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字诗及叠字体诗
古诗中带有叠字的诗

古诗中带有叠字的诗一、小山重叠金明灭——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二、重湖叠巘清嘉——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三、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宋·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阒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四、重湖叠巘清嘉——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叠字歌

叠字歌吕震
叠字诗,连环读,每字读两次,杂言体。
“环翠堂”起。
无如先生,名世上才,身膺轩冕,情寄丘园,有生世超世之妙,在尘脱尘之想,诸子百家之书,无不涉猎,且能击剑弈棋,可作万人敌。
兹订谱一书,深得妙悟,盖发前人所未发者,而海内名公荐绅,咸各赠言。
不佞讬在末交,窃效佛印禅师双字长歌一章,以附诸篇之后云。
环翠堂,环翠堂开开色光。
色光正映花光艳,正映花光艳吐芳。
吐芳又听枝莺语,又听枝莺语共侣。
共侣啼时花满枝,啼时花满枝堪伫。
堪伫诗,诗豪放,豪放诗才气益壮。
诗才气益壮虹霓,虹霓直抵青冥上。
直抵青冥上更高,更高步共醉葡萄。
步共醉葡萄美酒,美酒浓,浓不厌,不厌轻风舞长剑。
轻风舞长剑龙泉,龙泉烨烨飞腾闪。
飞腾闪兴好,兴好楸枰傍池沼。
楸枰傍池沼澄清,澄清爽气来缥缈。
爽气来缥缈素亭,素亭梧竹多绕绕。
梧竹多绕绕翠匀,翠匀偏自舞袅袅。
偏自舞袅袅栖凤,栖凤林中峰拱秀。
林中峰拱秀清景,清景幽人成坐隐。
幽人成坐隐订谱,订谱其中列星斗。
其中列星斗森然,森然无人参透髓。
无人参透髓玄关,玄关惟有自心传。
惟有自心传、妙妙贤贤。
绝美的三叠字诗词,古人才华不得不服

绝美的三叠字诗词,古人才华不得不服!叠字,亦可称之为重言词。
叠字诗词,若是运用巧妙就会有回环反复的效果,使情感的表达更加的充沛。
叠字在古诗词中很常见,两字相叠叫「单叠」,四字相叠叫「双叠」。
三叠字就比较少见了。
醉春风宋代:贺铸楼外屏山秀。
凭阑新梦后。
归云何许误心期,候候候。
到陇梅花,渡江桃叶,断魂招手。
楚制汗衫旧。
啼妆曾枕袖。
东阳咏罢不胜情,瘦瘦瘦。
隋岸伤离,渭城怀远,一枝烟柳。
醉春风宋代:朱敦儒夜饮西真洞。
群仙惊戏弄。
素娥传酒袖凌风,送送送。
吸尽金波,醉朝天阙,斗班星拱。
碧简承新宠。
紫微恩露重。
忽然推枕草堂空。
梦梦梦。
帐冷衾寒,月斜灯暗,画楼钟动。
▋词的叠字一般都用于句尾,尤其是上阕或下阕结尾,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钗头凤·红酥手宋代: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钗头凤·世情薄宋代: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陆游、唐婉分离后一日相遇沈园,两人都知今生缘分已尽,说不尽的伤心,陆游写下《钗头凤》离去。
唐婉悲痛不已,反反复复地看这首诗,心心相印却被现实阻隔,也写了一首同样词牌名的词,两首诗流传下来成为千古绝唱,催人泪下。
郪中感怀唐代:刘驾顷年曾住此中来,今日重游事可哀。
忆得几家欢宴处,家家家业尽成灰。
望月唐代:刘驾清秋新霁与君同,江上高楼倚碧空。
酒尽露零宾客散,更更更漏月明中。
▋在诗中,看似是三个相同的字,但却相差甚远。
首先,从音节上看,前两个叠字是一个读音,后一个就是另外的读音;其次,从语法上看,前两字一般是名词,第三个字就与后面的字组成主谓词组了。
所以,诗中的三叠字貌合神离,前两个字后第三个字没有联系。
唐朝诗人刘象是叠字运用高手,《春夜》中的「日日日」、「夜夜夜」表明诗人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思念远方的亲人,令人动容。
含有叠字两个重复使用的字的诗句

运用重叠字的诗句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2.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赋得暮雨送李胄》3.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5.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题菊花》6. 凭栏处,潇潇雨歇。
岳飞《满江红》7.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8.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辞》9.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10.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十》11.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十》12.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白居易《琵琶行》13. 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风拂松疏韵落。
《五弦弹》14. 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鹤忆子笼中鸣。
《五弦弹》15.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16.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17.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18.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张仲素《春闺思》19.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游子吟》20.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寒山《杳杳寒山道》21.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寒山《杳杳寒山道》22. 渐渐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寒山《杳杳寒山道》23.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寒山《杳杳寒山道》24.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韩愈《青青水中蒲》25.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韩愈《青青水中蒲》26.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韩愈《青青水中蒲》27.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28.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牵牛星》29.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迢迢牵牛星》30. 小人好争利,昼夜心营营。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古诗词中叠字名句集粹.doc

古诗词中叠字名句集粹.doc
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叠字名句,叠字是指将相同或类似的字或词重复使用。
叠字能使诗句更加优美,更有韵味。
以下是一些叠字名句的集粹:
1.「高挂朝阳含露珠,双双翩翩红粉蝶。
」——柳永《雨霖铃》
2.「岂伊地上无父母,嗟尔远离父母乡。
」——陶渊明《桃花源记》
3.「流萤飞舞念慈母,夏夜而今可是真。
」——陆游《渔家傲》
4.「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杜甫《春夜喜雨》
5.「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李清照《如梦令》
6.「秋去秋来永不变,肠断白云何处见。
」——杜甫《白帝城送别》
7.「灯火阑珊处,恍惚成两行。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8.「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9.「巴山上峡重复重,熟视无睹成迷途。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正气歌》
在古代诗词中,叠字名句是一种音韵的极致表达,它代表了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是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之一。
这些叠字名句提醒我们,在写作中可以运用叠字这一修辞手法,来使我们的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情感。
叠字好听的古诗词

叠字好听的古诗词
哎呀呀,说到叠字好听的古诗词,那可真是不少呢!比如说“唧唧
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你想想,那木兰织布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回响,唧唧,唧唧,多有节奏感呀!就好像我们小时候玩的拍手游戏一样。
还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李清照的词写得多妙啊!把那种孤独、凄凉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寻寻觅觅,不就是我
们在失落时的那种状态吗?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景色,光听着就觉得好美呀!漠漠的水田,阴阴的夏木,哇,那画面一下子就出现在脑海里了。
这就好比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这句诗把自己的孤独和漂泊感形
容得太贴切了。
飘飘,可不就像那只沙鸥一样,在天地间游荡嘛。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离离这个叠字用得多生动啊,把那草
原上的草的茂密展现得活灵活现。
你看这些古诗词,用了叠字之后是不是特别有韵味呀?它们就像是
一个个小精灵,在我们的心里跳跃。
难道你不觉得这些叠字让诗词变
得更加有趣、更加生动了吗?我觉得呀,叠字就是古诗词的一种独特
魅力,让我们在欣赏诗词的时候,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美。
这些叠字
好听的古诗词,真的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呀!。
古诗词中叠字名句集粹

古诗词中叠字名句集粹(一)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呜》)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古诗十九首之一)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古诗十九首之三)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古诗十九首之三)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
(古诗十九首之八)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古诗十九首之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之十)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古诗十九首之十一)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古诗十九首之十三)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古诗十九首之十六)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古诗十九首之十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曹丕《短歌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南北民歌《敕勒歌》)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潜《归去来兮辞》)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杜甫《狂夫》)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靖蜒款款飞。
(杜甫《曲江二首》)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杜甫《秋兴八首之三》)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杜甫《田舍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灏《黄鹤楼》)大弦噪噪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
噪噪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叠字诗100首

叠字诗100首1.《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五代)佚名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
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
皎皎绮罗光,青青云粉妆。
2.《长相思·其一》(唐)李白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3.《声声慢˙寻寻觅觅》(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洗药池诗》(东晋)葛洪池在赣州兴国县。
洪过境。
见山灵水秀。
遂结庐筑坛。
凿池洗药。
留四言诗一首。
洞阴泠泠,风佩清清。
仙居永劫,花木长荣。
5.《念奴娇˙梅》(宋)辛弃疾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
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
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
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
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
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6.《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宋)石孝友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
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
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7.《赠裴十迪》(唐)王维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
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
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
暧暧日暖闺,田家来致词。
欣欣春还皋,淡淡水生陂。
桃李虽未开,荑萼满芳枝。
请君理还策,取告将农时。
8.《巳日诗》(西晋)潘尼霭霭疏圃,载繁载荣。
淡淡天泉,载渌载清。
9.《暮春送人》(唐)无闷折柳亭边手重携,江烟澹澹草萋萋。
杜鹃不解离人意,更向落花枝上啼。
10.《菊》(唐)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叠字诗及叠字体诗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迭而成一个词,也称“重言词”,因此叠字诗也称“重言诗”。
叠字大体可分三种:拆字叠、回文叠、双字叠,叠字诗属于双字叠。
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
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的为叠字体诗。
诗中叠字由来已久,最早见于《诗经·卫风·硕人》。
顾炎武《日知录》:“诗用叠字最难。
《卫风》‘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朅揭揭。
庶姜孽孽’,连用六叠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
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连用六叠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可继。
”徐师曾《诗体时辨》说:“按古诗《青青河畔草》凡十句,而前六句皆用叠字,《迢迢牵牛星》亦十句,而首四句、尾二句皆用叠字,然末有以叠字成篇者。
后人仿之,始有此体。
”以后文人仿作,诗中用叠字的,如韩愈《南山诗》,连用十四句叠字,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十四个叠字。
叠字诗是由诗词叠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杂体诗。
此后又有叠字词、叠字曲出现。
大多通篇叠字。
如明代朱权《书怀》,既是叠字诗,又是回文诗,为罕见的诗作。
叠字是一种组词手法,叠字重言是语言文字学上的一种法则,是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造句修辞方式.使用该手法,将某种含义的字重迭起来,既可创造双声迭韵的音乐美,又能大增强对某事物某思想某感情的表达效果,鲜明地强烈地构架意境和渲染气氛,最终达到加强作品对读者的感染力与情绪冲击,加深读者对作者及作品的理解与印象。
如易安词《声声慢》“清秋”。
叠字诗(词或曲)在我国古体诗词优秀作品中常见,最早可溯至《诗经》,至南北朝入唐,便臻于成熟,出现了工整标准的体制。
及宋元延入词曲,开拓了新领域。
明清以降,花样翻新,出现了擅手大家如万树、刘大白等。
叠字也是一种写作鼓曲的技巧,如京韵大鼓《丑末寅初》里的"渺渺茫茫恍恍惚惚密密匝匝"、岔曲《太虚幻境》里的"袅袅婷婷"、"是是非非"、"真真假假"、"莺莺燕燕师师盼盼"等。
诗词中也有这种技巧,例如唐代王建的《迭字诗》:"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
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寞寞离人家。
"元代乔梦符的《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都是使用叠字的先例。
叠字诗有主体叠、纯体叠、通体叠三种体制。
纯体叠如乔吉、黄峨的散曲,词如明代文渊阁大学士丘睿《满庭芳》,通篇不见一个失叠的孤字。
这种体制罕见。
通体叠就是要求句句见叠。
清著名诗人、词学理论家万树是个杂体诗词高手,其五言古诗《上元灯月》是典型的通体叠诗。
主体叠比通体叠的要求更加宽松,允许篇中存在少数失叠的句子。
如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刘大白的《白日何短短》,又如李白《秋浦歌》:“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作为叠字体诗指的是纯体叠、通体叠两种。
叠字诗从句含叠字组合量上,可分为单叠式、多叠式、混合式和图案式四种。
单叠式即一句内仅有某一个字的叠组,且句句皆然。
如李白《秋浦歌》。
多叠式即一句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重复,如唐著名诗人王建的《宛转词》:“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
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莫莫离人家。
”.这种叠字用于短章,诗人词手常用此法以造景逗趣。
如明代时一日本人雨中自绍兴往曹娥江,作《临江远眺》:“渺渺茫茫浪泼天,霏霏拂拂雨和烟。
苍苍翠翠山庶寺,白白红红花满川.整整齐齐沙上雁,来来往往渡头船.行行坐坐看无尽,世世生生作话传.”所谓混合式,则为篇中混合使用单叠、多叠。
如《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丝丝残照。
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死死,暮暮朝朝。
”此词宛转跌宕,缠绵悱恻,堪与易安《声声慢》“秋情”媲美.是为清代著名女词人双卿所作.她常受夫君冷落,婆婆虐待,内心凄楚万状而无处可诉,因借笔流怨,遣词吐悲,词中单迭、双迭、三迭,因势而至,随情而发,使词语如诉如泣,字字沁血,句句撞怀。
所谓图案式即作者将若干叠字词组依照某种模式结构成一幅图案,又给读者规定出某种阅读法则或途径,让读者读出一首或若干首诗篇来。
在《醒世恒言》中《苏小妹三难新郎》中可见,还可见于连环诗。
从叠字词的构成方面看,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音节重叠,即以“重言”方式构成一个词。
一种是词的重叠,其中以形容词最多,其次是动词和量词(包括具有量词性质的名词),重叠后都增加了附加意义,如形容词重叠后增加了“很”“非常”的意思,量词重叠后增加了“每一”的意思。
下面从叠字在全诗的布局方式来整理:叠字诗主体叠;叠字体诗通体叠、纯体叠、叠字回环诗。
1、主体叠《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青青河边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宋代李清照有一首著名的《声声慢》词,篇首连用十四个迭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篇末又加四迭字:“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成为填词中前无古人的创新,历来为词学批评家所津津乐道。
有趣的是,五百年后,清代才女贺双卿(或说是史震林)也填了一道《凤凰台上忆吹箫》词,所用迭字竟达二十四对之多: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
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脚,袅袅无聊。
更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见《西青散记》卷三第五十二页)在金元散曲中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作品不少。
如赵明远的[越稠] 《斗鹌鹑·题情》:燕燕莺莺,花花草草。
穰穰劳芳,多多少少,媚媚娇娇。
亭亭袅袅。
鸾凤交、没下梢。
空耽了些是是非非,受了些烦烦恼恼。
【紫花儿】困腾腾头昏脑闷,急煎煎意穰心劳,虚飘飘魄散魂消。
他风风韵韵,艳艳夭夭。
日日朝朝,雨雨云云渐漂渺,那堪暮秋天道。
似这般爽气清高,那堪夜雨萧萧。
以上属于写作方法,还不能称诗体。
诗体是每句都得用这种方法的,有一句没用这种方法的也不是诗体。
下面的才是叠字体。
2、通体叠叠字放在开头的常见。
唐无名氏诗:日日思前路,朝朝别主人。
行行山水上,处处鸟啼新。
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山道。
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
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
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
岁岁不知春。
在词中运用类叠的修辞方式发展到极至,即全词每句均有叠字的情形,非常明显的是文字游戏,但非常明显的是在这游戏的背后,仍可看出很深的匠心用意在,其中以马钰的作品最为明显,有时全词每句都以叠句开始,有时句中、句末全迭,有时全首词全用迭字。
菩萨蛮《敦煌曲子词》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
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
皎皎绮罗光.轻轻云粉妆。
叠字放在句子头上的较多,但也有放在句子中间的,尤其是曲中。
水仙子元刘庭信恨重叠重叠恨恨绵绵恨满晚妆楼,愁积聚积聚愁愁切切愁斟碧玉瓯,懒梳妆梳妆懒懒设设懒爇黄金兽泪珠弹弹泪珠泪汪汪汪汪不住流,病身躯身躯病病恹恹病在我心头,花见我我见花花应憔瘦,月对咱咱对月月更害羞,与天说说与天天也应愁。
邯郸记明汤显祖【扑灯蛾犯】霭靑靑烟袅袖炉香。
厮琅琅落花御沟漾。
喞喳喳晚风飘细乐。
齐怎怎千步廊回向。
高艳艳的金牌玉榜。
软幽幽粉楼下垂杨。
密札札雕檐画戟。
雄纠纠有笑天狮门外滚球场。
因压韵问题,叠字用在句尾的较少见。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元王德信自别后遥山隐隐,更哪堪远水粼粼。
见柳绵吹絮滚滚,对桃花醉脸薰薰。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叠字诗寒山独从常忽忽,怀怀何悠悠。
山腰云缦缦,谷口风飕飕。
猿来树袅袅,鸟入林啾啾。
时催鬓飒飒,岁尽老惆惆。
寒山是唐代的诗僧,这首诗写的是“贫士”的身境和心境。
也有将迭字在开头结尾和句中混合安置的。
如贡院垂成双莲呈瑞勉语上子王十朋大厦垂垂就,佳莲得得开;双双戴千佛,两两应主台。
欢意重重合,香风比比来。
人人宜自勉,济济有廷魁。
明宁王朱权《书怀》:纷纷雨竹翠森森.点点风光落绿荫。
贫恨苦吟穷漠漠,乱愁牵断梦沉沉。
昏昏岭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寸心。
国有事情闲默默,我于疏拙老駸駸。
这是一首叠字回文诗,既是叠字诗(每一句都用叠字),又是回文诗(可从末尾倒读),为历代回文七律所仅见,亦为叠字诗中的奇作。
回文:骎骎老拙疏于我,默默闲情事有因。
心寸寸如江渺渺,信重重隔岭昏昏。
沉沉梦断穿愁乱,寞寞穷吟苦恨贫。
阴绿落光风点点,森森翠竹雨纷纷。
3、纯体叠全部是叠字组成的。
天净沙元乔吉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西江月元马钰物物般般认认。
常常战战兢兢。
心心念念恐沉沉。
得得来来损损。
日日清清净净。
时时湛湛澄澄。
惺惺洒洒这灵灵。
灿灿辉辉永永。
玩丹砂·寄赵居士马钰净净清清净净清。
澄澄湛湛湛澄澄。
冥冥杳杳杳冥冥。
永永坚坚坚永永,明明朗朗朗明明。
灵灵显显显灵灵。
明代散曲作家黄峨(杨升庵的继室)《天净沙》,连叠五十六字,实不多见:娟娟大大哥哥,风风韵韵般般。
刻刻时时盼盼,心心愿愿。
双双对对鹣鹣。
娟娟大大哥哥,婷婷袅袅多多。
伴伴堪堪可可,藏藏躲躲,哜哜世世婆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宋·李清照《声声慢》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元·乔吉《天净沙·即事》鹅鹅鹅鹅鹅鹅鹅,一鹅一鹅又一鹅。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清·纪晓岚《百鹅图》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
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
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
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清·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
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莫莫离人家。
——唐·王建《宛转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两汉《迢迢牵牛星》独坐常忽忽,情怀何悠悠。
山腰云缦缦,谷口风飕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