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度实验论文讲解
色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色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人类对颜色的视觉感知,以及学习色度的测定方法。
实验器材:
- Munsell 颜色视图表
- 色度计
- 白色光源
- 实验台
- 实验材料(纸张、墨水等)
实验步骤:
1. 在实验室内环境下,将Munsell 颜色视图表放在一个亮的平台上,并确保视图表的颜色区域能够被看清楚。
2. 测量白色光源的亮度,并记录下来作为后续计算的参考。
3. 选取一个颜色样本进行色度测量。
将色度计对准样本,观察并记录色度计的读数。
4. 使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如纸张、墨水等),重复步骤3。
5. 将颜色样本与Munsell 颜色视图表中的相应颜色进行比较,确认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
进行了多次实验后,获得的色度计读数如下所示:
材料色度计读数(色度值)
-
白板0
纸张 2.3
黑色卡 3.9
绿色墨水44.6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白板上测得的色度值最接近于0,而在其他材料上测得的色度值都远高于0。
结论:
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色度计对不同材料的颜色进行了测量,并将测得的数据进
行了记录。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不同材料的颜色值在数量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也就是说,通过色度计对某一物体的颜色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所测量的具体物体,以及与之相应的颜色数值。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使用Munsell 颜色视图表来验证测量结果的方法。
这一实验对我们深入理解人类视觉感知颜色的原理以及色度测量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帮助。
色度测定实验报告

色度测定实验报告
《色度测定实验报告》
在化学实验室中,色度测定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测定物质的颜色深浅。
色度测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浓度、纯度和反应程度,是化学分析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次色度测定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目的:通过色度测定方法,测定某种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实验原理:色度测定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来测定其浓度的方法。
当物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时,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而被测物质的浓度与
其吸收光的强度成正比。
通过测定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可以确定被
测物质的浓度。
实验步骤:
1. 首先准备一定浓度的被测物质溶液。
2.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该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
3. 根据吸收光的强度,利用标准曲线或者比色法计算被测物质的浓度。
实验结果:通过色度测定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被测物质的浓度为Xmol/L。
实
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表明该色度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实验结论:色度测定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
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为化学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色度测定方法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相信在
今后的化学研究中,色度测定方法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色度学

浅谈色度学及其应用色度学是研究人眼对颜色感觉规律的一门科学。
每个人的视觉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在正常视觉的群体中间,也有一定的差别。
目前在色度学上为国际所引用的数据,是由在许多正常视觉人群中观测得来的数据而得出的平均结果。
就技术应用理论上来说,已具备足够的代表性和可靠的准确性。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把颜色归属于某一物体的本身,把它作为某一物体所具有的属于自身的基本性质。
比如人们所常讲的那是一块红布,那是一张白纸等等。
但在实际上,人们在眼中所看到的颜色,除了物体本身的光谱反射特性之外,主要和照明条件所造成的现象有关。
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不同波长的可视光波具有相同的反射特性,我们则称这个物体是白色的。
而这物体是白色的结论是在全部可见光同时照射下得出的。
同样是这个物体,如果只用单色光照射,那这个物体的颜色就不再是白色的了。
同样的道理,一块红布如果是我们在白天日光下得出的结论,那同样是这块布在红光的照射下,在人们眼中反映出的颜色就不再是红色的而是白色的。
这些现象说明,在人们眼中所反映出的颜色,不单取决于物体本身的特性,而且还与照明光源的光谱成分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说在人们眼中反映出的颜色是物体本身的自然属性与照明条件的综合效果。
我们用色度学来评价的结论就是这种综合效果。
任何色彩的显示,实际上都是色光刺激人们的视觉神经而产生感觉,我们把这种感觉称之为色觉。
色别、明度和饱合度是色彩的三个特征,也是色觉的三个属性,通常将色别、色彩明度和色饱合度称为“色彩三要素”。
色别:色彩所具有的最显著特征就是色别,也称色相。
它是指各种颜色之间的差别。
从表面现象来讲,例如一束平行的白光透过一个三棱镜时,这束白光因折射而被分散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形成这条光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就是不同的色别。
从物理光学的角度上来讲,各种色别是由射入人眼中光线的光谱成分所决定的,色别即色相的形成取决于该光谱成分的波长。
我们所讲的光是电磁波谱中的一小部分,波长范围大约为400~700纳米,在这个范围内各种波长的光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色彩。
色度实验报告

色度实验报告色度实验报告引言:色度是指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光的颜色特征。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色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美化我们的环境,还能够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为了更好地了解色彩的特性和对人类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色度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观察和定量分析,探讨色度对人类感知的影响。
实验一:颜色对情绪的影响我们首先对一组受试者进行了一项实验,以了解不同颜色对情绪的影响。
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红色、蓝色和绿色这三种常见的颜色作为实验变量。
受试者在实验开始前填写了一份情绪问卷,然后被要求在不同颜色的房间中停留一段时间。
在每个房间中,我们观察了受试者的情绪表现,并记录下来。
结果显示,红色房间中的受试者表现出更强烈的兴奋和活力,而蓝色房间则使受试者感到更加平静和放松。
绿色房间则在情绪上没有明显的影响。
这表明不同颜色对情绪有着不同的影响,红色和蓝色在情绪激发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实验二:色彩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探讨了色彩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受试者被要求完成一系列认知任务,包括记忆、注意力和问题解决等。
在不同任务中,我们使用了不同颜色的背景。
通过比较受试者在不同颜色背景下的表现,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红色背景对于记忆任务的完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受试者在红色背景下的记忆能力明显优于其他颜色背景。
其次,蓝色背景对于注意力任务的完成有积极的影响。
受试者在蓝色背景下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任务完成效率。
然而,对于问题解决任务,颜色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实验三:色彩对视觉感知的影响在最后一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色彩对视觉感知的影响。
受试者被要求观看一系列的图像,其中包括不同颜色的物体。
我们记录下受试者对不同颜色物体的反应时间和准确率,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黄色和橙色的物体引起了受试者更快的反应时间和更高的准确率。
这表明黄色和橙色对于视觉感知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提高视觉处理效率。
实验二色度学讲义

实验二色度学实验研究研究光源或经光源照射后物体透、反射颜色的学科称为色度学。
这是一门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目的是对人眼能观察到的颜色进行定量的测量。
无论是在纺织、印染、印刷、染料、涂料、塑料、食品、油漆、建筑等行业,还是在计量、医学、电视、电影、照相、环境美化、交通讯号、产品鉴定以及遥感、信息处理和空间光学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对颜色的测量和研究。
色度学本身涉及到物理、生理及心理等领域的知识,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边缘学科。
为了把“颜色”这个经过生理及心理等因素加工后的生物物理量变换到客观的纯物理量,从而能使用光学仪器对色光进行测量,以消除那些因人而异,含混不清的颜色表达方式,需要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再去指导人们对颜色的正确测量。
颜色科学在彩色显示、印刷、纺织以及摄影美术行业的作用是巨大的。
人眼对物体色彩的视觉感受涉及到物理学(物体的自发光、透射光或反射光形成颜色刺激)、生理学(感光细胞响应与传输,颜色刺激转变为神经信号)、心理学(颜色感知的响应)等等方面。
我们所说的色度学是对颜色刺激进行物理测量、数学计算并定量评价的学科,它不涉及神经响应、传输及颜色感知。
国际上颜色的定量表述有多种系统,如用色卡表述的孟塞尔表色系统、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CIE表色系统等,各系统之间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
本实验主要介绍常用的CIE表色系统,它是基于加色法混色系统发展而来的。
【实验目的】1.了解色度学的基本知识。
2.初步掌握颜色相加混合、相减混合及颜色匹配等方法。
3.了解并掌握测色原理。
4.掌握颜色定量表示方法及色度坐标的测定。
【实验仪器】TCC-1型三色合成仪、WDM1-3等。
【实验原理】对颜色的描写一般是使用色调、饱和度和明度这三个物理量。
色调是颜色的主要标志量,是各颜色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参数。
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其它的一些混合色名均是因色调的不同而加以区分。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洁程度,可见光谱中的单色光最纯;如果单色光中混杂白光后,其纯度将会下降。
色度实验报告

色度实验报告
《色度实验报告》
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色彩无疑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色彩不
仅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还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因此,对色彩的
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色彩的实验研究,探讨
不同色彩对人的影响。
实验一:对比色彩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红色和蓝色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进行对比研究。
实验
结果显示,红色能够让人感到兴奋和充满活力,而蓝色则能够让人感到平静和
放松。
这一结果表明,不同的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确实有着明显的影响。
实验二:色彩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不同颜色的房间分别用于工作环境,并观察工作人员的
工作效率。
结果显示,暖色调的房间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冷色调的房间则会
降低工作效率。
这一发现表明,色彩对工作效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实验三:色彩对情绪的影响
通过对被试者进行不同颜色的观察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
有着不同的影响。
比如,黄色能够让人感到快乐和愉悦,而绿色则能够让人感
到安心和舒适。
这一结果表明,色彩对人的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
总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结论,色彩对人的情绪、心理状态和工作效率
有着明显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环境、工作场所和生活空间时,应该充分考虑
色彩的影响,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希望本次实验结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
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光的色度研究

光的色度研究研究光源或经光源照射后物体透射、反射颜色的学科称为色度学。
这是一门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目的是对人眼能观察到的颜色进行定量的测量。
无论是在纺织、印染、印刷、染料、涂料、塑料、食品、油漆、建筑等行业,还是在计量、医学、电视、电影、照相、环境美化、交通讯号、产品鉴定以及遥感、信息处理和空间光学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对颜色的测量和研究。
色度学本身涉及到物理、生理及心理等领域的知识,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边缘学科。
为了把“颜色”这个经过生理及心理等因素加工后的生物物理量变换到客观的纯物理量,从而能使用光学仪器对色光进行测量,以消除那些因人而异、含混不清的颜色表达方式,需要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再去指导人们对颜色的正确测量。
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测色原理;2、了解1931CIExyz色度图的作用;3、计算三个样品滤色镜的色度值;4、研究几个不同颜色反射物的反射谱并计算其色度值。
二、色度学原理1、配色原理色度学是—门研究彩色计量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研究人眼彩色视觉的定性和定量规律及应用。
彩色视觉是人眼的—种明视觉。
彩色光的基本参数有:明亮度、色调和饱和度。
明亮度是光作用于人眼时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
一般来说,彩色光能量大则显得亮,反之则暗。
色调反映颜色的类别,如红色、绿色、蓝色等。
彩色物体的色调决定于在光照明下所反射光的光谱成分。
例如,某物体在日光下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反射的光中绿色成分占有优势,而其它成分被吸收掉了。
对于透射光,其色调则由透射光的波长分布或光谱所决定。
饱和度是指彩色光所呈现颜色的深浅或纯洁程度。
对于同一色调的彩色光,其饱和度越高,颜色就越深,或越纯;而饱和度越小,颜色就越浅,或纯度越低。
高饱和度的彩色光可因掺入白光而降低纯度或变浅,变成低饱和度的色光。
因而饱和度是色光纯度的反映。
100%饱和度的色光就代表完全没有混入白光阴纯色光。
色调与饱和度又合称为色度,它即说明彩色光的颜色类别,又说明颜色的深浅程度。
色度研究实验论文

表 1 两种算法分别所得的三刺激值与色坐标
色度学毕业论文( 2003) 毕 业 论 文题 目: 色度学 实验
根据精确算法和粗略算法所得的汞灯色坐标可作出色度图如下:
0.9
520
CEI1931 色度图
530 540 550 560 500 570 580 590 E等能白 600 610 620 640 700-770 510
色度学毕业论文( 2003) 毕 业 论 文题 目: 色度学 实验探究 学 院: 物理与电 子工程学院 专 业: 物理 学 毕业年限: 2012 年 学生姓名 色度学毕业论文( 2003) 毕 业 论 文题 目: 色度学 实验探究 学 院: 物理与电 子工程学院 专 业: 物理 学 毕业年限: 2012 年
色度学实验探究 Chromaticity Experiment of Inquiry
二营 李杜 20141161013 李鹏 20141161014 廖闯 20141161015 指导教员 杨玉梅
摘要:
本文设计了颜色相加、 相减的规律验证实验, 并实践研究了复色光所用到的 精确算法与粗略算法, 分别求得合成色的三刺激值与色坐标,并通过实验得出了 三原色的补色规律。
色度学毕业论文( 2003) 毕 业 论 文题 目: 色度学 实验探究 学 院: 物理与电 子工程学院 专 业: 物理 学 毕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研究了色度学实验及相关知识,同时也学会 了用 word,excel,photo shop 等软件处理文字和图片的技巧,并学会了如何去 撰写论文。 参考文献 [1]荆其诚、焦书兰主编《色度学》[M],科学出版社,1979. [2]王书颖、平澄.《色度学实验》[J], 物理实验,1999. [3]平澄、张仲秋, 《色度学实验讲义》[J], 2003 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4]汤顺青, 《色度学》[M],1988 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5]丁慎训, 《物理实验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65~168. 2002.165~ 1 68 [6] 胡威捷,汤顺青,朱正芳.《现代颜色技术原理及应用》[M].北 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0. [7] 滕秀金,邱迦易,曾晓栋.《颜色测量技术》[M].北京:中国计 最出版社,2007.色度学毕业论文(2003) 毕 业 论 文题 目: 色度学实验探究 学 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 业: 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度研究实验论文刘常威 20131166008,肖述泉后勤工程学院学员旅四营油料管理专业摘要:本文概述了色度学的相关概念及其应用,设计实验并制定了颜色相加、相减的规律及任意复色光与溴钨灯的色坐标、色调、色饱和度的测量及三原色滤色片的透过滤测定等实验内容。
并介绍了研究复色光所用到的精确算法与粗略算法,为下一步的实验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色度学;色坐标;色饱和度;三刺激值引言:在人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颜色,而颜色是怎么,它怎样测量,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近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更迫切的提出了这个问题,大约80多年以前,科学家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并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色度学。
色度学是一门涉及物理光学,视觉生理,视觉心理,心理物理等交叉研究领域的学科,正是由于色度学的建立,人们就可以用统一的标准,对颜色做定量的描述和控制。
色度学最早起源于牛顿的色散理论,随着色度学的发展,它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工业生产当中,指导着彩色电视机、彩色摄影、彩色印刷、染料、纺织、造纸、交通信号、照明技术等领域的工作,同时也被应用到产品检验和产品质量监控中,比如宝石级别的评价、石油中含硫量的检测以及水环境污染的监测等等。
另外,在地质方面,地质沉积物的色度值也可以反映出沉积物的组分,从而能够间接地推测出当初的沉积环境。
1931CIE标准表色系统的建立为人们客观地测量物体的颜色奠定了基础,在实验中就可以通过仪器测量颜色的三刺激值X、Y、Z,然后将颜色点在平面直角色度坐标加以表示,从而给出颜色。
本文针对色度学实验所涉及到的实验仪器,基本原理及相关术语进行整理,以便进一步实验。
正文:一.实验目的:(一).认识色度及色度学含义、基本概念。
(二).了解WSD-1A型色度实验系统组成、工作原理。
(三).学习使用WSD-1A型色度实验系统,并测量不同颜色玻片的色度数据。
(四).探究不同负高压对单色色度值影响规律。
5.探究色度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及原理。
二.实验仪器:WSD-1A型色度实验系统(一).基本组成WSD-1A型色度实验系统,由光栅单色仪(光谱仪),接收单元,扫描系统,电子放大器,A/D采集单元,计算机及打印机组成。
该设备集光学、精密机械、电子学、计算机技术于一体。
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如下图(各部分的连线插头均唯一,不会出现插错现象):*注:1.计算机及打印机不包含在仪器内,用户可选配;2.扫描系统、电子放大器及A/D采集单元分别放入了光谱仪、电控箱及计算机中,从上图中没有显示出来。
(二).仪器结构光谱仪部分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单色器,狭缝,吸收池,积分球,接收单元,光栅驱动系统以及光学系统等。
1.仪器采用双出缝的方式,使得在不同模式测量时,即能有较方便的操作,又能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得在测量中,有较好的信噪比。
2.固/液体样品室:采用液体样品室、固体样品架以及光栏组合的方式,使得固/液体都能方便的测量,光栏的存在,使得对固体样品的大小要求较低(直径大于5mm)。
3.采用“正弦机构”进行波长扫描,丝杠由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驱动,螺母沿丝杠轴线方向移动,正弦杆由弹簧拉靠在滑块上,正弦杆与光栅台联接,并绕光栅台中心回转,从而带动光栅转动,使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依次通过出射狭缝而完成“扫描”。
4.狭缝为直狭缝,宽度范围0-5.0mm连续可调,顺时针旋转为狭缝宽度加大,反之减小,每旋转一周狭缝宽度变化0.5mm。
为延长使用寿命,调节时注意最大不超过5.0mm,平日不使用时,狭缝最好开到0.1mm-0.5mm左右。
5.为去除光栅光谱仪中的高级次光谱,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可根据需要把备用的滤光片插入入缝插板上。
(三).光路系统光栅分光系统(C-T型)。
M1 反射镜、M2 准光镜、M3 物镜、G平面衍射光栅、Z 转向镜 S1 入射狭缝、S2 光电倍增管接收、S3 观察口、S 样品室入射狭缝、出射狭缝均为直狭缝,宽度范围0-5.0mm连续可调光源发出的光束进入入射狭缝S1,S1位于反射式准光镜M2的焦面上,通过S1射入的光束经M2反射成平行光束投向平面光栅G上,衍射后的平行光束经物镜M3成象在S2上或S3上(通过转向镜调节)。
M2、M3 光栅G,滤光片工作区间,焦距302.5mm,每毫米刻线1200条闪耀波长550nm 白片 350-480nm 黄片 480—800 nm.三.背景资料:(一)色度学主要是研究人眼彩色视觉的定性和定量规律及应用。
自然界中所有的颜色分黑白和彩色两个系列,黑白以外的所有颜色均为彩色系列,其波长范为在380~780nm之间。
彩色有三个特性,即明度、色调、色纯度(也成为饱和度).(二)主波长(也称色调):一种颜色Sλ的主波长,反映颜色的类别。
彩色物体的色调决定与在光照明下反射光的光谱成分。
对于透射光,其色调由透射光的波长分布或光谱决定。
色调又称主波长,一种颜色的主波长指的是某一种光谱色的波长,这种光谱色按一定比例与一种确定的参照光源相加混合,能匹配出该颜色Sλ。
(三)亮度纯度(也称饱和纯度、饱和度):饱和度是指一种主波长的光谱色被白光冲淡的程度,即彩色光所呈现颜色的深浅或纯洁程度。
实质上是表示了主波长光谱色的三刺激值在样品三刺激值中所占的比重。
对于统一色调的彩色光,饱和度越高,颜色越深;反之颜色越浅。
饱和度实际上表征了掺入白光的多少。
在CIE色度图上无法表示出来。
在计算亮度纯度时,用样品主波长的y坐标与样品色坐标的y值的差值乘以兴奋纯度来表示。
色调与饱和度合称色度,它既说明彩色光的颜色类别,又说明颜色的深浅程度。
(四)兴奋纯度(也称色度纯度):是指主波长的光谱色在样品中所占亮度的比例,在CIE色度图上用白光到样品点的距离与样品点到主波长点的距离的比例表示。
(五)标准光源:能发光的物理辐射体,如灯、太阳。
CIE 规定了“标准光源”来实现标准照明体的光谱分布。
三种标准光源为SA工作在色温2856K的钨丝灯;SB中午的太阳光;SC全日平均太阳光。
(六)1931 C.I.E系统:是国际照明委员会为统一对物体颜色的度量效果而制定的一套标准色度系统。
物体颜色的定量度量是复杂的,它涉及到观察者的视觉生理、视觉心理以及照明条件、观察条件等许多问题,为了能够得到一致的度量效果,国际照明委员会(简称CIE)规定了一套标准色度系统,称为CIE标准色度系统。
本系统是近代色度学的基础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混色系统,是基于每一种颜色都能用三个选定的原色按适当比例混合而成的基本事实建立起来的。
在C.I.E系统中,三个基本颜色被称为“基础激励”,一个颜色使用的的三色激励值(又称三刺激值)表示,三刺激值即为混合某一种颜色时所需的三个基色的数量,分别用X、Y、Z表示。
理论上为了定量地表示颜色,采用平面直角色度坐标:x=X/(X+Y+Z)y=Y/(X+Y+Z)z=Z/(X+Y+Z)1.x、y、z分别是红、绿、蓝三基色的比例系数,x+y+z=1。
用C代表一种颜色,R,G,B表示红、绿、蓝三基色,则C(λ)=x(R)+y(G)+z(B)2.所有光谱色在色坐标上为一马蹄形曲线,该图称为CIE193 1色坐标,图中以三基色为顶点的三角形内的所有颜色都能用三基色按一定量匹配得到。
任一颜色M(x,y)的色调是由其照明光源坐标点(如A光源)到M点连线并延长与光谱轨迹相交于N 点,N点的光谱色的色调即为主波长,则: M的饱和纯度:P=AM/AN=(x m-x A)/(x n-x A)3.M的色度纯度:M=AM/MN=(x m-x A)/(x n-x m)四.实验过程(一). 开启仪器:确认各条信号线及电源线连接好后,按下电控箱上的电源按钮,仪器正式启动,打开测量软件,并进行波长复位操作。
(二). 透射样品的测量。
在开机的情况下,检查是否使用的是出缝1。
样品池置空,调节负高压及狭缝,使测量到的反射基线比较大,但信号又没溢出(此步骤可能要反复做几遍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上面确定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放入三基色滤光片,打开“色度计算”窗口,选择寄存器和参照光源(本实验为标准A光源:溴钨灯)后,计算该样品在参照光源下的色度坐标及其它参数。
调节不同负高压值,得到绿色滤光镜多组色度值。
(三).反射样品的测量。
在开机的情况下,检查是否使用的是出缝2,若不是把转镜拨到出缝2上。
放入标准白板,调节负高压及狭缝,使测量到的透射基线比较大,但信号又没溢出(此步骤可能要反复做几遍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上面确定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放入几种不同颜色的平面样品,打开“色度计算”窗口,选择寄存器和参照光源后,计算这些样品在参照光源下的色度坐标及其它参数。
(四).发光体的测量。
在开机的情况下,检查是否使用的是出缝1。
将光源换为六色光源,并选择一种颜色作为待测样光。
在“发光体”模式下测量发光体的能量曲线。
打开“色度计算”窗口,选择寄存器和等能光源后,计算该发光体在等能光源下的色度坐标及其它参数。
五.数据及结论(一).如图,得到“不同负高压下绿光色度值”及“三原色色度值”图表。
(二).结论:1.蓝色滤光片在400~450nm这个波段透过率最高,而这个波段正是属于蓝色波段;在575~675nm这一波段透过率基本为零,这个波段属于黄色和红色波段,而蓝色的补色为黄色。
红色滤光片对400~515nm波段吸收很强,此波段属于蓝色系,而红色的补色是青色;对600~700nm这个波段透过率很高,该波段为红色系。
而520nm附近透过率最高的波段属于绿色系;对620nm~7 00nm的波段吸收很强。
可见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2.对于每组色度值,都有x+y+z=1恒成立,验证了三原色组成自然色彩的结论。
3.对于不同负高压对绿光测量的影响,随着负高压绝对值值的增大,主波长递增,由图可估计负高压在-270~-250时,所测绿色镜有较高的亮度纯度和兴奋纯度,Y值比例也较高。
4.对于红绿蓝三色,相对应X,Y,Z比例都较其他两项高。
5.多次调试可得,入缝宽度必须大于出缝宽度。
六.注意事项:(一).扳动扳手要轻扳轻放,移动光源要注意安全。
(二).为延长使用寿命,狭缝调节时注意最大不超过4mm,平日不使用时,狭缝最好开到0.1~0.5mm左右。
(三).为保护CCD接收系统,请避免强光直射入缝。
七.实验心得:通过此次自主实验探究,我们了解了定量表示各种颜色的方法,对色度学有了初步认识,学会了使用色度测量系统。
通过查找资料、教员讲解等方式,了解到色度学在化学工业、农作物验样、军事工程伪装等众多生产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
实验过程中,组员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共同探讨,迎难而上,有效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验创新精神。
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许多不足。
由于实验前对课题及实验器械了解熟悉不足,导致实验初始没有头绪,无从下手,浪费时间; 实验中缺少教员监督管理,也有许多错误实验操作; 实验结束对问题的分析总结不够彻底,创新意识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