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合理用药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与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与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与注意事项对于特殊人群来说,用药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特殊人群指的是婴幼儿、孕妇、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人以及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

由于他们的生理状况不同于一般人群,用药时需要格外注意。

1. 婴幼儿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肝脏和肾脏功能较弱,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差。

因此,在给婴幼儿用药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婴幼儿的用药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切勿盲目给婴幼儿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选用的药物应适合婴幼儿年龄段的特点,避免使用对其生长发育有负面影响的药物。

•婴幼儿用药的剂量需准确测量,可使用滴剂、口服颗粒等剂型,并按照医嘱的用药时间和剂量进行使用。

2. 孕妇孕妇需要格外注意用药安全,因为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可能对胎儿健康产生影响。

在用药时,孕妇应该遵循以下建议:•孕妇用药前应先咨询专业医生,了解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

•严格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减少或增加药物剂量。

•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产生危害的药物,如激素类药物、抗生素、镇痛药物等。

•如果孕妇感到不适,应首先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饮食调整、休息等。

3. 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减退。

因此,老年人用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选择药物时需考虑可能发生的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人通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容易导致药物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建议老年人定期检查肾功能和肝功能,以确保药物能够安全使用。

•老年人用药时的剂量调整应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

4. 慢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疾病状况。

为了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请慢性病患者注意以下要点:•定期遵循医嘱,按时用药。

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维持疗效,不可随意中断或更改药物剂量。

•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有时药物会引起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等,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在用药期间定期进行体检,以了解用药对身体的影响。

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与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与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与注意事项合理用药:妇女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应谨慎使用药物。

在用药前应与医生咨询,并告知医生是否怀孕或哺乳。

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推荐适当的药物。

避免自行用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自行使用非处方药,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有潜在的不良影响。

注意饮食:在用药期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注意饮食,避免摄入对胎儿或婴儿有害的食物或饮品。

用药剂量:儿童和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功能较弱。

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特别注意剂量。

儿童和老年人应按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使用药物。

定期评估:对于长期使用的药物,儿童和老年人应定期接受医生的评估,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防止误服:儿童和老年人的药物应妥善存放,避免误服或未经医生指导的用药。

遵循医嘱:慢性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用药建议使用药物。

任何药物的改变或停用都应事先咨询医生。

监测副作用:慢性病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并随时向医生报告。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慢性病患者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应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用药前应向医生咨询,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存储药物:所有人都应将药物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远离儿童和宠物。

药物过期处理:过期药物应按规定进行处理,不可随意丢弃或使用。

药物包装:使用药物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使用。

避免将不同药品放在一起,以免混淆。

以上是特殊人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最终的用药决策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有效。

本段介绍孕妇与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时的注意事项,包括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或婴儿有害的药物以及注意药物对母体的影响等。

本文将介绍儿童与青少年在用药时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内容:儿童与青少年的身体状况和代谢能力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因此在用药时必须确保用药剂量准确。

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存在的疾病情况确定用药剂量,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

注意使用儿童专用的药物剂型,如液体悬剂或儿童片剂,以便准确测量和调整剂量。

特殊人群用药安全

特殊人群用药安全

特殊人群用药安全特殊人群是指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及老年人。

特殊人群的生理、生化功能与一般人群相比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特殊人群的药动学和药效学。

高度重视特殊人群的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地合理用药,对保护特殊人群的健康尤为重要。

1小儿用药儿童处在在不断生长、发育、成熟、完善的过程中[1],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肝脏的解毒和。

肾脏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还不健全[2]。

药物在儿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药代动力学差异很大,用药稍有不慎,极易产生不良反应,与成人相比,更容易发生用药的不良反应。

因此,小儿用药时要注意下列各点。

1.1正确计算小儿用药量小儿用药过程中,药量杜绝使用含糊不清的表达,譬如 "差不多"、"大概"等等。

正确计算小儿用药量至关重要,药量不准,不是导致药物难以奏效,就是容易引起药物过量,从而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临床医生在婴幼儿用药时,一定要考虑到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慎重选择药品。

1.2严禁婴幼儿使用成人药品有些药物只使用过程中,对年龄有着明确的规定,对儿童是禁用的。

如抗菌药物中的的喹诺酮类的药物,明确规定小儿禁用,喹诺酮类最突出的不良反应是对软骨的损害,不宜用于骨骼系统未发育完全的18岁以下的儿童。

1.3不能滥用抗菌药物新生儿的肝酶系统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新生儿的肾排泄能力又弱,一些毒性大的抗菌药,应尽量避免给儿童应用。

抗生素系处方药,应由医师根据患儿的病情开具处方。

盲目的使用抗菌药物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更会产生诸多的不良反应,从而导致治疗疗程延长。

1.4不滥用维生素一些父母误认为维生素类是营养剂而不是药物。

其实任何一种营养剂,过量服用都会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服用过量会蓄积体内,引致慢性中毒,服量过大,还会引致急性中毒。

1.5使用外用药小儿使用外用药应小心,尤其是新生儿,他们的皮肤、黏膜面积相对比成人大,皮肤角化层尚未发育完善,故无论对外用、滴眼及滴鼻药物的吸收量都较多,过量使用可能引致中毒。

头孢曲松钠注意事项是哪些?特殊人群如何用药

头孢曲松钠注意事项是哪些?特殊人群如何用药

头孢曲松钠注意事项是哪些?特殊人群如何用药头孢曲松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抗炎作用。

使用头孢曲松钠前需了解以下注意事项,并根据特殊人群的情况做出相应的用药处理。

一、头孢曲松钠的注意事项:1.过敏史: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慎用头孢曲松钠。

在过去的治疗中,如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哮喘等),应立即停止使用。

2.肝功能:头孢曲松钠主要由肝脏代谢,因此患有严重肝病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或减少剂量。

在长期使用头孢曲松钠的患者中,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肾功能:头孢曲松钠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如果出现肾功能损害的迹象(如尿量减少、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增高),应避免使用头孢曲松钠。

4.糖尿病患者:头孢曲松钠可能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指标,并及时调整降糖治疗。

5.儿童:因为头孢曲松钠可以影响骨骼发育,患有骨髓疾病的儿童应避免使用。

儿童使用头孢曲松钠的剂量应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个体化调整。

6.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怀孕和哺乳期期间,头孢曲松钠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使用。

7.使用期限:头孢曲松钠剂量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不得随意更改剂量和使用期限。

一旦出现相关症状恶化或感染未完全清除,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二、头孢曲松钠在特殊人群中的用药注意事项:1.儿童:头孢曲松钠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证明。

但是,儿童患者需要根据年龄、体重和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确定剂量和使用方法。

临床上常用头孢曲松钠颗粒剂进行给药,应回避使用注射剂,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老年人: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下降,用药时需谨慎。

调整剂量时要根据肝、肾功能进行个体化处理,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反应。

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头孢曲松钠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中使用需慎重,应由医生来评估和决定是否使用。

2023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特殊人群用药安全与注意事项

2023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特殊人群用药安全与注意事项

2023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特殊人群用药安全与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特殊人群用药安全与注意事项一直是执业药师们关注的重要议题。

125团医院特殊人群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125团医院特殊人群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125团医院特殊人群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因药品的特殊性,其使用涉及到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特别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人这类特殊人群,用药稍有不当就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特制订特殊人群(孕产妇、儿童、老人)用药安全管理制度1、特殊人群用药要依据其生理特点、机体功能,所给药物的剂量要从分考虑药物有效性安全性。

2、孕产妇、儿童、老年人及肝肾功能损害、驾驶员等用药安全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小儿和老年人用药1。

小儿用药(1)小儿不同发育阶段的用药特点A 新生儿期用药特点(出生后28天内)吸收: 药物的局部用药体表面积相对成人较大、皮肤角化层薄、局部用药透皮吸收快局部易中毒易中毒:硼酸、水杨酸等口服用药胃粘膜未发育完全、胃酸分泌少、胃排空时间长注射给药皮下或肌肉血液循环不足影响分布不采用大部分采用静脉注射给药药物分布: 体液高于成人,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稀释后浓度低,排出较慢关键血浆蛋白药物结合程度结合力低,药物游离比重大,易发生药物中毒脂肪含量低,脂肪性药物不易充分结合,易中毒药物代谢:酶系统发育不足代谢慢,血浆半衰期延长药物排泄:肾小球过滤率比成人低30%~40% 一般新生儿用药量宜少,用药间隔时间尽量延长.B 婴儿期用药特点(出生后1月~3岁)相对新生儿期显著成熟,但从解剖学,发育尚未完全,用药需给予注意口服药以糖浆剂为宜;口服混悬剂在使用前充分摇匀;维生素AD滴剂绝不能给熟睡、哭吵的婴儿喂服,以免油脂吸入性肺炎注射给药常用静注或静滴神经发育未成熟常出现高热惊厥可适当用镇静剂婴儿期使用吗啡等会引起呼吸抑制,不宜使用,氨茶碱慎用。

C 儿童期用药特点生长发育期,新陈代谢旺盛,对一般药物排泄比较快.注意预防电解质平衡紊乱,不宜长期或大量应用算碱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慎用骨和牙齿发育受药物影响四环素 18岁以下儿童慎用(2)小儿用药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2。

根据小儿特点,选好给药途径3。

小儿禁用药物.(3)小儿禁用的药物四环素 -——8岁以下氯霉素磺胺药去甲万古霉素对乙酰氨基酚呋喃妥因——- 新生儿2.老年人用药(1)老年人患病的特点a起病隐袭,症状多变 b 病情难控,恶化迅速 c 多种疾病,集于一身 d 意识障碍,诊断困难 e 此起彼伏,并发症多。

临床合理用药指南

临床合理用药指南

临床合理用药指南在医疗领域中,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医疗成本的关键环节。

然而,由于药物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多样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临床合理用药并非易事。

为了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遵循合理用药原则,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临床合理用药指南。

一、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用药首先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选择药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理状况、过敏史等因素,避免使用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更要谨慎选择药物,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

2、有效性原则药物的使用应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体种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等选择合适的药物。

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以确保药物能够在体内达到有效的浓度,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

3、经济性原则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应选择成本效益比较高的药物。

不仅要考虑药物的价格,还要考虑治疗总成本,包括药物的费用、检查费用、住院费用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处理费用等。

通过合理选择药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4、适当性原则用药应符合患者的病情、体质、治疗目标以及医疗环境等条件。

例如,对于轻症患者,应尽量选择口服药物,避免不必要的静脉给药;对于复杂的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在基层医疗机构,应优先选择常见、易得的药物。

二、用药前的准备1、明确诊断准确的诊断是合理用药的前提。

医务人员应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明确患者的疾病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可能的病因,为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依据。

2、了解患者情况在用药前,要全面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基础疾病、肝肾功能、过敏史等。

这些信息对于药物的选择、剂量的调整以及不良反应的监测都非常重要。

3、掌握药物知识医务人员应熟悉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知识。

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与注意事项 (3)

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与注意事项 (3)

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与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这些人在用药时需要格外注意用药安全和注意事项。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建议:
1. 老年人:
- 建议老年人在用药前与医生详细沟通,告知医生过往用药情况和病史,以免与其他药物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

- 要确保老年人理解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

- 避免同时服用多种相同成分的药物,以免出现过量或相互作用的风险。

- 药物剂量和频率可能需要调整,因为老年人药物的代谢速度可能会减慢,容易出现药效增强和不良反应。

2. 儿童:
- 儿童用药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剂量进行。

不得自行调整药物剂量,避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 避免给儿童使用未经医生指导的成人药物,因为儿童的生理机能和体重与成人不同,药物剂量和药效也会有所差异。

- 注意检查儿童用药的药物说明书,确保儿童没有对该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风险。

3.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并告知医生怀孕或哺乳的情况。

因为有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
影响。

- 应避免在怀孕初期和晚期使用药物,特别是一些潜在对胎儿有害的药物。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注意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那些具有潜在危险性的药物。

总之,特殊人群的用药需谨慎,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进行。

在用药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或疑虑,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人群合理用药注意事项
一、小儿感冒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感冒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较多,但如果使用不当,会事倍功半。

小儿应怎样正确服用感冒药呢?
(1)不要急于退热。

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既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但高热时(39℃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退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如冷敷、酒精擦浴等。

如物理方法不能使体温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热药。

(2)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

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常用的抗病毒药有:三氮唑苷、板蓝根冲剂等。

(3)下列情况可考虑合用抗生素: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预防6月龄以下婴儿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经常患扁桃体炎;出现支气管炎和肺炎。

无论用何种药物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服药期间多喝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3岁以下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应注意选择肝肾毒性小的药物。

不要口服或注射普热息痛;如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

二、儿童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儿童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的感冒发热不要上来就用抗生素,非用不可时,也应首选青霉素。

(2)在确需使用抗生素时,不可几个疗程连续使用。

(3)不要同时联合使用氨基糖甙类的药物,如庆大霉素与卡那霉素联用,联用不仅不会增强疗效和抗菌范围,反而会增大毒性。

(4)使用后要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耳鸣、耳内发胀、口面部发麻、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早期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必要时找医生诊治。

(5)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孕妇及对这类抗生素毒性敏感者及他们的子女应慎用这类抗生素。

四环素可使儿童牙釉质损伤,形成黄斑牙,甚至影响骨骼发育。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四环素为成人用剂型,儿童不应使用,孕妇、乳妇也应慎用。

此外,氨茶碱、成人用滴鼻净及激素、兴奋剂,安眠药等,都要求禁止给儿童乱用,以防中毒。

三、哺乳期妇女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哺乳期妇女服药后,药物会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所以用药要特别谨慎。

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理用药原则,否则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损害。

(1)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

哺乳期妇女一定要慎重使用药物。

需要用药时,应向医生说明自己正在喂奶,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

(2)不应随意中断哺乳。

除了少数药物在哺乳期禁用外,其他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很少超过哺乳期妇女用药的1%-2%,这个剂量不会损害宝宝的身体。

对于服用安全的药,不应该中断哺乳。

(3)服药后调整哺乳时间。

为了减少宝宝吸收药量,哺乳期妇女可在哺乳后马上服药,并尽可能推迟下次哺乳时间,至少要隔4小时,使乳汁中的药物浓度达到最低。

(4)不宜服用避孕药。

避孕药中含有睾丸酮、黄体酮等进入哺乳期妇女体内,会抑制泌乳素生成,使乳汁分泌量下降。

而且,避孕药中的有效成分回随着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使男婴乳房变大及女婴阴道上皮增生。

因此,哺乳的妇女不
宜采用药物避孕的方法。

(5)不可滥用中药。

有些中药会进入乳汁中,使乳汁变黄,或有回奶作用,如大黄、炒麦芽、逍遥散、薄荷等。

四、老年人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1)剂量宜小不宜大因老年人吸收功能下降,加上老年人肝酶活性和肾排泄能力下降,药物分解变慢,体内蓄积增加,易产生毒副反应。

一般来说,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1%,60岁以上的,用药量应为成人量的1/3,70岁用1/4,80岁用1/5。

(2)品种宜少不宜多有些药物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有些存在对抗作用。

老年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如阿司匹林与激素类药品同用可诱发溃疡病大出血。

老年人用药应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用药品种最好不超过4种。

(3)疗程宜短不宜长老年人肾功能减退,用药越来越容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有时还可能产生耐药性,所以,老年人用药疗程应根据病情以及医嘱合理缩短。

(4)方式宜中不宜西根据老年人代谢下降,反应迟缓的生理特点,老年人用药以中西医结合为好。

传统观念认为,中药比西药作用缓和,副作用少,老年人使用中药治疗更安全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