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2023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宇宙”,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恒星、行星、银河系等,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单元共有5课,分别是《宇宙中的恒星》、《宇宙中的行星》、《宇宙中的星系》、《太阳系家族》和《探索宇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宇宙的概念和知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宇宙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恒星、行星、星系的基本概念,掌握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恒星、行星、星系的概念及其区别。

2.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宇宙相关知识的PPT,用于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关于宇宙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用于板书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美丽的宇宙图片,如星空、行星等,引导学生关注宇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你们对宇宙有什么了解?宇宙中都有哪些奥秘?”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恒星、行星、星系的概念,以及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通过PPT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宇宙中的各种天体。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总结恒星、行星、星系的特点。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将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重量变(重),体积变(大),放在水中是(沉),沉浮状况(没有)改变。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在日常生活中,(萝卜)(木块)(泡沫塑料)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浮的,(小石子)(橡皮)(铁块)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沉的。

物体的沉浮及自身的(重量)(体积)(材料)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而且方向(相反)。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及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沉和浮一、填空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物体的沉浮及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一样,〔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一样,〔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一样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2、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1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2.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的沉浮既和《体积大小》有关还和《重量》有关;大小相同的物体,越《重》越容易《沉》,越《轻》越容易《浮》。

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越《小》越容易《沉》,体积越《大》越容易《浮》。

3.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4.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5.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6.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7.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8.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9.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0.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当物体静止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

11.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1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或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3.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马铃薯在《浓盐水;浓糖水》等液体里都能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4;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物体比相同体积的水重会《下沉》;比相同体积的水轻会《上浮》。

15;测量液体轻重的仪器叫作《比重计》。

16;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17;《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总结资料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总结资料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
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
7、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如何解释呢?(课本P8)
答: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排开的水量就小,它受到的浮力就小。造成大轮船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货物。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
8、我们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课本P9)
答:①在小船底部粘上一些橡皮泥;②将小船的底部做成斜锥体;③可以在小船的四周加上船沿,心量使小船的四周重量相等;④可以通过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保持船的平稳。
9、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课本P14)
答: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答: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
12、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P16)
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3、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一个沉,一个浮,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P19)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本文档将介绍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

以下是
重要的科学概念和内容:
1. 太阳能:太阳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能量来源。

通过太阳能,
我们可以获得光和热。

太阳能可以被用于发电、供暖和照明等方面。

2. 物体的天然和人工特征:物体的天然特征是指与生俱来的特性,如颜色、形状和质地等。

人工特征则是指人为工艺所添加的特性,如人造材料和调制的颜色。

3. 材料的可塑性:材料的可塑性指其改变形状的能力。

一些材
料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可以通过加热、挤压或拉伸等方法改变其形状。

4.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溶液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
度与温度、压力和溶剂的种类有关。

5. 灭火器的使用:灭火器是用来扑灭火灾的工具。

常见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正确使用灭火器能够保证人们的安全。

这些知识点是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探究科学的奥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知识点汇总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改变。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3、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4、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情况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5、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增大。

8、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9、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0、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1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14、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5、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6、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7、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8、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

19、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是靠改变自身的重来实现沉浮的。

20、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1. 物质的分类和变化
1.1 物质的分类
- 固体:拥有一定形状和体积,不易变形。

- 液体:没有固定形状,有一定体积,可以流动。

- 气体: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能够自由流动。

1.2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物质的形状、体积或状态发生改变,但其组成成分没有变化。

- 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成分发生改变,生成新的物质。

2. 火的产生和燃烧
2.1 火的产生条件
- 可燃物:能够和氧气发生反应的物质,如木材、纸张等。

- 氧气:空气中的一种气体,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 火源:引发可燃物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如火柴、打火机等。

2.2 燃烧的过程
- 点燃:将火源接触到可燃物上,使其开始燃烧。

- 进一步燃烧:燃烧物质与氧气进行剧烈反应释放出大量热和光。

- 消失:当可燃物燃烧完全,燃烧过程终止。

- 灭火:采取适当的措施将燃烧过程停止,如用水、灭火器等。

3. 地球运动和太阳系
3.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自转: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一天。

- 公转: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一年。

3.2 太阳系的组成
- 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系的主要能量来源。

- 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如地球、火星等。

- 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如月球围绕地球运行。

以上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复资料,希望对你的考试有所帮助,加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两种液体 一样吗?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 马铃薯、清水和浓盐 水的轻重。
小结: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 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
测量液体 密度的工 具
沉浮原理
• 古希腊物理学家 阿基米德 王冠的秘密 • 阿基米德定律: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
体积依次由大到轻小排列
相同体积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改变了它的沉浮状态。
空气 水
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会怎样?
我们改变了什么?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叫做排开的水量
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 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 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 改变了橡皮泥的体积, 排开的水量增大了(浸入水中 增大了)。
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 曹冲称象 浮着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
力,受到的浮力一样,那受到的重力也一 样。
单元小结:
1、怎样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的 沉浮现象?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 么规律? 3、石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 积的石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4、木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 积的木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 积的物体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6、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 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比较有关)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
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重力-拉力
(在空气中的重量)-(水中的重量)
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 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小,排开的水量越 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小。
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做液滴加热实验: 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 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
小结:
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浸入水的体积小) 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浸入水的体积大)
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 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 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 力。
浮力 重力
上浮物体
浮力
重力
拉力
上浮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大于重力)
浮力=重力+拉力
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 就是泡沫塑料块(或其它上浮物体) 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实验结论: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小。
下沉物体
1、在空气中测出石块的重力 2、在水中测出石块的重力
3、比较两次测得的结果。
空气中的重力 128 N
水中的重力 80 N
这两次测量出来的大小一样吗? 哪里的拉力大,哪里的拉力小?
为什么会出现拉力大小不同呢?
沉和浮
沉浮有一定的标准,不沉到水底的就是浮
整个苹果
半个苹果
半个苹果 1/4的苹果
一块木头
两块木头
பைடு நூலகம்三块木头
同种材料构成 的物体,改变 它的重量和体 积,沉浮状况 不改变。
半块橡皮
¼ 橡皮
一个回形针 两个回形针
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沉浮会是怎样?
体积相同的圆球由重到轻排列
重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沉浮会是怎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