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综合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2020-2021统编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精选及答案

2020-2021统编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精选及答案一、高中语文图文转换1.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怎样的现象?对此,你有何看法?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答案】现象:名目繁多且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臆造节日”异军突起,掩盖了传统节日。
看法1:传统节日被商业化的“新节”淡化,亟需“抢救”。
看法2:节日也需要创新,不必一味严肃,新节日带来新快乐。
【解析】【分析】画面显示的是一个年轻人记得的节日:“5·17”谐音“我要吃”,名为“吃货节”;“5·18”谐音“吾要发”,名为“理财节”;“8·8”名为“爸爸节”;“11·11” 里有四个阿拉伯数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而光棍在中文有单身的意思,名为“光棍节”。
但对于传统的节日“七夕节”却无印象。
由此触发的应该是对传统节日的一些思考,传统节日被商业化的“新节”淡化,亟需“抢救”。
节日也需要创新,不必一味严肃,新节日带来新快乐。
故答案为:现象:名目繁多且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臆造节日”异军突起,掩盖了传统节日。
看法1:传统节日被商业化的“新节”淡化,亟需“抢救”。
看法2:节日也需要创新,不必一味严肃,新节日带来新快乐。
【点评】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仔细观察,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读懂图示的意思。
答题时注意把这些转化为语言,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即可。
这幅漫画由一个人和几个节日组成,这几个节日很明显不是中国传统节日,而是根据数字的谐音或形象臆造出来的,所以这幅漫画反映的是名目繁多且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臆造节日”异军突起,掩盖了传统节日。
对这种现象的看法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言之有理即可。
2.为提高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能力,某中学学生会计划举办一次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活动安排如下图,请用一段话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安排的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案】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由筹备、活动和总结三个阶段构成。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语文分类:图文转换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1.下面两幅图都是有关口语交际的,请整合图1、图2的内容,写一段文字,介绍口语交际如何才能做到得体。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简明,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答案】得体的言语一定是适度的,既要关注交际心理的适度,也要注意修辞的适度。
极度忽视交际心理或修辞的言语是不得体的,一味迎合交际心理或极度追求修辞也不能算是得体的。
【解析】【分析】读这两幅图,图中有纵坐标和横坐标,图1的横坐标左边的内容是“极度忽视交际心理”,右边的内容是“极度关注交际心理”。
图2的横坐标左边表示的内容是“极度忽视修辞”,右边的内容是“极度关注修辞”。
两幅图的纵坐标上面都表示“非常得体”,下面都表示“非常不得体”。
综合两幅图分析图中的曲线的意思,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口语交际方面,极度忽视交际心理或修辞的言语是非常不得体的,一味迎合交际心理或极度追求修辞也不能算是得体的。
关注交际心理方面要适度,修辞方面也要适度,那么,言语一定是得体的、适度的。
故答案为:得体的言语一定是适度的,既要关注交际心理的适度,也要注意修辞的适度。
极度忽视交际心理或修辞的言语是不得体的,一味迎合交际心理或极度追求修辞也不能算是得体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这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看标题,再看图示,不放过图示中的文字,然后概括答题。
整合图1、图2的内容可知得体的言语一定是适度的,既要关注交际心理的适度,也要注意修辞的适度。
极度忽视交际心理或修辞的言语是不得体的,一味迎合交际心理或极度追求修辞也不能算是得体的。
2.阅读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请简要描述画面内容。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
【答案】(1)画面左侧,一个人右手拿着纸币卷成的香烟,左手戴着金戒指拿着苹果手机,身上的领带、钱包、西装都挂着高昂的价格牌。
他身后是他的影子,影子中人的脑子一篇混浊,还打了补丁。
2020-2021备战高考语文 图文转换 综合题附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1.研究大国经济发展时,常会用到“大国内生能力”这个术语。
根据下面的图示,给其下一个定义。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45个字。
大国内生能力是________【答案】大国利用本国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增长和利用本国的市场优势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发展能力。
【解析】【分析】回答本题,首先确定“大国内生能力是……的国家发展能力”;然后根据图表的内容确定概念的特征:人口众多的市场优势可以拉动经济增长,物资丰富的资源优势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最后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结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者=种差+邻近属概念”的公式。
本题最终可整合成:大国内生能力是大国利用本国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增长和利用本国的市场优势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发展能力。
故答案为:大国利用本国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增长和利用本国的市场优势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发展能力。
【点评】该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完成这类题目,首先要理清内在联系,重点把握事理上的因果关系,注意发展变化所依赖的条件。
接着明确答题要求,关键明确答题范围、内容、字数、遣词造句、表述角度与表达方式等。
最后精心组织语言,注意表示次序、方位、事理等词语的选用。
2.下图是某机构对我国近40年结婚率和出生率情况所做的调查统计图,请结合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2002—2013年我国结婚率和出生率所反映的生育现状和表明的问题。
(2)请为解决上述现状拟写一句宣传语。
(不超过20字)【答案】(1)2002年—2013年,尽管结婚率不断提升,但是出生率仍然持续低迷。
出生率和结婚率背离表明结婚以后选择生孩子的家庭减少了。
(2)①结婚,我愿意;生子,我乐意。
②孩子,是我们最好的传家宝。
③生个宝贝,幸福加倍。
【解析】【分析】(1)本题的图是“某机构对我国近40年结婚率和出生率情况所做的调查统计”,调查的内容包括“结婚率”和“出生率”;第一题要求“用简明的语言概括2002—2013年我国结婚率和出生率所反映的生育现状和表明的问题”,找到2002—2013年这一时间段,从结婚率的走向来看,这一时间段的整体趋势是不断提升的,从出生率的走向来看,出生率是持续低迷,结婚率和出生率是背离的,这说明很多人结婚后选择不生孩子,这就导致生孩子的家庭减少了;(2)要想解决这一问,就得准确把握第一问中的“生育现状”,即“结婚以后选择生孩子的家庭减少”,然后再从鼓励人们生孩子角度拟写宣传标语,标语的中心要明确,即“鼓励生子”,同时用语要简洁,读起来能够朗朗上口。
2020-2021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的综合题试题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1.下面是成人高考报名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
【答案】网上报名完成后,到现场刷二代身份证打印信息进行核对,9月9日至13日确认信息是否正确,错误的要修改,然后验证是否符合报名条件,不符合的要进行人工学历认证或医学资格认证,合乎条件者现场确认,结束程序。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分析流程图的能力,注意流程的主线,在确保主流程的基础上重点注意特殊情况,如此题的“信息不正确”“不符合报名条件的处理”。
故答案为:网上报名完成后,到现场刷二代身份证打印信息进行核对, 9月9日至13日确认信息是否正确,错误的要修改,然后验证是否符合报名条件,不符合的要进行人工学历认证或医学资格认证,合乎条件者现场确认,结束程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本题是示意图的转换。
根据图示转化为文字的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兼顾图示中的各个要素。
首先要读清图示的标题注释,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
找出图示中每一个重点环节,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主干”;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
按照箭头方向用文字转述出来。
注意,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简洁、通顺、准确。
2.下面是我国各地春节不同习俗的框架图,请把它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案】我国各地春节习俗不同:浙江绍兴有“捧元宝”习俗,即用茶碗茶、茶叶蛋待客;福建厦门在元旦要出门拜祷玉皇大帝,称为“祭神”;广东潮州人要“等神水”,就是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
本题,首先认真分析框架图,这个框架图并不复杂,三种不同习俗后有对应的地区及习俗的内涵,把每一种习俗所对应的内容用文字表述清楚即可,要注意题干要求,不超过100字。
2020-2021高考语文试卷图文转换题分类汇编含解析(附答案)

2020-2021 高考语文试卷图文变换题分类汇编含分析(附答案 )一、高中图文变换专题训练1.下边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的“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活动表记”。
请指出活动表记的设计核心元素,并剖析活动表记设计的视觉成效及其意蕴。
【答案】① 活动表记以数字“70和”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徽五星及天安门作为设计核心元素,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庆典活动主题。
② 活动表记中,“70设”计成打开历史新的一页的视觉成效,“7的”造型又像节日的彩带,其漂浮的成效与醒目的金色立体国徽五星及天安门所在的圆形构成了一动一静的互动关系,既表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包含了重要节日的欢庆氛围。
【分析】【剖析】本题构图因素包含数字符号“70”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 周年,“ 1949 — 2019表”示建国时间和今年的时间,“ 7的”造型又像节日的彩带,其漂浮的成效与醒目的金色立体国徽五星及天安门所在的圆形构成了一动一静的互动关系,既表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包含了重要节日的欢庆氛围。
整个图案呈鲜红色,既与国旗的颜色一致,也增添了喜庆色彩。
寓意联合各个因素的含义综合思虑。
意思对即可。
故答案为:①活动表记以数字“70和”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徽五星及天安门作为设计核心元素,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庆典活动主题。
②活动表记中,“70设”计成打开历史新的一页的视觉成效,“7的”造型又像节日的彩带,其漂浮的成效与醒目的金色立体国徽五星及天安门所在的圆形构成了一动一静的互动关系,既表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包含了重要节日的欢庆氛围。
【评论】本题考察掌握图文变换的能力。
图文变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拥有创新特点的新题型,要求考生依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剖析有关资料,鉴别或发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资料进行综合性评论或推测。
解答本题时,一要察看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2.下边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修养整体框架图,请用文字表述该图的内容。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大题培优易错试卷)附详细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创作的漫画《跌一跤,且坐坐》,请按要求,表述画面内容并说明图画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内容:(不超过50字)寓意:(不超过30字)【答案】内容:画面描绘的是一个行路人跌坐在地上,包裹和雨伞放在旁边,漫画右上角题写“跌一交,且坐坐”等字样。
寓意:生活中人难免会跌倒,此时应从容淡定,笑对挫折。
【解析】【分析】本题说明主要内容时,要写出图中的关键点:坐在地上的人、身边的包裹和雨伞、图画的文字“跌一交,且坐坐”。
第二问要求写道理,注意不要就事论事,应把具象的画面转换为抽象的道理、观点,把“跌一交,且坐坐”的意思转化为“遇挫折,要从容”等。
故答案为:内容:画面描绘的是一个行路人跌坐在地上,包裹和雨伞放在旁边,漫画右上角题写“跌一交,且坐坐”等字样。
寓意:生活中人难免会跌倒,此时应从容淡定,笑对挫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2.下面是我国各地春节不同习俗的框架图,请把它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案】我国各地春节习俗不同:浙江绍兴有“捧元宝”习俗,即用茶碗茶、茶叶蛋待客;福建厦门在元旦要出门拜祷玉皇大帝,称为“祭神”;广东潮州人要“等神水”,就是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
本题,首先认真分析框架图,这个框架图并不复杂,三种不同习俗后有对应的地区及习俗的内涵,把每一种习俗所对应的内容用文字表述清楚即可,要注意题干要求,不超过100字。
2020-2021统编版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专题练习(附答案)

2020-2021统编版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专题练习(附答案)一、高中语文图文转换1.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整体规划,请用一段简明连贯的话转述图表的意思,要求要点完整,表述准确,不超过100字。
■三野|【答案】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三个阶段:第一轮专项复习,复习古诗文、现代文、语言运用、作文四个专题;第二轮综合复习,在做综合练习的同时进行专项突破;第三轮冲刺,主要是自主复习和热身训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本题由题干可知,所给图表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整体规划”图,由图片可知,起点为高三语言复习”,然后是复习的三个轮次。
第一轮:专题复习阶段”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古诗文”现代文”语言运用”作文”;第二轮:综合复习阶段”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综合练习”专项突破”;第三轮:冲刺阶段分为两部分,分别为自主复习”热身训练”。
考生按照流程图自上而下的顺序表述清楚即可。
故答案为: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三个阶段:第一轮专项复习,复习古诗文、现代文、语言运用、作文四个专题;第二轮综合复习,在做综合练习的同时进行专项突破;第三轮冲刺,主要是自主复习和热身训练。
【点评】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
2.阅读下面这幅华君武先生的漫画,然后说明画面内容并概括其寓意。
【答案】内容:画中的人全身缠裹着,腰间捆着带子,只露出一张脸。
画面上写有画中人的独白: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处襁褓。
”寓意:该画面讽刺了那种因惧怕失败、磨难和犯错误而自我保护起来,不再敢去进取和奋斗的人,批判了现实生活中逃避主义和不作为”行为。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漫画,分析漫画的题目主要有概括画面的内容,分析漫画的寓意,给漫画添加标题和解说词等题目,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
2020-2021高考语文专题训练---图文转换的综合题分类附详细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1.请描述下面的中国民间剪纸画,并说明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答案】描述:剪纸画由“福”“寿”两字和一头梅花鹿构成,画面是回头的鹿载着“福”,装着“寿”。
寓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生活幸福,健康长寿,俸禄丰厚。
【解析】【分析】注意主题图案中的“福”“寿”字和“鹿”的图案,再从其象征意义分析。
故答案为:描述:剪纸画由“福”“寿”两字和一头梅花鹿构成,画面是回头的鹿载着“福”,装着“寿”。
寓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生活幸福,健康长寿,俸禄丰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2.阅读下面一幅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1)请简要概括漫画的寓意。
(2)针对漫画反映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寓意:无线信号遍布现实,人们被其异化,使人们生活和思考的能力弱化乃至丧失。
(2)我认为过分依赖无线信号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信号的遍布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沉迷手机严重干扰人们正常的工作与休息,损害了人们的思考力,街头“低头”已成为马路安全又一新生“隐患”。
【解析】【分析】⑴看画面。
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
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
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
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地观察画面。
⑵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故答案为:⑴寓意:无线信号遍布现实,人们被其异化,使人们生活和思考的能力弱化乃至丧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创作的漫画《跌一跤,且坐坐》,请按要求,表述画面内容并说明图画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内容:(不超过50字)寓意:(不超过30字)【答案】内容:画面描绘的是一个行路人跌坐在地上,包裹和雨伞放在旁边,漫画右上角题写“跌一交,且坐坐”等字样。
寓意:生活中人难免会跌倒,此时应从容淡定,笑对挫折。
【解析】【分析】本题说明主要内容时,要写出图中的关键点:坐在地上的人、身边的包裹和雨伞、图画的文字“跌一交,且坐坐”。
第二问要求写道理,注意不要就事论事,应把具象的画面转换为抽象的道理、观点,把“跌一交,且坐坐”的意思转化为“遇挫折,要从容”等。
故答案为:内容:画面描绘的是一个行路人跌坐在地上,包裹和雨伞放在旁边,漫画右上角题写“跌一交,且坐坐”等字样。
寓意:生活中人难免会跌倒,此时应从容淡定,笑对挫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2.下图是某小区维修志愿服务队的徽标,请根据徽标内容为他们拟一份面向小区业主的推荐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90个字。
【答案】同在屋檐下,情暖一家人。
小区维修志愿服务队是您身边的一缕春风,能为您拂去电器维修的烦恼,能为您房屋的维护增添一道暖流,给他们一份信任,还您一份精彩。
敬请光临。
【解析】【分析】本题首先需要理解徽标的内容,然后再拟写推荐语。
要宏观把握其外形特点,说明画面内容时,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漏掉。
徽标中主要出现的是锤子、剪刀、螺丝刀、刷子等工具,还有房子等。
结合题干“某小区维修志愿服务队的徽标”提示,主要体现维修志愿服务队服务大家的宗旨。
可以写服务队的奉献精神,服务队给大家带来的方便,我们要信任服务队等。
题干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即可。
故答案为:同在屋檐下,情暖一家人。
小区维修志愿服务队是您身边的一缕春风,能为您拂去电器维修的烦恼,能为您房屋的维护增添一道暖流,给他们一份信任,还您一份精彩。
敬请光临。
【点评】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
推荐词,就是推广、介绍的文稿。
其推介范围广泛,比如推介某人、某事;推广某种产品,某个单位,某一书刊等等。
推荐词实质上也是一种广告词,但比广告词更为细致;且广告词大多附属于商业利益;而推荐词则多倾向于正能量的宣传。
此题根据某小区维修志愿服务队的徽标,要运用修辞手法写出,用语生动,有感染力。
要注意徽标主要构图要素:房屋造型、维修工具代表含义。
3.(2019•浙江)阅读下面某社区“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注】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1)用一句话概括“红色议事厅”工作职能,不超过15个字。
(2)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
要求:体现流程图主要内容,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字。
【答案】(1)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2)“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
①难事来自民意,很务实;②协调相关部门、人员解决难事,很切实;③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
【解析】【分析】(1)由流程图可知红色议事厅的主要职责是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2)本题要求,从“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
从红色议事厅处理的难事来源可知,红色议事厅处理的难事来自民意,工作很务实;从对事件的处理来看,红色议事厅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解决难事,工作很切实;从红色议事厅的监督机制来看,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的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据此可以评价红色议事厅的工作机制——工作很实在。
故答案为:⑴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⑵“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
①难事来自民意,很务实;②协调相关部门、人员解决难事,很切实;③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以及概括分析图表的能力。
具体考查流程图。
解答此类题目,先确定叙述顺序,方框里的词语不能被遗漏,注意箭头走向,不能违背这一顺序,若横线上出现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不能遗漏,适当增补字词以便衔接连贯。
读懂流程图之后按照题干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特点。
(2)本题考查对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根据题中图文信息可知:社区工作室负责民意收集,容易的事情尽快办理,难事交给红色议事厅。
红色议事厅协调相关部门合力落实。
落实之后要进行反馈及满意度回访。
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按区域指定一位监督人对红色议事厅进行监督。
理解概括得出相关信息后,要根据题干要求进行作答。
4.阅读下面的材料和配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倒U曲线”,又称库兹涅茨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于1955年提出的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是发展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
在心理学中也存在许多“倒U曲线”,下图是根据重复次数与效果之间关系形成的“倒U曲线”图。
(1)请你依据右图,概括出重复次数与效果曲线图的特点。
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
(2)我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经历过父母或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假如你正面对一位“苦口婆心”教育自己孩子的母亲,你想对这位母亲说点什么?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80个字。
【答案】(1)重复的效果先随重复的次数的增加而上升,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随重复次数的增加而下降。
(2)作为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您教育孩子也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在孩子面前反反复复地说,把“教育”变成“唠叨”后,效果反而会不好。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说服次数与效果曲线图的特点,结合曲线的走向分析。
注意字数的要求。
故答案为:(1)重复的效果先随重复的次数的增加而上升,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随重复次数的增加而下降。
(2)作为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您教育孩子也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在孩子面前反反复复地说,把“教育”变成“唠叨”后,效果反而会不好。
【点评】图文转换类题目,要注意图表信息。
此类信息大致包括图表的标题,横纵坐标的代表内容,表中出现的数值,以及曲线的变化情况。
根据题目要求,对图标做出正确的说明,注意不要超过字数的限制。
5.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简要说明画面的主要内容,并揭示漫画的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1)画面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2)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0字)【答案】(1)画面的主要内容:画的右上角是一个母亲的头像,她唠叨的话如洒出的水珠,洒落在左下角的一株花身上。
(2)漫画的寓意:妈妈的唠叨像雨露滋润孩子茁壮成长。
(或妈妈的唠叨呵护着儿女茁壮成长)【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以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前提就是读懂漫画,右上角是一个母亲的头像,她唠叨的话如洒出的水珠,洒落在左下角的一株花身上。
寓意:结合注释“妈妈的唠叨”,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画面的主要内容:画的右上角是一个母亲的头像,她唠叨的话如洒出的水珠,洒落在左下角的一株花身上。
⑵漫画的寓意:妈妈的唠叨像雨露滋润孩子茁壮成长。
(或妈妈的唠叨呵护着儿女茁壮成长)【点评】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加上文字等辅助要素,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讽刺与幽默的艺术特点以及教育和审美等社会功能。
试题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说明漫画内容,即描述画面;二是概括漫画主题,包括揭示漫画寓意,给漫画拟写标题等。
6.下图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的唯一指定标识。
请说明该标志的组成元素和设计寓意。
【答案】组成元素:以数字“70”和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徽五星及天安门作为设计核心元素。
设计寓意: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主题。
“7”设计成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视觉效果,突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崭新形象,中华民族奋力谱写新篇章。
(或“7”的造型像节日的彩带,蕴含了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
)【解析】【分析】首先,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关注中间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本题中的标识以数字“70”符号,时间“1945-2019”,国徽五星及天安门为设计元素。
其次,说明(介绍)画面要按顺序。
如上下、左右、主次等。
然后,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说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比如本题的标识可作如下的联想:“‘70’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主题”“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视觉效果”“‘7’的造型又像节日的彩带,蕴含了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
接着,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
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
最后,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容,要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并落实好。
故答案为:组成元素:以数字“70”和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徽五星及天安门作为设计核心元素。
设计寓意: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主题。
“7”设计成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视觉效果,突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崭新形象,中华民族奋力谱写新篇章。
(或“7”的造型像节日的彩带,蕴含了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
)【点评】该题考查徽标类图文转换。
完成这类题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审题,整体看图。
2.注意细节,图中数字、字母、文字的变形之处往往是作者想要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答题要点所在。
3.描述徽标构成要素,概括画面内容要全面。
4.揭示深层寓意,比如变形之处想要强调的内容,徽标体现的地域性特色等。
7.右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案】高一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解析】【分析】这是高三学习的流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始时要通过自学发现问题,根据具体问题展开讨论或者听课,发现规律,在练习中使用这些规律,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再通过之前的流程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注意“问题”后的两个分支和“练习”后的返回。
故答案为:高一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