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排放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第8章汽车排放法规及测试规范

第8章汽车排放法规及测试规范

2.2
0.5
欧3 2000.01 2.3 0.20
0.15
欧4 2005.01
1.0 0.10
0.08
欧5 2009.09
1.0 0.10 0.068
0.06
欧6 2014.09
太原理工大学车机械工程学院辆工程系
15
第8章 汽车排放法规及测试规范
8.3.2 欧洲轻型汽车排放法规和测试规范 ➢ 从1992年开始实施,欧洲采用ECE15(城区)工况
+EUDC(城郊)工况试验循环,欧洲现行的轻型车排 放测试循环如图。
➢ GB 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 测量方法》规定,我国轻型汽车实施运转循环是由1 部(市区运转循环)和2部(市郊运转循环)组成。
最大总质量不超过2500kg的6座或6座以下的乘用 车
最大总质量不超过2500kg的6座或6座以下的乘用 车
最大总质量在2500kg~3500kg的7~9座乘用车以及 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商用车
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 类、M2 类、N1 类 汽车
基准质量不超过2610kg的M1 类、M2 类、N1类和 N2类汽车。
太原理工大学车机械工程学院辆工程系
19
第8章 汽车排放法规及测试规范
表8-3 欧洲乘用车排放标准(M1①类) g/km
标准 实施日期 CO HC NMHC HC+NOx NOx 柴油
欧1②
1992.07
2.72 (3.16)
0.97 (1.13)
欧2,IDI 1996.01
1.0
0.7
欧2,DI 1996.01
太原理工大学车机械工程学院辆工程系
3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授课教案.doc教案章节一:汽车发动机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

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评价指标。

1.2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与分类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汽车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评价指标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理解。

教案章节二:发动机机体组检修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动机机体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让学生掌握发动机机体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

2.2 教学内容发动机机体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发动机机体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机体组的基本知识和检修方法。

采用实操演示法,展示发动机机体组的检修过程,让学生加深理解。

教案章节三:曲轴连杆机构检修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曲轴连杆机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让学生掌握曲轴连杆机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曲轴连杆机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曲轴连杆机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曲轴连杆机构的基本知识和检修方法。

采用实操演示法,展示曲轴连杆机构的检修过程,让学生加深理解。

教案章节四:配气机构检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配气机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让学生掌握配气机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

4.2 教学内容配气机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配气机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配气机构的基本知识和检修方法。

采用实操演示法,展示配气机构的检修过程,让学生加深理解。

教案章节五:发动机润滑系统检修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让学生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检修方法和技巧。

5.2 教学内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检修方法和技巧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检修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_第八章__通风空调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_第八章__通风空调系统
在闭式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中,为了增加旅客的安全性,许多车站 在站台边缘设置了安全门,但其并没有将隧道和车站的空气隔离开来。
§8.1 通风空调系统的制式
3)屏蔽门系统
屏蔽门安装在站台边缘,是一道修建 在站台边沿的带门的透明屏障,将站台公 共区与隧道轨行区完全屏蔽,屏蔽门上各
扇门上活动门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列车上的
§8.1 通风空调系统的制式
4)各系统应用的效果评价
屏蔽门系统优点是由于屏蔽门的存在创造了一道安全屏障,可防 止乘客无意或有意跌入轨道;屏蔽门可隔断列车噪声对站台的影响; 此外同等规模的车站加装屏蔽门系统的冷量约为未加装屏蔽门系统冷 量2/5左右,相应的环控机房面积可减少1/3左右,这样年运行费用仅 是闭式系统的一半。但是安装屏蔽门需要较大投资,并随之增加了屏 蔽门的维修保养工作量和费用,且屏蔽门的存在将影响站台层车行道 壁面广告效应,站台有狭窄感,对于侧式站台这种感觉尤甚。 闭式系统的优点是车站和区间隧道内设计温度和气流速度在不同 工况条件下符合设计要求,环控工况转换简明,站台视野开阔,广告 效应良好,但其相对屏蔽门系统带来冷量大、所需环控机房面积大、 耗能高,此外站台层环境受到列车噪声影响。 只采用通风的开式系统主要应用在我国的北方,在我国夏热冬冷 和夏热冬暖地区是不适合采用的。闭式系统和屏蔽门系统在夏热冬冷 和夏热冬暖地区应用较多,偶尔也有大表冷器闭式系统的出现。
§8.1 通风空调系统的制式
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制式优缺点对比如表8-1所示。
表8-1 城市轨道交通空调形态优缺点对比
制式 开式系统 描述 优点 缺点 标准低,无法有效控制站内 环境、组织防排烟 应用范围 欧美北部地 区的老线,我 国北京1号线、 2号线
活塞作用或机械通风, 系统简单,设备少,控 通过风亭使地下空间与 制简单,运行能耗低 外界通风换气 设隧道通风设施,隧 道通风系统的运行方式 根据室外气候的变化, 通过风阀控制可采用开 式和闭式运行;车站空 气与隧道相通 活塞效应将车站的空气 引入区间隧道内降低温度 作用;区间隧道内的空气 温度较同样运行条件下的 屏蔽门系统低;站台视野 开阔,广告效应好

2020-2021学年化学人教版第二册教案:第8章第3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化学人教版第二册教案:第8章第3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第8章第3节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含解析第三节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

结合实例认识化学原理、化工技术对于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形成资源全面节约、物能循环利用的意识。

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2。

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依据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认识环境污染的成因、主要危害及其防治措施,以酸雨的防治和废水处理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了解关于污染防治、环境治理的相关国策、法规,强化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的责任。

培养“宏观辨识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1.环境保护(1)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2)环境保护的任务①环境监测:对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含量等进行分析和测定,为控制和消除污染提供可靠的数据。

②治理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③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杜绝污染物的排放,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2.大气污染(1)污染物主要来源:除了自然因素外,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及其携带的颗粒物。

(2)次生污染物的形成3.污水的处理方法(1)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2)污水处理常用化学方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法等。

(3)污水处理的流程①一级处理:通常采用物理方法,即用格栅间、沉淀池等除去污水中不溶解的污染物。

经一级处理后的水一般达不到排放标准,所以通常将一级处理作为预处理。

②二级处理:采用生物方法(又称微生物法)及某些化学方法,除去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等污染物。

经二级处理后的水一般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③三级处理:主要采用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和反渗透法等,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净化.经过三级处理后的水可用于绿化和景观用水等。

内科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8章 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内科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8章  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重点:无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一、煤炭的固态加工
原煤必须经过分选,以除去煤中的矿物质。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选煤工艺主要是重力分选法。分选后原煤含硫量减低40%-90%。煤的净化效率取决于煤中黄铁矿的硫颗粒大小及无机硫含量。在有机硫含量较大,或煤中黄铁矿嵌布很细的情况下,仅用重力脱硫法、精煤硫分不能达到环境保护条例的要求。
白云石脱硫性能比石灰石好些,因为在燃烧室温度下,白云石呈多孔结构;
三、流化床燃烧脱硫的主要影响因素
1、钙硫比
脱硫剂所含钙与煤中硫的摩尔比,是表示脱硫剂用量的一个指标;
直接脱硫是选用抗中毒性能较好的催化剂,将重油直接引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塔加氢脱硫,同时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如有的工艺在反应塔前加防护塔,填充其他廉价的催化剂,尽可能除去不纯物和金属成分。
间接脱硫过程是先把重油减压蒸馏,分成溜出油和残油。单独将溜出油进行高压加氢脱硫,然后与残油相混合;或以液化丙烷(或丁烷)做溶剂,对残油进行处理,分理出沥青后,再与溜出油混合进行加氢处理。
1、基本原理
燃料和矿物的利用通常会形成二氧化硫,如果希望控制二氧化硫排入大气,可以采取本章将要介绍的各种方法。涉及的大部分控制方法都以生成CaSO4.2H2O的形式捕集二氧化硫,并通过产物填埋处理使硫返回地球。其总的化学反应可写为:
CaCO3+SO2+0.5O2CaSO4+CO2
在此反应中,一种易获得的矿石(石灰石)被采掘,并用它形成了另一种矿石(石膏或硬石膏)返回地球,同时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上式在形式上很简单,但大规模地实现二氧化硫的捕集在工程上仍十分复杂,将在以后几节中详细介绍。
SCR—ⅱ直接液化法和鲁奇气化-弗-托合成间接液化法的典型工艺过程示意图如图8-2和图8-3;

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八章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PPT课件

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八章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PPT课件
第八章 污染物的稀释法扩散
一、高斯模式的有关假定
坐 标 系
原点:污染物排放点或排放点在地面的投影点。
x轴:平均风向方向。 y轴: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x轴,正向在x轴的左向。 z轴:垂直于水平面xoy,向上为正向。
.
41
第八章 污染物的稀释法扩散
一、高斯模式的有关假定
1、污染物浓度在y、z轴上的分布是正态分布; 2、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 3、源强是连续、均匀的; 4、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5、在x方向平流作用远大于扩散作用; 6、地面足够平坦(镜面)。
(一)大气温度层结
气温随高度的分布
1、干绝热递减率
大气绝热过程:大气中的某一空气块作垂直升 降运动时与周围空气不发生热量交换。
.
10
第八章 污染物的稀释法扩散
1、干绝热递减率
干绝热递减率:干空气团或未饱和湿空气团绝热上升 或下降单位高度(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单位:K/100m
d
(dTi dz
2(x,y,z,H )2uy
zex . (2 py 2 [
2 第八z 2 章
)] 44
污染物的稀释法扩散
三、一般气象条件下的高斯模式
有界、一般气象条件下,地面连续点源:
地面浓度
(x,y,0)uQyzexp2y(2y2)
地面轴线浓度
A、递减层结(正常分布层结)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γ> γd
B、中性层结 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等于或近似等于干绝热递减率,
γ= γd
C、等温层结
气温随铅直高度增加是不变的,γ= 0
D、气温逆转(逆温)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γ < 0

第8章 发动机排气污染与噪声控制练习题(含答案)

第8章 发动机排气污染与噪声控制练习题(含答案)

第8章练习题一、解释术语1、排气后处理2、PCV系统3、燃烧噪声二、选择题1.发动机排放的未燃烧的烃类物质是一种有害污染物,代表符号是()A、HOB、OHC、HCD、CH2.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主要有害污染物质是()A、CO、HC、NOXB、CO2、HC、NOXC、SO2、HC、NOXD、SO2、Pb、P3、对于汽油机而言,随着空燃比的增加,NOX的浓度()A、逐渐增加B、不变C、逐渐减少D、逐渐增加然后减少4、从化学当量的角度看,CO的生成原因中,主要是()A、氧气充足B、氧气不足C、温度偏高D、温度偏低5、下列哪一项措施对降低NOX 有利()。

A、进气温度控制B、氧化催化转换器C、热反应器D、废气再循环6、发动机排放的未燃烃HC,除了来自于废气外,还可能来源于()A、排气系统B、进气系统C、冷却系统D、燃料系统7、柴油机排放的突出问题是()。

A、COB、HCC、NOXD、排气微粒三、填空题1、CO主要是下的不完全燃烧产物。

2、NOX主要指和两种。

3、HC的生成与排除的三个渠道是、和4、减少点火提前角对降低和有利。

5、随着吸入废气量的增大,NO浓度逐渐降低6、和工况是HC生成的主要工况。

7、燃烧室生成的NOX、CO、HC的排放浓度均低于四、简答题1.发动机有害排放物有哪些?2.简述发动机运转因素对C0、NOX、HC、碳烟的影响。

3.发动机控制排放污染物的方法有哪三类,各有哪些?第8章练习题答案一、解释术语1、不规则燃烧是指在稳定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各循环之间的燃烧变动和各气缸之间的燃烧差异。

2、点火提前角是从火花塞跳火到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

3、空气和燃油的混合比,即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比称为空燃比二、选择题1-5CDBBA 6-10BBBBD三、填空题1. 着火落后期、明显燃烧期和补燃期2. 化油器式喷射雾化式3. 爆燃4. 蒸发混合5. 气缸6. 增大7. 混合气四、简答题1.答: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是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微粒。

《绿色生态船舶规范(2022)》培训

《绿色生态船舶规范(2022)》培训
《船舶废气清洗系统设计与安装指南》
废气清洗系统预设
EGC Ready(X)
《船舶废气清洗系统预设指南》
低硫馏分油
LSDF
《船舶使用低硫馏分油指南》
NOx排放控制(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
NEC(SCRS)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船上应用指南》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预设
SCR Ready(X)
《船舶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预设指南》
舱室噪声对于舱室最大声压级以及舱室分隔结构的隔声
指数进行控制。
噪声量级:系指根据ISO 2923 (1996) 测得的等效连续A加权声压级(dB(A))。
NOI1 NOI2
NOI3
舒适性等级逐次提高
最大噪声量级值提高
CLx
室内温度(室外温度15℃/40℃)
长期逗留区域
短期逗留区域
相对湿度
空气流速
医务室
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CH4等)
有害防污底系统控制
有害材料使用控制
CO2
HFCs、N2O。。。
绿色生态船舶规范总体架构
规范主体
国际航行海船
生态保护要求
GHG 排放控制
防止外来生物转移
环境友好
环境保护要求
水污染物排放控制
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
有害材料使用控制
国内航行海船
生态保护要求
GHG 排放控制
环境友好
GREEN SHIP II
G-ECO(CDx, BWM(Ex)/BWM(T), VIB1, NOI1)
G-EP(OIL1,NLS1,SC,NEC1, VCS/VCS-T,INC, RSC1,AFS, GPR/GPR(EU),
GREEN SHIP II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排放控制系统简介

(5)曲轴箱强制通风(PCV),减少HC气体的挥发; (6)二次空气供给,减少HC、CO的排放量 本章仅对二次空气供给系统、油箱蒸发物排放控制系统、 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和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加以说明。

知识点滴:在大众汽油车上,目前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为节
降低冷启动阶段有害物质的排放,另一方面,再次燃烧发出
的热量可以使三元催化反应器很快达到所需的工作温度,大 大缩短了催化反应器的启动时间,极大地改善了冷启动阶段 的排气质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二次空气供给系统

随着新的排放标准的不断出台,对汽车排放的要求日益严 格。2000年出台的欧洲Ⅲ号标准和2005年实施的欧洲IV号标 准,除各项排放指标都比欧洲I号、II号标准有所提高外,检 测方法也有所改变。过去的检测是在热启动情况下进行,而

在热车时,怠速和部分负荷节气门后有真空吸力,且空燃 比反馈控制起作用,这时是活性炭罐电磁阀打开的最好时刻。 清洁气流吸收一定的气态“燃油蒸气”(或叫“燃油负 荷”),燃油负荷的大小由来自先前的再生循环数据(电脑内

时间记数器记录上一次活性炭罐电磁阀打开到现在积累的时
间)来确定在刚接通清洁气流时的占空比。系统选择最合适工 况,由ECU发出占空比信号以一定开度打开电磁阀。与此同

操作过程:用电动空气泵给燃油箱加压,加压时压力上升后,
电机的运转阻力会使电机的工作电流加大,即如果燃油箱是 个密封系统的话,电机因阻力电流在标定时间内会上升至一
个指定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油箱蒸发物排放控制 (EVAP)系统

根据固定截面的基准孔,汽车行驶中或发动机运行时活性 炭罐电磁阀会通过确定的空气流量。 电脑控制用两位三通电磁阀将空气泵与活性炭罐接通,得 到的电流曲线将指明燃油系统是否存在泄漏,甚至根据电流
污染占有相当比重。据有关资料介绍,大气中所含CO的75%、
HC和NOx的50%来源汽车的排放。

(2)噪声对环境污染。
下一页 返回
设备对无线电广播及电视的电波干扰,但只是局部问题 由于排污的危害很大,而且排气净化问题已成为当前汽车工 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因此排放的控制在国外汽 车越来越受重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油箱蒸发物排放控制 (EVAP)系统


二、油箱泄漏检测系统
以上讲的是国内大众汽车现阶段的油箱蒸发物排放控制系 统,即当前要求只是局限于检查活性炭罐是否处于正常工作 状况。 新的油箱蒸发物排放控制系统要求采取措施探测到蒸发排 放控制系统中油泵与油箱的接缝及油箱盖上的任何一点的泄 漏情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二次空气供给系统

当发动机控制单元J220发出指令,控制二次空气泵继电器动 作后,二次空气泵就被启动,空气经空气泵加压后分别进入 两个二次空气进气组合阀;同时,控制单元控制二次空气进气 阀打开,使与其相连的真空作用到二次空气进气组合阀上(如
图8-4所示为宝来二次空气进气组合阀),进气组合阀在真空

开是最好时机。其他工况打开,由于进气歧管没有最大的真
空度,活性炭罐电磁阀打开也没有实际意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油箱蒸发物排放控制 (EVAP)系统

在怠速阶段,氧传感器的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未工作时,只 有极少的清洁气流能进入进气系统或根本不进入进气系统。因 为即使氧传感器的信号进入电脑,某些工况电脑也不进行反馈 调节,系统也没有能够补偿清洁气流引起的混合气浓度偏移量

统数据。

显示组010(油箱通风):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油箱蒸发物排放控制 (EVAP)系统

显示区1:活性炭罐电磁阀的占空比; 显示区2:油箱通风的空燃比校正系数; 显示区3:为活性炭罐的充满程度,-3. 0时活性炭罐中无燃 油蒸气,+ 3. 2时活性炭罐中充满燃油蒸气;

显示区4:为活性罐过滤系统(AKF)冲洗程度,数值为0. 00
压输出低,通过此数据可看出系统是否工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二次空气供给系统

在冷启动状态下,发动机要求极浓的混合气以利于启动, 但这一阶段因为混合气不能充分燃烧,所以废气中所含CO和 HC的比例较高,如不采取措施,这一过程将造成大量的排放 污染。二次空气系统主要就是在这一阶段工作。一方面可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排放控制系统简介


三、汽车的净化措施
在汽车排出的成分中,CO、HC和NOx是主要的污染物质, 因此,目前汽车的排污标准和净化措施也旨在降低这三种成 分和含量。为此在汽车上采取了下列净化措施: (1)电子燃油喷射(EFI ),减少废气HC、CO和NOx的排放量; (2)三元催化装置(TWC ),减少废气HC、CO和NOx的排放量; (3)油箱蒸发物排放控制(EVAP ) ,减少HC气体排放量; (4)废气再循环( EGR),减少NOx排放量;
的程序。所以ECU为了让此时的混合气不受来自油箱的气流干
扰,活性炭罐电磁阀在此时间段中关闭。例如启动和怠速的某 些工况,活性炭罐电磁阀关闭。

另如,为防止未燃烧的燃油蒸气进入催化转化器,一旦节气 门全闭时,活性炭罐电磁阀立即断电关闭,以响应供油中断。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油箱蒸发物排放控制 (EVAP)系统
炭罐吸进进气管。这股空气流吸收了储存在活性炭中的燃油 蒸气,并把它们带到发动机中以供燃烧。

为了使空燃比控制更精确和利于自诊断,在与进气管相通 的导管上安装炭罐电磁阀,计量这股再生“清洁”气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油箱蒸发物排放控制 (EVAP)系统

清洁气流必定是不知道成分的油气混合物,因为它含有新 鲜空气,也含有从活性炭罐中吸收的一定浓度的燃油蒸气。 因此对于空燃比闭环控制系统,清洁气流是主要的干扰因素。 相当于进气总量1%的且主要是由新鲜空气组成的清洁气流,
且可以经过40s后再检验,而现在改为在冷启动状态下直接进
行检验。这就要求发动机在冷启动后的排放必须达到一个新 的标准,否则不会通过如此严格的检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二次空气供给系统

在现代汽油发动机控制系统中,二次空气系统恰恰能很好 地解决这一问题,所以二次空气系统已成为轿车排放达到欧 Ⅲ、欧Ⅳ标准的必备装置。目前,奥迪A6、白萨特等车型均 采用此系统,提前进入了更为彻底的环保行列。
时,从AKF活性炭罐系统没有吸入混合气,数值为0. 30时为 吸入空气量的30%来自AKF系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油箱蒸发物排放控制 (EVAP)系统

为了对清洁空气流进行“负荷敏感”控制,2000年以后的 电脑运用了进气管模型的原始参数。这些参数包括进气管的 内部压力和温度。这有利于清洁气流的准确计算。系统设计 范围为清洁气流所含燃油可占燃油总量的40%。
向废气中吹入额外的空气,以增加氧含量,使废气中因未充
分燃烧而产生的CO和HC在排气的高温下再次燃烧,生成CO: 和H2O,达到排气净化的目的。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二次空气供给系统

在采用催化反应器以后,这一方法仍然适用。在对汽车排 放要求越来越严格的今大,二次空气供给这种净化方式的作 用越来越重要,整个装置的结构也越来越完善,发展成为二 次空气供给系统。
上一页 返回
第三节 油箱蒸发物排放控制 (EVAP)系统


一、活性炭罐控制系统
油箱中的燃油因外部空气和排气管的热辐射变热,加之从 系统回油管流回的过量燃油,它在流过发动机零部件时,这 些部件已被热的发动机机辐射加热,结果燃油箱中的燃油受 热挥发。这就产生了排放物。它主要来自燃油箱的燃油蒸气。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油箱蒸发物排放控制 (EVAP)系统

1.第一种诊断油箱泄漏的方法是采用真空测试诊断燃油系 统的泄漏 先用一个截止电磁阀中断供给活性炭罐的新鲜空气,从而 密封油箱系统;然后,使发动机在怠速下运行,打开活性炭罐

电磁阀,这样进气管的真空度会打一展到油箱的整个系统。
装在油箱内的压力传感器监测到打开活性炭罐电磁阀以后的 压力变化,压力变化曲线在指定时间内应下降为进气歧管压
力,否则系统可确定存在泄漏。图8-6所示为采用真空测试诊
断燃油系统的泄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油箱蒸发物排放控制 (EVAP)系统

2.另一种诊断油箱泄漏的方法是采用基准孔的泄漏诊断 这种测试方法不再是用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的压力值作为测 试参数,而是用空气泵的工作电流作为测试参数。图8-7所示 是在燃油系统加压测试

汽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在发动机气缸内,汽油和
空气混合并燃烧,大部分生成CO2和H2O,依据燃烧条件,也 有一部分由于不完全燃烧而生成CO和HC化合物。此外,当燃
烧温度很高时,空气中的氮与未燃的氧起反应,生成NOx其中
CO、HC和NOx气体对人类和环境都会造成很大危害。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排放控制系统简介
将会使全部进气混合气稀释1% ;另一方面,清洁气流含有较
多的汽油成分时,也可使混合气加浓30%,即活性炭罐的汽 油成分会对空燃比影响1%~30%。图8-5所示为蒸发物排放控 制系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油箱蒸发物排放控制 (EVAP)系统

活性炭罐电磁阀在保持空燃比偏移量最小的同时,确保活 性炭罐有足够的通气量,才能保证活性炭吸附的吸附能力不 下降。 怠速时进气歧管有最大的真空度,此时活性炭罐电磁阀打


二、汽车排污的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