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有害生物及其防治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陈东华11级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一班,学号:摘要:简述生物入侵的定义,生物入侵的途径及其危害,和与预防生物入侵的方法。
关键词:生物入侵生物入侵的途径生物入侵危害及其防护措施当今世界,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资源、环境、粮食以及能源危机等问题日益凸现。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山入侵种带来的生物入侵问题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威胁,不断引起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的深入,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经济等方面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 与入侵种进行着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通过与这些入侵种的较量,人们进一步认识了生物入侵问题的严重性,甚至到了谈之色变的程度[1]。
生物入侵可定义为:一种不属于本地特定的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山于人为原因或其他方式传入原产地之外的地点,在那里定植、定居,并建立起自然种群,并且威胁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安全和人类的健康的现象。
本地种指自然起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或地区的物种。
生物入侵种,即外来种是相对于本地种而言,指在一个特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却不属于本地生态系统[2],如果某物种引起生态系统发生大的波动,但历史文献乂没有相关的记录,则可能是外来物种[3]。
外来种在一个新的生态区域内由于不存在天敌,并且当其环境条件适宜其生长、生存时,它们往往生长繁殖异常迅速,从而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平衡,对当地生态环境、经济或人类健康造成损害。
生物入侵的外来物种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入侵的途径,生物入侵在没有人类介入的情况下,生物在生物区之间、大陆之间和岛屿之间的远距离的传播也可能发生,但这种自然入侵只是小概率事件[4]。
人类的活动已大大加快了生物入侵的速率,加快的幅度应以数量级计算,而且许多生物能够到达黑自然传播无法到达的生境,所以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于生物入侵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是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是人类成为入侵物种的载体其至传播者[5,6]。
最科学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最科学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最科学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寄生虫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例如,引入特定的昆虫、鳗鱼等捕食者或寄生虫来控制害虫的繁殖。
2. 性诱捕: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来吸引有害生物,并通过捕杀装置将其捕捉。
比如使用性诱剂来吸引害虫到黏虫板上。
3. 化学控制: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但这种方法需要谨慎使用,因为化学农药可能对环境和非目标物种造成负面影响。
4. 遗传控制:通过改变有害生物的基因来减少其数量。
这种方法需要深入了解有害生物的基因组,并进行遗传工程来实现。
5.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如利用高温、低温、辐射、电击等方式杀灭害虫。
6. 文化防治: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环境来减少有害生物的滋生和繁殖条件。
例如,采用轮作、梯田、混作等措施来减少害虫的传播和繁殖。
综上所述,最科学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应该综合利用上述各种方法,并根据具体
的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
同时,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以提高有害生物防治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现状、危害及防治研究

外来 生物入侵 这一名词 源 于生物安 全管 理 . 相 关 概 念 包 括 外来 生 物 、 来 人 侵 生 物 、 外 外来 有 害 生 物 和 检 疫性 有 害生 物 。外 来 生 物 是 指 相 对 于 特
关 于 入 侵 动物 , 目前 国 内 尚 没有 系统 报 道 。据
不 完全 统 计 , 引起 较 大 经 济 损 失 的入 侵 有 害 昆虫 、
植 物病害 、 体动物 、 乳动物 等大 约 8 软 哺 0种 以 上 ( 脂 红 , 0 0 。主 要 有 美 国 白蛾 、松 突 圆蚧 、 沈 20 ) 湿
定 的生 态 系 统 与栖 息 环 境 来 说 的任 何 非 本 地 的 生
有 1 5种 ( 张胜 等 , 0 0 。据 资 料 表 明, 些 入 侵 植 20 ) 这
物 , 理 论 上 说 , 对 特 定 生 态 系 统 的 作 用 都 具 有 从 其 动 态 的 正 负 效应 。外 来 生物 入 侵 是 指 生 物从 其 原
地 生 物 多样 性 调 查 发 现 ,在 2 10多 种 已 经或 曾 3 经 在 香 港 野 外 地 区生 长 的微 管 束 植 物 中 ,最 少有 10种 外 来 物 种 ,另 外 还 有 5 8 0种 虽 然 未 确 定 源 地 但 明显 不 是 香 港 原 生 的植 物 物 种 ,外 来 植 物 比例 占到 1 . 08%( 脂 红 ,0 0) 沈 2 0 。而 在 上 海 , 义 的外 广 来 植 物 则 占 到 本 地 植 物 区 系 的 5 .% ( 博 等 , 74 李 2 0 ) 调 查 发 现 , 国外 来 杂 草 有 1 8种 , 属 0 1。 我 0 隶
浅谈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及其预防措施

关键词 :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 ; 入侵 ; 因分析 ; 防措施 原 预
中图分类号 :7 ¥6 文献标识码 : A
l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的危 害性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人侵是指源于国外的人侵物 种对我国生态系统 、 生物多样性 、 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的现象。人侵生物生存繁殖能力强 , 传播范围广, 人 侵发生前存在潜伏期, 人侵后 由于失去原产地天敌 的制约 , 加之缺乏对其生物学特性的了解 以及控制 技术的匮乏, 种群数量猛增 . 严重地破坏 了自然生态 系统和生物链 , 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 难以控制和治 理; 外来人侵生物造成本地物种多样性不可补的消 失以及物种的灭绝 ; 给农林 牧业产量与质量带来惨 重损失和高额的防治费用。据统计 , 如美国白蛾、 红 脂大小蠹 、 松材线虫病 、 本 松干蚧 、 日 松突 圆蚧等外 来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 面积达 13 3 h 致 3. 万 m , 死树木上千万亩, 造成的经济 、 社会和生态损失 40 0 50亿元人 民币。美国每年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 0 的经济损失高达 I 0 亿美元。我国因外来物种入 0 5
园林部 门从外省市 引进园林 绿化树种 , 将黄斑星天
收稿 日期 :05一 9— 2 2 0 o 2
作者简介 : 巴哈提古 丽(99 )女, 1 一 , 哈萨克族 , 6 新疆乌鲁 木齐人 . 大学, 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冶理研究工作.
维普资讯
—
牛带入新疆 。20 0 2年又在 巴州和静县发现黄斑 星 天牛危害。20 0 3年又在伊宁市发现黄斑星天牛危 害。呈现东疆 、 南疆 、 北疆三角鼎力之势。造成直接 经济损失高达几千万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人侵 使我 国和新 疆 地 区森林生 态 系统 产 生 了较 大 的不 稳 定性 , 因缺乏森林有害生物人侵的 自然干扰机制 , 林
泸西县外来生物入侵现状与防治措施

2012年增刊云南农业科技Yunnan Nongye Keji4.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外来有害生物危害性的认识利用一切宣传媒体,如电视、广播、粘贴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向广大民众宣传普及预防外来有害生物危害性知识,使广大民众及相关各界对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危害有较深的了解和认识,并增强防除有害生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4.3开展普查,制定防控规划在原来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全县外来有害生物普查,摸清外来有害生物分布情况,并根据分布情况制定科学的防控规划和措施,为下步开展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4.4从源头抓起,加强植物及种子检疫工作有害生物的入侵主要随植物、种子的调入传播蔓延危害。
为了有效地防止新的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蔓延,林业、农业部门必须采取措施加强植物、种子检疫工作,调出调入的物种都必须进行检疫,以有效拦截和阻止已知的或可能对本地生物多样性有不利影响的外来物种的引入。
4.5建立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监测点,加强重点生物的监测与防控以目前省、市重点支持的薇甘菊调查与防控为契机,建立以薇甘菊等外来入侵有害生物为重点的监测点,开展预警监测,及时发现新的危害点,及时组织人员进行防除。
4.6增加投入,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全力攻坚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上级支持;同时争取将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防控经费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千方百计增加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管理工作的投入,确保农业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马岚(泸西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泸西652400)泸西县外来生物入侵现状与防治措施收稿日期:2012-08-071外来入侵生物1.1外来入侵生物的定义外来入侵生物是指外来物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并能存活、繁殖,形成野生归化种群,其种群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不良后果的现象。
1.2外来入侵生物的入侵途径(1)物种引进。
有害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防治是指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或减少对农作物、森林、家庭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损害造成的生物,如害虫、杂草、害鸟、害兽等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1. 化学防治:使用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和影响。
这种方法效果较快且面积广泛,但也存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或病毒来控制有害生物。
通过引入适当的天敌,可以帮助控制害虫的数量而不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过多的危害。
3. 物理防治:采取物理手段,如使用隔离技术、陷阱、电网等,来防止有害生物的进入或传播。
4. 文化防治:通过改变农作物的种植方式、轮作方式或改善土壤质量等,减少有害生物的滋生或传播。
5. 遗传防治:通过选育或基因改良的方法,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对有害生物的依赖。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来进行有害生物防治。
同时,这些方法应当与可持续农业和生态保护相结合,以最小化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途径和预防措施研究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途径和预防措施研究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在自然、半自然的生态系统和生境中建立的种群, 其可改变和危害当地生物多样性。
我国已经成为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严重的国家之一, 有些地区生态系统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然而, 我国对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现状并不完全了解, 相关防控措施并不健全。
外来物种一旦成功入侵, 对当地生境有较强的忍耐力和适应性, 能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传播, 建立优良种群, 争夺本土物种的生存空间, 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系统平衡。
一、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途径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不合理的引种, 由人为有意引入, 通常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物种;二是无意引入, 常为旅游者身上沾附、随交通工具等携带而来, 如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就是通过包装材料, 将虫卵带进国内, 给农、林、牧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三是自然传播, 如借助昆虫、风、水体流动、鸟类等媒介, 使外来有害生物种子发生迁移, 从而造成生物入侵。
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特征1.繁殖、扩散、适应环境能力强能产生大量的后代, 不仅能提高后代存活的数量, 也加大了其传播的几率。
在入侵的第一个阶段就占据优势, 对逆境表现出极强的抗性, 一旦找到适宜的生存环境, 就能继续生长发育, 进行更大规模的传播扩散。
2.隐蔽性强一般随轮船、飞机、汽车等运输工具, 潜藏在运输的货物中, 由于有的货物属于非检疫对象, 有的货物被漏检, 有害生物便随之进入, 加之入侵的外来有害生物从开始在新环境里定居, 到种群快速增长和迅速扩大" 占领区";之间存在" 时滞";现象, 即潜伏期, 所以常常表现为暴发成灾。
3.表现缓慢有些有意引进的植物, 刚引进时未见异常, 若干年后才表现出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特征。
4.受环境影响严重有些植物种类在人工控制范围内未造成危害, 而一旦逃逸到自然环境中, 就会酿成灾害。
三、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危害1.无害处理成本增加由于遭到入侵物种危害的农林产品的产值和品质下降, 须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无害处理, 不但增加了成本, 还影响了外贸出口和经济发展。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摘要】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生物种群侵入新的生态系统并对当地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目前,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平衡、农林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生物入侵会影响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当地物种数量减少或灭绝;同时损害农林业生产,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一些外来生物还可能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防治生物入侵,应采取综合措施,如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科研与技术支持以及重视宣传与教育。
国际合作与法规制定也是防治生物入侵的重要手段。
加强对生物入侵的监控和预防措施,加强科研支持和技术开发,以及提高公众对生物入侵的认识和重视,才能有效应对生物入侵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关键词】生物入侵、现状、危害、影响、生态系统、农林业、疾病、防治措施、国际合作、法规制定、监测、预警、科研、技术支持、宣传、教育。
1. 引言1.1 生物入侵的定义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并引起对原生物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的过程。
这些外来物种通常是在原生物种无法适应的环境下生存繁殖而形成的。
生物入侵的定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概念始终是指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
生物入侵可能是有意引入的外来物种,也可能是无意传播的外来物种。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生物入侵都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危害,破坏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产生不利影响。
生物入侵的定义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所差异,但都强调了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
生物入侵的概念不仅仅涉及生物学领域,还涉及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至关重要。
生物入侵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合作来加以解决。
1.2 生物入侵的现状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在无天敌的情况下迅速繁殖并扩散到新的生态系统中,对当地物种造成危害的现象。
当前,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空心莲子草(水花生)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深秋和初冬进行两次深翻,使 地下根茎充分暴露在空气中,从而被霜冻 和严寒杀死;结合耕作栽培措施实施薄膜 覆盖高温灭草,农事操作中耕除草;严格 控制农田氮肥施用量,特别是水田中氮肥 用量,防止空心莲子草疯长 。
化学防治:选用草甘膦、氯氟吡氧乙酸乳 油、甲磺· 氯氟吡等药剂 。 物理防治:采取人工、机械铲除和打捞; 铲除和打捞空心莲子草时应尽可能深挖或 连根打捞;铲除和打捞出的空心莲子草可 集中烧毁或经充分腐熟沤制成绿肥使用。 另外,在化学防治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 可先打捞清除部分空心莲子草,压低空心 莲子草种群密度,再喷施药剂。
假高粱生长情况
四、农业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治 (一)福寿螺 防治 物理防治 采用人工捕捞的方法,将捕捞的 福寿螺进行集中处理消灭;及时消除农田 边的各种杂草,将分布在农田边福寿螺产 下的粉红色卵块进行集中消灭。结合冬修 水利,整治河道等机会,铲除福寿螺的越 冬场所,可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 螺口,降低来年的繁殖系数。
三、江西主要外来有害生物分布及 危害
1、福寿螺 主要集中在赣州和吉安地区,这两个地区 每个县市都有分布,除吉安地区的峡江、 新干两县少量分布外,其它县市均有广泛 分布。萍乡地区的各县、抚州地区的广昌 县、南丰、崇仁、金溪、资溪、东乡县, 宜春地区的宜丰、上高县,南昌地区的新 建、进贤县均有分布,基本上是有水的地 方就有福寿螺分布。
现场铲除水葫芦
研究显示,入侵我省的外来入侵物种大多 来自欧洲和美洲,尤其是后者。这可能是 由于美洲和亚洲具有相同的纬度范围和环 境条件,其生物群具有相似的进化驱动力。 传入地缺乏天敌等自然控制机制也是外来 物种入侵的主要原因。如水花生、红火蚁 等在原产地均有天敌存在,传入中国后由 于缺乏天敌得以迅速蔓延扩散。
松材线虫病树处理
假高梁
三裂叶豚草
疏花蒺藜草
加拿大苍耳
二、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
1、造成农业减产 :外来入侵生物由于缺 乏有效天敌,繁殖速度惊人,造成农作物 减产甚至绝产。每年由于外来入侵物种造 成的农林牧渔业的减产,及用于防治的费 用是相当可观的。 如少花蒺藜草每年可从 每只羊身上刮掉腹毛和腿毛200克左右。 少花蒺藜草生命力极强,传入某一地段后 能迅速繁殖,与其他牧草争光、争水、争 肥,抑制其他牧草生长,使草场品质下降, 优良牧草产量降低。
3、凤眼莲(水葫芦) 为多年生水草,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 流域。1884年,它作为观赏植物被带到美 国的一个园艺博览会上,当时被预言为 “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并从此迅速 开始了它的走向世界之旅。1901年,引入 中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猪禽饲料 引入。目前,它已经广泛分布于北美、非 洲和亚洲 。
空心莲子草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阻塞水 上交通,封闭河塘水面,降低作物产量, 影响农田排灌,使其影响经济。 空心莲子草,20世纪50~70年代,随着养猪 事业的发展,作为优良饲料在中国进行大 力推广, 80年代后期为野生,自然蔓生面 积迅速扩大。
5、豚草 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自20世 纪30年代开始从境外传入中国东北三省后, 现在这种世界性的害草已经在全国19个省 区市蔓延,是一种影响人类健康和农牧业 生产的危险性杂草,号称“植物杀手”。
福寿螺
(1)危害性质、危害程度: 福寿螺在危害严重的赣州、吉安两地区, 其主要危害水稻、茭白、莲藕、水生蔬菜 等水生作物,啃食这些作物的幼嫩茎叶, 使作物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有的地方也对 叶菜和花卉有一定危害,对农业生产造成 了一定的危害,危害严重的田块可造成近 30%的损失,在分布较少的地方还未对农 业生产造成直接危害,但是随着种群数量 的扩大,必将对农业生产产生危害。
(2)来源及扩散方式:福寿螺入侵我省主 要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作为一 种水产养殖品种引进,个别地方作为一种 饲料引进,如南丰县作为甲鱼饲料引进, 由于经济效益不好,养殖户后期未进行处 理,任由其扩散、逃逸,使其扩散到自然 界,造成危害,现福寿螺已在江西建立了 种群优势。目前,主要扩散方式由人为方 式转化为由水流和农田秸杆扩散方式为主。
2、定义入侵物种的标准 (1)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 一个非本源地区域; (2)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 了自我再生能力; (3)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地理结构造成了 明显的损害或影响。
3、江西截获外来有害生物情况:今年上半 年,江西检验检疫局共截获入境有害生物 110批172种次,其中,截获我国进境植物 检疫性有害生物松材线虫、假高粱、黑双 棘长蠹、三裂叶豚草、疏花蒺藜草、平滑 苍耳、加拿大苍耳、苍耳(非中国种)23 批23种次,约为近5年截获量的2倍,且多 种有害生物在江西口岸为首次截获。
6、假高梁 侵害植物假高梁常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 区的耕地里,中国分布:海南、台湾、香 港、广东、福建、贵州 。常侵害谷类、甘 蔗、棉花、麻类、苜蓿、大豆等30多种旱 地作物 。混入后,不仅使作物的产量下降, 而且它的花粉容易与高梁属作物杂交,致 使品种纯度下降。假高梁的幼苗和嫩芽含 有氰甙,经酶解产生氢氰酸,家畜误食会 中毒死亡。
外来有害生物及其防治
引言
我省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省份,目前 生物入侵形势日益严峻,由此引发的生物 灾害越来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入侵我 国的外来物种有400多种,但在我省,发 生面积较大、危害程度深、影响农业生产 的外来入侵生物主要有十余种,包括水花 生、水葫芦、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福 寿螺、含羞草、巴西龟、克氏螯虾(小龙 虾)、牛蛙等。
水葫芦
(2)水葫芦危害: 凤眼莲虽有很强的净化污水能力,但其大 量覆盖河面,挡住阳光,使水下生物得不 到足够的光照和氧气,导致水生动物死亡, 破坏水下生物的食物链。同时,其大量繁 殖也会对航运、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不 仅如此,它具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导致 其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 层,杀伤底栖生物。
3、凤眼莲(水葫芦 )防治 物理防治:适时打捞是水葫芦防治措施中 最快捷、最有效的技术,打捞时尽量少留 或不留残体在水中。在水葫芦开始繁殖前, 或在施用农药见效后打捞,都能起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
化学防治:在水葫芦开花前,应用触杀性 除草剂可在2-10天内杀死水葫芦植株,内 吸性除草剂可在7-30天杀死植株。可用药 剂有41%的农达水剂、草甘膦,慎用2,4— D、克无踪等,避免造成水体污染和对本地 水体生物造成危害 生物防治:利用象甲与除草剂农达等配合 治理或在水葫芦发生区,每亩水面释放水 葫芦象甲成虫1500-2000 头。
2、加拿大一枝黄花 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要分布在我省的15个县 市,有集中成片分布的是宜春市的袁州区 和丰城市两地,在宜春市袁州区、丰城市 加拿大一枝黄花已建立了优势种群,并成 片分布。
加拿大一枝黄花
(1)危害性质、危害程度: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省分布还主要是以零 星分散分布为主,分布区域主要是在荒地、 空闲地、公路沿线、铁路沿线、垃圾场所 河岸等,目前,还未对农业生产造成直接 危害。 (2)扩散方式 : 扩散方式主要是人为带入,交通工具等远 距离传播,种子借风传播,根茎通过发新 芽大量无性繁殖方式扩散 。
3、传播病害:许多入侵生物是人类的病原 或病原的传播媒介,它们一旦入侵成功, 可能会造成大范围的疾病流行,严重影响 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此外,为了将有害外来物种控制在疫区内, 并将危害减到最低程度,有时不得不大量 使用化学药剂,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
Hale Waihona Puke 4、入侵原因:早期盲目引进成为外来物种 入侵主因。很多外来物种入侵基本上是盲 目引种造成的。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引入水 葫芦,而如今却异化成了避之不及的环境 公害。入侵物种有强大的繁殖特性、生态 适应性和竞争力,这也是外来物种之所以 形成危害的原因。
豚草
豚草主要生长在路边荒野,喜湿怕旱。豚 草是浅根系植物,不能吸取土壤深层的水 分,深秋旱季普遍出现萎蔫枯凋现象,而 长在潮湿处的豚草生长繁茂。豚草的花粉 量很大,已经接触过这种花粉病产生抗体 的人一旦吸入这种花粉,便会出哮喘、打 喷嚏、咽喉奇痒、荨麻疹、胸闷头昏、失 眠等过敏症状。
豚草吸肥能力和再生能力极强,植株高大 粗壮,成群生长,有的刈过5次仍能再生, 种子在土壤中可保持生命力4-5年,一旦发 生难于彻底清除。豚草在土壤中消耗的水 分几乎超过了禾本科作物的两倍,同时在 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和磷,造成土壤干旱 贫脊。还遮挡阳光,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豚草还可传播病虫害,如甘蓝菌核病,向 日葵叶斑病和大豆害虫等
生物防治 福寿螺及其卵体内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是鸭子的极好饲料,可以在农田发 生福寿螺的地方放养鸭子,也可以大量消 灭幼螺和成螺。在茭白田中放养甲鱼,也 能有效控制福寿螺的危害。 化学防治福寿螺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方法, 可以大量消灭幼螺和成螺。目前开发的防 治福寿螺的药物有多种,如百螺敌、杀螺 胺、杀螺胺乙醇胺盐、四聚乙醛、三苯基 乙酸锡等 。 防治时间:药剂防治应在成螺产卵前,每 平方米平均有2~3头时进行防治 。
4、空心莲子草(水花生) 原产南美巴西、阿根廷,20世纪30年代 末随日军侵华引种至中国,50-60年代在我 国南方作猪饲料推广栽培,此后逸生导致 灾害,已被列为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 种。
空心莲子草
空心莲子草主要在农田(包括水田和旱田)、 空地、鱼塘、沟渠、河道等环境中生长为 害,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草害问 题。主要影响表现在:危害人畜健康,危 及生物多样性和破坏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当早春最低气温回升到10℃以 上时,释放莲草直胸跳甲成虫,每公顷水 域释放1000~3000头成虫,可控制其危害 与蔓延 。 利用空心连子草叶甲防治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