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联技术试卷A(优.选)

网络互联技术试卷A(优.选)
网络互联技术试卷A(优.选)

三、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在OSPF 中路由器ID 是如何选举的? 2. 在OSPF 中,指定路由器(DR )是如何选举的? 3. PPP 认证有哪些认证方法? 四、综合实验题:(本题共25分) 拓扑图如下所示:路由器A 的串口s0连接路由器B 的s0口(B 的s0口提供时钟)。两个路由器连接4个以太网,每个以太网分别连接一个主机,4个以太网分别为192.168.10.0/24、192.168.20.0/24、192.168.30.0/24、192.168.40.0/24。A 与B 间网络为192.168.50.0/24。 1. 请为4个主机分配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2. 给两个路由器的相关接口配置IP 地址 3. 给路由器A 手工配置静态路由,只给路由器B 配置一条默认路由,实现拓扑图中各网络和主机间互通 4. 给出查看路由器A 接口配置的命令、给出查看A 路由表的命令 提示:路由器在config 模式下提示符为Router(config)# 路由器在子接口配置下提示符为Router(config-if)# 路由器在路由协议配置下提示符为Router(config-router)#

密…

………

……

封…

……

……

线…

……

……

……

试卷适

用班级

考生班级

姓名

学号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计算机网络技术模拟试卷要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相互转换的过程中,由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叫做(B)。 [A] 解调[B] 调制[C] 放大[D] 编码 2、下列关于MAC地址描述错误的是(C)。 [A] 是硬件地址[B] 是物理地址 [C] 是网络地址[D] 一般以十六进制表示 3、关于网络层的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A)。 [A] 将若干逻辑信道复用到一个或多个数据链路上 [B]提供路由选择 [C]提供交换虚电路和永久虚电路的连接 [D]进行差错即拥塞控制 4、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是指( D)。 [A] 物理设备[B] 物理媒体[C] 物理信道[D] 物理连接 5、(A)协议是因特网的核心协议。 [A] IP[B] TCP[C] UDP[D] FTP 6、IPv6基本首部中,流标号占(B)。 [A] 10位[B] 20位[C] 25位[D] 32位 7、计算机网络系统是(B)。 [A] 能够通信的计算机系统 [B]异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的系统 [C]异地的独立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使用统一的操作系统的系统 [D]异地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使用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8、以下不属于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的是(C)。 [A] 链路管理[B] 帧定界[C] 流量控制[D] 差错检测 9、对于CSMA/CD协议描述正确的是(C)。 [A] CD的含义是碰撞避免[B] 信道忙时,依然发送数据 [C] 站点发送数据帧前先检测信道[D] 数据帧发送时,不进行信道检测 10、带宽为10Kb/s的信道,表示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是(A)。 [A] 10000[B] 10040[C] 1000[D] 1024 11、OSI参考模型与现在常用的五层模型结构相比多了(B)两层。 [A] 应用层和网络层[B] 会话层和表示层 [C]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D] 会话层和传输层 12、在网络层和网络层以上,数据链路层及以下分别使用的是(B)地址。 [A] 硬件、IP[B] IP、硬件 [C] 网络、IP[D] 主机、硬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试题库 1单项选择题 1.1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 A. 中继器 B. 以太网交换机 C. 桥 D. 网关 1.2在以太网中,是根据_(B)_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A. LLC地址 B. MAC地址 C. IP地址 D. IPX地址 1.3标准是指(B) A. 以太网 B. 快速以太网 C. 令牌环网 D. FDDI网 1.4下面哪种LAN 是应用CSMA/CD协议的(C) A、令牌环 B、FDDI C、ETHERNET D、NOVELL 1.5FDDI 使用的是___局域网技术。(C)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令牌环; D、令牌总线。 1.6TCP 和UDP 协议的相似之处是(C) A、面向连接的协议 B、面向非连接的协议 C、传输层协议 D、以上均不对 1.7应用程序PING 发出的是_(C)_报文。 A、TCP 请求报文 B、TCP 应答报文 C、ICMP 请求报文 D、ICMP 应答报文 1.8小于___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C) A、199 B、100 C、1024 D、2048 1.9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 B、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MAC 地址 C、必须改变它的MAC 地址,但不需改动IP 地址 D、MAC 地址、IP 地址都不需改动 [IP协议—网络地址] 1.10标准是指(C) A、以太网 B、令牌总线网 C、令牌环网 D、FDDI 网 1.11ARP 协议的作用是(D) A、将端口号映射到IP 地址 B、连接IP 层和TCP 层 C、广播IP 地址 D、将IP 地址映射到第二层地址 1.1210BASE-T是指(C) A、粗同轴电缆 B、细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光纤 1.13如果要将两计算机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正确的线序是(C) A、1--1、2--2、3--3、4--4、5--5、6--6、7--7、8--8 B、1--2、2--1、3--6、4--4、5--5、6--3、7--7、8--8 C、1--3、2--6、3--1、4--4、5--5、6--2、7--7、8--8 D、两计算机不能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 1.14帧中继的使用链路层协议是(C) A、LAPB B、LAPD C、LAPF D、HDLC 1.15在windows95/98 的dos 窗口下,能用以下命令察看主机的路由表(D) A、NETSTAT –R B、ARP -A C、TRACEROUTE D、ROUTE PRINT 1.16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 类IP 地址,但要连接6 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 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D) A、主机地址 B、网络地址 C、组播地址 D、广播地址 1.17路由选择协议位于(C.。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1.18在局域网中,MAC指的是( B)。 A.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B.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C. 物理层 D. 数据链路层 A. 一个B类网络号 B. 一个C类网络中的广播 C. 一个具有子网的网络掩码 D. 以上都不是 1.19传输层可以通过(B )标识不同的应用。 A. 物理地址 B. 端口号 C. IP地址 D. 逻辑地址 1.20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 A.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B. 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C. 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D. 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1.21在Internet上浏览时,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 B)。 A. IP B. HTTP C. FTP D. Telnet

《网络互联技术》简答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路由器? 路由器是工作在OSI模型第三层网络层上、具有连接不同类型网络的能力并能够选择数据传送路径的网络设备。 2、简述VPN的工作原理。 VPN中的PPP数据包流由一个LAN上的路由器发出,通过共享IP网络上的隧道进行传输,再到达另一个LAN上的路由器。建立隧道有两种主要的方式:客户启动或客户透明。 客户启动要求客户和隧道服务器都安装隧道软件。客户软件初始化隧道,隧道服务器中止隧道。客户和隧道服务器只需建立隧道,并使用用户ID和口令或用数字许可证鉴权。 客户透明,ISP的POPs就必须具有允许使用隧道的接入服务器以及可能需要的路由器。客户首先拨号进入服务器,服务器必须能识别这一连接要与某一特定的远程点建立隧道,然后服务器与隧道服务器建立隧道,通常使用用户ID和口令进行鉴权。这样客户端就通过隧道与隧道服务器建立了直接对话。 3、OSPF的工作原理。 运行OSPF路由协议的路由器,首先和相邻路由器建立邻居关系,形成邻居表,然后互相交换了解的拓扑结构,路由器在没有学习到全部的网络拓扑之前不进行任何路由操作,路由表也为空,当路由器学习到全部网络拓扑,建立拓扑表后,利用最短路径优先SPF算法,从拓扑表中计算机出路由来。所有运行OSPF路由协议的路由器都维护着相同的拓扑表,自己从中计算路由,所以这些路由器之间不必周期性传递更新包。当网络拓扑发生改变时,发现改变化的路由器向其他的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更新包。收到该更新包的路由器会向其他路由器发送更新,同时根据LSA中的信息,在拓扑表中重新计算发生变化的网段路由。 4.DHCP服务器可以提供的信息有哪些? IP地址、网络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地址,租用时间 5、简述TCP与UDP的特点与区别 TCP与UDP都是基于IP协议的传输协议。 区别:a)TCP是面向连接的,而UDP是面向无连接的;b)TCP在提高可靠性上采取了措施,而UDP没有;c)TCP适用于非实时性的数据传输,而UDP适用于实时性的数据传输d)TCP有拥塞控制,而UDP没有拥塞控制e)TCP 每一条连接上的通信只能是一对一

网络互联技术总结.doc

第一章网络互联设备与管理 1、P8 从资源的组成角度来看,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可分为两大子网: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2、P13 双绞线是应用最广泛的传输介质,可分为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两大类 3、P15 EIA/TIA-568A线序: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EIA/TIA-568B线序: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4、P46 路由器的功能:确定最佳路径和通过网络传输信息 具体表现: 1.连接不同的网络,在不同的网络之间接受转发送到远程网络的数据包,路由器起到数据包的转发作用; 2.选择最合理的路由,引导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3.路由器在转发报文的过程中,为了便于传送报文,按照预定的规则,把大的数据包分解成适当大小的数据包,到达目的地后,再把分解的数据包还原; 5、P48 路由器的存储器包括只读内存、随机内存、非易失性RAM和闪存。 1.ROM:只读存储器,不能修改其中存放的代码。 2.RAM:可读写存储器,在系统重启后将被清除。 3.NVRAM:可读写存储器,在系统重新启动后仍能保存数据。 4.Flash:可读写存储器,在系统重新启动后仍能保存数据。 第二章网络设备配置和管理 1、P66 网际互联操作系统IOS在网络管理过程中具有如下特点: 1.提供网络协议和网咯服务功能; 2.在设备间提供高速的数据交换; 3.提供安全控制访问; 4.对网络提供很强的可扩展性和容错; 5.提供到网络资源的可靠连接。 2、P67 对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主要借助计算机进行,一般配置访问有以下四种方式: 1.通过PC与网络设备直接相连; 2.通过Telnet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 3.通过Web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 4.通过SNMP管理工作站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 3、P68、P71、P7 4、P76、P78 命令解释1: 1.Switch>?--------------------------------------列出用户模式下的所有命令 2.Switch#?---------------------------------------列出特权模式下的所有命令 3.Switch>s?--------------------------------------列出用户模式下所有以S开头的命令 4.Switch>show?---------------------------------列出用户模式下show命令后附带的参数 5.Switch>show conf---------------------自动补齐conf后的剩余字母

计算机网络基础》 试题(带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卷 A.运算速度快 B.计算精度高 C.存储容量大 D.资源共享 2.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包括()。 A.设备资源和非设备资源 B.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 C.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D.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 提供面向()的传输服务。 A.连接 B.无连接 C.地址 D.端口 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那时候它的名称是()。 5.信息高速公路是指()。 A.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B.快速专用通道 C.电子邮政系统 D.装备有通信设备的高速公路 技术的特点是()。 A.高速、低传输延迟、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 B.网状拓扑 C.以帧为数据传输单位 D.针对局域网互连 7.在OSI参考模型的各层次中,()的数据传送单位是报文。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作为高速主干网,使用的传输介质是()。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微波 9.以下各项中,是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方法标准的是()。 ()以太网中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11.下列网络设备中,属于通信子网的是()。

A.工作站 B.终端 C.服务器 D.交换机 12.计算机网络必须由相互()的多个计算机构成。 A.通信 B.独立 C.连接 D.分离 13.在常用的通信介质中,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 A.双绞线 B.无线信道 C.同轴电缆 D.光纤 14.结构化布线系统采用(),可分为6个独立的子系统。 A.过程化设计和分层星状拓扑结构 B.过程化设计和分层树状拓扑结构 C.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状拓扑结构 D.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树状拓扑结构 15.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 A.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 B.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C.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传输 D.以上均不对 16.在ATM交换技术中,数据以信元为单位进行传输,每个信元的大小为()。 字节字节 C.一千到数千比特比特 是一种()。 A.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B.超文本传输协议 C.域名 D.文件传输协议 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为别为()。 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B.网络层服务和传输层服务 C.传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D.传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19.在网络互联中,中继器一般工作在()。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20.网络管理协议是代理和网络管理软件交换信息的方式,下列()是网络管理协议。 IP 21.以下属于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是()。 和PPP 和UDP 22.制定OSI/RM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是()。 采用的基础协议是()。 /IP (World Wide Web)系统的作用是()。 A.信息浏览 B.文件传输 C.收发电子邮件 D.远程登录 25.媒体访问控制方式CSMA/CD用于()。 A.星形拓扑结构 B.总线拓扑结构 C.树形拓扑结构 D.环形拓扑结构 26.互联网络上的服务都是基于某一种协议,WWW服务是基于()协议。 27.结构化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系统的最大区别是()。 A.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结构与当前所连接设备的位置无关 B.结构化布线系统必须事先确定设备的位置,并将传输介质铺设到位 C.结构化布线系统不能调整内部跳线位置 D.结构化布线系统必须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28.单模光纤(SMF)与多模光纤(MMF)的主要区别是()。

电子商务练习题及答案

“电子商务”练习题 一、填空题 1.EDI系统构成三要素包括数据标准化、(EDI软件及硬件)和(通信网络)。 2.B2C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有:门户网站、(电子零售商)、(内容提供商)、(交易经纪人)和社区服务商。 3. 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的因素:商品特性、(商品价格)、(购物便捷性)、(安全可靠性)和服务等几个方面。 数 卫 13电子商务的最基本要求是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物流的畅通和一致。 14WEB网络广告主要分为(横幅广告)、(按钮广告)、弹出广告、全屏广告、浮动广告、游戏广告、声音广告和编辑广告。 15电子商务的分类按参与主体可分为(B2B)、(B2C)和C2C三种主要模式。16电子商务按使用网络的不同分类可分为基于EDI、基于(Intranet)、基于Extranet和基于(Intranet)的电子商务模式。

17电子商务的应用框架分为四个层次和两个支柱。两个支柱分别为技术标准和政策法律 18对于电子商务的不同定义,主要是由于对(电子)和(商务)两个概念的不同理解引起的。 19电子商务安全交易中,利用(数字签名)防止行为否认,利用(数字时间戳)防止时间否认。 20网络广告主要分为(WEB形广告)和(E—MAIL形广告)两大类。 29电子银行一般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 二、选择题 1、传统企业要走电子商务之路,必然会面临多个方面的变革:(A、C、D ) A、技术的变革 B、主体的变革 C、流程的变革 D、结构的变革 2、与传统的商务活动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以下的特点:(A、B、D ) A、交易虚拟化 B、交易效率高 C、交易成本高 D、交易透明化 3、电子商务的基本组成包括下面哪些部分:(B、C、D) A、计算机 B、网络 C、用户 D、网上银行

网络互联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网络互联技术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IGMP、SMTP、UDP分别对应于OSI/RM中的哪一层协议() A)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 C)网络层、应用层、传输层D)传输层、会话层、应用层 2.IPv4和IPv6分别有多少位二进制数组成() A)32,48B)48,128C)16,32D)32,128 3.下列命令中可以用来显示到达目标用户途经各节点路径的是() A)pingB)ipconfigC)netstatD)tracert 4.有关处理生成树协议中链路故障的说法,下面哪个是正确的() A)链路失去连通性对用户来说就是无法正常通讯,所以对生成树协议来说,其首要目的是防止链路失去连通性。也就是说临时回路是可以让其发生,但绝对不能让链路失去连通性的情况存在 B)由于链路故障在网络中传播有一定的延迟,所以为了防止临时回路的产生,生成树协议引入了一个中间状态即listening状态 C)为了防止临时回路的产生,生成树协议在将端口由阻塞状态迁移到转发状态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延迟 D)生成树协议能够避免链路临时失去连通性 5.交换机互联中的环路问题是用什么技术来解决的() A)VLANB)STPC)VTPD)RIP 6.下面关于交换机链路聚合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交换机链路聚合并没有增加可靠性B)聚合的各端口可以不是同类型端口 C)链路聚合时必须开启生成树协议D)聚合可以增加交换机间链路的带宽 7.下面关于路由器广域网点到点协议(PPP)的叙述错误的是() A)PPP使用了OSI分层体系结构中的三层B)PAP认证是两次握手、明文发送用户名和密码C)PPP也可在路由器的局域网端口上使用D)CHAP认证是三次握手、密文发送用户名和密码 8.下面路由协议中属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是() A)RIPB)BGPC)IGRPD)OSPF 9.以下关于RIP协议的描述中,最准确的是() A)RIP协议根据链路状态法计算最佳路由B)RIP协议是用于自治系统之间的外部网关协议C)RIP协议不能根据网络通信情况动态地改变路由D)RIP协议把路由的跳数作为度量值10.在访问控制列表中地址和屏蔽码为所表示的IP地址范围是() A))))在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的方案中,各VLAN内计算机用户的网关指的是() A)三层交换机trunk接口的IPB)计算机自身所连接的交换机以太网接口的IP C)三层交换的VLAN1的管理IPD)三层交换机各VLAN的管理IP 12.三台路由器的连接与IP地址分配如下图所示,在R3中配置到达子网的静态路由的命令是() A)R3(config)﹟iproute B)R3(config)﹟iprouteE1 C)R3(config)﹟)R3(config)﹟iproute1E0 13.网络连接和IP地址分配如下图所示,并且配置了RIPv2路由协议。如果在路由器R2上运行命令:R2﹟showiproute,下面四条显示信息中正确的是()

网络技术试卷(含答案)

《网络技术》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 D )组成系统。 A、计算机-通信线路-计算机 B、PC机-通信线路-PC机 C、终端-通信线路-终端 D、计算机-通信线路-终端 2、两个中继器连接的10BASE—2网络结构中网络最长布线长度为( B )。 A、1000m B、555m C、370m D、1500m 3、网中任意一个结点的故障引起全网故障的是( A ) A、环型网 B、星型网 C、树型网 D、总线型网 4、双绞线允许的最长距离为( B ) A、80米 B、100米 C、185米 D、视网络速度而定 5、数据链路层在OSI参考模型的( B ) 第一层B。第二层C。第三层D。第四层 6、10BASE—2以太网采用的是( A )拓扑结构。 A、总线型 B、网状 C、星型 D、环形 7、日常里所说的Hub是指( C ) A、网卡 B、路由器 C、集线器 D、交换机 8、IEEE802工程标准中的802.3协议是( A ) A、局域网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标准 B、局域网的令牌环网标准 C、局域网的互联标准 D、以上都不是 9、最早出现和使用的计算机网络是( A ) A、Aarpanet B、Ethernet C、Bitnet D、Internet 10、在下列传输介质中,对于单个建筑物内的局域网来说,性能价格比最高的是( C ) A、光纤电缆 B、同轴电缆 C、双绞绞 D、无线介质 11、进行网络互联,当总线网的网段已超过最大距离时,采用( C )设备来延伸。 A、网关 B、网桥 C、中继器 D、路由器 12、构成计算机网络的三个要素是:计算机设备、线路与连接设备以及( D ) A、网卡 B、IP地址 C、交换设备 D、网络协议 13、下面哪种网络互连设备和网络层关系最密切的是( C ) A、中继器 B、交换机 C、路由器 D、网关 14、在( B )中,每个工作站直接连接到一个公共通信信道 A、环形拓扑结构 B、总线拓扑结构 C、星形拓扑结构 D、树形拓扑结构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D ) A、CSMA/CD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 B、CSMA/CD可以避免网络中发生冲突 C、CSMA/CD不能避免网络中发生冲突 D、CSMA/CD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16、FDDI 使用的是( C )局域网技术。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令牌环 D、令牌总线 17、TCP 和UDP 协议的相似之处是( C )

网络互联技术教学大纲

网络互联技术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学分:4 一、课程名称 网络互联技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程,也是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的课程。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能熟练利用Cisco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设计、构建和维护中小型的企业网络。 前导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 后续课程:《高级路由技术》、《高级交换技术》、《网络集成实训》 三、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2.掌握IP编址技术; 3.掌握Cisco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调试; 4.掌握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RIP、EIGRP、OSPF)的配置和调试; 5.掌握访问控制列表的设计和应用; 6.掌握广域网技术(PPP、ISDN、Frame Relay)的应用; 7.掌握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设计和应用; 8.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调试; 9.掌握VLAN的划分、VTP配置和VLAN间的路由; 10.掌握生成树协议的原理和配置。 四、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说明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能熟练利用Cisco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设计、构建和维护中小型的企业网络。 本课程的重点是以网络互联技术为核心,介绍路由器配置操作、交换机配置操作、子网划分、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等重要的网络互连技术,并通过组网实例——高校校园网建设和网络互联实训把各章内容联系起来,力争实现培养学生实际组网能力。 五、学时、学分及学期分配表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沈祥玖主编《网络互连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 1.《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第三版)》清华大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年7月 2. 张国清,李涤非编著.CCNA学习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3. [美]Jeff Doyle 著.TCP/IP路由技术(第一卷).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4. [美]Jeff Doyle 著.TCP/IP路由技术(第2卷).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 5. [美] Henry Benjamin著.CCNP实战指南: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2版)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充题 1.网络常用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型五种。 2.INTERNET的主要应用包括远程登录(Telnet)、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 电子公告板(BBS)和全球信息网(WWW)。 3.FDDI网络的优点是较长的传输距离、具有较大的带宽、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和互操作性 强。 4.IPv4向IPv6 过渡的主要方案有隧道技术、双栈技术和地址翻译技术。 5.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局域网操作系Netware、Unix、Windows server 2003和Linux。 6.网络资源共享方案共享文件夹、映射网络驱动器和共享网络打印机。 7.入网用户的IP地址有静态地址和动态地址之分。 8.OSI参考模式由七层协议组成,从高到低分别称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 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9.一个完整的电子邮件系统应该由客户端软件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软件和协议组成。 10.计算机病毒通常分可以分为文件病毒、引导扇区病毒、多裂变病毒、秘密病毒、异形病 毒和宏病毒。 1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从物 理上连接起来,按照事先约定协议互相通信,以共亨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为目的的系统。 12.一个网络从层次上可以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13.根据通信方式局域网可以分为专用服务器局域网、客户机/服务器局域网和对等局域网。 14.防火墙技术覆盖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15.局域网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网卡、传输介质和互联设备。 16.双绞线的连接方法有正常连接和交叉连接。 17.接入因特网方法有电话线连接、专线连接、无线连接、有线电视网及电力MODEM。 18.网桥的种类有透明网桥、转换网桥、封装网桥和源路由选择网桥。 19.ISDN的带宽包括一个16kpbs控制信道和两个64kpbs通信信道。 20.局域网中用得较多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是CSMA/CD、令牌总线和令牌环方式。 21.OSI参考模式由七层协议组成,从低到高分别称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 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二、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最突出优点是(D) A、精度高 B、内存容量大 C、运算速度快 D、共享资源 2.计算机网络按其所涉及范围大小和计算机之间互连的距离,其类型可分为(C)A、局域网、广域网和混合网B、分布的、集中的和混合的 C、局域网和广域网 D、通信网、因特网和万维网 3.网络存储的类型有(C)

网络互联技术考试题

网络互联 一选择题。 1、不属于局域网络硬件组成的是(调制解调器)。 2、局域网由(网络操作系统)统一指挥,提供文件、打印、通信和数据库等服务 功能。 3、广域网和局域网是按照(网络链接距离)来分的。 4、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是(星型)、环型、总线型和树型四种。 5、(集线器)用于连接两个同类服务器。 6、(网关)用于异种网络操作系统的局域网之间的连接。 7、I nternet采用的协议类型为(TCP/IP)。 8、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 9、要在因特网上实现电子邮件,所有的用户终端机都必须或通过局域网或用 Modem通过电话线连接到(E-mail服务器),它们之间再通过Internet相联。 10、电子邮件地址是一般格式为(用户名@域名)。 11、H TTP的端口号是(80)。 12、192.0.0.0 属于(C类)地址。 13、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包括(OSPF)。 14、电子邮件地址格式为:username@hostname,其中hostname为(ISP某台主机 的域名)。 15、配置路由器的名称命令是(hostname)。 16、下面是某单位的主页的Web地址URL,其中符合URL格式的是 (https://www.360docs.net/doc/174694589.html,)。 A.https://www.360docs.net/doc/174694589.html, B.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174694589.html, C.https://www.360docs.net/doc/174694589.html, D.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174694589.html, 17、在Outlook Express的服务器设置中POP3服务器是指(邮件接收服务器)。 18、若网络已知某台主机IP地址为:172.16.21.64/16,则其子网掩码是 (255.255.0.0)。 19、查看路由表的命令是(show ip route)。 20、O SI七层模型当中的第三层是(网络层)。 21、下面哪一项正确描述了路由协议(通过执行一个算法来完成路由选择的 一种协议)。 A.允许数据包在主机间传送的一种协议 B.定义数据包中域的格式和用法的一种方式 C.通过执行一个算法来完成理由选择的一种协议

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复习资料-答案

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考虑线序的问题,主机和主机直连应该用交叉线线序的双绞线 连接。 2. 网络按通信范围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 Internet中使用的协议主要是 TCP/IP协议。 4. 在组建网吧时,通常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5. 当网络出现故障时,我们首先应该检查物理层。 6. 防火墙可以分为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 7. 虚拟网络是以交换技术为基础的。 8. 避免路由循环,RIP等距离向量算法实现了水平分割、毒性逆转、触 发更新和抑制计时三种机制。 9. OSI参考模型从下至上排列顺序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 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0.有一种互连设备工作于网络层,它既可以用于相同(或相似)网络间的互连, 也可以用于异构网络间的互连,这种设备是路由器。 二、选择题 B 1. OSI是由()机构提出的。 A.IETF B.ISO C.IEEE D.INTERNET A 2. 屏蔽双绞线(STP)的最大传输距离是()。 A.100米 B.185米 C.500米 D.2000米 A 3. 10.100BASE-TX网络采用的物理拓扑结构为()。 A.星型 B.总线型 C.环型 D.混合型 C 4. 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 ()技术。 A.报文交换 B.文件交换 C.分组交换 D.电路交换 D 5. 局域网中最常用的网线是()。 A.粗缆 B.细缆 C.STP D.UTP D 6. 制作双绞线的T568B标准的线序是()。 A.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棕白、棕

B.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C.蓝白、蓝、绿白、橙、橙白、绿、棕白、棕 D.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D 7. 目前使用最多的无限局域网标准是()。 A.IEEE 802.11b B.IEEE 802.3 C.IEEE 802.11 D.以上都不是 C 8. OSI模型的()负责产生和检测电压以便收发携载数据的信号。 A.传输层 B.会话层 C.物理层 D.表示层 B 9. IP路由器设计重点是提高接收处理和转发分组速度,其传统IP路由转 发功能主要由()实现。 A.硬件 B.软件 C.专用ASIC D.操作系统 D 10.以下哪项不是置IP路由器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A.转发所收到的IP数据报 B.IP数据报选择最佳路径 C.维护路由表信息 D.分析IP数据报所携带的TCP内容 A 11.某路由器收到了一个IP数据报,在对其首部进行校验后发现该数据报 存在错误,路由器最有可能采取的动作是()。 A.抛弃该IP数据报 B.将该IP数据报返给源主机 C.纠正该IP数据报的错误 D.通知目的主机数据报出错 B 12.某主机的IP地址为202.113.25.55,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该 主机的有限广播地址为()。 A.202.113.25.255 B.255.255.255.255 C.255.255.255.55 D.202.113.25.240 B 13.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 A.ICMP协议位于TCP/IP协议的互联层 B.ICMP协议的报文与IP数据报的格式一样 C.ICMP协议的报文是作为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传输的 D.ICMP协议不仅用于传输差错报文,还用于传输控制报文 A 14.下列哪个MAC地址是正确的()。 A.00-06-5B-4F-45-BA B.192.168.1.55 C.65-10-96-58-16 D.00-16-5B-4A-34-2H C 15.下面哪一个不是Ethernet 802.3数据帧结构中的一个域()。 A.源地址 B.目标地址 C.路径选择器 D.长度

2020网络技术试卷17(有答案)

第十七套 【第1题】在制作网页时,若将网页浏览器的显示空间分割为几部分,每部分可以独立显示不同的网页,且能较好地融为一体,可以使用的是( ) A、表单 B、框架 C、表格 D、层叠样式表 【第2题】慕课(MOOC)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网络教学模式,下列关于慕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它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B、2012年美国顶尖大学开始陆续建立慕课模式的学习平台 C、它突破传统课程时间、空间的限制,依托互联网在家即可学到著名高校课程 D、目前提供的均为国外的课程,还没有国内中文的课程 【第3题】我国接入因特网的时间是( ) A、1946年 B、1957年 C、1994年 D、2000年 【第4题】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快速地查找和更新数据。下列选项中,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 ) A、WPS B、Word C、Access D、Excel 【第5题】“供应商表”有3条记录。“零件表”有4条记录,其中有一条是不符合规范的,它是( )

A、第1条记录 B、第2条记录 C、第3条记录 D、第4条记录 【第6题】在发送电子邮件时,如果在收件人地址栏中填写了一个并不存在的电子邮箱地址,电子邮件系统会( ) A、禁止发件人继续使用该电子邮件系统 B、不停尝试发送 C、自动修正错误后再发送 D、给发件人发去一个无法送达的通知邮件 【第7题】某学校校园网的多媒体设备报修平台采用数据库进行管理,授权用户可以登录平台完成相应报修。其中首次填写并提交报修单的操作是( ) A、删除记录 B、修改记录 C、添加记录 D、查询记录 【第8题】网络防火墙的主要作用是( ) A、杜绝网络内部的计算机感染病毒 B、保障网络访问的安全性 C、防火防雷 D、保证网络内部的绝对安全 【第9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基本特征的是( ) A、独占性 B、时效性

网络互连技术知识总结

1.互联网概述 计算机网络就是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OSI七层模型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简称OSI为开放式互连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功能结构的框架。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协议规范,用来规范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引入osi参考模型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实现各个厂家网络设备能够互连互通 OSI简介:OSI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共分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它从低到高分别是: 物理层:接受来自数据链路层的帧,将0和1编码成数字信号,以便在网络介质上传输 数据链路层:在网络层实体间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功能和过程;提供数据链路的流控。 网络层:提供逻辑地址和路由选择功能 传输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送连接的功能;选择网络层提供最合适的服务;在系统之间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送,提供端到端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 会话层:提供两进程之间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能,如三种数据流 方向的控制,即一路交互、两路交替和两路同时会话模式。 表示层:代表应用进程协商数据表示;完成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 应用层:负责寻找服务器提供的网络资源,并提供流量控制和错误控制功能 核心层:尽可能快速的传输 一般不进行路由选择,访问列表控制,包过滤

接入层:把终端设备接入网络,提供本地服务 分布层:接入层的汇聚点 流量控制 广播、组播域 介质转换 安全 远程接入访问 面向应用的上层 面向端到端的数据流 数据流层作用: Network:提供逻辑地址,是路由器用来路径确定 Datalink:组合位到字节并把字节组合成帧 分层的优点: 把网络任务分层,并定义标准的层间接口,可使各个独立的协议或者层更简洁便于学习和讨论协议规范的很多细节 层次的标准接口便于工程模块化,使每个产品可以只完成某几层的功能 创建一个更好的互操作环境 便于定位和排除故障 Osi间通信: 同一计算机相邻间通信 发送数据:从高层到底层 接受数据:从底层到高层 封装数据—把每一层的数据放在包头和包尾之间,然后发送给下一层

网络互联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网络互联技术练习题及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网络互联技术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IGMP、SMTP、UDP分别对应于OSI/RM中的哪一层协议() A)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 C)网络层、应用层、传输层 D)传输层、会话层、应用层 2.IPv4和IPv6分别有多少位二进制数组成() A)32,48 B)48,128 C)16,32 D)32,128 3.下列命令中可以用来显示到达目标用户途经各节点路径的是() A) ping B) ipconfig C) netstat D) tracert 4.有关处理生成树协议中链路故障的说法,下面哪个是正确的() A)链路失去连通性对用户来说就是无法正常通讯,所以对生成树协议来说,其首要目的是防止链路失去连通性。也就是说临时回路是可以让其发生,但绝对不能让链路失去连通性的情况存在 B)由于链路故障在网络中传播有一定的延迟,所以为了防止临时回路的产生,生成树协议引入了一个中间状态即listening状态 C)为了防止临时回路的产生,生成树协议在将端口由阻塞状态迁移到转发状态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延迟 D)生成树协议能够避免链路临时失去连通性 5.交换机互联中的环路问题是用什么技术来解决的() A)VLAN B)STP C)VTP D)RIP 6.下面关于交换机链路聚合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交换机链路聚合并没有增加可靠性 B)聚合的各端口可以不是同类型端口 C)链路聚合时必须开启生成树协议 D)聚合可以增加交换机间链路的带宽 7.下面关于路由器广域网点到点协议(PPP)的叙述错误的是() A)PPP使用了OSI分层体系结构中的三层 B)PAP认证是两次握手、明文发送用户名和密码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要点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下列哪种数据通信中 A、模拟信号传输模拟数据 B、模拟信号传输数字数据 C、数字信号传输数字数据 D、数字信号传输模拟信号2.下列哪种交换方法传输延迟最小?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电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3.下列哪种交换方法使用了虚电路?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电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4.虚电路方法在传输数据前 A、必须预先建立一条逻辑连接 B、不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组 C、收发两站的发送接收设备必须同时可用 D、必须建立起专用的通信线路 5.在下列传输介质中,哪种介质的典型传输率最高?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无线介质6.RS232C逻辑0的电平为 A、大于+3V B、小于-3V C、大于+15V D、小于-15V 7.两端用户传输文件,应属于下列OSI的哪一层处理? A、表示层 B、会话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8.使用路径通过子网,应属于下OSI的哪一层处理?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9.OSI模型中,对话控制是哪个层次的功能? 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10.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 A、协议 B、介质 C、服务 D、网络操作系统 11.控制访问网络资源的软件称为 A、操作系统 B、工作站 C、客户机 D、外设12.Windows NT为管理用户帐号提供的使用程序叫做 A、服务器管理器 B、用户管理器 B、域用户管理器D、帐号管理器13.以下哪个IP地址属于C类地址? A、101.78.65.3 B、3.3.3.3 C、197.234.111.123 D、23.34.45.56 14,域名与下面哪个一一对应 A、物理地址 B、IP地址 C、网络 D、以上均错15.路由器运行于OSI模型的哪个层次?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16.IP协议提供哪种服务? A、无连接服务 B、面向连接的服务 C、虚电路服务 D、以上都不是17.DNS必须具有一个 A、动态IP地址 B、静态IP地址 C、动态计算机名 D、固定的计算机名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标准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网络互联技术》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专业 适用阶段:二年级 适用类型:高职、高专类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总课时数:96(每课时45分钟) 学分:4(15-17课时折合1个学分)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网络互联技术》是计算机网络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专业中初级网络工程人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利用各种网络设备组建和管理园区网络的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实践能力,为毕业后胜任网络技术工作奠定基础。开设本课程既可让学生对以前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类课程有进一步理解,也可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实现和应用有较完整的认识,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中,本课程起着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知识和综合实践技能的作用。 (二)制定依据和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尽量避免以往重知识轻技能的弊端。 本课程教学时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岗位需要为目标,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理念,在与行业企业充分调研、讨论的基础上立足于市场和工作需要,设计安排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灵活地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各学习情境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独立性是指各学习情境设计案例、组织教学、突出重点时应该相互独立,学生应该一个学习情境一个学习情境地掌握其知识点;关联性是指各学习情境间存在相互补充关系,按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设计,强调动手做,强调解决问题。它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

业教育理念。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总体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总培养目标是通过理论学习和综合实训,能够熟练利用网络互联设备来完成组建局域网的设计、配置和管理工作,能基本胜任局域网组建任务,在课程的学习中,培养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性格,培养善于沟通表达、善于自我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并养成注重网络组建细节等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知识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理解计算机网络互联的有关理论知识和硬件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互联设备的安装和配置技术,了解网络工程设计的过程,理解无线网络的概念和掌握无线网络设备的使用。 1. 深入理解有关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掌握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3. 掌握网络中各种互联设备的功能及基本配置; 4. 掌握利用各种网络互连设备来组建和管理园区网络; 5. 掌握园区网安全设计与实现; 6. 掌握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联技术和实现; 7. 熟悉了解网络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三)技能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具备规划、组建企业小型局域网的能力。 1. 掌握局域网网络建设规划方法; 2. 掌握识别、安装、调试网络互连设备的方法; 3. 掌握交换网络的组建和管理; 4. 掌握路由网络的组建和管理; 5. 掌握园区网络的安全设计与实现; 6. 掌握局域网与Internet互联的实现; 7. 掌握网络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错。 (四)综合素质目标 1. 树立科学、严谨、勤奋的学风;谦虚、好学的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