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下物理实验班周测试题
【精准解析】湖北省黄冈八模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理综物理测试题(四)

将“吉林一号”高分 02B 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地球质量为 M、引力常最为 G,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时间 t(小于其运动周期)内扫过的 面积为 S,则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
A. 4S 2 GMt 2
【答案】A
2S
B.
t GM
C. GMt 2 4S 2
p1V1=p2V2 代入数据得
V2=100L 即容器中剩余 10L 压强为 P0 的原来气体,而同样大气压下气体的总体积为 100L,所以剩下气
-4-
体的质量与原来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
故 ACD 错误,B 正确;
m剩 = V1 10 1 m总 V2 100 10
故选 B。
6.2019 年 12 月 7 日 10 时 55 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
E
A n2
氢原子由量子数为 n 的激发态向 n 1 激发态跃迁时放出的能量为
E
(n
A 1)2
A n2
根据题意有
A A A n2 (n 1)2 n2
解得
n2 2
即的最小值为 4,故 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 C。
5.大气压强为1.0 105 Pa 。某容器的容积为 10L,装有压强为1.0 106 Pa 的气体,如果保持
B S t
1 2
B(r22
r12 )
1 2 (0.22 2
0.12 ) 100V
3V
通过电阻 R 的电流
I E 3 A 1.5A R2
故 B 错误;
C.导体棒转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
Br1 v
Br1
2020年3月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年级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高中物理

2020年3月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年级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高中物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值300分,考试时刻150分。
第I 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须知:1.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卷内密封栏中,同时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本卷须知。
2.答第一卷时,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终止,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卷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Cu 64 Ba 137 二、选择题〔此题包括8个小题。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下图,绝热的容器内密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考虑分子间的作用力〕,用电阻丝对其加热时,绝热活塞无摩擦地上升,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活塞上升,气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少B .电流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C .电流对气体做功,气体又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D .电流对气体做功一定大于气体对外做功15.如下图,P 、Q 是两种透亮材料制成的两块相同的直角梯形棱镜,叠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长方体,一单色光处P 的上表面射入,折射光线正好垂直通过两棱镜的界面,材料的折射率P Q n n ,射到P 上表面的光线与P 的上表面的夹角为θ,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A .光线有可能不从Q 的下表面射出B .光线假设从Q 的下表面射出时,出射光线与下表面的夹角一定等于θC .光线假设从Q 的下表面射出时,出射光线与下表面的夹角一定大于θD .光线假设从Q 的下表面射出时,出射光线与下表面的夹角一定小于θ16.一个沙箱连着弹簧,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当沙箱通过平稳位置时一小球竖直落入沙箱,那么以后的运动中沙箱的振幅减小B .当沙箱通过平稳位置时一小球竖直落入沙箱,那么以后的运动中沙箱的最大速度减小C .当沙箱通过最大位移时一小球竖直落入沙箱,那么以后的运动中沙箱的振幅减小D .当沙箱通过最大位移时一小球竖直落入沙箱,那么以后的运动中沙箱的最大速度减小 17.如下图是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 的关系图象,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假设D 和E 结合成F ,结合过程中一定会吸取核能B .假设D 和E 结合成F ,结合过程中一定会开释核能C .假设A 分裂成B 和C ,分裂过程一定会吸取核能D .假设A 分裂成B 和C ,分裂过程一定会开释核能18.金属中存在着大量的价电子〔可明白得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在原子核和核外的其他电子产生的电场中运动,电子在金属外部时的电势能比它在金属内部作为价电子时的电势能大,前后两者的电势能差值称为势垒,用符号V 表示,价电子就像被关在深度为V 的方箱里的粒子,那个方箱叫做势阱,价电子在势阱内运动具有动能,但动能的取值是连续的,价电子处于最高能级时的动能称为费米能,用E f 表示,用红宝石激光器向金属发射频率为ν的光子,具有费米能的电子假如吸取了一个频率为ν的光子而跳出势阱,那么A .具有费米能的电子跳出势阱时的动能k f E h V E ν=-+B .具有费米能的电子跳出势阱时的动能k f E h V E ν=--C .假设增大激光器的强度,具有费米能的电子跳出势阱时的动能增大D .假设增大激光器的强度,具有费米能的电子跳出势阱时的动能不变C19.如下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壳a 、b 的半径为R ,质量为m ,两球心之间的距离为l =3R 。
2020届湖北省黄冈八模高三模拟理综物理试题(三)(学生版)

2020届高三理综物理模拟测试卷(三)第1卷(选择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是世界物理学史上两个著名实验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是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卢瑟福指导他的学生们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研究时,发现了质子和中子B. 图甲是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汤姆孙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枣糕模型”结构C. 图乙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根据光电效应规律,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大,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D. 图乙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根据光电效应规律,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光照强度一定,则光的频率越大所产生的饱和光电流就越大2.如图所示,一光滑半圆形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心为O、半径为R,一根轻橡皮筋一端连在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上.另一端连在距离O点正上方R处的P点.小球放在与O点等高的轨道上A点时,轻橡皮筋处于原长.现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沿圆轨道向下运动,通过最低点B时对圆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通过最低点时,橡皮筋的弹力等于mgB. 橡皮筋弹力做功的功率逐渐变大C. 小球运动过程中,橡皮筋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小球动能增加量D. 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橡皮筋弹性势能的增加量3.电磁流量计广泛应用于测量可导电流体(如污水)在管中的流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管内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为了简化,假设流量计是如图所示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的一段管道,其中空部分的长、宽、高分别为图中的a 、b 、c .流量计的两端与输送流体的管道相连接(图中虚线).图中流量计的上下两面是金属材料,前后两面是绝缘材料.现于流量计所在处加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前后两面.当导电流体稳定地流经流量计时,在管外将流量计上、下两表面分别与一电压表(内阻很大)的两端连接,U 表示测得的电压值.则可求得流量为( )A . bUB B. cU B C. 2c U bB D. 2b U cB 4.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不变,图中三个电阻R 完全相同,电压表为理想交流电压表,当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0;当开关S 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3738U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A. 5B. 6C. 7D. 85.如图所示为鱼饵自动投放器的装置示意图,其下部是一个高度可以调节的竖直细管,上部是四分之一圆弧弯管,管口沿水平方向.竖直细管下端装有原长为L 0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与水面平齐,将弹簧压缩并锁定,把鱼饵放在弹簧上.解除锁定当弹簧恢复原长时鱼饵获得速度v 0.不考虑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 ,调节竖直细管的高度,可以改变鱼饵抛出后落水点距管口的水平距离,则该水平距离的最大值为A. 202g v +L 0B. 20gv +2L 0 C. 202g v -L 0 D. 20gv -2L 0 6.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以后与电源断开,并在其间加上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某带电质点以某一速度从水平平行板中央进入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2020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物理部分高中物理

2020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物理部分高中物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值300分,考试时刻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此题包括8小题。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一质点沿直线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s随时刻变化的关系为s=3+2t3〔m〕,它的速度随时刻变化的关系为v=6t2m/s.那么该质点在t=2 s时的瞬时速度和t=0 s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分不为〔〕A.8 m/s、24 m/s B.24 m/s、8 m/s C.12 m/s、24 m/s D.24 m/s、12 m/s 15.如以下图所示,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为L的A、B两点,其连线与场强方向的夹角为θ,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U1现将一根长为L的细金属棒沿AB连线方向置于该匀强电场中,现在金属棒两端的电势差U AB=U2,那么以下关于U1和U2的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U1=U2=EL cosθB.U1=U2= -EL cosθC.U1=EL cosθ,U2=0D.U1= -EL cosθ,U2=E Lcosθ16.位于坐标原点O的波源开始向上振动,形成的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传播速度为l0 m/s,周期为0.4 s,波源振动0.3 s后赶忙停止振动.波源停止振动后通过0.2 s的波形是〔〕A B C D17.实验室有一杯专门满〔体积增大那么溢出〕的浑浊的液体,将这杯液体置于绝热容器中,一段时刻过后,沉淀物全部沉到底部,不考虑较小温差范畴内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液体溢出,整体温度升高B .液体溢出,整体温度不变C .液体不溢出,整体温度升高D .液体不溢出,整体温度不变18.一带电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右图中曲线JK 穿过一匀强电场,a 、b 、c 、d 为该电场的等势面,其中有a ϕ<b ϕ<c ϕ<d ϕ,假设不计粒子的重力,能够确定 〔 〕A .粒子带正电B .该粒子带负电C .从J 到K 粒子的电势能增加D .粒子从J 到K 运动过程中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19.如下图,一正方形线圈abcd 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 ′匀速转动.沿着OO ′观看,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线圈匝数为n ,边长为L ,电阻为R ,转动的角速度为ω.那么当线圈转至图示位置时,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线圈中感应电流大小为R nBl ω2B .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abcda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D .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率为020.在如下图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L 1、L 2是两个小灯泡.闭合S 后,两灯均能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会显现 〔 〕A .L 1变暗 L 2变暗B .L 1变亮 L 2变暗C .L 1变亮 L 2变亮D .L 1变暗 L 2变亮2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刻t 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 与时刻t 的关系如下图.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由此两图线能够求得物块的质量m 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不为〔 〕 A .m =0.5 kg,μ=0.4 B .m =1.5 kg,μ=152 C .m =0.5 kg,μ=0.2 D .m =1 kg,μ=0.2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74分〕本卷须知:此卷为非选择题,共10道题。
湖北省黄冈市2020届高三物理模拟测试试题[含答案].doc
![湖北省黄冈市2020届高三物理模拟测试试题[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534f84b1482fb4daa58d4ba2.png)
湖北省黄冈市2020届高三物理模拟测试试题(四)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两束光,a 光由图中跃迁①发出的光子组成,b 光由图中跃迁②发出的光子组成,已知a 光照射x 金属时刚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金属的逸出功为2.86eVB.a 光的频率大于b 光的频率C.氢原子发生跃迁①后,原子的能量将减小3.4eVD.用b 光照射x 金属,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2eV15.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技术方面已取得较大突破。
为早日实现无人驾驶,某公司对汽车性能进行了一项测试,让质量为m 的汽车沿一山坡直线行驶。
测试中发现,下坡时若关掉油门,则汽车的速度保持不变;若以恒定的功率P 上坡,则从静止启动做加速运动,发生位移s 时速度刚好达到最大值v m 。
设汽车在上坡和下坡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分别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关掉油门后的下坡过程,汽车的机械能守恒B.关掉油门后的下坡过程,坡面对汽车的支持力的冲量为零C.上坡过程中,汽车速度由4m v 增至2m v ,所用的时间可能等于2332m mv P D.上坡过程中,汽车从静止启动到刚好达到最大速度v m ,所用时间一定小于2ms v 16.已知长直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满足B =k I r(其中k 为比例系数,I 为电流强度,r 为该点到直导线的距离)。
如图,A 、B 、C 三根相互平行的固定长直导线分别位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均通有电流I ,A 、B 两根导线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C 导线中电流垂直纸面向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导线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AB平行B.C导线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AB平行C.A、C两根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1:2D.A、B、C三根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2:2:117.两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球2在前,球1在后,m1=1kg,m2=3kg,v01=6m/s,v02=3m/s,当球1与球2发生碰撞后,两球的速度分别为v1,v2,将碰撞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大小分别记为E1,p1,则v1,v2,E1,p1的可能值为A.v1=1.75m/s,v2=3.75m/sB.v1=1.5m/s,v2=4.5m/sC.E1=9JD.p1=1kg·m/s18.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水平面上平放着一个试管,试管内壁光滑,底部有一个带电小球.现在对试管施加一个垂直于试管的水平拉力F,在拉力F作用下,试管向右做匀速运动,带电小球将从管口飞出。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望城实验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望城实验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不可能全部用于做功D.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其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那么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参考答案:ABC2. 1772年,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在论文《三体问题》指出:两个质量相差悬殊的天体(如太阳和地球)所在同一平面上有5个特殊点,如图中的L1、L2、L3、L4、L5所示,人们称为拉格朗日点。
若飞行器位于这些点上,会在太阳与地球共同引力作用下,可以几乎不消耗燃料而保持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若发射一颗卫星定位于拉格朗日L2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卫星绕太阳运动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等B. 该卫星在L2点处于平衡状态C. 该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D. 该卫星在L2处所受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比在L1处大参考答案:D【分析】该卫星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同,处于非平衡状态,由地球和太阳的引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公式分析其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关系;【详解】A、据题意知,该卫星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该卫星绕太阳运动周期和地球公转周期相等,故A错误;B、在L2处,该卫星所受的合力为地球和太阳对它引力的合力,这两个引力方向相同,合力不为零,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错误;C、由于该卫星与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同,该卫星的轨道半径大,根据公式分析可知,该卫星的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故C错误;D、由题可知,卫星在点与点的周期与角速度是相等的,根据向心力的公式:,在点处的半径大,所以在点处的合力大,故D正确。
【点睛】本题首先要读懂题意,不要被新情景吓住,其次要正确分析该卫星的受力情况,灵活选择圆周运动的规律进行分析。
湖北省黄冈市2020届高三物理9月质量检测试题(附解析)

湖北省黄冈市2020届高三物理9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第I 卷为选择题,第II 卷为非选择题.2.本试卷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3.请将各题答案填到答题卷相应位置,考试结束,考生只交答题卷.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 -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摩天轮是一种大型转轮状的机械建筑设施,游客坐在摩天轮上可以从高处俯瞰四周景色.现假设摩天轮正绕中间的固定轴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游客坐在座舱中与座舱保持相对静止(座舱及乘客可视为质点),则正确的说法是A. 游客受力平衡B. 游客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摩天轮固定轴C. 游客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时,对座椅的压力大小相等D. 由于向心加速度恒定,故座舱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答案】B 【解析】【详解】A.摩天轮匀速转动,故游客也是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提供向心力,不为零,故不是平衡状态,故A 错误;B. 因为摩天轮做匀速转动,所以游客也是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运动指向圆心,提供向心力,所以游客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摩天轮固定轴,故B 正确;C. 当摩天轮转到最低点时,由向心力公式21mv F mg r-=解得21mv F mg r=+当摩天轮转到最高点时,由向心力公式22mv F mg r+= 解得22mv F mg r=-所以游客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时,对座椅的压力大小不相等,故C 错误;D. 座舱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发生改变,所以向心加速度不恒定,座舱不是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D 错误。
2.一名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中跳下,研究人员利用运动员随身携带的仪器记录下了运动员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数据,得到了运动员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运动员的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0-t 1时间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2v B. t 2 时刻,运动员打开降落伞C. 0-t 1间内,运动员的加速度逐渐增大D. t 1-t 2时间内,运动员所受阻力逐渐减小 【答案】D 【解析】【详解】A. 0-t 1时间内,速度图像是曲线,所以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不为12v ,故A 错误; B. 由图可知,t 1时运动员开始做减速运动,所以t 1时刻,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故B 错误;C. 0-t 1间内,由速度图像可知,图像切线的斜率越来越小,所以运动员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故C 错误;D. t 1-t 2时间内,运动员做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mg ma -=解得:f F mg ma =+由速度图像可知加速度减小,所以运动员所受阻力逐渐减小,故D 正确。
2020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下物理周测试题

2020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下物理周测试题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 分。
考试用时90 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4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日本福岛核事故是世界上最大的核事故之一.2019 年2 月13 日,日本宣布福岛核电站核残渣首次被“触及”,其中部分残留的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可长达1 570 万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的速度与光速相当,穿透能力很强D.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不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2.生活中常见的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平整光滑的硬性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
如图是一款放置在高铁水平桌面上的手机支架,支架能够吸附手机,小明有一次搭乘高铁时将手机放在该支架上看电影,若手机受到的重力为G,手机所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高铁未启动时,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G cosθB.当高铁未启动时,支架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与高铁前进方向相反C.高铁减速行驶时,手机可能受到3 个力作用D.高铁匀速行驶时,手机可能受到5 个力作用3.如图所示,小物块以初速度v0 从O 点沿斜向上运动,同时从O 点斜向上抛出一个速度大小也为v0的小球,物块和小球在斜面上的P 点相遇.已知物块和小球质量相等,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下列错.误.的是( )A.斜面只能是粗糙的B.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离斜面最远C.在P 点时,小球的动能大于物块的动能D.小球和物块到达P 点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4.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圆筒绕固定轴OO1 以恒定的角度ω转动,圆筒的半径r=1.5 m.筒壁内有一小物体与圆筒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小物体与圆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转动轴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60°,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2.则ω的最小值是( )A.1 rad/s B.30rad/s3C.10 rad/s D.5 rad/s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小平板车B 的质量为M,以水平速度v0 向右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与此同时,质量为m 的小物体A 从车的右端以水平速度v0 沿车的粗糙上表面向左运动.若物体与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第 1 页共 6 页第 2 页 共 6 页A B C DC .无论 M 与 m 的大小关系如何,摩擦力对平板车的冲量均为 mv 0D .无论 M 与 m 的大小关系如何,摩擦力的作用时间均为6. 如图,小球甲从 A 点水平抛出,同时将小球乙从 B 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 C 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夹角为 30°,已知 B 、C 高度差为 h ,两小球质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由以上条件可知 ( )A .小球甲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2B .甲、乙两小球到达C 点所用时间之比为 1:2 hC .A 、B 两点高度差为 4D .两小球在 C 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7. 深空中,某行星 X 绕恒星 Y 逆时针方向公转,卫星 Z 绕 X 逆时针方向运行X 轨道与 Z 轨道在同一平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