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技术办法优选稿

合集下载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1. 引言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森林生态系统或经济林木产生损害的昆虫、病害、鸟兽等生物。

它们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性作用不可忽视,给森林健康和经济效益带来巨大威胁。

为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环境,提高木材产量和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精选的方案,以指导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

2. 方案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捕食性、寄生性或病原性生物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方法。

具体措施包括引进天敌、放飞天敌增加其种群数量、利用昆虫病毒或细菌来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繁殖等。

生物防治具有环境友好、无污染、可持续性等特点,在防治过程中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可以选择合适的生物防治方案,并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

2.1 引进天敌引进天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防治手段。

具体操作包括寻找和筛选适合的捕食性或寄生性生物,通过人工培育和放飞增加其数量,使其能迅速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

引进天敌的选择应根据当地有害生物种类和生态环境特点,确保其适应能力和对有害生物的控制效果。

2.2 利用昆虫病毒或细菌昆虫病毒和细菌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人工培养和制备昆虫病毒或细菌,可以实现对有害生物种群的控制。

这些病毒或细菌会感染有害生物体内,破坏其生理机能,最终导致其死亡,从而控制其种群数量。

3. 方案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杀灭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化学防治在防治效果和速度上具有一定优势,可以迅速减少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

然而,由于化学药剂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对非目标生物的危害,必须谨慎使用,避免滥用和过量施药。

3.1 选择合适的药剂在化学防治中,选择合适的药剂是非常重要的。

应根据有害生物种类、药剂的特性和作用方式来选择合适的药剂。

同时,要注意选用环境友好型的药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2 合理施药在化学防治中,施药的方式和时间也需要掌握。

应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种群情况和作物生长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药方法和时间。

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

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

农林技术◎吴迪林业中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一、林业有害生物产生原因以及危害分析1.林业有害生物寄主。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生态环境系统破坏严重。

我国当前林业资源人均占有率逐渐下降,植被覆盖面积也逐渐缩小,导致沙漠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积极采用人工造林的方式来缓解土地沙漠化问题,但是也给有害生物提供了一定的生存条件。

一直以来,我国林业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由于树木生长缓慢,人工林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收益,导致当前幼年时期的树木比例越来越大,缺少成熟的树木来抵御有害生物的入侵。

人工造林的种植通常会选择一种或几种成活率高并且经济收益高的树种进行大面积种植,由于我国生态环境比较差,出现有害生物时植被抵御能力较差,进而导致有害生物迅速繁殖,直接危害植被甚至树木生长。

2.林业有害生物监督管理不足。

在我国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对于有害生物的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疏漏,在有害生物出现时不能及时发现,导致有害生物危害加剧。

不仅如此,我国林业资源开采过度,导致森林对于有害生物的抵御能力直线下降。

而林业资源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对于有害生物的监测与预测能力下降,不能及时发现有害生物的存在,也缺少根本性的防范作用。

总的来说还是因为对于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不够重视,导致林业资源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效果不佳。

3.农药过量使用。

一直以来,人们的固有思想是在出现虫害时利用农药来消除虫害,正是这样的思想观念导致农药过量使用,进而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制约天敌的能力也逐渐消减,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下使虫害发展趋势直线上升。

大量的使用农药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而且会行成恶性循环,到了林场中的部分菌类含有微量或少量的农药,人类食用之后对人体造成伤害。

另一角度来说,农药过量使用将直接影响土壤环境,导致原本肥沃的土壤资源无法生长出健硕的树木,进而影响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分析在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逐渐摒弃传统防治技术中存在的弊端与特点,开始应用和推广各项新技术,实现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目标,提升我国林业产业生产效率,推进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发展。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49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陈晓红 辽宁省国有彰武县四合城林场【摘 要】 本文介绍了林业上常用的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其中以绿色环保的生物、物理防治技术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为广大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以在有效防治有害生物对林业危害的同时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危害。

【关键词】 林业 有害生物 防治有害生物对林业的危害,一直是令林业从业者头疼的问题[1]。

而且,随着近年来气候的变化,以及前些年农药的滥用,导致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加强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近些年来林业有害生物爆发频率增加,防治难度增大。

但是,经过多年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研究及实践,我国积累的丰富的防治经验,通过合理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治手段,能够有效防治有害生物对森林带来的危害,减小不必要的损失。

1 控制有害生物流入一些有害生物一般只是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内爆发式生长并危害林业资源。

但是,近些年来,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各种园林建设也越来越多,大量引入外来树种等因素都加速了有害生物的流通,扩大的有害生物的爆发范围[2]。

因此,需要对机场、港口等国外苗木流入场所,以及国内苗木的生产、运输过程中进行严格检验,防治携带有有害生物的苗木流入,防患于未然。

2 加强营林管理通过合理的营林管理,可以提高林木对病虫害的抗性,减小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即使发生病虫害,也能大大降低其带来的危害[3]。

加强营林管理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选择对当地频发病虫害抗性较强的树种。

当前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具有各种优异性能的树种不断被培育出来。

在植树造林时,可选择对当地频发病虫害具有较强抗性的优良树种,减小病虫害的对林木的危害。

②营造混交林。

实践表明,单一林更易发生病虫害。

因为不同树种之间常发生的病虫种类不同,如果是混交林,其它树种可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减缓病虫害的传播,甚至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③选择合理的造林树种及造林密度。

根据造林区域的具体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树种以及造林密度,可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方法摘要:为了保证林业工程的发展进程,则必须要加大力度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确定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方向,从而助力林业生态环境及建设可持续发展。

对此本文将针对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沿河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进行分析,结合防治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有害生物特点,提出科学高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防治难度;防治机构建设;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有害生物种类增加,危害范围扩大根据近些年相关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沿河镇林业发生的严重且能够成灾的害虫增加到了20余种,其中属突发性食叶害虫较多,虽然春齿蠖、杨小舟蛾以及杨扇蛾等食叶害虫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在当地部分乡村依然有所发生,呈现出了多点暴发趋势。

另外,杨树早期落叶病、柳毒蛾以及光肩星天牛等病虫害也在逐渐增加,变得越发严重。

1.2 危害性病虫存在较大威胁随着当地经济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危害性害虫的长距离人为传播问题变得十分严重。

在美国白蛾传入到沿河镇之后,在当地产生的危害迅速蔓延。

截至目前为止,美国白蛾在当前沿河镇多个乡镇村庄中依然存在,如果日常没有加强监控,那么将会出现暴发成灾的可能性,危害形势十分严峻。

另外,苹果棉蚜和梨圆蚧等林业害虫也传入到了沿河镇当中,对个别果园造成了危害,呈现出了持续扩散危害趋势。

1.3 有害生物防治存在局限性在当地林业产业建设发展过程中,适当增加森林资源覆盖面积为生态环境带来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但病虫害问题也制约着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进程,导致很多树木在害虫的影响下无法正常生长。

同时,因为部分林业区域的林木种类较为单一,所以在暴发病虫害时,大量树木遭到了侵蚀,对当地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直接破坏,即使采取农药杀虫的方法也无法获得理想效果,植物数量变得越来越少。

另外,使用化学农药虽然可以降低植物的抵抗力,但是对林业土壤中的微生物生存环境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质量会带来负面影响。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2.1 生物防治技术在利用生物防治技术进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过程中,需要林业工作人员对林业中存在的有害生物种类进行了解,选择无农害残留的生物农药对其进行治理。

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摘要:近些年,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林业为改善城市环境做出了很大贡献。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林业资源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越发受到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重视。

在实践中发现,林业病虫害是影响林业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林业产量和质量、提高林业资源经济效益,行业内始终致力于对林业病虫害的研究与治理。

本文基于相关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从分析林业病虫害的危害现状和发生原因着手,针对无公害防治措施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在不危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缓解林业病虫害问题。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技术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往仅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保发展的理念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关系到各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

林业产业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可以切实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在政府和群众多年来的共同努力下,林业资源储备有进一步扩充的趋势。

诸多案例表明,我国的林业发展正受到病虫害问题的严重制约,部分林业资源饱受病虫害侵害,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有不少地区的生态环境平衡也因此遭到了破坏。

基于此,我国林业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实现对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在保护林业资源的同时,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1无公害防治技术防治林业病虫害的重要性无公害防治技术是一项综合、高效、安全的技术手段,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才能快速有效地控制害虫,而且对幼苗的生长和安全性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在森林害虫控制中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传统的防治工作思路和方式有很大的突破。

其利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无公害防治森林病虫害应遵循“绿色、环保”的思想,即在防治森林害虫时,应尽可能多地施用有机肥料,采取物理、生物等方法,以达到控制害虫、降低农药用量的目的,降低了病虫害防治成本,改善了林木的生长品质。

另一方面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将促进广大林农抛弃旧有的防治模式,加强对有关工作人员的教育,规范其经营管理行为,并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对林木进行有效的保护,并能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森林病虫害,使我国的森林生产朝着现代化、科学化的目标不断前进。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一、引言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呈加剧趋势。

为了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效果,保障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对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进行探讨。

二、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及危害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昆虫、病原菌、线虫、螨类等。

它们对林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影响树木生长:林业有害生物通过取食、寄生、繁殖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导致树木生长缓慢、早衰甚至死亡。

2.破坏森林生态平衡: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和扩散,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生物多样性,影响森林的生态功能。

3.引发次生灾害:有害生物危害导致的树木死亡、生长不良等现象,容易引发森林火灾、水土流失等次生灾害。

4.影响人类健康:部分林业有害生物还能传播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三、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疫与监测技术检疫与监测是预防和控制林业有害生物传播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苗木、种子、木材等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防止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

同时,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及时发现疫情,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资源,通过天敌、病原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手段,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

生物防治技术具有环保、长效、无污染等特点,是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3.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方法,如诱杀、捕杀、隔离、高温处理等手段,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的方法。

物理防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无污染、效果显著等特点,适用于局部和应急防治。

4.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的方法。

化学防治技术具有快速、高效、广谱等特点,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环境污染等问题。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措施优化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措施优化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措施优化林业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以及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林业有害生物的存在却给林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这些有害生物不仅会损害林木的生长和发育,降低木材质量和产量,还可能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因此,优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繁多,包括害虫、病原菌、杂草等。

它们的传播途径也多种多样,如风媒、虫媒、人为传播等。

常见的林业有害生物如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等,给林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首先需要加强监测预警工作。

监测是防控的基础,只有及时准确地掌握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这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包括地面监测点、航空监测以及卫星遥感监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

同时,要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在监测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也十分重要。

通过对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潜在危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其发生和扩散的风险,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对于高风险的有害生物,要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检疫工作是防止林业有害生物传入和传出的重要防线。

加强检疫执法,严格检查木材、种苗等的运输和流通环节,防止有害生物的传播扩散。

对于来自疫区的木材和种苗,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处理,确保不带入新的有害生物。

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控措施,应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

例如,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通过引入害虫的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害虫的密度。

此外,利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等来防治害虫和病原菌,也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也是常用的防控手段之一。

比如,采用灯光诱捕、性诱剂诱捕等方法来捕杀害虫;通过人工摘除虫茧、病叶等,减少有害生物的数量。

物理防治方法简单易行,对环境无污染,但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1. 预防措施
- 加强林地的日常巡查,尽早发现有害生物的迹象。

- 进行及时的生态修复,增加森林的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暴发。

- 配备并培训专业的防治人员,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认识。

2. 物理防治
- 使用生物监测技术,通过监测设备收集有害生物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 手工收集有害生物,如使用陷阱或捕捉器捕获昆虫。

3. 生物防治
- 利用天敌和寄生生物阻断有害生物的繁殖过程,如使用昆虫和微生物类防治病虫害。

- 引入外来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如引入天敌昆虫来控制森林害虫。

4. 化学防治
- 使用合适的农药和杀虫剂进行喷洒,如通过喷洒杀虫剂来控制害虫。

- 注意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农药,并遵循正确的使用剂量和方法。

5. 教育与宣传
- 加强对林业从业人员和公众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对有害生物
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 组织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活动,传授防治技巧和知识。

这些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并可根据不同的有害
生物进行组合使用,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技术办法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省级财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资金项目




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
理,促进健康”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紧紧围绕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防治工
作实际,以控制重点区域主要有害生物为目标,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巩固湿地恢复与治理
成果,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又好又快发展。
一、项目概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保护黑河湿地,建设生态张掖”的总体思路,强势推进黑河流域
湿地保护工程、市区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使全市的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市区园林
绿化水平及档次不断得到提升。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以黄斑星天牛为主的杨树蛀干害虫在
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市区园林绿地中呈蔓延之势,导致蚜虫、槐木虱、红蜘蛛、蚧壳虫等病
虫害危害不断加剧,给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管理和市区园林绿化苗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危及我市生态环境安全。尽管我局采取了多项措施,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了林业有害生
物监测调查及防治工作,但由于病虫害发生面积大,防治资金严重短缺,使有害生物防治
工作效果不明显。为加强自然保护区及市区园林绿地有害生物检疫监测、宣传培训及防治
工作,防止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确保黑河湿地资源生态系统安全和市区园林绿化建设
成果,
二、指导思想
大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体系
建设,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大力加强重
要有害生物重点治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力推进无公害防治、预报实施专群
结合、联防联治、标本兼治,确保危险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趋势得到较大缓解,扭转林业
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局面,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序大幅度下降,促进
森林健康成果。
项目实施内容
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设,防治技术人员培训,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
二、项目目标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5‰以下,总体防治率达到85%以上,确保全市生态安
全。
三、主要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
全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14种,其中虫害7种,即松毛虫、天牛、木蠹蛾、
杨舟蛾、刺蛾、叶甲、蚜虫。
病害7种,即褐斑病、炭疽病、软腐病、烟煤病、锈病、黑斑病、赤枯病。
需监测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对象有线虫病、黄斑星天牛、介壳虫等。
四、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化学农药,突出营林技术、生物农药及其
它无公害杀虫剂防治措施。食叶害虫的无公害防治率要达到100%,对其它林业公害生物,
无公害防治率要达到80%以上。防治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穴状抚育或改变林相为主;
天牛以诱捕器诱杀为主;其它病虫害以营林措施及修技抚育等为主。确保无公害防治率达
标。
(一)松毛虫
1、营林技术措施
(1)营造混交林,提高森林对虫害的自控功能。
(2)封山护林、优化天故的生存环境。
2、生物防治措施
(1)白僵菌防治,在越冬后幼虫恢复取食期(2-3月),越冬前幼虫(选择11月小阳
春天气),选择温度在18-22℃,湿度在85-95%放菌,施放白僵菌粉炮15-30个/公顷,
主要用于林分郁闭度在0.65以上,马尾松毛虫发生危害中度以下的区域。
(2)苏云金杆菌BT防治:在马尾松毛虫3龄幼虫期间,每公顷用苏云杆菌5000-6000
亿,主要用于林分郁闭度0.6以下,马尾松毛虫发生危害中度以上的应防区域。
3、人工防治:用人工摘除卵块或使用黑光灯诱集成虫降低下一代松毛虫虫口密度。
4、植物杀虫剂防治:用1.2%烟参碱喷烟防治幼虫,烟参碱与柴油比例为1:20,使用
药量6L/hm2。
(二)炭疽病、软腐病、烟煤病
1、在冬春挖除历史病株,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病叶,枯梢,病蕾等。
2、果病高峰前10-15天开始,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退菌特800-
1000倍液,于4月下旬、5月中旬、6月上旬喷3次药即可。
(三)褐斑病、赤枯病
采取抚改营林措施:在初发病的林分中,根据该病形成明显发病中心特点,对感病的
中心株进行伐除,限制病害的扩散,空隙大的林分,次年补植其他阔叶树种,逐步形成混
交林,增强抗病虫能力。
1.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法规,对感病的松苗,及时采取人工剪除砧木、摘除病叶(枝)
或拔除重病苗,就地集中烧毁;感病松苗及松材等不能外运。
2.开展产地检疫,防止病苗进(出)圃造林。对外地调进的苗木,应对根系用有效成份
3%—5%多菌灵的泥浆打浆;苗木出圃调运之前,对可疑苗木用5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600
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间隔喷洒处理。
1.应严格做好苗木检疫工作,用无病的苗木造林。
2.己发病的松林应砍除病枝或病株,冬春清除圃地、林地上的病叶烧毁,减少侵染
来源。
3.化学防治,对发病的松林于4月—6月、8月中旬—9月中旬,每隔15天用1%等
量式波尔多液、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
津600—800倍液喷松树整株2—3遍,雨后补喷。
(六)杨树蛀干害虫:主要害虫有天牛、木蠹蛾。
1、预防措施
(1)、选栽抗虫品种。杨树品种较多,为根系抗虫能力,着重选栽南抗系列等抗虫
品种。
(2)、清除虫源。对栽植地周围及受虫害严重的老杨树、老柳树给予清除,集中处
理,以清除虫源。
(3)、严格检疫。对栽植的杨树苗木进行严格检疫,发现有天牛为害的树苗,及时
剔除烧毁。
2、治理措施
(1)药剂防治。
①药签法。杨树天牛的防治,采用药签法防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杨树天牛
的幼虫期,将药签插入其新鲜排粪孔,再用黄泥封口即可。
②喷雾防治。在天牛的卵期和初孵幼虫期使用有内吸性的药剂喷雾防治,使用的药剂
主要有滴滴畏、磷胺、乐果、杀螟松、辛硫磷、氧化乐果等,以及菊酯类。
③用菊酯加柴油点涂刻槽防治。
(2)、人工防治
①人工杀卵:5月下旬至6月下旬(云斑天牛卵期)和7月上旬至8月下旬(桑天牛
卵期),用锤子、石块敲打产卵痕处,或用刀子挖除。
②钩杀幼虫。4~9月份,选最下的一个新粪孔,将蛀屑掏出,然后用钢丝或金属针
插入孔道内,钩捕或刺杀幼虫。
③捕捉成虫。5月上旬至6月下旬(云斑天牛成虫期)和6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
(桑天牛成虫期)每天傍晚巡视果园或树林,捕捉成虫,振动树干落地捕杀,或在成虫取
食时,喷对硫磷毒杀。
(3)生物防治。利用天牛肿腿蜂和啄木鸟进行生物防治。
(4)林业技术防治:由于大部分天牛都喜欢为害衰弱木或新伐倒木,因此要采取各
种有效的营林措施,保持林内卫生,清除衰弱木、风倒木,运雪压木、濒伤木。在天牛为
害较轻而卫生良好的林分中,可设置饵木吸引成虫产卵,待幼虫孵化后,而尚未蛀入木质
部前进行剥皮处理
(七)杨树食叶害虫:主要害虫为杨舟蛾、刺蛾、金龟子、叶甲等;
1、人工防治幼林内,在舟蛾产卵盛期采摘有卵叶片;及时采摘群栖初孵幼虫的叶片

和虫苞,集中烧毁。此外,可结合抚育管理,进行翻耕灭蛹,降低虫口基数。
2、物理防治用频振杀虫灯诱杀成虫,每盏灯控制面积100-150亩,在有效范围内基
本能够控制所有食叶害虫的为害,好叶率在90%以上。
3、生物防治一是在4月雨后的晴天用白僵菌粉炮防治。二是苏云金杆菌0.5-1亿/ml
喷雾防治。三是保护、招引杜鹃、白头翁、黄鹂等益鸟。
4、化学药剂防治一是喷雾防治对便于操作的幼龄林和苗圃地,在幼虫为害期喷洒
25%灭幼脲I号800至10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至1200倍液,或2.5%敌杀死6000至
8000倍液。二是树干注射防治用树干注射机注射内吸传导性药剂,如40%氧化乐果、40%
久效磷、5%吡虫啉高渗乳油,浓度1:2配制。也可用丁字钻在树干基部离地面20公分左
右的地方,用有刻度的一次性注射器,往打好的洞里注入农药,并用黄泥封口,在6月中
旬注射,一年一次,防治效果达到95%。
(八)杨树病害:锈病、黑斑病
防治方法:提高树木生长势,增加树木抵抗力是防治杨树病害的根本途径。
(1)栽植时选择好适宜的土壤和品种,做到适地适树。
(2)培育壮苗。插条应存于2.7℃以下大阴冷处,以免降低插条生活力,避免苗木
长途运输,认真假植,造林前浸根24小时以上或蘸泥浆。
(3)对管理感病的杨树应及时清除,严重感染的林分彻底清除,以免作为侵染源感
染更大面积的林分。
(4)感病较轻的植株或林分,在加强管理,提高树林生长势的同时,及时刮除病
斑,然后进行喷干或涂干处理。可选化学药剂有50倍40%福美砷、1%退菌特、5%托布津、
多菌灵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