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三八节”有感

合集下载

丁玲写的三八节有感全文

丁玲写的三八节有感全文

丁玲写的三八节有感全文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象征。

而对于女性来说,三八节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既是对女性的赞美和庆祝,也是对女性权益的呼吁和关注。

而丁玲的《三八节有感》更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深刻地揭示了女性在现实社会中的困境和苦难,同时也呼吁女性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追求自由和平等。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以直接真实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

她的《三八节有感》是她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自身经历和周围女性的观察,她勇敢地表达了对女性权益和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文章开头,丁玲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对三八节的美好向往和期盼。

她描述了那时候的女性们在节日里的欢快和庆祝,以及男性们对女性的尊重和关爱。

然而,随着她逐渐长大,她逐渐发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不公和苦难。

她目睹了许多女性在婚姻中的困境和压迫,以及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低下和被忽视。

这些经历使得她对于女性困境的思考和关注更加深刻和怀疑。

丁玲通过对自己家庭的描写,展现了女性在传统观念中的束缚和压迫。

她的母亲被迫嫁给一个她不爱的人,从而失去了自由和幸福。

她的堂姐更是因为自己的婚姻不顺利,痛苦地跳井自杀。

这些悲惨的命运让丁玲深刻地认识到,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地位是如此微弱和脆弱,她们的权益和幸福经常被牺牲和忽视。

同时,丁玲还揭示了女性在社会中被歧视和压迫的现象。

她记述了一个地方警察对妇女乞讨者的残酷对待,以及对工厂女工的剥削和虐待。

她控诉了男性中的大多数缺乏对女性的尊重和关怀,以及社会制度中的不公和不正义。

她呼吁每个女性都要勇敢地站出来,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尊严,不再被社会所忽视和利用。

最后,丁玲通过对自己的成长和思考的总结,呼吁女性要追求自由和平等。

她对于女性解放运动的呼唤和关注,使得她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责任感。

她相信,只有当女性们团结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和自由,才能真正地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八节有感》是丁玲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通过真实而深刻的描写和思考,丁玲成功地唤起了读者对于女性权益和社会不公的关注和思考。

三八妇女节的文学作品分析有哪些

三八妇女节的文学作品分析有哪些

三八妇女节的文学作品分析有哪些三八妇女节,是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在文学的世界里,也有众多与三八妇女节相关,或者以女性为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女性的生活、情感、追求和抗争。

比如丁玲的《三八节有感》,这篇文章发表于 1942 年的延安。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丁玲以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探讨了延安女性在革命环境中的处境和问题。

她指出,尽管妇女在革命中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权利,但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婚姻、职业发展等。

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女性在追求平等和自由道路上的艰辛,同时也呼吁社会给予女性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再看谌容的《人到中年》,这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陆文婷是一位中年眼科医生。

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患者付出了自己的精力和健康。

然而,在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下,她疲惫不堪。

这部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年女性在社会中的困境和挣扎,以及她们为了事业和家庭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陆文婷的形象代表了无数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女性,她们的付出往往被忽视,而她们所承受的压力却无人理解。

还有铁凝的《玫瑰门》,这部作品通过对司猗纹等女性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女性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命运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司猗纹在传统与现代、家庭与社会的夹缝中生存,她的挣扎和抗争揭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无奈和不屈。

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纠葛,展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除了上述的小说,诗歌领域也有不少与女性相关的作品。

舒婷的《致橡树》就是一首著名的女性独立宣言。

诗中,女性不再是依附于男性的“凌霄花”,而是与男性并肩而立的“橡树”,表达了女性追求平等、独立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这种对女性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追求,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后来的女性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外国文学中,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一部经典之作。

丁玲写的三八节有感全文

丁玲写的三八节有感全文

丁玲写的三八节有感全文《三八节有感》是丁玲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以下是全文:三八节有感。

三八节,是妇女们的节日。

这一天,全国各地的妇女们都在欢庆和庆祝。

然而,在我心中,这个节日却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苦涩。

我生活在一个小城市,这个城市里的妇女们大多是贫苦的农民工。

她们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却只能得到微薄的工资。

她们的生活困苦,家庭贫困,饱受压迫和剥削。

而这个节日,对她们来说,只是一个短暂的放松和快乐的时刻。

我曾经参加过一次三八节的庆祝活动。

那天,城市的广场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位,有卖花的、卖玩具的、卖小吃的。

人们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然而,当我看到那些妇女们在人群中忙碌的身影时,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哀。

她们中有的是年轻的女工,她们的手指因为长时间的劳作而变得粗糙,皮肤黝黑。

她们的眼神里透露出的是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有的是中年妇女,她们背着沉重的行李,带着孩子,辛苦地在摊位前来回奔波。

她们的脸上写满了辛酸和疲惫。

还有的是老年妇女,她们已经年过半百,却仍然在为生计奔波。

她们的背已经弯曲,但她们的眼神中依然有着坚毅和希望。

我看着她们,心中涌起一股愤怒和不甘。

为什么她们要经历这样的辛苦和痛苦?为什么她们的劳动不被公平对待?为什么她们的权益被侵犯?这些问题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三八节,应该是妇女们快乐的日子。

然而,在我看来,这个节日应该是一个反思和呼唤的时刻。

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妇女们的地位和权益仍然不平等?为什么她们的劳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我们应该呼唤,呼唤社会的进步和改变,呼唤妇女们的平等和尊重。

三八节,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为妇女们争取更多的权益和尊重。

我希望每一个妇女都能够过上幸福和美满的生活。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三八节真正成为妇女们的节日,让妇女们的辛勤劳动得到应有的回报,让妇女们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

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以上是《三八节有感》的全文。

《三八节有感》读后感

《三八节有感》读后感

《三八节有感》读后感《三八节有感》读后感《三八节有感》读后感《三八节有感》虽然只有三千字左右,但却是丁玲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散文写于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叙述了妇女的不幸地位,表达了作者对妇女现状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妇女自身的企望。

《三八节有感》这篇散文反映了作者不同于一般人的观点和勇气。

三八妇女节这一天,正当全世界的妇女都欢呼雀跃,在男人面前趾高气昂的时候,作者却看到了另一面,即男女不平等。

三八妇女节,表面上是为女人争取权利,实际上则是男女不平等的产物。

当妇女不再被特别提出,社会才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

首先,我认为作者视角狭隘、态度消极悲观。

文章的一大半内容都在叙述妇女地位卑微,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妇女总是附属于男人,作为附属品存在,可有可无。

此外,女人永远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为人所津津乐道。

众所周知,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自古以来就有,不是今天的新兴事物。

在古代,妇女不能随意抛头露面,甚至南朝以后盛行裹小脚,以及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共识,无疑对古代妇女的身体和心理是一种戕害。

但是联系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发现妇女已经在解放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四十年代的妇女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权利,比如受教育、参加革命战争等。

由此看来,妇女的社会地位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此外,作者的眼光不应仅仅盯住中国,还应放眼全世界,就能意识到妇女虽然命运艰苦,但是解放的趋势不可抵挡。

另外,男女不平等不仅存在于中国,还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地,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这种现象越猖獗。

在中东、非洲等贫困地区,妇女地位较低,例如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存在于非洲的割礼就是对妇女的一种身体残害。

相比之下,我们应该庆幸。

而在欧美,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女权意识在增强,女权运动的开展使得妇女地位相对较高。

由此试想,我们也将会迎来男女更加平等的时代。

简而言之,古今中外,男女性别矛盾一直存在,作者不应仅仅着眼于当下中国的妇女地位,由多方面的的视角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加乐观的形势分析和展望未来的信心。

血泪凝成的女性关怀——对丁玲《三八节有感》的解读

血泪凝成的女性关怀——对丁玲《三八节有感》的解读

血泪凝成的女性关怀——对丁玲《三八节有感》的解读
谢灵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1(000)024
【摘要】丁玲的《三八节有感》用冷静深隽的笔调揭示延安女性世界的是是非非,其女性关怀表达得最直接、最具体。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谢灵
【作者单位】蚌埠坦克学院中文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6
【相关文献】
1.丁玲在延安时期的女性意识--读《三八节有感》
2.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在女性心灵的律动——读丁玲的《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三八节"有感》
3.女性意识的深化与超越——重读丁玲杂文《三八节有感》
4.丁玲在延安时期的女性意识——读《三八节有感》
5.丁玲在延安时期的女性意识——读《三八节有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丁玲三八节有感]三八节有感

[丁玲三八节有感]三八节有感

[丁玲三八节有感]三八节有感三八节有感篇1:三八节有感优秀作文“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年年都有这一天。

每年在这一天的时候,几乎是全世界的地方都开着会,检阅着她们的队伍。

延安虽说这两年不如前年热闹,但似乎总有几个人在那里忙着。

而且一定有大会,有演说的,有通电,有文章发表。

延安的妇女是比中国其它地方的妇女幸福的。

甚至有很多人都在嫉羡的说:“为什么小米把女同志吃得那么红胖?”女同志在医院,在休养所,在门诊部都占着很大的比例,却似乎并没有使人惊奇,然而延安的女同志却仍不能免除那种幸运: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最能作为有兴趣的问题被谈起。

而且各种各样的女同志都可以得到她应得的诽议。

这些责难似乎都是严重而确当的。

女同志的结婚永远使人注意,而不会使人满意的。

她们不能同一个男同志比较接近,更不能同几个都接近。

她们被画家们讽刺:“一个科长也嫁了么?”诗人们也说:“延安只有骑马的首长,没有艺术家的首长,艺术家在延安是找不到漂亮的情一人的。

”然而她们也在某种场合聆听着这样的训词:“他妈的,瞧不起我们老干部,说是土包子,要不是我们土包子,你想来延安吃小米!”但女人总是要结婚的。

(不结婚更有罪恶,她将更多的被作为制造谣言的对象,永远被污蔑。

)不是骑马的就是穿草鞋的,不是艺术家就是总务科长。

她们都得生小孩。

小孩也有各自的命运:有的被细羊一毛一线和花绒布包着,抱在保姆的怀里,有的被没有洗净的布片包着,扔在床头啼哭,而妈妈和爸爸都在大嚼着孩子的津贴,(每月25元,价值二斤半猪肉)要是没有这笔津贴,也许他们根本就尝不到肉味。

然而女同志究竟应该嫁谁呢,事实是这样,被逼着带孩子的一定可以得到公开的讥讽:“回到家庭了的娜拉。

”而有着保姆的女同志,每一个星期可以有一天最卫生的交际舞。

虽说在背地里也会有难比的诽语悄声的传播着,然而只要她走到那里,那里就会热闹,不管骑马的,穿草鞋的,总务科长,艺术家们的眼睛都会望着她。

20XX三八节有感精选5篇

20XX三八节有感精选5篇

20XX三八节有感精选5篇欢迎来到,下面是xx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作为国际妇女的节日,写三八节有感的文章太多太多了。

比如著名作家丁玲当年在延安窑洞里挥就的三八节有感,还以引发一场党内风波而永载史册呢。

我和老伴乃一介平民,无论怎么有感也不会永载史册,但信手掂来余时读读也为乐趣也。

老伴自然是三八节的享受者。

今天晚饭后在看新闻联播时,突然兴奋不已的道来:“呀,快看快看,这又把我们工人群众放在心上了。

”我探头看了一会,原来是某法院在三八节前,特地查办了一批侵犯妇女“三期”权益的案件,惩处了一些企业头脑,从法律层面上保护了妇女的正当权益。

老伴看完后,眼含热泪喃喃自语的“唉,咱怎么就没赶上这好时候呢。

”在一旁的我当然知道老伴为什么这么激动呢。

那还是我们的孩子小时候的经历。

那个时候正值众多中小型国企化公为私,领导们摇身一变明为领导实为老板,剩余价值论个个学的精通透彻。

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那对待工人那个狠劲,我们从过去历史时期的描述己经非常非常明了就不多说了。

还算万幸,老伴当时年轻手脚还是麻利又好强,累死忙活早上班晚下班那生产定额从来没有欠缺过。

但是评奖金等级时却总是末等。

厂老板的理由就是“给娃娃喂奶总是要占用上班时间的,给个末等就不错了。

”其实女职工享有哺乳期国家早有规定但企业实际姓了私人家老板还管你这,加之该给工人群众撑腰撒手松劲了,工人群众只能遭殃认倒霉。

那个时候有工人对此不滿也有反映,但到哪里去都是一句话“自己克服困难嘛,现在不好管嘛。

”更有那说的难听“谁让你当工人呢,谁让人家祖上有德今世有福呢。

”也许有人说当初你做嘛呢?怎么不能发挥你那半边天的作用呢?唉,一是喂奶的职责咱这半边天是一点作用都发挥不上。

二来呢,从警以后自己的小家那就根本顾不上罗。

碰巧,今年的三八节正与我的生日相逢。

对我,真是个吉祥的日子。

这一天,先是女儿女婿电话邀请我们俩到外面吃饭。

刚刚放下电话,儿子又征求我们俩的意见,今年要不要过八十寿辰?我们俩力矩。

视觉传播研究第四次课:表征理论

视觉传播研究第四次课:表征理论

这些共同形成了一个多层的网络空间,而主 题的这些考虑和摄影师们的世界观有关。平民主 义者的世界观把巨大的热情注入到统一的社会团 结的观念上,每一位摄影师都在他的形象总体中 寻求并表达那种幸福。


结论:平民主义摄影与法国统一性之间的关系。
1950年,罗伯特· 杜瓦斯诺 受美国《生活》(Life)杂志邀 请,完成以巴黎恋人为主题 的系列。摄影家被一对风情 无限的恋人———西蒙戏剧 学校的学生弗朗索瓦兹· 波尔 内和雅克· 卡尔多打动,并邀 请他们帮忙摆拍了这幅照片。 之后,罗伯特把原版照片寄 给了弗朗索瓦兹
拍摄花絮
1986年,照片被制作成了海报发行。一时间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图 像之一,几乎可以与切· 格瓦拉的形象比肩。直到今日,在欧洲尤其在法 国,从住家的客厅一直到留学生住的阁楼房间里,这幅照片随处可见。 照片上这对幸福的人儿被称为20世纪“本世纪最伟大的情人”。无数人 都 认为这是一幅标准的抓拍的照片,几乎每个人都从中看到了自己的青春 和爱情,甚至有人认为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1992年,约翰和丹尼斯· 拉 威尔涅夫妇对媒体宣称这是罗伯特· 杜瓦斯诺对他们的偷拍。罗伯特· 杜瓦 斯诺无奈声明这确实是摆拍,“我从来不敢抓拍街上的情侣,当众接吻 的 往往不是合法的伴侣……”弗朗索瓦兹一直为了保护照片的完美而不事 声 张,此刻也站了出来,让世人真正认识了这对已经成为不朽的情侣真人。



从这张照片中可以总结出平民主义摄影范式的 六个基本特征: 1 普遍性 2 史实性 3 日常性 4 移情性:共鸣性 5 平民性 6 单色性
对此类照片进行总结,即平民主义报道的主题 和题材主要集中在10个领域。

(1)街道 (2)孩子与游戏 (3)家庭 (4)爱情与情人 (5)巴黎及其景象 (6)流浪汉——无家可归者与边缘人 (7)大众节日——集会与庆典 (8)小酒馆 (9)居住——住房与住房条件 (10)劳动与手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玲:“三八节”有感
“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
年年都有这一天。

每年在这一天的时候,几乎是全世界的地方都开着会,检阅着她们的队伍。

延安虽说这两年不如前年热闹,但似乎总有几个人在那里忙着。

而且一定有大会,有演说的,有通电,有文章发表。

延安的妇女是比中国其他地方的妇女幸福的。

甚至有很多人都在嫉羡地说:“为什么小米把女同志吃得那么红胖?”女同志在医院,在休养所,在门诊部都占着很大的比例,似乎并没有使人惊奇,然而延安的女同志却仍不能免除那种幸运: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最能作为有兴趣的问题被谈起。

而且各种各样的女同志都可以得到她应得的诽议。

这些责难似乎都是严重而确当的。

女同志的结婚永远使人注意,而不会使人满意的。

她们不能同一个男同志比较接近,更不能同几个都接近。

她们被画家们讽刺:“一个科长也嫁了么?”诗人们也说:“延安只有骑马的首长,没有艺术家的首长,艺术家在延安是找不到漂亮的情人的。

”然而她们也在某种场合聆听着这样的训词:“他妈的,瞧不起我们老干部,说是土包子,要不是我们土包子,你想来延安吃小米!”但女人总是要结婚的。

(不结婚更有罪恶,她将更多的被作为制造谣言的对象,永远被诬蔑。

)不是骑马的就是穿草鞋的,不是艺术家就是总务科长。

她们都得生小孩。

小孩也有各自的命运:有的被细羊毛线和花绒布包着,抱在保姆的怀里,有的被没有洗净的布片包着,扔在床头啼哭,而妈妈和爸爸都在大嚼着孩子的津贴(每月二十五元,价值二斤半猪肉),要是没有这笔津贴,也许他们根本就尝不到肉味。

然而女同志究竟应该嫁谁呢,事实是这样,被逼着带孩子的一定可以得到公开的讥讽:“回到家庭了的娜拉。

”而有着保姆的女同志,每一个星期可以有一天最卫生的交际舞,虽说在背地里也会有难比的诽语悄声的传播着,然而只要她走到哪里,哪里就会热闹,不管骑马的,穿草鞋的,总务科长,艺术家们的眼睛都会望着她。

同一切的理论都无关,同一切主义思想也无关,同一切开会演说也无关。

然而这都是人人知道,人人不说,而且在做着的现实。

离婚的问题也是一样。

大抵在结婚的时候,有三个条件是必须注意到的。

一、政治上纯洁不纯洁;二、年龄
相貌差不多;三、彼此有无帮助。

虽说这三个条件几乎是人人具备(公开的汉奸这里是没有的。

而所谓帮助也可
以说到鞋袜的缝补,甚至女性的安慰),但却一定堂皇地考虑到。

而离婚的口实,一定是女同志的落后。

我是最
以为一个女人自己不进步而还要拖住她的丈夫为可耻的,可是让我们看一看她们是如何落后的。

她们在没有结婚
前都抱着有凌云的志向,和刻苦的斗争生活,她们在生理的要求和“彼此帮助”的蜜语之下结婚了,于是她们被逼
着做了操劳的回到家庭的娜拉。

她们也惟恐有“落后”的危险,她们四方奔走,厚颜地要求托儿所收留她们的孩子,要求刮子宫,宁肯受一切处分而不得不冒着生命的危险悄悄地去吃堕胎的药。

而她们听着这样的回答:“带孩子不
是工作吗?你们只贪图舒服,好高骛远,你们到底做过一些什么了不起的政治工作!既然这样怕生孩子,生了又
不肯负责,谁叫你们结婚呢?”于是她们不能免除“落后”的命运。

一个有了工作能力的女人,而还能牺牲自己的事
业去作为一个贤妻良母的时候,未始不被人所歌颂,但在十多年之后,她必然也逃不出“落后”的悲剧。

即使在今
天以我一个女人去看,这些“落后”分子,也实在不是一个可爱的女人。

她们的皮肤在开始有褶皱,头发在稀少,
生活的疲惫夺取她们最后的一点爱娇。

她们处于这样的悲运,似乎是很自然的,但在旧社会里,她们或许会被称
为可怜,薄命,然而在今天,却是自作孽,活该。

不是听说法律上还在争论着离婚只须一方提出,或者必须双方
同意的问题么?离婚大约多半是男子提出的,假如是女人,那一定有更不道德的事,那完全该女人受诅咒。

我自己是女人,我会比别人更懂得女人的缺点,但我却更懂得女人的痛苦。

她们不会是超时代的,不会是理
想的,她们不是铁打的。

她们抵抗不了社会一切的诱惑和无声的压迫,她们每人都有一部血泪史,都有过崇高的
感情(不管是升起的或沉落的,不管有幸与不幸,不管仍在孤苦奋斗或卷入庸俗),这对于来到延安的女同志说
来更不冤枉,所以我是拿着很大的宽容来看一切被沦为女犯的人的。

而且我更希望男子们尤其是有地位的男子,
和女人本身都把这些女人的过错看得与社会有联系些。

少发空议论,多谈实际的问题,使理论与实际不脱节,在
每个共产党员的修身上都对自己负责些就好了。

然而我们也不能不对女同志们,尤其是在延安的女同志有些小小的企望;而且勉励着自己,勉励着友好。

世界上从没有无能的人,有资格去获取一切的。

所以女人要取得平等,得首先强己。

我不必说大家都懂得。

而且,一定在今天会有人演说的“首先取得我们的政权”的大话,我只说作为一个阵线中的一员(无产阶级也好,抗战也好,妇女也好),每天所必须注意的事项。

第一,不要让自己生病。

无节制的生活,有时会觉得浪漫,有诗意,可爱,然而对今天环境不适宜。

没有一个人能比你自己还会爱你的生命些。

没有什么东西比今天失去健康更不幸些。

只有它同你最亲近,好好注意它,爱护它。

第二,使自己愉快。

只有愉快里面才有青春,才有活力,才觉得生命饱满,才觉得能担受一切磨难,才有前途,才有享受。

这种愉快不是生活的满足,而是生活的战斗和进取。

所以必须每天都作点有意义的工作,都必须读点书,都能有东西给别人,游惰只使人感到生命的空白,疲软,枯萎。

第三,用脑子。

最好养成一种习惯,改正不作思索,随波逐流的毛病。

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最好想想这话是否正确?这事是否处理的得当,不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是否自己可以负责。

只有这样才不会有后悔。

这就叫通过理性,这,才不会上当,被一切甜蜜所蒙蔽,被小利所诱,才不会浪费热情,浪费生命,而免除烦恼。

第四,下吃苦的决心,坚持到底。

生为现代的有觉悟的女人,就要认定牺牲一切蔷薇色的温柔的梦幻。

幸福是暴风雨中的搏斗,而不是在月下弹琴,花前吟诗。

假如没有最大的决心,一定会在中途停歇下来。

不悲苦,即堕落。

而这种支持下去的力量却必须在“有恒”中来养成。

没有大的抱负的人是难于有这种不贪便宜,不图舒服的坚忍的。

而这种抱负只有真正为人类,而非为自己的人才会有。

一九四二年“三八节”清晨
一九四二年三月九日《解放日报》第4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