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汉字
国学经典之《说文解字》 共85页

• 象形是汉字造字的基础,会意字、形声字 和一部分指事字都是以象形字为基础造出 来的。可以说,象形字是组成千万个汉字 的基本元素。虽然从数量上看象形字只有 几百个,在汉字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极小, 但是象形字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
• 李密《陈情表》:“乌鸟 私情,愿乞终养。”
知识性
• 醫,治病也。……酒所以治病也。《周礼》有医 酒。古者巫彭初作医。
• 肓,心上鬲下也。从肉,亡声。春秋传曰:病在 肓之上。
• 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 从一。
知识性
社会知识
• 耡,商人七十而耡。耡,
• 宰,罪人在室下执事
耤税也。从耒,助声。 《周礼》曰:以兴耡利萌。
会意字必须是合体字,这是它区别于象形字 和指事字的关键之处。
会意视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后期会意字
用会意方式设计的新简化字: 尖 夯 尘 卡劣歪
这类会意字是用意符的文字意义来会合 成意的,这和上面所说的偏重文字的象形 会意不同。
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字的重要性反映在数量上。《康熙字典》
《说文》释义方式的多样性
• 不属于同一部首的字之间也可构成互训关系。例 如
• 觉,悟也。 • 悟,觉也。 • 全,完也。 • 完,全也。 • 谨,慎也。 • 慎,谨也。
《说文》释义方式的多样性
二、推因--点明语源,帮助读者了解得名缘由。 释义字和被释字往往有语音上的联系。如:
• 政,正也。从攵,从正,正亦声。 • 《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
从现代文字学来看,指事是一种用记 号标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又可以分为 两类,第一类纯粹是符号,如;第二类是 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指示性符号,如 (亦)、(本)、(末)、(刃)等。
国学基础知识

国学基本知识【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五谷】稻、黍、稷、麦、豆【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五彩】青、黄、赤、白、黑【五音】宫、商、角、徵、羽【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义】风、赋、比、兴、雅、颂【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四大名楼】中国四大名楼是指岳阳楼(湖南岳阳)、滕王阁(江西)、黄鹤楼(湖北武昌蛇山)、蓬莱阁(烟台市)。
论汉字与中国文化

论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汉字与中国文化1101201 包涵论汉字与中国文化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古至今便有着“多元”社会,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
汉字的存在,深刻地讲述出了中国的漫长崎岖凤凰涅槃般的历史,承载了我们中华儿女自豪而痛心的反思。
然而,汉字便是贯穿了古今风雨中的一件独有的珍宝,汉字的命运恰巧折射出了中国的兴盛衰败。
汉字极具生命力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
汉字所孕育的中华文化极为深厚,每一个汉字都有其背后的意义与故事。
文字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文字对文化的从属地位。
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字也是一个系统,文字系统是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无论是文字的产生、发展、演变,还是具体使用,都要受到文化的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和制约。
这种制约,在某种意义上对文字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文字毕竟属于文化范畴,文字和文化的其他子系统毕竟会互相影响,一者发生变化,往往会影响另一者,所以文化的其他子系统也会受到文字的影响和制约。
关于文化的定义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但是我们从其实质来看,基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现代汉语词典》“文化”义项第三:“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就是文字问题,从有文字开始,不会“运用文字”就是“文盲”,就是没有文化。
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首先汉字不是落后的。
有人认为汉字是落后的。
汉字是汉文化的一部分,其形成与发展都要受到汉文化的制约和影响,甚至可以说什么样的文化决定什么样的文字。
如果弃之不用,人们就不能通过研究汉字来考察远古已逝的文化。
其次,汉字不是万能的。
汉字负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与汉文化有关,二者并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汉字是反映一定的历史文化,人文信息,但绝不是每个字“都是一页恢宏的历史”。
汉字文化作文1000字

汉字文化作文1000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既是一种独特的书写系统,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它不仅是中文阅读的基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汉字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
汉字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语言文字,更是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的象征。
它通过笔画、结构、音韵等元素,展现出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
例如,“人”字代表着人的形象;“书”字则体现了人类文化传承的内容;“心”字则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理念。
这些字形都是从现实生活、精神文化中汲取的营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图像。
汉字像一座大厦的基石,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不断积累文化价值,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
例如,国学经典《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都是汉字文化的重要代表。
这些经典不仅仅是文字的拼凑,更包含着中华文化传统的思想观念、道德体系以及人生哲学。
他们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法律哲学、文化思想、生命哲学。
因此,汉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可读可写的文字,更是一种展现文化精神的艺术。
在汉字文化保护与传承中,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透过教育对汉字文化的传承、发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更好地领悟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积累的丰富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也为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承贡献力量。
在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也逐渐变得多元化。
文化多元化的情况下,人们需要通过学习汉字,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汉字,人们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更能够感受到背后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增强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同时,我们也需要将汉字文化推广到世界。
可以通过教学改革,开设汉字课程,加强中华文化的推广和传播。
例如,在一些中国文化观光区,可以开设中文课程,让游客从汉字中学习中华文化。
我们还可以将中华文化融入到海外汉语教育中,让更多外国朋友体验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向国际。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76个国学常识

41、【五湖】
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42、【四海】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3、【四大名桥】
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44、【四大名园】
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25、【五彩】
青、黄、赤、白、黑
26、【五音】
宫、商、角、址、羽
27、【七宝】
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
28、【九宫】
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29、【七大艺术】
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30、【四大名瓷窑】
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75、【五毒】
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
76、【配药七方】
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18、【北宋四大家】
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19、【唐宋古文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0、【十三经】
《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21、【四大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22、【四大文化遗产】
《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宫秋》、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
2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国学文化:12个汉字中蕴藏的人生智慧

国学文化.12个汉字中蕴藏的人生智慧国学文化.12个汉字中蕴藏的人生智慧第一章:仁爱(12字)1.1 仁德:以仁爱之心待人,尊重他人,注重道德和品德的培养。
1.2 仁心:心怀慈悲,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困境,以同情和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人。
1.3 仁义:将仁爱和正义融合于行为中,力求做到公平正义、行为合乎道德。
第二章:孝顺(12字)2.1 孝心:尊敬父母、敬老爱幼的美德,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2.2 孝义:行为符合孝道,尊重父母的决策和意愿,尽力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2.3 孝行:具体的言行举止来表达对父母的孝心和孝义,如尊重和听从父母的教诲。
第三章:忠诚(12字)3.1 忠心:对国家、组织或者人对自己的关爱表示感激,并以忠诚的态度回报。
3.2 忠义:在面对困境或者矛盾时,始终坚持正确的信念和原则。
3.3 忠诚:对于自己信奉的事业或者团队始终保持忠诚,不离不弃。
第四章:诚信(12字)4.1 诚实:言必信,行必果,对他人以诚相待,无欺骗他人之行为。
4.2 诚信:不仅表现在言行上,还包括对待工作、承诺以及信任等方面。
4.3 真实:真实和坦诚的态度待人,不掩饰事实,不虚伪。
第五章:和谐(12字)5.1 和睦: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维护和亲友的和睦关系。
5.2 和顺:平和的情绪和态度,善于包容和平息矛盾,避免争吵和冲突的发生。
5.3 和睦:追求社会和谐,推崇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第六章:谦逊(12字)6.1 谦虚:不自大、不自负,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意见,不骄傲自满。
6.2 谦和: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和谐的氛围,避免傲慢和冷漠的言行。
6.3 谦让: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利益,不蛮不横地追求自己的权益。
第七章:坚强(12字)7.1 坚韧:困难和挫折面前能够坚持和不屈不挠,不放弃。
7.2 坚守:对事业、信仰等一直保持忠诚,不受干扰和诱惑。
7.3 坚毅: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国学基础】古文字学

【国学基础】古文字学古文字学课程综述古文字学即国学大讲堂之国学基础——小学(古文字学)古人把文字学叫作”小学”,而古文字则是指秦代以前的文字。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真的懂得自己的文字吗?你了解文字是何时产生的吗?古人为什么要创造文字呢?他们又是怎样创造文字的呢?创造文字的工作体现了什么思想和文化吗?搞清楚这些问题才可能开启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
所以,学好小学不仅是我们自身修养的开始,而且更是了解我们自己文化的开始。
一流的导师、一流的课程、一流的传授开设课程:《古文字学》课程目标:培养一批具有深厚素养的文物学研究者,使其兼具:鉴赏家的卓越眼光、投资家的远见敏行、收藏家的丰富底蕴,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佼佼者。
导师介绍:冯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考古学报》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等职。
主要从事古文字和天文考古学研究,并著有《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出土古代天文学文献研究》、《古文字与古史新论》等专著以及学术论文70余种。
入载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世界名人录》及美国传记协会《世界五百名人录》。
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以考古学甲骨金文学,古代文献和民族学等史料为基础,运用了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天文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自新石器时代以降的天文考古学的诸多重要问题,初步构建了天文考古学体系,为该分支学科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并在文物考古学界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卓越贡献。
《古文字学》教学大纲古文字学作为考古学的分支学科,是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和诠释方法。
古文字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先秦时期铸刻或书写于遗物上的古汉字及各种古文字资料,由于这些铭刻直出先民之手,并以文字的形式直录历史,其价值远胜于一般的书籍文献,对考古学与历史学而言,具有直接史料的特殊价值,因而古文字学享有不同于文献学与古器物学的独特的学术地位,于原史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学文化:12个汉字中蕴藏的人生智慧

国学文化.12个汉字中蕴藏的人生智慧国学文化.12个汉字中蕴藏的人生智慧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12个汉字中所蕴藏的人生智慧,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国学的价值观和智慧。
第一章:仁(Rén)仁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代表了仁爱、关怀和同情心。
仁者能够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需要,并且愿意助人为乐。
仁心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也是建立亲情、友情和爱情关系的基础。
第二章:义(Yì)义是指遵循道德准则,做事秉持正义、公正和廉洁的原则。
有义气的人坚守正道,秉持真诚和公正的原则,勇于为正义而斗争。
义气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是国学中重要的道德准则之一。
第三章:礼(Lǐ)礼指的是文化的礼仪规范和社会的道德规范。
遵循礼仪规范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相处更加和谐,也能够维持社会秩序。
恪守礼仪,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感受,是国学中十分重要的价值观。
第四章:智(Zhì)智是指人们在思考、决策和解决问题时所具备的智慧和才智。
具备智慧的人能够正确分析问题,制订合适的解决方案,并且能够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冷静和淡定。
智者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
第五章:信(Xìn)信代表了诚信和守信约定。
诚信是人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之一,它需要始终保持真诚和可靠,言行一致。
诚信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六章:勇(Yǒng)勇代表了勇敢、无畏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勇者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不会退缩,而是敢于迎接挑战,勇往直前。
勇气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潜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七章:诚(Chéng)诚意味着真诚、诚实和坦率。
保持诚实,对他人诚意相待,能够建立真挚的人际关系和信任。
诚实与真实相联系,是国学中非常重要的品质。
第八章:和(Hé)和表示和谐、协调和共同进步。
和谐的社会需要人们之间相互尊重和宽容,能够和平相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29 共841字
红右上 七言,纵、环、逆读
仁智→江湘 湘江→智仁 仁智→惨伤 贞志→虞唐 钦所→穹苍 钦所→荣章 中 钦岑→流沙 麟凤→如何
黑右上 三言、四言,正、顺读
嗟叹→为荣 经离→思多 怀所→思多 怀所→为荣
蓝 上 四言、六言,顺逆分读
邵南→相追 周风→情悲
黄 中 五言、四言,环、顺逆读
诗情→始诗 思感→劳形
紫 右 五言,纵横读
寒岁→行士 龙虎→颜充
三、汉字的欣赏性
断句文 王之涣《凉州词》缺字改词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
巧
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读 同音文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
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恃矢势,使是
十狮逝世。石室湿,氏使侍拭,室拭,氏始视
绝 对 皮背心 (人体三器官) 龟鹤延年 (唐汉三乐师名) 古文故人做 (古文为故,加人为做)
三、汉字的欣赏性
环
读
可
暮赏花
已
归
时
去
醒
马
微
如
力酒飞
三、汉字的欣赏性
朱熹《菩萨蛮·呈野秀》
清·李旸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 寒春尽飞红晚。樽酒绿阴
居然天
回
垂帘画阁画帘垂, 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
二、汉字的实用性
排列组合方便灵活
可纵向排列 可横向排列 可由左至右 可由右至左
信息量大便于理解
可由形得意 可由声得音 还可按偏旁分类
适合电脑声控趋势
音调清晰 便于声控计算机识别
二、汉字的实用性
排 列 组 合 灵
秦
醉花阴 李清照
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 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福祥 气光
谢石“一、问”测高宗
字
“王” 左右为“君”
谢石测“也” 女人写 三十一 娘家无人无产 生蛇妖
仙人测“谢石”身份与命运 测字的 破碎
基本是表示心态的
《红楼梦》贾府代系表
宁国府 荣国府
远房亲
贾 演 贾代化 贾 敷 贾敬
贾源
贾代善
贾赦 贾政 贾敏
贾珍
贾琏庶 贾珠 贾宝玉 贾环庶
贾蔷养 贾蓉庶
贾蓝
贾代儒 贾 ? 贾 瑞
三、汉字的欣赏性
对仗 (律诗、姘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
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环读 全部或部分可以首尾连读的文句 回文 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的文句 巧读 利用断句、描述等技巧读出文句新意 字谜 以汉字为谜底的谜语 测字 通过对汉字的拆分解析预测人的命运
刃 上下 本末
一、汉字的造字方法与特点 会意:
双木为“林” 三木为“森” 二人为“从” 三人为“众” 册刀为“删” 匕、矢、矛、足为“疑”
一、汉字的造字方法与特点
形声:
金形 木形 水形 火形 土形
银铜锡铝 松柏梅枝 江湖游泳 烈焰燃烧 城墙垃圾
一、汉字的造字方法与特点 汉字的特点
方块字 音意形结合 单声调短词形
“骧” 马抬着头快跑
息
“祏” 古时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室
量 专家对汉字的测验
大
识别一日本假名的时间是0.3秒 识别一汉字的时间是0.1秒
便
联合国四种工作语言形成的文件 汉字文本最薄
于
通过偏旁很容易对汉字进行归类
“扌” 打 拉 提 按
都与手的动作有关
理
“讠” 谈 说 论 讲
多与语言表达有关
解
“忄” 忧 惊 愉 怡
是十狮实是十石狮。试释是事。
三、汉字的欣赏性
神 智 诗
巧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节。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江峰。
传为苏轼所作《晚眺》
读
斜月三更门半开,夜长横枕意心歪。 短命到今无口信,肝肠(长)望断无人来。
潮州才女尤孟娘,思念情人不至作《闺怨》
三、汉字的欣赏性
字 谜
黑不是 白不是 红黄不是 与狐狼猫狗仿佛 既非家畜 又非野兽 诗也有 词也有 论语也有 对东西南北模糊 虽为短品 亦为妙文
填字对 洪承畴自拟联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后人填字
三、汉字的欣赏性
拆字对 冻雨洒窗 东两点西三点 若不撇开终是苦 切瓜分片 横七刀竖八刀 各能收敛自成名
对 部首对 烟锁池塘树
寂寞寒窗空守寡
炮镇江城楼
退避迷途返逍遥
仗 无情对 五月黄梅天 陶然亭 珍妃苹果脸 三星白兰地 张之洞 瑞士葡萄牙
猜谜
高先生的头 李先生的脚 陈先生的马褂反穿着
郭
春雨绵绵妻独宿
一
上头去下头 下头去上头 两头去中间 中间去两头
至
两日齐相投 四山环一周 两王位一国 一口吞四口
田
三、汉字的欣赏性
字 谜
恶狗咬倒吕洞宾
哭
虫二
风月无边
太白写表 王婆骂鸡 武松打虎 宋江杀妻
捌
孔子向童儿借路 童儿要孔子猜谜 猜对了才让路
三、汉字的欣赏性
同音对 迷迷|迷迷|迷弥迷|迷迷弥迷
沉迷谜语者|迷恋谜语|谜语越难|沉迷于谜语的人越着迷
对 仗
谐音对 乾隆:两碟豆(蝶逗) 纪晓岚:一瓯油(鸥游) 武将:二艇并行,橹速(鲁速)不如帆快(樊哙) 文臣: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缺字对 穷书生以水代酒拜贺:君子之交淡如(缺水) 书生的朋友回答: 醉翁之意不在(缺酒)
岛 市 文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临照 九四 州海 九四 州海
活 方 便
化 局
弦 , 。 素 鸣筝 。 时 欲得 手 金
时周玉粟 误郎房柱 拂顾前,
李听 端筝
同皆 乐春 乐春 无不 穷老
二、汉绢
一点一点分一点 一点一点合一点 一点一点留一点 一点一点少一点
汾洽溜沙
一横一横又一横 一竖一竖又一竖 一撇一撇又一撇 一捺一捺又一捺
森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三、汉字的欣赏性
二举子以“串”字测应举 无心为“连中” 有心为“患”
崇祯测“酉”“有”“友”
测
“尊”去头脚 大明江山去一半 反贼出头
一、汉字的造字方法与特点
象形:描摹实物形状而创的文字
六 指事:在象形字上加象征性符号的文字
会意: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意义合成
书 形声:由取意的形旁和取音的声旁组成
通假:字与字间的通用和假借 转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互相解释
一、汉字的造字方法与特点
象形:
日月水火 山石土木
一、汉字的造字方法与特点 指事:
繁,繁阴绿酒樽。老仙诗 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 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居客 然上
文
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 眉黛愁浓愁黛眉。 春 永夜寒灯寒夜永, 夏 期归梦还梦归期。 秋
清·吴绛雪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天天 上然 客居
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 芳廊东步阶西游王姿淑窕窈伯邵南周风兴自后妃荒经离所怀叹嗟智 兰休桃林阴翳桑怀归思广河女卫郑楚樊厉节中闱淫遐旷路伤中情怀 凋翔飞燕巢双鸠土迤逶路遐志咏歌长叹不能奋飞妄清帏房君无家德 茂流泉情水激扬眷颀其人硕兴齐商双发歌我衮衣想华饰容朗镜明圣 熙长君思悲好仇旧蕤葳粲翠荣曜流华观冶容为谁感英曜珠光纷葩虞 阳愁叹发容摧伤乡悲情我感伤情徵宫羽同声相追所多思感谁为荣唐 春方殊离仁君荣身苦惟艰生患多殷忧缠情将如何钦苍穹誓终笃志贞 墙禽心滨均深身加怀忧是婴藻文繁虎龙宁自感思岑形荧城荣明庭妙 面伯改汉物日我兼思何漫漫荣曜华彫旂孜孜伤情幽未犹倾苟难闱显 殊在者之品润乎愁苦艰是丁丽壮观饰容侧君在时岩在炎在不受乱华 意诚惑步育浸集悴我生何冤充颜曜绣衣梦想劳形峻慎盛戒义消作重 感故昵飘施愆殃少章时桑诗端无终始诗仁颜贞寒嵯深兴后姬源人荣 故遗亲飘生思愆精徽盛翳风比平始璇情贤丧物岁峨虑渐孽班祸谗章 新旧闻离天罪辜神恨昭感兴作苏心玑明别改知识深微至嬖女因奸臣 霜废远微地积何遐微业孟鹿丽氏诗图显行华终凋渊察大赵婕所佞贤 冰故离隔德怨因幽元倾宣鸣辞理兴义怨士容始松重远伐氏好恃凶惟 齐君殊乔贵其备旷悼思伤怀日往感年衰念是旧愆涯祸用飞辞恣害圣 洁子我木平根尝远叹永感悲思忧远劳情谁为独居经在昭燕辇极我配 志惟同谁均难苦离戚戚情哀慕岁殊叹时贱女怀叹网防青实汉骄忠英 清新衾阴匀寻辛凤知我者谁世异浮奇倾鄙贱何如罗萌青生成盈贞皇 纯贞志一专所当麟沙流颓逝异浮沉华英翳曜潜阳林西昭景薄榆桑伦 望微精感通明神龙驰若然倏逝惟时年殊白日西移光滋愚谗漫顽凶匹 谁云浮寄身轻飞昭亏不盈无倏必盛有衰无日不陂流蒙谦退休孝慈离 思辉光饬粲殊文德离忠体一违心意志殊愤激何施电疑危运家和雍飘 想群离散妾孤遗怀仪容仰俯荣华丽饰身将与谁为逝容节敦贞淑思浮 怀悲哀声殊乖分圣赀何情忧感惟哀志节上通神祇推持所贞记自恭江 所春伤应翔雁归皇辞成者作体下遗葑菲采者无差生从是敬孝为基湘 亲刚柔有女为贱人房幽处己悯微身长路悲旷感生民梁山殊塞隔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