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土木考研经验贴

合集下载

同济大学建筑考研经验心得

同济大学建筑考研经验心得

同济大学建筑考研经验心得最后谈一下辅导班,我觉得这些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精力来把握!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轻信别人的结论,非常有用或者一点用都没有之类的话,前提是我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缺少什么,更重要的一点是自己的努力总是在辅导班和别人的帮助之前的,千万不要有打算靠辅导班而坐享其成。

要知道,考研,很多时候要靠自己走过来!落笔之际,将蒲松龄说过的一句话送给考研的师弟师妹: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任何事,只有用心对待,努力去做,坚持到底,终会有所收获!以上这些便是我对自己考研的一些总结,希望能帮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但许多东西只有自己经历后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所以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计划。

我相信只要你功夫做到了,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成功不会离你太远的,总之主观的努力与坚持是最重要的。

人生有很多值得我们永远回忆和珍藏的东西,逝去的岁月见证着我们成长的轨迹。

每经历一件事,我们就比原来变得更加成熟。

慢慢的,手开始合上了考研的日记,心,暖暖地收藏起这份美好的岁月!考研经验心得分享4大三结束时,考研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地向我们袭来,铺天盖地的辅导班广告、琳琅满目的辅导书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考研其实很简单。

考研成了我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大家的见面语也都变成了‘你打算考研吗’。

考研似乎已经充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大四学生生活的主题。

记得那年全班54人就有一半报了名,真正坚持到考试的只剩十来个,最终考取的只有四个。

由于经济原因,我当时没有考虑考研。

但从同学们的'遭遇来看,考研似乎很残酷,我不禁想问,考研真有那么难吗?考研过程真有那么痛苦吗?工作两年后,我还清了学校的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经济条件已大大改善,原本就想读研的我,追寻梦想的激情又重新燃起。

再加上女友已是研二,要是能在她毕业时考上研再好不过了,于是我决定参加研究生考试,开始了传说中的痛苦的考研征程。

2019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报录比,复试分数线,考研经验

2019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报录比,复试分数线,考研经验

2019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报录比,复试分数线,考研经验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简老师对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同济大学的介绍,院系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报录比情况,复试分数线及同大建筑学备考经验情况等几大方面。

一、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

是“20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中美“10+10”计划入选高校;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同济—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为中管副部级院校。

二、院校专业介绍: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1991年首批通过国家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后均以优秀级通过。

2001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此后历次学科评估中均位列全国前三甲。

三、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081300)建筑学(学术学位)全日制研究方向:01建筑历史与理论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3建筑技术科学04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05城市设计及其理论06室内设计及其理论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科目2、(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2)德语任选一门科目3、(355)建筑学基础科目4、(802)建筑理论与历史、(803)建筑设计、(805)建筑技术、(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808)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851)现代西方美学、(815)传热学、(816)工程热力学、(821)材料科学基础任选一门复试内容:建筑设计+专业外语+专业综合学习和就业方式:全日制非定向就业不接收同等学力。

2018二战同济土木的一些经验

2018二战同济土木的一些经验

研途宝考研 /首先是在哪复习的问题,有人喜欢学校,有人喜欢在家,对此我不做评论,根据自己的需求就好。

我是选择了在家复习,因为二战的压力,即使在家复习效率也不会太低,而且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不过无论在家还是在校,我都建议扔掉你的智能机,换成传统的诺基亚,虽然有时不太方便,但利大于弊。

对于政治的复习,我是从出了风中劲草以后开始看的,因为之前看过的印象还在,所以看书时不算吃力。

如果是一战的,可以提前把马哲看看,其他的等大纲出来再说。

政治用书主要是肖大大的1000题,一边看风中劲草一边完成相关习题。

第二遍是一边看1000题中的的题目,尤其是错题,一边再把风中劲草看一遍,如果风中劲草中找不到,就去大纲解析上找,然后写到风中劲草上。

风中劲草一般要看5-6遍,越到后面看的越快,一天可以看4-5章。

后期可以买肖四,任四,石磊的模拟题,一般只做选择,大题目以肖四为主。

至于说要不要报班,我是没有报,都在淘宝找的视频,可以快进,可以暂停,还能截图,方便高效。

对于英语的复习,首先是把九几年到现在的真题都做一遍。

04年之前的比较简单,适合上手,04年之后的适合提高。

下面重点说说如何做真题。

我做真题只做阅读,一天一篇,是的,你没看错,一天一篇,不是一天一套。

做真题的时候看到不会的单词就记下来,把中文写到本子上,不要写在试卷上,因为试卷还要做第二遍。

做完一篇,不要看答案,把文章翻译一遍,一定要写下来,如果有不会翻译的句子就记下来。

第二天做新的阅读之前把昨天的文章再看一遍,不会的句子再试一试能不能翻译出来,相关的题目也要再看一看,也许会觉得昨天做错了,今天想改。

这样做完一套卷子之后花一天时间把之前做的再看一看,题目也要看,但是记住不要对答案。

做完04年之前的卷子之后就可以看答案了,看看之前的翻译有没有问题,之前的题目有没有理解错了。

之后就可以以同样的方法做04年之后的卷子。

做完一遍后再做一遍,目的主要是巩固。

做卷子的同时要背单词,我就用的红宝书,一天三次,一次半个小时。

同济大学研究生有多难考

同济大学研究生有多难考

同济大学研究生有多难考虽然总体而言,同济大学考研是比较难的,但也要看专业,专业不同,难度是可以有较大差异的。

泛泛而论,同济的文、理、社科类很强,医学也不错,工科较弱一点,所以,考研文理社科医学难度较大,工科则相对容易一点(当然工科中的热门,比如微电子难度也比较大)。

关键一点,还是看具体的专业,尤其是专业的冷热程度。

比如,同济的海洋地质学科的考研难度就很大,报录比一般都超过20:1,而且报考的学生整体水平还是较高的,依然有极高的淘汰率。

像材料专业这种相对冷门一点的专业,报录比就不高,难度就明显要低一些。

同济大学王牌专业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7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

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软件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德语、地质学、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生物信息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力学。

同济大学简介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由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

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____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____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并,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____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19____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__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截至____年5月,学校设有29个专业学院,8家附属医院。

有四平路、嘉定、沪西、沪北等4个校区,占地面积3810亩,建筑面积180余万平方米。

有全日制本科生17757人,硕士研究生12852人,博士研究生5246人。

土木工程两年跨专业考同济建筑学研究生之路[5篇]

土木工程两年跨专业考同济建筑学研究生之路[5篇]

土木工程两年跨专业考同济建筑学研究生之路[5篇]第一篇:土木工程两年跨专业考同济建筑学研究生之路我的学校是一名偏重文理科院校的土木工程学生,今年通过了同济大学建筑学的研究生考试。

这是我第二年参加考试,对于一个跨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同济建筑学的初复试,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我把两年来准备考试的一些过程和经验记录一下,希望对那些想考同济建筑学的同学有一些借鉴的价值。

【两年的考研的过程】我第一年考的时候,快题只有80分。

虽然考完就知道自己比较危险,但是知道成绩的时候心里还是非常难过。

不过难过之后我还是决定再考一年。

一方面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建筑学;另一方面我虽然快题挂了,但是其他科都还不错,所以觉得自己再努力一年专攻快题的话希望还是很大的。

平静下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分析原因:第一年考,我政治、英语、建筑史考得都还不错。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我这三科花的时间比较多,而且有规律;我一般固定上午8:30~11:30复习政治,下午2:30~5:30复习英语,晚上6:30~11:30复习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我把建筑史当做两科来复习,每科各花两个半小时)。

而对于快题,我虽然在暑假的时候有上过培训班,但是因为那时候还没毕业,暑假过后就回学校准备了,在学校的4个月中,快题练得很少,从10月才开始画,而且一周只画一套(把复习英语的时间用来画快题),有时候还不画;本身基础就不好,再加上练得少,最终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我觉得提高自己的快题主要从两个方面,首先就是要加强一下基础,其次就是要多练。

那么基础要怎么加强??这是我当时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当时想了很多途径,最后通过各方的努力,我去了一家建筑设计院实习,在那里实习了4个月。

这四个月里实习的内容主要是画施工图,很多项目都有叫我帮忙,所以我可以接触到很多类型,有住宅、别墅、酒店、幼儿园、写字楼和商业中心。

我觉得这段时间实习,对我最后的考试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不过主要是在复试~~(因为我在设计院里接触到的主要是一些比较大的实际项目,而今年复试题也是比较偏向实际的,设计内容刚好有接触过。

同济大学建筑学基础和快题考研攻略与复习经验

同济大学建筑学基础和快题考研攻略与复习经验

同济大学建筑学基础和快题考研攻略与复习经验来自Edu-kyzl学姐的最新分享1.前言同济大学保研和校内考研的挺多,外校的报考竞争大,但是很值得你去拼搏。

同济大学一直是我梦想的高校,作为985重点高校和建筑老八校,考研难度确实不同一般,近几年报录比仅在12%左右。

我本来想着毕业就工作的,但是被大家考研备战的气氛感染,激起了考研的冲动,想着以后能在建筑道路上走更远一点。

我从去年五一开始全心投入复习,经过8个月奋战终于考上梦想学府的建筑学研究生。

我初试362,复试280,总分642,考取这个高分我没有意外,我一直推崇全面深入地复习,这是确实我的努力拼来的。

考上研究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充分肯定和小成就吧。

近来这段时间越来越多师弟师妹问我复习经验和资料的问题,便想写点考研总结以馔后路。

同济大学自2013年改革后,考研试题范围扩大,很多人感觉复习迷茫,考研难度更加大。

我是南方人,我原本想去同济复习,还报了某快题班,后来觉得有些不放便,于是退了租房回本校复习。

其实哪里复习都一样,关键找好相关资料和努力复习。

目标坚定+方向正确+踏实复习,还是有把握的。

我诚心建议大家全面系统踏实复习,对自己未来负责,你若想省事那就做不成事。

积极心态+方向正确+踏实复习,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下面再附上专业招生信息和我各科复习经验。

2、学校指定的专业课考试参考书目首先说一下考试科目,同济大学建筑只对外招生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也称专硕。

考试科目也跟很多学校是有所不同的:初试考355建筑学基础和803建筑设计(3小时快题)。

另外,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建筑遗产保护及理论方向选考802建筑理论与历史,建筑技术科学方向选考805建筑技术等。

复试科目考建筑设计6小时快题。

可以说355建筑学基础考试范围是包含了802建筑理论与历史和805建筑技术的。

355建筑学基础参考书目包括如下:∙《建筑概论》崔艳秋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建筑初步》(田学哲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批评学》郑时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室内设计原理》陈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物理》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节能建筑设计和技术》宋德萱,同济大学出版社;∙《建筑构造》颜宏亮,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建筑特种构造》(颜宏亮第二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建筑设计课程相关教材、相关参考书及授课内容。

上海同济大学考研翻硕MTI初试考研经验分享

上海同济大学考研翻硕MTI初试考研经验分享

上海同济大学考研翻硕MTI初试考研经验分享一、择校过程先后在武汉大学,中南财经等院校徘徊几个月,参考书,真题买了不少,但七月又决定考同济。

由于提高了学校档次,我就心虚的把专业从口译下降到笔译。

总的来说,我踏入青大校门时就是决定考研的,真正行动起来是大三下学期四月开始。

因为这学期课也多,我是保持一周至少上五天晚上上自习,周末基本也是去自习室。

基本上日常就是背着书包去静思楼,起初还没有做针对性的学习,就是打底子,背单词,听听力,(VOA,BBC,沪江听力酷),四五六月里看完了中式英语之鉴,岳老师发的时文翻译电子版,大体看了些武汉大学参考书郭著章英汉翻译教程和谢群的翻译教程, China Daily最新汉英特色词汇,练练武大翻译真题。

七月复习期末考试,确定好了学校。

报了两个辅导班,一是政治暑假班打基础,将内容全部讲了一遍,也第一次对政治考试内容有了了解。

二是张老师的口译班,用的梅德明的陪同翻译教程,对口语,口译,以及地道的表达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初试分科目进行介绍。

1、翻译:由于MTI翻译是大头,所以必须拿出很多时间来练翻译,看翻译理论教程。

题目类型有短语互译,篇章翻译,翻译评论。

7、8、月:三笔笔译词汇,练习:三笔教材书笔译实务,三笔全真模拟题(难度略低),梅德明的陪同翻译练口译,教程类看张培基,郭著章,谢群,冯庆华选一,9、10、11月: 同济参考书文体与翻译,张培基英译现代散文选一,三笔除了词汇和教材练习外,开始三笔真题翻译,China daily 最新汉英特色词汇+各大院校短语真题整理积累。

2013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

网上随时跟进习近平讲话等时事英汉互译。

12月,买了翻译硕士各校真题,积累词组和练篇章翻译,刘军平百科大书里的词组,GOV工作报告,准备翻译评论,看相关论文知网,三本参考书(文体与翻译,冯庆华的实用翻译教程,翻译基础)古文翻译大体看古文观止,考前五天内,在考试时间模拟翻译考试,练手。

同济大学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业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同济大学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业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2009年复试整个复试大致分为4个部分:专业笔试100分,英语笔试50分,英语面试50分,综合面试150分,总共350分。

算总成绩时和初试成绩直接相加,也就是说如果你初试考了350,复试300的话就是650的总分。

地下系的复试一天搞定。

09年是这样的,早上8:30——9:30专业笔试,9:30到10点英语笔试,10点后开始分组进行综合面试(安排了先后顺序),英语面试是自己有空时去就行了(自己排队)。

虽说笔试有两门,但是卷子是一起发下来的,10点一起收上去,时间分配就是自己把握了。

我们是在地下系201考试的,题目很主观。

专业笔试是5道问答题,没有其他题型,没有计算题。

考察范围不仅在《地下建筑结构》那本书上,土力学也涉及的。

今年的专业笔试内容大概涉及这几个内容:荷载结构法和地层结构法、三种土压力、土的三个模量、弹性抗力及其计算理论、围岩压力、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复合衬砌。

提问形式都是:说说XX 和XX的区别和联系,简述XX是什么及其确定方法,什么是XX以及它们各自的意义。

英语笔试是发了一篇文章让翻译。

今年的英语笔试不是专业方面的,是关于汽车和计算机技术对于社会的推动作用。

文章总体来说比较简单,比考研翻译简单多了,也用不着刻意去练习。

这两门考试时间一共一个半小时,英语要写半个小时,字写得快的比较有优势。

再说面试。

先说英语面试,整个过程大概5分钟。

进门后老师会让你自我介绍一下,大概一分钟(其实我觉得只说了30秒)。

大概就说说名字,学校,家乡和考研原因就差不多了。

然后老师会问你一些问题,问得比较多的是对于家乡的隧道和地下建筑有哪些了解,家乡的土层和上海的土层有什么区别,以及读研的打算,可能会设计到一些专业的词汇。

英语面试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听力和口语,答的对错不太重要的,这个提高起来比较慢。

然后说说综合面试,大概15-20分钟。

进屋后老师会先看你的成绩表(看你成绩表的是面试组组长),然后开始提问。

我今年回答的问题比较简单,都是毕业设计相关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同济土木考研学姐告诉你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究竟怎么复习
大家好,我是2015年考入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的学姐。

因为去年我的好多一起奋战的小伙伴牺牲在了专业课上,所以我想开一个帖子和大家交流一下专业课,也就是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究竟应该怎么复习。

考同济土木的都知道,同济土木的专业课及其变态,15年更是惨不忍睹。

专业课的初始录取线是80分,就是这个分数也卡掉了一大批人。

因为专业课过难,去年进入复试的人很少,因此复试基本没怎么刷人。

最近有好多学弟学妹问我,这么难,究竟如何准备,需要什么资料。

听我给大家一一道来。

我说的可能不够全面,希望往届考研的一起来补充。

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还可以再
问我。

(一)复习资料
1.朱慈勉结构力学教材
总是有同学问我是否可以使用龙驭球的教材,因为本科上课时使用的龙驭球的教材。

其实,我不建议大家用清华的教材,相比于同济的教材,龙驭球的教材简单了一些。

而且许多真题是朱慈勉课后题目的变形。

因此不应该仅仅看教材,上面的例题和课后题目一定要做会。

这一点,我一会再仔细说一下。

2.宋子康材料力学
3.材料力学习题精选精解(范磷)
这本书上的题目也比较好,尤其是变形协调的题目比较多。

组合变形的题目也和同济每年的材料力学考试题目很像。

4.最重要的:真题
这里我建议大家,拿出一套真题在复习之前看一下,大概知道同济出题的难度。

其余的真题一定要当做宝贵的复习资料,在看过教材,做完课后题后,掐时间来做真题,模拟考试。

因为同济专业课的题量很大,因此时间很重要。

(二)课后题目的重要性
15年,我身边也有很多同学,四处收集资料,各种辅导班的模拟题目,最后结果都不理想,时间和钱都浪费了不少。

其实最好的训练题目就是课后题。

下面给大家看一下,课后题目和真题的相似性。

1. 1999年第六题和朱慈勉结构力学教材10-27(f)
1999年第六题
教材10-27(f)
2.真题2000年第八题和朱慈勉结构力学教材9-2(a),都是力矩分配法,且求转角2000年第八题
教材9-2(a)
3.真题2001年第五题和书上例题2001年第五题
教材例题
4. 真题2009年第六题和教材11-19(b) 2009年第六题
教材11-19(b)
5.真题2012年第八道题和教材例题10-22
2012年第八题
教材例题10-22
6.真题2014空间刚架概念法画弯矩图和教材6-13
2014年第一次出现空间刚架的题目,但是教材上的课后题目早有空间刚架的题目。

虽然课后题目比真题简单,但是这说明空间刚架是要求我们掌握空间刚架的。

教材空间刚架题目:
(三)方法和技巧很重要
因为同济专业课考试是10道,时间很紧迫,所以很多时候,一些题目掌握一些技巧很重要,能够节省时间。

当然很多技巧都来源于大量的题目的的练习,很多学弟学妹反映没有题目可以刷,还是那句话,课后题目是最好的资源。

可以说同济的专业课是最难的,所以一定要找最难的题目去练习,课后题目就是最难的。

下面举两个需要技巧的例子。

1.真题2014年第九题
2014年第八题,这道题目虽然是考查力法的知识点,但是所取得基本体系是超静定结构,因此计算M1和Mp时最好使用力矩分配法,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当计算δ11和Δ1p时,可以再去
一个基本体系对应的静定的基本体系来计算这两个系数。

因为超静定结构的弯矩图相互图层,非常麻烦。

注意到这两点,这道题目皆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2.课后题目7-14
这道题目无论是用位移法求解还是用立法求解多比较难,用位
移法求解有牵连位移;用力法求解,因为弯矩图形状不是常规的,求系数也比较难,因此采用力法和位移法结合求解的方法。

(四)平时练习时也要算出结果
我平时做题目的时候,尤其是材料力学,不愿意计算结果,有的时候觉得计算浪费时间,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见各种题型。

结果到考场上算不出结果,就会很着急,影响心态。

所以自己平时练习的时候还是要算出结果。

(五)不能遗漏任何知识点
永远不要试图猜测同济会考什么,不会考什么,因为他总是考你以为不会考的。

2014年考了空间刚架。

2015年考了合理拱轴,和能量法来判断杆件是否断裂。

2013年考了结构塑性分析。

所以大家最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看了,不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少做一点题目,但是一定不要遗漏任何知识点。

下面这个是13年的真题,网上找不到13年考题的资料,这里是大概的题目:
求(1)求最大拉力;(2)求外力F与A点竖向位移相关图
3杆的应力变形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