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院张元鹏 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答案最新版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习题详解(第7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产品市场)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第七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产品市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设某完全竞争市场有许多厂商,而每个厂商的LAC 都相同,其最低点的价格为10元,产量为20,若市场的需求函数为1500050Q P =-。
试求长期下市场的价格及厂商的数目。
解:长期中,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 曲线的最低点。
故()min 10P LAC ==,厂商数目15000501072520Q n q -⨯===家。
2.某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有100家厂商,而每个厂商的短期成本为320.121410TC q q q =-++问(1)个别厂商的SAC 、SAVC 及SMC 各为多少?(2)个别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为多少? (3)行业短期供给曲线为多少?(4)若市场需求为140.01P Q =-,则市场价格及均衡产量各是多少? (5)厂商利润最大的产量及利润各为多少?解:(1)2100.1214TC SAC q q q q ==-++。
3220.12140.1214SVCSVC q q q SAVC q q q=-+⇒==-+。
2d 0.3414d TCSMC q q q==-+。
(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为SM C P =,即20.3414q q P -+=,解得8q 。
(二阶条件要求()()()0SMC q MR q P q '''>==,即40.6400.6q q ->⇒>,故q 舍去。
)20.1214SVC SAVC q q q ==-+ ,其最低点处d 0.220d SAVCq q=-=,10q ∴=,从而()2min 0.110210144SAVC =⨯-⨯+=。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第2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判断与选择题:(1)随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均衡价格上升10%,均衡产量上升10%,此时需求为单位弹性。
该种说法:(A )对,(B )错。
答:(B )错。
需求曲线的移动是指在某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其他条件发生改变而导致的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是在不同需求曲线上考虑问题。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百分比之比,是在一条需求曲线上考虑问题。
因此,需求曲线移动所反映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变化关系不能体现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2)陡峭的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小,而平坦的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大。
该种说法:(A )对,(B )错。
答:(B )错。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不能等同,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对于需求函数()dq d P =,其需求价格弹性为:d 1d d d d d q P P e P q q =-⋅=⋅斜率。
即需求价格弹性不仅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有关,还与dPq 有关。
一个直观的例子是线性需求曲线上,虽然各点处的斜率相等,但需求价格弹性却不同。
(3)如果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销售税主要由购买者负担。
该种说法:(A )对,(B )错。
答:(A )对。
根据税负与供求曲线价格弹性的关系s d d s P eP e ∆=∆,供求双方各自承担的税负与其各自的弹性成反比。
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则其税负越高。
(4)当需求曲线斜率始终为负而供给曲线斜率始终为正时,如果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A )收敛型的;(B )发散型的;(C )封闭型的。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博弈论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圣才】

第13章博弈论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13.1 复习笔记一、博弈论概述1.何谓博弈和博弈论(1)博弈博弈(games),又被称为对策、游戏或竞赛,是指一些个人或单位在“策略相互依存”(strategic interdependence)情形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状态。
也就是说,在博弈情境下,每个人的效用(或利益)不仅取决于他自身的行为,而且也取决于其他人的行为。
简而言之,个人所采取的最优策略取决于他对其他人所采取的策略的预期。
(2)博弈论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博弈情境下博弈参与者的理性选择行为的理论;或者说,它是关于竞争者如何根据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变化,采取最优策略和行为的理论。
博弈论既可以用于研究相互依存的厂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行为,也可以用于研究政治、谈判及战争等对抗行为。
2.博弈的基本构成及其表述形式所讨论的博弈问题都是建立在“个体行为理性”基础上的“非合作博弈”。
“个体行为理性”是指个体的行为始终都是以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为唯一目标,除非为了实现自身最大利益的需要,否则不会考虑其他个体或社会的利益这样一种决策原则。
“非合作博弈”指在各博弈方之间不能存在任何有约束力的协议,也就是说各博弈方不能公然“串通”、“共谋”的博弈问题。
(1)博弈的基本构成要素①博弈的参与者,或简称为博弈方。
②博弈各方可供选择的全部策略或行为的集合。
③进行博弈的次序。
④各个博弈方的得益。
(2)博弈的表述形式①博弈的策略型表述在博弈的策略型表述中,所有参与人同时选择各自的策略,所有参与人选择的策略一起决定每个参与人的支付。
该种表达方式通常用于静态博弈的情况,有时也会表达动态博弈。
一般情况下策略型表述会给出:a .博弈的参与人集合:b .每个博弈参与人的策略集合:()1,2,,i S i n =Lc .每个参与人的支付函数:()()12,,,1,2,,i n u s s s i n =L L用代表一个策略型(标准型)博弈。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消费者行为理论(Ⅰ)(圣才出品)

2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3-34
4.一个消费者愿意用 1 磅牛排换 3 磅汉堡包,目前他每月购买的牛排与汉堡包的重量
相同,而牛排的价格是汉堡包的 2 倍,那么他是应该增加牛排的购买减少汉堡包的购买,还
是相反?
解:以 b 和 h 分别代表牛排和汉堡包,由题意可知:
MUb = 3MUh , Pb = 2Ph
则有: MUb = 3 Pb = 2 MUb MUh ,故应该增加牛排的购买减少汉堡包的购买。
MUh
Ph
Pb
1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3-32 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 (2)如图 3-33 所示,可作出该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和求出最优选择点。
图 3-33
Pb = 3 , Pc = 2 , I = 30 ,消费预算线为: 3b + 2c = 30 。
Ph
5.小杨是个电脑游戏狂热爱好者。他除了吃饭,将其所有的钱全花在打游戏上。他的 效用函数是
U ( g, f ) = g + ln f ,其中 g 代表打游戏的数量, f 代表食物数量。
(1)请求出小杨对食物和打游戏的需求函数,假设其价格分别为 Pg ,Pf ,小杨的收入 为I 。
(2)当 I Pg 时,小杨对食物的价格需求弹性是多少? (3)小杨的女朋友对小杨打游戏很不满,她说,小杨将其增加的收入全部花在打游戏 上。如果 I Pg ,她的不满是否有根据?
图 3-31 无差异曲线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习题详解(第13章 博弈论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第十三章博弈论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如果每个人的策略都是占优策略,那么必将构成一个纳什均衡。
(2)在囚徒困境中,如果每一个囚犯都相信另一个囚犯会抵赖,那么两个人都会抵赖。
(3)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最后一次重复必定是原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
(4)无限次重复的古诺博弈不一定会出现合谋生产垄断产量的现象。
(5)如果博弈重复无限次或每次结束的概率足够小,而得益的贴现率δ充分接近1,那么任何个体理性的可实现得益都可以作为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结果出现。
(6)触发策略所构成的均衡都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答:(1)正确。
每一个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因为占优策略均衡要求它是对所有其他参与人的某个特定的策略组合的最优选择,则自然它也是对所有其他参与人的某个特定的策略组合的最优选择,从而占优策略组合必将构成一个纳什均衡。
(2)错误。
在囚徒困境中,“坦白”永远是两个囚徒的最优策略,不管对方选择“坦白”还是“抵赖”,“坦白”都是自己的最优选择,因而占优策略均衡仍为(坦白,坦白)。
(3)正确。
最后一次博弈,双方都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事,相当于一次博弈的效果,因而是原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
(4)正确。
是否合谋生产主要看符不符合利润最大化的要求。
只有当贴现系数δ足够大时,双方采取触发策略才是均衡的;若贴现系数δ较小,偏离合谋生产是厂商的最优选择。
(5)正确。
只有符合个人理性要求的利益最大化时,个体才会选择合作。
(NEW)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第二篇 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微观经济运行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Ⅰ)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Ⅱ)第五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Ⅰ)第六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Ⅱ)第七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产品市场第八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要素市场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第三篇 不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微观经济运行第十章 完全垄断理论第十一章 垄断竞争理论第十二章 寡头市场第十三章 博弈论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第十四章 不完全竞争下的要素价格理论第四篇 不确定下、信息与市场失灵第十五章 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非对称第十六章 市场失灵、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1判断题(1)任何不对其索取价格的物品都是自由取用物品。
( )【答案】×【解析】自由取用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的欲望来说,其数量是无限的,取用时不需要花费任何代价,其价格为零,如自然界中的空气、水等。
但是不对其索取价格并不代表都是自由取用物品,如得到免费馈赠的物品,对于被赠与人来说未被索取任何价格,但该物品仍是经济物品。
(2)稀缺物品一定有一个直接以货币支付的价格。
( )【答案】×【解析】稀缺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或欲望而言,其数量是有限的,取用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其机会成本大于零。
但不是所有的稀缺性都可以用货币来表示。
例如,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清洁的水和新鲜的空气逐渐变得稀缺,但难以用货币来衡量。
(3)如果你得到两张免费的奥运会参观券,它们可以看作是自由取用物。
( )【答案】×【解析】自由物品的免费取用是对于所有社会成员而言的,奥运会参观券对于其他人来说,仍需支付一定的价格,所以是稀缺物品。
(4)如果某种资源免费供应时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那么,这种资源就是稀缺的。
( )【答案】√【解析】当某种资源免费供应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便出现了。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习题详解(第5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Ⅰ)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第五章生产者行为理论(Ⅰ)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公司A和B都生产产品X。
每一个公司计划日产量为1000单位。
公司可选择使用下述生产方式(投入组合)中的任一种达到日产1000的目标:方式1 方式2 劳动L10 8资本K20 25 (1)方式1与方式2有可能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吗?请解释为什么可以或者不可以。
(2)A公司每天每单位的劳动成本为200元,每单位资本的成本为100元。
对于A公司,哪种生产方式是经济有效的?(3)B公司每天每单位的劳动成本为250元,每单位资本的成本为75元。
对于B公司,哪种生产方式是经济有效的?答:(1)方式1与方式2有可能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因为方式1的劳动多于方式2,方式1的资本少于方式2,所以方式1和方式2两种投入要素的组合有可能位于同一条等产量线上,从而有可能同时达到技术有效。
(2)方式1生产1000单位日产量的总成本为120010*********C=⨯+⨯=元,平均成本为1400010004AC=÷=元。
方式2生产1000单位日产量的总成本为22008100254100C=⨯+⨯=元,平均成本为241001000 4.1AC=÷=元。
比较方式1和方式2的平均成本以及由(1)可知,两种方式均技术有效,但方式1更为经济有效。
(3)方式1生产1000单位日产量的总成本为12501075204000C=⨯+⨯=元,平均成本为1400010004AC=÷=元。
方式2生产1000单位日产量的总成本为2250875253875C=⨯+⨯=元,平均成本为238751000 3.875AC=÷=元。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篇微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微观经济学是什么1.判断题(1)任何不对其索取价格的物品都是自由取用物品。
()【答案】×【解析】自由取用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的欲望来说,其数量是无限的,取用时不需要花费任何代价,其价格为零,如自然界中的空气、水等。
但是不对其索取价格并不代表都是自由取用物品,如得到免费馈赠的物品,对于被赠与人来说未被索取任何价格,但该物品仍是经济物品。
(2)稀缺物品一定有一个直接以货币支付的价格。
()【答案】×【解析】稀缺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或欲望而言,其数量是有限的,取用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其机会成本大于零。
但不是所有的稀缺性都可以用货币来表示。
例如,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清洁的水和新鲜的空气逐渐变得稀缺,但难以用货币来衡量。
(3)如果你得到两张免费的奥运会参观券,它们可以看做是自由取用物。
()【答案】×【解析】自由物品的免费取用是对于所有社会成员而言的,奥运会参观券对于其他人来说,仍需支付一定的价格,所以是稀缺物品。
(4)如果某种资源免费供应时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那么,这种资源就是稀缺的。
()【答案】√【解析】当某种资源免费供应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便出现了资源的有限性与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从而这种资源是稀缺的。
(5)说一种理论是实证的,并不意味着它必然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是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
但经济学家在分析、寻求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个人的经济地位、价值观念等的影响,个人的价值判断会不自觉地对实证分析产生影响。
实证分析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因而实证分析得出的理论也就不必然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