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采莲》《长歌行》《敕勒歌》《咏鹅》《风》解析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及解释

部编版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及解释

1、江南(汉乐府)【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敕勒歌(北朝民歌)【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3、咏鹅(骆宾王)【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

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4、风(李峤)【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5、咏柳(贺知章)【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

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6、凉州词(王之涣)【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理解】黄河远远流淌直飞上白云端,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

兵士们何必吹着羌笛奏起衰怨的《折杨柳》,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7、登鹳雀楼(王之涣)【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理解】太阳贴着山落下去了,黄河水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更壮观的景色,那就得再登上一层楼。

8、春晓(孟浩然)【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理解】春夜里贪睡眠不知不觉天已破晓,醒来时四处已传来鸟儿的啼叫。

一年级古诗及赏析

一年级古诗及赏析

一、《江南》(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背诵并默写《汉乐府·江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请再写出两句描写江南风景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理解重点词的含义:田田:可:4)这是一首采莲歌,描写了;表达了采莲人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5)看到碧绿的荷叶,你想到了哪些与荷花相关的诗,试着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6)《乐府诗集》,是一首汉代。

这是一首优美的江南。

诗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7)从诗中你感受到这些鱼儿们是怎样的心情?你仿佛听见它们在说些什么?(100左右)民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8)读着古诗,我们不免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池上》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免想到宋代杨万里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写采莲的人们望着露出水面的又大又圆的荷叶,心里无限喜悦,因而禁不住发出热烈的赞美(填写诗句)。

统编教材小学1-6年古诗词译文注释(114首)

统编教材小学1-6年古诗词译文注释(114首)

统编教材小学1-6年古诗词译文注释(114首)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白色的身体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注释】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拨:划动。

2.江南【两汉】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层层叠叠繁茂葱翠,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一会在莲叶的东边嬉戏,一会在莲叶的西边嬉戏,一会在莲叶的的南边嬉戏,一会又在莲叶的北边嬉戏。

【注释】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3.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花仍在争奇斗艳,人走近鸟却没有被惊动。

【注释】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惊:吃惊,害怕。

4.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注释】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

熟食的通称。

5.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注释】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6.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注释】解落:吹落,散落。

解:解开,这里指吹。

三秋:秋季。

一说指农历九月。

能:能够。

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过:经过。

斜:倾斜。

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诗词大会必背古诗132首(解析版)

诗词大会必背古诗132首(解析版)

1.《江南》汉乐府汉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

格调清新健康。

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

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

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2.《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汉代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

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

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

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

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这首《长歌行》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3.《迢迢牵牛星》无名氏两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

小学生必背古诗全75首 一页一首(插图版)

小学生必背古诗全75首 一页一首(插图版)

小学生背诵古诗75 首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在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的劲秀挺拔。

鱼儿们在莲叶之间嬉戏,一会儿嬉戏在莲叶东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西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南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北面。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4.《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风吹落了很多的秋叶,催开了早春二月的鲜花,吹过江,卷起千层高的大浪,吹入竹林,吹歪了万竿的竹子。

6.《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青年时离乡老年才归还,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容颜衰老。

部编版小学必背古诗文129首以及翻译

部编版小学必背古诗文129首以及翻译

一上1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2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3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4 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5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6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7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8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9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古词大全100首 经典

古词大全100首 经典

古词大全100首经典1、《江南》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唐·李峤解落三叶秋,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长歌行》汉乐府民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8、《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登鹳鹊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锄禾》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2、《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3、《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4、《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5、《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6、《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7、《七步诗》三国·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8、《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9、《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小学阶段必备古诗(1—5年级) (2) (1)剖析

小学阶段必备古诗(1—5年级) (2) (1)剖析

一年级上学期(13首)1《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悯农一、二》【唐】李绅(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学阶段必备古诗5《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江南可采莲》【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7《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大风歌》【汉】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9《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0《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1《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2《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绝句一、二、三》【唐】杜甫(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三)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4《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在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的劲秀挺拔。

鱼儿们在莲叶之间嬉戏,一会儿嬉戏在莲叶东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西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南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北面。

“莲”更多解释是“恋”。

语境而言,表喻“欢快”、“兴奋”与“忐忑”交织的一种心理状态,亦有时时处处“恋着”的含义。

《江南可采莲》为汉代民歌,汉乐府作品。

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

诗歌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

《长歌行》汉乐府
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huā)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

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长茂盛。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

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

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

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

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风》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魅力与威力:它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全诗四句两两成偶,以“三”“二”“千”“万”数字对举排列来表现风的强大,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