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律基础与实务》辨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88)

合集下载

国开电大《法律实务》综合习题2辅导资料

国开电大《法律实务》综合习题2辅导资料

任务二一、判断题1.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也是义务。

√3.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4.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故意犯罪。

×5.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6.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7.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8.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先的遗嘱为准。

×9.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决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

√10.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销售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

√11.离婚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12.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单项选择题1.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A )。

A.初等义务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2.《民法总则》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 C )。

A.10年B.15年C.20年D.25年3.不满( A)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A.8周岁B.10周岁C.12周岁D.14周岁4.下列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 B )。

A.兄弟姐妹B.子女C.祖父母D.外祖父母5.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由(B )决定聘任或者解聘。

A.出资最多的股东B.董事会C.监事会D.法定代表人6.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 D )人民法院管辖。

A.被告住所地B.原告住所地C.被告住所地或原告住所地D.不动产所在地7.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 D )内提出。

电大 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目及答案10

电大 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目及答案10

c. 未 成 年 人 犯 罪 的 案 件 不 公 开 审 理公 开 审 理 6. 关 于 国 际 法 , 以 下 说法 正 确 的 是 (
A. 国 际 法适 用 于 国 际 社 会
)。
且国际法是由国家之间的协议而形成的规范
c.国际法以国家单独或集体的强制力为保障
理由:甲的行为是要约,但乙的行为不是承诺。因为乙对价格提出了变更要求,价格是要
约的实质性内容,由于对要约的实质性内容进行了变更,所以,乙的回复是一个新的要约。
3. 判 断:X
理由:不属正当防卫,因为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结束。正当防卫必须发生于犯罪行为正在进
行的过程中。甲的行为是故意伤害。 4. 判 断:X
1.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A. 法 国 宪 法B. 美 国 宪 法
巳英国宪法 D.俄国宪法
2. 为 了 担 保 债 权 的 实 现 , 合 同 - 方 当 事 人 在 合 同 成 立 时 或 合 同 履 行 前 , 按 照 合 同 标 的 额 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一旦有一方因不履行合同而违约,其罚则效力即 予体现。这种担保方式指的是(
C. 死 刑 缓期2 年 执 行D. 死 刑 , 缓 刑2 年
1122
5. 以 下 说法 正 确 的 是 : 确 定 被 告 人 有 罪 的 权力 由 (
A.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B. 人 民 法 院 和 人 民 检 察 院 共 同 行 使
)。
c.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局共同行使 D. 人 民 法 院 或 人 民 检 察 院 行 使
1125
试卷代号 : 2 1 8 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08-2 00 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法律基础与实务》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剖析

《法律基础与实务》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剖析

《法律基础与实务》形成性考核册(第一、第二单元一、名词解释1、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法的溯及力:又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它生效之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3、法的渊源:是指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即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现形式。

4、法律部门:即部门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部门法是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5、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根本政治制度。

二、单项选择1、选择”B”2、选择 "A"3、选择”C"4、选择”D”5、选择” A ”6、选择” A "7、选择”A”8、选择” D ”三、多项选择题1、选择"A C D E”2、选择"A B C”3、选择"A c”4、选择”B C”5、选择 "A B D"6、选择"C D”四、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1、法是由社会舆论和个人习惯来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判断:(错理由: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当今社会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方法。

判断:(错理由;法的调整范围是有限的,比如它对个人的情感、思想、信仰等领域的事务,是无能进行调整的。

3、判断:(对理由:一般来讲,法不应溯及既往, 法只适用于其生效以后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不适用于生效前的行为。

4、张某拖欠他人一万 1元的债务,债权人起诉至法院。

由于张某是全国人民代表,所以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许可,张某可不接受民事审判。

判断:(错理由:宪法为了保障代表正确、有效地行使职权,规定代表的某些权利受到特殊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因民事权益引发的诉讼, 全国人大代表与一般公民无异,张某应当接受民事审判.5、《香港基本法》是我国宪法性的法律文件,其效力范围仅限于特别行政区.判断:(错理由:《香港基本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其效力不仅仅限于特别行政区,而适应于全国范围.五、案例分析(参阅教材 55页倒数第二自然段法律基础与实务作业 2(第三、四单元一、名词解释1、行政主体:指依法代表国家,并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的组织。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律基础与实务》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88)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律基础与实务》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88)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律基础与实务》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88)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律基础与实务》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88)盗传必究分析题1. 20XX年4月2日,甲在某百货公司购买了一台某厂家生产的“菊花”牌电热锅。

同年5月1日,甲在家中宴请客人时,该电热锅发生严重质量问题,致使餐桌桌面毁损,造成甲500元财产损失。

经有关部门调查,造成该情况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产品本身质量不合格;二是产品在出厂时质量是合格的,但运输途中某部件被损坏。

问:(1)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即产品本身质量不合格,甲应向谁索赔?(2)如是第二种情况,即运输途中某部件被损坏导致质量问题,甲应向谁索赔?(3)甲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日期是哪天?诉讼时效期间是几年?答:(1)根据《民法通则》第122条的规定,因产品责任导致的损害赔偿,受害者可以要求销售者,也可以要求生产者进行赔偿(4分)。

该情形属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该责任为无过错责任(3分)。

所以,甲可向百货公司请求赔偿,也可向厂家请求赔偿(2分)(2)如果是由于运输者引起产品质量问题的,甲仍然可向百货公司或者厂家提出损害请求赔偿(2分),百货公司或者厂家在向甲承担了赔偿责任后,有权向运输者追偿(2分)。

(3)诉itAx时效期间的起算日期是20XX年5月1日(2分),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2分)。

2.王某,男,今年24周岁,与刘某系同事关系。

由于长期相处,王某对刘某产生了较深的感情,但遭到了刘某的拒绝。

后来,刘某同他人相恋,王某非常恼怒。

一天夜里,王某翻窗而人刘某的宿舍,准备对刘某实施强奸。

因不慎将一只杯子打翻,刘某惊醒。

刘某见王某欲施不轨,厉声喝道:“你怎么禽兽不如,你这是害人害己啊!你要敢动我一下,我让你坐一辈子牢。

……”被刘某这一骂,王某心里发慌,越想越害怕,于是跪地求饶,刘某将他放走后随即报案。

请根据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理论,分析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答:(1)王某的行为是犯罪中止(2分)。

电大法律基础与实务习题答案1

电大法律基础与实务习题答案1

电大法律基础与实务习题答案1第1章法律概述概念与知识1.基本概念法律: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法的渊源:法的渊源通常是指法的表C.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国范围内生效,在局部地区生效,在性法规D.行政法规宪法法域外生效。

②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律地方性法规何时开始生效、何时终止效力,以及(4)法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 AC )法律的溯及力问题。

法律开始生效的两大类。

时间。

法律开始生效的时间一般包括A.规范作用B.警示作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自法律颁布之日现形式,即法规范的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

法的效力:法的效力专指法的效力范围,即法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具体指法律规范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对什么人生效,也就是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对人的效力。

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法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完整逻辑结构的特殊行为准则。

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

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规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人们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不利的法律后果。

2.选择题(1)法是以( B )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A.国家意志性B.权利义务C.国家强制力D.社会关系(2)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 C )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A.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B.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行为C.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D.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3)下列对规范性文件的效力等级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宪法行政法规法律地方性法规B.宪法地方性法规法律行政法规C.社会作用D.政治作用(5)任何法律关系都是由下列( ABC )要素构成,缺一不可。

《法律基础与实务》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剖析

《法律基础与实务》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剖析

《法律基础与实务》形成性考核册(第一、第二单元一、名词解释1、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法的溯及力:又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它生效之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3、法的渊源:是指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即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现形式。

4、法律部门:即部门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部门法是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5、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此为基础, 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根本政治制度.二、单项选择1、选择”B"2、选择”A"3、选择 "C"4、选择 "D"5、选择" A ”6、选择” A ”7、选择”A”8、选择” D ”三、多项选择题1、选择 "A C D E"2、选择”A B C”3、选择 "A c"4、选择”B C"5、选择"A B D”6、选择"C D”四、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1、法是由社会舆论和个人习惯来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判断:(错理由: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当今社会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方法.判断:(错理由;法的调整范围是有限的,比如它对个人的情感、思想、信仰等领域的事务,是无能进行调整的。

3、判断:(对理由:一般来讲,法不应溯及既往,法只适用于其生效以后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行为。

4、张某拖欠他人一万 1元的债务,债权人起诉至法院。

由于张某是全国人民代表,所以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许可,张某可不接受民事审判。

判断:(错理由:宪法为了保障代表正确、有效地行使职权, 规定代表的某些权利受到特殊保护,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381《法律基础与实务》复习题 电大题库及正确答案是

7381《法律基础与实务》复习题   电大题库及正确答案是

《法律基础与实务》复习题 1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法是由国家制定的、而非认可的 B.法是由国家认可的、而非制定的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法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的2.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B )。

A.英国宪法 B.美国宪法 C.法国宪法 D.俄国宪法3.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B )。

A.法律必须是公开的,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B.“法律原则上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这项原则在法学上也被称之为“从新原则”C.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内容的行为规范D.法律生效后,必须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否则,“不知法者得免其罪”4.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B )。

A.最早实行宪政的英国宪法 B.以《独立宣言》为先导的美国宪法C.苏俄宪法 D.以《人权宣言》为其序言的法国宪法5.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 ( D )A.特别行政区的法 B.行政法规C.经批准承认参加的国际条约 D.共产党的政策6.某甲于1996年7月到某地办事,从此下落不明,其妻想要求法院宣告他失踪。

根据民法规定,她必须要在她丈夫下落不明满( B )年后才有权提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7.法是以( B )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A.国家意志性 B.权利义务B.国家强制力 D.社会关系8.下列部门法中,属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法典的是( B )。

A.宪法B.刑法C.民事诉讼法 D.行政法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B D )A.法是由国家制定的、而非认可的 B.法是由国家认可的、而非制定的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法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的2.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B C D)A.宗教信仰自由 B.结社自由 C.言论、出版自由 D.集会、游行、示威自由3.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C D)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国务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 1 页共11 页。

国开电大《法律实务》综合习题3辅导资料

国开电大《法律实务》综合习题3辅导资料

任务三一、判断题1.法律行为是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情况。

×2.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3.已满十三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5.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律无效。

×6.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定代表人承受。

×7.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8.遗产分割时,无需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9.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10.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11.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12.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行政案件适用简易程序。

×二、单项选择题1.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D )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A.民事违法B.行政违法C.经济违法D.刑事犯罪2.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 C)以下。

A.6个月B.1年C.2年D.3年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第一顺序监护人是(C )。

A.父母B.子女C.配偶D.其他近亲属4.下列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的是(B )。

A.配偶B.兄弟姐妹C.子女D.父母5.股东大会作出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 C )以上通过。

A.1/3B.1/2C.2/3D.3/46.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A )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A.10日B.15日C.20日D.30日三、多项选择题1.《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BCD)。

A.有期徒刑B.没收违法所得C.责令停产停业D.行政拘留2.自然人有(AD )情形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律基础与实务》辨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88)
盗传必究
辨析题
1.无论是完全行为能力人,还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无行为能力人,都可以委托他人代理自己进行民事法律活动。

判断:(x )
理由:只有完全行为能力人才有资格行使委托代理权。

无行为能力人因其认识、判断能力的限制,在法律上不具有实施该行为的能力。

限制行为能力人只能实施与其认识、判断能力相适应的行为和活动。

2o法人应以自己独立的财产对外承担责任,并且不以自己所有或经营管理的财产为限。

判断:X
理由:根据法律规定,法人的财产责任为有限责任。

首先,法人应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责任;其次, 法人仅以白己所有或经营管理的财产为限,对外承担责任。

3o王某(20周岁)同李某(15周岁)共同人户盗窃了价值5000元的私人财物,但他们不构成共同犯罪。

判断:V
理由:构成共同犯罪的行为人必须具备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

在木案中,李某是相对负刑事责任能力人,他仅对法律规定的少数几种犯罪负刑事责任,其对盗窃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因此,在木案中,王某构成了单独犯罪,李某不构成犯罪。

4.不是所有的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执行程序。

判断:V
理由:执行程序不是民事审判程序后的必经程序,当事人正常地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就不会启动执行程序。

5.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判断:X
理由: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6.王某翻墙来到邻居的阳台准备进入屋内偷窃,忽然听到屋里有响声,以为来了人,急忙逃走。

实际上并没有人来,是风大引起的声音。

可见,王某是自动中止了犯罪,属于犯罪中止。

判断:X
理由:王某是盗窃罪的未遂形态。

虽然表而上看,王某是自己停止了犯罪,但实际上他并非出于白愿。

王某停止犯罪是被迫的,没有自动性。

因而,王某是盗窃罪的未遂形态,而不是中止形态。

7.依据刑法规定,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一律不得适用死刑。

判断:X
理由:根据刑法的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8.法院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中,一审判决被告甲败诉。

甲不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依据
“上诉不加刑"原则,二审法院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对原一审被告甲的处罚。

判断:X
理由:“上诉不加刑”原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不适用于民事案件。

在该民事案件中,二审法院对案件的审理不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

9.国家行政权力只能由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享有,公民不能享有这项权力。

判断:J
理由:国家行政权力,或称行政权,属于权力性质。

权力是指一定的机关或组织依法所具有的支配力
量,只能由特定的行政主体所享有。

公民只能做为权利的主体。

10.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一年,利害关系人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宣告其为失踪人。

判断:X
理由: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两年,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其为失踪人。

11.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利益的权利,即权利人的胜诉权消
灭。

权利人的实体权利也因法律不予保护而消灭。

判断;X
理由: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消灭,而实体权并不丧失。

因为根据法律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12.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也不公开进行。

判断:X
理由:根据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审理过程是不公开的,但判决必须公开,这也是公开审判制度的内容之一。

13.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债权人甲与债务人乙规定,乙将自己家的电脑移交甲占有,在乙不能履行债务时,甲有权就该电脑的财产价值优先受偿自己的债权。

这种担保方式即为抵押。

判断:X o
理由:此为质押。

作为担保物权,质押必须转移担保物归债权人占有,而抵押是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的。

14.甲有一批货要卖出,他找到乙,向乙言明这批货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和交货方式等事项,并给乙3天时间考虑。

乙在2天后回复甲,表示其他都可以接受,但价格须下浮10%。

据此,甲的行为是要约,乙的行为是承诺。

判断:X。

理由:甲的行为是要约,但乙的行为不是承诺。

因为乙对价格提出了变更要求,价格是要约的实质性内容,由于对要约的实质性内容进行了变更,所以,乙的回复是一个新的要约。

15.张某放火后乘着现场的混乱混入人群中,甲悄悄地紧随其后,张某毫无察觉。

当张某与群众在一旁观望火势时,甲已接近到张某的身边,突然用手中的水果刀猛刺张某的腿部,以防他逃跑。

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判断:X o
理由:(1)不属正当防卫,因为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结束。

(2)正当防卫必须发生于犯罪行为正在进行的过程中。

甲的行为是故意伤害。

16.国际法的效力源于超越国家的“世界政府”对规则的制定。

判断:X。

理由:国际法规范是经由国家之间的协议形成的,国家的同意和国际社会的公认是国际法的效力根据。

国际上并不存在超越国家的“世界政府”。

17.法的实施每时每刻都要借助国家政权及其暴力系统,只有借助国家暴力系统法才得以实施。

判断:X
理由:如果法律得到了遵守,就不需要国家政权或暴力系统的介入。

例如,一般民事违法行为,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赔偿等方式进行纠正或弥补。

18.无论是完全行为能力人,还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无行为能力人,都可以委托他人代理自己进行民事法律活动。

判断:X
理由:只有完全行为能力人才有资格行使委托代理权。

无行为能力人因其认识、判断能力的限制,在法律上不具有实施该行为的能力。

限制行为能力人只能实施与其认识、判断能力相适应的行为和活动。

19.王某翻墙来到邻居的阳台准备进入屋内偷窃,忽然听到屋里有响声,以为来了人,急忙逃走。

实际上并没有人来,是风大引起的声音。

可见,王某是自动中止了犯罪,属于犯罪中止。

判断:X
理由:王某是盗窃罪的未遂形态。

虽然表面上看,王某是自己停止了犯罪,但实际上他并非出于自愿。

王某停止犯罪是被迫的,没有自动性。

因而,王某是盗窃罪的未遂形态,而不是中止形态。

20.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根据这一规定,在人民法院依法确定某人有罪之前,他不应被认定为罪犯。

判断;V
理由:根据该原则,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只能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未经依法判决,人民法院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

换言之,在被依法确定有罪之前,任何人都不应被视作罪犯。

21.甲有一批货要卖出,他找到乙,向乙言明这批货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和交货方式等事项,并给乙3天时间考虑。

乙在2天后回复甲,表示其他都可以接受,但价格须下浮10%。

据此,甲的行为是要约,乙的行为是承诺。

判断:X
理由:甲的行为是要约,但乙的行为不是承诺。

因为乙对价格提出了变更要求,价格是要约的实质性内容,由于对要约的实质性内容进行了变更,所以,乙的回复是一个新的要约。

22.张某放火后乘着现场的混乱混入人群中,甲悄悄地紧随其后,张某毫无察觉。

当张某与群众在一旁观望火势时,甲已接近到张某的身边,突然用手中的水果刀猛刺张某的腿部,以防他逃跑。

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判断:X
理由:(1)不属正当防卫,因为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结束。

(2)正当防卫必须发生于犯罪行为正在进行的过程中。

甲的行为是故意伤害。

23.法院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中,一审判决被告甲败诉,要求甲赔偿乙人民币2万元。

甲不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依据“上诉不加刑”原则,二审法院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甲对乙的赔偿金额。

判断:X
理由:“上诉不加刑”原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不适用于民事案件。

在该民事案件中,二审法院对案件的审理不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

24.国际法的效力源于超越国家的“世界政府”对规则的制定。

判断:X
理由:国际法规范是经由国家之间的协议形成的,国家的同意和国际社会的公认是国际法的效力根据。

国际上并不存在超越国家的“世界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