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题材分类

合集下载

古诗词题材分类

古诗词题材分类

古诗词题材分类
古诗词题材分类是按照诗词的内容和主题来划分的。

以下是常见的古诗词题材分类:
1. 山水田园诗:以自然风光、山水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 边塞征战诗:以边塞生活、战争景象和民族矛盾为题材,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3. 羁旅思乡诗:以游子异乡的孤独、漂泊和思乡之情为题材,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归乡之情的渴望。

4. 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事件、人物和古迹为题材,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命运的感叹。

5. 送别怀人诗:以离别、别后思念和友情为题材,表达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6. 闺怨爱情诗:以女性情感、婚姻和爱情为题材,表达诗人对爱情的赞美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7. 哲理思辨诗:以人生哲理、道德修养和处世之道为题材,表达诗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探索。

8. 写景抒情诗:以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为题材,表达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情美的赞美。

这些是常见的古诗词题材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通过了解古诗词的题材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主题和内涵,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化底蕴。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及情感归纳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及情感归纳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及情感归纳
一、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是一种或以历史遗迹为依托,或以古人事迹为题材,来抒发作者内在情志的诗歌类型。

这类诗歌融合了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体现着一种时空的穿透力,读起来总会给人一种沧桑旷远之感。

一般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常表达以下主题或思想情感:
1.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2.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

3.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批判现实,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覆辙。

4.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5.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古诗题材分类

古诗题材分类

古诗题材分类古典诗歌题材分类一、借景抒情诗借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XXX《绝句漫兴九首三》熟知XXX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

二、咏史怀古诗怀古(含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借所吟咏的古人、往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歌。

咏史诗借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

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即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XXX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1、XXX的《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2、XXX诗《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XXX。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XXX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抒发了对时事兴衰感慨和对三国时XXX的敬慕之情三、闺怨诗(闺情诗:闺中女子生活情趣。

XXX《初夏》)闺怨诗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有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

从创作特色上说,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有无尽之味。

闺怨诗分为闺怨诗、XXX、征妇怨诗、商妇怨诗四类。

闺怨诗都以女性为描写对象,“怨”是这类诗的基调。

现代上流社会的女子常因寂闷孤独而面对美好的XXX想到自己韶华将逝,更加思念离家宦游的丈夫或天各一方的情人,所以人们就有了“女子伤春”之说(当然这个“春”可以不指季节,而指恋情)。

XXX伤别诗往往借对XXX消失的记叙描述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景(青春)易逝,岁月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古诗分类有哪些方法

古诗分类有哪些方法

古诗分类有哪些方法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按内容和形式分类:
(1)五言诗:古诗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每句五个字。

(2)七言诗:每句七个字,也是古诗中常见的一种形式。

(3)律诗:指按照规定的韵律和格律创作的诗歌,如七绝、五律等。

(4)古体诗:指古代诗歌形式,如《诗经》中的风、雅、颂等。

2.按题材分类:
(1)田园诗:主题常以田园、自然为主,如《庐山谣》、《长恨歌》等。

(2)山水诗:主题常以山水为主,如《江南春》、《钱塘湖春行》等。

(3)爱情诗:以爱情为主题,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苏轼的《浣溪沙・西塞山前白鹭飞》等。

(4)咏史诗:以历史人物、事件等为题材,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三吏》等。

(5)哲理诗:以哲学思想、人生哲理为主题,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登高》等。

3.按朝代分类:
(1)唐诗:指唐朝时期创作的诗歌,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春望》等。

(2)宋词:指宋朝时期创作的词歌,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

4.按诗人分类:
(1)李白诗集:收录李白的诗歌作品,如《将进酒》、《庐山谣》等。

(2)杜甫诗集:收录杜甫的诗歌作品,如《春望》、《登高》等。

古诗词七大题材--诗歌鉴赏

古诗词七大题材--诗歌鉴赏

里,六师不发。阃外④何人, 迹毁塌湮没,勾勒出一幅苍凉的景色。
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 暗指英雄人物及他们的豪情业绩一去
台欹⑤,怀贤阁杳,空指冲冠 不复返,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追 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思和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之情。
二、咏物言志诗
对接教材:《咏柳》(贺知章)、《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吟》(于谦) 《望岳》(杜甫)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两诗写鹤都采用了细节描写:前诗写鹤伫立、展翅的细小动 作,后诗写鹤嫌菱刺污香泉而不洗濯的细微心理。 B.两诗写鹤都采用了烘托手法:前诗以夕阳、沙滩、红蓼为背 景烘托,后诗以溪涧、蓝天为背景烘托。 C.两诗都采用了虚实结合手法:两首诗中鹤的颜色、动作为实 写;两首诗都着一“应”字表猜测,是虚写。 D.两诗都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两诗吟咏鹤的形象,其实都融 入了诗人内心的观照,寄托了诗人的志趣。 E.两首诗的表达技巧有所不同:前诗运用夸张手法,动静结合; 后诗也用夸张手法,只有动态的描写。
概要
鉴赏诗歌时,我们总能发现有些诗歌题材相同。由于 题材相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为此, 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 知一类诗”的效果。
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咏史怀古诗、咏物言 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 园诗、爱情闺怨诗等几种类型。
②标题中有“咏
①针对历史人物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 或事件,发表自 景)②对比(眼前衰 己②达类的缅敬比观怀仰古点前或人或贤惋,看,惜 寄法表;托。败历③、史用荒上典凉的(的繁借景华典象兴故,盛寄与)托
史、怀古、登某 伤感或哀思。③ 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
古迹有怀、古迹、托古讽今,忧国 的讽喻)④衬托(以

古诗词八大题材(无题)

古诗词八大题材(无题)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 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 ,疏柳断桥烟。 【注】 ①作者是宋朝宗室,“靖 康之变”后,北宋亡于金人,宗室
纷纷南迁,最后定居临安一带。
【抓关键】
标题:暮春,暗示情感为消极 意象:征鸿、归船、雨、断桥 注释:交代其为宋朝宗族,随宗
室南迁,定居临安。 关键词句:故园、怀家、萦牵 情感:憔悴、思乡、凄凉、渴盼
内 乡,或漂泊异地等,借所见所 涵 闻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
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内 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 容 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
人等。
(1)借景抒情,寓情 于景,情景交融。 (2)乐景衬哀情。 (3)虚实结合。(对
(1)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 (1)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 写)。诗人在表现怀
(1)标题中往往有“行”“军”
“征人”“塞”“戍”等与军旅
有关的字。
(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
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
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 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 兰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
情 感
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
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
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
当然,这些诗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界限。阅读时,既要把握 诗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工夫花在对诗词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 上。
一、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对接教材篇目:《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雨霖铃》(柳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题材特征
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 (2)表现手法①白描与工笔;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 - 修改名词的十个题材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 - 修改名词的十个题材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 - 修改名词的十个题材一、山水题材山水题材是指描绘自然山水美景的古诗词。

古人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

许多著名的山水诗篇如《登鹳雀楼》、《江南春》等都属于这一题材。

二、爱情题材爱情题材是指描写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和爱情故事的古诗词。

这些诗词表达了古人对爱情的思考和追求,展现了深情、浪漫和喜悦的情感。

著名的爱情诗篇如《蝶恋花》、《春江花月夜》等都归属于这一题材。

三、友情题材友情题材是指描写友谊和朋友之间情感的古诗词。

这些诗词表达了古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弘扬了友谊的力量和真挚。

著名的友情诗篇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送友人》等都属于这一题材。

四、家国题材家国题材是指描写家庭、国家和社会现象的古诗词。

古人通过这些诗词表达了对家国的热爱、关怀和忧虑,呼唤了社会和谐与进步。

著名的家国诗篇如《七步诗》、《观沧海》等都归属于这一题材。

五、思乡题材思乡题材是指描写怀念故乡或追思故土的古诗词。

这些诗词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表现了对家乡人民和往事的牵挂。

著名的思乡诗篇如《登鹳雀楼》、《乡村四月》等都属于这一题材。

六、自然题材自然题材是指描绘自然界万物和自然现象的古诗词。

古人通过这些诗词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悟性,感悟了生命和宇宙的奥秘。

著名的自然诗篇如《静夜思》、《月下独酌》等都归属于这一题材。

七、人物题材人物题材是指描写历史人物、古代名人和普通人物的古诗词。

通过这些诗词,古人塑造了众多英雄和普通人物的形象,树立了崇高的人格和品德。

著名的人物诗篇如《将进酒》、《杜甫系列诗》等都属于这一题材。

八、季节题材季节题材是指描绘四季景色和与之相关的事物的古诗词。

古人通过这些诗词表达了对四季变化的感悟和对生命的体验,展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著名的季节诗篇如《春晓》、《秋风词》等都归属于这一题材。

九、抒情题材抒情题材是指表达个人感情和情感思绪的古诗词。

这些诗词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和心情,展示了作者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

古诗内容题材分类

古诗内容题材分类

古诗内容题材分类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八大类。

1、叙事诗叙事诗是诗歌题材的一种。

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

2、抒情诗这种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

抒情诗的特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

3、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4、边塞诗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5、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一。

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杨万里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6、怀古诗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重的作品。

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7、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8、悼亡诗悼亡诗,古代汉族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题材分类
古诗词分类按题材可分为叙事诗与抒情诗。

叙事诗经典之作如:《诗经》中的《氓》,乐府《陌上桑》,唐代《长恨歌》,北朝民歌《木兰诗》。

抒情诗占中国古诗的主流,由所抒情感主要可分为思乡诗、送别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

思乡诗
提及思乡诗,最先想到恐怕是李白的《静夜思》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念家乡亲人,睹物思人。

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抒发厌恶战争,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题目“闻笛”点名是思乡,前两句交代地点和景物,突出“月如霜”,隐含思乡之情,后两句紧跟前面的情感,由“芦笛”直接引发将士们遥望故乡。

送别诗
古代的送别诗尤其多,现在看来估计是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一旦分别,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

现在送别喝酒践行是最常见的,古人不仅仅喝酒送行,还有折柳枝,写诗送行,按时间地点描写景物来表达离愁别绪,体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全诗从地点、景物特点写起,然后叙述事情,赞扬汉朝威德,点出全诗主旨。

田园诗
主要是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情怀。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边塞诗
边塞诗描写边塞风光,以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体现国运的兴衰。

盛唐时期:边塞诗基调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中晚唐:国势渐衰,悲壮的成分多了起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国难当头,边塞诗中更多的体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或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但不管什么时期,边塞诗都是爱国的主旋律。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首诗直接落笔在边塞前线,通过描写边塞景色,将士们的生活,表现了将士们的思想活动,后四句写战争的激烈,表现将士高昂的激情。

咏物诗
咏物诗主要手法是托物言志,通过对事物独特的赞赏,来表达自己正道直行、坚贞孤傲、高洁超逸、傲岸不羁等精神品质或理想。

陶渊明的咏菊,书写自己的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的咏梅,表明自己坚守正义的气节。

综上可以得出,咏物言志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什么特点,再分析诗人所表达的精神品质。

《南国十三首》(其一)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诗中第一、二句式写新花开,三、四句则写暮春花落,通篇把花人格化。

“可怜”乃惜花伤春之情,也是诗人自伤之词,最后用拟人的手法写落花身不由己的状态。

花盛开时未嫁,而花凋零时始嫁,则倍增惆怅。

其实,这是一种悲剧的气氛,却从欣喜的情调来写它。

似乎反常,又合乎诗中旨趣之道,联系诗人当时的情况,诗人不过二十多岁,正当风华正茂,却不被当局所用,怀才不遇,不胜悲凄。

咏史诗
咏史诗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主要分为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借古抒怀。

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或者是只对比不议论,所以同学们要对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对人物史实有一些了解,体会诗人意图。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登上京口北
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敌人,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引发诗人抒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