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语文化翻译共34页
称谓文化与翻译

宝玉退出,来至后面,进入上房。邢夫人见 了他来,先倒站了起来,请过贾母的安,宝玉方请 安。(24) Bayou went to the back, to Lady Xing‟s apartment, and when she had risen to convey her respects to his grandmother he bowed on his own account.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 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 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ished. 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Jia.
3. 重视血缘观念。在古代,无论是帝王之家, 还是普通老百姓家庭,都把巩固血缘关系,维持血 缘关系的纯洁性视为头等大事。而西方社会强调个 人的独立性,因此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在家族 内部,血缘观念比较淡薄,亲属关系松散。
4 重视门第观念(family status)。所谓“门第”, 指家族的等级,根据姓氏,有高低贵贱之分。
她从贫苦的姑家,又转到更贫苦的姨家。 (萧红《王阿嫂的死》) She had lived for a while with some impoverished paternal relatives, then had been bundled off to some maternal relatives who were, if anything, even worse off.
Xifeng drained her cup and thought for a second. “In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month,” she began,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a family was having a fine lively time, enjoying lanterns and drinking together. There were the great grandmother, grandmother, grandmothersin-law, daughter-in-law, grand-nephews and a pack of grea-great-grandsons, as well as grand-daughters and grand-nieces on the paternal and maternal sides, and grand-nieces on the brothers‟ and sisters‟ sides…Aiya, it was really lively…”
习俗文化与翻译

称谓语是习俗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 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具有极其重要 的社会功能,起着建立、保持和加强人际关 系的作用。
称谓语又是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不同文化的 传统规范与价值取向。不同的文化传统有不 同的称谓系统。
亲属称谓语
02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汉语和英语拥有各自 独特的称谓体系。就亲属体系而言,在这两种 不同的语言里,对一个概念所指和使用的范围 也不尽相同。如果没有特定的语言环境,一些 看起来很简单的亲属称谓却无法理解和翻译。 Brother Sister Cousin 哥哥/弟弟 姐姐/妹妹 表兄弟、表姐妹/堂兄弟、堂姐妹
亲属称谓英汉对照
02
04 子女辈
例:一旦到了都中,进入神京,雨村
先整了衣冠,带了小童,拿着宗侄的名帖, 至荣府的门前投了。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书,即忙来相会。
译文:In due course they reached the capital and entered the city. Yutsun spruced himself up and went with his paces to the gate of Jung Mansion, where he handed in his visiting-card on which he had styled himself Chia Cheng‟s “nephew”. Chia Zheng, who had received his brother-in-law „s letter, lost no time in asking him i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问候语,大都脱离了他们产生初期那种对人 表示关心、讲究具体实用的特点。人们见面 时说出这些应景式的问候语,其实并不要求 对方明确回答,即使对方答非所问也不会计 较,只要发出的信息被对方知道了,就算实现 了打招呼问候表示友好和礼貌的目的。但来 自英语国家的朋友,常常会产生误会。
汉语称谓语的语用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浅析《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的写作风格2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3 关于数字在英语商务合同中的应用的讨论4 互联网对英语翻译的影响5 试析《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色彩6 英汉习语渊源对比及其常用分析方法7 从语用角度和文化角度浅谈隐喻的翻译8 浅析哈利波特中的女巫形象9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10 Living in the Crack: A Study of the Grotesques in Winesburg, Ohio11 英语新闻标题中名转动词的认知阐释12 从心理学角度探析爱米莉的爱情悲剧13 女孩与玫瑰—《秘密花园》中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4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15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6 浅析《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的写作风格17 Feminism in Eileen Chang's works18 浅析文化差异对中西商务谈判的影响19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对比分析20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研究21 从《永别了,武器》中看战争对人性的影响22 析《远大前程》主人公性格之路23 以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为个案研究如何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24 Which Woman is More Popular in Modern Society: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ss and Jane25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主义分析26 哈代的女性观在苔丝中的反映27 英语委婉语成因及其在政治方面的应用28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 View of Body Language29 中英基本颜色词比较和翻译30 佩克拉的忧伤--解读《最蓝的眼睛》31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三次婚姻32 从关联理论看鲁迅作品《孔乙己》中的反讽33 广告翻译策略初探34 《坎特伯雷故事集》的现实主义特征35 On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Religion and Love in The Thorn Birds36 海明威笔下的另类反英雄——评《艾略特夫妇》和《雨中的猫》中的男性形象37 汤婷婷对中国文化的曲解和困境38 简爱和林黛玉的反叛性格对比分析39 商标词翻译的本土化40 从译者的读者意识看童话英汉翻译41 视角转换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中汉译的应用42 论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母女关系43 非言语交际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44 从心理学角度看哈克贝利.费恩的性格45 《简爱》中女性主义之探究46 从《蝇王》中的象征看人性的恶47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节奏分析48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49 从电影《刮痧》看东西方文化差异50 从制度文明起源的角度浅谈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51 从思维方式看中英科普文章的差异52 An 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53 《马丁•伊登》中马丁•伊登美国梦的分析54 言语行为理论在戏剧《芭芭拉少校》对白分析中的应用55 中英文商标翻译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56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57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看《德伯家的苔丝》58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中隐喻的分析59 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的语用研究60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抽彩》女主角的命运61 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石化现象62 目的论视点下的广告翻译原则63 论《蝇王》中戈尔丁对人性之恶的解析64 Verification of Soft Term in Letter of Credit65 霍桑在《红字》中对人的罪恶的探究66 从商业性角度论电影名称的翻译67 《边城》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河流的比较研究68 英汉恭维语及其应答的对比分析69 从英汉动物成语比较中英文化差异70 外贸英语函电的文体特征及翻译对策71 论“迷惘的一代”--以海明威为个案72 雅诗兰黛在中国成功原因的分析73 佛罗多与亚拉冈:悲剧虚构型模式中的低模仿英雄与喜剧虚构型模式中的高模仿英雄74 分析与比较中美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及其未来的发展75 从词汇对等角度看《红楼梦》中“笑”一词的英译76 《简爱》的特征—一位独立的女性77 Approaches to the Limits of Translatability for English Palindromes78 从《都柏林人》看乔伊斯的美学思想79 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80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魅力81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意象分析82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分析83 广告翻译84 王尔德童话中的毁灭与拯救85 Cultural Barriers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s86 从高校课桌文化透视当代大学生的内心压力87 从纽马克的关联翻译法看中国高校名称的翻译88 An Analysis of Vampire Image in Fevre Dream by George Martin89 浅谈《圣经》故事与英语学习90 农村学生英语学习情感障碍分析91 现代英语情歌中的隐语研究92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93 绝望而不言败的抗争——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94 《我,机器人》中苏珊•卡尔文的女性角色分析95 On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Belittling the Female96 西方骑士精神与中国侠义精神的比较研究—以《亚瑟王之死》和《水浒传》为例97 亨利•詹姆斯的《金碗》中的婚姻观98 A Contrastive Stud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R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99 A Brief Study of Chinglish in C-E Translation100 《宠儿》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101 从宝洁公司的运营模式看美国文化的多样性102 《希腊古瓮颂》中的艺术和永恒之美103 从认知视角谈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104 Comparison of Tea Ceremony between China and Japan105 An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Viol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106 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瘫痪主题分析107 论《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利夫的性格108 嘉莉悲剧的原因探析109 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110 爱与正义:《杀死一只知更鸟》主人公阿提克斯•芬奇形象解读111 浅析新闻中模糊语的翻译112 语法翻译法视角下的中学生英语家教辅导113 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的自传性分析114 论《英国病人》中角色的自我认知115 Feminist Consciousness Shown on Scarlett O'Hara Impacts upon Today's Female116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17 论《红字》中的奇异情景118 中西方传统女权主义思想异同比较——王熙凤与简爱之人物性格对比分析119 论《看不见的人》黑白文化矛盾体120 Pragmatic Differences of Politen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121 通过阅读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122 接受美学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II》为例123 论《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物的影响124 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技能125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Marriage126 从文化视角浅谈旅游英语翻译127 我对直译和意译的看法128 浪漫主义天性和实用主义个性之间的冲突——评《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性的矛盾129 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中的消费主义思想探索130 Analyzing Rh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the Mixture of Fire and Ice 131 《厄舍古屋之倒塌》的主题及其象征意义的分析132 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133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134 论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外贸函电翻译中的适用性135 从功利主义角度分析查尔斯•狄更斯《艰难时世》中露易莎和汤姆的教育悲剧136 《荆棘鸟》中主要女主人公爱情观比较137 《三国演义》中带数字的词语翻译研究138 《沉默的羔羊》三部曲中汉尼拔博士性格探析139 英语环境的营造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140 被忽视的主人公——析《简爱》中的疯女人141 浅析造成盖茨比悲剧的因素142 论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143 报刊杂志词频分析与大学英语教学中词频分析的比较144 《远大前程》与《名利场》叙事技巧比较研究145 英语外贸电子邮件的语篇分析146 An Image of Eternal Charm—An Interpretation of Scarl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147 “eye”的认知分析148 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Barack Obama’s Inauguration Speech149 论基督教教义对美国人慈善观的影响150 《基督山伯爵》中等待和希望的哲学151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析《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婚姻悲剧152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53 艾丽斯•沃克《紫色》中的书信体叙事研究154 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中的对比艺术155 从女权主义视角分析《红字》中海斯特白兰的形象156 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157 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技能158 中西方饮料的跨文化差异159 The Gothic Beauty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Allan Poe’s Short Stories160 不一样的颤栗—东西方恐怖片的比较161 爵士时代下的狂欢化精神——解析豪华宴会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写作手法以及作用162 培养元认知策略,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63 The Application of Role-pla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164 功能对等理论在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应用165 论《教授的房子》中圣彼得教授对自我的追求166 浅论广告语汉译的美学效果167 英语体育新闻中模糊语言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对策168 报刊英语新词的汉译169 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170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under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171 解读艾丽斯沃克的《日常用品》中的黑人女性文化172 The Same Experience, Different Life—The Comparison between Jane Eyre and Lin Daiyu 173 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分析《成长的烦恼》中的言语幽默174 理智胜于情感175 《红楼梦》两英译版本中姓名翻译的对比研究176 中西方酒文化对比分析177 守望爱情的孤独勇士--论电影《暮光之城》爱德华的永恒魅力178 从《飘》中人物性格分析看适者生存的道理179 浅析电视媒体的品牌战略180 On Success of Gone with the Wind181 浅谈数字翻译中的文化因素182 从美国刑侦剧《犯罪现场调查》看讯问过程中合作原则的违反183 从文化差异角度来分析习语的翻译184 论基督教对信徒的影响分析185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英社交称谓186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187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功能188 守望何物--《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困惑189190 从《推销员之死》看消费主义时代美国梦的破灭191 《紫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92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93 网络热词来源及翻译策略研究194 On Eliza’s Independent Awareness in Pygmalion195 埃兹拉•庞德和意象主义196 英国战争史对英语习语的影响197 在现实与理想间挣扎——论巴比特的无助与无奈198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研究199 《太阳照样升起》内外的迷惘一代200 Passion & Religion —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he Thorn Birds。
传统称谓用语及谦敬辞说略

传统称谓用语及谦敬辞说略作为有着高度文明向度的华夏民族,先民们的优雅是今天的我们难以企及乃至难以想像的。
古人“自卑而敬人”,无处不体现着恭谦的君子形象,这也正是礼仪之邦和民族文化最为典型的外在体现。
礼者,理也。
《礼记·曲礼上》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行修言道,礼之本也。
”传统的称谓用语,主要用在书信、礼帖、匾额和幛联等处,这也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最基本功课。
至今在港台和东南亚华人圈中,以及日韩等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地方,此风依然犹存。
下文依前人书札整理传统称谓用语及谦敬辞之两部分:一、大称呼在称呼前冠一“大”字,彰德望、示尊崇,以显恭敬之礼,此谓之“大称呼”。
一般用于匾额、幛联、柬帖及正式行文之中。
称长及平辈尊者:大德望大硕望大时望大齿望大乡望大有道大硕德大郡望大徵君大漳望大懿望大懿德大淑德大慈范称亲家:大姻望大戚望称女子:大闺秀大闺彦称妇人:大阃仪大淑德称幼辈:大英畏大英杰大俊才大茂才大时彦称典史:大佐理大椽史称武举:大干城大武元通称读书人:大文元大养元大案元(大案元亦称于童生)称僧人:大禅师大国师大乘宗称道人:大真人大法师大元宗僧道称俗家:大护法大檀越称商贾:大泉师大素封称医生:大国手大壶公大岐黄称画匠:大画史大绘史称木匠:大工师大班师称地理:大堪舆大辩方称星士:大参玄大星伯称相士:大风鉴大冰鉴称卜士:大太史大詹尹称业师:大教铎大振铎大木铎称人族:大盛族大阀阅大巨族大潭府称媒妁:大月老大冰人大红叶称岳父:大泰山称岳母:大泰水称女婿:大东床大乘龙称恩人:大恩相称恩家:大恩府二、除正规严肃的大称呼外,普通常用于书信的自我谦称、提称以及恭敬用语:驾临类:驾临光临贲临宠临早临台从类:台从,古代用于贡生以上有品职者,今通用。
用于士人:文轩文斾(通用:文舆台驾)用于至亲长辈:尊驾女性平辈间及对幼辈:香车鸾舆台下类:台下座下阁下尊座侍右(此通用)用于祖父母、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用于长辈:尊前尊鉴赐鉴道鉴尊右侍右用于长辈女性:懿鉴懿座妆前用于师长:函丈青照道席尊鉴撰席史席左右帐下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用于幼辈:青览青盼文几几右用于同学:研右文几砚席台鉴用于女性:妆次慧鉴淑览芳鉴用日类:传统格式用文,正月请客作新正某日;余本月写本月某日,本月之上写“占吉”二字;单帖:即日写即午、明日写明午(亦作翌午);如刻下迎贺娶亲者写即刻喜酌,迎贺二字置于中间顶部;今夜请客写今宵候、明晚请客未宵候。
称谓文化

除此而外,谦称还常用“愚”、“浅”和“拙” 等构成,如愚兄、浅见和拙作,在别人面前称自己 的妻子为“拙荆”和“拙妻”;敬称则用“明”、 “哲”、“仁”和“高”等构成,如明公、哲嗣 (对别人的儿子的敬称)、仁兄、高见和高招,还 有一个“贤”,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弟、贤妻、 贤侄和贤婿等。
此外,旧时用于称呼对方或跟对方职位有关的敬词, 还有“台”,如兄台、台鉴、台启,问别人表字叫 “台甫”;“钧”,一般用于尊长或上级,如钧座、 钧鉴和钧启;“座”,一般是下属对上级的敬称, 如叫军长为军座、师长为师座、团长为团座、处长 为处座、局长为局座。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礼记•曲礼》:“百年曰期
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 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 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 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总角:幼年泛称。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 志于学……”)
16岁称碧玉年华;破瓜之年(旧时文人拆“瓜”字 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摽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三类是妇女往往用“妾、婢、奴、奴婢”等表示歉 下。“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 四类是君主常用“寡人(寡得之人)、不毂(不善之人)、 孤(孤独之人)”表示谦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 矣。”(《孟子•梁惠王上》) 这些谦称都可译成”我”。
口译中的中文称谓翻译

3.有些部门或机构的首长或主管的英译,可以一些通用的头 衔词表示,例如下列机构的负责人可以用 director, head 或 chief 来表示: 司(部属)department 厅(省属)department 署(省属)office(行署为administrative office) 局 bureau 所 institute 处 division 科 section 股 section 室 office 教研室 program / section 例:局长 director of the bureau; head of the bureau; bureau chief。
7.以 director 表示的职位的副职常以 deputy director 表示。此外,secretary, mayor, dean 等头衔的副职也可冠以 deputy,例如: 副秘书长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耐书记 deputy secretary 副市长 deputy mayor 副院长 deputy dean
10.有一些行业的职称或职务系列中,最高级别 的职位冠以 “首席”一词,英常用 chief 来表 示: 首席执行官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EO) 首席法官 chief judge 首席顾问 chief advisor 首席检察官 chief inspector / prosecutor 首席仲裁员 chief arbitrator 首席监事 chief supervisor 首席播音员 chief announcer / broadcaster 首席代表 chief representative
8.学术头衔系列除了含“正”“副”级别的高级 职称和中级职称外,还有初级职称如“助理”, “助理”常用 assistant 来表示,例如: 助理 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助理研究员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助理工程师 assistant engineer 助理编辑 assistant editor 助理馆员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of... (e.g. library science) 助理教练 assistant coach
中西方称谓语差异与翻译

一、中西方称谓文化差异 (一)亲属称谓 中国的亲属称谓系统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 称谓系统,其称谓词语更是纷繁复杂。 赵元任先生 在《中国人的各种称呼语》中列举了 110 种亲属称 谓语,每一种称谓语又有正式名称。 在西方,亲情观念相对淡薄很多,亲属称谓数 量不仅少而且简单。 英语中大体含有 11 个亲属称 谓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father, mother, son, daughter,brother, sister, uncle, aunt , cousin。 其中 cousin 不仅没有血 缘 关 系 之 分 , 甚 至 没 有 性 别 之 分,既可以指堂哥堂弟表哥表弟,也可指堂姐堂妹 表姐表妹,由此词翻译也可以看出汉语称谓语中血 缘关系和性别特征都很明显。 另外,在中国,人们在实际交往中与对方关系 密切时也常常使用亲属称谓称呼来表示亲近,而且 加尊﹑仁﹑贤等以示尊重。 对年长一些的称仁兄﹑尊
译 文 2:I spend all my time on call at the inner gate, Madam. I’ve no means of knowing what the master does outside.
称谓语的翻译

• 24) 啪地一声响,那支象牙鸦片烟枪断成两 截。 • Crack! The long ivory opium-pipe broke into two. • 25) 啪地一声,老人把鸟笼的门给关上了。 • The old man slid down the cage-door with a click.
• • • • •
20)“嘎---”传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Quack!” came the cry of a startled water bird. 21)“砰---”老杨开枪了。 “Bang!” Old Yang fired. 22)老杨只是嘿嘿笑了几声,拍着枪连声说: “好枪,好枪!” • Old Yang chuckled, patted the gun and said, “Excellent shotgun! Excellent indeed!”
• 因境择词 • 22) 登!登!登!一阵楼板响,匪徒们上楼 了。 • Then followed a loud clump, clump, they rushed up the stairs. • 23) 她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了。 • With these words she clattered downstairs.
• 13)“这就是尊夫人了?” 张医生问道。 • “Is this your worthy wife?” asked Dr. Chang.
声音词的翻译
• 声音词是以模仿动作事物的声音构成的词。 它的所指意义是模仿的声音,语用意义是 该词的修辞效果。声音词的突出功能就是 美感功能,使语言生动鲜明,绘声绘色, 增加艺术效果。英汉语都有声音词,由于 词语构成和声音象征性的不同,汉译英时 需注意酌情调整,特别要留心常用声音词 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