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绘画的主要流派及代表画家作品风格
明清时期中国绘画艺术

明清时期中国绘画艺术中国古典绘画艺术传至明代,画风迭变,画派繁兴。
在绘画的门类、题材方面,传统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盛行,文人墨戏画的梅、兰、竹及杂画等也相当发达。
在流派方面,涌现出众多以地区为中心、或以风格相区别的绘画派系。
在师承方面,主要有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的宫廷绘画和浙派,以及发展具象文人画风格的吴门画派。
在画法方面,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勃兴,成就显著,人物画也出现了变形人物、墨骨敷形肖像等独特的新面貌,另外,民间绘画中的版画,至明末呈现繁盛局面。
明代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就是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徽明、唐寅和仇英。
吴门四家中的沈周与文徽明是吴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他们的绘画创作以山水为主,文论淡雅的青翠,还是沉雄、文秀的水墨,大多描写江南风光和文人园林。
他们以诗书画三位一体抒写情怀,山水画以水墨及水墨淡着色引人注意,都有粗细两种面目。
“吴门四家”中的唐寅与仇英分别代表吴门四家中的两种类型:唐寅修养广博,诗书画俱佳,号称“江南第一才子”。
他阅历较广,入世教深,故题材范围广,古今皆能不拘一格;仇英文化修养不博,专画传统题材,但摹古功底深厚,尤其擅长工笔重彩人物与青绿山水,作风严谨不拘。
清代绘画,文人山水画盛兴,并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追求。
继承明末董其昌衣钵的四王画派,以摹古为宗旨,受到皇室的重视,局画坛正统地位。
活动于江南地区的一批明代遗民画家,寄情山水,借画抒怀,艺术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以金陵八家,四僧,新安派为代表。
四王是指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又称江左四王。
他们强调笔墨技法,追求蕴藉平和的意趣。
四人画风接近,按传统审美模式的心理定式,形成“四王”画派,当时以正统地位雄踞于画坛。
“四王”属于正统画派,同时也属文人画家,他们倡导南宗的绘画风格,创造出了另一种新风格。
清代中期,南方商业城市扬州的文化迅速发展,涌现出了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一批画家,他们个性鲜明,风格怪异。
明清各派画家的艺术成就与文化价值

明清各派画家的艺术成就与文化价值明清两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拥有着重要的地位,而这两个朝代的艺术成就也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
其中,以明清各派画家的艺术成就与文化价值最为突出。
明清两朝的绘画风格千变万化,从文人画、工笔画、花鸟画、山水画,到各种各样的风俗人物画等等,都呈现出了独特的风采,并且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无法忽视的贡献。
首先,谈谈明朝的绘画风格。
明代绘画主要表现出了明朝文人的独特性格和审美趣味。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文人画,这种画风倡导自由奔放、意境深远、墨色浓重的表现方式,以及强调画家个性和思想的独立性。
文人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同时也吸引着大批后来者用自己的方式去发扬光大。
同样的,在清朝时期,花鸟画、山水画都出现了独特的表现方式。
其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花鸟、山水画的画面构图和技法上。
花鸟画重在富有生命力和真实性,为观众表现出了动物和植物世界的美好。
同时也显示出了画家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而在山水画方面,清代画家强调在构图上和旷达的意境上的表现,更注重自然环境下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在艺术上,山水画发展出了绘画技巧和墨水的使用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期还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绘画家。
张大千、郎静山、吴昌硕等人是明清时期最著名的画家代表。
张大千的作品着重在构图上,意境深远,更具现代感,被誉为“一品大师”。
郎静山则以小清新的方式描绘出独特的光影效果,使千古山水画不再枯燥。
吴昌硕作品则采用笔墨云云和奔放自如的造型形式,为花鸟画注入了新的灵性。
他们都在不同角度展示了中华绘画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总的来说,明清两朝的绘画艺术特色及其价值,不但体现了民间文化的兴盛和多样性,也为文化旅游和艺术收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素材。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具有审美价值,更是带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独特形式。
了解其艺术表现手法、风格特色及文化背景,可以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古代绘画艺术的流派与风格

古代绘画艺术的流派与风格古代绘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悠久,流派繁多,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在中国绘画发展的长河中,又出现了诸多的画派,每个画派都有着独特的审美和风格,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古代绘画艺术的流派与风格。
一、山水画派在古代绘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山水画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流派。
这类画派以自然界中山水、水墨表现为主,注重自然的真实和艺术感的抒发。
其中最为重要的画家是王维、苏轼、黄公望、董源等人,他们对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和审美标准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山水画派的风格独特,注重自然的真实性和艺术感的抒发,不追求高度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性,而是注重思想内涵和艺术的感染力。
二、人物画派人物画派也是古代绘画艺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以人物形象的表现为主,辅以自然景色和器物。
这类画派最早开始于唐代,经过宋代的改进和发展,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
在人物画派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画家,如吴道子、顾恺之、郑板桥等人,他们的作品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人物画派的风格独特,形象生动,情感丰富,重视个人表现力和创新性,富有现实社会意义。
三、花鸟画派花鸟画派以画花、画鸟、画虫、画鱼等为主要表现对象,它是中国画中非常独特的一种形式,追求高度的写实性和艺术的想象力。
花鸟画派起源于唐代,但是最为著名的花鸟画派则在宋代形成,代表画家有徐渭、朱耷、赵孟頫等人。
人们喜欢用花鸟画来表达祝福、禅意以及借物以喻的思想,在感官和心灵上体现出这类画派的特色和魅力。
四、工笔画派工笔画派是中国画艺术中最重要的一个流派,它的特点是笔端精细,细节复杂。
在古代绘画史上,工笔画派的代表人物有白石道人、杨号、董其昌等人,他们的作品从内容到技法都非常出色。
工笔画派的风格给人一种精致、细腻的感觉,它注重细节、形象和色彩的表现,追求精益求精的工艺精神。
综上所述,古代绘画艺术的流派与风格非常丰富多样,包括了山水画派、人物画派、花鸟画派和工笔画派。
宋明清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与流派演变

宋明清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与流派演变宋明清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艺术家和流派。
这些艺术家们以极富创意和独到的审美观念,塑造出了一幅幅充满生气和神韵的山水画作品。
本文将从艺术特点、流派演变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宋明清山水画的魅力。
一、艺术特点宋明清山水画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具体而言,这些画作品以真实性为核心,力图表现自然风光的真实面貌,不少山水画家会进行实地考察和写生。
同时,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宋明清山水画借助线条、墨色、色彩等手法,让自然景物更加具体、逼真,同时强调表现主观情感和审美感受。
另外,宋明清山水画作品的意境和情感线也是其独特之处。
很多画家会在作品中,借助隐约的意境和情感线来表达对自然风光的敬畏和赞美。
例如,宋代大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仅仅用墨色就勾勒出山川自然的绵延和起伏,但在情感的表现上,则是蕴含着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敬畏之情。
二、流派演变宋明清山水画的流派演变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历史进程。
其中,北宗画派和南宗画派是宋代山水画上最有名的两个流派。
北宗画派以画家李唐、范宽、郭熙等人为代表,以实景写生、用墨深重为特点。
此派画家多才多艺,并在山水画中运用了文化和历史的元素,创造出了许多传世佳作,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典范。
南宗画派则以宋代画家董源为代表,风格独特,与北宗画派截然不同。
此派画家注重墨色渲染和提炼意境,通常不注重真实性描绘,而借助神话传说和文化意象,创造出了充满浪漫和神秘色彩的山水画作品。
此派画风影响甚广,成为了后来江南丹青派的主要发展来源。
清代时期,山水画的流派演变进一步加速。
其中,以四川画家郑板桥为代表的木刻画派,与以和田玉、虎豹玉等玉石材料为表现手法的石渠宝笈派,都闪耀着自己的艺术光芒。
清代山水画强调表现自然景物的结构和基础色调,同时也在描绘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上下足了功夫。
三、结语总的来说,宋明清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山水画家们勇于创新,塑造出了许多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山水画作品。
宋元明清四大家的画风与特色

宋元明清四大家的画风与特色中国绘画历史上,宋元明清四大家是指北宋时期的梁楷、南宋时期的文同、元代的赵孟頫和明朝的唐寅、清朝的石濤。
这四个时期的画家都有他们独特的画风和特色,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些画家的艺术特点。
一、梁楷梁楷是北宋时期的宫廷画家,他的画作多以人物、花鸟为主,具有简洁、利落的笔墨,擅长运用西方透视法和明暗对比的技巧,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而且他喜欢用单线描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梁氏铁线素描法”。
梁楷的画作形象生动,笔墨富有变化,人物形象具有笔墨的魅力和感人柔美的气息。
他的花鸟画作更加鲜明生动,富有层次感,是中国古典花鸟画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二、文同文同是南宋时期的一个文人画家,他的画风以文赋为主,兼收并蓄中西绘画艺术,笔墨丰腴细腻,看似随意而实则准确。
他还创造了“浑然一体”的画风,即画面上不分前后、左右、上下,做到了“一气呵成”。
文同的画作体现了他的高超技巧和深刻思想,不仅笔墨精湛,构图新颖,更能体现出绘画和文学的完美结合,是中国古典文人画的杰出代表。
三、赵孟頫赵孟頫是元代的一位官员和书画家,他的绘画风格更加注重笔墨的变化和构图的创新。
他的画作形象丰满,线条细腻,擅长运用黑、白、灰三种颜色的墨,表现出独特的细腻感和深度感。
赵孟頫的画作多以人物、山水为主,他的山水画尤为精湛,画风涵蕴着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展现出了一种意境感。
四、唐寅唐寅是明朝时期的一个文人画家,他的画作更注重情趣,极具趣味性。
他的画面轻松、随意,笔墨自由、流畅,所画之物生动逼真。
他也擅长写生,用笔墨条分色彩,能创造出绝佳的视觉效果,这也成了他绘画的巅峰之作。
唐寅的画作以花鸟、人物为主,情趣焕发,富有生命力,形象优美、神韵之动人。
他对中国古典文人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后人称之为“画中之诗,诗中之画”。
五、石濤石濤是清朝时期的画家,他以写意山水画作为主,画中常常有人物或其他物体点缀其间。
他的画风自由、豁达、独具一格、细腻动人,更能很好的表现出画家的个性精神和时代气息。
历代文人画(十五)-----明清时期文人画概述

历代文人画(十五)-----明清时期文人画概述明清时期文人画概述明清文人画,特别是山水画和水墨写意花鸟画,有很大发展。
揭示自然物象的美和通过山水花鸟画艺术以寄情寓性以及对笔墨的状物抒情的追求创造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绘画中的木版插图和木版年画相应也得到蓬勃发展。
文人士大夫中间对于绘画的收藏、鉴赏、著录活动非常活跃,对于画家、流派史传的撰述,非常重视;对绘画理论尤其是山水画艺术理论探讨的风气也非常热烈,从山水画艺术的美学基础、创作方法、风格创造、作品评论以至描绘技法等问题,都有许多专书、专文、专章、专节论述。
这宗极其庞大丰富的绘画艺术理论遗产,有待于我们去加以研究总结。
明确提出“文人画”名称的明代末期,当时的概念主要是指承袭“水墨渲染”一体的山水画而言。
虽然表面上是从笔墨表现形式上来与继承“青绿”“钩斫之法”相区别。
事实上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持有一定的艺术观点、主张,具有一定思想倾向的一部分士大夫画家的自我标榜。
”文人画”的复杂性除了自身的矛盾而外,更在于后人由于顾名思义想当然地把其范围扩大了,往往把从艺术思想观点到艺术实践大不相同甚至针锋相对的画家、流派,仅仅依其身分的相近,而一概目之为“文人画”家。
但是,文人画的某些画家与某些作品,也有不同程度的生活气息和创造性,表达了一定的情感内容和审美理想,在笔墨表现功能的发挥上,也取得不容忽视的效果。
徐谓水仙明清时期的画家们部颇注意追求笔墨风格和画面的效果,但并不是人人都有所创造。
而且在表现了一定风格的作品中,艺术风格也不全是健康的。
艺术风格是画家用绘画艺术形式概括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体现着与作者生活理想相联系的审美理想。
在明清绘画的诗意的想象和艺术风格中所体现的美的理想,有各种不同的类型。
如高雅、古拙、稚朴、天真、泼辣等审美情趣的追求。
明清画家运用笔墨的方法,包括皴擦点染用笔的快慢、轻重、正锋和侧锋,用墨的浓淡、干湿等,很多画家都有自己熟练的实践经验。
明清美术知识点总结

明清美术知识点总结一、明清美术一般特征1. 逼真写实明清时期的绘画以写实为主,尤其是绘制人物、花鸟和山水的作品,力求逼真。
这与明清时期的社会氛围有关,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各种艺术流派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追求精细、真实的艺术作品,追求作品的表现力和真实感。
2. 注重传统继承明清时期的绘画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唐宋的艺术传统,尤其是山水画和花鸟画,多以唐宋画家的作品为模板,借鉴其意境、技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
3. 反映社会生活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往往反映着社会生活,体现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感。
在明清时期的绘画中,经常可以看到宫廷生活、乡野田园、民间风俗等题材。
4. 禅意风格禅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追求,也是明清时期绘画的一种风格。
在山水画和花鸟画中,经常可以看到画家对禅意的表现,通过绘画来陶冶情操,追求心灵的超脱。
二、明清绘画流派1. 四王四王是指明清时期的松江画派的代表人物:吴江、唐寅、文征明、祝允明。
他们致力于复古,提倡古画法,师法自然,推崇唐宋画风,但同时也融入了元代画风和南方画风,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个性化的山水画。
2. 八大山人八大山人,又名朱耷,号山谷。
他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人画家,擅长山水、花鸟画,尤以山水最为精通。
他的画风自成一体,注重意境的表达,通常用简练的线条和淡淡的水墨来表现。
3. 精粹派精粹派是明清时期新兴的绘画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文征明、李流芳等。
精粹派的画家主张“以心拟形”,强调画家的主观创造,注重个性和情感的表达。
4. 洪武画派洪武画派是明代初期的绘画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倪同仁、王时敏等,他们注重展现画家自己的个性和情感,作品以大气和神韵著称。
5. 青绿山水派青绿山水派是明清时期的画家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新的绘画流派。
该派的画家主张用色鲜艳,明快的绿色来表现山的真实感,同时也注重画家的个性和情感的表达。
6. 籀兰派籀兰派是以籀兰山(今天的籀兰山属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为题材的山水画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阮元、陈洪绶等。
清代画坛流派及其代表作品赏析

清代画坛流派及其代表作品赏析清代是中国画坛的鼎盛时期,一批独具特色的画家和画派涌现出来,影响深远,留下了丰富的画作,成为中国绘画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珍品。
本文将概述清代画坛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品的欣赏和解析。
一、四王画派四王指的是清代四位具有卓越艺术表现力的著名画家:文征明、米芾、苏轼和黄公望。
四王画派在艺术特色上展现出了浓烈的个性和风格。
文征明最具代表性的画作是《寒雪红梅图》。
画作表现了一幅雪景中的红梅,画者用淡墨浓色,细腻入微地展现了寒冷中的红梅,富有生气。
米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家,他的画作以笔法奇妙、用墨独特而著称。
他的代表作品《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是中国南方景象。
苏轼既是诗人也是画家,他的画作多为写意山水,其代表作品《梅花》四幅作品寓意深远,意境幽深。
黄公望是南宋较早的著名画家,他的代表作品有《远山残雪图》、《云树林泉图》等。
二、南宗画派南宗画派是清代画坛的重要派别之一,其绘画风格以江南水墨为主、以山水画为多。
南宗画主要流传于江南一带,其代表画家的作品被誉为中国画史上的精品。
郑板桥是清代南宗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南宗画的创始人之一,擅长山水、花卉、人物画等。
其代表作品有《雪舟山水》、《竹石图》等。
吴昌硕是清代著名的花鸟画家,其代表作品有《百鸟朝凤图》、《秋蝉图》等。
夏圭则是清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其代表作品有《图天竺》、《竹林七贤图》等,这两幅画都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三、八大山人八大山人是清代著名的一位居士,名字是朱耷。
他擅长写意山水画,素有“一枝兰”之称。
他的画作清新自然、雅静柔美、笔墨刚柔相济,是代表性的写意画。
八大山人的典型作品有《鹏飞万里图》、《红梅白雪图》等。
《鹏飞万里图》画面宏伟,气势磅礴。
画面表现的神鸟鹏的气魂、飞翔以及鸟背上的翅梢劲健有力,栩栩如生。
《红梅白雪图》是八大山人的代表作之一,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八大山人的绘画风格,他用大幅画面渲染出红梅的独特韵味,引人入胜。
四、怀素画派怀素是唐宋时期著名的文化人物,他的艺术地位被誉为“八大山人与戴笠、康熙并列中国书画史的三大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明前期宫廷山水画(“浙派”)院体与浙派山水的杰出代表是戴进与吴伟,极大了左右了院内外的职业画家的艺术追求,作为职业画家,他们不仅在艺术风格上有所区别,而且生平际遇也有所不同。
(1)xx:A.山水画:a.措景丰富,多生活实感,构图剪裁精当而境象恢弘,造型明快而富于质感,笔墨劲健而法度谨严,格调洒脱而清爽隽逸。
b.山水实境中安排有情节的人物活动,粗看有气势,可“卧游”,细看又有情味,实质上是以山水为主的山水人物画:《春游晚归图》。
B.追随其画风者极多,而以其籍贯,称这一派为“浙派”。
(2)xx:A.山水画:a.用水更多,气魄更大,布景造型更简括整体,画山石用斧劈皴,横涂直抹,似若随意。
b.画中有较大人物,与山水结合,给人以简劲放纵,水墨淋漓,气势磅礴又不流于粗俗的印象,其实是以山水为衬景的人物山水画:《柳下读书图》《梅下抚琴图》.B.以其籍贯将这派称之为“江夏派”。
2.明中期文人画与“xx四家”“xx四家”:xx,xx,xx,xx:<1>吴门派画家大多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士,他们淡于仕进,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
<2>继承尚意趣,精笔墨,饶“士气”的元人绘画传统,致力于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艺术风格,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是他们山水花鸟花的普遍特点。
(1)吴门派兴于沈周,成于文徵明,是吴门派文人画的最突出的代表:A.他们以山水见长,山水画中以水墨以及水墨淡着色的作品更引人注意,并且有粗细两种面目。
B.多描写江南风光或文人园林,凭借诗书画三位一体抒写情怀。
<1>沈周:A.山水画:a.以粗笔为多,早期笔墨严谨细秀,晚年笔丰墨健,浑厚沉郁。
b.作品构图平稳,境界宁静优雅,洋溢平和怡悦的气氛.c.尤能在温雅恬静的情调里表达恢弘的胸襟,丰富的想象与蓬勃的生命力,作品反映的审美情趣和笔墨意韵,代表了明代文人画的美学追求。
B.粗笔作品《夜坐图》,细笔作品《庐山高图》:开创以山水画象征人品的表现手法。
<2>文徵明:A.山水画:a.以细笔为主要面目。
b.作品情调娴静典雅,布景层叠而上缺少纵深空间表现,追求平面感.c.笔墨干枯中见秀润,设色清丽雅洁,有一股“士气”充溢其间,抒情意味更胜。
B.细笔作品《绿荫清话图》《真赏斋图》。
C.沈周与文徵明的花鸟画风格也有差异:a.xx的花鸟画以水墨写意见长:《枯树八哥图》。
b.文徵明多画竹兰,优美秀雅,清润天然:《湘君湘夫人图》。
(2)唐寅和仇英代表了融合院体与文人画风的另外两种类型:A.体现了滥觞于此时的文人画家职业化与职业画家文人化。
B.他们与沈,文有四个方面的不同:a.均出身下层社会.b.均以画为业.c.师承相近.d.均擅画人物。
<1>唐寅:A.修养广博,才华横溢,题材范围宽广,形成以“院体”工细为主而兼具文人画笔墨的意趣与风格,尤能通过诗书画结合阐发不同寻常的立意。
B.仕女画:富有时代特色,创造了细腰纤瘦,眼眉细小,樱桃小口,下巴尖尖的艺术形象。
C.山水画:状物真实,抒情自然,作风沉郁潇洒:《落霞孤鹜图》。
D.花鸟画:用水墨随意点染,更具秀逸,清新之趣:《古槎鸲鹆图》。
<4>xx:A.文化修养不博,画上只题名款,绘画题材较窄,专画传统题材,尤擅工笔重彩人物与青绿山水,在精丽秀美中闪现妍雅温润,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风格。
B.工笔人物画:《秋源猎骑图》《桃源仙境图》把青绿山水与工笔人物结合。
C.小写意人物画:《xxxx》《蕉下弹琴图》。
3.明后期写意花鸟画(“白阳青藤”“勾花点叶体”)明代中叶,在画史上并称为“白阳青藤”的陈淳,徐渭把写意花鸟画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
(1)xx:A.号白阳山人,写意花鸟造型写实精当,严于剪裁.B.意境安适宁静,笔墨自由如意,也时作草书题诗,配合画意.C.画法已呈放逸,表达感情显得逸宕:《秋葵图》《山茶水仙图》。
(2)xx:A.所画花卉,勾染点簇,设色鲜雅,逼真而富生意.B.画法兼工带写,以勾勒法画花朵,以墨色点染枝叶,被称为勾花点叶体:《芙蓉鸭图》。
(3)徐渭:A.完成了水墨写意花鸟画变革的大家,号青藤,一生坎坷,形成狂傲不羁的个性。
B.花鸟画:a.大胆变革,极具创造力,赋予花卉以强烈的主观感情,直抒愤世嫉俗,激荡难平之情,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b.擅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洒,泼墨淋漓,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花木形象中着眼生韵的体现.c.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强烈抒写内心情感的极高境界,把在生宣纸上充分发挥并随意控制笔墨的表现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中的里程碑:《杂花卷》《xx葡萄图》。
4.(明中后期)“扬州八怪”的艺术特色1)并不专指某八个人,而是泛指代表扬州画坛新风的一批画家:他们富于创新精神,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花鸟写意画。
(2)“八怪”中的文人画家和职业画家,既不满于现实,又在卖画于扬州路上殊途同归,相互影响,且受市民阶层喜新尚奇的推动,艺术创作上具有下述特点: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重神似,端人品和博修养。
(3)这些职业化的文人画家和文人化的职业画家,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宫廷提倡的正宗保守艺术的羁绊,或多或少的摆脱了贵逸平和的“士气”与“书卷气”,形成反映时代变化的新风貌,因他们非统治者标榜的正宗,便目之为怪。
(4)“八怪”分为三类:<1>第一类:丢官后到扬州卖画的文人,如郑燮,李鱓与李方膺:A.具有关心人生,忠于皇帝又胸存块垒的思想感情.B.选择“四君子”等题材,诗书画互相生发中,发泄牢骚,表现品格,寄托“用世之志”C.画风或清刚跌宕,或泼辣奔放,甚至不守规矩,有所谓“霸悍气”。
郑燮:a.号板桥,并擅三绝,尤擅墨竹,经过了从“眼前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艺术化,诗情画意中歌颂了清风劲节,表达关心“民间疾苦声”的抱负。
b.不泥古人,“自探灵苗”,在诗书画上自成家数:《竹石图》.<2>第二类:一生布衣的文人画家,如金农,高翔和汪士慎:A.一方面继承了抒个性,尚创造的文人画传统,另一方面从金石书法的古朴自然,似拙实巧中吸取营养。
B.作品流露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但更多的寄托高洁的人品与不肯同流合污的情操。
金农:a.思想存在矛盾:既伤“寄人篱下”,怀才不遇,又“以布衣雄世”。
b.修养广博,作品造意新奇,构境别致,笔墨朴秀,巧拙互用。
c.花鸟xx:意境隽永,有生活情趣。
d.人物肖像:形象古朴稚拙,放笔写意,开一生面:《自画像》。
<3>第三类: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如黄慎,罗聘和华喦:A.广博深厚的功力,注意适应民间欣赏习惯,又吸取文人画之长,讲求人品,兼擅三绝,放笔写意。
B.作品题材广泛,画法精熟,亦较“谐俗”。
黄慎:a.人物画:多取材社会下层,立意有生活情趣b.以狂草入画,作风粗豪奔放,气势贯通:《渔妇图》《携琴仕女图》。
xx:《鬼趣图》讽刺现实尤为著名。
华喦:花鸟为小写意,人物山水亦为当时空谷足音。
5.明中后期人物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明中后期人物画开辟出一条“宁拙勿巧,宁丑勿媚”的艺术道路,题材多为道释人物,造型夸张变幻,饶有装饰意趣,笔法遒劲,设色古雅。
陈洪绶和崔子忠,在画史上齐名,时称“南陈北崔”。
(1)xx:人物描绘精细,气息古朴,尤擅白描人物:《xx玉女图》。
(2)明末最著名的人物画家xx:<1>职业画家,所画人物形象:面容奇古,形体伟岸.<2>衣纹排叠遒劲,出神入化,设色水石并用,以艳衬雅.<3>尤擅“易圆以方,易整以散”的装饰手法,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装饰意匠.<4>《归去来兮图》,版画作品有《九歌图》《水浒叶子》。
(3)xx:<1>字波臣,创造了墨骨画法:以淡墨勾定五官,施墨略染后再赋色彩。
<2>人物形象刻画:不光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并且深入揭示人物的精神气质.<3>画法上:文质兼具,吸收民间的写真技巧,又糅合文人画的审美取向,肖像面部具有凹凸明暗之感。
<4>最擅长描绘文人学者的肖像《:xx像》:在明末清初形成了具有中国肖像特点的肖像画流派“波臣派”。
6.明末期文人山水画派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3)明末涌现的文人山水画派:<1>更重笔墨总体表现力与文化修养:A.以沈士充为代表的云间派.B.以赵左为标志的苏松派.C.以董其昌为旗帜的华亭派.<2>强调摹古,注重笔墨,追求“士气”,三派又被统称为“松江派”.(1)xx(“xx派”):<1>对文人山水画最大贡献:A.提纯了绘画语言,把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从绘画的综合因素中突出出来,成为绘画表现的重要目的。
B.笔墨组合成为了单独的审美客体,建立起具有抽象形式美感的画面结构。
<2>主张绘画应从学习古人作品入手,在掌握古代大师的笔墨和图式的基础上,以秩序化的图像程式的重新组合为媒介,化古为我。
<3>山水画:A.创作中追求以书法入画的表现力,把形象加以简化,以笔势的运动做“似与不似”的组合。
B.强调布局中的势,笔墨中的虚实和生动性和含蓄性,发展了墨法.C.以前人母题作画,结合有关画史画论题记而发挥笔墨个性的表现方法。
<4>作品以平淡天真,古雅生秀取胜:《青卞图》《江山秋霁图》《秋兴八景图册》。
<5>他的巨大影响在于他的画论:以纯化文人画为宗旨的“南北宗论”,建构了以南宗文人山水画为绘画最高境界的理想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2)xx(xx):xx:善用干笔焦墨,长于烘染,画面烟岚弥漫,表现出江南湿润苍秀的景色,画风秀润巧致:《仿大痴xx无尽图》.(3)xx(云间派):用笔有细碎的特点:《访古xx》.7.清初非正统画派(“清初四僧”)清初画坛“四僧”:八大山人,xx,髡残和xx:<1>他们是有很强反清意识的遗民画家,绘画带有深挚的感情色彩和强烈的个性化特征,所继承的传统仍属文人画系统。
<2>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旧程式.<3>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形象上,发展了笔墨技法。
(1)八大山人:A.带有更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复杂的精神内涵,内心深处的难言之痛与愤懑抑郁,均借画笔曲折的反映出来。
B.山水画:以山水寄恨,意境苍凉凄楚,笔墨沉郁含蓄,使人有“墨点无多泪点多”之感,可称泪眼的旧江山:《xx亭子图》。
C.花鸟画:a.以极具个性的奇简冷逸的风格抒发了遗民之情.b.在立意,形象,造型,布局,笔墨以至诗书画一体上均有新的突破,达到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空前水平。
c.作品中拟人化的鱼鸟,险怪空灵的构图,简约含蓄而充满孤独幽愤感情的笔墨,在内容与形式上已臻于高度统一:《荷鸭图》《xxxx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