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六大原则

合集下载

摄影构图技巧与原则大全

摄影构图技巧与原则大全

摄影构图技巧与原则大全摄影构图是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考虑到各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和布局,以达到传达主题和情感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摄影构图技巧和原则,帮助摄影爱好者们提升自己的构图水平。

一、平衡平衡是构图中重要的原则之一。

通过合理安排被摄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可以实现视觉上的平衡感。

在平衡的构图中,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两种。

1. 对称平衡对称平衡是指将画面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

这种构图常用于展示对称性或平衡感强烈的场景,例如建筑物、天空和水面的倒映等。

对称平衡可以给人以稳定和古典的美感。

2. 不对称平衡不对称平衡是指将画面分为不同大小或不同形状的两个部分,通过合理布局来实现平衡感。

这种构图常用于突出某个主体或创造动态感的场景。

不对称平衡可以给人以活力和变化的感觉。

二、线条与形状线条和形状是摄影构图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通过巧妙运用线条和形状可以引导观众的目光和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1. 主题线条主题线条是指在画面中明确描绘出来的线条,可以是水平线、垂直线或对角线等。

通过运用主题线条,可以将观众的目光引导到画面中的主体或者创造一种动态感。

2. 形状搭配形状是指被摄物体的外形,我们可以通过将具有相似形状的物体放在一起来实现构图上的统一感。

搭配使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可以创造出对比或重复的效果,增加画面的趣味性。

三、视觉重点与层次感视觉重点是指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通过设置和突出视觉重点可以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你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1. 焦点焦点是在画面中被摄物体的清晰度最高的区域。

通过合理设置焦点可以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画面中心或者特定的位置,突出主题。

2. 前景、中景和背景通过合理安排画面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关系,可以创造出明确的层次感。

前景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背景可以为主体提供合适的环境,中景可以起到连接前景和背景的作用。

四、对角线与黄金分割对角线是构图中常用的一种布局方式,通过将画面对角线上的物体进行布置,可以增加画面的稳定感和动态感。

摄影中的构图原则与技巧

摄影中的构图原则与技巧

摄影中的构图原则与技巧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镜头捕捉瞬间的画面,以视觉的方式展示出来。

构图就是如何将主题、元素与背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构图原则与技巧在摄影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构图原则与技巧。

一、视觉重点视觉重点是照片中最引人注目的元素,也是观众眼睛会自然停留的地方。

通过合理设置视觉重点,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层次感和吸引力。

例如,在风景摄影中,可以用一棵突出的树或者一个明亮的色块作为视觉重点,对比出其他元素的次要性。

二、对称与平衡对称和平衡是构图中常见的手法,可以使照片呈现出稳定和和谐的感觉。

通过将主体放在中央,两侧元素一左一右呈现对称的布局,或者通过在照片中增加相似的元素,都能达到对称与平衡的效果。

三、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一种数学比例,在构图中使用黄金分割可以使照片更具吸引力和动态感。

将画面按照黄金分割比例分割成不同的部分,将主体放在其中一个重要的交叉点上,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有趣。

四、线条与透视线条在构图中起着引导观众目光和增加画面层次的作用。

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都可以被用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强照片的构图效果。

同时,利用透视关系可以营造出立体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五、前景与背景前景与背景的组合可以使照片更具层次感和深度。

通过在前景增加一些细节元素,可以使画面更加有趣,同时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背景的选择也很重要,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背景来突出主题,并增加画面的氛围。

六、光影的运用光影是摄影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表达方式。

通过合理运用光线的方向和强度,可以改变画面的明暗对比,突出主题。

同时,利用光线的投射和反射,可以创造出有趣的阴影和光斑,增加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

以上只是构图原则与技巧中的一部分,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熟练掌握这些原则与技巧是提升自己摄影水平的关键。

构图不仅仅是机械式的套用,更需要摄影师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尝试,摄影师可以根据主题和创意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创作出独具个性的精彩作品。

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大全摄影构图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对画面的布局、构造和组织,在摄影中占有重要地位。

好的构图可以让画面更生动、更有吸引力,更好地传达摄影师的拍摄意图。

下面将从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的要点和常见的构图技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构图的基本原则1.对称与平衡对称和平衡是构图的基本原则之一,指的是画面中的元素在视觉上呈现出对称和平衡的状态。

对称构图能够让画面更加稳定、端庄,而平衡构图则能使画面显得整体和谐。

2.黄金比例黄金比例是构图中常用的比例法则,将画面平分为黄金比例的比例大小,在摄影中被广泛应用,能够使画面更加美观、引人注目。

将主体放在黄金比例的交点上,能够达到画面更加和谐、舒适的效果。

3.前景、主体、背景构图中的前景、主体和背景关系着画面的层次和深度。

构图时应该考虑将前景、主体和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4.比例与尺度比例和尺度是构图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合理的比例和尺度能够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稳定。

需要根据拍摄对象的大小和场景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比例和尺度。

5.线条与形状线条和形状在构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使画面更加有层次和深度感。

对于线条和形状的运用需要考虑它们的方向、长度和大小等因素。

6.光影效果光影效果在构图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光影能够赋予画面更加立体和丰富的质感。

要考虑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彩等因素,在构图中进行合理的运用。

二、构图的要点1.选择合适的视角在构图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拍摄视角,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需要考虑从不同的角度拍摄,找到最适合拍摄对象的角度。

2.控制画面空间在构图时要注意控制画面空间,不要让画面显得空洞或拥挤,需要留出适当的空间来给观众留白,使画面更具吸引力。

3.突出主体构图中的主体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需要将主体放在画面的重点位置,让观众一眼就能够看到主体,突出主题。

4.合理运用对比对比是构图中的常用手法,可以增加画面的冲击力和吸引力。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注重放好点,线,面的位置,但更要和形、色、光联系,则从另一方面诠释了画面的构图,使图片不拘一格。

画面中的所有元素最终都可以被看成是点、线、面。

1、点的形象——细小、简单。

点的大小、数量、空间及排列的形式方向使构成作品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可形成活跃、轻巧等不同表现效果。

用点的大小作对比,使画面以对比产生动感结果。

2、点——点的位置、空间、重心。

充分体会点线的构成,利用光影组织画面的形式美。

主要有黄金分割点,比例为0.618。

3、垂直线——赋予生命力、力度感、伸展感。

4、细线——精致、挺拔、锐利的象征。

5、几何曲线——弹力、紧张度强,体现一种规则美。

6、几何形面——生机、膨胀、优美、弹性。

7、斜线——运动感、动向、方向感强。

8、面接触——面与面在互相靠近的情况下,边缘发生接触、交融。

摄影就是把这些组合,摆放在恰当的位置,倚靠自己的思想,拍
出好照片,更要注重光的作用,无光无摄影。

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光,其次是构图!。

摄影的构图规律

摄影的构图规律

摄影的构图规律摄影艺术实践证明,摄影艺术必须遵循造型艺术的构图规律,它们包括:整齐划一、参差、均衡、对称、主次、比例、完整和多样统一等。

下面小编就来谈谈摄影的构图规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摄影的构图规律:整齐一律整齐一律一般是外表的一致性,说的更明确一点,是同一形状的一致的重复。

这种重复对于对象的形式就成为起赋与定性作用的统一。

由此可见,整齐一律就是指画面中相似或相同的物体以对等形式排列组合而体现出的视觉效果。

其审美特性是稳定、庄严而又富于立体感,而且还是形成视觉节奏的基本方式。

(2)摄影的构图规律:参差这是和整齐划一相对应的构成形式美的规律。

是让“差异闯进”整齐划一“来破坏它”。

说的准确一点,参差就是画面中的表现物通过形式因素的差异以一种既变化而又有秩序的方式组合所产生的某种视觉效果。

它是避免艺术形式出现呆滞、堵塞进而获得序中有变,乱中显齐的有效构图方式。

(3)摄影的构图规律:均衡均衡又叫作平衡,它既包括视知觉上的同量和构图上的对称,也含有画面具有多样统一的整体感,是一种不同部分或因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空间关系。

其构成方式有:对称均衡和重力均衡 _指画面中物体的分布能使人在视知觉上取得稳定的,不产生倾斜的心理感受。

在人的心理体验中,视觉形象象形体一样,是有重量的,一般是:人比动物重,动物比植物重,动比静重;在浅背景上深色比浅色重;在深背景上,浅色比深色重;粗比细重,大比小重,色艳比色暗重,近比远重,离支点(画面中心)远比近重。

按照力学中力矩平衡的原理来安排画面中不同重量物体间的空间位置,就能取得视觉心理上的均衡感。

而运动均衡则是指一种运动的两极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

不平衡态势重复交替出现所形成的心理经验中的均衡感是构成稳定和整体美感的重要手段。

(4)摄影的构图规律:对称对称是指景物中相同或相似的形式因素在中轴线两侧以对应关系展开或组合而构成一体,这是一种绝对均衡的形式,由于构成形式的不同,对称又可分为纵对称和横对称两种。

摄影定理知识点梳理总结

摄影定理知识点梳理总结

摄影定理知识点梳理总结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在摄影中,有许多定理和原则可以帮助摄影师拍摄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这些定理和原则涵盖了从构图到曝光、从光影到色彩等多个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摄影定理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一、构图定理1. 第三方割定理这是摄影中最基本的构图原则之一。

根据这个定理,在构图时将画面等分成三部分,将主体放在其中的一条虚拟的“第三条线”上,可以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2. 黄金分割定理黄金分割是一种数学比例,通常为1:1.618。

在构图中,使用黄金分割可以使画面更加吸引人,具有更强的动感和张力。

3. 对称不对称定理对称构图和不对称构图都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在构图时,要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以传达出所要表达的情感或主题。

二、光影定理1. 光影的方向和角度光影的方向和角度对照片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合理地利用光影的方向和角度,可以为照片增添更多的层次和立体感。

2. 光线的亮度和软硬光线的亮度和软硬对照片的质感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不同的主题和环境,需要选择适合的光线亮度和软硬度,以得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三、曝光定理1. 快慢的曝光快慢的曝光可以为照片带来不同的效果。

快速曝光可以凝固运动的瞬间,呈现清晰的运动轨迹,而慢速曝光可以带来柔和的光影效果和丝滑的水流效果。

2. 正确的曝光正确的曝光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过曝和欠曝都会导致照片的细节丢失,影响照片的质量。

要根据光线和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曝光调整,以保证照片的质量和效果。

四、色彩定理1. 冷暖色调色彩的冷暖对照片的情感和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在拍摄时,要根据主题和情感选择合适的冷暖色调,以突出主题的特点和情感。

2. 色彩的搭配色彩的搭配是摄影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合理地搭配色彩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增加照片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以上就是摄影定理知识点的梳理总结。

六个经典构图法则

六个经典构图法则

1.三分法是的,老生常谈,是的,你肯定觉得之后的不用看了。

但即使所有的规律都是用来被打破的,你也要熟悉这些规律才可以。

三分法是最易掌握的构图之一。

简而言之,把你的取景器分成一个九宫格。

将你要拍摄的主题落在任意一个相交点上。

更通俗易懂的讲解就是把你要拍摄的物体放在取景器的三分之一处,大部分时候这样的构图都会比放在正中强很多。

但需要提醒你一句,不要让三分法固化在你的脑子里,不然所有的照片看上去可能都一样。

2.引导线引导线是另一种惯用的构图方式,常见于风光摄影中。

原则上就是通过线条或者其他形状的引导观者的视野。

你可以用一条路,甚至是风景中形成的阴影。

经典的引导线构图应该是用低角度拍摄沙漠中的一条路,这种视角创造出了一种纵深与距离感。

应该会比单独拍摄沙漠与天空好得多。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引导线只是你引领观者去看照片的一种工具。

如果这些线条分散了画面那就说明你又拍砸了。

3.运用前景前景绝对是你构图中的好帮手,不管你有没有尝试过,也不管你是不是知道有前景这么一回事儿。

想象一下你在拍一张关于海的照片。

如果只有蓝天碧水,这张照片会不会有点无聊呢?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会发现不管是海景还是其他风景,摄影师们都会寻找一些有趣的东西放在前景上。

正如同引导线一样(其实引导线也是一种前景),你要么保证这个前景是足够有趣的,要么是可以吸引大家的。

并不是所有的前景,都能叫前景。

4.留白这条建议真的非常好,为你的主体留下足够的空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一些摄影师管这叫“negative space”,翻译一下就是有些空间是不能放置任何东西的,这样能够更加凸显你所拍摄的主体。

这一点在拍人像是格外有用,除非你想有意为之。

当然在拍摄运动题材上,对正在移动的物体留出空间同样重要。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你想把自己的作品卖个好价钱,留白这招绝对要用,不然他们怎么在你的照片上写字呢?5.螺旋构图是不是见过各种深奥的螺旋线结构,黄金分割构图法等等把你绕的眼花缭乱?其实螺旋构图没有那么复杂。

摄影构图的法则

摄影构图的法则

摄影构图的法则1、均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

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2、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

3、变化式构图: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

富于韵味和情趣。

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4、对角线构图: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

5、X形构图: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

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6、紧凑式构图: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

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

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

7、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

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8、S型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

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9、小品式构图:通过近摄等手段,并根据思想把本来不足为奇的小景物变成富有情趣、寓意深刻的幽默画面的一种构图方式。

具有自由想象、不拘一格的特点。

本构图没有一定的章法。

10、向心式构图: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呈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

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但有时也可产生压迫中心,局促沉重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构图原则:简洁简洁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想办法让你照片主题具有最强的视觉吸引力。

一个方法就是选择简单的背景,这样不会分散观众对主题的注意力。

右侧文字:电话?桥?还是仙人掌?
在上面两张照片中我们当然离主题够近的了,可左边的照片背景杂乱,遮盖住了海鸥的身体,只要将相机的视角移动一点点,立竿见影,海鸥就在蓝天的背景上凸显出来。

构图时要清楚地表明你的拍摄意图,合理地安排主题外的其他物体,使其成为主题的补充。

大多数人会喜欢右边这张照片,因为左面照片下的停车场与主题古老建筑的陈旧感产生
矛盾。

这张有什么问题呀?
请记住:我们正在讨论构图的简洁,有时你可能不得不做出选择:在照片中你要给主题分配多大的分量,是否应该采用上图这样的水平构图或者,也许你更喜欢我们用框线标出
的垂直构图,选择权在你。

综上所述,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简化画面和强调主题:选择简单的背景,避免画面中出现与主题无关的物体,以及将相机抵近拍摄。

摄影构图原则:三分法如果你想令主题产生一些动感,可以将其稍微偏离画面中心,如
下图中的这位小艺术家。

总而言之,主题居于画面中心的构图会产生静止的感觉,而主题偏离画面中心的构图会
更有趣些。

个人觉得非常重要的摄影构图三分法:在将主体置于画面中心以外时,可用三分法作为
构图指导,如下图所示。

在拍照之前,先想象一下将整个画面纵横均分为三等份,得出四个交叉点,这便是良好构图中主体应处的位置。

而具体将主体置于哪个点上则取决于主体本身和你想如何表现它。

我们将主体置于右上点,这样可以表现出阴影和那行将视觉引向海鸥的脚印。

灯塔位于右上点,因为其余部分的走势与画面布局相吻合。

在这张例图中主题控制得很好。

你可以将主体置于栈道上任何位置,但根据三分法,目前的位置是最好的,而且这种构图在画面中为主体指出了明确的行进路径(翻译心得:从而
产生悠远和纵深的感觉)。

在主体移动的情况下,一定要考虑路径问题。

通常要在行进方向的前方留下足够空间。

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这就是后果:这位慢跑者看上去要跑到照片外面去了。

将主体置于左下方,既符合三分法,又为主体留出了足够的移动空间。

又一张运动照片,重点就在于:要在运动物体的前方留出更多空间。

在画面纵向分割时也可应用三分法,上图中的船和地平线位于中间,给人静止和呆板的
感觉。

让我们把地平线提高到上三分之一处并将船置于左边,记住,这里所说的不过是些指导性原则,如果你不喜欢这样构图,就换另外一种试试看。

像这样,把地平线降到下三分之一处。

通常而言,在风光照中要把地平线置于三分之一
处,而很少摆在正中。

就像地平线最好不要在正中一样,纵向物体也最好不要摆在中间位置。

例如,在左图中纵向物体位于中间,而右图中摄影者仅移动了一下相机,就得到了更有表现力的照片。

摄影构图原则:线条线条在构图中起着重要作用。

这座雕塑具有优美的线条,但杂乱的背景掩盖了其特征。

我们试着简化一下画面,将相机移到雕塑底部。

现在我们可以向上看,发现这些线条映衬在明净的天空背景下。

因为带有强烈动感的对
角线条,使得右侧的照片更具表现力。

右侧文字:对角线条更具动感
想象一下,这张照片如果失去对角向的光线会怎样?你可能会同意:对角线条更具动感。

你可以利用对角线条作为视线进入画面的引导,这是一个简单容易的方法,使观众的视
线随着线条的指引而投向主体。

你还可以利用重复线条来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主体上。

在构图中最常见、也是最优雅的线条是S型线条。

这里的S型线条同时形成了对角向的视觉引导线,同时主体的位置良好也使照片增色不少,这样构图的成果便是一张令人注目的照片。

摄影构图原则:均衡
右边的照片才是我们想要的:火烈鸟放松了下来,颈项形成了悦目的S型曲线,背景也更好。

在摄影中,S型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形态,值得注意寻找。

你也可以利用其它几何图形来帮助构图。

你能看出想象的联线在三位修女间形成的三角
形吗?它加强了照片的整体感。

请注意这对模特和他们的倒影形成了多少个三角形:研究并找出图片中线条和几何图形的力量和均衡感,借此来培养你的艺术眼光。

均衡是获得良好构图的另一原则。

请注意树叶、窗户和两位模特的位置都恰到好处。

为获得这张均衡的照片,相机视点和主体的位置都经过仔细安排。

掌握均衡就是合理安排形状、颜色和明暗区域,使其互相补充,使照片看上去很平衡,
而不是…
像这样歪向一边。

由于照片中缺少视觉上的支撑物,凯伦看上去要摔出画面去了。

现在我们调整相机视角,将至关重要的支持主体的车轮拍进去。

虽然凯伦还是偏离照片
中心,但整张照片是平衡的。

想象一下这两对夫妇位于天平的两端,他们非常平衡。

这是典型的对称均衡。

这是非对称式的均衡,由大头雕塑与右侧小一些的儿童头部雕塑构成。

这种均衡法比对
称式的更富趣味。

这是一张均衡的照片,但两个主体可被纵向分成两张独立的照片,分散了观者的注意力。

通常,你可以选择不同方式安排并平衡主体。

你可以选择左图的方式,因为你要表达一种正式的感觉。

或者,你更喜欢随便和放松的姿势,两种构图都很均衡。

摄影构图原则:框架
不,这不是我们要讲的框架,尽管原则是相同的。

我们说的框架是指利用前景中的物体将主题框起来,这样做可以赋予照片纵深感,使其
有别于一般的快照。

是否在照片中利用框架取决于主题,每张照片的主题都不相同,当然你用来作为框架的
物体也不会相同。

左边照片中的华盛顿纪念碑位于正中且没有框架衬托。

而右边的照片显然具有更强的纵深感而且图片语言更加完整,这完全是因为摄影者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前景,对纪念碑起到了
良好的补充作用。

马和骑马的人为照片形成了极富味道的前景,垂挂的树枝补足了这一框架,为照片增加了纵深感。

当你利用人物来取得平衡或是作为前景时,一定要让他们面向照片中心。

这两种对硫磺岛战役纪念雕塑的诠释都有效地利用了框架,为照片增添了空间感和趣味。

摄影构图原则:避免遮盖不管你选择拍摄什么样的主题,注意不要让主题被遮盖。

避免遮盖是我们获得良好构图的第六条原则。

戴夫头上的这棵树这么明显,你可能觉得在按快门前没人会看不见它。

但是记住:人观看物体的方式是三维的,因此实际上我们很容
易只盯着主体而忽略了背景。

反之,照相机却总老老实实地拍下所有东西。

因此在让模特摆姿势前,先记得给他找个干净的背景。

在本例中这么做其实很容易,照左右两张照片时相机只移动了几英尺。

这是张有趣的照片,但是当我们把人切去一半或是砍掉他们的头或脚时,我们犯了一个"出界"的错误。

产生这种毛病的原因通常是摄影者的眼睛和取景器没配合好:在取景时,一定要将眼睛正直地贴紧取景器。

注意调整构图,在四边留空。

靠近的干扰也许还不那么讨厌,但仍然会分散对主题的注意力。

这种干扰是指某些物体和线条离主体太近,在本图中球和雨伞边就是这样。

我们通过低视角来改善一下,为了简化,道具也只用一样。

注意飞盘要离凯特的脸足够远以避免干扰。

这是我们关于构图的第六条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