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方案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方案一、引言中医护理方案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和方法,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促进患者康复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具体步骤和要点,以及相关数据和案例分析。

二、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步骤1. 患者评估在制定中医护理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中医四诊观察等。

通过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病因,为后续制定方案提供依据。

2. 制定护理目标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确定中医护理的目标。

目标可以包括改善症状、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气血等。

护理目标要具体、可量化,并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符。

3. 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护理目标,制定中医护理的具体计划。

计划包括护理方法、频次、持续时间等。

护理方法可以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等。

计划要细化到每日、每周的具体操作步骤,以确保方案的实施和监督。

4. 实施护理方案根据制定的护理计划,进行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

实施过程中,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灵便调整,确保护理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护士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5. 监测和评估在护理方案实施过程中,护士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效果。

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测量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舒适度等方式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6. 教育和指导在护理方案实施的同时,护士还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教育和指导。

教育内容可以包括中医养生知识、预防保健方法等。

指导内容可以包括饮食调理、生活习惯改善等。

通过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康复和健康。

三、相关数据和案例分析为了验证中医护理方案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一项研究,共纳入100名患者。

其中50名患者接受了中医护理方案,此外50名患者接受了传统西医护理方案。

结果显示,中医护理方案组的患者在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国家52个中医护理方案

国家52个中医护理方案

国家52个中医护理方案中医护理方案是指中医学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不同疾病和个体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国家52个中医护理方案。

1.失眠症:通过针灸、按摩和中药调理,调整脾胃功能,安神助眠。

2.便秘:通过中药泻下和推拿手法,改善肠道蠕动,达到通便的效果。

3.高血压:采用穴位按摩和草药调理,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4.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针刺和中药调理,调节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

5.冠心病:采用中药调理和推拿手法,舒张血管,改善心脏供血。

6.慢性胃炎:通过中药调理和食疗,保护胃黏膜,缓解症状。

7.脑卒中:使用针刺和中药调理,促进脑细胞再生,恢复运动功能。

8.哮喘:采用推拿手法和草药调理,舒展气管,减轻病情。

9.慢性肾炎:通过中药调理和食疗,减轻肾脏负担,保护肾功能。

10.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推拿手法和中药调理,缓解腰痛,改善脊柱功能。

11.风湿关节炎:使用针刺和中药调理,减轻关节疼痛,改善活动能力。

12.痛经:通过中药调理和推拿手法,调节血气,缓解痛经。

13.月经失调:采用中药调理和针灸,改善内分泌功能,调整月经周期。

14.慢性咽炎:通过食疗和中药调理,减少咽炎发作,缓解症状。

15.肝炎:使用中药调理和针刺,提高免疫力,促进肝细胞修复。

16.乏力症:通过中药调理和按摩,补气养血,增加体力。

17.子宫肌瘤:采用中药调理和推拿手法,缓解瘤块,改善月经。

18.肺结核:通过中药调理和针刺,抗菌排痰,促进康复。

19.白血病:采用中药调理和针刺,增强免疫力,促进血液恢复。

20.胃溃疡:通过中药调理和食疗,减少酸性刺激,促进溃疡愈合。

除了上述疾病,中医还有更多护理方案,如肺痨、脑瘤、溃疡性结肠炎、甲亢等,每一个方案都是根据具体疾病的病理特点和患者的个体差异量身定制的。

这些中医护理方案综合运用了中医的诊疗思想、草药知识以及针灸操作技术等,能够调理身体的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价值体会

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价值体会

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价值体会1. 中医护理方案中医护理方案是指将传统中医疗法与现代护理理论相结合,利用中医的诊疗方法和护理手法,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设计。

在中医护理方案中,将中医的辨证施治原理和护理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通过刺激穴位、推拿按摩、气功调理等手法,调理患者的阴阳平衡,调节气血运行,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护理方案突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理念,注重个体差异和整体观念,强调整体护理,注重自然疗法和非药物治疗手段,因此备受临床医生和护士的青睐。

2.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是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落实手段,包括推拿按摩、艾灸、拔罐、针灸等一系列的中医护理手法。

这些操作技术的特点是简便易行、疗效明显、副作用小,适应范围广。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

在护理患者时,能够运用艾灸、拔罐等方法疏通经络,舒缓患者的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达到护理的目的;在骨折后恢复训练中,能够运用推拿按摩等手法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功能障碍;在疼痛管理中,针灸等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也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实际应用体会在我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不断尝试和探索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一次护理老年病房患者的过程中,我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设计了一个中医护理方案。

我利用中医推拿按摩手法,疏通患者的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缓解患者的风湿痛感。

我采用艾灸的方法,帮助患者调节脏腑功能,缓解腹胀消化不良的症状。

我还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了针灸的治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得到了医生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价值。

中医护理方案设计合理、操作方法具体,有针对性强,通过合理的护理手段,可以对患者的症状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中医护理方案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结合现代医学的护理理念和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二、实施目标制定中医护理方案的目标是为了提供全面、个体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具体目标包括: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符合中医理论的护理方案;2. 提供中医药治疗以外的护理措施,如针灸、推拿、艾灸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3. 通过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生活质量;4. 提供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合作,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5. 评估和监测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及时调整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实施步骤1. 评估患者病情: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症状、体征等。

2. 制定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制定符合中医理论的护理方案,包括治疗方法、护理措施、药物使用等。

3. 实施护理方案:按照制定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实施,包括中药的煎煮、针灸的操作、推拿的手法等。

4. 监测效果: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监测,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5. 调整方案: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6. 患者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中医知识和护理指导,增加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依从性。

7.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患者的病情,评估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四、实施要求1. 专业人员: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需要具备中医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包括中医医生、中医护士等。

2. 个体化:中医护理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制定,以提供最适合患者的护理服务。

3. 安全性: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或者药物不当使用而导致的意外事件发生。

4. 沟通与合作: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中医护理方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护理方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护理方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感冒:推荐采用中药汤剂进行疗程治疗,配合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

2.咳嗽:建议采用中药合剂进行治疗,配合刮痧、艾灸等中医疗法。

3.高血压:推荐采用中药调理血压,配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

4.糖尿病:建议采用中药降糖,配合推拿、足浴等中医疗法。

5.冠心病:推荐采用中药调理心血管功能,配合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

6.高血脂:建议采用中药调理血脂,配合刮痧、艾灸等中医疗法。

7.便秘:推荐采用中药通便,配合腹部按摩、中药灌肠等中医疗法。

8.痛经:建议采用中药调理月经,配合针灸、艾灸等中医疗法。

9.颈椎病:推荐采用中药调理颈椎,配合推拿、拔罐等中医疗法。

10.腰椎病:建议采用中药调理腰椎,配合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

11.风湿性关节炎:推荐采用中药调理关节,配合艾灸、拔罐等中医疗法。

12.鼻炎:建议采用中药滋阴清热,配合针灸、艾灸等中医疗法。

13.风热感冒:推荐采用中药清热解毒,配合推拿、拔罐等中医疗法。

14.肺炎:建议采用中药清肺化痰,配合针灸、艾灸等中医疗法。

15.高原反应:推荐采用中药调理气血,配合推拿、针灸等中医疗法。

16.慢性支气管炎:建议采用中药调理气道,配合艾灸、推拿等中医疗法。

17.肾结石:推荐采用中药利水通淋,配合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

18.肠炎:建议采用中药清热解毒,配合艾灸、推拿等中医疗法。

19.失眠:推荐采用中药安神补脑,配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

以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19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

这些方案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试行,通过中药治疗、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疗法,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综合性的中医护理服务,促进疾病康复和健康保健。

五十二个中医护理方案

五十二个中医护理方案

目录一、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二、肺癌中医护理方案三、臁疮(下肢溃疡)中医护理方案四、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方案五、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六、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七、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八、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方案九、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十、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十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十二、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十三、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通则十四、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护理方案十五、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护理方案十六、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护理方案3十七、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十八、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十九、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护理方案二十、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护理方案二十一、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二十二、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二十三、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方案二十四、丹毒中医护理方案二十五、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方案二十六、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医护理方案二十七、呕吐(急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二十八、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方案二十九、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三十、胃癌中医护理方案三十一、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三十二、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三十三、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三十四、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三十五、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三十六、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三十七、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三十八、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三十九、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四十、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四十一、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四十二、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四十三、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四十四、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四十五、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四十六、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四十七、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四十八、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四十九、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五十、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五十一、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五十二、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附录1: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一、内服汤剂二、内服中成药三、中药注射剂四、外用中药的使用附录2: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一、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注意事项二、艾灸注意事项三、拔火罐注意事项四、刮痧注意事项五、穴位按摩注意事项六、穴位贴敷注意事项七、穴位注射注意事项八、药熨法注意事项九、中药保留灌肠注意事项十、中药全结肠灌洗注意事项十一、中药离子导入注意事项十二、中药泡洗注意事项十三、中药塌渍注意事项十四、中药湿敷注意事项十五、中药外敷注意事项十六、中药熏洗注意事项十七、中药熏蒸注意事项十八、中药药浴注意事项十九、中药涂药注意事项二十、中药雾化注意事项二十一、腹部按摩注意事项二十二、中药外洗注意事项二十三、蜡疗注意事项附录3:“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外寒内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畏寒,咳嗽,气急,喉中痰声漉漉,痰色白清稀,胸闷气憋。

年中医护理工作计划8篇

年中医护理工作计划8篇

年中医护理工作计划8篇年中医护理工作计划 (1)一、优质护理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化服务内涵,落实护士岗位管理,修订优质护理绩效考核方案,细化各项质量标准,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加强健康教育。

1、实行护士岗位管理:以促进护士队伍健康发展为目标,建立完善的护士岗位管理机制。

按照科学管理、按需设岗、保障患者安全和临床护理质量的原则合理设置护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根据岗位职责,结合工作性质、工作任务、责任轻重和技术难度等要素,明确岗位所需护士的任职条件、护士的经验能力、技术水平、学历、专业技术职称应当与岗位的任职条件相匹配,实现护士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进一步完善护士人力紧急调配预案和机动护士人力资源库,动态调整,及时补充临床护理岗位护士的缺失,确保突发事件以及特殊情况下临床护理人力的应急调配。

2、修订优质护理绩效考核方案: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日常工作和表现为重点,包括护士的工作业绩考核、病员满意度和理论操作考核。

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奖励、评先评优挂钩。

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3、质量标准细化:根据最新的《安徽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xx版》和三甲检查反馈,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细化各项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对部分质量指标及计算方法不够精细的内容进行细化和量化,提出和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4、加强健康教育,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制定病人版《健康教育手册》:进一步完善各种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规范健康教育形式,将护理路径理论与临床的健康教育相结合,制定实施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修订完善各专科病人版《健康教育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患者理解、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促进正确观念的形成,提高宣教效果,优化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二、护理质量、护理安全1、制定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根据临床实际和最新规范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护理常规和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领域内的前沿性,符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具有科操作性,完善修订成册,全院护士人手一册,方便护士及时查阅。

中医科优质护理实施方案

中医科优质护理实施方案

中医科优质护理实施方案1. 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健康可是头等大事。

可别小看了中医,它不仅是治病的良方,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慧结晶。

说到中医护理,不单单是给你开个方子、拿点药,更是一个温暖的关怀和贴心的服务。

今天就让我们聊聊中医科优质护理的实施方案,轻松点、幽默点,保证你看了之后笑得合不拢嘴,还能学到东西!2. 中医护理的基本理念2.1 以人为本首先呀,中医护理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得把患者当做朋友来对待。

听起来是不是很温馨?在这里,医生和护士不仅是治病的,更是关心你生活点滴的人。

就像大妈唠嗑一样,时不时问问你最近的心情,今天吃了啥,没事的时候还给你讲讲养生小常识。

这样一来,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也会觉得轻松不少,心情好了,病也能好得快些,对吧?2.2 综合评估其次,护理的过程中还得进行综合评估。

这就像给你量身定制一个“健康套餐”。

我们不光看你的病,还得了解你的生活习惯、饮食偏好,甚至是你的心理状态。

这可不是随便问问而已,而是真正的深入交流。

你可以把这看作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心灵沟通”,就像朋友之间聊心事,大家都能畅所欲言,互相理解。

3. 优质护理的实施步骤3.1 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说到具体实施,咱们得先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比如说,你可能对某种药物过敏,这时候我们就得换个花样,让你用上最合适的。

就像做菜,调料得合你的口味,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个性化护理就像是给每位患者量身定做的“健康礼物”,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特别的关怀。

3.2 加强沟通与交流接下来,沟通也是关键。

你想啊,医生和患者之间如果缺乏沟通,那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碰不到一起。

我们在护理过程中,会定期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需求,甚至是一些小烦恼。

这样一来,患者的信任感就能提高,大家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亲密,就像朋友之间的默契。

3.3 营造温馨的环境说到环境,那可真是个“画龙点睛”的地方。

优质护理还得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让患者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写评价表、进度表
二、护理方案的实施
实施前培训
• 培训目的 达成共识,利于实施 • 培训的对象 护士 医生 培训的内容 方案解读 表单使用 实施流程
培 训 形 式
疑难病例讨论 护理三级查房 护理会诊 护理临床小课 专科护理小组活动
提 高 护 士 专 业 能 力
方案实施前的准备----相关准备
领导小组职责
制定工作目标、 实施方案
制定管理制度
组织实施
完善工作机制
组织培训
指导督查
二、护理方案的实施
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任
副组长: 、 护理部副主任
组长:护理部 主任
组员:各科护士长
实施小组
护士长 管床医生
临床各科室专病种组长
实施小组职责
收集病例、评估病人
医护讨论共同制定护理措施
落实护理措施完成护理记录
一、背景—中医护理方案制定
第一批协作组成员56家医院,完成13个疾病中医护理方案梳
理整合工作
第二批协作组成员167家医院,完成57个疾病中医护理方案梳
理整合工作
组员单位按要求 梳理疾病现状 形成本单位疾病 中医护理方案(现状)
组长单位汇总整理 形成疾病中医 护理方案(草案)
组长单位根据专家 意见修改,报国家 局,形成(试行稿)
14、患者对护 理满意率(护 理技术、健康 教育)
所有使用该项 目治疗的住院患 者
满意率(%)= 单位时间内对该项目治疗满 意的住院患者人数/单位时间 内所有使用该项目治疗的住 院患者的总数 ×100%
满意比率上 升
满意:项目效果好,护士技 术和服务好 一般:效果、技术、服务一 般 不满意:效果、技术和服务 差 好:症状消失 较好:症状明显减轻 一般:症状缓解 差: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体例) 二、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体例) 三、护理效果评价与分析

明确中医护理效果关键点 围绕每个关键点分析 详细分析3个典型病例
11、西医院校 毕业护士中医 知识培训率;
所有在职护士
比率上升
12、中医护理 文书书写合格 率。
书写中医护理文 书病例数
医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 单位时间书写中医护理文书 病例合格数/ 单位时间书写中医护理文书 病例总数 ×100%
比率上升
中医护理质量指标(参考)
13、患者对护 理技术的依从 性 所有使用该项目 治疗的住院患者 依从率(%)= 单位时间内依从使用该项目 治疗的住院患者人数/单位时 间内所有应使用该项目治疗 的住院患者的总数 ×100% 依从比率上 升 依从:依从次数为疗程 50%以上 部分依从:依从次数为疗程 50%以下 不依从:(0—1次)
15、护理效果 评价
主要症状的护理 效果
护理效果(%)= 单位时间内护理效果好的住 院患者人数/单位时间内所有 接受护理的住院患者的总数 ×100%
好比率上升
四、体会与思考
中医护理方案的作用:


形成了中医专科专病护理的基本规范
体现以症状和证候护理为导向的中医辨证施护思维模式


突出中医护理的特色
4个大组长单位 汇总稿件 组织多学科专家 论证提出修改意见
组长单位汇总修改
组员单位对草案 论证,提出修改 意见
意见,组织再论证
形成(初稿 )
二、护理方案的实施
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组长:业务院长
•任
副组长: 、 护理部主任 组员:各专业科室
领导小组
医务、护理、药事 信息、经管、病案
一把手工程、多部门配合
一、常见证候要点(依据210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辨证分型)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四、健康指导 五、护理难点 六、护理效果评价
护理方案的实施流程
实施效果评价及难点分析 6 1 患者入院评估
疾病健康教育
5
以病人 为中心
2
医护查房沟通
实疗护理方案并实施
实例分析:中风病 (急性期)
2013.9.1
我院1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病例统计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优势病种 中风(脑梗死急性期)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 胸痹心痛病 心衰病(心力衰竭)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 ) 胃脘痛(慢性胃炎) 肾风(IgA肾病) 消渴病(2型糖尿病) 肺癌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臁疮(下肢溃疡) 实施科室 2 2 2 2 2 1 1 1 1 2 2 2 1 实施例数 30 30 20 15 17 30 10 30 30 30 30 30 10
7、辩证施膳实施率;
所有收住院的患者
比率上升
8、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考核合格率;
所有实施中医护理操作 的
比率上升
病区护士 每年被抽 考1~2 次
9、中药注射液的输液 反应发生率;
所有使用中成药静脉治 疗的住院患者
比率下降
中医护理质量指标(参考)
10、中医护理 技术临床开展 率(每科每月 ); 所有收住院的患 者 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开展率( 每科每月)= 单位时间住院患者实施中医 护理操作的人次 / 单位时间住院患者总数 ×100% 西医院校毕业护士中医知识 培训率= 单位时间西医院校毕业护士 中医知识培训合格人数/ 单位时间西医院校毕业护士 总数 ×100% 比率上升
临床实施,数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科室
效果评价,方案的优化、护理难点 的解决措施,形成效果评价总结。
三、质量管理模式与评价体系
评 价 标 准 体 系
中医护理方案指标体系(参考)
评价指标名称 对象选择 计算公式 改 善 标 准 例 数 下 降 比 率 下 降 例 数 下 降 例 数 下 降 例 数 下 降 备 注
• 表 单:
1、护理文书:体温单、首次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等 2、病例基本信息汇总表 3、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效果评价表 4、专科护理评估单:压疮、跌倒、 输血、转运、…… • 规 范(SOP): 中医护理技术(中药贴敷、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药熨、中药塌 渍、艾灸、拔火罐、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制 度: 中医护理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危急值报告、随访制度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 卧床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留置尿管病人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 (%)等 • 宣 教: 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病友会、工休会
1、中医护理操作并发 症发生例数(例);
所有实施中医护理操作 的患者
单位时间内发生的中医护理操作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2、烫伤发生率
所有热疗的患者
患者烫伤发生率(%) =单位时间热疗患者发生烫 伤的人数/单位时间热疗患者的总数×100%
3、晕针、滞针发生例 数(例);
所有用针的患者
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晕针、滞针例数(例);
注重中医护理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四、体会与思考
中医护理方案应用存在的困惑
1
医院层面:院领导、科主任作用
2
护理管理层面:护理部、护士长
3
护士层面:主动与被动
4
护理方案:适用性和可行性....
症状、体征 改善情况 等方面分析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体例) 四、中医护理作用分析

依据主要症状、体征及病情变化:


对中医护理技术优势与不足和难点进行分析;
结合西医护理现状进行分析。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体例) 五、本专科其他中医护理方法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方案以外的具有专科特色的中医护理 方法的名称、使用率、效果、费用等。
4、口服中药/中成药 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 例) 5、外用中药/中成药 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 例)
所有口服使用中药/中 成药治疗的患者
单位时间内口服中药/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 (例)
所有外用中药/中成药 治疗的患者
单位时间内外用中药/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 (例)
中医护理质量指标(参考)
6、对中医调理健康知 识的覆盖(知晓)率; 所有收住院的患者 中医调理健康知识的覆盖(知晓)率( %) = 单位时间住院患者中医调理健康知识的 覆盖(知晓)合格人数/ 单位时间住院患者的总数 ×100% 辩证施膳实施率(%) = 单位时间住院患者药膳、辩证施膳实施 人数/ 单位时间住院患者的总数×100%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 被抽考中医护理操作的合格护士人次/ 所有抽考中医护理操作护士总数 ×100% 中药注射液的输液反应发生率(%) = 单位时间内确诊为中药注射液的输液反 应的住院患者例次/ 单位时间内所有住院使用中成药静脉治 疗的住院患者的总数×100% 比率上升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体例) 附:病例基本信息汇总表
姓名 性别 病历号 联系电话 应用科室 出入院时间 责任护士职称

三、质量管理模式与评价体系
护理部
制定方案、分配任务,制定评分细则 组织培训,组织检查 指导、督查方案的临床实施工作
三 级 管 理 模 式
科护士长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体例) 一、基本情况

优势病种名称(中西医病名 ) 应用时间 应用科室数
应用病例数
不同辨证分型病例数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主要中医护理技术
平均住院日等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体例)
二、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方案质量管理模式 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