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原体肺炎再认识

合集下载

儿童支原体肺炎知识科普ppt课件

儿童支原体肺炎知识科普ppt课件
嗽颗粒、急支糖浆等。
针灸推拿
针对不同症状,采用针灸推拿等 非药物疗法,以缓解咳嗽、咳痰
等症状。
联合治疗
西药与中药联合
根据病情需要,将西医抗生素治疗与中医中药治疗相结合,以达 到协同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医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以缓解 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内科与外科联合
对于病情较重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可以考虑内科与外科联 合治疗,如手术切除病变部位等。
如家中有人感染支原体肺炎,应尽量与患者保持距离,避免直接接触。
接种疫苗
接种肺炎疫苗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为儿童接种肺炎 疫苗,以增强对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的抵抗 力。
接种流感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儿童感染流感和 继发肺炎的风险。
04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治 疗方法
西医治疗
抗生素治疗
根据支原体肺炎的病情选择合 适的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
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传播是指病原体携带者通过呼吸、咳嗽等活动,将含有病原体的飞沫、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被其他人吸入后引起感 染。气溶胶传播在支原体肺炎的传播中较为少见。
预防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在密闭、拥挤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等措施可以 减少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定期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 次,每次30分钟以上,以减少病菌在室内 滋生。
使用空气净化器
在空气质量不佳的环境中,可使用空气净化 器来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车站等,以减少接触传染源的机会。
与患者保持距离

儿童支原体感染的专业医学知识

儿童支原体感染的专业医学知识

儿童支原体感染的专业医学知识儿童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由支原体引起。

支原体是一种细菌,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进而感染儿童的呼吸道,引发一系列症状。

本文将介绍儿童支原体感染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专业医学知识。

一、病因儿童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通常通过与感染者的近距离接触而传播。

儿童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的场所更易感染支原体。

此外,季节变化也是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冬春季是儿童感染支原体的高发季节。

二、症状1. 上呼吸道症状:儿童感染支原体后,常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等。

这些症状通常会持续数周。

2. 肺部症状:一些感染更严重的儿童可能会出现肺部症状,如肺炎、气管炎等。

这些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胸闷、呼吸急促等。

3. 结膜炎:部分患儿在感染过程中还会出现结膜炎的症状,表现为红眼、眼屎增多等。

三、诊断儿童支原体感染的诊断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儿的症状、接触史等,以了解可能的感染来源。

2. 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听诊、观察眼部症状等方式进行体格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支原体感染的症状。

3. 实验室检查:医生可能需要通过采集患儿的鼻咽拭子或痰液样本,进行PCR或培养,以明确感染的病原体。

四、治疗儿童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生素治疗:支原体感染通常采用利福平等抗生素治疗。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医生建议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和用药方案。

2. 对症治疗:通过舒缓症状,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例如,应用退热药物来降低发热。

3. 休息和饮食调理:儿童在感染期间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的饮食搭配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4. 个人卫生:儿童支原体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包括个人卫生的保持,如勤洗手、使用纸巾遮挡口鼻等。

五、预防为了减少儿童支原体感染的风险,以下措施可以采取:1. 注重个人卫生:儿童应养成勤洗手、使用纸巾遮挡口鼻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与处理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与处理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与处理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由支原体引起。

它的特点是病程较长,症状相对较轻,但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以及处理方法。

一、支原体肺炎的特点1.1 症状轻微与其它呼吸道感染相比,支原体肺炎的症状相对较轻。

儿童可能出现咳嗽、低热、喉咙痛、鼻塞、咳痰等症状,但往往没有明显的高热或全身不适。

1.2 病程较长支原体肺炎的病程相对较长,可能持续数周之久。

儿童可能会出现反复的咳嗽、咳痰等症状,这是由于支原体引起的炎症反应在肺部持续存在所致。

1.3 易感染并发症虽然支原体肺炎的症状较轻,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例如,支原体感染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并且容易导致慢性肺部疾病的发展。

二、支原体肺炎的处理方法2.1 确诊与治疗当怀疑孩子患有支原体肺炎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确诊和治疗。

医生会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如支原体抗原检测、血常规等来确定诊断。

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此外,适当的止咳药、退热药也可辅助缓解症状。

2.2 加强护理在治疗期间,家长需要加强对患儿的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通风换气,并保持适宜的湿度。

饮食方面,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此外,多鼓励儿童饮水,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和排除病原体。

2.3 预防措施支原体肺炎的预防也很重要。

首先,家长应加强儿童的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好习惯。

其次,注意空气质量,避免带孩子到污染严重的地方,如烟雾较大的地区或空气湿度过高的环境。

此外,尽量避免接触已经感染支原体的儿童,避免交叉感染。

2.4 康复与复查在治疗期间,儿童的症状可能会逐渐缓解。

但为了确保病情完全康复,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复查。

定期复查肺部X光检查、病原学检测和症状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复发或并发症。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再认识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再认识
MP相对病毒、细菌等微生物而言毒力较低,那么 MP引起机体的免疫炎性反应却并不逊于病毒和细 菌。MP感染是人畜共患性疾病,MP诱发的免疫反 应复杂,涉及机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牵动了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MP感染的肺外并发症大多
DOI:10.3760/cma.j
issn.0578-1310.2016.02.001
炎微生物(PPO)、后又被改称类胸膜肺炎微生物 (PPLO)、再到所谓的Eaton病毒,人类对MP的认识
指南意欲表明MP也是婴幼儿CAP的病原之一,但 不能由此认为“MPP发病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
因为文献报道的对象并非基于社区各年龄组人群,
相反几乎都来自住院患儿,是经过基层医疗和门急
诊“选择”出来的小样本病例,住院患几年龄的总体 分布就呈现向婴幼儿的偏态分布。MPP可以发生 在婴幼儿甚至新生儿,但高峰发病年龄依然是学龄
MP感染尤其MPP的临床征象并无特异性,这
在本期《中华儿科杂志》刊出的MP感染系列文
章,涉及从MP微生物学到临床实践,从致病机制到 诊治对策,目的就是希望儿科同道对MP及其感染 能有相对客观全面的了解,在阅读文献资料后再回 到临床实践中,能温故而知新。在关注和引用医学 文献的结果和结论时,我们更要注意文献的质量、重
印证了非典型微生物致病性的特点。本期刊出的系
统综述“临床征象对识别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 体肺炎的价值”一文利用循证剖析的方法回答了这
一问题。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哕音等征象和胸部 影像学特征,例如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等可能提示 为MPP,但任何一项临床征象的存在或缺失都不能
作为肯定或否定MPP的依据。本期刊出的另一篇 系统综述“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系统评价’’ 梳理了目前临床治疗学上的热点内容。Cochrane协 作网的对照研究显示,使用抗茵药物治疗MP感染 尚无充分证据去支持或拒绝"引。但在临床实践中 针对MPP,尤其SMPP不使用抗菌药物是不现实的,

儿童支原体肺炎知识科普ppt课件

儿童支原体肺炎知识科普ppt课件

个性化和精准治疗的发展
儿童支原体肺炎
《儿童支原体肺炎》是关 乎孩子健康的医学知识。
症状
症状是疾病的无声 告白。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 重要手段。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是一本关于 疾病治疗的科学指南。
诊断技术
《诊断技术》是医学领域 的核心知识。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信息从一地向 另一地流动的路径。
康复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了解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儿童易感。 预防支原体肺炎 通过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支原体肺 炎。 治疗支原体肺炎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支原体肺炎治愈率的关键。 康复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有助于儿童身体和心理功能的 恢复。
儿童支原体肺炎:了解、预 防与治疗
Mycoplasma pneumonia in children: understand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汇报人:XXX
20XX.XX.XX
CONTENTS
01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危害性分 析
03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措施
02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危害性 分析
对呼吸系统的破坏性
了解支原体肺炎 儿童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其发病率在儿童中较 高。 预防支原体肺炎 通过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儿童 支原体肺炎的发生。 治疗支原体肺炎 对于已经患有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及时、有效的治疗是至关重要 的。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
了解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在儿童中较高。 预防支原体肺炎 通过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避免与感染者接触等措施,可以有 效预防支原体肺炎的发生。 治疗支原体肺炎 对于已经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应采用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和 营养,以促进康复。

儿童支原体肺炎知识科普ppt课件

儿童支原体肺炎知识科普ppt课件
继发感染
由于支原体肺炎通常伴随着高烧、咳嗽等症状,很容易引发继发感染,如中耳炎、鼻窦炎等。
致死风险
在严重病例中,支原体肺炎可能会导致死亡。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疾病危害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误诊情况
由于支原体肺炎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如发热、咳嗽等,因此容易被误诊为感冒。
与普通感冒混淆
由于支原体肺炎的症状表现多样化,还可能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鉴别诊断。
遵医嘱用药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密切观察病情
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咳嗽程度、呼吸频率、体温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再次感染其他病原体。
患有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家庭护理措施
感谢您的观看
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
增强儿童体质
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或接触患病动物。
避免接触病原体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为孩子接种肺炎疫苗,以预防支原体肺炎的发生。
接种疫苗
预防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措施
照顾患有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患儿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孩子有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避免与其他患儿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及时诊断和治疗
个体化治疗
预防复发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加强患儿的护理和预防措施,防止病情反复发作。
03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
02
01
07
健康教育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例发生率和病情严重程度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例发生率和病情严重程度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例发生率和病情严重程度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在儿童中,支原体肺炎的病例发生率逐年增加,且病情严重度有所不同。

本文将重点介绍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例发生率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特点。

1.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例发生率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根据多项研究显示,支原体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之一,占到儿童肺炎的10%-30%左右。

尤其在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中,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更高。

这可能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以及易感性较高有关。

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季节多呈现冬春季高发的特点。

尤其在幼儿园、小学等集体环境中,支原体感染易发生人群暴发,也容易造成病毒传播。

2.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病情严重程度支原体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

大部分患儿病情较轻,呼吸症状通常为干咳、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

儿童一般在感染后1-3周内逐渐恢复。

但部分患儿的病情可能较重,表现为咳嗽加重、气促、发热持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一些特定的人群中,支原体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更高。

比如,儿童哮喘患者感染支原体后,容易引发哮喘加重,需要密切关注和治疗。

此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如艾滋病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支原体肺炎的病情也可能较重,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3. 预防与治疗为了预防支原体肺炎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儿童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等。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呼吸道感染的交叉感染也是预防支原体肺炎的措施之一。

对于确诊或疑似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患者,临床上常采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有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在治疗期间,应给予充分的休息、营养支持和适当的抗炎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尤其是合并哮喘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观察和治疗,必要时住院治疗。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专业科普知识PPT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专业科普知识PPT

症状
呼吸困难: 呼吸急促、气促等 疲劳乏力: 患儿常感到疲倦、乏力
症状
食欲不振: 食欲减退或不想进 食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 患者咳嗽、打喷嚏时, 支原体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给他人
直接接触传播: 与患者密切接触,如亲 吻、握手等
传播途径
隔离不当传播: 在集体环境中 ,如托幼机构、学校等,未采 取有效隔离措施
小儿支原体肺 炎的专业科普
知识PPT
目录 简介 症状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简介
简介
支原体是一种可以引起呼吸道 感染的病原体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指儿童因感 染支原体而导致的肺部疾病
简介
本PPT将介绍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症状、 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症状
症状
咳嗽: 常伴有咳痰,痰色黄绿 或粘稠 发热: 体温可达39℃以上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勤洗手: 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特别是 在接触病患后
做好个人卫生: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 鼻咳闭环境 ,保持空气流通 避免接触病患: 尽量减少与患 者密切接触的机会
预防措施
注重环境卫生: 定期清洁和消毒常用物 品和公共场所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链球菌
显著临床特征
在这个年龄组中,该病毒是较低年龄患儿的最常见致病因素
常引起肺叶性和(或)节段性肺炎、但也可能存在其他形式 在广泛应用疫苗的地区,B型感染几近消失;但在发展中国家还很 常见 在这个年龄组中,主要为较大年龄儿童感染 在这种微生物的高患病地区,该微生物为肺炎的重要致病原因 为这个年龄组肺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放射影像学表现变化多样 尽管对该微生物还存在争议,但可能是该年龄组较大年龄患儿的重 要病因 最有可能引起肺叶性肺炎,但也可能引起其他形式的病变
1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经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1~3周, 潜伏期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每3~7年出现地区周期性流行,流行时间可长达1年, 流行年份的发病率可达到非流行年份的数倍。
MMP好发于学龄期儿童,近年来5岁以下儿童MPP的 报道有增多。
MP感染可发生在任何季节,不同地区流行季节有差 异,我国北方秋冬季多见,南方则是夏秋季节高发。
1
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斑丘疹多见,重者表现为斯-琼综合症 (Stevens-Johnson syndrome);黏膜损伤通常累及口 腔、结膜和泌尿道,可表现为水泡、糜烂和溃疡。
心血管系统——多为心肌损害,也可引起心内膜炎 及心包炎、血管炎,可出现胸闷、头晕、心悸、面 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
血液系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见,其他还 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单核细胞增多症、噬血细胞 综合征、DIC等。
1
致病机制
致病机制
1.MP侵入呼吸道后,借滑行运动定位于纤毛 之间,通过黏附细胞器上的P1黏附素等黏附 于上皮细胞表面,抵抗黏膜纤毛的清除和吞 噬细胞的吞噬; 2.MP黏附于宿主细胞后其合成的过氧化氢可 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并分 泌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等对 呼吸道上皮造成损伤; 3.MP感染除引起呼吸系统症状外,同时也能 引起其他系统的表现,提示免疫因素包括固 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多个环节在MP感染 的致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1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可有吉兰-巴雷综合征、脑炎、脑膜 炎、脑脊髓膜炎和梗阻性脑积水等表现。
主要引起支气管炎,在重症病例也可引起肺炎
现已成为较少见的致病原因。引起严重疾病,并经常伴有渗出性改 变
1
儿童不同的年龄阶段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体
年龄组
4个月~4 岁
5~15岁
常见病原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
腺病毒和鼻病毒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属
肺炎支原体 结核分枝杆菌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1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MP)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
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肺 炎支原体肺炎(MPP)占住 院儿童CAP的10%~40%。
1
病原
MP——属于柔膜体纲,支原体属,革兰染色阴性,电 镜下观察由3层膜结构组成,内外层为蛋白质及多糖, 中层为含胆固醇的脂质成分,形态结构不对称,一端 细胞膜向外延伸形成黏附细胞器,黏附于呼吸道上皮。 直径2~5um,是最小的原核致病微生物,缺乏细胞壁, 故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固有耐药。
1
临床表现 呼吸道表现 重症病例可合并胸腔积液和肺不张,也可发生纵隔 积气和气胸、坏死性肺炎。少数患儿表现危重,发 展迅速,可出现呼吸窘迫,甚至需要呼吸支持或体 外膜肺支持,可导致死亡。
1
临床表现 其他系统表现 大约25%的患儿有其他系统表现,包括皮肤、黏膜系 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 等,常在起病2d至数周,也有一些患儿肺外表现明 显而呼吸道症状轻微。有报道,对大环内酯类耐药 的MP感染更易有其他系统表现。
1
儿童不同的年龄阶段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体
年龄组
出生~生 后20天
3周~3个 月
常见病原体
B族链球菌 革兰阴性肠道细菌
巨细胞病毒
沙眼衣原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流感病毒3 肺炎练球菌 百日咳博德特氏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属
显著临床特征
肺炎是早发性脓毒症的一部分;病情通常很严重、病变涉及双肺并 呈弥漫性感染灶
通常为院内感染,所以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出生1周后才发觉
肺炎为全身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一部分;通常存在其他先天性感染体 征
由母亲生殖器感染所引起。导致不发热、进行性的亚急性间质性肺 炎 发病的高峰年龄为2~7个月;临床特点为:喘鸣(很难区别细支气 管炎与肺炎)、大量的流涕,在隆冬或者早春发病。
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非常相似,但它主要影响稍大些的婴儿,在 冬季并不流行 可能为细菌性肺炎的常见原因,即便在低年龄组也如此
<1月为急性;1~3月为迁延性;>3月者称慢性
病情 轻症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无全身中毒症状;重症除呼吸系统症状外,其 他系统亦受累,且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临床表现 典型肺炎系由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 及厌氧菌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
感染地点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无明显免疫抑制的患儿在医院外或住院48小 时内发生的肺炎; 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指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再认识
1
肺炎(pneumonia)——系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 致之肺部炎症。
临床表现
发热 咳嗽 气促 呼吸困难 肺部固定湿罗音
1
肺炎分类
病理 病因 病程
小叶肺炎(支气管肺炎)、大叶肺炎、间质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常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为腺病毒3、7、 11、21型,甲型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1、2、3型,其他还有麻疹病毒, 肠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细菌性肺炎(常见有肺炎链球菌、链球菌、葡萄 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军团菌及厌氧菌等);其他感染性肺炎(支原体、 衣原体、真菌、原虫(卡氏肺囊虫为主))。 非感染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嗜酸细胞性肺炎等
1
临床表现
呼吸道表现
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中高度发热多见,也可 低热或无热,部分患者发热时伴畏寒、头痛、胸痛、 胸闷等症状。病初多有阵发性干咳,少数有黏痰, 偶有痰中带血丝,咳嗽会逐渐加剧,个别患儿可出 现百日咳样痉咳,病程可持续2周甚至更长。多数患 儿精神状况良好,多无气促和呼吸困难,而婴幼儿 症状相对较重,可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年长儿肺 部湿罗音出现相对较晚,可有肺部实变体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