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中化学《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配制一定量溶液技巧与注意事项知识总结 新人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中化学《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优质教案1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类比的思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和巩固概念。
(2)通过阅读教材、参考资料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探究的意识。
(3)体验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难点:物质的量概念的形成。
三、教学方法引导、探究、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四、教学用具曲别针、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一:生活中的计量[引入]:把装有曲别针的两个信封分发给两个同学,请两位同学分别拿出200个曲别针,学生参与活动,笑着回答:当然是学生甲快了。
引起学生的兴趣。
请问谁能更快的拿出来?[问题]:为什么甲的快呢?在上述计量曲别针的过程中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转化思想呢?学生讨论得出,化零为整的思想。
激发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
[小结]:化繁为简,意义不变。
引出集团的概念。
[问题]:请同学完成下面表格,用“能”或“否”回答。
集团计量购买单个计量购买单个计量使用纸张大头针大米学生完成表格,对比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计量方式。
为学生理解用集团的概念表示微观粒子的多少做铺垫。
[问题与讨论]:根据刚才的分析,针对生活中的计量方法,你能得到哪些启示?学生讨论,回答。
学会总结,加深理解。
情景二:化学实验中的计量[问题]:化学实验中我们如何计量物质?学生回答用质量、体积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在微观方面我们如何计量物质。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引出物质的量。
[板书]: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记笔记。
下面请同学阅读教材,回答物质的量的涵义是什么?它的单位是什么?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学生阅读教材P11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中化学《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典例剖析4 新人教版必修1

广东省揭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典例剖析4【例4】在配制一定量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使得到的溶液浓度偏高、偏低,还是不变?(1)用量筒取液态溶质,读数时,俯视量筒,所配制溶液的浓度。
(2)将取样品的药匙用水洗涤,洗涤液倒入容量瓶,所配制溶液的浓度。
(3)定容摇匀后,有少量溶液外流,所配制溶液的浓度。
判断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偏低的切入点应是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c(B)= ,能造成溶质物质的量减少或溶液体积增大的操作使得到的溶液浓度偏低,能造成溶质物质的量增多或溶液体积减小的操作使得到的溶液浓度偏高。
(1)正确的读数方法应是视线与量筒刻度保持水平,俯视的结果使得量取液体体积小于计算值,所以配制出的溶液浓度偏低。
(2)药匙上的药品并未称量,洗涤后转移入容量瓶,使得溶质的量增大,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
(3)定容后摇匀后,溶液的配制已经结束,从中任意取出一部分,浓度不会发生改变。
本题正确答案是:(1)偏低;(2)偏高;(3)不变1.配制250mL0.1mol/L盐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将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倒入烧杯后,再用水洗量筒2~3次,洗液倒入烧杯中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面最低点低于标线,再补几滴水至标线2.用NaOH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使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所用的NaOH中混有Na2OB.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时,所用的小烧杯内壁不太干燥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立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内D.最后确定NaOH溶液的体积(定容)时,用仰视式观察液面3.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0 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4.欲用98%的浓硫酸(ρ= 1.84g/cm3)配制成浓度为0.5 mol/L的稀硫酸500mL。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中化学《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4课时教案+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1.质量分数溶液的配置。
2.分析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所需确定的量。
新知学习问题探究配制200 g 5%的NaCl溶液,需要哪些实验用品和进行什么样的操作?归纳整理仪器:天平(含滤纸)、药匙、玻璃棒、小烧杯、量筒、胶头滴管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学习探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配制50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需要多少克Na2CO3固体?能否知道所用水的量?分析归纳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要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首先需要算出溶质和溶液的量。
此题需要的原料是Na2CO3和水。
溶质的量为:m(Na2CO3)=n(Na2CO3)·M(Na2CO3)=c(Na2CO3)·V[Na2CO3(aq)]·M(N a2CO3)=0.1 mol·L-1×0.5L×106g·mol-1=5.3 g显然,我们根据题中条件无法算出水的量(质量或体积)。
即我们不能通过用一定量的水和Na2CO3混合来配出所需的Na2CO3溶液。
那么,如何配制此溶液呢?学习探究展示500 mL的容量瓶容量瓶有哪些结构特点?使用容量瓶要注意哪些问题?归纳整理1.容量瓶的体积固定,有不同规格(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
上面标有:容量、刻线、20℃。
2.使用前须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3.溶液温度与容量瓶上标定温度一致时,所取液体的体积最标准。
4.溶液液面接近刻度线1 cm~2 cm时,须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广东省揭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

广东省揭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同步习题〖基础达标〗1.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2.将VLHCl气体(STP)溶于水制得1000mL盐酸溶液,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V/22400mol/L B.1000V/22.4mol/LC.V/22.4mol/L D.V/11.2mol/L3.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的NaCl B.75 mL 2 mol·L-1的NH4ClC.150 mL 3 mol·L-1的KCl D.75 mL 2 mol·L-1的CaCl24.某10% 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80mL20%的溶液,则该20%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6.25mol/L B.12.5mol/L C.7mol/L D.7.5mol/L6.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2mol·L-1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C.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 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7、在100ml水溶液里有5.85gNaCl和11.1gCaCl2,该溶液中c(Cl-)为()A. 1mol/LB. 2mol/LC. 3 mol/LD. 4mol/L8、将4gNaOH 溶解在10ml 水中,再稀释成1L ,从中取出10ml ,这10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mol.L -1B.0.1mol.L -1C.0.001mol.L -1D.10mol.L-1 9、0.5L1mol/LFeCl3溶液与0.2L1mol/LKCl 溶液中的Cl -的数目之比为( )A 、1:3B 、3:1C 、5:2D 、15:210、将30mL0.5mol/LNaOH 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 ,稀释后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03mol/LB 、0.3mol/LC 、0.05mol/LD 、0.04mol/11、(1)用18mol/L 的硫酸配制100mL 1.0mol/L 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100mL 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 容量瓶E.10mL 量筒F.胶头滴管G.50mL 烧杯H.100mL 容量瓶 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写标号).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cm ~3cm 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cm ~3cm 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能力提升】1.300mL 某浓度的NaOH 溶液中含有60g 溶质。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中化学《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知识总结 新

广东省揭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总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所用主要仪器①若溶质为固体时,需托盘天平(附砝码)、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
②若溶质为液体或溶液时,应将托盘天平和药匙改为量筒,其它仪器不变。
(2)使用容量瓶的注意事项容量瓶是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有大小各种规格,常用的容量瓶有50mL、100mL、150mL、200mL、250mL、500mL、1000mL等。
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例如,要配制450mL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就要选用与其容积相近的500mL容量瓶来配制。
①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检验程序是:加水→塞瓶塞→倒立→查漏→瓶塞旋转180 →倒立→查漏。
④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须选用与要配溶液体积相同规格的容量瓶。
⑤观察所加液体是否达容量瓶的刻度线时一定要平视,使液体的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平。
⑥容量瓶不能久贮溶液,因此配制好的溶液要及时倒入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3)配制步骤①计算:按要求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若溶质是液体或溶液时还要换算成体积。
②称量(或量取):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或较浓溶液的体积。
③溶解:在烧杯中进行,可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后要使溶液恢复到常温。
④转移:用玻璃棒引流,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⑤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把洗涤液都转移到容量瓶中。
注意溶解时所用水及洗涤的总体积,一定不能超过要配制溶液的体积。
(注意:若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或较浓溶液后,不要将量筒进行洗涤及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⑥定容:先缓慢地把蒸馏水直接注入容量瓶中,当液面接近刻度线2~3cm处时,再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直到溶液的凹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⑦振荡、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中化学《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

广东省揭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教案+随堂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以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我们经常要使用溶液。
溶液的浓稀程度我们用浓度来表示。
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多种,在初中,我们学过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便是其中的一种。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39度的白酒,你知道“39度”的含义吗? 5ppm的硫酸铜溶液,ppm表示什么你知道吗?新知学习问题探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4页的有关内容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某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为n B,溶液的体积为V,若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用c B表示,请写出用n B、V表示c B的式子。
归纳整理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 B。
(其中,B表示各种溶质)表达式:c(B)=VnB单位:mol/L1(或mol·L-1)实践应用1.将23.4 g NaCl溶于水中,配成250 mL溶液,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归纳整理[分析]此题已知溶液的体积V=250 mL=0.25 L,据c(NaCl)=VNaCIn)(还须知道n(NaCl),这就需要根据n(NaCl)=)()(NaCIMNaCIm来算出NaCl的物质的量。
解:23.4 g NaCl的物质的量为n(NaCl)=molgg/5.584.23=0.4 mol因此,可算出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Cl)=Lmol25.04.0=1.6 mol·L-1答:所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6 mol·L-1。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中化学《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

广东省揭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教案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是的基本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2、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2、通过物质的量这一联系微观粒子与宏观质量的物理量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地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认识到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重点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难点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的单位---摩尔(mole)1.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为N A,单位为mol-1,数值约为6.02*1023 mol-13、注意:使用mol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4.N、N A与n的关系:nNNA=A1=C1Cmm1212m1m=1 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分子、离子)质量。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引言]我们在初中时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可以构成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质,这说明,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那么,联系他们的桥梁是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板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讲]就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度可表示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的量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其符号为n,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四个字缺一不可,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符号mol ,简称摩。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物质的量,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
在此之前,学生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或简单的定量角度去学习化学知识,而这一节的学习会使学生对化学中的"量"有一个新的认识。
因此教好物质的量的概念,不仅能直接帮助学生掌握好本章中的有关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而且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计算打下基础。
所以,物质的量的教学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4)德育目标:A、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辩证逻辑能力;B、培养学生抽象、联想、想象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C、使学生学习法定计量单位及国家标准中“量和单位”的有关内容。
3.教材的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能根据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2)难点: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简单换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简单换算二.说教法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所以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采取目标分层教学法课前五分钟检测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微粒间转换的理解与应用,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新课教学主要采取对比归纳法:通过与生活中的某些质量小,数量大的实例对比,指出化学反应中存在的相同情况--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通过与其它基本物理量和单位的对比提出摩尔的概念,帮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和记忆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通过与生活中实例对比(一盒粉笔,一打羽毛球)重点说明摩尔的概念,以此使学生对抽象的摩尔概念具体化;通过适当的分层练习强调指出学习摩尔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本节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算——通过计算确定所需要的固体药品的质量或液体药品的体积。
2.量——用托盘天平(精确到0.1g)称量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可精确到0.1mL)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3.溶——在烧杯中将固体溶质溶解或将液体溶质稀释。
溶解或稀释时可使用玻璃棒搅拌。
注意若是稀释浓硫酸时,一定是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注入蒸馏水中而不能将顺序搞反,同时要及时搅拌散热。
4.冷——将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
5.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
6.洗——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
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7.定——即定容,把蒸馏水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当液面距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I~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视线要保持水平)。
8.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有关注意事项:
1.选用与欲配溶液的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3.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溶质。
4.容量瓶不能长时间存放溶液,配好的溶液应及时转入试剂瓶中。
如果实验操作不当,会产生误差,例如:
1.称量:若称量物错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配出的溶液浓度偏低。
因为称量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
2.未洗涤溶解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或洗液未转入容量瓶,配出溶液的浓度偏低,因为溶
质少了。
3.量筒量取计算浓溶液体积时仰视刻度,浓度偏大,因为实际值比仰视读数偏大。
4.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洗涤了量筒(或移液管),则浓度偏大。
因为量筒(或移液管)在刻度时,没有把附在器壁上的残留液计算在内,用水洗涤反而使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造成浓度偏大。
5.未等溶液冷却就定容,浓度偏大;因为配出的溶液在容量瓶中冷却后实际体积偏小。
6.定容时仰视达标线,浓度偏小。
因为溶液凹面最点高于标线,滴水过多,溶液体积偏大(若俯视定容则相反)。
7.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面最低点低于标线,再补滴水至标线,浓度偏小,因为刻度容量瓶标线时,对溶液体积变化作了考虑,补滴水,反而使体积增大。
8.配NaOH溶液,称量NaOH固体时在托盘上垫纸或直接称量,会使浓度偏小,因NaOH 会潮解,称取的NaOH质量少于所需质量。
9.定容时滴水超过了刻度线,后用滴管吸出达标线,浓度偏小,因溶质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