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服装舒适性的主观评定

合集下载

服装舒适性

服装舒适性

1.服装舒适性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分类:服装舒适性,从广义上来说,是指着装者通过感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知觉等对所穿着服装的综合体验,包括生理上的舒服感、心理上的愉悦感和社会文化方面的自我实现、自我满足感;从狭义上来说,就是指生理舒适性。

生理舒适性主要包括温度舒适性、接触舒适性、适体舒适性等。

温度舒适性是指在外部环境条件与自身活动条件的交互作用下,服装发挥适当的辅助体温调节功能,使人体保持热平衡。

服装舒适性是研究人体、服装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交叉科学,人体和环境的热交换收到服装的影响,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是描述人体和环境热交换的重要指标。

服装舒适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纺织品和服装的结构与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之间的关系,人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服装热湿传递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

研究方法大致从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三个方面着手。

舒适性的分类:①热湿舒适性;②接触舒适性;③压力舒适性;④视觉舒适性。

2.发展演变过程(两个里程碑):①1941年Gagge提出指标克罗(Clo);②1962年Woodcock提出指标透湿指数i m3.温度表示方法:①摄氏度℃(冰水混合物为0℃,沸水为100℃);②华氏温度℉(冰水混合物为32℉,沸水为212℉);③绝对温度oK(零下273℃=0K)。

三种温度的换算关系:℃=5/9(℉-32); K=℃-2734.温度的四个表示方法:①水汽压(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②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③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存在的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水汽压之比);④露点温度(指空气在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5.辐射:①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是进入地球大气的在单位面积内的总量,要在地球之外,垂直于的平面上测量;②玻尔兹曼定律:黑体辐射力j*与其绝对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

即:j*=εδT^4;③基尔霍夫定律:在给定温度下,对于给定波长,所有物体的比辐射率与吸收率的比值相同,且等于该温度和波长下理想黑体的比辐射率;④黑体:指入射的电磁波全部被吸收,既没有反射,也没有透射。

服装压力舒适性的主观评价试验分析

服装压力舒适性的主观评价试验分析
57混纺纱的混纺比测试在检测二组分三组分混纺产品的纤维含量时通常采用国家标准gbt2910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和gbt2911纺织品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但如遇到混纺纱中各组分纤维溶解性能相同或用户提供试样少等情况则不能采用该方法因此二组分三组分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 ��� 年第 � 卷第 期 广西纺织科技
,,
, 53 .3
, 6 6 . 7
做成 9 种款式相同 1, 2 , 3 , 1, 2 ,
的紧身背心, 这 9 款试样分别记为
实验人员的选择
图1
数量估计标尺
选择腰围在 56 .7 80. 0 之间的近似连续分布的试 � 在室温 24 , 相对湿度为 6 0% 的条件下,试验人员
收稿日期: 2 009 -09 -18 � � � � � 10 左右,每种试样试穿完后需要静放 20 30 , 以 作者简介 : 周彬 (19 81. 2 - ) , 男, 山东 泰安人, 助教, 主要从 事纺织检测与产品开发� � 使其达到初始穿着状态 � 试穿者在数值 0 10 的范围内
服装压力舒适性的主观评价试验分析
周 彬
盐城 224 005)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摘要�通过 3 种不同氨纶含量的单面针织面料进行人体穿着试验, 对服装压力舒适性进行了主观评价 � �关键词�主观评价;舒适性;服务压力;试验
+ 中图分类号: 101. 92 3.9
文献标识码:
服装压力舒适性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 是在一定的 意程度� 任何影响服装压力舒适性的物理指标都不能单 独地用来全面表达服装的压力舒适性 � 离开了人体主观 因此, 现将采用服装实际穿着验的主观评定方法来对 服装在穿着过程中的压力舒适性进行评价� 感受进行压力舒适性评价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准确的�

服装舒适性与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

服装舒适性与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
12
4 60
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
Vol. 27 8
服装舒适性与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
吕进
( 青岛大学)
提要 对影响服装舒适 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 认为研究纤维、织物的各种 性能与服 装舒适性
的关系以及人体生理舒适要求、形态舒适要求与 服装结构之间的关系对提高服装的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All factors influencing garment comfort is analysed and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finds the researches about some garment propert ies have important signif icance in improving garment comfort, the researches involves the relat ions between all properties of fibre & fabric and garment comfort, and between human body comfort demands & appearance comfort demands and garment structure.
但是我们在进行腰部结构设计时主要注重腰围静
态美, 因此腰围舒适量主要考虑生理舒适量, 一般
控制在 2 cm~ 3 cm。
表 4 腰围变化所需宽松量
单位: cm
姿势
动作
平均增加量
直立正
45 前屈
1. 1
常姿势
90 前屈
1. 8
坐在

第六章 服装舒适性的主观评定

第六章  服装舒适性的主观评定

指导如何选定数字的原则,构成了定 义每一标尺的准则。
有四类数字或测量标尺:类别、顺序、 区间(等距)及比例标尺。
从类别标尺到比例标尺,数字的规则 变得更有约束性,同时增加了这些数字的 计算操作性。
四类心理学标尺的描述和能应用的分析方法总结 列于下表。
心理学标尺类型
标尺
原则
用法
可应用的统计方法
Hollies五级标尺
标尺 舒适性评价
1 完全不舒适
2
不舒适
3
舒适
4
较舒适
5 完全舒适
2、霍莉主观舒适评分表
舒适性评
在空调室的时间间隔/min
价术语
0
15
30
45
60 75
刚硬 静电感
粘腻 不吸汗
冷 滑腻
湿 紧贴 刺扎 粗糙 擦挂
说明 舒适性评分值:1-2-3-4-5 、完全舒适~非常舒适
3、热舒适标尺
在服装舒适性研究中,最有典型意义 的是弗里茨的语义差异标尺。使用该标尺 研究织物手感。
弗里茨的语义差异标尺使用七级标尺, 3在两端代表极值,0在中间代表二者都不。 如下例所示。
弗里茨的语义差异标尺
感觉特征
柔软的 光滑 凉爽 轻 细的 脆的
滑腻的 天然的 极薄的 紧贴的 易碎的
花的 悬垂好的 瘙痒的
硬挺
极值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非常 一定程度 二者都不 一定程度
2
1
0
1
2
1
0
1
2
1
0
1
2
1
0
1
2
1
0
1
2

服装舒适性主观评价及主客观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

服装舒适性主观评价及主客观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
服装尺 寸 的稳定性 。
2 ) 受试 者 。本实 验选 用 1 5名身 高 ( 1 6 0 ±5 ) c m, 体重 ( 5 0 ±2 ) k g , 年龄 为 1 9 ~2 1岁 的女 学生 作 为受 试 者, 实 验前 对受试 者进行 培训 , 在 实验 条件下 进行 实 际穿着 对 比实验 。 3 ) 实 验步骤 【 6 ] 。首先 在室温 2 9 ℃, 相对湿 度 7 5 的环 境 中 , 受试 者 穿上实 验服 , 蒙住 双 眼 。实 验 开始 时, 受试 者 先在 固定 的脚踏 车上 运 动 1 0 mi n , 骑车速度控制在 6 0 r / mi n , 使 受试 者 在 大运 动条 件 下 大量 出
l 主 观 评 价
1 . 1 实 验 1 ) 实验 材料 。实 验 中 , 实验 面 料选
表 1 织物 的基 本 结构 参 数
择 纯棉 、 纯涤 纶 、 涤 棉 混 纺 3种织 物 , 织 物
组织 为平 纹 。试 样 规 格 参数 如表 1所 示 。
将 实验 面料 做 成款 式 及 规 格 相 同 的 上装 , 测试 前 , 每件 服装 均经过 3次洗涤 , 以保 证
第 3期
刘丽 英 , 等: 服 装舒 适性 主观评 价及 主客 观指标 间 的相关 性研 究
6 1
4 ) 实验 问卷 设计 。在设计 舒 适性 问卷 时 , 对所 研究 对象 的性 能采 用语意 差别 进行 描述 , 将受试 者 的感
觉 强 度赋 予数 值 , 采用 经验 赋值 的 方 法 。本 工 作 采 用 五 阶 标 尺嘲 , 舒适评分值分别为 I , 2 , 3 , 4 , 5 , 其中 1 代 表 完全 不舒 适 , 5代表 非常 舒适 。主观 问卷 选 取 7种 主 观感 觉 进行 评 价 。随时 间 变化 的环 境 条 件及 主 观

服装穿着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

服装穿着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

收稿日期:2000-03-30作者简介:尹继亮(1975-)男,97级硕士研究生,现攻读博士。

服装穿着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尹继亮 来侃 张一心(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710048)唐世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北京100010)文章编号:1002-3348(2000)04-0055-04 服装穿着热湿舒适性是服装的重要功能要求之一,服装穿着热湿舒适性就是指在一定气候条件和人体活动水平下服装调节人体与环境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从而维持使人体感觉舒适的衣内微气候的性能。

服装穿着热湿评价可采用以下几个步骤[1]:(1)利用平板仪和单值“出汗”系统测量织物的隔热和水汽传递特性,由于服装的款式和人体穿着合适度、身体姿势和运动等因素,这种方法不能测定服装的隔热特性。

(2)在“出汗”暖体假人上评价服装传热传湿性能。

测得的数据用于程序计算机模型,用来预测人体穿着的耐受极限。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服装配套的整体热湿传递性能,可以比较服装配套间舒适性的相对差异。

但由于现在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人体着装舒适性的模型,所以这种方法还暂时不能确定服装穿着舒适性的程度。

同时由于目前假人系统还有待完善,所以要获得真实结果还需要进行真人穿着实验。

(3)对着装受试者在人工气候仓内进行实际穿着实验,测量人体生理参数。

用以建立、验证或修改数学模型预测系统。

同时在生理测定基础上,对受试者对服装舒适性感觉进行回答,即心理学评价。

(4)现场穿着实验,受试者穿着规定服装,作规定的工作,所引起的生理、心理变化与根据人工气候仓的结果比较,检验服装的性能。

综上所述,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织物单纯传热传湿和服装透气透湿的研究;②着装人体生理学研究;③着装人体心理学研究。

1 织物热湿传递评价和服装透气透湿评价单纯热传递测试方法:冷却法、恒温法、暖体假人法、平板仪法和热脉冲法。

单纯湿传递测试方法:透湿杯法包括蒸发法(包括倒杯法)和吸收法,密度梯度法包括R 管法和平板法。

服装穿着舒适性

服装穿着舒适性

难点内容:
• 服装压力舒适性; • 服装间气候;
第一节 服装压与压力舒适性研究
服装压的分类 影响服装压的因素
服装压舒适性的评定
服装压
• 亦称为着装接触压、着装拘束压; • 定义:人体着装时服装作用于人体表面且垂直于人体表面的单位
压力;
• 服装压的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由于服装的重力作用对人体产生压 力的影响;第二种是由于材料的变形产生张力,从而产生作用于 人体上的压力,使人体产生紧迫感;
• 如果织物既有很高的摩擦阻力,而织物的延伸阻力又大,可能对 人体产生较大的着装压力,从而导致不舒适感。
• 通过对人体坐姿时皮肤的变形与织物的实际伸长之间关系的研究, 发现皮肤应变明显高于实际织物的伸长,这表明在顺应皮肤的应 变方面,合适的服装尺寸及滑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近年来消费者偏爱迷你的服装,迷你服装一般采用弹性织物,而 弹性织物能够小变形地延展和收缩,这是近期广泛用来使服装合 体的另一种方法。如Lycra类弹性纤维也大量应用于泳衣等紧身功 能性服装,既达到提高人体活动性能的功能,又满足人体的压力 舒适性。
人体姿势与服装压
• 根据Kirk Ibrahim的压力公式可知,人体某点的服装压与该点的曲 率半径成反比;
• 因为姿势的变化会引起人体细部曲率的半径变化,因此动静态时 人体同一部位曲率半径不同,从而服装压也会发生变化。人体细 部曲率半径的变化由表可见;
部位 肩 胸 腹 背
方向 横 斜 纵 斜 横 斜 纵 斜 横 斜 纵 斜 横 斜 纵 斜
• 它由两层薄膜组成,每层薄膜上铺设银质导体并涂上一层压敏涂层。两片薄 膜压合在一起形成传感器。银质导体从传感点处延伸至传感器的连接端。传 感点在电路中起电阻作用;
• 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附着在许多表面上进行测量。传感器的附着 容易受外部条件影响,调节难;

服装舒适性

服装舒适性

同年(1941年)Ress使用热板导热仪 测定了“织物冷感” 。 1945年,美国哈佛疲劳研究所 Belding等人在人工气候条件下,对穿着不 同保暖服装的士兵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 作为比较不同军服效率的实际基础。 1946 年 Burton 发表论文,详细地论述 了人体舒适性取决于自身产生的热量和向 环境散失热量之间的能量平衡。


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地球大气层的温度来自太阳的光和热。但 是太阳并不直接给空气加温,太阳的辐射几乎 能够全部通过洁净的大气层,被地球表面吸收 。 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热能以后温度升高, 与地面直接接触的空气层被加热,通过冷热空 气的对流作用又把热能转移到上层空气。这种 上、下气流和风,带着空气团不断与地面接触 而被加温,就形成了某一地区的气温。
物理过程 —— 视觉刺激:颜色、光泽、质
地等 热刺激:热湿传递 机械刺激:触觉、压力等


生理过程 —— 神经末梢对刺激的反应:热、 力等体温调节反应:血液流 动、汗 心理过程 —— 感官知觉反应,评估 综合感知 —— 舒适或不舒适,程度




舒适性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热舒适性:能够如愿以偿舒适的热湿状态,与服装的热湿 传递性能和空气透过性有密切关系。 接触舒适性:当纺织品与皮肤接触时所引发的各种神经感 觉,主要与织物的表面特性有关,包括纤维末梢粗细、织 物的密度及表面光滑度。 压力舒适性: 纺织品允许人体自由运动、减少束缚、根据 需要保持身体形状的能力。织物蓬松度、力学性能及服装 对身体的总体合身性是该舒适因子的主要因素,织物的手 感性能与该因子具有高度相关性。 服装美观性: 服装引起眼、手、耳、鼻的主观感觉,包括 衣服外观的良好状态和穿着者的愉悦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观评价时的注意事项 ⑴主观评价得到的结果几乎完全 依赖于试验主题---人的主观公正性。 ⑵人的观点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⑶对主观评价所获数据实施统计 分析困难较大。 ⑷主观评价所获得数据存在不一 致性。

2.主观评价的要素: ⑴采用一个或一组评定属性 ⑵属性的相关描述 ⑶属性的等级评价范围 ⑷属性的定量表征 ⑸相应的数据处理 ⑹主观评价等级和客观测量的结 果相比较

通过对各种面料进行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得 出表示织物触觉舒适性的物理参数与主观评价等级 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见下表:
织物硬度、粗糙度、紧密度与 织物手感等级的相关关系 织物种类 硬度 粗糙度 紧密度 主观评价值
A
B
0.474
0.495
0.223
0.215
0.425
0.417
2.6
3.0
C
0.376
着装试验的局限性: 1.人体试验涉及到各种因素,是对实 际情况的客观反映。然而,作为“传感器” 的人体在体格、体型、生理反应、运动等 方面因人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因此测试结 果离散性较大。 2.另外,通过改变一个因素来讨论其 影响的分析难以实施。 3.同时,伴随长时间的重复试验,受 试者疲劳、空腹等也会影响其生理反应。 为克服着装试验中的这些不利因素,可 以与模仿人体形状及生理特性的仪器及装 置(如暖体假人等)相结合进行实验。
弗里茨的语义差异标尺
感觉特征 柔软的 光滑 凉爽 轻 细的 脆的 滑腻的 天然的 极薄的 紧贴的 易碎的 花的 悬垂好的 极值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非常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一定程度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二者都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一定程度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非常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极值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感觉特征 毛糙 粗糙 热 重 粗糙的 柔韧的 吸湿的 人造的 蓬松的 飘扬的 弹性的 素的 刚硬
第三节

服装舒适性主观评价方法

一、主观舒适性的评价指标 服装穿着热湿舒适性的综合评价,主要是指人体着 装后的生理、心理参数和服装微气候参数的综合评价。 人处在一定的热环境中,通过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 等方式,和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环境变量和人体变量 的不同组合,会使人体产生不同的热舒适感。 当对处在一特定环境下的着装人体进行热舒适感评 价时,若直接列出所有变量显然很不方便,更不利于对 不同环境的相互对比,用一个指标来包含尽量多的影响 因素显得非常必要。
第五章
服装舒适性的主观评价
第一节 服装舒适性主观评价概述



人体穿着服装时是否感觉舒适,受服装、 环境和人体等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是服装舒 适性的重要反映,同穿着者的心理感觉和健康 密切相关,甚至影响其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 若穿着不适,会加重疲劳,增多热损失。 服装穿着的舒适感觉属于主观现象,是服 装、环境、人体等多种因素的综合。 获得主观感觉的唯一方法是应用主观评价 技术。对服装舒适性的主观评价,是指通过人 体生理学试验或现场穿着试验,对服装面料的 舒适性进行测定和评价
0.219
0.364
3.3



除此以外,更广泛用于织物触觉舒适性的 主观量度还有织物的含水量。 研究表明,穿着织物的含水率、实验室 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和着装人体主观舒适值之间 有密切关系。 对服装舒适性主观评价的进一步研究,是 让受试者在空调恒温室内穿着服装,以此评价 其穿着感觉。
三、主观评价技术在服装穿着舒适性 其他方面的应用

服装热舒适主观评价等级
等级 1 2 热舒适感觉 无法承受的冷 冻僵 等级 8 9 热舒适感觉 温暖,感觉舒适 温暖,感觉不舒适
3
4
非常冷

10
11

非常热
5 6
7
凉爽,感觉不舒适 凉爽,感觉舒适
舒适
12 13
接近承受极限 无法承受的热



4. 费里茨的语义差异标尺 在感觉研究中,另一常用的态度标尺 是语义差异标尺。语义差异标尺由一系列 两极比例标尺组成,其中每一标尺都由一 组反义词或一个极端词加一个中性词组成。 两极词的每端限定于若干分开条目的 5~7个比例尺上。相反情况下,中心是两 极端间的中点。 应答者需在标尺上做下标记,以一个 或几个术语最好的表达对物体态度的准确 描述。
3.测试与人体生理反应相关的指标, 如体温、皮肤温度、心率、血压、能量 代谢率、蒸发汗液量、皮肤上残留的汗 液量、血液成分、尿液成分、体重、身 高、体表面积等; 4.记录人体感觉,如身体局部或全 身的冷暖感、舒适性、 着装心理感觉 等; 5.计算服装的热阻(clo); 6.计算服装的传热效率。

霍莉穿着试验中使用的微气候及执行程序
测定周期 1 2 3 4 5 6 7 8 9 在人工气候室 测定前是否运 中的时间/min 动 0 1 15 16 30 31 45 60 75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否 否 空气温度 /℃ 35 35 35 35 35 35 35 21 17 相对湿度/% 20 20 70 70 70 70 45 75 75

稍热

很热

手感主观比例标尺
标尺感觉值 感觉特征 -2 干燥 -1 有点滑腻 0 滑腻适中 1 非常滑腻 2 极度滑腻

湿感主观比例标尺
标尺感觉值 感觉特征 0 绝对干 1 几乎不湿 2 略微湿润 3 适度湿 4 非常湿



三、着装试验 着装试验通常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 在人工气候室中,对应于试验的目的,设 定适宜的环境条件和运动负荷。运动负荷 可以利用跑步器来设定。测定的常规项目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测定环境因素,如气温、湿度、风 速、辐射热、气压等; 2.测试服装因素,如服装重量、包覆 面积、服装表面积、衣下空气层、衣内温 湿度、服装上滞附的汗液量、服装表面温 湿度、热流量等;
类别 (性别、年龄 生活场所等)
决定平等
分类,分级
运算,众数,百分 数,x2检验,二项 式检验
中位数,双向方差 分析,秩序,相关 性,其他非参数统 计方法
顺序 决定平等,相对位置 (用于获得所 考虑用面料或 服装的等级)
等级
区间 决定平等,相对位置, 指数,态度,测 平均差,标准差, 差异量值 量知觉 全范围统计方法 (最常用的标 尺) 比例 决定平等,相对位置, 销售,花费,许 多客观测量 (主要可应用 带有有意义零点的差 异量值 于物理仪器所 产生的数据) 全范围统计方法



语义差异标尺因广泛使用而改进成许 多形式,如升级语义差异标尺、数字比较 标尺及Staple标尺(语义差异标尺的一种 简单形式)。 在服装舒适性研究中,最有典型意义 的是弗里茨的语义差异标尺。使用该标尺 研究织物手感。 弗里茨的语义差异标尺使用七级标尺, 3在两端代表极值,0在中间代表二者都不。 如下例所示。
2、霍莉主观舒适评分表
舒适性评 价术语
在空调室的时间间隔/min 0 15 30 45 60 75
刚硬 静电感 粘腻 不吸汗 冷 滑腻 湿 紧贴 刺扎 粗糙 擦挂
说明
舒适性评分值:1-2-3-4-5 、完全舒适~非常舒适
3、热舒适标尺 采用美国陆军NATICK研究所研究人 员John McGinnis ,所设计的简单标 尺,可以很容易的评判热舒适性的问 题,如下表所示。这种标尺用于热舒 适性研究非常可靠,它既可以用于热 应力评价,也可以用于不同气候条件 下的热安全评价。

等级 1 2 3 4 5 6 7
服装热舒适性主观评价等级
热舒适感觉 无法承受的冷 冻僵 非常冷 冷 凉爽,感觉不舒适 凉爽,感觉舒适 舒适 等级 8 9 10 11 12 13 热舒适感觉 温暖,感觉舒适 温暖,感觉不舒适 热 非常热 接近承受极限 无法承受的热
二、主观评价在服装触觉舒适性领域的应用

“舒适性”一词含义广泛,它不 仅仅指服装与身体的接触与保暖方面 的舒适程度,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问 题也可以用主观评价技术进行研究, 这已经在某些领域里得到人们的重视, 下面列出部分可用主观评价技术进行 研究的问题:



⑴服装风格、式样的外观因素(视觉上 的)。 ⑵穿着常用服装时工作与生活方面的 方便程度。 ⑶对特殊环境所要求服装的接触性能 (防护性能的)。 ⑷劳动或进行体育活动时对服装的接 触感觉。 ⑸鞋袜穿着时的舒适性评价。 ⑹服装色彩对舒适性的影响(视觉上的)。 ⑺冬季使用手套的方便程度。 ⑻纱线蓬松性对织物接触舒适性的影响。
评价内容 织物手感 织物的耐用性 织物色牢度 穿着松紧度 相关感觉 动态感觉和记忆 标准光亮度下的表观 可比光亮度下的表观 穿着时的表观 等级种类 多重等级 参照相应等级 参照灰度等级 多重等级
织物质量等级
颜色匹配度
表观及感觉
标准光亮度下的表观
多重等级
参照相应等级
一、主观评价在服装热舒适性领域的应用

第二节 服装舒适性主观评价的应用

人体穿着不同的服装,在不同的大气条件 和运动状态下的热舒适性问题涉及面很广,对 于它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很久,在纺织服装等测 试领域里,主观评价等级作为一种技术手段, 有着相当广泛的学术和商业价值。目前我们织
物舒适性的主观等级评价如下表所示:
织物舒适性的主观等级评价
服装穿着感觉 指 标
紧、松、重、轻、硬、静电、不吸湿、冷、 滑腻、潮湿、粘身性、刺扎、粗糙、骚 痒、等 粗糙、光滑、硬挺、柔韧、毛糙、 柔软、冷、暖、硬、 光滑度、柔软度、粗糙度、厚度、重量、 温暖感、硬挺度、蓬松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