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晶振电路及工作原理简述
有源晶振的原理和应用

有源晶振的原理和应用晶振的基本原理有源晶振是一种电子元件,它能够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晶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压电效应,即当压电晶体受到力作用时,会产生电荷,并产生电场。
这个电场会对晶体的形状产生力的变化,从而使晶体发生变形。
当外界力消失时,晶体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来自于晶体内部的力的恢复运动会导致晶体振动,产生稳定的信号。
有源晶振的应用有源晶振在电子产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时钟信号的产生和同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微控制器和处理器在微控制器和处理器中,有源晶振常被用作系统时钟的源。
它能提供稳定、精确的时钟信号,保证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时序准确性。
2. 通信设备有源晶振也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中。
例如,手机、无线路由器、通信基站等设备都需要有源晶振来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保证数据的传输速率和精度。
3. 数字电视和音频设备在数字电视和音频设备中,有源晶振用于提供视频和音频信号的同步时钟。
它能够确保图像和音频的同步播放,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
4. 医疗设备在医疗设备中,有源晶振被用于产生精确的时钟信号,以控制设备的工作。
例如,心电图仪、血压监测器等设备均需要有源晶振来提供准确的时间参考。
5. 汽车电子产品在汽车电子产品中,有源晶振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汽车音响、导航系统、车载通信设备等都需要有源晶振来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
有源晶振在以上这些应用场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证系统稳定性、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设备正常工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源晶振的应用范围还将进一步拓展。
总结有源晶振是一种能够产生稳定振荡信号的电子元件,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压电效应。
在电子产品中,有源晶振被广泛应用于系统时钟的产生和同步、通信设备、数字电视和音频设备、医疗设备以及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
它的应用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时序准确性,提供了优质的用户体验。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源晶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将会被探索和发现。
以上是有源晶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的介绍,希望对你的理解有所帮助。
有源晶振典型电路

有源晶振典型电路
有源晶振典型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用于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或振荡信号给其他电路使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电子设备中,如计算机、手机、电视等。
本文将介绍有源晶振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有源晶振典型电路由晶振、放大器和反馈电路组成。
晶振是一个压电振荡器,通过其内部的石英晶体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放大器将晶振输出的微弱信号放大到足够的幅度,以便它可以被其他电路正确识别和使用。
反馈电路则用于保持晶振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有源晶振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晶振通过晶体的压电效应将电能转换为机械振动,然后通过放大器放大振动信号,并通过反馈电路将一部分放大后的信号再次输入到晶体上。
晶体对这个反馈信号作出响应,继续振荡并产生更稳定的振荡信号。
这种反馈机制使得晶振能够产生高度稳定的振荡信号。
有源晶振典型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计算机中,它用于提供CPU 和其他关键组件的时钟信号,确保它们能够同步工作,并保证计算机的稳定性和性能。
在手机和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中,它用于控制显示屏的刷新率和音频信号的处理。
此外,有源晶振典型电路还可以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测量设备、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有源晶振典型电路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它通过晶振、放大器和反馈电路的组合工作原理,能够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或振荡信号给其他电路使用。
它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计算机、手机、电视等各个领域。
有源晶振典型电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于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至关重要。
有源晶振介绍

有源晶振介绍什么是有源晶振?有源晶振(Active Crystal Oscillator)是一种以晶体振荡器为核心的电子元器件,可用于时钟电路、不稳定震荡电路等等。
晶振作为一种精密的稳频振荡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
而有源晶振则相对于无源晶振,在输出信号上进行了放大和整形,能够提高输出稳定性和减少抖动。
有源晶振工作原理有源晶振的工作原理基于晶体振荡器的特性。
晶体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即当一个物体上的压力改变时,物体内部会产生电荷,从而形成电场。
在晶体振荡器中,晶体芯片具有两个针脚,分别用于连接外部电路。
当外部电路施加正极和负极电势差时,会在晶体中形成压电场,从而使晶体中的结构大量振动,不断衰减,形成一个稳定的频率输出信号。
有源晶振中添加放大器电路,使得振荡器输出振幅比无源晶振更高,频率稳定性更好。
同时,通过使用多频段补偿技术和自动校准技术等手段,有源晶振还可以提高长期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
有源晶振的应用现今,有源晶振应用广泛,其主要应用场合包括:1. 时钟电路时钟电路是计算机、通信、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时序控制电路,由有源晶振和计时器组成。
有源晶振作为时钟电路的核心,具有输出稳定性高、频率精度高等特点,可广泛使用于各种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中。
2. 无线电设备无线电设备中需要使用频率高精度的振荡器作为调制解调器,从而实现对无线电波的调制解调。
而有源晶振由于其频率稳定性高、输出幅度大等特点,成为了无线电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手机、对讲机等设备正是使用了有源晶振。
3. 工业自动化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中,有源晶振可用于基于PLL锁相环调制的数模转换器中,以及用于芯片时钟生成器等场合。
总结有源晶振作为现代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各种电子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是科技的重大成果,更是电子实现高频率、大规模、高性能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晶振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晶振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晶振电路是一种时钟源,它由电子元件组成,可以将外部电源转换成正弦波。
它产生电子设备中常用的频率,用来控制定时器、计算机、通信设备以及其他电子设备的时钟信号。
晶振电路是电子工程中最常见的元件之一,它可以稳定的产生一种精确的频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晶振电路由电阻器、电容器和晶体构成,其中晶体是核心组件,也是电路中最昂贵的元件。
晶体由多层硅片和一块金属外壳构成,硅片上覆盖有一层金属电极,并且有两个固定的引线,内部晶体可以受外部电源的控制而发生频率计数,从而产生一致的频率信号输出。
晶振电路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当外部电源给它输入电压时,晶体内部的金属电极就开始受到振动的影响,晶体内部的引线也开始发生振动,由于晶体的特性,它的振动频率固定,所以整个晶振电路也就可以产生固定的频率信号输出。
晶振电路的精度和可靠性很高,它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应用。
例如,在无线电对讲机中,晶振电路可以稳定的产生频率,有利于保持正确的接收和发射频率;在电子钟表中,晶振电路可以保持正确的时间频率;在计算机中,晶振电路也是重要的元件之一,可以精确地控制计
算机的时钟速度。
晶振电路的安装也是很简单的,一般在电子设备的机壳内安装晶振电路,然后将晶体的两个引线连接到电路板上的接口上,如果需要精确控制不同频率,可以在晶振电路的外部安装一个可调电阻,来改变晶振电路的频率。
总之,晶振电路是一种精确、可靠的时钟源,它可以用来驱动很多不同的电子设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它的结构很简单,但它能够精确的控制设备的时钟速度,从而使设备更加可靠。
有源晶振 原理

有源晶振原理有源晶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它在许多电子设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的原理基于晶体振荡技术,通过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来驱动电子元件的工作。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有源晶振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让我们了解一下晶体振荡的基本原理。
晶体振荡是一种利用晶体材料的机械振动产生电信号的技术。
晶体振荡器由晶体振荡器芯片、电容器和电阻器等元件组成。
晶体振荡器芯片中包含了一个晶体材料,当通过电压刺激晶体时,晶体会发生机械振动,并产生一个稳定的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的频率取决于晶体的物理特性,因此可以作为时钟信号来驱动电子设备的工作。
有源晶振与普通晶振的区别在于,有源晶振内部集成了一个放大器,可以增强晶振输出的电信号的幅度。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有源晶振通常由一个晶体振荡器芯片和一个放大器芯片组成。
有源晶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晶体振荡器芯片中的晶体会受到外加电压的激励,产生机械振动。
这种机械振动会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放大器芯片进行放大。
放大后的信号可以被其他电子元件识别和使用。
因为有源晶振具有放大器的功能,所以它可以提供更强的信号输出,使得信号能够覆盖更大的范围,从而适应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有源晶振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常常被用于需要精确时钟信号的电子设备中,比如计算机、移动通信设备、音频设备等。
有源晶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时钟信号,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有源晶振还可以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来同步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有源晶振还可以用于一些特殊的应用中。
比如,在工业控制系统中,有源晶振可以用作系统时钟,确保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工作。
在科学研究领域,有源晶振可以用于实验设备的时钟同步,提供准确的时间参考。
在航空航天领域,有源晶振可以用于导航系统和通信系统,确保飞行器的正常运行和通信。
总结起来,有源晶振是一种基于晶体振荡技术的电子元件,通过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来驱动电子设备的工作。
有源晶振调幅电路

有源晶振调幅电路一、引言有源晶振调幅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它可以将信号调制到晶振的频率上,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
本文将介绍有源晶振调幅电路的原理、设计和实现,并给出一些注意事项。
二、原理有源晶振调幅电路由三部分组成:晶振、放大器和调制器。
其中,晶振产生高频信号,放大器放大信号,调制器将低频信号调制到高频信号上。
具体来说,当低频信号经过调制器后与高频信号相乘,就会产生新的带有低频信息的高频信号。
这个过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y(t) = A_c[1 + m\cdot cos(2\pi f_mt)]\cdot cos(2\pi f_ct)$$ 其中,$A_c$为载波幅度,$f_c$为载波频率,$m$为调制指数(也称为深度),$f_m$为调制信号的频率。
三、设计1. 晶振选择在选择晶振时需要考虑其工作频率和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工作频率应该与需要传输的信号频率相同或相近,并且稳定性要好。
2. 放大器设计放大器的设计要考虑放大倍数和带宽。
放大倍数越高,信号失真越严重;带宽越宽,信号失真也越严重。
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出平衡。
3. 调制器设计调制器的设计要考虑调制指数和调制信号的频率。
调制指数过大会导致信号失真,调制信号的频率应该与需要传输的低频信号相同或相近。
四、实现1. 晶振和放大器可以采用集成电路实现,如NE555和LM386等。
2. 调制器可以采用普通二极管、晶体管或运算放大器等元件实现。
五、注意事项1. 在选择元件时要注意其工作电压和工作温度范围。
2. 在布线时要注意信号线和电源线的分离,以避免干扰。
3. 在测试时要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六、总结有源晶振调幅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它可以将低频信号传输到高频载波上。
在设计和实现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通过合理地选择元件、布线和调整,可以实现稳定、准确的信号传输。
有源晶振电路及工作原理简述

有源晶振电路及工作原理简述
有源晶振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谐振原理。
振荡器是一种控制电路,
它可以向谐振电路提供足够的能量来保持谐振器持续振荡。
有源晶振电路
利用有源元件提供输出信号的能量,以补偿电路阻尼损耗,使谐振电路能
够持续振荡。
有源晶振电路的典型实现方式是利用晶体振荡器。
晶体振荡器由一个
具有振动特性的晶体和一个振动放大器组成。
晶体是由石英等材料制成的,具有非常稳定的振动特性。
振动放大器通常采用晶体管或集成电路,用来
放大晶体振荡器的输出信号。
1.激励阶段:有源元件提供初始的激励信号,以启动晶体振荡器的振动。
2.谐振阶段:晶体振荡器的振动根据晶体的特性进一步增强,达到稳
定工作状态。
3.放大阶段:振动放大器对晶体振荡器的信号进行放大,以补偿振荡
器的损耗,确保稳定振荡。
4.输出阶段:放大后的信号经过滤波电路,去除杂散信号和谐波,得
到纯净的振荡信号。
1.高稳定度:晶体振荡器利用晶体的稳定振动特性,可以产生非常稳
定的振荡信号,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时钟信号的应用。
2.高精度:晶体振荡器的稳定度可以达到非常高的精度,一般在几个
部分百万甚至千万分之一的范围内。
3.宽频带:晶体振荡器可以提供很宽的频率范围,从几赫兹到数百兆赫兹。
4.低功耗:晶体振荡器的功耗相对较低,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运行且功耗要求较低的应用。
总结起来,有源晶振电路是一种基于谐振原理的振荡电路,利用有源元件提供能量,以保持谐振电路的持续振荡。
它具有高稳定度、高精度、宽频带和低功耗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数码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
晶振电路的工作原理

晶振电路的工作原理一、晶振电路的概念晶振电路是指由晶体振荡器组成的电路。
晶体振荡器是一种能够产生稳定振荡信号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时钟频率控制、计数器、通信系统等领域。
二、晶振电路的组成晶振电路由晶体振荡器、放大器和负载组成。
2.1 晶体振荡器晶体振荡器是晶振电路的核心部件,用于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它由晶体谐振器和放大电路构成。
2.2 放大器放大器是晶振电路中的信号放大部分,用于放大晶体振荡器产生的微弱信号。
2.3 负载负载是晶振电路的末端部分,用于接收晶体振荡器产生的振荡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所需的输出信号。
三、晶振电路的工作原理晶振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晶体振荡器的特点,利用电压和电流相互作用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3.1 晶体振荡器的谐振特性晶体振荡器具有谐振特性,即在特定频率下,晶体能够吸收最大的能量,并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这一特性使得晶体振荡器能够产生稳定的频率输出。
3.2 振荡电路的自激振荡振荡电路中的放大器将微弱的振荡信号放大到一定程度后,再通过反馈回路送回到振荡电路的输入端,形成自激振荡。
晶振电路通过精确控制反馈回路的增益和相位,使得振荡信号能够稳定地持续振荡。
3.3 负载的作用负载接收晶体振荡器产生的振荡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所需的输出信号。
负载的阻抗对振荡电路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合理选择合适的负载可以使振荡信号的频率和振幅得到有效控制。
四、晶振电路的应用领域晶振电路在各个电子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时钟频率控制晶振电路作为电子设备中的时钟信号发生器,能够提供稳定的频率信号,用于控制设备的计时和同步操作。
4.2 计数器晶振电路可以提供精确的频率信号,用于计数器的计数和增加计数精度。
4.3 通信系统晶振电路在通信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用于产生稳定的载波频率,并提供时钟信号用于同步数据传输。
4.4 数字电路晶振电路在数字电路中用作时钟信号源,确保各个元件之间的同步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源晶振电路及工作原理简述
有源晶振是由石英晶体组成的,石英晶片之所以能当为振荡器使用,是基于它的压电效应:在晶片的两个极上加一电场,会使晶体产生机械变形;在石英晶片上加上交变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机械变形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虽然这种交变电场的电压极其微弱,但其振动频率是十分稳定的。
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由晶片的尺寸和形状决定)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将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
压电谐振状态的建立和维持都必须借助于振荡器电路才能实现。
图3是一个串联型振荡器,晶体管T1和T2构成的两级放大器,石英晶体XT与电容C2构成LC电路。
在这个电路中,石英晶体相当于一个电感,C2为可变电容器,调节其容量即可使电路进入谐振状态。
该振荡器供电电压为5V,输出波形为方波。
有源晶振引脚排列:
有源晶振引脚识别,实物图如上图(b)所示.
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方形有源晶振引脚分布:
1、正方的,使用DIP-8封装,打点的是1脚。
1-NC;4-GND;5-Output;8-VCC
2、长方的,使用DIP-14封装,打点的是1脚。
1-NC;7-GND;8-Output;14-VCC
注:有源晶振型号众多,而且每一种型号的引脚定义都有所不同,接法也有所不同,上述介绍仅供参考,实际使用中要确认其管脚列方式.
有源晶振通常的接法:
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的联系与区别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的英文名称不同,无源晶振为crystal(晶体),而有源晶振则叫做oscillator(振荡器)。
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所以“无源晶振”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因此体积较大。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可达10^-9/日,甚至10^-11。
例如10MHz的振荡器,频率在一日之内的变化一般不大于0.1Hz。
因此,完全可以将晶体振荡器视为恒定的基准频率源(石英表、电子表中都是利用石英晶体来做计时的基准频率)。
从PC诞生至现在,主板上一直都使用一颗14.318MHz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为基准频率源。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
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下图为晶体及晶振实特图,左边两个是晶振,右边14.38MHz的为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