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三百首

合集下载

禅诗300首

禅诗300首

禅诗300首★景纯(生卒年不详)北宋诗僧。

元丰初(1080年前后)为“山水甲天下”之桂林诗僧。

绝句(二首)夜色中旬后,虚堂坐几更。

临溪猿不叫,当槛月初生。

※※※后夜客来稀,幽斋独掩扉。

月中无事立,草际一萤飞。

【赏析】惠洪《冷斋夜话》载:“景纯居豫章乾明寺,终日闭门,不置侍者,一室淡然。

闻邻寺斋钟,即造焉,坐同众食堂前,饭罢径去。

诸刹皆敬爱之。

或阴雨,则诸刹为送食,住二十年如一日。

”可见景纯是一位精于禅修、矢志不渝的高僧。

本诗即是诗人内心生活的真实写照。

第一首小诗描写诗僧坐禅时的清静灵境。

时过中旬之后,夜色深沉,在这深幽的夜色中,连溪边的灵猿都将息了,只有一位老僧久久地静坐观心,直至那一轮下弦月冉冉地升起。

一句“当槛月初生”,将象征禅心的明月初升时的生机表现得栩栩如生,也衬托出诗人的禅心如那初生的明月般光洁纯净、大放光华。

第二首诗描写山寺夜半客去,僧人独掩幽斋。

在这清静孤寂的月明之夜,诗人沐浴在清亮如水的月华中,心中没有一丝挂碍,他久久地站着,出神地专注于草际飞起的一点萤光。

那闪闪烁烁的幽光,与诗人心中的灵性之光水乳交融,烘托出一种清静无染的超然自适的美妙禅境。

好一个“月中无事立,草际一萤飞”,与山谷的“小立近幽香”同为意趣盎然的造情景语。

★元照(生卒年不详)北宋诗僧,字湛然,号安忍子。

浙江余杭人。

1081年前后住灵芝寺,赐谥大智律师。

白云庵道人倦逢迎,结庵在岩穴。

静爱山头云,空蒙如积雪。

随风亦卷舒,触石更明灭。

却忆古人诗,只可自怡悦。

【赏析】这是一首格调清新、意趣高致的白描诗。

全诗着力描写白云,自然而然地将斋庵的虚灵烘托而出。

首句写白云庵结庵的因缘与白云庵的所在。

一句“道人倦逢迎”,将一个看破红尘、清心寡欲的道者之心全然道破。

颔联与颈联极力描摹白云的静美、空蒙、舒卷与明灭,表现自然的神妙与造化,道出白云的灵性与变幻。

尾联直抒胸臆,借用梁代陶弘景的“山中何所有?岭上有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一诗中的“只可自怡悦”句,表现诗人怡悦自得的心境。

十首经典禅诗大全

十首经典禅诗大全

十首禅意诗词,既有禅理,又有美意1、《悟道诗》
宋.柴陵郁禅师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2、《山居》
宋代释志芝
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夜晚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

3、《禅悦二首·其二》
清代.张问陶
门庭清妙即禅关,枉费黄金去买山;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

4、《天童山溪上诗》
北宋.王安石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溪深树密无人处,惟有幽花渡水香。

5、《拨棹歌·其一》
唐.德诚禅师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6、《六十年来狼藉》
宋·道济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

于今收拾归去,依然水连天碧。

7、《示徒》
五代.南台守安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8、《琴诗》
北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9、《寒山月华白》
唐.寒山子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10、《裁缝诗》
元. 石屋
手携刀尺走诸方,线去针来日日忙。

量尽前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时量?。

禅诗百首(值得收藏)

禅诗百首(值得收藏)

禅诗百首(值得收藏)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汉文化背景下,以“无门”为法门的禅宗在中华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被认为是最适合现代人根基修行的法门。

古往今来,禅门涌现了无数高僧大德,无数修行人通过禅宗的修行方法证得佛果,亦留下了大量生动活泼、蕴含生命终极答案的禅诗作品。

本文精选一百首禅诗以飨读者。

1.神秀禅师示法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2.六祖大师示法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神照本如禅师开悟诗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4.文偃禅师诗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5.分庵主开悟诗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郎来。

6.本寂禅师诗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7.灵云志勤禅师开悟诗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8.五祖清演禅师开悟诗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9.神赞禅师蜂子投窗诗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10.虚舟普度禅师墨梅诗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11.程颢题淮南寺诗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12.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13.寒山禅师吾心诗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14.刘长卿送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15.王梵志我有诗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16.守安禅师南台静坐诗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17.悟新诗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

18.惠洪禅师诗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

中国传统的禅诗

中国传统的禅诗

中国传统的禅诗中国传统的禅诗,往往展现出一种宁静、淡泊、豁达的精神境界。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禅诗: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菩提谒》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谒》3.半夜寻幽上岳楼,月明林下两三家。

门前不点青苔水,只白松声老瓦盆。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4.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宋·苏轼《东山胜云》5.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虞世南《蝉》6.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云三昧力,印破水中埃。

——唐·灵云志勤《桃花》7.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唐·贾岛《题诗后》8.举手攀南月,回首谢中原。

竟日空摹仿,凌朝忆药栏。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9.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颂平常心是道》10.云在青天水在瓶,各人眼中有妙景。

若能见得本来事,生死海中全自在。

——《白居易》11.人生有情泪沾衣,世事如棋布星罗。

若问人间何最苦,最苦人生是别离。

——《白居易》12.庐陵烟雨入江南,水远山高不可攀。

若问人间何处去,青灯黄卷伴云闲。

——《庐陵僧》13.人间繁华如梦境,唯有禅林入画屏。

若能了悟其中意,万劫不复再重生。

——《金乔觉》14.心中无尘心自静,一念不生全体现。

若能见得本来性,生死轮回也不怕。

——《憨山大师》15.青山绿水皆成趣,一草一木总关情。

若能了悟其中意,万物皆有灵性生。

——《紫柏大师》16.世事如梦不可信,一念清明全体现。

若能了悟其中意,万法皆空无挂牵。

——《莲池大师》17.人生如梦境虚幻,世事如浮云飘渺。

若能看透其中意,何惧生死轮回苦。

——《永明大师》。

中华精选禅诗赏析三百首

中华精选禅诗赏析三百首

禅诗赏析禅诗赏析(上)★苏东坡(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佑进士,曾任礼部尚书、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官职。

因“乌云台”事件被诬下狱,屡次被贬谪外放。

学识渊博,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文纵横恣意,有如行云流水,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题材广阔,清雄旷放,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为宋代四人书法家之一,可谓旷古罕见的文诗书画的全才。

常与吴越名僧交往,还曾与许多禅师斗试机锋;列东林常总禅师嗣下,曾自言前身是个僧人。

着有《苏轼诗集》、《东坡文集》、《东坡乐府》等。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赏析】严羽曾言:“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

”本诗结句好,发句更妙,是一首备受称道的怀旧七律诗。

着名的成语“雪泥鸿爪”,就来自这一名诗。

,首联,诗人提出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

人一生飘浮,到底像什么?诗人认为,人生无常,飘泊不定,就像雪泥鸿爪一样。

可想而知雪泥上的爪印是难以久存的,更不用说那飞翔的鸿雁,早已不知西东。

回首往事,不正是如此吗?你看老僧业已寂灭,墙垣已颓,你往日的即兴挥题已不见了踪影。

1056年诗人与其弟苏辙赴汴京应试过河南渑池,1061年赴陕西任时再过渑池。

时隔五年,早已物是人非。

不过,在达者看来,这是生命的宿命,是生命的规律。

还记得那时候的崎岖路途么?路长人困,连跛驴都疲倦了。

回想起来,历历如昨,还蛮有意思呢!安命知天者,对人生有一番彻悟后,就要达观地对待一切。

诗人正是以这一心胸直面人生沉浮,并达到了他人生的完满。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禅理诗。

黄庭坚谓之“吐此不传之妙”。

庐山是这位可爱的东坡居士的心灵故乡,他对山是如此的迷恋:横看、侧视、远眺、近观、高瞻、俯瞰,对庐山诸峰奇妙的造化与形态感到意趣盎然。

禅诗200首暨赏析

禅诗200首暨赏析

禅诗200首暨赏析天地悠悠,禅机无限每天读几首,心湖从此波澜不惊!1、禅诗一百首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2菩提本无树,明境变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开悟诗)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郞来。

(分庵主开悟诗)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7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开悟诗)8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五祖清演开悟诗)9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10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舟普度墨梅诗)11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程颢题淮南寺诗)12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吾心诗)1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上人诗)15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王梵志我有诗)16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17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

(悟新诗)18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

(惠洪诗)19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王楚志他人诗)20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了元诗)21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

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

禅诗三百首(魏晋南北朝)

禅诗三百首(魏晋南北朝)

禅诗三百首(魏晋南北朝)◆支遁(314-366)东晋诗僧,佛学家。

字道林,世称“支公”、“林公”。

自幼读经,秀颖过人。

早年隐居余杭山,25岁时出家。

后入剡州(今浙江嵊县)沃洲山,建庵养鹤。

以好谈玄理着称于当世、与东晋诸多名士如王羲之、谢安等交往过密,常以诗文酬酢,标榜风雅。

善写五言诗,大多描写山野幽趣,借以抒发佛家超脱之理与色空之念。

其诗开一代模山范水之雅风。

咏怀诗端坐邻孤影,眇罔玄思劬。

偃骞收神辔,领略综名书。

涉老咳双玄,披壮玩太初。

咏发清风集,触思皆恬愉。

俯欣质文蔚,仰悲二匠徂。

萧萧柱下迥,寂寂蒙邑虚。

廓矣千裁事,消液归空无。

无矣复何伤,万殊归一途。

道会贵冥想,罔象掇玄珠。

怅怏浊水际,几忘映清渠。

反鉴归澄漠,容与含道符。

心与理理密,形与物物疏。

萧索人事去,独与神明居。

【赏析】这是一首结合庄老阐扬佛理的我国最早的佛理诗之一。

作为一代身披袈装的两晋名僧,他多与名士交游,广涉庄老之学,玩味有无之玄与太初之境。

玄思之际,深感庄老虽逝,其道永存,合于佛途,所谓“万殊归一途”。

须持无心,不辍反省,不懈修习;须心与理密,形与物疏,方可达到与道符合、与神明居的境界。

这首融汇佛、道,体现当时佛学与道学合流之佛理诗,饱受当时名士称赞。

后人皎然评其人其诗“山阴诗友喧四座,佳句纵横不废禅”。

◆慧远(334-416)东晋诗僧、佛学家。

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人。

年青时勤奋好学,博览儒经,尤善老庄。

21岁时听名僧道安说法,乃弃而习佛。

在太行恒山出家后奉师道安之命,南下弘法,入住庐山,建东林寺。

他率众行道,昏晓不绝,大力弘法之余。

常与名士陶渊明、谢灵运,名僧鸠摩罗什等往还。

402年,与刘遗民等共建“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成为“净土宗”的开山始祖。

慧远居庐山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流俗,每游山送客,常以虎溪为界。

他是继道安后东晋一代的佛教领袖,提倡弥勒净土法门,被后世净土宗尊为始祖。

仅存诗一首,为我国最早描绘庐山胜境的佳作。

禅诗三百首(宋一)

禅诗三百首(宋一)

禅诗三百首(宋一)禅诗三百首宋代第一★延寿(904—975)杭州人。

法眼宗传人。

曾入仕途,命运多舛。

30岁出家,后于天台山国清寺参谒德韶国师,嗣其宗法。

建隆二年,吴越忠懿王建成永明寺,请延寿住持,故世称永明大师。

倡禅双修之道,指心为宗。

四众钦服,僧徒逾千。

是宋初法眼宗传入高丽国的重要弘法者。

卒赐智觉禅师。

有《宗镜录》、《万善同归集》传世。

闲居闲居谁似我,退迹理难过。

要势危身早,浮荣败德多。

雨催虫出穴,寒逼鸟移窠。

野径无人翦,疏窗入薜萝。

【赏析】天台德韶禅师,法眼文益法嗣。

一日法眼上堂,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眼曰:“是曹源一滴水。

”僧惘然而退。

师坐于侧,豁然开悟。

平生凝滞,涣若冰释,述偈以表其性匙曰:“通玄峰顶,不是人间。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这是一首闲居叙趣诗。

首二句以对比的手法讲述闲居与退迹的心境区别。

退迹而心系庙堂俗尘并非真正的闲居,这等人内心难以平静也是可以理解的。

接着,作者以哲理化的诗句,阐明了一个觉者对要势浮荣、利禄功名的深刻认识。

地位越是显赫,越是早早自顾不暇;为了浮荣虚禄,往往做出许多见不得阳光的败坏自己的德行的坏事。

这几乎是一种自然规律,就像春雨催醒冬眠的小虫,鸟儿因寒气相侵移巢南飞一样。

认识到这是一种宇宙理法后,无怪乎诗人陶然于野径疏窗的清淡境界。

他的许多风标俊秀的诗偈均高蹈了禅者清纯的禅悦、空境。

如示法偈:“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

此境此时谁得意?白云深处坐禅僧。

”亦有《山居》一首:“真柏最宜堆厚雪,危花终怯下轻霜。

滔滔一点无依处,举足方知尽道场。

”★清豁(?—976)泉州(今福建泉州)人。

年少聪颖,素蕴孤操,志探祖道。

礼鼓山神晏国师,落发禀具。

初参大章契如庵主,次谒睡龙山和尚而颖悟玄旨。

悟道后住漳州保福院。

晚岁将寂,嘱言勿置坟塔,遂入山坐化。

刺史陈洪进表奏,赐号性空禅师。

感怀诗行不等闲行,谁知去住情。

一餐犹未饱,万户勿聊生。

非道应难伏,空拳莫与争。

龙吟云起时,闲啸两三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诗,指的是与念佛、参禅相关的诗,是富含禅理禅意的诗词作品。

自古以来,我国关于写禅诗的僧人非常多,作品数量达30000首之多,是我国古代诗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无相偈·六祖惠能大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僧院花·白居易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3、赠衡岳僧·怀素祝融高座对寒峰,云水昭丘几万重。

五月衲衣犹近火,起来白鹤冷清松。

4、题僧院·灵一虎溪闲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挂薜萝。

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

5、简寂观·灵彻古松古柏岩壁间,猿攀鹤巢古枝折。

五月有霜六月寒,时见山翁来取雪。

6、法华寺上方题江上人禅室·皎然路入松声远更奇,山光水色共参差。

中峰禅寂一僧在,坐对梁朝老挂枝。

7、欲归山留别韩潮州愈偈·大颠辞君莫怪归山早,为忆松萝对月宫。

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8、马上作·贯休柳岸花堤夕照红,风清襟袖辔璁珑。

行人莫讶频回音,家在凝岚一点中。

9、木仙庵吟诗·吴承恩禅心似月迥无尘,诗兴如天清更新。

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

10、山中作·处默席帘高卷枕高攲,门掩垂萝蘸碧溪。

闲把史书眠一觉,起来山日过松西。

11、孤猿叫落中岩月偈·延寿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

此境此时谁得意?白云深处坐禅僧。

12、千尺丝纶·德诚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13、春晚书山家屋壁·贯休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14、赠质上人·杜荀鹤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15、溪上遇雨二首·崔道融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次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16、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7、千年石上古人踪·寒山千年石上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

明月照时常皎洁,不老寻讨问西东。

18、无去无来·拾得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一颗水精洁暇翳,光明透出满人间。

19、沩山牯牛·百丈怀海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执绳鼻头。

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

20、鱼鼓颂·赵州从谂四大由来造化功,有声全贵里头空。

莫嫌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

101、题壁诗·唐寒山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102、心头无事一床宽·布袋和尚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103、劝阻赵州禅师·无名禅师青山无处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

云中纵有金毛见,正眼观时非吉祥。

104、一年春尽又一春·云盖智本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

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

105、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郑板桥一夜西风雪满山,老僧留客不开关。

银沙万里无来迹,犬吠一声村落间。

106、郑板桥写与黄慎·郑板桥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岩乱树根。

画到情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107、游钟山·王安石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108、悟道诗·顺治未曾生成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来时欢喜去时悲,合眼朦胧又是谁。

109、花非花·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110、劝世佛歌·净宗要义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

梦中何必争你我,放下身心见乾坤。

111、唐龙牙禅师木食荣衣身从月,一生无念复无涯。

世人若问居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

112、慈受怀深禅师广录·慈受怀深万事无如退还休,本来无证亦无终。

明窗高悬菩提月,净莲深栽浊世中。

113、鄂州南楼书事四首之一·黄庭坚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114、为黄龙祖心禅师烧香颂·黄庭坚老师身今七十六,老师心亦七十六。

梦中沉却大法船,文殊顿足普贤哭。

一拳打破鬼门关,一笑吐却野狐涎。

四海峥嵘龙象众,鼻头只用短绳牵。

115、宿灵鹫寺二首·杨万里暑中带汗入山中,霜满风篁雪满松。

只是山寒清到骨,也无霜雪也无风。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

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

116、山居诗诗之一·永明延寿忙处须闲淡处浓,世情疏后道情通。

了然得旨青冥外,兀尔虚心罔象中。

泉细石根飞不尽,云蒙山脚出无穷。

樵夫钓客虽闲散,未必真栖与我同。

117、小溪·金山昙颖小溪庄上掩柴扉,鸡犬无声月色微。

一只小舟临断岸,趁潮来此趁潮归。

118、雨过云凝·雪窦重显雨过云凝晓半开,数峰如画碧崔嵬。

空生不解岩中坐,惹得天花动地来。

119、牧牛图颂?未牧第一·普明禅师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120、前三三与后三三·杨岐方会前三三与后三三,大事光辉明皎皎。

回头不见解空人,满目白雪卧荒草。

121、一踏踏翻四大海·黄龙慧南一踏踏翻四大海,一掴掴倒须弥山。

撒手到家人不识,鹊噪鸦鸣柏树间。

122、自题月轩·德聪轩前辘轳转冰盘,轩里诗成彻骨寒。

多少人来看明月,谁知倒被明月看。

123、五祖法演白云相送出山来,满眼红尘拨不开。

莫谓城中无好事,一尘一刹一楼台。

124、忘惶·投子义青方春不觉来朱夏,秋色禅明翠影斜。

夜来风急柴扉破,满地霜铺落叶花。

125、渔父歌·投子义青晓来风静烟波定,徐来短艇资闲兴,满目秋江澄似镜,明月迥,更添两岸芦花映。

126、颂道吾密密处·投子义青骊龙海卧瑞云高,四望归宗万派朝。

木人来问西宫事,回惠东园一颗桃。

127、示襄禅者·慈受怀深古人得后便休休,茅屋青灯百不求。

遮眼漫将黄卷展,不风流处却风流。

128、吹落桃花·慈受怀深只是旧时行履处,等闲举着便淆讹。

夜来一阵狂风起,吹落桃花知几多。

129、万事无如退步休·慈受怀深成嫩无如退步休,本来无证亦无修。

明窗高挂菩提月,净莲深栽浊世中。

130、润洲·仲殊北固楼前一笛风,断云飞出建康宫。

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

131、万丈洪崖·兜率从悦万丈洪崖倚碧空,人间有路行不通。

奈何一点云无碍,舒卷纵横疾似风。

132、常居物外·兜率从悦常居物外度清时,牛上横将竹笛吹。

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

133、香残火冷·真净克文香残火冷漏将沉,孤坐寥寥对碧岑。

万井共当门有月,几人同在道无心。

风传乔木时时雨,泉泻幽岩夜夜琴。

为报参玄诸子道,西来消息好追寻。

134、赠别·大慧宗杲桶底脱时大地阔,命根断处碧潭清。

好像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135、归到家乡·龙门清远两岸芦花一叶舟,凉风深夜月如钩。

丝纶千尺慵抛放,归到家山即便休。

136、流水下山·宋此庵守净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137、颂龙牙答二鼠侵藤·丹霞子淳寒月依依上远峰,平湖万顷练光封。

渔歌惊起沙洲鹭,飞入芦花不见踪。

138、粥罢教令洗钵盂·天童正觉粥罢教令洗钵盂。

豁然心地自相符。

而今餐饱丛林客,且道其间有悟无。

139、一年春尽·云盖智本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

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

140、风铃·天童如净通身是口挂虚空,不管东西南北风。

一等与渠谈般若,滴丁东了滴丁东。

141、一上座下火·天童如净万法归一,生也锋如著衫。

一归何处,死也还同脱裤。

生死脱著不相干,一道神光常独露。

咦!疾焰过风发大机,尘尘刹刹没回互。

142、春花秋月·黄龙慧开春有百药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143、灵澄禅师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居山七八年,草履只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

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长流上涧泉,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

144、山居·文悦禅师(其一)片片残红随远水,依依烟树带斜阳。

横筇石上谁相问,猿啸一声天外长。

(其二)静听凉飚绕洞溪,渐看秋色入冲微。

渔人拨破湘江月,樵父踏开松子归。

(其三)垄麦重重覆紫烟,太平时节见丰年。

野云忽散孤峰出,列派横飞落涧泉。

145、寄福严禅师·文悦禅师迹遁寒岩云鸟绝,阴崖流水花微发。

昨夜无风扫石床,寥寥坐对三生月。

146、送文禅者·文悦禅师禅人别我访南宋,吴楚山川去几重。

莫谓临岐无可赠,万年松在祝融峰。

147、寄道友·文悦禅师散尽浮云落尽花,到头明月是生涯。

天垂六幕千山外,何处清风不旧家?148、绝句·道英南北东西住险峨,古岩寒桂冷依依。

无人到我经行处,明月清风拟付谁。

149、草堂禅师偈·草堂禅师云岩寂寂无窠臼,灿烂宗风是道吾。

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

150、千峰顶上·志芝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

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

151、未牧第一·晋明禅师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

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152、双泯第十·晋明禅师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

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153、得树攀枝未足奇·道川禅师得树攀枝未足奇,悬崖撒手丈夫儿。

水寒夜冷鱼难觅,留得空船载月归。

154、山堂·道川禅师山堂静坐夜无言,寂寂寥寥本自然。

何故西风动野林,一声寒雁唳长天。

155、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56、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双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157、野望·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158、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59、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60、原居·文悦禅师挂锡西原上,玄徒苦问津。

千峰消积雪,万木自回春。

谷暖泉声远,林幽鸟语新。

翻思遗只履,深笑洛阳人。

161、万丈·守端万丈寒潭澈底清,锦鳞夜静向光行。

和竿一掣随钩上,水面茫茫散月明。

162、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