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40个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40个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期末考试用得到!
做个好学生 2016-11-30 16:52
成语一直都是语文考试当中的重点,不管是在选择题、阅读理解、还是写作当中,我们都会引用一些成语。
成语不仅能更加清楚的表达我们的意思还能增加文章的意境,特别是这次中考的改革之后,语文越来越受到重视,分值也将提高,所以,这些基础知识不能忽视!
但是有一些同学在引用成语的时候容易望文生义,误用成语,这样就很容易在考试的时候出错丢分!所以,我今天特意总结了40个常考且容易用错的成语,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了,考试的时候不能用错。
家长们可以存下来,在空闲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容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的成语

容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的成语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不能理解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2.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不能理解为“没有长处”。
3.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刊,古代指削除错字;不刊,不可更改。
不能将“刊”理解为“刊登”。
4.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
也说一文不名、不名一钱。
不能理解为“不值一文”。
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在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只关注“赞”。
6.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不能将“训”理解为“教训”。
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畏惧、憎恨等神情。
不能理解为“懒得拿正眼看,不屑一顾的样子”。
8.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能理解为“过去很长时间”。
9.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差,稍微。
不能只关注“差”。
误用示例: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10.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不能只关注“尘埃”。
11.城下之盟:因无力抵抗到了城下的敌军而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
不能只关注“盟”。
12.春意阑珊:春天的气象将尽。
不能理解为“春意盎然”。
13.大方之家:指见多识广、懂得大道理的人。
不能将“大方”理解为“不吝啬”。
14.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不能理解为“将事情放大”。
误用示例: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2014·浙江卷]15.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
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不能理解为“登上高山感到自卑”。
1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也说升堂入室。
不能理解为“走进房间里”。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1、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
也比喻已经消灭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贬义)2、呼朋引类:呼:叫;引:招来;类:同类。
指招同类的人,多指结成一伙做坏事。
(贬义)3、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多指不好的事。
(贬义)4、亦步亦趋:比喻因缺乏主见,任何事都模仿、追随他人。
(贬义)5、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者结合在一起。
(贬义)6、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
(贬义)7、坐而论道:指空谈大道理而不见行动。
(贬义)8、一团和气:指态度温和而不讲原则。
(贬义)9、一唱一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
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现多为贬义)10、以邻为壑: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别人。
(贬义)11、颐指气使:形容有势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贬义)12、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贬义)13、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贬义)14、无独有偶:并非只此一个,还有一个可以和它配成一对的。
表示两个人或两件事十分相似。
(多指不好的人或事,贬义)15、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贬义)16、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贬义)17、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贬义)18、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贬义)19、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贬义)20、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贬义)21、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贬义)22、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贬义)23、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贬义)24、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贬义)25、xx: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贬义)26、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7、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常见易褒贬误用的成语集锦

【周帅资料分享】-常见易褒贬误用的成语集锦-(一)贬义成语1. 蠢蠢欲动: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2. 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含贬义,不能用来赞美选手们的辩论技巧。
3. 巧言令色:形容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
巧言:花言巧语。
令色:讨好的表情。
4. 负隅顽抗:(坏人)凭借险要的地势等条件进行顽固抵抗。
负:依靠。
隅:山势弯曲险要的地方。
5. 附庸风雅: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装出自己很有修养的样子。
6. 藏头露尾:形容说话办事露一点儿藏一点儿,不完全表露出来。
7. 沽名钓誉: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沽:买。
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
8. 煊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含贬义。
9. 舞文弄墨:原指歪曲引用法律条文作弊。
现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舞、弄:玩弄。
文、墨:文笔。
10. 罄竹难书:形容事实(多指罪行)多得写不完。
罄:尽,完。
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
11. 移天易日: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
易:更换。
12. 一团和气:本指态度和蔼可亲。
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含贬义)。
13. 道貌岸然: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用于嘲讽人。
14.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
15. 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效仿或追随别人。
16. 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拾:拾取。
牙慧:比喻别人说过的话。
(二)褒义成语1. 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2. 重整旗鼓: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之后,重新聚积力量,准备再干。
3. 蔚然成风: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
含褒义。
4. 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地涌现出来。
褒义词。
5.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
也指为为达到目的而费尽心思。
高中语文-易错成语——褒贬误用类的成语例释

高中语文-易错成语——褒贬误用类的成语例释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色彩的,使用时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导致误用。
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例如:
1、倾巢出动:比喻全部出动,多用于贬义。
2、重整旗鼓: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是褒义词,不作贬义用。
3、有口皆碑:指所有的人都是活的纪念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4、半斤八两:较多用于贬义。
5、气冲霄汉:常形容大无畏的气概和精神。
6、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有官可做。
一般用来形容坏人当道,恶人得志。
7、胸无城府:城府是指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
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
是褒义词,不用作贬义。
8、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意思是所有的坏事都干尽了。
9、趋之若骛:比喻许多人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赶过去,多含贬义。
10、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多用作贬义。
11、蠢蠢欲动:贬义词。
12、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13、始作俑者:贬义,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14、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色彩的,使用时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导致误用。
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例如:1、倾巢出动:比喻全部出动,多用于贬义。
2、重整旗鼓:“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是褒义词,不作贬义用。
3、有口皆碑:指所有的人都是活的纪念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4、半斤八两:较多用于贬义。
5、气冲霄汉:常形容大无畏的气概和精神。
6、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有官可做。
一般用来形容坏人当道,恶人得志。
7、胸无城府:“城府”是指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
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
是褒义词,不用作贬义。
】8、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意思是“所有的坏事都干尽了”。
9、趋之若骛:比喻许多人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赶过去,多含贬义。
10、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多用作贬义。
11、蠢蠢欲动:贬义词。
12、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13、始作俑者:贬义,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14、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
15、褒词误用贬义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12、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多用于好的事物。
叹为观止目无全牛耳提面命集腋成裘危言危行有口皆碑殚精竭虑凤毛麟角胸无城府等等。
16、贬词误用褒义: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语文学科高考易错成语——容易褒贬失当的成语

(四)易褒贬失当的成语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的,使用时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导致误用。
100.【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来,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是褒义词。
如:敌人被打跑了。
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不作贬义用)101.【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如: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该词较多用于贬义,用于此处不恰当)102.【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如: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
(本句是说辛弃疾笔下的功夫很深,而且富有豪情。
这里显然是误用)103.【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褒义。
如: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他仍然侃侃而谈,为自己开脱罪责。
(此处贬义,应为“振振有词”)104.【无所不至】是贬义词,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如:面对自然灾害,党和政府对我们关怀得无所不至。
(应为“无微不至”)105.【始作俑者】贬义词,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如: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褒贬失当)106.【趋之若鹜】许多人像鸭子争食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很多人追逐某种东西。
多含贬义。
如: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用来说明“艺术爱好者”,是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107.【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多用作贬义。
如: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褒贬失当)108.【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
如:解决好职工和学生的冬季取暖问题,是学校领导首当其冲的任务。
(误用作“首先”了)109.【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
易错成语——褒贬误用类的成语例释

易错成语——褒贬误用类的成语例释
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色彩的,使用时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导致误用。
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例如:
1、倾巢出动:比喻全部出动,多用于贬义。
2、重整旗鼓: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是褒义词,不作贬义用。
3、有口皆碑:指所有的人都是活的纪念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4、半斤八两:较多用于贬义。
5、气冲霄汉:常形容大无畏的气概和精神。
6、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有官可做。
一般用来形容坏人当道,恶人得志。
7、胸无城府:城府是指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
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
是褒义词,不用作贬义。
8、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意思是所有的坏事都干尽了。
9、趋之若骛:比喻许多人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赶过去,多含贬义。
10、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多用作贬义。
11、蠢蠢欲动:贬义词。
12、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13、始作俑者:贬义,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14、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贬义成语:
1、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2、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贬义)
3、不孚众望:孚,使信服。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不能理解为“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4、沐猴而冠guàn: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但实际并不像。
(贬义词)
5、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竟然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
多用于贬义。
6、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作弊。
后指玩弄文字技巧。
例,那些反动文人,除了~,替他们的主子帮腔以外,还能干什么呢?(含贬义)
7、长此以往
长期这样下去。
多用于不好的结果。
【误例】新学期伊始,教师要引导高一新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课后作业,长此以往,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8、无所不为
没有不干的事情。
指什么坏事都干。
不能误用作褒义词。
【误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用其极: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9、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
(贬义词)
10、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11、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和着急。
(含贬义)
12、得陇(lǒng)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贬义词)
13、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
(多作贬义)
14、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15、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贬义词)
16、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
(多用贬义词)
17、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多指不好的影响。
18、沆瀣(hàng xiè)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贬义词)
19、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
(贬义)。
20、弹冠相庆
指一个人当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
不能理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误例】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21、始作俑者
贬义词,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误例】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22、一团和气: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
(多用作贬义)
23、拒谏饰非: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
(贬义词)
24、文过饰非:掩饰过失、错误。
(贬义)
2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贬义词)
26、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多用作贬义。
27、色厉内荏(rěn):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多用作贬义。
28、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29、管窥蠡(lí)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
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贬义词)
30、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31、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的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
(多指文艺作品)本词一般用作贬义。
32、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片言只语当做自己的话来说。
多用作贬义。
33、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
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34、大放厥词:原指吉利铺陈辞藻,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
35、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36、巧舌如簧:能言善道,善于狡辩
37、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
38、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
39、处心积虑:蓄谋已久;
40、倾巢而出:出动全部力量(多含贬义)
41、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42、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改内容。
43、评头论足:随意谈论女子容貌或小节上多方挑剔。
44、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45、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褒义成语:
1、目无全牛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不能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
不能误用作贬义词。
【误例】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
2、叹为观止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褒义,不能用在贬义语境的感叹。
3、危言危行
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动”。
【误例】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正例】在原则问题上,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于危言危行,决不能不讲原则,一团和气,损害党的形象。
4、栉(zhì)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褒义词)
5、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褒义词)
6、焚膏继晷(ɡuǐ):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
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褒义词)
7、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人勤劳。
(褒义词)
8、好(hào)整以暇:形容虽在繁忙之中,仍能严整有序,从容不迫。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10、气冲霄汉:形容大无畏的精神和气概。
(注意与“气冲牛斗”区别:形容气势或怒气很盛)
11、雨后春笋:新事物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