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品使用的特殊人群剂量指南
ICU常用急救药品的剂量用法注意事项

ICU常用急救药品的剂量用法注意事项ICU(重症监护室)是用于治疗严重疾病或创伤的重要部门,常用急救药品是保证病人生命安全和稳定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用急救药品的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
1. 肌松药物(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s):- 常用药物:苯巴比妥(Pancuronium)、罗库溴铵(Rocuronium)、新斯的明(Vecuronium)。
-剂量和用法:根据病人的体重和所需肌松程度来决定剂量,可通过静脉注射或持续输注。
-注意事项:-监测病人的呼吸和肌力,以避免过度肌松。
-长时间使用肌松药物时,应定期评估病人的神经肌肉功能。
2. 卡地洛(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常用药物:地尔硫卓(Diltiazem)、尼莫地平(Nimodipine)、尼卡地平(Nifedipine)。
-剂量和用法:根据病人的血压和心率来调整剂量,可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
-注意事项:-定期监测病人的血压和心率,以避免过度降压或心动过缓。
-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特别是与β受体阻滞剂的同时使用时可能出现心动过缓。
3. 去甲肾上腺素(Epinephrine):-常用药物:去甲肾上腺素。
-剂量和用法:根据病人的心脏停搏情况和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程度来决定剂量,可通过静脉注射或气管插管给药。
-注意事项:-心脏骤停时,尽早给予去甲肾上腺素,以提高心脏复苏成功率。
-定期监测心电图和血压,以及评估病人的心肺功能。
4. 抗生素(Antibiotics):- 常用药物: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s)、青霉素(Penicillins)、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
-剂量和用法:根据病人的体重、感染类型和病原体敏感性来决定剂量和给药途径。
-注意事项:-根据病原体敏感性和临床反应调整抗生素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遵守医院的抗生素使用指南,以减少耐药性的发展。
以上仅是常用急救药品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其他药物(如镇痛剂、利尿剂、抗凝剂等)在ICU中使用。
呼吸内科急救药品使用指南【精选文档】

3。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
4。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注射剂:
250ml
1、短时间大剂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碱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2、选用粗大的静脉作静脉滴注,加强巡视,防止药液外渗。(一旦外渗可用5—10mg酚妥拉明稀释溶液在注射部位作浸润)
3、严格控制滴速、剂量,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及尿量等变化.
药名
药理作用
适应症
常用
剂量
注意事项
重酒石酸间羟胺
直接兴奋a受体。
收缩血管,持续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增强心肌收缩力能使休克患者的心输出量增加。
注射剂:1ml
(1mg)
1、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中毒、外伤性及出血性休克、心源性哮喘禁用。
2、不良反应:心悸、头痛、血压升高、震颤、无力、眩晕、呕吐、四肢发凉、用药局部可有水肿、充血、炎症,时有心率失常.
3、抗过敏性休克时,必须补充血容量。
4、运用本品必须密切注意血压、心率、心律与血糖的变化。
应监测低血压,重度呼吸衰竭,失代偿性或重度心理衰竭的发生.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抗炎作用的注射用类固醇,除了具有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外,与泼尼松龙相比,有更强的抗炎作用和较弱的水,钠潴留作用。
适应症为除非用于某些内分泌疾病的替代治疗,糖皮质激素仅仅是一种对症治疗的药物。
注射剂:40mg
1、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肝硬化会增强皮质类固醇的作用
抗休克:稳定溶酶体膜从而减少心肌抑制因子,同时提高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类的敏感性和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改善微循环。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建议

05
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指导 建议
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的基本原则
适应证用药
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 ,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 小的药物,避免滥用药物 。
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 ,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 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监测不良反应
密切监测患者用药后的不 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减 轻不良反应。
肝肾功能不全者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遵医嘱用药
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按医生建 议进行用药。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避免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注意药物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04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指 导建议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的基本原则
权衡利弊
01
在考虑为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开处方药时,医生应评估药物对母
亲和胎儿或婴儿的利弊。
尽量使用疗效肯定、安全的药物
合理联合用药
避免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尽 量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和不良反应。
重视非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重非 药物治疗,如饮食调节、运 动康复等。
老年人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
慢性呼吸道疾病
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合理使 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
栓等药物。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 等疾病,使用抗炎、平喘、
建立完善的药品评审机制
建立专门针对特殊人群的药品评审机制,对药品进行科学、全面的评审,确保其安全性和 有效性。
给予医疗援助和优惠
为特殊人群提供医疗援助,包括药品补贴、降价采购等,减轻其用药负担。
我国特殊人群合理用药的政策与建议
1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特殊人群合理用药的相关法 律法规,明确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环节的 责任和要求。
特殊人群临床用药-5

以免减低药效。 4. 有些剂型不可咬碎或直接吞服。 5. 混悬性药液,使用前应搖勻。 6. 服药后不可饮酒或含酒精性饮料。
正确的服药方法
7、不要在黑暗中服药,以避免拿錯药。 8、服用药品之前应注意看有效期。 9、不同的药品不要放置於同一容器中,以免誤服 10、如果察觉任何异常反应,应尽快与医师或药師
(2)同药异名导致重复用药
通用名: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药) 化学名:对乙酰氨基酚 商品名:(全国185个)
扑热息痛 百服宁(施贵宝) 泰诺林(强生) 必理通(史克) 安佳热(北京圣德) 一滴清(上海黄山) 速定(苏州中化) 信达康(山东烟台)
(3)复方制剂导致重复用药 例如:含有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有 康必得片 泰诺感冒片 白加黑 感冒清片等
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对听神经有损害; 氯霉素可导致“灰婴综合征”; 四环素可致乳牙色素沉着和骨骼发育迟缓; 呋喃妥因可能导致溶血; 磺胺类药物致核黄疸。
这些药物哺乳期不宜应用。
哺乳期其它药物合理使用
查阅文献 用药不哺乳,哺乳不用药
新生儿及小儿的合理用药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至生后28d的小儿。
0.1m2
例1:体重为22公斤小儿的体表面积: 22×0.035+0.1=0.87m2。
例2:体重为40公斤小儿的体表面积: 30×0.035+0.1+0.2=1.35m2。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
老年人的用药问题
❖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 老年患者用药的基本原则 ❖ 老年患者常用治疗药物注意事项
药物的代谢
哺乳期用药分类标准
S:安全 NS:不安全 U:未知
妊娠期用药原则
执业药师培训课件7章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驾驶员应慎用的药物4
可导致定向力障碍的药物 镇痛药:哌替啶注射后偶致定向力障碍、幻觉 抗消化性溃疡药: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 替丁能引起幻觉、定向力障碍 避孕药:长期服用可使定向力发生障碍,左右 不分
驾驶员应慎用的药物5
可导致多尿或多汗的药物 利尿药:阿米洛利及复方制剂服后尿液排出 过多,出现口渴、头晕、视力改变 抗高血压药: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北京 降压0号)、吲达帕胺、哌唑嗪
第七章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主要内容
小儿用药 老年人用药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驾驶员和运动员用药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透析患者用药
小儿用药
小儿发育可分为三个阶段:
新生儿期:出生后28天内 婴幼儿期:出生后1个月~3岁 儿童期:3~12岁
小儿在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长发育阶段存在不同的用药特点
老年人用药
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
吸收:胃酸分泌减少、胃液的PH值升高 对被动扩散方式吸收的药物几乎没有影响,如 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复方磺胺 甲恶唑等 对于按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的药物导致吸收减少, 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 铁剂、钙剂等
分布 血浆蛋白含量降低,游离药物浓度增加,作用 增强 华法林等药物常规用量就有出血的危险
儿童期用药特点
新陈代谢旺盛:对一般药物的排泄比较快 激素类药物应慎用:骨骼闭合过早,影响生长
发育 骨和牙齿发育易受药物影响:8岁以下儿童禁用 四环素类抗生素;氟奎诺酮类药物避免用于18 岁以下的儿童
小儿用药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
肥胖儿童剂量;在疗效不好或怀疑过量时,应 通过测定血药浓度来调整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 根据小儿特点,选好给药途径 尽量采用口服给药按规定速度滴注;不断变换 注射部位 避开小儿应禁用的药物
常用药品说明书集锦

常用药品说明书集锦一、概述药品说明书是药品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包含了药品的成分、功效、使用方法、可能的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等重要信息。
以下收集了一些常见药品的说明书,以便公众了解和使用。
二、药品说明书集锦1、阿司匹林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阿司匹林。
功效: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经痛等。
也可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降低中风风险。
使用方法:口服,一般每次1-2片,一日3次。
餐后服用可减少对胃的刺激。
可能的副作用:胃肠道不适、出血、过敏反应、低血糖等。
注意事项:患有溃疡病或过敏体质者禁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泰诺感冒药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
功效: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的感冒症状,如头痛、发热、咳嗽、鼻塞等。
使用方法:口服,一次1-2片,一日3次,餐后服用。
可能的副作用: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嗜睡等。
注意事项: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降压药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多种降压药物。
功效:用于治疗高血压,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
使用方法:口服,一日1次,根据医生建议的剂量服用。
可能的副作用:低血压、心动过缓、干咳等。
注意事项:患有低血压、心动过缓或哮喘等患者禁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消炎药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抗生素。
功效: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消炎止痛。
使用方法:口服或外用,根据医生建议的剂量和方式使用。
可能的副作用: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等。
注意事项:患有过敏体质或溃疡病的患者禁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避免长期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药品的说明书示例,药品使用应严格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就医。
心内科常用药品说明书一、药品名称药品名称:阿司匹林肠溶片英文名称: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二、成分与性状本品主要成分为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其化学结构式为C9H8O4。
125团医院特殊人群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125团医院特殊人群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因药品的特殊性,其使用涉及到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特别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人这类特殊人群,用药稍有不当就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特制订特殊人群(孕产妇、儿童、老人)用药安全管理制度1、特殊人群用药要依据其生理特点、机体功能,所给药物的剂量要从分考虑药物有效性安全性。
2、孕产妇、儿童、老年人及肝肾功能损害、驾驶员等用药安全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小儿和老年人用药1。
小儿用药(1)小儿不同发育阶段的用药特点A 新生儿期用药特点(出生后28天内)吸收: 药物的局部用药体表面积相对成人较大、皮肤角化层薄、局部用药透皮吸收快局部易中毒易中毒:硼酸、水杨酸等口服用药胃粘膜未发育完全、胃酸分泌少、胃排空时间长注射给药皮下或肌肉血液循环不足影响分布不采用大部分采用静脉注射给药药物分布: 体液高于成人,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稀释后浓度低,排出较慢关键血浆蛋白药物结合程度结合力低,药物游离比重大,易发生药物中毒脂肪含量低,脂肪性药物不易充分结合,易中毒药物代谢:酶系统发育不足代谢慢,血浆半衰期延长药物排泄:肾小球过滤率比成人低30%~40% 一般新生儿用药量宜少,用药间隔时间尽量延长.B 婴儿期用药特点(出生后1月~3岁)相对新生儿期显著成熟,但从解剖学,发育尚未完全,用药需给予注意口服药以糖浆剂为宜;口服混悬剂在使用前充分摇匀;维生素AD滴剂绝不能给熟睡、哭吵的婴儿喂服,以免油脂吸入性肺炎注射给药常用静注或静滴神经发育未成熟常出现高热惊厥可适当用镇静剂婴儿期使用吗啡等会引起呼吸抑制,不宜使用,氨茶碱慎用。
C 儿童期用药特点生长发育期,新陈代谢旺盛,对一般药物排泄比较快.注意预防电解质平衡紊乱,不宜长期或大量应用算碱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慎用骨和牙齿发育受药物影响四环素 18岁以下儿童慎用(2)小儿用药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2。
根据小儿特点,选好给药途径3。
小儿禁用药物.(3)小儿禁用的药物四环素 -——8岁以下氯霉素磺胺药去甲万古霉素对乙酰氨基酚呋喃妥因——- 新生儿2.老年人用药(1)老年人患病的特点a起病隐袭,症状多变 b 病情难控,恶化迅速 c 多种疾病,集于一身 d 意识障碍,诊断困难 e 此起彼伏,并发症多。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小儿用药指导

间隔适当延长,同时用药不宜过久,否则易中毒。
一、小儿生理特点及其对用药的影响
(二)婴幼儿期(出生28天至满3岁) • 婴幼儿期的药物代谢显著成熟,但从其解 剖生理特点来看,依然尚未发育完全。
一、小儿生理特点及其对用药的影响
– 维生素C服用过多,可出现乏力、血小板增多、肠蠕动亢进、消化不 良、皮疹、荨麻疹、水肿以及情绪不安等,还可诱发尿路结石、脆 骨症。
– 小儿补充维生素E要谨慎,因其可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增高。
– 补锌也应慎重选择剂量,过量易引起缺铁性贫血,锌含量测定较低 时才能适量补锌。
– 丙种球蛋白当成补药不合理使用。
一、小儿生理特点及其对用药的影响
(一)新生儿期
• 4.药物的排泄 新生儿肾脏尚未成熟,肾小球滤过能力
低而影响排泄,致使血浆药物浓度高,半 衰期也延长,所以,一般新生儿用药量宜 少,用药间隔时间应适当延长。
一、小儿生理特点及其对用药的影响
(一)新生儿期
• 5.代表药物
• 安钠咖、氯丙嗪、维生素K1、K3以及呋喃妥因等磺 胺药,可诱发新生儿黄疸或胆红素脑病。
02 小儿常用药物的不合理 应用
二、小儿常用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一)解热镇痛药的不合理应用 • <3个月婴幼儿建议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Ⅳ) • 3个月以上儿童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
时,建议采用退热剂(Ⅳ) • 体温<38.5 ℃,可以不用药物降温;
• 头脑风暴3-3-2:请结合你的专业知识谈谈安全有效的退热方式。
一、小儿生理特点及其对用药的影响
(一)新生儿期
• (3)注射给药 新生儿因外周血液循环不足不采用皮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药品使用的特殊人群剂量指南在医疗保健的过程中,由于我们每个人的体质和生理状况都有所不同,常规的药物剂量可能无法适用于所有人群。
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以及患有特定疾病的患者,需要根据其特殊情况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
本指南旨在提供常见的药物使用剂量给特殊人群,以便医生和患者能够更准确地使用药物,并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一、儿童用药剂量指南
儿童是一个特殊人群,他们的身体组成、代谢能力以及药物清除速率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
在给儿童使用药物时,需要根据他们的年龄、体重和疾病状态来确定剂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药物在儿童中的使用剂量指南:
1. 抗生素:一般情况下,儿童的抗生素剂量会根据体重来计算,通常为每千克体重每天10-20毫克的范围内。
但具体剂量仍需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2. 镇静剂:用于儿童的镇静剂剂量往往比成人少,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
3. 退热药:对于儿童的退热药物,剂量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来确定。
二、孕妇用药剂量指南
孕妇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因为药物的使用可能对胎儿和孕妇本身产生潜在的风险。
在孕妇用药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
以下是一些孕妇用药的剂量指南:
1. 退热药:对于怀孕的妇女,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避免使用退热药物,除非其益处大于潜在的风险。
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则应按医生的指导进行剂量调整。
2. 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谨慎评估药物的风险和益处。
剂量根据具体药物和孕妇的情况而定。
三、老年人用药剂量指南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药物代谢能力通常随年龄增长而减弱。
因此,在给老年人使用药物时,需要调整剂量以降低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
以下是一些常见药物在老年人中的使用剂量指南:
1. 降压药:老年人往往对降压药物比较敏感,因此应该从低剂量开始,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逐步调整。
2. 糖尿病药物:老年人使用糖尿病药物时,剂量需谨慎调整,防止药物引起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特定疾病患者用药剂量指南
对于患有特定疾病的患者,如肾脏疾病、心脏病或肝脏疾病,他们的药物清除能力通常较差,因此需要特殊的剂量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见药物在特定疾病患者中的使用剂量指南:
1. 肾脏疾病患者:肾脏疾病患者的药物剂量应根据肌酐清除率等肾功能指标进行调整,以避免药物在体内积聚过多而导致不良反应。
2. 心脏病患者:心脏病患者使用药物时,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药物的特性而定,以确保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使用药物时,特殊人群的剂量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特殊人群用药的剂量指南只能作为参考,具体的剂量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只有合理的剂量使用才能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