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机柜内的空间规划及理线方法
机柜理线的做法

一、机房布线技巧线缆在敷设前,必须使用标签标明每根线缆的起始位置以及信息点的编号;在机房内,应当做到每根线从进入机房开始,直到配线架的模块为止,都应灵活利用用固线器或者尼龙扎带,做到横平竖直不交叉;并按电子设备排线的要求,做到每个弯角处都有线缆固定,保证线缆在弯角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同时做到横平竖直。
进入机柜的所有线缆必须从机柜的上方或下方的进线孔敷设,跨机柜走线时,同样需要穿过机柜上线孔或下线孔进行敷设。
二、机柜理线技巧从桥架上方或下方进入机柜再到各个配线架或设备的线缆必须顺畅,不允许线缆交叉,沿机柜后方两侧立杆向上或者向下引入配线架;机柜内每一层配线架的线缆造型要统一,机柜内每一次线缆绑扎要在统一平面上。
1、工作开始前需要准备的工具有:理线板、理线夹、扎带、标签纸、线缆端接工具等,还需准备一张自制理线表,将机柜内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及所有线缆的接入位置进行规划,这样才能从线缆一进入机柜便可按已规划好的位置进行分别绑扎。
2、线缆进入机柜后,根据机柜内配线架或者交换机的摆放位置,线缆按照规划好的接入顺序,由最上面的配线架接入线缆,按顺序往下进行分组及整理绑扎;首先将接入第一个配线架的线缆用理线板进行定位;按照顺序将线缆穿过理线板,每隔20Cm绑扎一处并固定在机柜内的扎线板上,注意绑扎时每根线保持与前次绑扎的位置相同,不能出现有些线由外层转入内层,绑扎时松紧度要适宜,太松会导致线缆移位,太紧会对线缆造成伤害。
3、当线束绑扎至配线架背后的托架上后,先将线束绑扎在托架上,从线束根部按照接入线缆的顺序,每两根绑扎在一起,然后根据规划好的走线线路由,对每根线缆长度进行测量后(此处特别注意线缆测量,需要预留减去线缆皮打上配线架的长度);剪掉多余的线,每剪掉一根线缆必须重新贴上标签,标签需要贴在线缆弯曲处,并保持同一高度和朝向。
4、线缆裁剪后就可以将线缆打入配线架,打接模块需要认真、细心,否则会出现模块打接不成功,如果出现打接不成功,要小心处理,避免实施工程中出现线缆二次剥线。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1.预先规划:在布线前应进行详细的规划,确定网络设备及线缆的位置和数量。
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机柜的位置、大小和布局,确保每个机柜都能充分利用空间。
2.使用合适的线缆:选择合适的线缆对于机房的理线至关重要。
常用的网络线缆有光纤、网线和电缆等。
根据不同的网络设备和需求,选取相应规格和类型的线缆,并确保线缆的质量和兼容性。
3.采用正规的线缆标识:对于机房中大量的线缆,使用线缆标识可以有效地管理和维护。
可以为每个线缆进行标号或使用颜色来区分不同用途的线缆,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查找和维护。
4.合理布置线缆走向:再理线时,应尽量减少线缆之间的交叉和缠绕,避免产生信号干扰。
可以利用线缆托盘或线缆槽将线缆固定在机柜的顶板和底板上,使线缆整齐有序地走向各个网络设备。
5.使用缆线管理工具:为了保持线缆的整洁和安全,可以使用缆线管理工具来固定线缆。
例如,使用缆线束带、缆线固定夹等工具将线缆固定在机柜的内部,避免线缆松动或垂挂。
6.管理冗余线缆:机房中常常会有一定数量的冗余线缆,为了保持机柜内部的整洁,可以将冗余线缆收起来并统一管理。
可以使用线缆收纳盒或收纳袋将冗余线缆整理好并放置在机柜内的指定位置。
7.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线缆的连接和布线没有松动或损坏。
可以定期清理机柜内的灰尘和杂物,保持机柜的通风和散热效果。
总结起来,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包括预先规划、使用合适的线缆、采用正规的线缆标识、合理布置线缆走向、使用缆线管理工具、管理冗余线缆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
通过合理的理线方法,可以保持机柜内部的整洁和有序,提高机房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网格机房机柜、机架内的空间规划及理线方法v

我们做弱电工程的都需要规划机柜内的设备摆放顺序,如何做好网格机房机柜、机架内的空间规划呢?本文的思路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一、规划说明网格机房机柜、机架(以下简称机柜)均按照标准的42U机柜考虑,其中最上方的4U空间为光纤配线架专用,最下方的4U为110配线架专用,这两种配线架排布和打接时均按由上至下的先后顺序排列(如个别机柜中没有该类配线架则空间预留,不得占用);另外中间的34U空间为24口模块式配线架、理线器以及交换机的专用空间,该部分空间中24口模块式配线架及其相应的理线器占用下半部分,由上至下按照有线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无线网络、有线电话的顺序排布;中间的34U空间的上半部分由交换机及其理线器占用,由上至下按照有线电话、无线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有线网络的顺序排布;其中配线架、交换机以及理线器的具体占用空间和排列由施工单位自行安排,但24口模块式配线架的最大数量为8个,超出该数量则在下一台机柜中同步安装配线架、理线器和交换机。
二、具体设计➢如有一个竖井存在两个或多个机柜,应将第一个机柜上打齐有线网络及电话,将设备管理网络及无线网络打到第二个机柜上。
具体如下图所示:竖井内一个机柜的排列竖井内两个机柜的排列竖井内多个机柜的排列三、网格机房机柜及机架安装金属底座及线缆固线方式➢机柜采用下进线方式机柜下方应安装金属底座,标准底座尺寸为(600*600*300)mm,要求在金属底座内预留的线缆应能环绕底座内空间一圈(均为 1.5米)。
底座边缘尺寸及颜色应与机柜相同。
如下图所示:➢机柜采用上进线方式由于弱电井内的空间限制及甲方要求不能拆分网格机房的机柜应采用上进线方式。
机柜底部不得用金属底座固定,机柜应平行紧凑放置,不得将机柜左右横梁固定,应在机柜底部安装滑轮便于前后移动。
每个机柜上空应有独立的上进线预留空间,预留空间可以自行定制金属箱体或者安装宽桥架。
机柜上空预留线缆应考虑前后移动机柜的距离,移动时上空线缆应随动。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42385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本文是对《从工程商角度看布线》一文中7.5节:“机柜理线”的修改和补充,也是尚未完稿的《布线精解》(暂用名)中级篇的第8.6节。
因在工程中需要使用,在此单独成文)由于机柜型配线架已经成为机房配线架的主体,理线将主要涉及机柜型配线架的美观。
当线缆进入机房后,会沿着桥架进入机柜配线架或壁挂配线架。
理线是指在机房的进线孔至配线架的模块孔之间,将线缆理整齐。
早期的布线工程中不考虑理线,原因是那时的布线成功概率不高(听说1994年有些布线工程仅达到65%左右),需要更换线缆和沿线缆检查故障位置。
机柜内的水平双绞线位于机柜的后侧。
过去,这些双绞线不进行整理,或进行简单的绑扎后立即上配线架,那时,从机柜的背后看去,水平双绞线就象瀑布一样垂荡在那里,或由数根尼龙扎带随意绑扎在机柜的两侧。
大家关心的重点是每根双绞线的性能测试合格。
随着布线水平的提高,布线系统的工程商已经通过施工工艺及层层把关,有把握达到每根线都能够通过国家标准所要求的99%的性能测试合格率。
这时,人们的注意力就转向了美观。
根据国标,垂直桥架内的线缆每隔1.5米应绑扎一次(防止线缆应重量产生拉力造成线缆变形),对水平桥架内并没有要求。
而终端面板、机柜、配线架、配线箱按照标准必须做到两底角平行,因此布线系统的美观就主要集中在机房内的线缆部分。
机房内的线缆往往会进入机柜配线架或壁挂配线架。
因机柜配线架已经成为布线工程中的主流,在此将主要涉及机柜型配线架的理线工艺。
在机柜正面,生产厂商已经制造出了各种造型的配线架、跳线管理器等部件,其正面的美观已经不成问题。
而机柜后侧的美观,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造成工程完工后施工方(甚至是业主方)不敢让人参观机柜的内部。
在机房内,应当做到每根线从进入机房开始,直到配线架的模块为止,都应做到横平竖直不交叉。
并按电子设备排线的要求,做到每个弯角处都有线缆固定,保证线缆在弯角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同时做到横平竖直。
机房布线方案

机房布线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机房作为数据中心和网络枢纽的核心设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机房布线方案是为了确保机房内各种设备间的连接和通信,提供高效、可靠的网络环境。
二、布线原则1. 合理规划:按照机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布线方案。
考虑到设备放置位置、机柜数量、网络设备规模等因素,布线方案应灵活、可扩展。
2. 分区分段:根据布线对象的不同功能和安全要求,将机房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进行相应的布线分段。
例如,将服务器区、交换机区、存储区等进行划分。
3. 逻辑分离:在布线过程中,应将电力线缆、信号线缆、通信线缆等进行逻辑分离,防止相互干扰和干扰外界。
4. 物理保护:对布线所使用的线缆、配件进行物理保护,如采用防火、阻燃材料,保护线缆免受机械损伤和外界干扰。
三、布线方案设计1. 机房主干线路:主要用于连接机房内部各个区域和外部网络的线路。
主干线路应采用双绞线或光纤线缆,具备高带宽和稳定传输能力。
2. 区域布线方案:根据机房的不同功能需求,制定相应的布线方案。
以服务器区为例,可以采用星型布线结构,将服务器通过水晶头连接到交换机,实现设备间的互联。
3. 机柜内布线:在机柜内部,需要对设备间的连线进行规划。
使用合适长度的网线或光纤线缆,连接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等。
同时,根据设备数量和扩展需求,预留一定长度的备用线缆,方便后续调整和添加设备。
4. 接地设计:机房布线方案中要考虑到接地问题,确保机房设备的接地可靠。
为线缆和设备提供适当的接地设施,并进行合理的接地连接。
四、布线实施步骤1. 规划和设计: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制定布线方案,并进行详细设计。
2. 采购材料:根据布线方案,采购符合要求的线缆、配件和设备。
3. 敷设线缆:按照设计方案,在机房内进行线缆的敷设和固定,确保线缆的整齐、美观和稳固。
4. 连接设备:根据布线方案,将线缆连接到相应的设备上,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机房机柜内部理线方法

机房机柜内部理线方法由于机柜型配线架已经成为机房配线架的主体,理线将主要涉及机柜型配线架的美观。
当线缆进入机房后,会沿着桥架进入机柜配线架或壁挂配线架。
理线是指在机房的进线孔至配线架的模块孔之间,将线缆理整齐。
机柜内的水平双绞线位于机柜的后侧。
过去,这些双绞线不进行整理,或进行简单的绑扎后立即上配线架,那时,从机柜的背后看去,水平双绞线就象瀑布一样垂荡在那里,或由数根尼龙扎带随意绑扎在机柜的两侧。
大家关心的重点是每根双绞线的性能测试合格。
随着布线水平的提高,布线系统的工程商已经通过施工工艺及层层把关,有把握达到每根线都能够通过国家标准所要求的99%的性能测试合格率。
这时,人们的注意力就转向了美观。
根据国标,垂直桥架内的线缆每隔1.5米应绑扎一次(防止线缆应重量产生拉力造成线缆变形),对水平桥架内并没有要求。
而终端面板、机柜、配线架、配线箱按照标准必须做到两底角平行,因此布线系统的美观就主要集中在机房内的线缆部分。
机房内的线缆往往会进入机柜配线架或壁挂配线架。
因机柜配线架已经成为布线工程中的主流,在此将主要涉及机柜型配线架的理线工艺。
在机柜正面,生产厂商已经制造出了各种造型的配线架、跳线管理器等部件,其正面的美观已经不成问题。
而机柜后侧的美观,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造成工程完工后施工方(甚至是业主方)不敢让人参观机柜的内部。
在机房内,应当做到每根线从进入机房开始,直到配线架的模块为止,都应做到横平竖直不交叉。
并按电子设备排线的要求,做到每个弯角处都有线缆固定,保证线缆在弯角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同时做到横平竖直。
上述要求同样适用于机柜后侧。
既然水平双绞线布置成瀑布型已经不再理想,因此对机柜内的水平双绞线就应该进行理线。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
在机房及机柜内部进行理线是为了保持设备有序、整洁,并确保网络连接和电线布局的合理性,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以下是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
1. 清理杂物:首先,清理机房及机柜内部的杂物,包括旧电缆、空盒子和其他不需要的设备等。
确保机房内干净整洁,没有不必要的杂物。
2. 电线标签:对所有电线进行标签,标明其所连接的设备名称和功能,这样有利于日后维护和故障排除。
3. 分类布线:根据功能和需求,将不同类型的电线和网络连接线进行分类布线,并使用固定夹具或绑扎带将其固定在机柜内部。
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电线固定夹具来区分不同类型的电线,以便于识别和修改。
4. 避免交叉线、交叉干扰:在布线过程中,避免电线之间交叉布置,尽量保持电线的分开、平行和整齐,以减少交叉干扰和杂乱。
5. 使用标签和标识:为了方便管理和维护,可以使用标签和标识来标明每个设备的位置和功能。
这有利于在需要检修或更换设备时,快速定位和操作相应的设备。
6. 留有余线:为了日后维护、调整和扩展,应在电线安装时留有一定的余线长度。
这样可以避免电缆拉紧或过松,并方便后续的调整和更换。
7. 网线布线技巧:对于网络线缆的布线,应尽量避免和电源线平行布置,以减少干扰。
同时,还要避免网线过长或过短,合理安排网线的弯曲和延伸,以保证网络信号的稳定传输。
8. 安全标识:在机房及机柜内部,可以设置一些安全标识,如电线警示标识、紧急通道标识等,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事项和紧急通道的位置。
总之,在机房及机柜内部进行理线时,要注重整洁、有序和安全,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的便利性。
机柜理线方案

机柜理线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据中心的支持和运营。
机柜理线作为数据中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网络设备和服务器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效率,制定一个科学的机柜理线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机柜规划和布线在制定机柜理线方案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机柜规划和布线。
通过全面评估数据中心的需求和现有设备的情况,确定机柜数量、位置和布线路径。
合理规划机柜的数量和位置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设备的集中度和运维效率。
根据机柜布线路径,需要进行光缆和电缆的规划和敷设工作。
对于光缆,需要根据网络需求选用合适的光纤类型和规格,保证信号传输质量和距离。
对于电缆,要根据设备的功耗和电源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缆规格,并遵循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敷设。
二、机柜装配和整理机柜装配是机柜理线方案中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机柜装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安装顺序:按照设备的功耗、重量和重要性的大小顺序进行装配,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线缆整理:光缆和电缆在机柜内部要进行整理,避免交叉干扰和安全隐患。
可以使用尼龙扎带或机柜管理配件进行线缆整理,使机柜内部更加整洁。
3. 散热和通风: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机柜内部应具备良好的散热和通风环境。
可以根据机柜的安装位置和设备的散热要求选择合适的散热装置,以保持设备的稳定运行。
三、标识和记录为了方便日常管理和故障排查,标识和记录是机柜理线方案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可以在机柜上设置标识牌,标明机柜的编号、所属部门和设备类型等信息。
同时,还可以维护一份机柜设备清单,详细记录每个机柜内设备的型号、序列号和安装日期等信息,以便于后期跟踪管理。
四、维护和更新机柜理线工作并不是一次性的,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新。
首先,要定期检查机柜内部的线缆连接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和断裂。
其次,要及时清理机柜内部的灰尘和杂物,以确保设备的正常散热和运行。
另外,当有新设备加入或老设备更换时,应及时调整机柜内部的布局和连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房机柜内的空间规划及理线方法
我们做弱电工程的都需要规划机柜内的设备摆放顺序,如何做好网格机房机柜、机架内的空间规划呢?本文的思路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一、规划说明
网格机房机柜、机架(以下简称机柜)均按照标准的42U机柜考虑。
其中最上方的4U空间为光纤配线架专用,最下方的4U为110配线架专用,这两种配线架排布和打接时均按由上至下的先后顺序排列(如个别机柜中没有该类配线架则空间预留,不得占用);
另外中间的34U空间为24口模块式配线架、理线器以及交换机的专用空间,该部分空间中24口模块式配线架及其相应的理线器占用下半部分,由上至下按照有线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无线网络、有线电话的顺序排布; 中间的34U空间的上半部分由交换机及其理线器占用,由上至下按照有线电话、无线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有线网络的顺序排布;
其中配线架、交换机以及理线器的具体占用空间和排列由施工单位自行安排,但24口模块式配线架的最大数量为8个,超出该数量则在下一台机柜中同步安装配线架、理线器和交换机。
二、具体设计
如有一个竖井存在两个或多个机柜,应将第一个机柜上打齐有线网络及电话,将设备管理网络及无线网络打到第二个机柜上。
具体如下图所示:竖井内一个机柜的排列
三、网格机房机柜及机架安装金属底座及线缆固线方式
机柜采用下进线方式
机柜下方应安装金属底座,标准底座尺寸为(600*600*300)mm,要求在金属底座内预留的线缆应能环绕底座内空间一圈(均为1.5米)。
底座边缘尺寸及颜色应与机柜相同。
如下图所示:
机柜采用上进线方式
由于弱电井内的空间限制及甲方要求不能拆分网格机房的机柜应采用上进线方式。
机柜底部不得用金属底座固定,机柜应平行紧凑放置,不得将机柜左右横梁固定,应在机柜底部安装滑轮便于前后移动。
每个机柜上空应有独立的上进线预留空间,预留空间可以自行定制金属箱体或者安装宽桥架。
机柜上空预留线缆应考虑前后移动机柜的距离,移动时上空线缆应随动。
在金属箱体或桥架内预留的线缆应能环绕内空间一圈(均为 2.0米)。
机柜内线缆固线方式
要求所有网格机房内的综合布线线缆应采用固线器方式固定线缆,要求固线器自上而下排线,左右均匀分线。
机柜内固线样板如下图所示:
开放式机架安装及固线方式
由于弱电竖井空间的限制,应使用开放式机架。
机架应选用落地式,便于左右移动,在网络机房内采用上进线方式,每个机架上空应有独立的上进线预留空间,预留空间可以自行定制金属箱体或者安装宽桥架。
机柜上空预留线缆应考虑左右移动机架的距离,移动时上空线缆应随动。
在金属箱体或桥架内预留的线缆应能环绕内空间一圈(均为2.0米)。
配线架线缆应按照以上条款固线。
四、布线需要注意的事项
1、电缆标志内容:在电缆的护套上约以1M的间隔标明生产厂厂名或代号及电缆型号规格,制造年份,电缆长度。
2、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选用相应的定型产品。
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摄氏度,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线槽内外应光滑无棱刺,不应有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3、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
在机柜处,双绞线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终端处为0.3~0.6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4、设备间铺设活动地板时,板块铺设严密坚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要求。
5、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不应大于13mm。
6、剥除护套均不得刮伤绝缘层,应使用专用工具剥除。
7、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
8、双绞线最长线距为100米,超过100 米的可用双绞线中继器连结加长,每段线路中中继器的数据不能多于三个。
9、光纤传输距离:传输速率1Gb/s,850nm,、普通50μm多模光纤传输距离550m,普通62.5μm多模光纤传输距离275m,新型50μm多模光纤传输距离1100m。
10、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屏蔽4对双绞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8倍。
(2)屏蔽双绞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3)主干双绞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4)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
11、对绞线在信息插座(RJ45)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符T568A、T568B的规定。
12、在制作水晶头时,电缆的外保护层需要压在接头中而不能在接头外,因为当电缆受到外界的拉力时受力的是整个电缆,否则受力的是电缆和接头连接的金属部分。
13、双绞线缆与接线模块(IDC,RJ45)卡接时,应按设计和厂家规定进行操作。
14、屏蔽双绞线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端处屏蔽罩可靠接触,缆线屏蔽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360o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0mm。
15、每股双胶线两端应粘胶标签并编号,以便于安装和维护。
16、交接间、设备间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
17、施工现场临时电源应有完整的插头、开关、插座、漏电保护器设置,临时用电须用电缆。
电源线分三种颜色:火线红色、零线蓝色、地线黄绿,所有单向插座应该"左零右火中间地"或"上火下零"连接。
18、电源线管从地面下穿过时,必须使用套管连接紧密,在地面下不允许有接头,出入地面处必须套用弯头。
地面没有封闭之前,必须保护好PVC套管,不允许有破裂损伤,铺地板砖时PVC套管应被覆盖,钉木地板时,电源线应沿墙角铺设,以防止电源线被钉子损伤。
19、电源线走向横平竖直,不可斜拉,防止被电锤、钉子损伤。
20、各种强弱电插座接口要尽量少。
所有插座、开关要高于地面300MM 以上,并且不会被推拉门家俱等物遮挡。
21、弱电线路与强电线路不允许共套一管,其间隔距离为0.5m以上。
22、工程中各板块之间的电源要尽量分开控制,尽量做到单独供电,互不干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