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一、我国食品质量管理状况、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意识到食品质量安全重于泰山,企业靠市场,市场靠商品,商品靠质量,以质量站稳市场,以质量开拓市场,并将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应用到食品企业中来。

当前我国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发展并不平衡,出现了两极分化。

经济效益较好的食品企业,质量管理已初步实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而效益滑坡的食品企业,疲于应付生存危机,质量工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控现象。

具体来说,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意识淡薄在不少食品企业中,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员工,对食品质量和食品质量管理的认识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比如对产品质量的内涵、质量控制内容认识不足。

一些食品企业的管理层认为产品质量是质量保证部门的事,过多地依赖质量检验。

在许多食品企业,质量的重要性未能体现在各项工作中,当质量与其他指标如产量、销售额发生冲突时,质量往往成为牺牲品。

加强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解决制约质量管理的根本性问题。

食品企业首先要加强企业领导和员工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手段,完善各项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监督,以法治代替人治,积极提高员工积极性并全面参与质量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食品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改进,企业效益不断提升。

2.未能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粗放的原料生产方式制约质量管理。

由于食品生产加工的原料大量来源于千家万户粗放型操作,而非集约化生产的原料基地,生产产业化程度较低,即便现在时髦的公司+农户形式,也难以避免粗放型原料生产带来的各种安全弊病。

粗放的生产管理、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以及多种原料来源,造成原料安全质量的不一致性,农药、兽药残留、寄生虫以及物理性异物等食品安全危害,都可能随着原料进入食品加工过程。

对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追溯性差。

在劳动密集型食品加工方式下,如果不对员工的个人卫生状况进行严格管理,细菌很容易通过这些员工的呼吸、唾液和创口污染正在加工中的食品。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汇报人:文小库2023-11-07•引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对策建议•案例分析•研究结论与展望01引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是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重要环节,但近年来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给公众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背景研究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有助于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意义研究背景和意义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研究目的和方法02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部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这些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以满足当前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需要。

标准落后目前我国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标准落后、不统一、不全面等,导致在实际监管中难以有效执行,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监管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不力、监管手段单一等,导致监管效果不佳,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风险。

监管信息不透明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公示机制和渠道,消费者对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了解程度较低,无法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食品质量不稳定由于流通环节中的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存在的不规范操作,容易导致食品质量不稳定,出现变质、污染等问题,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缺乏追溯机制目前很多食品在流通环节中缺乏有效的追溯机制,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难以迅速找到问题源头并进行有效控制,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

03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当前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还不够完善,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和强制性标准,难以有效约束和管理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

简述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简述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简述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食品质量安全一直是各国政府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因此食品质量管理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简要介绍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的状况,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国内食品质量管理研究状况在国内,食品质量管理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监管机构的职责与权力划分、监督检查与执法手段等方面的研究。

2. 食品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主要研究食品中常见的有害物质的监测方法和食品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和技术。

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的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4. 食品质量溯源与追溯研究:通过建立食品质量溯源体系,追溯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从而提高食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

5. 食品安全教育与宣传研究:通过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促进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二、国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状况在国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同样受到广泛重视。

各国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研究:各国致力于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以确保食品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食品生产与加工技术研究: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与加工技术,提高食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食品的安全风险。

3. 食品供应链管理研究:从食品的生产到消费,研究如何有效管理食品供应链,确保食品质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通过对食品生产和消费环节的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5. 食品质量认证与检测技术研究:研究食品质量认证和检测技术,提高食品质量的可信度和可追溯性。

三、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食品贸易的增加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跨领域合作与创新:食品质量管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领域的合作与创新,通过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提高食品质量管理的效果和水平。

食品安全管理思考应用进展体系构建论文(共4篇)

食品安全管理思考应用进展体系构建论文(共4篇)

食品安全管理思考应用进展体系构建论文(共4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食品安全管理思考应用进展体系构建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四篇文献,分别探讨了食品安全管理思考应用进展体系构建的相关问题。

二、文献综述1.《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管理思考》该文献认为,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管理思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为了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管理思考,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包括法律、规章制度等。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宣传,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加大对违法经营者的惩处力度。

2.《“以人为本”视角下的食品安全管理思考》该文献认为,以人为本是现代化管理思想的核心。

在食品安全管理中,也应该以人为本,将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

为了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管理体系,包括建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平台、实行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和监督机制等。

3.《深化食品安全管理思考,建立全方位保障机制》该文献认为,食品安全管理需要采取多项措施,从源头、加工、运输、销售等方面入手,建立全方位保障机制。

为了深化食品安全管理思考,需要加强对食品加工企业的检查和监管,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4.《食品安全管理思考的进展与展望》该文献认为,食品安全管理思考的进展离不开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应用。

今后,需要加强对新技术新理念的研究和应用,探索新的监管模式和管理思路,加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法规和规范,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从而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三、总结综合四篇文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思考是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

2.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加强教育宣传和对违法经营者的惩处力度,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思考的重要途径。

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研究报告

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研究报告

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研究报告(通用10篇)20xx年12月8日—12月22日,xxx食品药品监督所、市教体局食安办及xx 镇中心校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干,联合对xx镇十一所中小学及九所幼儿园的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针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指导和反馈,及时下大了整改通知书,现对本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本次检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厨房排风措施不到位(2)厨房防蝇措施不到位(3)进货台账填写不规范(4)员工习惯不良,不能及时着装(5)健康证过期(6)库房通风不及时,有异味(7)进货台账和陪餐记录不一致(8)台账票据填写不规范,缺购货单位责任人(9)添加剂使用不太正规(10)操作间有蝇子。

二、建立工作台帐针对本次,中心校要求各个学校及幼儿园按照整改书的要求,立即采取措施,按质按量,保证时间进行整改,并写出整改报告上交中心校。

中心校根据本次检查结果进行排队,对存在问题较大的单位,进行约谈,跟踪检查。

在本次检查中,xx小学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现在食堂不能正常运行,现由好集道餐饮公司一日三餐配送,在配送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xxx食药所、中心校领导、xx村两委班子成员及中心校专干多次到学校协调学生就餐问题。

通过多次协调,由xx村牵头出资解决食堂改造问题,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待整改完毕后,由教体局食安办、xx食药所、中心校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项学生供餐。

xxx幼儿园操作间蝇子太多,灭蝇灯上的蝇尸太多;玻璃破损。

检查后对幼儿园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并对幼儿园园长进行了约谈,跟踪检查,对于存在问题已经整改到位。

三、对以后工作建议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长期以来中心校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检查后中心校对食堂安全工作又进行了再安排再要求:1、立即建立责任监督机制,不断完善更新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定期召开食堂工作人员的会议,经常组织学习食品安全以及食品卫生方面的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食品安全管理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食品安全管理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食品安全管理的国内外比较研究食品安全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食品供应链的全球化和跨国贸易的增加,各国纷纷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的研究和监管力度。

本文将比较国内外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和对策,以期加深我们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一、法律法规的建立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相应的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例如,美国通过了《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强化了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欧盟也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

相比之下,中国在食品安全立法方面相对滞后。

虽然中国也通过了《食品安全法》,但在执法力度和法规严格程度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

二、风险评估与监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是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在国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相对独立,科学性较强。

有专门的实验室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并将结果向公众公开。

而在国内,食品安全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和科学性还有待加强。

食品监管部门在监测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尤其是对小作坊和农村地区的监管力度不够。

三、食品追溯体系食品追溯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食品追溯体系相对完善,能够追溯到食品的原产地、生产过程等详细信息。

而在国内,虽然也在逐步建立食品追溯体系,但总体上仍存在着信息不透明、追溯范围有限等问题。

加强食品追溯体系的建设,对食品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四、标准制定与监管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进行监管。

而在国内,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监管尚需加强,部分行业存在标准不一致、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五、食品安全教育与宣传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对于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国外一些国家通过学校、社区和媒体等渠道进行广泛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加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了解。

而国内在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方面还有待加强,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媒体监管等方式改善。

食品安全管理现状与改进策略分析

食品安全管理现状与改进策略分析

食品安全管理现状与改进策略分析作者:李荣英来源:《食品界》2024年第08期食品安全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食品供应链的全球化,食品安全挑战日益加剧。

虽然各国政府已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如《食品安全法》和国际食品法典(Codex Alimentarius),但实际执行中仍面临技术、资源和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的挑战。

因此,探讨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十分必要。

本文旨在分析现有食品安全管理的不足,通过国内外案例比较,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1.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在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时可以发现,尽管近年来食品安全法规不断完善,相关监管机构也在持续增强检测能力和加大执法力度,但依然存在一系列管理难题。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为97.3%,相比2019年的96.8%有所提升,显示出监管力度的加大和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的提升。

然而,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仍旧不容忽视,尤其是在中小企业和乡镇市场。

此类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常见的问题包括非法添加、过期食品流通、农药残留超标等。

在随机抽查的1000个农产品样本中,有5%的样本检出农药残留超标,显示出当前农产品安全监控仍面临较大挑战。

监管资源分布不均也是一个显著问题,在较为偏远或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经费和技术人员配备不足,监管力度往往难以与经济发达地区相匹敌,导致这些地区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率较高。

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的欠缺也导致这些地区的食品检测和监控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进一步增加了食品安全管理的难度。

尽管整体合格率在不断提升,但食品安全管理仍需在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管、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大偏远地区监管力度等方面进行改进,以确保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

2.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2.1 法律法规与执行难题当前,尽管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全面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涵盖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但在执行过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

城市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研究与对策

城市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研究与对策

城市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研究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这不仅涉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关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城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着种种问题,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确保城市居民的饮食安全。

一、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城市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可谓是错综复杂。

毒奶粉、地沟油、有毒添加剂等案例屡见不鲜,这些事件严重损害了人们的信任,加剧了社会的恐慌情绪。

食品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失职、不作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此外,农药残留、转基因食品等也是城市食品安全的隐患。

二、城市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的根源城市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的根源包括市场监管不力、企业利益至上、消费者盲目追求低价等多方面原因。

首先,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角色定位不明确。

其次,市场监管机构的执法力度不足,容易导致一些不法商家得逞。

再次,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采用不当的生产、加工方式,忽视食品安全。

最后,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往往只关注价格,而忽略了质量和安全。

三、城市食品安全管理对策的重要性城市食品安全管理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因此解决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才能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地消费,提升整个社会的幸福感。

四、加强食品监管部门职责的落实为解决城市食品安全管理问题,首先要加强食品监管部门的职责落实。

加大对食品安全领域的投入,增加监督检查力度,完善监管制度,加强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五、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提高城市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通过溯源码、防伪标识等技术手段,对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追溯。

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还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安全感。

六、强化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除了加强监管部门的力量外,还需要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力量来确保食品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吴顺华,王国荃,刘开泰.砷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2,23(4):145-160.8 Paoletti P,Neyton J.NM DA receptor subunits:function and pharmacology[J].Cur Opin Pharmacol,2006,4:39-47.9 Liu LD,Tak PW ,M ario FP,et al.Role of NNM DA receptor subtypes in governing the direction of h i ppocampal synaptic plasticity [J].Science,2004,304:1021-1023.收稿日期:2008 04 13(宋艳萍编辑 孔繁学校对)*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6JC630013)作者单位:1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地面机械仿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5;2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中心;3 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医院作者简介:白丽(1978-),女,山西曲沃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食品安全管理。

文章编号:1001 0580(2008)12 1485 02 中图分类号:R 155 文献标志码:A!综 述∀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研究进展*白丽1,巩顺龙2,赵岸松3食品安全是保护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集中在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的食品安全行为3个领域,是近20年来国外的研究热点,国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部分研究框架和方法借鉴了国外经验。

为了促进国内对食品安全领域的深入研究,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效率,本文对国内外在食品安全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企业食品安全行为研究1 1 企业的食品安全行为动机研究 此类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企业食品安全行为的动机被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大类,内部动机主要与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企业利润相关联,而外部动机则与交易成本相关联1。

1 1 1 不同国家企业的食品安全行为动机比较 不同国家企业的食品安全行为的动机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英国食品企业提高食品安全的动机主要出于恢复消费者信任的危机管理,而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食品企业提高食品安全的驱动力则主要来自于国外,其提高食品安全的动机在于维持和扩大出口市场2 ,而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企业则将加强食品安全作为提高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策略3。

1 12 不同类型企业食品安全行为动机的差异性 不同类型企业提高食品安全的动机不同,大型企业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主要是出于内部原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小型企业则主要是受外力驱动,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或者为了服从管制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4 。

大型企业通过采用非强制性的食品安全体系认证获得领跑优势,中型企业主要通过游说政府制定与其出口国市场标准相接近的官方标准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小型企业则主要是联合公众和非营利性机构制定符合其利益要求的质量分级标准及体系5。

1 2 企业食品安全认证效益的测度研究 虽然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 CCP)体系可能降低产品召回率,节约时间和资源,但是管制机构并未向企业提供令人信服的研究证据证明这些收益,因此,政府应该通过研究数据向企业表明实施HACCP 体系的收益,提高企业积极性6。

英国的有关研究表明:认证成本不会成为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QM S)的限制因素;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使生产成本向供应商转移,为中间加工商和消费者带来收益 7,8 。

近年来,借鉴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对本国企业实施HACCP 体系的成本-收益进行研究。

墨西哥的M aldonado 等探讨了墨西哥肉制品加工业实施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激励、成本和收益问题 9 。

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刚开展,白丽等通过实证研究了实施HA CCP 体系企业的特征,为进一步探讨企业实施HA 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动机和收益提供了基础依据 10 。

王志刚等利用在全国进行的482家食品加工企业的调研资料,分析了HA CCP 认证对企业成本和收益的影响,探讨了HACCP 认证对企业经营的有效性 11 。

2 消费者食品安全行为研究国外对消费者食品安全认知以及购买意愿的研究比较丰富 12-15,已从单纯的食品安全态度、食品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等实证研究转向了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消费者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等综合性因素对消费者食品选购行为的影响,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抽象以制定消费者教育计划。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者食品安全认知、食品选购的影响因素等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陈国威等对南京市消费者食品安全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提出应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 16 。

张晓勇等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非常关注,但是他们不愿为更安全的食品支付过多的费用 17 。

周应恒等提出,中国消费者最关注的食品安全信息依次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农药兽药等化学残留,防腐剂色素等添加剂的使用,产地厂商以及经销商,盐糖脂肪等含量,是否使用了转基因等生物技术 18 。

3 政府的食品安全管制行为研究3 1 食品安全管制的必要性 针对政府介入食品安全管制的必要性,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见解,可被归纳为2大类:(1)从博弈与均衡的角度,认为食品安全管制政策是各方利益主体间博弈的结果。

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食品安全管制政策的选择是国内外消费者、农场主、食品生产商、食品零售商、政府、纳税人等利益集团间博弈的结果,食品安全管制政策在利益集团间的不同利益需求中求得平衡 19 。

(2)从政府是公众利益代理人的角度,认为食品安全管制是弥补市场管理失灵的必需手段,此类观点占据主流地位,研究最为广泛,我国学者也多持此类观点。

有研究表明,由于消费者健康损害的长期性、滞后性和潜伏性,法律难以进行有效的取证 20 ,此时管制成了唯一可靠的资源,用以解决劣质食品的社会危害问题 21 。

虽然消费者愿意为安全食品支付更高的价格,但消费者一般认为保障食品安全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消费安全食品是他们的基本权利 22 。

3 2政府食品安全管制的有效性评价有效的食品安全管制源于对企业和消费者等微观行为主体行动规律的认知。

因此,发达国家对政府管制行为的研究是与前述两类研究结合在一起的。

政府对食品行业常用的管制方式主要有:(1)发放各类生产许可证;(2)发布行政法规和命令;(3)进行处罚或奖励等 23 。

由于各国食品安全形势、食品行业特征、消费者消费行为模式的不同,管制模式也有很大差异。

英国要求产业链下游的企业对其供应商实行尽职调查(due dilig ence),对上游企业的食品安全行动构成制衡 24 。

加拿大积极鼓励食品企业实施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25 。

澳大利亚食品安全管制体制中的一个关键理念是合作管制(Co-r eg ulation),合作管制将食品行业、研究机构和普通民众纳入到管制体系的设计中。

目前发达国家在此领域的研究热点是:评价管制政策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以及对食品行业竞争力的干预,研究已经从定性分析转向了定量评价。

我国对于政府食品安全管制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观政策层面上,从完善立法、建立先进的标准体系、协调管制机构及职能、建立认证制度、教育消费者等领域提出了管制政策与建议。

4小结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管理领域开展研究较早,研究比较深入和广泛;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深度和广度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部分研究框架和方法参考、借鉴、模仿了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具体体现在:(1)食品供应者的食品安全行动的动机和效益问题是近10年来国外的研究热点,我国在这个领域研究较少,规范研究尚有待进一步展开。

(2)国内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行为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而国外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食品安全态度、食品购买决策因素等的实证研究,转向了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等综合性因素对消费者食品选购行为的影响。

(3)国外学者对政府管制行为的研究是与企业和消费者微观行为的研究结合在一起的,而且目前的研究热点是量化评价食品安全管制对利益相关方的经济影响,我国对于政府食品安全管制行为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宏观政策层面上。

因此,对各类型企业的食品安全行动规律,以及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成本和收益的量化研究有待深入,食品安全管制政策绩效评价的研究也有待开展;同时还应重视评价管制政策对利益相关方(行业、消费者等)的影响,并在对评价结果的不断学习中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1 Holleran E,Bredahl M,Zaibet L.Private incentives for adoptingfood safety and quality assurance[J].Food Poli cy,1999,24:669-683.2 Hobbs J E,Fearne A,Spriggs J.Incentive s tructures for food s afety and quality assurance: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FoodControl,2002,13:77-81.3 Gomez M I,Cabal M P,Torres J A.Private initiatives on foodsafety:the case of the Colombian poultry industry[J].Food Control,2002,13:83-86.4 Seddon J,Davi s R,Loughran M,et al.Implementati on and valueadded:A survey of registered companies[M].Vanguard Consulting Ltd,Bucki ngham,2001:385-389.5 Reardon M.Global change in agrifood grades and stan dards:Agribusiness strategic responses i n developing countries[J].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 ness M anagement Review,2000,2(4):421-435.6 Ehiri J E,M orris G P,M cEw en J.Implem entation of HACCP infood businesses:the w ay ahead[J].Fooc Control,1995,6(3):341-343.7 Holleran E,Bredahl M.Trans action cos ts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the British food sector[J].Food Safety,1997,3:403-419.8 Zaibet L,Bredahl M.Gains from ISO certifi cati on i n the UK m eatsector[J].Agribusi ness,1997,13(4):375-384.9 M aldonado E S.Cost-benefit analysis of HACCP implementationin the M exican meat industry[J].Food Control,2005,16:375-381.10 白丽,马成林,巩顺龙 中国食品企业实施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实证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5,36(9):84-86.11 王志刚,翁燕珍,杨志刚,等.食品加工企业采纳HACCP体系认证的有效性:来自全国482家食品企业的调研[J].中国软科学,2006,9:68-75.12 W essells C,Anderson J.Cons umer willingness to pay for seafoodsafety assurances[J].The Journal of Consum er Affairs,1995,29(1):85-107.13 Nayga J.Sociodemographic infl uences on consumer concern forfood s afety:the case of i rradiation,antibiotics,hormones,and pesticides[J].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6,18(3):467-475.14 Latouche K,Rainelli.P,Verm ersch D.Food safety iss ues and th eBSE scare:some lessens from the French case[J].Food policy,1998,32:347-356.15 Henson,S,J.and Northen,J.Consumer assessment of the safety ofbeef at the point of purchase:A pan-European study[J].Journal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0,51:90-105.16 陈国威.南京市消费者食品安全KAP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5):603-604.17 张晓勇,李刚,张莉.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切天津消费者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4,1:14-20.18 周应恒.食品安全:消费者态度、购买意愿及信息的影响#对南京市超市消费者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53-59.19 Henson S,Cas w ell J.Food safety regulation:an overview of contemporary issues[J].Food Policy,1999,24:589-603.20 赵义.食品安全考验执政能力[J].南风窗,2005,4(上):41-43.21 爱德华L,格莱泽,安德列∃施莱弗.监管型政府的崛起(第2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63-67.22 Loader R.Hobbs J E.Stragetic responses to food s afety legi slation[J].Food Policy,1999,24(6):685-706.23 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2-34.24 王兆华,雷家马肃 主要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7):19-24.收稿日期:2008 04 19(刘铁编辑孔繁学校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