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油田记忆(十年)

合集下载

数字化油田

数字化油田

数字化油田1. 引言数字化油田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控制和信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油田开发、生产、管理和经营进行全面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一种技术模式。

数字化油田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和生产领域,通过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数据,提高油田工作效率、降低风险、提升油田产能,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2. 数字化油田的应用技术2.1 传感器技术在数字化油田中,传感器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技术。

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油田各项数据,如油井压力、温度、流量等,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分析。

2.2 数据通信技术数字化油田的数据通信技术主要包括网络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油田中各个设备的互联互通,实时传输数据。

无线通信技术可以解决油田中无线环境下的数据传输问题。

2.3 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数字化油田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数据仓库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

数据仓库技术可以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处理和计算。

2.4 智能化控制技术数字化油田的智能化控制技术主要包括自动化控制技术、优化调度技术和智能决策技术。

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油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

优化调度技术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对油田生产进行调度和优化。

智能决策技术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油田管理和经营进行决策支持。

3. 数字化油田的优势3.1 提高工作效率数字化油田可以实现油田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可以精确评估油田生产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生产停顿时间,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

3.2 降低风险数字化油田可以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油田的隐患和风险,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此外,数字化油田可以提供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风险。

3.3 提升油田产能数字化油田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调度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油田的产能。

数字化油田考察报告(共五则)

数字化油田考察报告(共五则)

数字化油田考察报告(共五则)第一篇:数字化油田考察报告油气田生产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情况调研报告信息管理部2010年6月油气田生产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情况调研报告“十一五”以来,随着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各油气田企业陆续加大了生产操作过程的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把面向生产前端的数字化管理作为转变生产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举措,实现信息系统和自动化设备的充分结合,在优化生产作业流程、精简组织机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减少员工劳动强度、降低操作成本、提高安全生产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集团公司统一部署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为进一步了解和推动油气田生产数字化建设,深化“十一五”统一建设信息系统的应用,做好“十二五”信息技术总体规划,按照集团公司领导的指示精神,信息管理部和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共同组织油田专家,于3月下旬至5月末深入到9个油气田(大庆、辽河、长庆、塔里木、新疆、西南、吉林、大港、华北)的井场、站库、作业区、采油厂等生产一线开展了专题调研(详见附件1),并通过调研问卷方式收集了其他油气田数字化建设情况。

同时,邀请多家国外公司进行了交流研讨(详见附件2)。

现将调研情况和主要收获汇报如下:一、油气田生产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情况油气田的信息化建设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面向生产操作过程的数字化;二是面向生产管理、科学研究的信息化;三是面向企业经营管理的智能化。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按照信息技术总体规划,集团公司统一组织实施的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erp系统等,在很大程度上是集中在后两个层面的信息化建设。

近些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围绕油气田生产的自动控制、通讯、视频监控、信息应用等技术日趋成熟;各油气田企业按照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的要求,结合生产管理需要,对一些生产地域分散、自然条件较差、人工作业较难的生产现场实施了第一个层面的数字化建设。

面向生产操作过程的数字化建设主要由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网络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井站配套支持系统等部分组成。

数字化油田建设PPT课件

数字化油田建设PPT课件

1991年在(Oil& Gas Journa1)杂志上就出现了智能油田(Smart Field) 词汇和论述。
2000年2月,一家名为 “Digital Oil Field Inc”的公司被注册。提出 了数字油田解决方案,其定位为:为公司内部各部门和外部供 应商之间,提供提高知识管理能力、集成协同工作、优化业务 流程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数字油田建设及发展趋势
二○一二年七月
.
1
第一部分:数字油田理论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第二部分:胜利油田信息化建设情况
.
2
目录
一、数字油田的内涵
二、数字油田建设关键技术
三、数字油田建设案例
.
3
1、数字油田由来
数字油田(Digital Oil Field)来源于 “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
.
20
第2个
融合
数字油田是“两化融合”的结晶
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融合
实现了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和远程操作
通过在现场设备上安装传感器等自动化 部件,对井站库生产参数、输油管线、供水 供电管网、油田道路、通信线路等,以及勘 探开发各个现场的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控, 既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指挥水平,又能够有效 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数量,节约生 产成本。特别是能够让后方的专家减少无效 工作时间,并能快捷应用后方的数据中心和 知识库等技术支持系统,让专家的集体智慧 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设立重大科技攻关课题“数字气田 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研究”,主要研究了基于无线公网的气田采输 生产过程中气井、管线等的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和控制技术,气 田网络集成技术,气田采输生产数据的整合与交换技术,以及气 井管理与辅助决策等技术。在中石化西南分公司的新场气田进行 了示范应用。

数字化油田方案

数字化油田方案

数字化油田方案数字化油田解决方案2023年第一局部数字化油田解决方案——抽油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第一章系统概述1.1需求分析油田生产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原油产量。

提高抽油机的工作效率,保障抽油机安全运行是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

多数油田生产企业承受人工巡检的方式来对抽油机进展维护。

这种方式虽然有肯定效果,但是,由于人员有限和技术手段的落后,使得企业无法准时把握每一台抽油机的运行状况,从而不能准时对抽油机消灭的故障进展排解。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进展,以及油田自动化进展的需要,辽河油田公司承受抽油机监控治理系统,通过抽油机现场采集终端实时传送的现场生产数据,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控,及示功图的显示。

但该监控系统只能实现对抽油机运行参数的监控,及示功图的显示,不能实现对抽油机运行状况的综合分析,为了更好的对抽油机的整体运行做出推断,并对所监测到的抽油机的各项运行参数进展综合分析,本方案设计了一套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进展分析。

1.2专家系统背景学问按专家系统的特性及处理问题的类型进展分类,专家系统分为 10 类:解释型、诊断型、推测型、设计型、规划型、掌握型、监测型、修理型、教育型和调试型。

本系统承受的是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这类专家系统是依据输入的信息推出相应的对象存在的故障、找出产生故障的缘由并给出排解故障的方案。

由于现象与故障之间不肯定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在建筑这类系统时,需要把握有关对象较全面的学问,并能处理多种故障同时并存及间歇性故障等状况。

1.3专家系统特点专家系统应具备如下特征:(1)启发性,不仅能使用规律学问,也能能使用启发性学问,它运用标准的特地学问和直觉的评判学问进展推断、推理和联想,实现问题求解。

(2)透亮性,它使用户在对专家系统构造不了解的状况下,可以进展相互交往,并了解学问的内容和推理思路,系统还能答复用户的一些有关系统自身行为的问题。

(3) 敏捷性,专家系统的学问与推理机构的分别,使系统不断接纳的知 识,从而确保系统内学问不断增长以满足商业和争论的需要。

以数字技术织就“油气田一张网”,筑牢智慧油田根基

以数字技术织就“油气田一张网”,筑牢智慧油田根基

在西北黄土高原,一场现代科技与传统工业交融的华美乐章正在奏响。

五十余年来,长庆油田数十万台采油机在广袤的荒漠和高原不懈耕耘,铿锵韵律响彻大西北,创造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1970年,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的“石油大会战”中诞生。

长庆油田工作区北接荒原大漠,南临黄土高原,油气藏具有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特征,勘探开发技术要求高。

几代长庆人栉风沐雨、砥砺创新,不断挑战“三低”油气田勘探开发极限。

时至今日,长庆油田已是国内最大油气生产基地,也是国内油气持续上产的战略接替区。

在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是长庆油田增储上产、降本增效的核心驱动力。

当前,“云大物移智”等信息技术不断与石油工业融合,正推动石油产业进入智能转型的新时代,赋能石油企业生产模式革新、组织机构变革。

在国家“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战略下,中国石油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长庆油田紧抓发展机遇,启动智慧油气田建设,围绕生产、视频、办公、社区等业务场景,基于华为在业内率先提出的“油气田一张网”建设理念及全栈技术架构,构建端到端安全、稳定、高效、多样的网络基础设施,以统一架构、统一管理、一网多用、一体安全,开创油田网络建设的历史先河,也为日后长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铺设了一条数字化的“智能高速公路”。

网络先行:“一张网”使能油气生产泛在的协同与智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以数字技术织就“油气田一张网”,筑牢智慧油田根基高效优质的网络是智慧油气田的基础,未来国内油气场站也不再是信息孤岛。

“油气田一张网”不仅为油田发展带来新动力,更为油田的数智化生态建设创造了条件。

文 | 王秀强融合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

2019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对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网络安全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油气行业一直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50 多年前数字技术就被应用于地震勘探等领域。

数字化油田建设 总结

数字化油田建设 总结

数字化油田建设总结
数字化油田建设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和复杂系统的工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正在逐步改变油田的运营和管理方式,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以下是数字化油田建设的几个关键方面和总结:
1. 数据采集与传输:数字化油田的核心在于数据。

通过各种传感器、监控系统和生产设备,可以实时收集各种数据,如油井产量、设备状态、油气处理过程等。

这些数据通过高速数据传输网络传送到数据中心,供分析和决策使用。

2. 数据存储与处理:油田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高效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进行管理。

云存储、分布式存储和大数据处理技术为油田提供了强大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为快速的数据分析提供支持。

3. 智能分析与优化: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生产决策提供支持。

例如,通过分析油井产量和设备运行数据,可以预测设备的维护需求和潜在的产量调整空间。

4. 自动化与遥控:通过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远程监控系统,可以远程操控油田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工干预的风险。

5. 安全与环保:数字化技术为油田的安全生产和环保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实时监控和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合规性。

6. 总结:数字化油田建设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变化,数字化油田的建设将不断深化和完善。

未来,数字化油田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自动化和安全环保方面的发展,为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辉煌属于过去、光荣已成历史、成绩只是坐标

辉煌属于过去、光荣已成历史、成绩只是坐标

辉煌属于过去、光荣已成历史、成绩只是坐标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辉煌属于过去、光荣已成历史、成绩只是坐标》昨天,行色匆匆,有如大江东去,不再复返。

今天,实实在在,有如阳光雨露, 温馨美好。

审视今朝,我们发展辉煌;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

即使明天荆棘丛生,挑战重重,我们也要奋力震动翅膀,勇往直前。

一切都是终点,一切又都是新的起点。

陇原大地油浪滚滚,油龙纵贯南北,宝石花闪耀金光。

这里处处洋溢着夺油上产的火热气氛。

15年前的今天,一个由长庆油田与石油管道局合资创办的新单位诞生了-输油公司,创办初期只有一条输油管线,全公司员工不足十名。

那是一个不太规范,也不太规模的输油公司。

年输送原油量100万吨。

2004年,伴随着长庆油田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输油公司改为第二输油处。

第二输油处的名字轰动北上南下。

第二输油处的全体员工肩负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神圣使命,将流动的黑金子汇集在各个集输站,再次输入条条输油管线,横跨陕甘2省4市16县,是长庆油田管道最长,管理区域最大,原油输送当量由最初的100万吨逐步配产量800万吨……一个个耀眼的数字见证了15年的辉煌。

15年的历史,写满篇章;15年的成长,充满沧桑;15年的脚步,依然坚强;15年的斗志,始终昂扬。

第二输油处的旗帜猎猎作响,二输人的智慧淙淙流淌,一排排金光闪闪的奖杯记述着企业强劲发展的光辉历程,承载了我们二输人太多的梦想和祈盼。

2010年,‚数字化‛这个新名词轰动了整个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正在各个采油系统中如火如荼地全面推广,而在输油行列大家都还很陌生,感觉数字化距我们很遥远。

但在2011年底一幅清晰的数字化管理示范输油处建设的宏伟蓝图已在第二输油出渐渐生根发芽了。

油龙腾飞崔奋进,数字管道显神威。

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卓越奋战。

2012年9月21日,一座数字化、现代化的‚第二输油处数字化培训中心‛在庆咸首站生产区建成,该培训中心由‚达标考核室、生产实训室、数字化培训室和安全实训室‛四个功能区组成,拥有‚网络视频教学、3D动画演示、流程模拟操作、网络自主学习、远程互动交流、在线自主考试‛六大功能系统。

数字油田解决方案

数字油田解决方案

数字油田解决方案第1篇数字油田解决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石油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面临着资源日益减少、开发难度加大、环保要求提高等多重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提高油田勘探开发与生产管理水平,本文提出一套数字油田解决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 提高油田勘探开发成功率;- 提升油田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保障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 实现油田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 原则:- 合法合规: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方案合法合规;- 实用性:紧密结合油田生产实际,确保方案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创新性: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设备,提高油田数字化水平;- 可持续:注重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方案1. 油田数据采集与传输:-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设备,对油田生产数据进行实时采集;- 利用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与实时共享;- 建立统一的数据传输标准与接口,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兼容性。

2. 油田数据处理与分析:- 构建大数据处理平台,对采集的油田数据进行存储、处理与分析;- 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挖掘油田生产规律与潜在价值;- 建立油田生产预测模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油田生产管理与优化:- 建立油田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计划、作业调度、设备管理等功能;- 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油田设备进行远程监控与智能维护;- 运用优化算法,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调度,降低生产成本。

4. 油田安全与环保:- 建立安全监测系统,对油田生产安全进行实时监控;- 利用遥感技术,对油田周边环境进行监测,预防环境污染;- 建立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5. 人才培养与知识共享:- 加强数字化油田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信息技术水平;- 建立知识库与专家系统,促进知识的积累与共享;- 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传书
《数字化石油钻井系统框架研究》
2004年《数字化工》12期
7
2005
李建华
《“数字油田”究竟能走多远?》
中华软件网/tech/5/53070.html
这是对数字油田首个提出疑问的学者,具有非常深刻的含义。
《长庆“数字油田”初具雏形》
2005年慧聪网石油行业
王辉
《新疆油田“八项举措”确保数字油田建设成功》
中国石油新闻网
对数字新疆油田建设成功的经验总结
于君彩
《ArcMap在油田数字化中的应用》
2009年《油气田地面工程》第28卷第一期
《数据——油田信息化之本》
2009年《数字石油和化工》第四期
吴锋侯平智
《基于3S技术的油田生产管理仿真培训系统设计》
2009年《中国管理信息化》第六期
中国石油
持续推进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实施全面建设集团公司级统一信息系统
2006年总结
提出:“资源、市场、国际化“三大战略;和”统一、成就、兼容、实用高效方针”和“六统一”原则。
9
2007
宋跃滨孙晓生
《石油行业GIS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
2007年《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王辉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数据质量监控
2007年《数字石油和化工》
新浪网财经报道
谭向农曾颖
数字油田基础框架研究
石油工业出版,2008年《石油行业计算机新技术应用论文集》
王玉普
《大庆创建数字油田的系统工程实践》
中国工程院士管理论坛,2008
这是我国首个院士站在学位科学的高度上认识数字油田建设的专论,具有很深的意义。
陈新发曾颖李清辉
《数字油田建设与实践——新疆油田信息化建设》专著
《IT支撑胜利油田走向“数字化”》
2005年慧聪网石油行业
长安大学
成立数字油田研究所,专项研究数字油田
这是我国首个成立的专项研究数字油田的专门机构。
7
2005
高志亮
《数字油田理论体系的设想与构建》
2005年数字油田研究所网站
这是我国首个提出了数字油田理论并且给出了相应命题的数字油田理论概述文章。
《浅谈数字油田建设》
2008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第14期
新疆油田公司
数字新疆油田全面建成
2008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四套报道,中国石油电视台报道
国内首个按照工程化方法实施建设的数字油田获得成功,并应用于生产
10
2008
新疆油田公司
生产指挥系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集成系统和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档案资料桌面化、业务工作桌面化、数据正常化、系统集成化和生产自动化。
段鸿杰
《数字油田从理论到实践》
2004年《数字化工》
王权
《油田信息化的新阶段——数字油田时代》
2004年《数字化工》09期
张可春王金法
胜利油田开发“数字油田”
2004年《瞭望》13期
“数字气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本课题组获得了中石化2007年科技进步奖。
胜利油田
“数字油田”的“全面推进年”
2006年总结
提出“选择成熟软件,借鉴最佳实践”基本原则。
王同良
《石油信息技术进展》
2006年石油工业出版社
王辉
借信息化之力圆数字化之梦
2006年《数字石油和化工》
从油田信息化的角度,分析了信息化建设对于工业化的触动和牵引作用
李剑锋李恕中张志檩
《数字油田》
2006年化学工业出版社
这是我国首部以数字油田命名的专著。
高志亮
《解读数字油田·展望智能油田》
2009年新疆油田专题报告
高志亮
《数字油田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结晶》
2009年数字油田研究所网站
这是我国首次提出数字油田是国家目标之一,同时又是矿山生产型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典范。
支志英
《地理信息在数字油田中的建设与应用》
2009年《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第一期
“数字油田关键技术研究”实施方案论证
2009年9月经过专家组专题评审,正式通过了数字油田关键技术研究方案,正式启动建设
11
2009
长安大学数字油田研究所
数字油田十年高端论坛峰会
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筹备,2009年10月在西安召开
这是各行业对数字油田有过研究发表过见解、参加过重要建设的专家、学者进行总结、回顾、展望。
6
2004
李志军
《油气田开发在GIS系统中的对象模型研究》
2004年《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李剑锋李恕中张志檩
《数字油田在中国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2004年《数字化工》
段鸿杰
《数字油田理论探讨与应用前景展望》
2004年数字油田论坛
沈占峰骆剑承黄光玉赵云飞
《数字油田解决方案浅析》
2004年《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数字油田:集成油田的数据、信息、软件和知识》
200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第37卷第一期
田军庆高辉
《浅谈“数字油田”的建立》
2002年《油气田地面工程》第21卷第4期
何生厚韦中亚
《“数字油田”的理论与实践》
2002年《地理学与国土研究》第二期
李智陈强
《“数字油田”的设计与应用》
2002年《地球信息科学》第四期
刁顺岳伏生
《石油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综述》
2005年《石油化工》
徐杰锋
《胜利油田建设数字油田的实践探索》
2005年《经济问题》
8
2006
王京赵珍梅曹代勇
《浅谈海外数字油田与勘探开发一体化集成系统建设》
2006年《地球物理学进展》
林景晔尹大庆陈萍
《专业应用软件将在数字油田未来应用中发挥关键作用》
2006年《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李伟忠刘明新
《数字油田、数字油藏与数字盆地特征分析》
2009年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吴锋侯平智
《数字油田仿真培训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
2009年《数字石油和化工》第四期
科技部
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点项目“数字油田关键技术研究”
自2005年开始探讨,一直在不断地研讨、论证,于2009年4月正式立项
胜利油田
石油工业出版社,《石油行业计算机新技术应用论文集》
宋尊锋
《无线网状网技术在数字化油田中的应用》
钟昭刚李萍
《“数字油田”建设在石油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2008年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田锋
《搭建大庆油田建设新构架》
2008年8月CIO时代
沈建林
《数字新疆油田的建设实践》
2008年《数字石油和化工》第一期
侯金龙成艳红
高志亮
《我对数字油田理论的再认识》
2006年数字油田研究所网站
再次论证了数字油田理论的架构,给出了数字油田理论模型。
高志亮
《再谈数字油田理论体系的设想与构建》
2006年数字油田研究所网站
数字油田理论是数字油田本身的原理,是指导数字油田建设的基本思想。
5
2003
景民昌
《数字油田与石油企业信息化》
2003年《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毕硕本
《GIS技术在油田工程勘探中的应用》
2003年《工程勘察》
刘振武方朝亮
《21世纪初中国油气关键技术展望》
2003年石油工业出版社
王权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数字油田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
2003年天津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这是一篇对数字油田较为全面和深入论述的文献之一,划分了广义数字油田和狭义数字油田的概念,并给出了数字油田的概念模型。
2007年《数字石油和化工》
赵欣梅黄光裕徐元柳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油田》
2007年《石油规划设计》
10
2008
王辉袁耀岚
加强数据建设服务油田生产
石油工业出版社,《石油行业计算机新技术应用论文集》
阐述了数字油田建设中的数据建设和管理思路,提出了数字资产化管理思想和数据服务工作理念
曾颖李清辉袁耀岚
建设高效的数字新疆油田
何厚生毛锋
《数字油田理论、设计与实践》
2001年6月石油出版社
这是我国首部论述了数字油田的专著。
4
2002
新疆油田公司
数字新疆油田建设正式启动
《中国石油报.网络版》
这是国内首个按照工程化方式启动实施的数字油田建设工程
鸿雁
《“数字油田”机遇多-中原油田科技创新探秘》
2002年《创新科技》第二期
陈强王宏琳
石油工业出版社
该书系统阐述了数字油田的建设规划、内容和方法,并结合数字新疆油田建设的成功实例予以说明
李清辉文必龙曾颖
《数字油田信息平台构架》专著
石油工业出版社
该书提出了数字油田信息平台的构架和建设思路,并提供了高效解决数字油田软件开发应用的方法
11
2009
赵瑞梅
《“数字油田”应用系统的推广用》
2009年《中国石油和化工》第六期
中国数字油田记忆(十年)
序号
年代
单位·个人
重要事件和重要文献
文献记载
重要成果(贡献)
1
1999
大庆油田
提出数字油田
中国大庆
这是我国首次提出建设数字油田的油田企业。
2
2000
周京春
《GIS在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000年《油气田地面工程》
新疆油田公司
正式提出“数字化油田”标准
新浪网财经报道
国内最早提出全面的油田数字化标准规范体系
3
2001
塔里木油田
数字油田被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