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时胎心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措施
产时胎心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措施

产时胎心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措施发表时间:2018-02-06T16:25:53.36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6期作者:闫惠[导读] 产妇产时进行胎心监护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几率,同时进行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对胎儿的监护治疗。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产科天津大港 300270摘要:目的:研究产时胎心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措施。
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妇产科产妇35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175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产妇常规胎心率监测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观察组进行产时胎心监护和临床护理,以此比较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产妇发生宫内窘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妇产时进行胎心监护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几率,同时进行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对胎儿的监护治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产时胎心监护;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措施产妇分娩时或分娩前,需对胎儿生理活动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依据宫内胎心率情况,以此判断和评估胎儿健康与否,现在临床上胎心监测主要通过多普勒诊断仪对胎心率进行检测,不过该仪器对胎心监测间隔时间较长,而且不能精准的识别胎动、宫缩、胎心率等之间的关系[1]。
胎心监护仪采用电子监测仪器描绘宫缩状况以及胎儿胎心率变化曲线,可实时监测胎心率变化情况,大大提高了胎儿宫内窘迫发现率。
在分娩过程中实施胎心监护,可以尽早识别胎儿宫内窘迫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产妇尽早分娩有很大帮助,并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为此,为研究胎心监护对产妇分娩的重要性及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妇产科产妇35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临床护理:胎心电子监测

临床护理:胎心电子监测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孕周、胎位及是否为高危妊娠。
2.评估环境光线、温度及隐蔽程度。
(二)操作要点。
1.孕妇取半卧位或坐位,暴露腹部。
2.胎心探头涂耦合剂,固定于胎心音最强位置。
3.宫腔压力探头固定于宫底下约两横指处。
4.胎动记录器交给孕妇,指导其使用方法。
5.启动监护仪,无宫缩时将宫腔压力归零。
6.观察胎心音、宫缩、胎动显示及描记情况,注意有无不适主诉。
(三)指导要点。
告知孕妇胎心监护的意义及配合方法。
(四)注意事项。
L尽量避免仰卧位,避免空腹监护。
7.固定带松紧适度,注意探头是否有滑脱现
象,及时调整部位。
8.每次监测20min,如有异常可延长时间,并通知医生。
妇科护士监测胎心操作流程笔记

妇科护士监测胎心操作流程笔记As a gynecology nurse, it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and be proficient in monitoring fetal heart rate during pregnancy. 作为妇科护士,了解并熟练掌握妊娠期间监测胎心是至关重要的。
The process of monitoring fetal heart rate involves using a device called a fetal doppler, which uses ultrasound technology to listen to the baby's heart rate. 监测胎心的过程涉及使用名为胎儿多普勒的设备,该设备利用超声技术来听宝宝的心率。
Firstly, it is important to prepare the mother by explaining the procedure and ensuring her comfort. 首先,重要的是通过解释程序并确保母亲的舒适来准备好母亲。
After preparing the mother, the nurse should then apply a gel to the mother's abdomen to help transmit the sound waves from the fetal doppler. 准备好母亲后,护士接着应该把凝胶涂抹在母亲的腹部,以帮助传输胎儿多普勒的声波。
Next, the nurse will use the fetal doppler to listen to the baby's heart rate and monitor it for any irregularities. 接下来,护士将使用胎儿多普勒来听宝宝的心率,并监测是否有任何异常。
胎心监护_精品文档

胎心监护胎心监护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和工具,通过监测和记录胎儿在宫内的心脏活动,帮助医生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胎儿的心脏活动可以反映胎儿的供氧和供养状态,对于预防和探测胎儿窘迫、产后儿死亡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胎心监护的原理、方法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胎心监护的原理胎心监护的原理是通过监测胎儿的心电图来获取胎儿的心率变化。
胎儿的心脏活动可以通过母体腹部的表面心电图探头进行监测。
该探头会记录胎儿心脏的电信号,并将信号传送给电子仪器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医生可以实时监测胎儿的心率,并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二、胎心监护的方法胎心监护有两种方法:外部胎心监护和内部胎心监护。
1. 外部胎心监护外部胎心监护是指通过母体腹部的表面,使用超声波探头和心电图电极来监测胎心。
这种方法简便、无创伤,适用于大多数孕妇。
医生会将超声波探头放在腹部上,探测胎儿的心脏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心电图。
2. 内部胎心监护内部胎心监护是通过子宫内的电极来监测胎儿的心脏活动。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高风险孕妇,比如早产、双胞胎等情况下。
医生会在阵痛开始前将电极放置在子宫壁或直接固定在胎儿头部上。
电极会直接测量胎儿心脏的电信号,并发送到监护仪上进行分析。
三、胎心监护的临床应用胎心监护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胎儿健康状况胎心监护可以评估胎儿的心率变化,判断胎儿是否缺氧或窘迫。
当胎儿心率过快、过缓或出现异常波动时,可能意味着胎儿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干预。
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这些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胎儿的健康。
2. 监测宫内胎儿的再生长和发育通过反复监测和记录胎儿的心率变化,医生可以了解胎儿的再生长和发育情况。
这对于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调整孕妇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高危孕妇中,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精确的产前检查计划,确保胎儿的健康。
3. 监控宫缩活动及孕妇分娩进程胎心监护还可以监控宫缩活动,评估宫缩的频率和强度,及时了解孕妇的分娩进程。
胎心监护合格标准

胎心监护合格标准胎心监护是孕妇产检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内容,通过监测胎儿的心跳情况,可以及时发现胎儿的异常情况,保障胎儿的健康。
因此,胎心监护的合格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在进行胎心监护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合格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监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胎心监护仪器的选择至关重要。
合格的胎心监护仪器应具备精准的监测功能,能够准确地记录胎儿的心跳情况,并能够实时反映在监护仪器的显示屏上。
同时,监护仪器应具备稳定的性能,能够长时间持续工作而不出现故障,以确保监护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其次,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也是胎心监护合格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地操作监护仪器,并能够正确理解监护结果。
此外,操作人员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及时判断监护结果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另外,胎心监护的环境条件也是影响监护结果的重要因素。
合格的监护环境应该保持安静、整洁,避免外界干扰,以确保监护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监护环境还应该具备舒适的温度和湿度,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舒适度。
此外,胎心监护过程中的记录和保存也是胎心监护合格标准的重要内容。
监护结果应该及时记录并保存,以备日后查阅和分析。
监护记录应该包括监护时间、监护结果以及操作人员的签名等信息,以确保监护结果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最后,胎心监护的结果分析和处理也是胎心监护合格标准的重要环节。
监护结果应该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同时,对监护结果的分析和处理应该及时记录并报告,并能够为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总之,胎心监护合格标准是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的重要保障,需要从监护仪器的选择、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监护环境的条件、监护结果的记录和保存,以及结果分析和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把关。
只有严格遵守合格标准,才能够确保胎心监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胎心监护重要基础知识点

胎心监护重要基础知识点
胎心监护是指通过监测胎儿的心率来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下面是胎
心监护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
1. 胎心监护的方法:有内部监护和外部监护两种方法。
内部监护是通
过将电极或导线直接连接到胎儿头皮上来记录胎心率。
外部监护则是
通过胎儿心率监护仪将传感器固定在母亲腹部进行监测。
2. 胎心率的正常范围:胎心率正常范围通常在每分钟110-160次之间。
如果胎心率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胎儿处于某种潜在的风
险状态,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3. 胎心率的变化:胎心率是不断变化的,有一定的波动性是正常的。
胎儿活动、妊娠时期、宫缩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胎心率的变化。
监测胎
心率的变化可以帮助评估胎儿的适应能力和健康状况。
4. 胎心监护的时机:胎心监护可以在妊娠期的不同阶段进行,最常见
的是在孕晚期和分娩过程中进行监护。
在孕晚期,监测胎心率可以帮
助评估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和羊水情况。
而在分娩过程中,胎心监护可
以及时发现胎儿窘迫或宫缩异常,提供及时的处理措施。
5. 胎心监护的风险和限制:胎心监护是一种无创的监测方法,相对安全。
然而,长时间使用导致遗传毒性,或者监测不当可能引起误诊等
风险。
此外,对于某些情况,如胎儿位置不佳或母亲体重过重等,胎
心监护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能会受到限制。
总之,胎心监护是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了解胎心监护
的基础知识,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进行胎儿监测和评估,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胎儿的安全和健康。
医院产科护理常规

医院产科护理常规第一节产科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前护理常规【观察要点】孕妇产兆(宫缩、胎膜、阴道出血情况)、胎心、胎动及血压。
【护理措施】热情接待:孕妇入院后热情接待,安排床位,携孕妇至床旁,说明呼叫器的使用方法。
1、介绍环境:包括浴室、卫生间的使用及医院的规章制度,取得孕妇及家属的合作,通知医师。
2、填写病历:填写住院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详细阅读门诊、急诊病历记录,询问病史,进行一般产科检查,制定护理计划。
3、介绍配膳:介绍食堂地点及开饭时间,特殊饮食遵医嘱。
4、向家属说明产妇情况,取得家属合作。
5、嘱产妇假设有破膜、见红、宫缩情况应通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护士应说明破膜后的考前须知。
6、测体重1次/周,每周体重不超过0.5kg.7、每日测体温、脉搏2次,三天后改为每天1次,体温超过7.5℃改测一日3次。
厚)、重量、脐带长度,动静脉有无异常,双胎者明确单双卵有胎盘残留或大局部胎膜不全的情况下,行清宫术。
5、检查软产道有无损伤:用纱布擦净外阴血渍,检查外阴、会阴切口、小阴唇内侧、尿道四周、阴道、后穹隆、宫颈一周有无裂伤及其程度,如有损伤应按层次由深到浅,由里到外修补缝合,记录外缝丝线针数。
6、缝合后常规肛查,检查缝线有无穿过直肠。
7、核对纱布垫、纱布、器械数,并逐项填写各种记录。
8、胎盘交与产妇或家属并签字。
第四产程护理观察产后2h内的出血量,每15-30min观察一次血压、子宫收缩、子宫底高度、膀胱充盈度、会阴有无血肿,并做好记录。
1、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呼吸及再次检查脐部有无出血,如新生儿无异常,娩出后半小时抱给母亲,进行第一次吸吮给产妇擦浴,更换衣服,垫好会阴垫、保暖。
假设无异常将母婴送至休养室。
并做好有关记录。
【健康教育】向产妇及家属讲解分娩的大概过程,告诉产妇、家属需要配合的方面。
10协助鼓励产妇尽量正常进食、休息、为分娩保存体力。
第三节催产素引产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血压,宫缩,宫颈成熟度,宫口扩张度,子宫强直收缩引起子宫破裂,胎窘,羊水栓塞等。
胎动对胎儿监护结果判断的影响及护理措施

胎动对胎儿监护结果判断的影响及护理措施胎动是母体感觉到的最早的胎儿活动,是胎儿在子宫腔里的活动冲击到子宫壁的动作,这是医生用来诊断胎儿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
胎动的强弱,次数决定着胎儿的安危,不仅是诊断妊娠的依据,且与胎盘血管状态密切联系。
通过胎动计数可以了解胎儿宫内情况,是判断胎儿宫内缺氧的主要临床指标,胎儿监护是伴随胎动所发生的胎心率的变化。
只要胎动是有规律的,有节奏的,变化不大,就是证明胎儿发育是正常的。
但是,大多数孕妇对胎儿监护缺乏认识及经验,再加上监护带子捆绑腹部,会让孕产妇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情绪,影响胎动,导致胎儿监护结果的判断效果。
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孕妇在做监护前的指导工作,尽量来减轻孕妇的紧张心理,减少影响胎儿监护结果的相关因素,从而提高了胎儿监护结果的准确性。
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建立档案的1000例孕妇胎儿监护结果的观察,有886例结果是反应型,110例是混合型,有待观察,4例是无反应型。
114例孕妇通过吸氧30 min后再观察,有88例是反应型。
1.2方法正常胎儿醒睡周期是20~60 min,在觉醒时胎动多而强,而睡眠期则胎动少而弱,或完全没有胎动。
一般情况下,正常又明显的胎动不少于3~5次/h,12 h明显胎动次数为30~40次以上。
但由于胎儿个体间差异大,有的宝宝喜欢乱动,有的宝宝喜欢安静,因此,有的胎儿12 h可动100次左右。
同时,胎动还受孕妇情绪及心理的影响,所以,为了避免检查结果假阳性,我们需要对孕妇在做检查前做一些指导,尽量调整好孕妇的状态,使检查达到最好的效果。
1.2.1监护前向孕妇详细讲解胎儿监护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尽量避免胎儿睡眠期做监护,不要在空腹情况下做监护,更孕妇不要熬夜,要进行规律的休息,孕妇还要避免过度劳累,值需要适度的运动就好。
另外,孕妇处在安静状态时,就会更多感到胎动,但是在活动、工作、谈话等注意力不集中在胎动的状态下,会或多或少的忽视胎动,较少感觉到胎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时胎心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研究产时胎心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措施。
方法:随机选
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妇产科产妇35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175
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产妇常规胎心率监测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观察组进行产时胎心监护和临床护理,以此比较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产妇发生宫内窘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
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妇产时进行胎心监护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减
少新生儿窒息发生几率,同时进行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对胎儿的监护治疗,值得
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产时胎心监护;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措施
产妇分娩时或分娩前,需对胎儿生理活动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依据
宫内胎心率情况,以此判断和评估胎儿健康与否,现在临床上胎心监测主要通过多普勒诊断
仪对胎心率进行检测,不过该仪器对胎心监测间隔时间较长,而且不能精准的识别胎动、宫缩、胎心率等之间的关系[1]。
胎心监护仪采用电子监测仪器描绘宫缩状况以及胎儿胎心率变
化曲线,可实时监测胎心率变化情况,大大提高了胎儿宫内窘迫发现率。
在分娩过程中实施
胎心监护,可以尽早识别胎儿宫内窘迫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产妇尽早分娩有很
大帮助,并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为此,为研究胎心监护对产妇分娩的重要性及采取
的相应护理措施,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妇产科产妇35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妇产科产妇35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175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5.61±3.42)岁,
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9.76±2.15)周;观察组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5.14±3.87)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14±2.32)周。
两组产妇临床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无明
显差异(P>.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产妇进行常规胎心率监护,运用手摸宫缩方式,同时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宫缩间隔2-3分钟进行监听胎心音,持续不超过1分钟。
若产妇发生破膜,护理人员要
注意羊水流失情况,并严密观察产妇各项生命体征,配合医生完成相应工作。
1.2.2 观察组。
产妇进行胎心监护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注意产妇开宫口状况,经产妇宫口
开需大于3cm,可对其腹部胎心音比较强烈部位采用胎心音探头进行固定;当初产妇宫口开
至大于7cm利用胎心音探头固定进行监听。
宫底固定宫缩探头后开始监护仪监听,同时将宫
缩压力波形及胎心率曲线通过纸质打印出来。
1.2.3 产时胎心监护可实施有效护理措施:
(1)胎心监护护理。
进行胎心监护工作,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产妇胎心监护图纸表现情况,即宫缩压力、胎心率变化。
若发生异常,要及时通报一声进行相关处理[2]。
(2)产妇心理护理。
妊娠期产妇心理情况变化非常急剧,因是特殊时期,特别是初产妇,对分娩缺乏相应的认知,加之开宫口疼痛,造成分娩期心理压力大,情绪极不稳定。
因此,
护理人员需做好产妇产前心理护理指导,加深与产妇之间的情感和交流,详细讲解分娩和胎
心监护相关常识,帮助产妇认识胎心监护对胎儿安全的重要意义,让产妇积极配合护理人员
进行胎心监护检查。
对紧张过度产妇,做好护理指导,教产妇呼吸,特别是情绪波动大的产妇,安抚好,并给予腹部按摩,以此降低产妇体力消耗[3]。
1.3 对比两组患者宫内窘迫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新生儿窒息通过新生儿出生
后1min Apgar标准进行评定,窒息划分重度:1min Apgar评分0-3分;轻度1min Apgar评分
4-7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得出,观察组产妇发生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宫内窘迫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n(%)]
3.讨论
胎心监护取现可体现胎儿心血管系统状态,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状况,对胎儿预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4]。
胎心率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通过监测,可及时发现胎儿有无缺氧现象,进而根据产妇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产时胎心监测可全程显示产妇宫缩压力和胎儿胎心率变化,其结果对医生诊断和护理非常关键。
因多普勒超声诊断对胎心监测有间断性,且宫缩时无法监测胎心率,有一定的局限性[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全程胎心监测,利于对胎儿窘迫问题发生及早解决,且观察组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由于产妇分娩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紧张等负面情绪,因此,积极进行产妇胎心监护工作非常重要,根据不同产妇心理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要积极与产妇沟通,帮助产妇认识胎心监护的重要意义,并配合护理。
总之,产妇产时进行胎心监护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几率,同时进行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对胎儿的监护治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燕飞,陈晓霞,李尚秀等.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J].广东医学,2014,35(13):2058-2059.
[2]陈练,李淑芳,王妍等.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减速区面积在新生儿酸中毒预测中的价值[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9):681-684.
[3]张玮,祝圆红.最新胎心监护分级中Ⅱ类图形的妊娠结局分析[J].重庆医学,2014,15(11):1320-1322.
[4]方群英.胎心监护在孕晚期的临床应用及意义[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7(12):51-52.
[5]李淑芳,王妍,赵扬玉等.孕晚期胎心无应激试验可疑型的长程胎心监护特点[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19(12):885-889.
作者简介:闫惠(1974.02.27)女,河北人,汉族,大专学历,科室:产科,初级护师,主要从事产科方面的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