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护在孕晚期的应用及临床作用分析

合集下载

产时胎心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措施

产时胎心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措施

产时胎心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措施发表时间:2018-02-06T16:25:53.36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6期作者:闫惠[导读] 产妇产时进行胎心监护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几率,同时进行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对胎儿的监护治疗。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产科天津大港 300270摘要:目的:研究产时胎心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措施。

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妇产科产妇35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175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产妇常规胎心率监测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观察组进行产时胎心监护和临床护理,以此比较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产妇发生宫内窘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妇产时进行胎心监护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几率,同时进行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对胎儿的监护治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产时胎心监护;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措施产妇分娩时或分娩前,需对胎儿生理活动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依据宫内胎心率情况,以此判断和评估胎儿健康与否,现在临床上胎心监测主要通过多普勒诊断仪对胎心率进行检测,不过该仪器对胎心监测间隔时间较长,而且不能精准的识别胎动、宫缩、胎心率等之间的关系[1]。

胎心监护仪采用电子监测仪器描绘宫缩状况以及胎儿胎心率变化曲线,可实时监测胎心率变化情况,大大提高了胎儿宫内窘迫发现率。

在分娩过程中实施胎心监护,可以尽早识别胎儿宫内窘迫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产妇尽早分娩有很大帮助,并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为此,为研究胎心监护对产妇分娩的重要性及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妇产科产妇35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电子胎心监护-临床规范合理应用 - 专家共识

电子胎心监护-临床规范合理应用 - 专家共识
2.对于存在母体因素和胎儿因素的高危孕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 糖尿病、母体免疫性疾病、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有胎死宫内等不良孕产史,多胎 妊娠、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胎动减少、脐血流异常等,自妊娠32周开始CTG 适合绝大部分高危孕妇。但对于极为复杂高危的孕妇(如慢性高血压合并胎儿生长 受限),开始监护的时间应以新生儿可能存活且产妇及家属决定不放弃新生儿抢救 为前提。医护人员应认识到,32孕周前由于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其CTG图 形特点有别于32孕周后胎儿,目前尚缺乏较早孕周CTG图形的判读标准。
5.孕妇产程中使用镇静药物如吗啡、雷米芬太尼、布托啡诺、哌替啶等,可以 诱发假性正弦波形。有时胎儿吸吮拇指、打隔、节律性呼吸样运动也与假性正弦波 形有关,其特点在于有用药史,用药前后CTG正常,图形一过性出现,可以自然消 失,提示胎儿宫内无风险。
6.延长减速:可能为化学感受器介导的胎心率改变,提示胎儿出现缺氧或酸中 毒。减速往往与宫缩持续时间较长或宫缩过频有关,也可见于仰卧位低血压或者行 椎管内麻醉后;行阴道检查或出现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子宫破裂时也可见。持续 时长≥5min,FHR<80次/min,以及减速中变异性降低,通常与胎儿严重缺氧/酸中 毒有关。
3.加速伴随宫缩出现,有可能是设备错误的记录下MHR,尤其在第二产程,为确 定基线胎心率需回顾前期监护数据。
4.如果基线率稳定维持在110~160次/min,基线变异正常,出现胎儿酸中毒的可 能性较低。
5.在胎儿睡眠时,基线变异常在正常范围的下限,不过变异振幅很少小于5次 /min。
6.反复性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伴有产时异常表现,例如阴道活动性流血、明 显羊水粪染等应按照Ⅲ类图形处理。
因此本共识推荐可以根据产前、产时的 高危因素,结合孕妇的意愿和分娩机构设备 条件,对高危孕妇实行产时持续监护。

胎心监护的实训评价

胎心监护的实训评价

胎心监护的实训评价
胎心监护能够对胎儿是否存在宫内缺氧做出评价,从而指导临床采取正确处理方案,改善胎儿预后,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后遗症。

摘要:目的:探究孕晚期胎心监护的方法与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孕妇共3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常规胎心监护与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持续胎心监护与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数为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漏诊率为0.7%、护理满意度为96.7%,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Vo.05)。

结论:对孕晚期孕妇进行胎心监护与优质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胎心率是孕晚期一个重要监测指标,是胎儿宫内窘迫的一个重要表征。

电子胎心监护能连续观察并记录胎心率的动态变化,同时记录子宫收缩和胎动情况,反映三者间关系。

受胎动、宫缩、触诊等刺激,胎心率发生暂时性加快或减慢,随后又能恢复到基线水平,称为胎心率一过性变化,是判断胎儿安危的重要指标。

由胎儿电子监测仪记录下的胎心率(FHR)可以有两种基本变化,即基线胎心率(BFHR)及周期性胎心率(PFHR)。

胎心监护评价指标中,基线变异最重要。

胎心监护在产科中的应用

胎心监护在产科中的应用

1 8%) 其 中脐带 绕颈 9 2 例, 脐带扭转 1 0例 , 脐带打结 3例 , 脐 其 中初产妇 4 3 0例 . 经产妇 2 3 0例 , 正 常妊娠 5 2 0例 , 高危 妊娠 例( 1 4 0 例。
1 . 2方 法
带过短 l O例 , 脐带 隐性脱 垂 2例 , 脐带脱垂 1 例; 胎盘 因素 6 1 例 ( 0 . 9 8%) , 其中 , 胎盘 老化 4 8例 , 前 置胎盘 8 例, 胎盘早剥 2例 , 帆状胎盘 3例; 羊 水过少 6 6例( 1 0%) ; 母体 因素 5 8例 ( 0 . 7 %) , 其中
护人员教孕 妇使用胎动描记按钮 。 监护时间为 2 0 m i n / 次, 如监护 等对症处理后基线恢复正常 . 考虑为脐带一过 I 生 受压所致 。 有1 3 2 例
2 0 mi n无胎 动或者胎 动加 速 . 排除胎儿睡眠 、 孕妇体位 、 精 神因素 ( 2 0%) 分 娩过程 中 出现变异减 速 , 晚期减速等 情况 , 立 即改善 缺 等 影响 , 应给予轻度有 效刺激 ( 四部触诊 , 推动肢体 , 转换体位) 。 如 氧症状后行 剖宫 产术 , 其 中原因大多为脐带绕 颈 、 羊水污染及 胎
E AL T H AN O H E AL T H M AN AF _  ̄ _ E M E N 卫生 健康管理l
工NA I - 4 E A L i t - d 工N口U 日T口 Y
胎心监护在产科中的应用
郭凤 莲
河南省周 口市妇幼 保健 院妇产科 , 河南周 口
4 6 6 0 0 0
电子监护仪; 额 头听诊器或多普勒听诊器。
4例 , 发热 6 例, 重度贫血 2例 , 哮喘 1 例, 心脏病 无刺激试验( N S T ) : 一般 自 3 2 W 开始 , 高危 孕妇 必要 时提 前到 重度子痫 前期 3

脐血流和胎心监护与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脐血流和胎心监护与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论 胎儿脐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能更准确地预测围产儿预后 。 【 关键词】脐动脉血流值 ; S ; N T 围产儿预后
【 中图分 类 号 】 R 1. 7 47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7 — 7 1 2 1 )2 1 8 0 6 3 9 0 (0 10 — 3 — 2
2 结果
见表 12 8 中,测得 S 、。6 0例 / D≥3为 5 例 ( 85 %)另 8 占 . 3 ,
6 2 SD值正常(/ <3 。5 例 SD≥3中 N T反应型 3 2例 / SD ) 8 / S 8例 ,
N T无反应型为 2 。 S 0例 从表 1 可看出 ,/ SD值异常 ,围产儿预后不 良发生率 明显增
应型较 N T反应型围产儿预后不 良发生率 明显增高 ,差异有 统 S 计学意义( <O 5 P .1。无 一例新生儿死亡。 P . 或 <00 ) 0
1 周 , 为胎儿窘迫提供早期信息 。 ~2 故 联合应用 N T 取长补短 , S, 并作为全面估计胎儿安危与否的一种最佳方法。本组资料显示 , 脐血流合并胎心监护异常组的羊水污染 、新生儿窒息率 明显高
率随之增加 。 / SD值越高 , 胎儿危险越大 , 甚至发生胎死宫 内。 文 献报道不 明原 因的死胎 、死产及新生儿 的死亡与高 SD值密切 / 相关 且脐血 流异常持续时 间越长 , 。 围产儿预后越差 , 新生儿窒
息 率 越 高 。
计数资料采用 x 检验。P . <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方 法 测探察脐动 无 应激 试验 ( S )孕 妇半 卧位 , NT : 连续 2 0— 脐动 脉 S / 是测定外周血管阻力 的指标 ,可直接 迅速地 D值
反 映 胎 儿 一胎 盘 循 环 状 态 。 正 常 妊 娠 随 着 妊 娠 的进 展 , 盘 逐 胎

胎心监护知识点总结

胎心监护知识点总结

胎心监护知识点总结
一、胎心监护的目的和意义
1. 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通过监测胎心率,可以判断胎儿的健康状况,包括心脏功能、血
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情况等。

2. 及时发现问题: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胎儿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胎位异常、
胎盘功能不良、宫内发育迟缓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指导产程管理:在分娩过程中,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胎儿的耐受能力,指导产程
管理,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二、胎心监护的方法和流程
1. 产前胎心监护:通常在产检时,医生会使用胎心听诊器或胎心监护仪对宝宝的心跳进行
观测。

正常情况下,胎心率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孕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 产程中的胎心监护:在分娩过程中,医生会使用胎心监护仪对胎儿的心跳进行持续监测,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三、胎心监护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1. 安全性:胎心监护是一项安全无害的检查项目,但需要注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避免受到不正规操作的影响。

2. 胎心率异常:如果胎心率低于120次/分钟或高于160次/分钟,需要及时就诊,以排
除可能存在的问题。

四、产后胎心监护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1. 产后胎心监护的意义:产后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可
能存在的问题。

2. 注意事项:产后胎心监护应该在新生儿出生后尽快进行,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胎心监护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
时向我咨询。

胎心监护分析

胎心监护分析

判断标准



OCT阴性: 1. 胎心率基线变异正常,或胎动后有胎心加速。 2. 每10分钟由3次宫缩,持续≥40,均无晚期减速出现。 OCT阳性 1. 多次宫缩后重复出现晚期减速,或多发重度变异减速。 2. 胎心率基线变异减少或消失,或胎动后无胎心加速。 OCT可疑 1. 胎心率基线率异常,如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 2. 间断出现晚发减速 3. 出现散发性变异减速,或频发早发减速。 过强刺激:宫缩过强过频,每2分钟出现1此或持续≥90秒, 并出现晚期减速。 不满意:不能促发有效宫缩,或因孕妇不合作、胎位异常等 原因致胎心率记录不清。
胎心监护基础知识
妇产科
一、胎心监护的重要意义
1.可以较客观的判断胎儿宫内安危情况,给 临床提供正确的决策。 2.在医患矛盾日益激化的今天,必须提供更 多辅助依据举证处理的正确,而胎心监护图 在产科就是最重要且最常见的证据之一。

二、几个基本定义


1.胎心率基线:是指在无胎动和无子宫收缩影响时, 10分钟以上的胎心率平均值。 ----胎心率的摆动幅度:是指胎心率上下摆动波的高 度,其变动幅度正常值为10-25bpm。 ----胎心率的摆动频率:是指1分钟内胎心波动的次 数,正常为≥6次。 2、胎心率的一过性变化:受胎动、宫缩、触诊及 声响等刺激后,胎心率发生暂时性加快和减慢,随 后又恢复到基线水平,称为--。分为加速和减速两 种情况,是判断胎儿安危的重要指标。
临床意义及处理

OCT阴性:提示胎盘储备功能良好,约99%的胎儿一周内宫 内安全,此期的胎儿出现产时晚 期减速或生后5分钟低Apgar评分。 建议处理: 1. 停止缩宫素,必要时给予宫缩抑制剂 2. 改善全身情况,即改变体位、吸氧等,如经治疗仍无改善, 应终止妊娠 3. 结核病是、BPS、羊水量与性质等进行处理 4. 同时NST无反应型,胎心基线变异消失者,胎儿预后极差, 应终止妊娠 5. OCT可疑,应24小时内重复,约50%转为阴性。 适应症

胎心监护从孕期的哪个阶段开始做?

胎心监护从孕期的哪个阶段开始做?

胎心监护从孕期的哪个阶段开始做?胎心监护从孕期的哪个阶段开头做?胎心监护是孕期必不行少的一项检查,它能准时了解胎儿的生命体征,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

那么,胎心监护从孕期的哪个阶段开头做呢?本文将从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分娩期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孕早期的胎心监护孕早期的胎心监护主要是通过B超来进行。

通常在孕周6~10周进行一次初次孕检,检查是否有胎心活动。

假如胎心波形正常,说明胎儿发育正常。

不过,这个时期的检查并不太稳定,假如没有发觉胎心活动也不必过于担忧,可以把时间再往后推迟到14周之后再进行其次次检查。

在孕早期,还有一种无创性胎儿染色体检测技术叫做NIPT,它是通过从孕妇血液中提取游离于血液中的胎儿DNA进行分析来推断胎儿是否存在常见染色体特别。

但是这种检测技术与胎心检测并不冲突,可同时进行。

孕中期的胎心监护孕中期的胎心监护需要通过胎心音听诊器进行,通常从孕周16周左右开头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胎心有无特别。

此时可以通过胎心音的速率和节律、胎心杂音和反弹声等来推断胎儿是否健康。

孕中期也是消失早产或流产的高发期,假如发觉胎心特别,要准时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除了听诊器以外,在孕中期进行B超检查也是必不行少的。

通过B超,可以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检查是否有胎盘位置特别、宫颈管短等状况。

这些疾病都会对胎儿的生命造成威逼,需要准时发觉和治疗。

孕晚期的胎心监护孕晚期的胎心监护更加频繁,通常从孕周32周开头每周一次,检查胎心是否正常。

这个时期是消失胎儿窘迫的高发期,假如胎心特别,要准时做好妊娠期高血压症、胎位不正等状况的处理,为分娩做好预备。

在孕晚期进行B超检查同样必不行少,此时可以检测胎盘的血流冲突是否发生,推断胎儿是否有缺氧的状况。

另外,在这个时期可以进行胎囊指数的检查,来评估胎儿的大小和健康状况,以便于调整分娩方式。

分娩期的胎心监护在分娩过程中,胎心监护更加严格和频繁,通过胎心监护仪来监测胎心音的变化,准时了解胎儿的健康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心监护在孕晚期的应用及临床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04T13:56:51.81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2期作者:禹美菊
[导读] 伴随科学进步的完善以及发展,人们对于分娩的要求逐渐提升,为了能够优生优育。

(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探究胎心监护在孕晚期的应用及临床作用。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进行常规产检的孕晚期孕妇200例,对入选孕妇实施胎心监护,按照其结果对NST分型进行判断,记录孕妇妊娠结局,对NST分型和妊娠结局联系进行探究。

结果:200例孕妇中150例为有反应型,24例为可疑型,26例为无反应型。

无反应孕妇宫内窘迫、脐带异常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比例高于可疑型以及有反应型孕妇,组间数据经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胎心监护应用于孕晚期能够正确判断胎儿缺氧状况,可使产科医生进行正确处理,妊娠结局良好。

【关键词】胎心监护;孕晚期;临床作用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071-01
伴随科学进步的完善以及发展,人们对于分娩的要求逐渐提升,为了能够优生优育,需要对产程进展以及母婴产时情况进行监测。

胎心监护则是经过超声波监测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情况,可对胎儿宫内状态予以评估,同时可预测胎儿自身的储备能量以及缺氧耐受程度[1]。

本次研究主要探究胎心监护在孕晚期的应用及临床作用,现将研究内容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进行常规产检的孕晚期孕妇200例,年龄最大者为42岁,年龄最小者为28岁,(34.2±2.8)岁为平均年龄。

均孕周在32周以上,每周进行一次胎心监护,同时直至分娩前胎心监护次数应大于4次。

初产妇为60例,经产妇为140例。

1.2 方法
对孕晚期孕妇进行常规NST(无应激试验)监测,妊娠时间32~35周高危孕妇需要实施选择性监护。

胎心监护时间需要大于20分钟。

按照NST标准评估孕妇胎心率监测结果:0分为胎动次数0次,每分钟基线率在100次以下,基线摆动振幅0,胎动过程中胎心率上升小于10秒,每分钟心率增速10次;1分为胎动次数1~2次,每分钟基线率110~119次,或者每分钟在160次以上,每分钟基线摆动振幅为1~4次或者每分钟大于30次,胎动时心率上升为10~14秒,每分钟心率增速10~14次;2分为胎动次数在3次以上,每分钟基线率为120~160次,每分钟基线摆动5~30次,胎动后心率上升时间大于15秒,10分为满分。

按照胎心监护可划分为三个类型及NST在8分以上为有反应型,NST在6~7分之间为可疑型,NST在5分以下为无反应型。

可疑孕妇需要通过检查和OCT试验,无反应孕妇需要经过胎儿脐动脉血流检测和生物物理检查。

1.3 评估指标[2]
记录孕妇妊娠结局,对NST分型和妊娠结局联系进行探究。

1.4 统计学数据
文中涉及的有关数据在计算和整理时均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为数据表现形式,组间数据经统计对比后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依据胎心监测结果可知,200例孕妇中150例为有反应型,24例为可疑型,26例为无反应型。

无反应孕妇宫内窘迫、脐带异常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比例和可疑型以及有反应型进行对比,前者高于后者,组间数据经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相关数据见表。

3.讨论
胎儿宫内监控属于产前检查必须要的环节,而胎心监护为主要检查项目之一,其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其适应新较为广泛[3]。

经过胎心监护能够有效评估胎儿宫内状态。

通常情况下,孕妇NST分数小于7分会提升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羊水污染的发生率,进而提升了急诊剖宫产手术比例[4]。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产科专家均认为神经体液、物理以及化学等内环境均可影响胎儿心脏活动,异常监护图形单纯反应出心脏异常活动,引发原因可为缺氧、感染、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胎儿心脏传导功能改变以及应用药物等,胎儿行为状态同样可变化监护图形,为此单纯依据胎心监护图形异常诊断胎儿窘迫是不正确的[5]。

如监护图形出现异常,应和母亲情况进行结合,对潜在因素进行分析,并和其他手段进行结合对其予以正确评估,其中包含B超监测、生物物理评分以及羊膜镜等。

此次研究对200例孕妇实施胎心监护,并对其进行分型以及评估,研究结果表无反应型和有反应及可疑型对比,宫内窘迫、脐带异常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比例显著提升,说明胎心监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如孕妇监测结果异常,可经过输液、变化体位、吸氧等方法进行缓解。

【参考文献】
[1]潘昌松.胎心监护在孕晚期的应用及临床意义[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26):41,43.
[2]李淑芳,王妍,赵扬玉,等.孕晚期胎心无应激试验可疑型的长程胎心监护特点[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19(12):885-889.
[3]段洪涛.孕晚期胎心监护在产科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5):191-193.
[4]李淑蕊.孕晚期胎心监护对产妇产程与母婴预后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9):68-69.
[5]桑朝霞.自数胎动监测在孕晚期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4):440-4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