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音乐“微课视频

合集下载

音乐听课记录范文六篇

音乐听课记录范文六篇

音乐听课记录范文六篇音乐听课记录1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进课室,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一)、新歌导入播放一段电影视频,请学生欣赏一首音乐《一路平安》请大家思考并回答一下问题:1、这首乐曲与哪一首歌的旋律相似?2、这首乐曲的情绪怎样?3、这首乐曲是几拍子?4、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在跳什么舞蹈?5、你觉得影片中乐手们问水面要演奏完就熄灭蜡烛?6、你指导这部影片的片名是什么吗?7、为什么在着幸福、浪漫的时刻,影片中的音乐是忧伤而不是明朗、欢快的?您觉得它暗示了什么?8、你认为这首音乐适合出现在舞会的开始还是结束?我的思考:应该在让学生听音乐之前就将问题提出,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清晰的学习。

所有的回答应该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回答。

(二)欣赏电影《魂断蓝桥》与《友谊地久天长》背景学生欣赏视频与音乐,教师解说。

(三)学生第一次听歌曲第一遍:要求学生边听边拍重拍。

第二遍:让学生边打拍边唱。

第三遍:请学生站起来唱。

我的思考:1、不能在不了解学生是否会唱的情况下,就贸然请学生演唱。

2、教师的演唱不是很完美,声音太大,没有调整好嘴巴与话筒的距离,让声音显得很噪、沙哑(在后面进行旋律线教学时演唱比较好、舒服)。

3、在学生演唱的时候,教师唱得比学生还大声,是不信任学生的表现,而且在这个时候教师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去留意学生的演唱的。

4、教师的演唱感情不够投入。

5、教师背着学生弹琴与伴奏不是很合理,对学生的不尊重,也关注不了学生的表情甚至演唱。

(四)歌曲教唱1、教师弹琴,学生听伴奏试唱。

2、教师指出演唱中的不足,并及时纠正。

3、在教师的伴奏下,学生唱全曲。

(五)分析《友谊天长地久》中的音乐要素1、节拍:四四拍,弱起小节。

2、节奏:附点节奏,倾向性强。

3、旋律:素材简练,婉转流畅。

4、曲式结构:起承转合,AA1A3A4(六)分组请学生跟老师进行演唱接龙游戏1、第一组演唱:开始唱走音了教学用语:啊!你们唱到哪里去了?不要紧,我们再来。

《走进音乐的世界》PPT课件

《走进音乐的世界》PPT课件
闭上眼睛,打开耳朵,享受音乐之美!
别想“懂” “不懂”的事
[英]艾尔加:《爱的致意》 2’56”
.
11
音乐真的不能表现 视觉性与语义性 的内容吗?
请听!
.
12
第一首乐曲
1)✓险峻的高山 2)清澈的小溪 3)秀丽的田园 4)✓波涛汹涌的大海 5)✓爱的情感
第二首乐曲
1)险峻的高山 23✓✓))清 秀澈 丽的 的小田溪园 4)波涛汹涌的大海 5✓)爱的情感
其实,在音乐的欣赏中
往往很难保持一个稳定的想象内容!
.
32
从听众角度看:
敏感的联觉、丰富的联想 是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
不用担心自己的联觉能力, ——联觉是本能的一部分;
关键是体验联觉的习惯, ——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
33
第二个话题的概括:
理解音乐靠联觉 联觉人人有,就看你是否关注它。 ——每个人的音乐感受力都很强!
c) 南霸天出场的主题
d)南霸天在洪常青就义前的主题
.
26
音乐正是靠联觉来表现各种内容!
.
27
小结:
没有必要用文学化与美术化 的方式理解音乐!
——音乐何需“懂”!
.
28
认为音乐欣赏仅仅是 纯听觉的感受也是错误的!
——联觉是音乐表现与理解的桥梁!
.
29
那么 什么时候“听得 懂” 什么时候“听不 懂” 呢?
10.9
2.听不懂,不知道音乐表现的是什么
21.7
3.音乐缺少变化
6.4
4.乐曲太长
10.9
5.不习惯西方古典音乐的音调
6.4
6.听的时候,不能使人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
10.9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2013)-2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2013)-2

走近影视音乐课型:欣赏课课时:一课时选课意图:当今,电影电视与人们的文化生活紧密相连。

影视音乐也伴随着电影电视的丰富不断,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备受大众喜爱。

对于广大的青少年而言,虽然他们喜欢听影视音乐,尤其是他们熟悉的动画音乐,但他们在看影视剧时,更多的还是关注剧情。

就音乐与画面,音乐与剧情间发展间的关系,他们并不十分关注。

本课就围绕影视音乐中更加接近学生的动画音乐来做素材,引导学生了解影视音乐的构成,感受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功能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选取的几首动画影视音乐均为学生比较熟悉的作品。

其中《机器猫》主题歌为2/4拍,歌曲中大量运用附点节奏,配以轻快的速度塑造了可爱的主人公形象,并将人们带进童真,充满想象力的奇妙世界。

《伴随着你》选自人音版七年级音乐教科书第二单元《影视金曲》,该曲为小调式,4/4拍,为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是1986年日本推出的动画片《天空之城》主题音乐。

由日本作曲家久石让作曲,因其音律幽远凄美、动人心弦而闻名全球,堪称影视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插曲《想你的365天》选自动画影片《宝莲灯》。

歌曲为4/4拍,中速稍慢,节奏舒展,旋律绵延悠长,每字每句都抒发着小主人公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参加欣赏活动并能对影视音乐产生继续了解和学习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了解影视音乐包括主题歌,插曲,主题音乐,场景音乐,感受各部分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聆听、体验等方法分析影视音乐中的音乐要素,感受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各影视音乐中音乐的基本要素。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激趣导入感受主题1.唱一唱a. 观看《机器猫》主题歌视频。

请学生跟随歌曲用“la”哼唱。

b.感受乐曲情绪,塑造出怎样的主人公形象?歌曲把我们带入怎样的情境?2.拍一拍a. 听改变主题曲速度及节奏的旋律。

《走近老师》教学反思3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走近老师》教学反思3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走近老师》教学反思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中学蒋桂珍《走近老师》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师生之间”的第一框内容,同学们在学习完《道德与法治》上册一至五课以后,特别是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的基础上,学习第六课,我认为是趁热打铁,所以学好这一节的内容显得非常重要。

在精心备课,制作好课件之后,我在初一224班和225班上了这节课,昨天我又在22021为政、史、地组教研活动,上了一节示范课,老师们都认为这一节课上得好,我也自我感觉还可以。

三十多分钟的一堂课,使我和学生都有不少收获,拍了课堂实录,还制作了微课,对这一课的知识很熟识了,当然,我个人认为还是存在相当多的不足之处的。

为了将来的教学和成长,下面我就本堂课进行课后反思:一导入新课新颖、自然先让学生欣赏音乐(李文华演唱的《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听到最多的是什么?听后有何感想?指明学生回答后,再显示t: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

”在我们人生的回忆中,与老师在一起的校园生活也是人生中的一段美好经历。

叫了这么多年的老师,你了解他(她)们吗?或者说你了解教师这样一个职业吗?这样引出《走近老师》这一课题这样自然导入了新课。

二充分利用教材材料例如:(1)在讲析了解教师职业这个知识点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相关链接,这里面所简介的孔子和陶行知,于是我从中挖掘教材里的知识与此相联系,还要求同学们从语文课里学过的《论语十二则》里找孔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以及做人道理的句子。

这样同学们就知道了:老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之一。

还要求同学们说出陶行知的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句话说明了做人的重要性,于是老师讲解这一名言与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是相符合的,因此同学们自然就知道了现在社会,教师已发展为一种专门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在讲析风格不同的老师时,为了指导学生阅读P63的探究与分享和P64的方法与技能,我设计了二个问题:1 谈一谈:你所喜欢的一位老师他(她)有什么风格?思考(1)他(她)们的风格相同吗?(2)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同呢?结论:老师风格各有不同,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九册音乐教案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九册音乐教案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九册音乐教案----ef3e3c4c-6eba-11ec-89ea-7cb59b590d7d五年级音乐科教学计划科任教师:张玉娟一、第1课:祖国就像母亲第2课:美好的空间第3课:多彩的乡音(五)第4课:动物世界(六)第5课:我们喜爱的影视歌曲第6课:探索全球音乐(V)-漫游非洲第7课:进入音乐大师(I)第8课:冬季梦幻才艺秀二、全册教学要求将他们的生活投入到一种活生生的音乐体验中是一种教学要求,以刺激孩子们学习完整的音乐。

三、全册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关键)第一课:围绕“热爱祖国”的主题,通过学习和欣赏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课:巧妙地向学生介绍一种新的现代乐器——电子合成器,让学生通过空间的联想和声音的探索,感受和表达想象中的空间景物与乐器音乐之间的联系。

第3课:通过学习唱歌和欣赏民歌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第四课:体验回旋曲式的结构和二声部节奏练习的内容第五课:体会影视主题歌在电影电视传播中的作用第六课: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受第七课:了解音乐大师海顿及其代表作品第八课:安排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的音乐与“冬”季里自然界之间密切相关的内容四、整卷教学时间安排每一课安排用二周时间五、教学方法措施1.唱一首歌2。

观看图片,听音乐。

找到一个唱歌的标题4。

敲一个小乐器。

播放一段音乐小品。

演奏一打快板合成(清脆和嘹亮)学会吆喝稍快感觉音乐中的快慢感觉音乐中的快慢记号f\\p感觉乐句多彩的乡音民族歌曲的对比体验6/8拍子强高亢认知不同场境音色变化自选乐器伴奏打击乐鼓――的运用快板的运用对唱民歌动物世界唱准七音复习感觉乐力度句记号p感觉音乐中的强弱切分音节奏的掌握独唱伴以合唱外国名曲体验二我们喜拍子、唱准音爱的影三拍子高视歌曲的不同环球音感觉非唱准歌乐探宝洲音乐词(三)哼唱和走进音了解大记住主乐大师师生平题音乐感受冬日的2/4拍唱好各遐想子的拍种音高律复习aabb独唱伴以合唱外国名曲律动感觉音乐中的对比齐唱和合唱外国名曲外国名曲中国歌曲稍快强弱对比aba对唱灵活了解掌握所律动、复习评复习节运用打击几首学的手即兴表估重点奏力度乐中外号演记号歌曲期末联综合才艺表演:展示个性、体现合作精神和以发展为中心的艺术审美欢会能力的再现第1课祖国像母亲第1课祖国像母亲教学内容:动情地唱《祖国像母亲》、《七子之歌》和《在祖国的春天里成长》。

临海市中小学微课评比活动结果

临海市中小学微课评比活动结果

童慧玲 王华利 陈道群 王茴 胡鸯鸯 周玲平 李敏燕 王燕 汪玲红 褚慧芬 陈玲琴 丁丹 陈伟珍 金照 叶伟飞 谢玲华 朱湘云 陈勤君 周海萍 屈巧娟 屈晓红 娄华丹 项赛花 杨 霞 金玲娟 章荷青 任美丽 洪蕾 周丽娇 杨溶 黄元亮 叶林森 陈友胜 何慧菲 叶小玲 徐华铭 胡仙萍
江南中心小学 汇溪镇中心校 大石中学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邵家渡中心校 杜桥小学 白水洋镇中心校 上盘镇中心校 哲商小学 河头镇中心校 白水洋镇中心校 白水洋镇中心校 上盘镇鹰山小学 沿江中心校 大田中学 邵家渡中心校 河头镇中心校 白水洋中学 临海小学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托阳小学 托阳小学 沿江镇中心校 台州中学 杜桥山项小学 临海中学 巾山小学 临海五中 灵江中学 临海五中 大田中学 灵江中学 台州中学 东塍镇中心校 大石中学 城西中学 杜桥实验中学
三等奖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 认识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说明书阅读 比较形近韵母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筛选信息 巧记整体认读音节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整合信息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解决问题 j、q、x和ü的拼写规则 认识比喻句 从现在开始 部首查字法 老王之重点句赏析 女娲补天 小标点,大不同 说明方法的复习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微课堂 小学语文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小学语文 初中语文 小学语文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初中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周丹 严新积 严新积 谢雪萍 俞文晖 金淑贞 夏 瑛 汤敏敏 何巧月 毛华君 何飞 李显英 孙新友 苏春芳 余玲宏 王何满 赵伟军 柳爱萍 陈彩菊 屈云鸟 杨卫玲 周柳娅 侯晓英 郑雪芳 金晓红 大田小学 台州初级中学 台州初级中学 邵家渡中心校 台州初级中学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台州初级中学 台州学院附中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涌泉镇中心校 东塍镇中心校 白水洋镇中心校 东塍镇中学 汛桥镇中心校 小芝镇中心校 沿江镇中心校 邵家渡中心校 临海小学 杜桥知溪小学 东塍镇中心校 白水洋镇中心校 涌泉镇中心校 邵家渡中心校 汛桥镇80 81 82

《走近杨辉 揭秘三角》课堂实录

《走近杨辉 揭秘三角》课堂实录

《走近杨辉揭秘三角》课堂实录一、温故知新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回忆前面学习过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运算法则。

生(全体):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PPT显示)师:同学们刚才回答了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运算法则的文字语言描述,我们初中阶段注重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以及符号语言三种语言的表述,所以它对应的符号语言是什么呢?生(全体):(a+b)(m+n)=am+an+bm+bn(PPT显示)师:学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运算法则之后,我们学习了哪些特殊的公式呢?生1:完全平方公式生2:平方差公式。

师:这两类公式非常重要,同学们能否用符号语言表述完全平方公式呢?生(全体):。

【设计意图】复习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算法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计算(a+b)的高次幂,为提取展开式系数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活动一: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完成了预习学案,接下来我们一起校对。

(投影学生作品)投影学案内容:1.利用整式的乘法公式计算(结果依照a的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师:第一道题要求同学们按照a的降幂排列,写出、、、(a+b≠0)的展开式。

学生完成习题结果:投影学案内容:2.按行写出上题中各项展开式系数。

第1行:1第2行:1 1第3行:1 2 1第4行:1 3 3 1第5行:1 4 6 4 1第6行:1 5 10 10 5 1第7行:1 6 15 20 15 6 1师:同学们完成得很棒!我们把完成的展开式系数填入下表中。

PPT显示:师:我们给这些展开式系数拍合影,大合照变换队形。

PPT显示:师:像这样的数字形成的图形像什么图形呢?生(全体):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师:非常好,这些数字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我们称这个三角形系数表为杨辉三角。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演算,实践操作得出展开式系数,将展开式系数变换队形后,正好形成三角形系数表,从“形”的角度,揭示杨辉三角的第一层面纱。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一单元唱着跳着走近你-教案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一单元唱着跳着走近你-教案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一单元唱着跳着走近你-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着跳着走近你》是苏少版音乐六上第一单元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欢快,歌词富有童趣,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美好。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掌握;第二部分节奏稍微复杂,但旋律依然朗朗上口。

歌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歌唱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力还不够强,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提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快乐,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唱着跳着走近你》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歌曲学习,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2.歌曲第二部分的高音部分。

3.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分组练习,个人展示,互相评价。

3.情境教学法: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

4.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进行示范演唱。

3.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4.教学用具:歌谱、乐谱、评分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欢快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唱着跳着走近你》这首歌曲。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旋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让学生熟悉歌词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练习。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音乐“微课视频”
随着微博的流行,微信的扩张,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微”时代的悄然来临,其互动参与性之强、信息传播速度之快等优点,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捷。

微课也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教师的视野,微课教学视频、微课教学设计、微课教学大赛……一系列与微课相关的内容接踵而来,着实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但惊喜之余也存在困惑,什么是微课视频?它有何实践价值和创新之处?对此本文试着作出个人的见解。

微课视频是以短时视频为主要载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是交流传播教学资源的一种新型方式。

纵观国内外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微格教学开始引进国内,用于培养和训练在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2008年秋,美国戴维·彭罗斯提出“微课程”的概念,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式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与这两者不同的是,微课视频研究面向的对象和研究的层面不同,它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由于微课视频是一个新生事物,尚在初步探索和研究阶段,对音乐微课视频的研究则更处于起步阶段。

笔者认为:以《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基本理念为基础,对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进行有效开发与应用,可以为目前刚刚起步的微课视频研究提供相应的实践依据。

一、对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初步认识
1.教学时间较短
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时长通常是5—8分钟,因此,相对于40分钟或者45分钟的一堂音乐课来说,音乐微课视频更能集中学习者的注意力。

2. 题材选择多样
音乐微课视频可以用于课堂教学、课外兴趣小组或社团建设,适合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也可以着眼于音乐教师的校本研修,运用于对某一个音乐课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剖析。

在课程资源方面,由于音乐学科的实践性原则,使得音乐微课视频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如唱歌、器乐、视唱、欣赏、乐理、创作、舞蹈等,均可作为微课视频的题材。

3. 学习目标单一
微课视频的内容尽量“小(微)而精”,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围绕某个具体问题,制定单一而明确的目标,能够据此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音乐微课视频中预设的目标。

4. 过程设计完整
一个微课视频必须呈现一次学习的过程,一般要有微教案、微课件、微视频、微反馈、微反思、微作业等元素组成。

在微课视频中,包括片头片尾、主体呈现等部分,其中片头片尾在20秒之内交代清楚,主体部分是重点所在,整个设计要精准。

5. 交流互动新颖
微课视频的录制方法与工具的自由组合度宽泛,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手机、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均可制作,其特点是容量小,便于共享与交流。

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集体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个性化选择,并即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与交流。

二、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实践价值
首先,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落实。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微”时代,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深入课堂,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落到实处。

其次,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新课改提出“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音乐微课视频的出现为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资源提供了可能,将目光聚焦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再次,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校本研修。

音乐微课视频是对教学的某个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的深入学习和剖析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教研方式,对增强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执教者自我反思的准确性提供了更为细致的教研手段。

三、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具体制作流程
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制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准备阶段:包括准备学习、题材选择、脚本编写。

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可选择的题材有音乐基础知识的讲解、音乐教材的解读、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音乐片段的赏析等。

题材多种多样,不用局限于音乐课堂教学之中。

脚本编写包括微课教案、镜头设计和时间规划等,注意教学内容须严谨,尽量重点突出、明了易懂,教学示范优美动听。

2.制作阶段:包括熟悉脚本、技术支持、正式录制。

对于拍摄者来说,熟悉脚本和相关的技术支持必不可少;对于执教者来说,对脚本中微教案的熟悉程度、时间规划、实际讲授,都有着一定的规范,这是录制微课视频的重要环节,其中,主体呈现是微课视频的重点部分,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来展开。

3.后续阶段:包括片头片尾、网上发布、交流互动。

一般来说,片头信息不超过20秒,其中包括学习目标、课题引入等,片尾信息也不超过20秒,其中包括布置学后作业,执教者信息等。

通过网上发布后,学生可以通过点击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校本研修具体分析研究。

同时可以通过用户评价、交流互动等方式,加强沟通、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具体制作流程和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信息单模板如下图:
四、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创新之处
1.思路创新:在微博、微信铺天盖地的时代,中小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和学习能力极强。

微课视频的出现,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掌上学习”、“移动学习”,它对于某一个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剖析是新颖独特的。

微课视频独有的交互性也使得知识与技能的交流学习拥有了更广阔的平台。

2.实践创新:现如今中小学生的音乐课学习主要是靠课堂教学来完成的。

由于音乐学科的审美性和实践性特点,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的学习时,由于班级人数众多,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一一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因此可能会出现泛泛而谈、走过场等不良现象。

音乐微课视频的出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或某种基本技能的学习,可以通过点击音乐微课视频进行深入学习,这为发展学生音乐兴趣和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对教师的校本研修进行了拓展,教师可以通过对微课视频的探讨、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思和改进,对于优秀的微课视频也可以进行学习内化,这对于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