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练习及答案
《将进酒》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将进酒》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提及古来圣贤,表明诗人志向清高,不愿意与俗人为伍。
B.李白、岑夫子和丹丘生几个知己相逢千杯少,主人李白把珍贵的“五花马”“千金裘”换了美酒。
C.“钟鼓馔玉不足贵”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都抒发了蔑视权贵的情感。
D.本诗通篇以七言为主,以三、五言句“破”之,参差错综,诗句以散行为主,节奏疾徐变化多端。
16.简要分析以“君不见”开头的两个完整句子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案:15.B16.①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
前一个“君不见'强调黄河入海的自然永恒,后一个“君不见”突出了青丝变白的人生短暂,在对比中奠定了全诗感伤的基调。
②为抒发悲愁之情蓄势。
运用比兴手法,引起诗人“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情,为诗歌抒发悲愁之情蓄势。
(答“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黄河一去不回的气势,头发变白的速度之快,在反差中表现时不我待的心理,为诗歌抒发悲愁之情蓄势”也可以)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两个“君不见”领起的内容,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引导读者和诗人一起体悟人生易老,怀才不遇的悲愁之情。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
B.“换了美酒”理解有误。
原文中“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可知李白只是说要把五花马、千金裘拿出换美酒,表现其豪情。
《将进酒》精选习题及答案精选

《将进酒》精选习题及答案精选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对第一段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耗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3.对全诗分析不正确的是()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鹅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C.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颇具特色。
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抓风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了豪迈诗情,略给人空浮之感。
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锌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4.起兴与夸张手法的运用是本诗颇具特色之处,请各举一例予以解说。
答:①起兴手法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练习 (含解析)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故亏兄而自利A.木直中绳,以为轮 B.舞幽壑之潜蛟C.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D.毕礼而归之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君臣父子皆能孝慈 B.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C.大夫各爱其家 D.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3.分析例句蕴含的逻辑关系,下列与例句逻辑关系一致的一项是( )例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惜时—奋斗)A.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清醒—智慧)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自信—豁达)C.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自我—认真)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谦虚—谨慎)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豪劫兵戎相见咧嘴唉声叹气 B.哺乳殊死博斗延绵残无人道C.文身彷徨无依安详气势凶凶 D.窗棂来龙去脉账簿不失时机5.下列各项中,对《将进酒》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表达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两句,是诗的主旨句。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束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C.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得颇具特色。
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诗中屡用数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豪迈诗情,但给人空浮之感。
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全诗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6.下面对李白的《将进酒》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起兴、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挟天风裹海雨而来之势,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将进酒》练习及答案

《将进酒》练习一、基础知识: 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朝如青.丝暮成雪.:②会须..一饮三百杯:③钟鼓..馔玉何足贵:④径须沽取....对君酌:⑤呼儿将出..换美酒:二、阅读《将进酒》,完成下面题目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诗开篇就是一组排比句。
颍阳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抒发感情。
这种表现方法,在古诗中叫:(2)黄河源远流长,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定非肉眼可以穷极。
作者运用的修辞方法叫:(3)如果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那么“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写什么呢?答:(4)“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诗句悲叹什么?(回答不超过5个字)答:囗囗囗囗囗(5)从整体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句子,可以看出含有比喻。
这比喻的意义是什么?(回答不超过6个字)答:囗囗囗囗囗囗(6)这两个“君不见”的句子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但描写的角度不同。
前者的角度是:后者的角度是: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1)在常人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当纵情欢乐。
但句中并未直写痛饮狂欢,而是说“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2)但作者“人生得意”了吗?从诗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答:3、“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钟鼓馔玉何足贵”,显然不是酒后吐狂言,而是酒后吐真言。
“古来圣贤皆寂寞”,其实说的是自己的“寂寞”。
这里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呢?()A、无奈B、悲哀C、愤激D、欢乐(2)诗人要“但愿长醉不愿醒”,用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的例子。
作者与他有什么相似之处?答:4、“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李贺《将进酒》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
(8分)将进酒(唐)李贺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①坟上土。
【注释】①刘伶:魏晋时期名士。
“竹林七贤”之一,嗜酒不羁。
13.本诗与下列高中教材所学诗歌体裁相同的一项是(B)(1分)A.《登楼》(唐·杜甫)(沉郁顿挫)B.《咏史》(晋·左思)(全诗激荡着一股郁郁不平之气)C.《从军行》(唐·王昌龄)D.《书愤》(宋·陆游)14.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2分)A.瑰丽奇崛B.含蓄隽永C.激越高亢D.清新雅致15.本诗结尾两句与前部分内容形成强烈反差,有力地表现了主题,请做简要分析。
(5分)诗歌前部分刻画了青春将暮、繁华飘落的时节,及时行乐的情景:美酒、佳肴、歌舞,极力呈现了人间乐事,结尾两句则猛作翻转,出现了“死”的意念和“坟上土”惨淡的形象,由此,以人间乐事衬托死之可悲,同时,终日醉酒和暮春之愁思,又反过来表露了生的无聊。
由此,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隐藏的死既可悲而生亦无聊的矛盾和苦闷。
评分说明:“前部分刻画了青春将暮、繁华飘落的时节”“及时行乐的情景:美酒、佳肴、歌舞,极力呈现了人间乐事”“结尾两句则猛作翻转,出现了“死”的意念和“坟上土”惨淡的形象”“以人间乐事衬托死之可悲”“终日醉酒和暮春之愁思,又反过来表露了生的无聊”“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隐藏的死既可悲而生亦无聊的矛盾和苦闷”为6点,答对1点1分,给满5分为止。
〖鉴赏〗这首诗将一个宴饮歌舞的场面写的缤纷绚烂,有声有色,形神兼备,兴会淋漓,并且以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切体验。
这首诗的前五句描写一幅奇丽熏人的酒宴图,场面绚丽斑斓,有声有色,给读者极强烈的感官刺激。
作者似乎不遗余力地搬出华艳词藻、精美名物,目不暇接:“琉璃钟”、“琥珀浓”、“真珠红”、“烹龙炮风”、“罗帏绣幕”,作者用这样密集的华丽字眼描绘了一场华贵丰盛的筵宴。
李白《将进酒》原文赏析与练习题附答案

李白《将进酒》原文赏析与练习题附答案李白《将进酒》原文赏析与练习题附答案引导语:李白《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下文是原文鉴赏与相关练习题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赏析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将进酒》练习题含答案

《将进酒》阅读训练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人生得意需尽欢B.天生我才必有用C.径须沽取对君酌D.与尔同消万古愁3.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4.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B.奔流/到海/不复/回C.千金/散尽/还/复来D.莫使/金樽/空对/月5.使用了典故的两句是[ ]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6.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青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馔玉,美好的饮食。
馔,吃喝。
玉,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会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7.从哪些诗句揣摩此诗的背景是诗人被放逐的时候?8.怎样解释诗歌开头的君不见三个字?9.怎样理解诗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起兴的作用?1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与上下文有怎样的联系?11.诗人为什么但愿长醉不复醒?12.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13.通过哪些词语,你看到了诗人狂放的感情?14.这首诗统摄全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参考答案2.C3.C4.C5.AB6.B7.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些诗句中,可以揣摩出,这是诗人被赐金放还、出长安之后所作的一首诗。
因为这些句子表现出对权贵的透彻了解和由此产生的蔑视和鄙弃,对权贵们嫉贤妒能、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愤激和不满。
(完整版)《将进酒》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将进酒》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D
A
B暮”
C
D
A
望。
B
空浮之感。
C.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
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诗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4.下列粗体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烹羊宰牛且为乐 且,暂且
B.与君歌一曲歌,唱歌
C.径须沽取对君酌 取,拿取
D.与尔同销万古愁 销,消除
5.关于诗句“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下面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B
D
雪。
A
C
3.古来圣贤皆寂寞,。
4.呼儿将出换美酒,。
28、将进酒
一、选择题
1.(A)
2.(C)
3.(B)
4.(C)(语气助词)
5.(A)(注意“高堂”的准确翻译,后一句中比喻句的体现)
6.(D)(借代,其余夸张)
7.(B)
二、判断题
1.是
2.是
3.否(主旨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三、填空题
1.天生我材必有用
2.钟鼓馔玉不足贵
3.惟有饮者留其名
4.与尔同销万古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进酒》练习
一、基础知识: 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朝如青.丝暮成雪.:
②会须
..一饮三百杯:
③钟鼓
..馔玉何足贵:
④径须沽取
....对君酌:
⑤呼儿将出
..换美酒:
二、阅读《将进酒》,完成下面题目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1)诗开篇就是一组排比句。
颍阳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抒发感情。
这种表现方法,在古诗中叫:
^
(2)黄河源远流长,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定非肉眼可以穷极。
作者运用的修辞方法叫:
(3)如果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那么“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写什么呢
答:
(4)“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诗句悲叹什么(回答不超过5个字)
答:囗囗囗囗囗
(5)从整体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句子,可以看出含有比喻。
这比喻的意义是什么(回答不超过6个字)
答:囗囗囗囗囗囗
(6)这两个“君不见”的句子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但描写的角度不同。
前者的角度是:后者的角度是: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
(1)在常人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当纵情欢乐。
但句中并未直写痛饮狂欢,而是说“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2)但作者“人生得意”了吗从诗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答:
3、“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
(1)“钟鼓馔玉何足贵”,显然不是酒后吐狂言,而是酒后吐真言。
“古来圣贤皆寂寞”,其实说的是自己的“寂寞”。
这里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A、无奈
B、悲哀
C、愤激
D、欢乐
(2)诗人要“但愿长醉不愿醒”,用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的例子。
作者与他有什么相似之处答:
4、“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
(1)“主人何为言少钱”照应上文哪一句
,
答:
(2)“与尔同销万古愁”照应了上文哪一句
答:
(3)作者为“与尔同销万古愁”,也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千金裘”。
很多人评说这句诗写得好,表现出诗人豪放之情和狂放之态。
为什么有如此之说答:
四、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
(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前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五、背诵默写
,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________________ ,但愿长醉不复醒。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俗语选读:
“阴沟里翻船”比喻在有把握的地方出了问题。
例1:“历史上,我们在理所当然的情况下输得太多了,‘阴沟里翻船’的情况我们也经历过不少。
”例2:“澳大利亚一个神偷最近‘阴沟里翻船’,他在一次作案时由于老眼昏花,竟然把自己家给偷了。
”
“有眼不识泰山”比喻浅陋无知,认不出有地位有能耐的人。
例1:“生日宴保安‘有眼不识泰山’,将王菲推出酒店。
”例2:“在公交车上,三个小偷互相掩护伺机行窃,没想到跟踪目标竟是警察,他们刚一出手即被擒拿。
在公安公交分局二大队,三人沮丧地埋怨自己‘有眼不识泰山’。
”
“宰相肚里好撑船”比喻人有度量,能容忍、原谅别人。
例1:“一个阿姨级别的老友道:你是男子汉,宰相肚里好撑船,跟女孩子生什么气呀”例2:“对烦心事,不顺心的事,或不中听的话应豁然大度,泰然处之,不予理睬,付之一笑。
俗语说:‘将军额上能骑马,宰相肚里好撑船。
’”
《将进酒》练习答案:
一、青,黑色;雪,白色;会须,应当;钟鼓,泛指音乐;径须,竟须,犹只管;沽取,指买酒,“取”字助词,无义;将出:拿出去
二、1(1)起兴(2)夸张(3)大河之去,势不可回(4)人生短促(5)人生易逝。
(6)空间。
时间。
2(1)诗中用“金樽”“对月”,将饮酒诗意化了;使用“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语气。
(2)没有。
“天生我材必有用”,隐含作者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但他相信自己一定能作出一番事业。
诗人正是为自己的前途和未来而痛饮的:“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3(1)C(2)与曹植一样,都是把酒与诗文联系起来;与曹植一样,都是有志难展。
4(1)“千金散尽还复来”。
(2)“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诗人不过是被朋友招待的客人,此时此地他却反客为主。
三、1,“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有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
静孤寂的景象(意境)。