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物理学与能源技术
自然资源知识:物理学和能源技术学的关系

自然资源知识:物理学和能源技术学的关系物理学和能源技术学的关系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严谨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应用。
而能源技术学则是应用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能源开发、利用、转换和储存等多个方面。
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物理学为能源技术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而能源技术学则反过来促进了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关系。
一、物理学为能源技术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能源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物理、化学、数学、材料学等多个领域。
而其中,物理学为能源技术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1.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是实现热能转换、储存和利用的理论基础。
热力学研究能量守恒、热力学循环过程、热力学效率等问题,包括热能、机械能和电能等多种能量形式的转换和利用。
统计物理学则探究热力学系统中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和热学性质,为热力学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基础。
2.光学和光电子学:光学和光电子学是实现光能转换、储存和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光电材料、太阳能电池和光纤通信等领域。
光学研究光传播、干涉和衍射等问题,光电子学则研究光吸收、光致电荷分离和光电效应等问题,为光能转换和利用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3.材料学和半导体物理学:材料学和半导体物理学是实现能源转化、储存和利用的重要技术基础。
材料学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包括太阳能电池材料、光催化材料、电解质材料和热储材料等。
半导体物理学则研究半导体材料的电子能带结构、载流子输运和光电转换等问题,为半导体能源器件的设计、制备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能源技术学促进了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除了为能源技术学提供理论基础外,能源技术学还促进了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其中,能源技术学在以下方面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能源技术学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如如何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如何克服材料极端环境下的损耗和故障等。
物理学领域中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物理学领域中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新能源技术在物理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减轻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经济的绿色增长。
本文将着重介绍物理学领域中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并探讨其对环境和经济的潜在影响。
一、太阳能技术太阳能技术是目前最为成熟和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技术之一。
太阳能技术通过利用太阳辐射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实现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
光伏发电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应用之一,通过将太阳光辐射直接转化为电能,可以在不依赖传统能源的情况下提供清洁、可再生的电力。
目前,光伏发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大规模的光伏电站,并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进步不断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
此外,还有一些创新的光伏技术正在不断涌现,如薄膜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这些技术的出现将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和成本竞争力。
除了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利用也是太阳能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太阳能热利用可以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光转化为热能,用于供暖、热水和工业加热等领域。
太阳能热利用不仅具有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还能够降低传统能源的使用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风能技术风能技术是另一种重要的新能源技术。
风能技术通过利用风能将其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对风能的高效利用。
风力发电是目前最为成熟和广泛应用的风能技术,通过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可以为社会提供清洁、可再生的电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风力发电已经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大规模的风电场,通过风力发电为社会供电。
同时,风能技术还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例如深水风力发电、垂直轴风力发电等新技术的出现,将进一步提高风能利用的效率和可靠性。
三、地热能技术地热能技术是利用地壳内的热能资源进行能源转化的一种新能源技术。
地热能技术通过地热发电、地源热泵和地热供暖等形式,将地壳内的地热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
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和效率

讲授新课
(2)枯萎的花儿,自发从空气中吸取能量和水分,
重焕青春?
枯萎的花儿,也不 可能自发从空气中 吸取能量和水分。
讲授新课
(3)坡底的巨石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能量,滚向坡顶?
机械能可以全部 转化为内能,而内能 不可全部转化为机械
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讲授新课
(4)汽车从北京开到天津,掉转车头,可以不再消
会有热量的传递;摩擦无处不在,机械能会不断转
化为内能。我们对能量的利用,无法避免涉及热量 的生成与转移。于是,每一次能量的利用。都会减 少这个世界上可利用、便于利用的能量的总量。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能量是守恒的,我们仍然要 节约能源的原因。
讲授新课
二 能量转化中的效率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人们把一种能量转化
第十一章 物理学与能源技术
2.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和效率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无处不在。然而,许多
情况虽然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在实
际情形中却不会发生,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认识到能量转移具有方向性。
2.认识能量转化效率。
为另一种能量总是为了某种目的:
用燃气灶烧水,目的是为了把水烧热或烧开;
并希望烧水时将天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完全传递 给水壶中的水。 使用电梯是为了把人或物体提高到一定的高
度;并希望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完全转化成人或
物体的势能。
讲授新课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这些理想都不可能发生在
所有的能量利用过程中,能量损耗不可避免 。
能终会完全转变为内能,内能不可自发地转化为机
械能。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1章教学课件:1能量守恒定律(共34张PPT)

一缕阳光
知识讲解 内能
烫手的暖气片
化学能
电池
知识讲解
光能和电能
化学能
闪电
各种各样的食物
皮球在空中运动;太阳内部的原子核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暖气片内的水中,大
量水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电池一旦接入闭合回路,它内部的化学成分将持续
发生反应……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对应着能量的多样性。
强化训练
分析下列各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能: (1)汹涌澎湃的钱江大潮具有____动_____能。 (2)被卷紧的钟表发条具有__弹__性__势___能。 (3)商店橱窗里展示着的干电池具有___化__学_____能。 (4)正在空中盘旋的飞机具有____动__能__和__重__力__势____能。 (5)夜间街道两边的霓虹灯光具有___光____能。
学习目标
1
认识物体具有的能量形式,知道不同的运动形式对应不同的能量。
2
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
3
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知道它是一个普遍规律。
4
知道“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知识讲解
一、形形色色的能量
讨论交流 物体具有的能量 你能说出下图中这些物体具有的是什么能量吗?
机械能
光能
在空中运动的足球
1.一种能增加,总伴随着另一种形式能减少或者另一物体转移而来; 2.该定律是大量实验事实得出,是人们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和研究的科学 总结。所有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3.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是人们认识自 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科学依据。
4.与机械能守恒的区别: (1)机械能守恒:有条件,机械能无损失 或补充; (2)能量守恒:无条件;
永康市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物理学与能源技术第4节 核能教案教科版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答案】D
【解析】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使用存在偶然性,使实验பைடு நூலகம்论具有普遍性,要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测量三次以上。所以D选项正确。
两个城市毁坏程度达60%~80%.
师 : 我国用了短短4年时间完成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 并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 完成了其他国家要十几年或几十年才能完成的工作.
师 : 原子弹和氢弹为什么会具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
生 : 因为原子弹和氢弹都利用了核能.
师 : 铀-235只有在中子的轰击下才能发生裂变 , 放出核能 , 那么是不是要不断地从外界提供中子 , 才能维持铀核的不断裂变呢 ?
学生活动 :用火柴模拟链式反映(详见教材50页图11-4-3).
师介绍 :科学家们从实验中发现 , 铀-235核在受到中子的轰击后 , 裂变成2个差不多大小的新粒子的同时 , 还释放出2~3个新中子 , 这2~3个中子又去轰击其他铀-235核 , 引起2~3个新的铀核裂变 , 又各放出2~3个中子 , 这些中子又去轰击更多的铀核发生裂变……随着一个铀核裂变的发生 , 会引起越来越多的铀核发生裂变.这样 , 裂变就不断地自行持续下去 , 这种现象叫做链式反映.
3.自然界中 , 太阳内部的温度高达1000万摄氏度以上 , 在那里就进行着大规模的聚变反映.太阳辐射出的光和热 , 正是由聚变反映释放的核能转化而来的.可以说 , 地球上的生物每天都享用着聚变释放出的能量.
能源物理学与能源技术

能源物理学与能源技术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能源物理学则是能源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
能源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能源本质、能源产生、输送、储存和利用的学科,它是研究能量传递和转换的基础。
而能源技术则是指利用各种手段将能源转化为有用的能量形式,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本文将从能源物理学和能源技术的角度出发,探讨能源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能源物理学的研究方向能源物理学主要研究三方面问题:一是能源种类,二是能量转化,三是能源损失。
(1) 能源种类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分为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两大类。
化石能源包括煤、油、天然气等,是由数百万年前死去的生物遗体形成的。
可再生能源则是指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等,是自然界不断更新并可持续利用的能源。
能源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如何高效、清洁地利用这些能源。
(2) 能量转化能量转化是能源物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目前,人类利用能源主要通过热、电、力、化学等多种方式进行能量转化。
比如,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热能,热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则可以通过电池板转化为电能。
能量转化的过程中需要研究能量传递、能量转换效率以及能量转化后剩余能量的利用等问题。
(3) 能源损失能源损失是人类能源利用领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能源损失包括热损失、光损失、运输损失等。
为了尽可能利用能源,能源物理学需要研究如何减少能源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人类对于高效、清洁能源技术的需求日益强烈。
未来的能源技术将越来越关注以下几个方向:(1) 多元化能源结构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未来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
未来的能源技术将更加关注能源的多元化结构,包括将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利用,加快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 智能化能源网络未来的能源网络将趋于智能化。
智能化能源网络将通过各种传感器、计算机等技术实现能源信息的集中管理,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优化能源生产、输送和使用的过程,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
物理与新能源

物理与新能源物理与新能源是紧密相关的领域,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可以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物理学通过对能量和物质的研究,为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下面就物理学与新能源的关系展开讨论。
首先,物理学为新能源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研究和利用新能源的过程中,物理学界多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解决了许多关键问题。
例如,太阳能电池的发明离不开对光的电学性质和光电效应的深入研究,物理学家利用量子力学的理论计算,揭示了太阳能电池中光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太阳能的转化和利用提供了基础。
另外,核能的开发也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物理学家通过对核反应和放射性衰变的研究,为核能的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人类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
其次,物理学为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物理学的实验手段和仪器设备的发展,为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例如,物理学家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为新型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另外,物理学还发展了一系列测量技术和检测方法,如能谱技术和光谱技术等,这为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通过物理学的技术支持,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再次,物理学在新能源领域的研究中探索了许多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物理学家们发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和规律,这些发现不仅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也为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例如,量子力学的研究揭示了微观领域的奇妙世界,物理学家们发现了许多量子效应和新型材料的特性,这为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另外,研究发现的新现象和规律,如热力学、光学和电磁学等领域的发现,也为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综上所述,物理学与新能源的关系非常密切。
物理学为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揭示了许多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2023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物理学与能源技术11.4核能教案(新版)教科版

学生在小组讨论、互动探究等环节中,培养了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学会了倾听他人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学生通过预习、课堂学习、巩固练习等环节,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核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识到核能在现代能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学生关注核能安全与环保问题,形成了正确的能源观念,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5.针对难点问题,设置课后探究任务,鼓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对核能的基本概念、释放原理和发电过程进行讲解,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2.讨论法:针对核能安全与环保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核能安全与环保问题的深入理解。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采用动画、图示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核能释放原理和发电过程。
2.设计课堂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核能转换过程,加深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3.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核能安全与环保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结合时事新闻、科普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课标要求相符,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核能的基本概念及其释放原理。
2.核能发电过程及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3.核能安全与环保问题的认识。
难点:
1.核能释放原理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和能量转换过程。
2.核能发电中涉及的热交换、发电机原理等工程技术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物理学与能源技术第1节能量守恒定律一、形形色色的能量1、从八年级开始接触“能量”,你知道的能量形式有哪些?答:有机械能、内能、光能、声能、磁能、化学能、核能等多种形式。
二、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2、准备4个小实验:①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会感到热。
②黑袋内盛水,放在阳光下被照热。
③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能电池对着阳光小电扇会转起来。
④用钢笔杆在头发上摩擦后能吸引小物体。
学生讨论指出上述四个小实验中能量的转化。
答:①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中光能转化为内能;③中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动能;④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三、能量守恒定律3、能量互相转换时其量值不变,表明能量是不能被创造或消灭的,因此各种形式能的总量一定守恒,单一的某一种形式的能或几种能不一定守恒。
四、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4、永动机是一类所谓不需外界输入能源、能量或在仅有一个热源的条件下便能够不断运动并且对外做功的机械。
永动机的失败,从反面证明了能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例题:能量的转换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
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B )第2节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和效率一、能量转换的方向性观察下列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中的能量不仅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
图中,属于发生能量转移的是A,属于发生能量转化的是B、C、D、E、F。
2、图A中,高温火炉散发的热量供人取暖,炉火散失的能量不能自动聚集起来再利用;同理,图C中,由于摩擦,动能转化成了轮胎、地面和空气的内能,这些消耗的能量不能再自动地汇集起来用来驱动汽车。
事实表明,能量的转化与转移具有方向性。
例题:1、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且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的,下面几幅图按能量转化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①树林②太阳③燃煤电④空调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①③④D.①③④②2、若在一定时间内,太阳光辐射到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为2.7×107J,这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煤放出的热量相当?这些能量经转化后,可供功率为35W的路灯工作60h,那么该太阳能路灯的能量转化效率是多少?(煤的热值为3.0×107J/kg)解:(1)∵由题知,Q放=mq=2.7×107 J,∴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m=Q放q=2.7×107 J3.0×107 J/kg=0.9 kg;(2)使用太阳能路灯的有用能量:W电=Pt=35 W×60×3 600 s=7.56×106 J,太阳光辐射到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总能量)W总=2.7×107 J,该太阳能路灯的能量转化效率:η=W电W总×100%=7.56×106 J2.7×107 J×100%=28%。
第3节能源石油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能源,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是发达国家主要的石油供应国。
1973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
由此引发了西方国家第一次石油危机。
1980年,中东两个石油大国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爆发战争,两伊战争猛烈冲击世界石油市场,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两次石油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人们对能源问题的思考。
一、能源的分类1、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是什么?答:煤、石油、天然气。
2、凡是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叫能源,能源按产生的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化石能源是千百万年前埋藏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它通常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三种具体燃料;人类生活中,还广泛利用食物等生命物质中存储的化学能,这类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
3、能源的分类类别定义示例一次能源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当今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的能源电力、煤气、汽油、煤油、焦炭、洁净煤、激光等二、世界能源储量及需求4、21世纪的能源趋势有以下特点:①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迅速增长;②人类的主要能源仍是化石能源,它利用后短期内不能再生;③会出现能源危机。
例题:1、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的是从1750年以来世界能源消耗增长和发展趋势,请你结合此曲线写一条有关能源的宣传广告。
答:能源危机正向我们走来,我们要节约能源(或请节约能源,保护地球;或积极开发新能源等)。
2、研究能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
能源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进行不同分类。
下列四组能源中,能归入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一组是( B )B.太阳能、风能、海洋能C.水能、木柴、天然气D.石油、海洋能、核能第4节核能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一枚原子弹,使这个20余万人口的城市转眼间变成了废墟。
三天以后,日本长崎遭到了同样的命运。
据有关资料记载,广岛24.5万人中死伤、失踪超过20万人,长崎23万人中死伤、失踪近15万人,两个城市毁坏程度达60%~80%。
一、原子能、核能1、原子的核式结构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2、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旦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就有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二、核裂变及其应用3、用中子轰击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原子核会分裂成两个质量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叫作裂变。
快速的裂变反应可以引起猛烈的爆炸,原子弹就是利用快速裂变制成的。
如果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就可以把核能用于和平建设事业,“核反应堆”就是控制裂变反应的装置,已成功地应用到核潜艇、核电站等装置。
4、铀核裂变时所产生的中子,又轰击其他铀核,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的反应过程叫链式反应。
5、核裂变的利用:(1)核电站的核心装置——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2)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瞬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三、核聚变6、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叫作聚变,也叫热核反应;氢弹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控制核聚变,使之和平地释放能量。
例题:2011年3月1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冷却系统的故障,导致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1)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
(2)下面是核能发电中能量转化的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
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3)“福岛核泄漏”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请你对发展核电简述自己的观点。
只要从开发新能源、节约化石能源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核废料处理等一方面说明即可。
第5节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同学们,我们知道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些能源会越用越少,直到最后消失。
怎样让我们的社会能够持续发展下去呢?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们也来探究一下吧!一、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和相应对策1、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随着不断开采会逐渐枯竭,人们称其为“能源危机”。
2、能源利用中硫化物、碳氧化物和粉尘的大量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由于突发事件引起的能源的短缺或能量供应的中断,这称为能源利用的安全问题。
4、根据你周围使用能源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几种可行的改进措施。
(答案开放)答:合理利用能源、开发和利用好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是人类自身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举措。
二、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近年来,曾支撑20世纪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主的石化能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除其储藏量不断减少外,更严重的是科学研究发现,石化能源在使用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作为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后,人为地导致了全球变暖,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社会发展动力来源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它的各种形式大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潮汐能例外),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
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例题:1、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目前核电站都是通过聚变反应来利用核能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C.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释放出核能D.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2、为发展“低碳”经济,很多地区开始采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属于可再生(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的另一种方式是用集热器加热,它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增加水的内能。
3、如图所示是核电站原理示意图。
对目前已建成并运转的核电站来说:(1)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它是以铀为核燃料的,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
(2)在核电站里,能量的转化过程是:反应堆中放出的核能转化为高温蒸汽的内能,高温蒸汽的内能转化为蒸汽轮机的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3)核电站使用过的核燃料称为核废料,它具有放射性,会对人和其他生物造成伤害,一般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
练习题:1、下列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C )A.水能 B.电能 C.石油 D.氢能2、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B )A.太阳能 B.核能 C.风能 D.水能3、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A.化石能源 B.水能 C.生物质能 D.太阳能4、下列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B )A.风能 B.电能 C.太阳能 D.核能5、木柴、食物等给我们提供的能源属于( C )A.化石能源 B.太阳能 C.生物质能 D.核能6、化石能源归根到底来自( B )A.核能 B.太阳能 C.风能 D.生物质能7、在下列能源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B )A.太阳能、地热能、风能B.煤、石油、天然气C.核能、生物质能、水能D.电能、汽油、柴油8、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D )A.煤、石油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人类可以无尽地开发利用C.如果大量利用太阳能,可能使太阳能在短期内消耗殆尽D.水能和风能可以从自然界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9、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一次能源。
10、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11、使用后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2、使用后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13、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植物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