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容褒贬误用的成语

合集下载

容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的成语

容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的成语

容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的成语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不能理解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2.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不能理解为“没有长处”。

3.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刊,古代指削除错字;不刊,不可更改。

不能将“刊”理解为“刊登”。

4.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

也说一文不名、不名一钱。

不能理解为“不值一文”。

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在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只关注“赞”。

6.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不能将“训”理解为“教训”。

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畏惧、憎恨等神情。

不能理解为“懒得拿正眼看,不屑一顾的样子”。

8.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能理解为“过去很长时间”。

9.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差,稍微。

不能只关注“差”。

误用示例: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10.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不能只关注“尘埃”。

11.城下之盟:因无力抵抗到了城下的敌军而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

不能只关注“盟”。

12.春意阑珊:春天的气象将尽。

不能理解为“春意盎然”。

13.大方之家:指见多识广、懂得大道理的人。

不能将“大方”理解为“不吝啬”。

14.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不能理解为“将事情放大”。

误用示例: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2014·浙江卷]15.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

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不能理解为“登上高山感到自卑”。

1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也说升堂入室。

不能理解为“走进房间里”。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1、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

也比喻已经消灭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贬义)2、呼朋引类:呼:叫;引:招来;类:同类。

指招同类的人,多指结成一伙做坏事。

(贬义)3、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多指不好的事。

(贬义)4、亦步亦趋:比喻因缺乏主见,任何事都模仿、追随他人。

(贬义)5、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者结合在一起。

(贬义)6、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

(贬义)7、坐而论道:指空谈大道理而不见行动。

(贬义)8、一团和气:指态度温和而不讲原则。

(贬义)9、一唱一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

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现多为贬义)10、以邻为壑: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别人。

(贬义)11、颐指气使:形容有势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贬义)12、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贬义)13、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贬义)14、无独有偶:并非只此一个,还有一个可以和它配成一对的。

表示两个人或两件事十分相似。

(多指不好的人或事,贬义)15、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贬义)16、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贬义)17、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贬义)18、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贬义)19、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贬义)20、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贬义)21、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贬义)22、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贬义)23、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贬义)24、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贬义)25、xx: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贬义)26、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7、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高考语文常考褒贬误用的成语

高考语文常考褒贬误用的成语

高考语文成语贬词误用褒义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9.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10.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1.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2.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3.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4.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6.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8.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19.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20.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1.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2.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23.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4.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5.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

27.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28.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29.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0.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32.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3.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4.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高考语文成语褒词误用贬义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一、易误成语(一)望文生义型1.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就能蛊惑人心,与“人多为王”“团结力量大”不同。

2.别无长物:除此以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俭朴或贫困,不是说“别无长处”。

3.不刊之论:刊,订正;修改。

不刊,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

不能改动的言论,形容言论精当,无懈可击。

不是“不能刊登的言论”。

3.不名一文:名,指占有.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不可用作“不值一钱”。

4.犯而不校:校,计较。

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不要把“犯而不校”理解为犯了错误也不改。

5.不足为训:训,法则。

不能作为典范或法则。

不要把“训”误解为“教训”。

6.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

懂得大道理的人。

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不要把“大方”误解为不吝啬。

7.绝无仅有:形容极其少有。

不是绝对没有的意思。

8.曾几何时: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9.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10.狭路相逢:多用来指仇人相遇,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不用于“一般人在小路上相逢”。

11.肝脑涂地:表示竭尽忠诚,不惜牺牲。

现一般不用原来意“惨死”。

12.求全责备:责,要求;备,完备。

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不要把“责备”误解为“批评指责”。

13.屡试不爽:多次验证都没有差错。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14.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15.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16.水落石出:事情的真相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17.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音乐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曼”不作“慢”,不是“缓慢”的意思。

18.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的或异常的情况,仍像平常一样,心情平静地对待,不能表示“心里安稳”。

19.有口皆碑:碑:指记功碑。

高考语文易误用褒贬的成语整理

高考语文易误用褒贬的成语整理

高考语文易误用褒贬的成语整理【暗送秋波】原指暗中眉目传情。

后泛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别出机杼】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彻头彻尾】从头到尾,完完全全(多用于贬义)。

【惩前毖后】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毖,谨慎,小心。

【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顺畅自然。

【大放厥词】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

【弹冠相庆】指一人做官,其同伙也互相庆贺即将有官做(含贬义)。

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

原指学术派别之间的斗争,后用来指一切学术上、政治上或社会上的集团之间的斗争(贬义)。

【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重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现多含讥讽意。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得鱼忘筌】筌是用来捕鱼的竹器,得到了鱼,就忘掉筌。

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耳提面命】褒义词。

形容对人教导殷切(多用于长辈对晚辈)。

常误用为贬义词。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权术。

贬义。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改头换面】改换一副面孔。

比喻形式变了而内容不变。

贬义。

【过江之鲫】东晋时,中原沦落,北方很多知识分子纷纷南渡,来到江南。

后人有诗云“过江名士多如鲫”。

后用“过江之鲫”形容多而且纷乱。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好为人师】指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界;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苦心,费尽心机。

孤诣,独到的境地。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面目全非】事物的面目变得完全不像原来的样子。

贬义。

指变得很糟,不能表示“变化大得不认识了”。

三、常见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三、常见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三、常见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褒贬颠倒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1、褒词误用贬义别出机杼蔚然成风雨后春笋毁家纾难耳提面命胸无城府洋洋大观拭目以待神机妙算名不虚传凤毛麟角洋洋大观沁人心脾沁人肺腑别有天地有头有脸有口无心惨淡经营来日方长狐死首丘侃侃而谈苦心孤诣安之若素风流人物2、贬义误用褒义满城风雨形形色色无独有偶无所不为长此以往趋之若鹜半斤八两费尽心机大而无当大言不惭明目张胆明哲保身忘乎所以高谈阔论始作俑者好高骛远邯郸学步评头论足一丘之貉咄咄逼人虎视眈眈别有用心梁上君子道貌岸然衣冠楚楚巧言令色人模人样好为人师神气活现趾高气扬为所欲为一命呜呼呜呼哀哉天花乱坠上行下效一团和气改头换面处心积虑上下其手无所不至弹冠相庆亦步亦趋削足适履谨小慎微推波助澜巧立名目忘乎所以蠢蠢欲动风雨如晦巧舌如簧舞文弄墨粉墨登场拾人牙慧暴虎冯河以邻为壑长篇大论附庸风雅膏粱子弟色厉内荏☆褒词误用贬义:⑴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⑵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⑶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⑷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⑸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⑹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⑺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机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头有脸;比喻有名誉,有威信。

[10]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1]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2]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13]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

[14]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贬词误用褒义:⑴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⑶无独有偶;不只一个(坏的),竟然还有配对的。

⑷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褒贬误用成语

褒贬误用成语

一、易褒义误用贬义得成语:1 .刮目相待形容希望很急迫。

2 .神机秒术形容料想正确,擅长预计形势,决定策略。

3 .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浮名。

4 .千里挑一比喻宝贵而稀罕的人或事物。

5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 .动人肺腑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感人,给人悠闲开朗的感觉。

7 .别有天地形容景色或艺术创作的境地令人着迷。

8 .有口没心指不是居心说的。

9 .苦心经营指苦心费劲地经营。

10 .改日方长将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用急于做某事。

二、易贬义误用褒义的成语:1 .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流传很广,各处谈论纷繁。

2 .林林总总形容好多,各种各种的都有。

3 .不足为奇不仅一个,居然还有配对的。

4 .无所不能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 .长此过去长久这样这样下去。

6 .趋附者众比喻好多人争着去追赶不好的事物。

7 .平分秋色比喻相互同样,伯仲之间。

8 .平起平坐不论事物间的差异,同样对待。

9 .绞悉心计苦思冥想,想尽方法。

10 .狂言不惭11 .肆无忌惮12 .明哲保身13 .得意忘形14 .夸夸而谈15 .始作俑者16 .眼高手低17 .东施效颦18 .如丧考妣19 .一路货色20 .咄咄逼人21 .虎视眈眈22 .别有专心23 .衣冠楚楚24 .巧舌令色25 .好为人师26 .人模人样吹牛,吹牛皮,一点也不害羞。

形容公然猖狂地干坏事。

指因怕拖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指因过分喜悦或喜悦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指不着边沿地大发谈论。

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民风的首创人。

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确实质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比喻模拟人不到家,反把自己本来会的东西忘了。

仿佛死了父亲母亲同样地悲伤和焦急。

比喻相互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异。

形容气概汹汹,咄咄逼人,令人尴尬。

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候时机下手。

指言论或行动还有不行靠人的妄图。

衣帽穿着得很齐整,很美丽,表面心里不同样。

形容甜言蜜语,虚伪讨好。

褒贬误用的成语

褒贬误用的成语

褒贬误用的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简洁、凝练、富有意象化和表意性。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使用成语,但是如果不注意,就会出现褒贬误用的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褒贬误用的成语。

一、褒贬不分1、文武双全文武双全原本是形容一个人既有文化素养又有武艺,但现在有些人也用它形容一个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然而,如果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德才兼备,则是把它的原意扭曲了。

2、大巧若拙大巧若拙本意是形容那些表面粗糙、笨拙,但内在却非常熟练的人。

现在有些人用它来形容表面平淡,但内涵丰富的事物,这就是误用了。

二、贬义加强1、落井下石落井下石原本是指落水的人需要救援,却给他泼下石头的人太过残忍。

现在有些人把它用在形容趁人之危或病急乱投医的情况,这就是把它的贬义加强了。

2、画蛇添足画蛇添足原本是指在画蛇的基础上再画一条腿,结果让画作变得丑陋不堪。

现在有些人用它形容在能力范围内做些多余的事情,这就是把它的贬义加强了。

三、褒义减弱1、九牛二虎之力九牛二虎之力原本是形容非常强大的力量,但现在有些人用它来形容做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就是把它的褒义减弱了。

2、人云亦云人云亦云原本是指随大众的言论和行为而行,又称为“跟风”。

现在有些人把它用来形容跟随潮流,这就是把它的褒义减弱了。

四、误解成反义1、一波三折一波三折原本是指工作过程中出现若干困难和曲折,但经过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现在有些人误解成出现太多的波折,反而会导致失败。

2、画龙点睛画龙点睛原本是形容用简单的点睛之笔使一篇作品眼前一亮、生动形象。

现在有些人误解成加上了很多赘言过后,一下子提升整篇文章的档次。

这就是把它误解成了反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1.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

2.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多用于贬义)
3.变本加厉:指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多含贬义。

4.别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不落俗套,有所创新。

5.别有天地:形容风景等引人人胜。

6.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7.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

8.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可耻。

9.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

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10. 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说)。

11. 臭味相投:比喻思想作风、爱好等相同,互相投合。

多含贬义。

12. 楚楚动人:多形容青年妇女惹人喜爱.
13. 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多用作贬义。

14. 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多含贬义。

15. 从容不迫:镇定沉着,不慌张。

褒义词。

16. 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7. 等量齐观:不管(两个)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18.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19.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20.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含贬义。

21.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凤,凤凰,传说中的鸟王。

麟,麒麟,传说中的珍异动物。

22. 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

多含贬义。

23.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24. 好高骛远: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25. 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26. 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27. 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28.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之间相敬相爱,关系融洽。

29.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贬义词。

30.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31. 名不虚传:指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32. 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

33. 明目张胆:形容公开地、无所顾忌地干坏事。

34. 明哲保身: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

35.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36. 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37. 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

令,美好。

38.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

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39. 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

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罄,尽。

40.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贬义。

41. 人模人样:或指小孩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刺语)。

42.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和着急。

含贬义。

考妣,父亲和母亲的尊称,特指已故的父亲和母亲。

43. 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么做。

44. 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45. 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46. 甚嚣尘上:人声喧嚷,尘土飞扬。

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

后来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

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

47.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48.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希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49.守株待兔:原指不主动地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贬义词。

50.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51.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符合实际的。

52. 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计。

多用于贬义。

53. 忘乎所以:指因过度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一切。

54.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

55.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56.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57. 无以复加:再也不能超过。

指程度达到了顶点(多贬义)。

58.形形色色:各种各样。

59. 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60.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相同,没有什么差别(专指坏人)
61. 一团和气: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

62. 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63.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

64. 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数不过来。

65. 有口无心:嘴上爱说,心里却不存什么。

多指话虽不好听,却并无恶意。

66. 再接再厉:原指公鸡相斗时,在每次交锋之前,先磨一下嘴。

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褒义词。

67.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