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电子监护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电子胎心监护-临床规范合理应用 - 专家共识

5.孕妇产程中使用镇静药物如吗啡、雷米芬太尼、布托啡诺、哌替啶等,可以 诱发假性正弦波形。有时胎儿吸吮拇指、打隔、节律性呼吸样运动也与假性正弦波 形有关,其特点在于有用药史,用药前后CTG正常,图形一过性出现,可以自然消 失,提示胎儿宫内无风险。
6.延长减速:可能为化学感受器介导的胎心率改变,提示胎儿出现缺氧或酸中 毒。减速往往与宫缩持续时间较长或宫缩过频有关,也可见于仰卧位低血压或者行 椎管内麻醉后;行阴道检查或出现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子宫破裂时也可见。持续 时长≥5min,FHR<80次/min,以及减速中变异性降低,通常与胎儿严重缺氧/酸中 毒有关。
3.加速伴随宫缩出现,有可能是设备错误的记录下MHR,尤其在第二产程,为确 定基线胎心率需回顾前期监护数据。
4.如果基线率稳定维持在110~160次/min,基线变异正常,出现胎儿酸中毒的可 能性较低。
5.在胎儿睡眠时,基线变异常在正常范围的下限,不过变异振幅很少小于5次 /min。
6.反复性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伴有产时异常表现,例如阴道活动性流血、明 显羊水粪染等应按照Ⅲ类图形处理。
因此本共识推荐可以根据产前、产时的 高危因素,结合孕妇的意愿和分娩机构设备 条件,对高危孕妇实行产时持续监护。
分娩期电子胎心监护的应用分析

[】 a gl E L n eh n sadg secag n 5 D n e . u g m ca i n a x hnei o c
p l o a e um n r y mbo im . H a m ao o ia 1 9 ,2: ls e tlgc , 78 9
3 71~3 4 7
维普资讯
2 2
的阻塞改变 ,本文所研究 的例数亦较 少 ,尚需积累 更多的临床病例 。
肺栓塞发 生后 ,患者血栓 形成 的机 制、栓子溶
trmb lssCh s, 9 51 7 1:5 h o oy i. e t 1 9 ,0 () 4
[】 u t ’ e i , hii B e a. y o e a 3 H e Y L ma eF C r t nB ,t 1H px mi r sa
2 结
采用 日本生产的 A 6型胎儿监护仪 。 M6
果
21胎 心监护图与产程 的关系( . 见表 1。 )
表 1 舱心监护 图与产程的关系 例( %)
的周期性减速 多发 生于 第一产程 后期 及第二产程 ,
[] akF reR p r P l nr mb lm g ien 4 T s oc eot umo a e oi udl e . y s i
a d n ma a e e t Eu H e r J 2 0 , : 0 ~ ngm n. r a t , 0 02l 1 6 5
12 59
20 0 0年 1 ~ 0 5年 】 月 20 2月在产程 中采用电子胎心监 护 10 3 9例病例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出现异常图形 3 3例,其 中基线率异常 8 5 5例,各 类减速 2 8例,其 中新生儿轻度 窒息 6 6 3例 ,重度 窒息 8例,产程 中出现
电子胎心监护仪在产时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和道德责任感 , 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 为 临床 提 供 了合 格 的 消 毒 灭菌物品 , 有 效 地 预 防 了 医 院 感 染 的 发 生 。消 毒 供 应 中 心 要 适 应现代 医疗事业的发展 , 不仅要建 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 各 项
全科 护 理 2 0 1 3年 2月 第 1 1卷 第 2期 下 旬 版 ( 总第 2 7 9 期) 存放 有效期为 7 d , 每 天 发 放 以先 进 先 出 为 原 则 , 即 有 效 期 近 的 先发 , 有 效 期 远 的后 发 放 , 不发 湿包 、 落地包 、 过 期包 ; 每 天 用 含 5 0 0 mg / I 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储物柜 、 储 物架和 地面 , 空 气 消 毒 每 天 2次 , 每月做空气培养 、 物 品表 面 的 细菌 培 养 。 1 . 7 一 次 性 医疗 用 品 的 质 量 管 理 由 设 备 科 负 责 采 购 一 次 性 医疗 用 品 , 进 人 供 应 室之 前要 把好 产 品 质 量 入 库 关 , 核 对 生 产 许 可证 、 卫 生许可证 、 产 品合格证 等相关证件 ; 建 立 一 次 性 无 菌 医 疗 用品登记本 , 记录产品 名称 、 产地 、 产品批 号 、 出 厂 日期 、 灭 菌 日期 、 有效期等 ; 一 次 性 无 菌 医 疗 用 品必 须 去 除外 包装 后再 从 传 递 窗 口进 到 无 菌 间储 存 , 发 放时有包 装袋裂缝 、 破损 , 有 效 期 不 清等不得发放 。
关键 词 : 电子 胎 心监 护 仪 ; 问题 ; 对 策
中图分类号 : R 1 9 7 . 3 2 3
文献标识码 : c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4 7 4 8 . 2 0 1 3 . 0 6 . 0 5 3
胎儿电子监护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

告知孕妇配合 的方法 , 消 除 其 对 检 查 的 不 安 和 恐
惧, 提 高 依 从 性 。另 外 , 室温控制2 0 ℃~ 2 5 ℃, 床 铺
平整 , 盖被厚薄适宜 , 为 住 院孕 妇 提 供 舒 适 的检 查 环境。 1 . 4 观 察 指 标 NS T评 分> 8 分为反应型 , 应 每 周 胎
进行 临床 诊断和 全 面检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 。
2 结 果 3 1 2 例孕 妇行无应激试验 检查 , 反应型 2 8 4例 ( 9 1 . O %) , 无反应型 2 8 例( 8 . 9 %) 。反 应 型 新 生儿 轻
醒 胎儿 ; 如 出现 异 常 , 重复 监测 3 0 ~ 6 0 mi n , 或 及 时复 查 。所 有 观 察孕 妇未 使 用镇 静剂 。必 要 时住 院行
胎儿 电子监护在产前检查 中的应用及护理
李 燕飞
( 化 州 市妇幼 保健 院妇 产科 , 广东 化 州 I 5 2 5 l O O )
[ 摘 要] 目的: 探 讨总结胎儿 电子监护在产前检查 中的应用及产 前护 理要 点。方法: 我 院 门诊产检孕妇 3 1 2 例应用胎 儿电子 监护 , 行无应激试验检查 , 记录胎儿胎心率 , 并予检查护理 与心理护 理, 观察新生 儿窒息情 况。结果 : 反应型 2 8 4 例( 9 1 . 0 %) , 无 反应 型 2 8 例( 8 . 9 %) , 其 中反应型新生 儿轻度或 中度 窒息4 例, 无反 应型新生儿重度 窒息 6 例。结论 : 孕妇产 前需定期监护胎 心 胎动 , 降低 围产 J L  ̄- A - 率。 [ 关键词】胎儿 电子监护; 产前检 查; 护理 [ 中图分类号]R 4 7 3 . 7 1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0 0 8 — 1 8 7 9 ( 2 0 1 4 ) 0 2 — 0 1 6 8 — 0 2
胎儿监护在产科应用中体会论文

浅谈胎儿监护在产科应用中的体会【摘要】孕期胎儿宫内窘迫是引起的新生儿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后遗症的主要原因。
近20年来随着胎心监护仪在各国家的普及,使人们对胎儿在宫内的情况有了更好的了解,在及时发现胎儿在宫内窘迫,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的:探讨孕晚期胎儿监护对新生儿结局的临床意义。
方法:本人在产科门诊通过对孕妇进行无刺激试验(nst)观察无宫缩时胎动和胎心率变化之间的关系。
共进行nst实验560例次,结果反应型537例次,占95%,无反应型23例占4.92%,在537例反应型中假反应型8例占1.5%,主要表现在过期妊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妊娠高血压疾病,围产儿死亡率0.25%,按apgari 评分≤7分统计新生儿窒息率为3.85%。
结论:nst反应型预示胎儿良好,无反应型预示胎儿宫内窒息或新生儿窒息,及时终止妊娠,但不可忽视nst有假反应型的问题。
【关键词】胎心监护;反应型;无反应型;假反应型;胎儿宫内窘迫【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35-02分析:胎心监护中胎儿心率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的结果,而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是对子宫内环境恶化最缺少储备能力的脏器,其一次受损往往留下终身的后遗症,因此,胎心率监护在胎儿诊断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发达国家它已经成为妊娠期胎儿管理的必备手段,不仅对妊高症、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过期妊娠等高危妊娠采用,而且也是正常孕期的重要检查项目。
胎心监护分为产前监护和产时监护产前监护包括无刺激试验(nst)和催产素应激试验(oct)由于无刺激试验nst没有禁忌症,易于实施,常做于28周以后孕妇的常规试验。
胎儿健康的主要标注是随着胎动有胎心率加速以及胎心率基线保持一定的细变异。
nst分三型:反应型①胎心基线120-160bpm/分②醒睡周期明显③细变异>6bmp④20分钟内两次以上伴随胎动的胎心率加速无反应型:①至少监护40分钟以上无胎动,细变异振幅小于6bpm②有胎动无加速混合型:指监护图形上有反应特点,同时也有无反应型特点。
中央电子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

娩 的 6 0例 头位 妊娠 初产妇分 成两组。研 究组 3 0例 。 4 2 在产程 中应用广州三瑞公司研 制的 中央 电子监 护 系统进行
监护 。 对照组 30 , 2 例 应用传统 的方法听诊 胎心。 结果 : 研究组胎儿宫 内窘迫栓 出率 明显提 高( P<0 5 , . )新生儿 窒 0 息发 生率 、新生儿缺 血缺氧性 脑病 的发 生 率研 究组低 于对照组 ( P<00 ) . ,剖 宫产 率研 究组 高于对 照组 ( 5 P<
1 资料 与方 法
表 2 两组 轻、 重 度胎儿窘 迫检 出率 比较 中、
例( %)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 1 03年 1 O月至 20 年 9 . 05 月 在我 院住院分娩的孕妇 60例 , 4 均为头位妊娠 . 全 且 表 3 两组轻、 重度新生儿窒 息发生率 比较 例 ( %) 部为初产妇 . 中孕 3 周 的有 1 例 . 3 ~ 2 的 其 7 5 孕 74 周 有 4 6 . 4 周 以上的有 19 6例 孕 2 5 例。 选择 30 2 例作为 研 究组 , 产 时行 胎 心监 护 。 在 另外 3 0例作 为 对 照组 , 2 产时应用传统 的听诊法 . 监测胎心。 两组产妇年龄 、 孕 周构成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 。 1 方法 使 用 S F 1B型 中央监 护系统 对研究 2 剖宫产及 阴道手术 产率 两组 剖宫产率 比较 . . 2 R 68 . 4 差异有显著性 ( P<O 5 , 、 )阴道手术产率 比较 , 0 差异无 组孕妇实行 中央电子监护 。控制催产素静滴 时机 和 剂量 . 使子宫 收缩达到最佳状态 . 出现异 常胎心率 时 显著 性 ( P>O0 )见 表 4 . , 5 。 自动报警 。 表 4 两组剖宫产及 阴道手术 产情况 比较 例( %) 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胎儿窘迫检出率、新生儿 . 3 窒息发生率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的发生率 , 因胎 儿宫内窘迫施行剖宫产率及 阴道手术产 率。 1 统计学方法 采用 x 检验 ,以 P<0 5为差异 . 4 . 0 有显 著性 。 3 讨 论 2 结果 胎心率变化是急性胎儿窘迫的一个重要征象 , 胎 2 胎儿窘迫检出率 、 . 1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缺 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 两组 比较 , 差异有显著性 ( 心监护的优点是不受宫缩影响 , P< 能连续观察并记 录胎 心率的动态变化。由于胎心监护 的广泛应用 , 使胎儿 00 或 P<00 )见 表 1 .5 .1 , 。 窘迫检出率提高 , 与传统听诊胎心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表 1 两组 胎儿窘迫检 出率 、 新生儿窒息发生 率及 ( 0 5, P< . ) 而新生儿 A gr 0 pa 评分与胎儿缺氧酸 中毒密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发生率 比较 例( %) 切相关 。 是判断新生儿窒息的客观标准…, 所以一部分 缺氧得到及时纠正 , 另一部分不能被纠正 , 研究组缺 氧得到及时处理 .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 P<0 5 。 . ) 动物实验证明脑缺氧 2 i 后可出现超 0 0r n a 2 轻 、 重度 胎儿窘迫检 出率 两组 比较 , . 2 中、 差异 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明显下降 , 随着缺氧时 间延 长 , 氧 自由基造成组织损伤逐渐加重 。 重度新生儿窒息发 有显著性 ( P<O 5 P<O 1 , . 或 0 . )见表 2 O 。 生率下降明显( P<O 5 , .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发 0 生率也明显降低 ( P<0 5 。 .) 0 作者单位 :300 兰州军 区总医院妇 产科 705
产前、产时胎心电子监测在妊娠结局中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郎 景 和. 宫 内 膜 异 位 症 的 手 术 ( 一 ) 原 则 和 分 类 . 子 之 . 北 京 : 国 科 技 出 版社 ,0 4 9 . 中 20.9
状 , 药后受孕率也较 单纯 手术组 增加 , 其 对 内膜组 织 的 停 但
安 全 性 尚需 进 一 步 观 察 。
关 键 词 胎 心 电 子监 测 ; 妊娠 结 局 ; 护 监 中国 图 书 资 料分 类法 分 类 号 R7 5 7 l.
产 前 、 时 监 测 的 目 的是 确 定 胎 儿 宫 内 的 安 危 , 而 各 产 然 种 监 测仍 存 在 着 较 高 的 假 阳 性 率 。本 文 就 我 院 胎 心 电 子 监 测 与 妊娠 结 局 情 况 进 行 分 析 , 一 步评 价 胎 心 电 子 监 测 在 妊 进
维普资讯
广 西 医 科 大 学 学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0 g 2 ( ) 0 7Au ;4 4
3 讨 论
3 1 米 非 司 酮 在 治 疗 子 宫 内 膜 异 位 中 的 作 用 : 非 司 酮 为 . 米
能 , 子宫 内膜 萎 缩 , 起 闭 经 。外 源 性 的 雌 / 激 素 和 子 宫 使 引 孕 内 膜 以 及 异 位 内 膜 上 相 应 的受 体 结 合 , 致 内 膜 萎 缩 , 管 导 血 充 血 、 肿 和 蜕 膜 化 等 , 而 使 病 灶 发 生 坏 死 吸 收 , 到 治 疗 水 继 达
2 周
洁 , 贞武 , 雷 吕杰 强 , . 守 性 手 术 联 合 长 效 醋 酸 甲 等 保
3 2 孕 三 烯 酮 在 治 疗 子 宫 内 膜 异 位 症 中 的 作 用 : 三 烯 酮 . 孕 为 l一 甲 睾 酮 的衍 生 物 。其 药 物 作 用 为抑 制 垂 体 与 卵 巢 功 9去
胎心监护室实习报告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胎心监护已成为产前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了解胎心监护的操作流程、临床应用以及相关理论知识,我在XX医院胎心监护室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胎心监护的技能,提高对胎儿健康状况的监测能力。
二、实习内容1. 实习环境与设备胎心监护室位于医院产科病房内,环境安静、舒适。
室内配备了先进的胎心监护仪、胎儿电子监护仪、胎心监护床等设备。
此外,还有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指导和临床协助。
2. 胎心监护原理胎心监护是通过检测胎儿心率、宫缩频率、宫缩强度等指标,评估胎儿在宫内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
胎心监护分为连续胎心率电子监护和宫缩胎心率监护两种。
连续胎心率电子监护主要用于产前检查,而宫缩胎心率监护则用于产程中的监测。
3. 胎心监护操作流程(1)备齐所需设备:胎心监护仪、胎儿电子监护仪、胎心监护床、消毒用品等。
(2)向孕妇讲解胎心监护的目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方法。
(3)协助孕妇取舒适体位,将胎心监护仪、胎儿电子监护仪等设备连接好。
(4)调整监护仪参数,开始监测胎儿心率、宫缩频率、宫缩强度等指标。
(5)观察监护数据,记录胎心监护曲线。
(6)监护结束后,协助孕妇取下设备,进行消毒处理。
4. 临床案例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例胎心监护的临床案例。
以下为一例:患者,女,32岁,孕36周。
因腹痛、宫缩频繁入院。
入院后,立即对其进行胎心监护。
结果显示,胎儿心率正常,宫缩频率为每5分钟一次,宫缩强度适中。
结合病史及体征,诊断为先兆临产。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孕妇顺利分娩一健康男婴。
1. 熟练掌握了胎心监护的操作流程,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 深入了解了胎心监护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了对胎儿健康状况的监测能力。
3. 增强了与孕妇、家属的沟通能力,提高了临床护理水平。
4. 了解了产科相关理论知识,为今后从事产科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胎心监护室实习,我对胎心监护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儿电子监护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胎儿电子监护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及产前护理方法。
方法于我院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8例产检孕妇,所有孕妇均应用胎儿电子监护,并进行相应的无应激试验检查,予以相应护理,观察新生儿窒息情况。
结果128例产检孕妇无应激试验检查中,80例反应型,33例可疑型,其中共发生7例新生儿轻中度窒息(6.19%);15例无反应型,其中发生8例新生儿重度窒息(55.33%)。
结论予以产前检查孕妇应用胎儿电子监护可以定期监护胎心胎动情况,有利于减少围产儿发生死亡。
标签:产前检查;胎儿电子监护;应用;护理
胎儿电子监护仪[1]可以连续观察与记录胎心率的动态变化,描绘胎心活动图型,直观反映胎心率与子宫收缩及胎动的关系。
当前主要应在妊娠末期与临产后,重点监护存在胎心异常或胎动或高危妊娠等方面。
目前临床上通常应用无应激试验(NST)[2]进行产前胎心监护以作为判断胎儿状况与胎盘功能的重要指标。
本文就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产检孕妇128例应用胎儿电子监护及护理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8例产检孕妇。
118例单胎妊娠,10例双胎妊娠。
其中,年龄在22~38岁,平均年龄为(30.0±0.5)岁,孕周在33~40w,平均孕周为(36.0±0.5)w。
1.2方法
1.2.1监护方法予以所有孕妇胎儿电子监护无应激试验,孕妇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将超声多普勒探头置于胎心音最清晰位置,宫缩探头置于宫底下3横指位置,腹带固定于腹壁接受胎动、胎心、宫缩信号,随后通过激光打印将监护结果打印出来,通常监护20min。
若胎儿处于睡眠状态,则可以进行40min的检测,或催醒胎儿,如果有异常发生,应及时复查或重复检测30~60min。
若有必要则可以住院进行OCT或CST试验。
所有孕妇均未使用镇静剂。
1.2.2护理方法
1.2.2.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保持检查室内环境干净与安静,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
同时保持床铺干净、整齐,盖被厚度应根据当天气温进行选择,合理调整室内温度、光度等,室内温度一般在22℃~24℃左右。
1.2.2.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细心指导孕妇进行检查,提前告知孕妇检查需排空膀胱,同时提醒孕妇因检查时间较长需将手机关闭;当孕妇进行胎心监护时,孕妇会对腹部捆有带有电线的探头产生不安或紧张,甚至有些孕妇会拒绝,这样
的状态下会影响到图形信息的有效获取,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孕妇进行胎心监护的相关程序及流程,并向孕妇强调进行胎心监护的必要性与益处,以提高孕妇对胎心监护的认识与了解,并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有利于提高孕妇接受检查的依从性。
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应不断以语言与孕妇进行沟通与交流,让孕妇对胎心监护进程有所认识,同时以轻松愉悦的语调向孕妇介绍检查情况,以消除孕妇的紧张与不安。
1.2.2.3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在检查就绪时,应帮助孕妇摆好卧姿,以孕妇感到舒适为主选择合适的卧姿,通常有左侧卧位与半卧位两种姿势。
当孕妇卧位后,应将软枕放置在孕妇的腰部与双腿间,同时对孕妇接触到设备较硬部位处予以软枕,以分解压力,减轻对孕妇身体的负荷,监测时应嘱咐孕妇进行闭目休息,并使其全身心放松以配合监测。
此外,应告知孕妇,若发现身体动作不适应及时提出,检查人员应立即予以适当处理。
1.2.2.4位置确定检查人员进行检查前应确保自己双手的温度,防止用低于常温的手触碰孕妇。
进行体位确定时,应掌握好触诊的轻重,四指要轻柔且平放,指尖不可用力,以免孕妇腹肌受到刺激而出现紧张防御反射,进而导致无法进行检查。
监测过程中,应确定胎心音最清楚的响亮位置,而忌讳盲目使用探头寻找胎心音,特别是产生的杂音会刺激孕妇使其出现惊恐和不安。
1.2.2.5安全护理整个监测过程中,应注意做好安全护理工作,随时观察孕妇的安全情况,避免不安全行为出现,如坠床。
另一方面,对于监测设备及相关仪器应提前做好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做好维修工作,确保仪器设备使用安全性。
1.3观察判定指标观察所有孕妇胎心监护结果,根据Fischer法[3]标准进行判断,标准为:①无反应型为NST小于或等于5分;②可疑型为NST在6~7分范围;③反应型为NST大于或等于8分。
相关类型判定表现[4]:①无反应型:监测大于40min,基线细变异振幅小于6bpm,胎心基线在120~160bpm之间,胎动或无胎动时无胎动心率加速,并存在胎心率上升,但上升幅度小于15bpm 或大于15bpm且持续时间在15s以内,伴胎心基线长变异消失或减弱;②符合以下任意一项条件即为可疑型:胎心率基线大于160bpm或小于120bpm且为变异减速,存在每20min1次伴胎心加速的胎动,胎心加速幅度小于15bpm且在15s 内,基线细变异小于6bpm;③反应型:细变异振幅大于6bpm,加速大于15bpm,加速时间大于15s,每20min胎心率基线在120~160bpm之间且伴胎动胎心率加速4次以上。
2 结果
所有孕妇经无应激试验检查结果为:15例无反应型(11.72%),33例可疑型(25.78%),80例反应型(62.50%)。
其中,无反应型中出现8例新生儿重度窒息(55.33%),反应型与可疑型中出现7例新生儿轻中度窒息(6.19%)。
3 讨论
产前检查作为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十分必要性。
做好全面而有效的产检检查可以及早预测与评估母婴健康状况,为孕妇顺利分娩提供一定的保障,也有利于减少母婴死亡发生。
胎心变化属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调节机制的表现状态,是作为反映胎儿健康状况与储备能力的依据,过去临床上多采用胎儿监护仪(依据超声多普勒原理与胎儿心动电流变化进而绘制出胎心活动图的测定仪)推测胎儿是否存活,而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胎心监护逐渐具备多种功能,如诊断胎儿健康状况、诊断胎儿能量储备能力。
当前,最为常见的产前胎心监护方法便是胎儿电子监护,通过胎儿电子监护可以实现连续观察并记录胎心率的动态变化,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胎心与胎动及宫缩的关系,以估测胎儿宫内安危状况。
此外,胎儿电子监护具有操作便捷、易于施行且不会给母婴带来负担的优点,因此,常应用于孕妇常规试验中。
胎心率加速[5]是由胎动刺激经中枢神经系统内经路,尤其是经延髓循环中枢而引起,因而胎动时伴有胎心率加速的现象是循环系统对胎动的反应。
胎儿电子监护实质上是监护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调节功能,而通过胎心监护图形的提示可以了解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情况,进而用以判断胎儿是否存在宫内缺氧情况与缺氧轻重程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如缺氧严重时,应立即进行宫内复苏并适时终止妊娠。
本文实验结果中,反应型、可疑型与无反应型相比,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低,且均为轻中程度。
胎儿电子监护可以系统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包括宫内储备能力、有无缺氧及缺氧轻重程度。
此外,由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对储备能力较为缺乏,一旦出现缺氧,其耐受力将大大下降,进而使得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而通过胎儿电子监护可以诊断并判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情况,以及时得知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存在损害,有助于避免上述危害发生。
综上所述,在产前检查应用胎儿电子监护可以连续观察与记录胎心率动态,有助于掌握宫内胎儿健康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同时在监护过程中予以适合的护理,可以保证监测结果,有利于孕产妇顺利分娩及确保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梁碧梅.胎心监护对脐带异常的产前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9):211-212.
[2]梁勇,李伟容,杨贵容.产前产时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评价[J].当代医学,2013,19(07):29-30.
[3]周利娟.产前胎心监护对评价新生儿预后的临床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3):125-126.
[4]杨业洲.胎儿电子监护的正确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4,6
(05):1-3.
[5]马玉燕,王琳琳.产程中的胎儿监护[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