩的效果,从而满足变频调速工作的要求。

2变频调速原理。

实验四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实验四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实验四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一)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V/F控制方式下,选取不同的模式电机的静特性差异。

二.实验数据及分析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静特性n(r/min)1475 1488 1501 1511 1525 1543Ia(A) 2.5 2.2 2.0 1.9 1.8 1.7T(N.m) 100% 83.9% 68.1% 54.6% 37.4% 15%n(r/min)902 916 931 945 953 966Ia(A) 2.3 2.1 1.9 1.7 1.7 1.6T(N.m) 100% 82.7% 64.0% 46.4% 33.6% 16.5%n(r/min)475 488 495 508 518 528 Ia(A) 1.9 1.7 1.6 1.6 1.5 1.5T(N.m) 85% 69.2% 56.1% 45.1% 28.0% 21.7%n(r/min)472 485 495 506 508 525 Ia(A) 2.0 1.8 1.7 1.7 1.6 1.6T(N.m) 62.5% 50.5% 39.2% 27.4% 20.8% 3.6%三.思考题1.说明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静特性特点答:其他条件相同,转速与频率大致成正比;频率一样时,转速越高,带动转矩能力越差。

2.说明低频补偿对系统静特性的影响。

答:由于临界转矩随f减小而减小,f较低时,电动机负载能力较弱。

低频补偿可以增强系统负载能力,同转速时有低频补偿情况T较小。

3.说明载波频率的大小对电机运行影响答:低频时转矩大,噪音小,但此时主元器件开关损耗大,整机发热较多,效率下降。

高频时转矩变小,电流输出波形比较理想。

(二)异步电动机带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异步电动机带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掌握异步电动机带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静、动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报告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单相异步电机变频调速器的设计**: **学院: 工学院专业: 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电气3班学号:日期 2015年1月17日—2015年1月23日指导教刘权、孙磊师: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电气工程系摘要近年来,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己成为现代电气传动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并且随着新的电力电子器件和微处理器的推出以及交流电机控制理论的发展,交流变频调速技术还将会取得巨大进步。

现在流行的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可分为两种:变频调速和变压调速,其中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应用较多,它的调速方法可分为两种:变频变压调速和矢量控制法,前者的控制方法相对简单,有二十多年的发展经验。

因此应用的比较多,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变频器多数都是采用这种控制方法。

本文对变频调速理论,逆变技术,SPWM产生原理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数字化三相SPWM变频调速系统,以8051控制专用集成芯片 SA4828为控制核心,采用IGBT作为主功率器件,同时采用EXB840构成IGBT的驱动电路,整流电路采用二极管,可使功率因数接近1,并且只用一级可控的功率环节,电路结构比较简单。

一、绪论变频调速技术简介变频调速技术是一种以改变交流电动机的供电频率来达到交流电动机调速目的的技术。

大家都知道,目前,无论哪种机械调速,都是通过电机来实现的。

从大的范围来分,电机有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

由于直流机调速容易实现,性能好,因此过去生产机械的调速多用直流电动机。

但直流机固有的缺点:由于采用直流电源,它的滑环和碳刷要经常拆换,故费时费工,成本高,给人们带来太大的麻烦。

因此人们希望,让简单可靠廉价的笼式交流电机也像直流电动机那样调速。

这样就出现了定子调速、变极调速、滑差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串极调速等交流调速方式。

当然也出现了滑差电机、绕线式电机、同步式交流电机。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变频调速技术,它一出现就以其优异的性能逐步取代其它交流电机调速方式,乃至直流电机调速,而成为电气传动的中枢[1]。

变频调速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交流调速方法。

但如何得到一个单独向异步电动机供电的经济可靠的变频电源,一直是交流变频调速的主要课题。

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普通的晶闸管、小功率管的实用化,出现了静止变频装置,它是将三相的工频电源经变换后,得到频率可调的交流电。

这个时期的变频装置,多为分立元件,它体积大、造价高,大多是为特定的控制对象而研制的,容量普遍偏小,控制方式也很不完善,调速后电动机的静、动态性能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低速的性能不理想,因此仅用于纺织、磨床等特定场合。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变频调速传动技术也随之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开始出现了通用变频器。

它功能丰富,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负载和场合,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半导体开关器件IGBT、矢量控制技术的成熟,微机控制的变频调速成为主流,调速后异步电动机的静、动态特性已经可以和直流调速相媲美。

随着变频器的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开关器件、传感器的性能越来越高,进一步提高变频器的性能和功能已成为可能。

现在的变频器功能很多,操作也很方便,其寿命和可靠性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所谓变频就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如功率晶体管GT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将50Hz的市电变换为用户所要求的交流电或其他电源。

它分为直接变频(又称交-交变频),即把市电直接变成比它频率低的交流电,大量用在大功率的交流调速中;间接变频(又称交-直-交变频),即先将市电整流成直流,再变换为要求频率的交流。

它又分为谐振变频和方波变频。

前者主要用于中频加热,方波变频又分为等幅等宽和SPWM变频。

常用的方法有正弦波(调制波)与三角波(载波)比较的SPWM法、磁场跟踪式SPWM法和等面积SPWM法等。

本设计所设计的题目属于间接变频调速技术。

它主要包括整流部分、逆变部分、控制部分及保护部分等。

逆变环节为三相SPWM逆变方式。

变频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变频器的发展现状进入90年代,通用变频器以其优异的控制性能,在调速领域独树一帜,并在工业领域及家电产品中得到迅速推广。

此外,变频技术和变频器制造己经从一般意义的拖动技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世界各国在工业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领域中争强占先的阵地,各发达国家更是在该技术领域注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使之目前己经进入了高新技术行业。

就变频技术而言,目前日本、美国及法国、荷兰、丹麦等国家可以说是齐头并进,不分伯仲。

在这一领域的研制、生产方面,220KW功率以上的变频器基本被欧、美等国家垄断,如德国的西门子(SIEMEN)、丹佛斯( DANFOSS),美国的公司、欧洲的ABB等。

中小容量的变频器85%为日本产品和台湾产品所占领,如富士(FUJI),三垦( SAMCO )、东芝(TOSHIBA)、松下(PANASONIC)、三菱( MITSUBISHI)、安川以及台湾的台达。

由于这些国家、地区的工业基础好、制造业发达、开发生产能力强,所以他们生产的变频器适应范围广,生产己经初具规模变频器应用普及率在85%以上。

我国的变频器深圳华为电气(现己经改名安圣电气)、伴灵电气、成都森兰、大连普传科技都是变频器研究、开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可以取代国外品牌,创建我们自己的国产名牌。

变频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电力电子器件的基片已从Si(硅)变换为SiC(碳化硅),使电力电子新元件具有耐高压、低功耗、耐高温的优点;并制造出体积小、容量大的驱动装置;永久磁铁电动机也正在开发研制之中。

随着IT技术的迅速普及,以及人类思维理念的改变,变频器相关技术的发展迅速,未来主要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展[2]:1.网络智能化智能化的变频器买来就可以用,不必进行那么多的设定,而且可以进行故障自诊断、遥控诊断以及部件自动置换,从而保证变频器的长寿命。

利用互联网可以实现多台变频器联动,甚至是以工厂为单位的变频器综合管理控制系统。

2.专门化和一体化变频器的制造专门化,可以使变频器在某一领域的性能更强,如风机、水泵用变频器、电梯专用变频器、起重机械专用变频器、张力控制专用变频器等。

除此以外,变频器有与电动机一体化的趋势,使变频器成为电动机的一部分,可以使体积更小,控制更方便。

3.环保无公害保护环境,制造“绿色”产品是人类的新理念。

21世纪的电力拖动装置应着重考虑:节能,变频器能量转换过程的低公害,使变频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噪声、电源谐波对电网的污染等问题减少到最小程度。

4.适应新能源现在以太阳能和风力为能源的燃料电池以其低廉的价格崭露头角,有后来居上之势。

这些发电设备的最大特点是容量小而分散,将来的变频器就要适应这样的新能源,既要高效,又要低耗。

现在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变频调速传动技术也随之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

这种进步集中体现在交流调速装置的大容量化,变频器的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结构的小型化一些方面。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在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使用集中传动。

作为动力的鼠笼电动机,是不需要调速的。

它只需要满足各种生产条件对它提出的起动和稳速运行的要求就可以,调速的任务是由皮带和齿轮来完成。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生产的连续性和流程化的要求愈来愈高,发展电机的调速技术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直流调速系统,由于其良好的调速性能,很长的时期内在调速领域内占据首位。

但是由于直流电动机本身有机械换向器,给直流调速系统造成一些固有的、难于解决的问题。

随着交流传动电动机调速的理论问题的突破和调速装置(主要指变频器)性能的完善,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性能差的缺点已经得到了克服,目前,交流调速系统的性能已经可以和直流系统相媲美,甚至可以超过直流系统。

由于交流调速不断显示其本身的优越性和巨大的社会效益,使变频器具有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

各种性能优越的新型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出现,如既能控制导通又能控制关断的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具有良好功率转换效率和适于在高频大功率情况下工作的MOSFET;既有MOS管栅极驱动电压功率小和驱动线路简单,又有双极性功率晶体管导通饱和压降小优点的绝缘栅双极性大功率管IGBT;以及内部既有大功率开关器件,又有各种驱动电路和过压、过流等保护电路的智能型功率模块IPM等器件的应用,不仅使交流调速系统控制装置体积小,效率高,而且还更容易实现各种功能复杂但在结构上简单的控制方案,更加充实和推动了变频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能完成各种复杂信号和信息处理的集成芯片的出现,如能产生脉宽调制信号的专用集成电路以及各种单片机和计算机系统用的微处理器和接口芯片的大量问世,为高质量的控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建立在电机统一理论和机电一体化理论基础上的各种先进控制方案,通过快速检测电流实现PWM控制的变频技术,通过直接控制转矩来快速控制转速的转速自调整技术,以及具有很强抗干扰能力的变结构控制系统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电机调速领域的内容。

总之,交流电机调速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变频器传动本身固有的优势,必将使之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以体现出不同的功能,达到不同的目的,收到相应的效益。

因此,本论文通过对变频器的研究,对于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理论的应用,有着实际的意义和一定的应用价值。

系统原理框图及各部分简介本文设计的变频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系统各组成部分简介:供电电源:电源部分因变频器输出功率的大小不同而异。

因为本设计中采用市电,即220V电源。

整流电路:整流部分将交流电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必须加以滤波。

在本设计中采用三相不可控整流。

它可以使电网的功率因数接近1。

三相逆变电路:逆变部分将直流电逆变成我们需要的交流电。

在设计中采用三相桥逆变,开关器件选用全控型开关管IGBT。

PWM 控制:调制脉冲宽度,控制我们所需要的频率。

滤波电路:因在本设计中采用电压型变频器,所以采用电容滤波,中间的电容除了起滤波作用外,还在整流电路与逆变电路间起到去耦作用,消除干扰。

控制电路:采用8051单片机和SPWM 波生成芯片SA4828,控制电路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各种设定信息和指令,根据这些指令和设定信息形成驱动逆变器工作的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光电隔离后去驱动开关管的关断。

2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及方法三相异步电机工作的基本原理异步电机的等效电路异步电动机的转子能量是通过电磁感应而得来的。

定子和转子之间在电路上没有任何联系,其电路可用图来表示[3]。

图异步电动机的定、转子图图中:1.U ——定子的相电压; 1I.——定子的相电流;11 、 x r ——定子每相绕组的电阻和漏抗; s E 2、S I 2、S X 2分别是转子电路产生的电动势、电流、漏电抗;1.E ——每相定子绕组反电动势,它是定子绕组切割旋转磁场而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